CN115121610A - 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1610A
CN115121610A CN202210646363.7A CN202210646363A CN115121610A CN 115121610 A CN115121610 A CN 115121610A CN 202210646363 A CN202210646363 A CN 202210646363A CN 115121610 A CN115121610 A CN 115121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line
deformed steel
steel bar
d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63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长青
杨福民
侯心愿
杜永军
宋长林
秦伟
程坦
刘飞容
王珍
高斌
王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63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16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1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16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5/00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涉及钢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具体步骤:在螺纹钢商标字型、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均设有隔断横肋,在钢种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呈倾斜状,用于对分布“圆点”不同位置进行分线标识;“圆点”标识在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隔断横肋两侧不同位置处,用于区别不同切分线的螺纹钢筋,工作人员通过观测横肋和“圆点”标识即可对螺纹钢的情况进行判断;其技术要点为,在成品轧辊横肋加工中增加一条程序,即可完成“圆点”的加工,在对轧辊的加工过程中不会影响整个加工的工作效率,操作上简单易懂;多线切分生产中各线分辨清晰,直观判断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为推动制造业质量转型升级,提升钢铁行业质量水平,完善产品高质量运行机制,实现开展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产品质量分级工作,分级工作通过实地核查及样品抽查检测的方式,其中在质量分级实地核查实施方案中规定:棒材螺纹钢:随机抽取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批次产品的1批产品,根据几切分,每个切分线各取一根600mm钢筋,做重量偏差;其中,切分线样品需标注Q1-Qn,在采样单上注明是哪条线的切分试样;其中特别提出(根据国家政策):有切分标志的适当加分。
多线切分螺纹钢在生产工艺中由于各线所处位置不同,变形程度存在差异性,生产过程中容易引发卡钢、堆钢、顶出口导卫等工艺事故,在事故分析时往往无法准确判断事故瞬间的工艺变化和故障点;另外在进行质量负差抽查时,由于无法辨识各线的区别,取样抽查总负差率时,存在一定的偏差。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对多线切分螺纹钢成品轧辊上通过简单的标记,就可以实现多线切分准确识别,有利于事故分析时判断哪一线出现故障,同时对分析各条线差、负差,提高定尺率、负差率提供工艺优化依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包括:
S1、对于不同钢厂的多线螺纹钢切分生产无论采用哪一种规格的钢种、商标字型以及许可号码的设计,均增设“圆点”标识进行识别;通过在成品轧辊横肋加工中增加一条程序,即可完成“圆点”的加工,在对轧辊的加工过程中不会影响整个加工的工作效率,操作上简单易懂;从轧辊加工源头对各线标识进行了明确识别,不增加轧制工艺环节生产难度,识别清晰,操作简便,辨识准确,判断效率高。
S2、在螺纹钢商标字型、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均设有隔断横肋,在钢种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呈倾斜状,用于对分布“圆点”不同位置进行分线标识;
S3、“圆点”标识在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隔断横肋两侧不同位置处,用于区别不同切分线的螺纹钢筋,工作人员通过观测横肋和“圆点”标识即可对螺纹钢的情况进行判断。
优选的,对“圆点”标识进行设计的具体方式为:使用刻字刀尖钻出一个凹坑即可。关于“圆点”标记的加工需要注意,“圆点”不易过大、过深,并且要与横肋、字母、公司标志等符号间隔一定距离;一方面防止掉块造成废槽,不过多增加轧辊加工量;另一方面注意“圆点”标记不得高于横肋高度,以满足国标对螺纹钢表面的质量要求。
优选的,所述“圆点”标识与横肋之间存在间隔,且“圆点”标识的深度低于横肋的高度。
优选的,在所述S2中,
对螺纹钢多线切分标记识别时设有左线、右线以及中线的设定,
区别在于:
左线设定中的螺纹钢表面,位于钢种规格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上方增设“圆点”标识;
中线设计中的螺纹钢表面,位于钢种规格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下方增设“圆点”标识;
右线设计中的螺纹钢表面,位于钢种规格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边侧未增设圆点”标识;
所述螺纹钢多线切分标记识别中,左右线的区别以成品出口或成品入口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划定,不受分线标识影响的同时形成统一规定;通过将规格与许可证号码之间的横肋改为连接直线,仅对分布“圆点”不同位置进行分线标识,加工工艺更简便,程序和操作更方便(如图7所示)。
优选的,在所述S2中,
在螺纹钢分线超过六切分后,在钢种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还可设计呈直线状,始终与螺纹钢的边缘保持齐平。
优选的,在所述S3中,
通过在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隔断横肋边侧的不同位置增加“圆点”标识,并对“圆点”标识准确定位,用于正规化生产。
有益效果:
一是,本申请中对钢材加工时,由于轧辊是轧钢之母,从轧辊加工源头进行设计,对轧钢工艺过程没有任何影响,不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和生产成本;
二是,通过在成品轧辊横肋加工中增加一条程序,即可完成“圆点”的加工,在对轧辊的加工过程中不会影响整个加工的工作效率,操作上简单易懂;
三是,多线切分生产中各线分辨清晰,直观判断效率高;
