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0154A - 簸箕 - Google Patents

簸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0154A
CN115120154A CN202110314577.XA CN202110314577A CN115120154A CN 115120154 A CN115120154 A CN 115120154A CN 202110314577 A CN202110314577 A CN 202110314577A CN 115120154 A CN115120154 A CN 115120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dustpan
opening
piec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45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y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y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y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ay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45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01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0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0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50Auxiliary implements
    • A47L13/52Dust pans; Crumb t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42Detail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簸箕,包括铲斗体及把手杆。所述把手杆设置有粘附件,且所述把手杆与所述铲斗体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中的簸箕,大块垃圾可通过扫帚扫入铲斗体的铲斗槽内,最后难以清除的细小灰尘或者毛发会集中在铲斗体边缘处,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粘附件将其粘除,使清洁区域被打扫得更加彻底;粘附件位于把手杆上,把手杆与铲斗体可拆卸连接,使把手杆具有“一杆两用”的功能,一是可作为铲斗体的把手,使用簸箕时可避免用户弯腰操作,提高劳作舒适性,二是可作为粘附件的把手使用,针对地面清理时可避免用户弯腰操作,针对墙面、房顶面、玻璃面、镜面等高处位置可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簸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清扫物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簸箕。
背景技术
簸箕是常见的用于打扫卫生的工具,是类似铲状的器具,配合扫帚使用以装垃圾。根据生活经验,在使用扫帚和簸箕对地面进行打扫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大块垃圾可通过扫帚扫入簸箕,最后剩余的一些细小灰尘或者毛发会集中在簸箕边缘处,用户难以将它们扫入簸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簸箕时存在的难以将细小灰尘清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簸箕,包括铲斗体及把手杆。所述把