四是,本申请中对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的操作简单、分辨准确度高,同时也不会增加切分生产工艺的难度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线切分标记识别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二切分标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三切分标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四切分标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五切分标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六切分标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切分标识其他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多线切分螺纹钢成品轧辊加工特殊标记,用来对多线切分螺纹钢轧制后每一线进行准确识别,一方面是为适应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关于对螺纹钢质量分级额外加分的需要;另一方面为改善多线切分生产中各条线差调整或工艺优化、故障分析等提供依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整个识别过程,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对于不同钢厂的多线螺纹钢切分生产无论采用哪一种规格的钢种、商标字型以及许可号码的设计,均增设“圆点”标识进行识别;
通过在成品轧辊横肋加工中增加一条程序,即可完成“圆点”的加工,在对轧辊的加工过程中不会影响整个加工的工作效率,操作上简单易懂;从轧辊加工源头对各线标识进行了明确识别,不增加轧制工艺环节生产难度,识别清晰,操作简便,辨识准确,判断效率高;
具体的,对于不同钢厂的多线螺纹钢切分均可利用增设“圆点”标识进一步做好防伪工作,杜绝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影响公司质量信誉,维护公司产品形象。
S2、在螺纹钢商标字型、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均设有隔断横肋,在钢种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呈倾斜状,用于对分布“圆点”不同位置进行分线标识;
对螺纹钢多线切分标记识别时设有左线、右线以及中线的设定,
区别在于:左线设定中的螺纹钢表面,位于钢种规格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上方增设“圆点”标识;中线设计中的螺纹钢表面,位于钢种规格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下方增设“圆点”标识;右线设计中的螺纹钢表面,位于钢种规格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边侧未增设圆点”标识;所述螺纹钢多线切分标记识别中,左右线的区别以成品出口或成品入口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划定,不受分线标识影响的同时形成统一规定;在螺纹钢分线超过六切分后,在钢种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还可设计呈直线状,始终与螺纹钢的边缘保持齐平。
通过将规格与许可证号码之间的横肋改为连接直线,仅对分布“圆点”不同位置进行分线标识,加工工艺更简便,程序和操作更方便(如图7所示);
个别钢厂对螺纹钢标识和许可证采用多个横肋隔离,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商标字型设计,均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增加“圆点”技术就可以轻松解决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标识的难题,为生产工艺、事故分析和螺纹钢质量分级等带来便利。另外还可以对不同位置“圆点”准确定位,用来防止假冒伪劣生产,影响公司质量信誉。
参照图2-7即可看出,多线切分生产中各线分辨清晰,直观判断效率高;能够完全满足国内目前最多六线螺纹钢切分生产工艺的识别要求,而且标识区别明显,不易混淆。
S3、“圆点”标识在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隔断横肋两侧不同位置处,用于区别不同切分线的螺纹钢筋,工作人员通过观测横肋和“圆点”标识即可对螺纹钢的情况进行判断;
具体的,不用借助于任何设备设施,不受规格大小、工艺装备影响,一般岗位职工均可胜任识别判断,有利于广泛推广。
其中,对“圆点”标识进行设计的具体方式为:使用刻字刀尖钻出一个凹坑即可;所述“圆点”标识与横肋之间存在间隔,且“圆点”标识的深度低于横肋的高度;通过在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隔断横肋边侧的不同位置增加“圆点”标识,并对“圆点”标识准确定位,用于正规化生产。
关于“圆点”标记的加工需要注意,“圆点”不易过大、过深,并且要与横肋、字母、公司标志等符号间隔一定距离;一方面防止掉块造成废槽,不过多增加轧辊加工量;另一方面注意“圆点”标记不得高于横肋高度,以满足国标对螺纹钢表面的质量要求。
该加工方法简单,加工工作量最少,仅仅是在加工商标字型设定的不同部位,用刻字刀尖“钻”一个很小的凹坑即可,同时该“圆点”在不同部位的编程还有利于螺纹钢生产防伪功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对钢材加工时,由于轧辊是轧钢之母,从轧辊加工源头进行设计,对轧钢工艺过程没有任何影响,不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和生产成本;对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的操作简单、分辨准确度高,同时也不会增加切分生产工艺的难度系数。
具体应用场景中,
以某公司
Figure BDA0003686071320000061
规格HRB400E抗震螺纹钢筋商标为例,
在规格“16”与许可证“098”之间的隔断横肋两侧不同部位增设“圆点”标记,以示区别不同切分线的螺纹钢筋;左右线的区别没有特殊规定,可以以成品出口划定,也可以以成品入口划定,不受分线标识影响,关键要形成统一规定,便于广大职工熟悉掌握,形成公知,具体其他规格或多线切分标识见图2-7所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对于不同钢厂的多线螺纹钢切分生产无论采用哪一种规格的钢种、商标字型以及许可号码的设计,均增设“圆点”标识进行识别;
S2、在螺纹钢商标字型、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均设有隔断横肋,在钢种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呈倾斜状,用于对分布“圆点”不同位置进行分线标识;
S3、“圆点”标识在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隔断横肋两侧不同位置处,用于区别不同切分线的螺纹钢筋,工作人员通过观测横肋和“圆点”标识即可对螺纹钢的情况进行判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圆点”标识进行设计的具体方式为:
使用刻字刀尖钻出一个凹坑即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点”标识与横肋之间存在间隔,且“圆点”标识的深度低于横肋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
对螺纹钢多线切分标记识别时设有左线、右线以及中线的设定,
区别在于:
左线设定中的螺纹钢表面,位于钢种规格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上方增设“圆点”标识;
中线设计中的螺纹钢表面,位于钢种规格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下方增设“圆点”标识;
右线设计中的螺纹钢表面,位于钢种规格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边侧未增设圆点”标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钢多线切分标记识别中,左右线的区别以成品出口或成品入口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划定,不受分线标识影响的同时形成统一规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
在螺纹钢分线超过六切分后,在钢种与许可号码之间的横肋还可设计呈直线状,始终与螺纹钢的边缘保持齐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通过在钢种和许可号码之间隔断横肋边侧的不同位置增加“圆点”标识,并对“圆点”标识准确定位,用于正规化生产。
CN202210646363.7A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51216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6363.7A CN115121610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6363.7A CN115121610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1610A true CN115121610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8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6363.7A Pending CN115121610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161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7680A1 (de) * 1987-09-11 1989-03-22 Dyckerhoff & Widmann Aktiengesellschaft Betonbewehrungsstab, insbesondere Betonrippenstab
JPH0647402A (ja) * 1992-07-29 1994-02-22 Kyoei Seiko Kk 異形鉄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製造ロール
JP2007291764A (ja) * 2006-04-26 2007-11-08 Hideki Taniguchi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用棒鋼
CN203373905U (zh) * 2013-06-14 2014-01-01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切分标识的钢筋
CN105964687A (zh) * 2016-06-27 2016-09-28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跟踪单支铸坯和单卷钢材质量状态的高速线材生产方法
CN106540992A (zh) * 2016-10-25 2017-03-29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钢筋的标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7680A1 (de) * 1987-09-11 1989-03-22 Dyckerhoff & Widmann Aktiengesellschaft Betonbewehrungsstab, insbesondere Betonrippenstab
JPH0647402A (ja) * 1992-07-29 1994-02-22 Kyoei Seiko Kk 異形鉄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製造ロール
JP2007291764A (ja) * 2006-04-26 2007-11-08 Hideki Taniguchi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用棒鋼
CN203373905U (zh) * 2013-06-14 2014-01-01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切分标识的钢筋
CN105964687A (zh) * 2016-06-27 2016-09-28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跟踪单支铸坯和单卷钢材质量状态的高速线材生产方法
CN106540992A (zh) * 2016-10-25 2017-03-29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钢筋的标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5268B (zh) Pdf文件中表格信息的提取方法
CN105225335A (zh) 一种纸币冠字号污损识别方法与系统
CN109255134A (zh) 一种抽油机井故障情况的获取方法
CN112053073A (zh) 基于大数据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理验收智能检测管理平台
CN115121610A (zh) 一种多线切分螺纹钢分线识别方法
CN112526931B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机身孔系镗削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CN1247332C (zh) 自动更换单机座或多机座带钢轧机工作辊、支承辊和中间辊的设备及工作方法
CN104112123A (zh) 一种用于子弹表观缺陷检测的aoi系统的缺陷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
CN102156010A (zh) 一种开平板内应力测量方法
CN115100188A (zh) 一种层次化缺陷分析的钢板表面质量自动分级与判定方法
CN106645098A (zh) 一种光谱归一化结合多元统计模型的玉石原产地鉴定方法
CN102542273B (zh) 一种文档图像中复杂公式区域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985003A (zh)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轧制过程打滑诊断及预测的方法
CN111595697A (zh) 一种用于评判冲压时材料抗剪切成形能力的方法
CN110675521A (zh) 一种代打卡异常监测分析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emidenk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ttribute analysis system applied to the Siuren I lithic assemblages
CN109513753B (zh) 测试板坯角部金属流动性的方法
CN113834921A (zh) 一种有效测定稀土钢铸坯稀土含量平均值方法
CN205386573U (zh) 一种h型钢连轧机组轧件堆钢检测装置
CN111054865A (zh) 基于钢锭内部缺陷分级指导深海采油设备弯头锻件的锻造工艺选择方法
EP3418078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astomerprodukts aufweisend eine markierung
CN206811224U (zh) 棒材非定尺剪切分类收集生产线
CN109227046A (zh) 一种孔型样板的制作方法
CN217143894U (zh) 一种钢筋分类堆放架
CN220541890U (zh) 一种判断汽车钢板边部毛刺合格性的简易量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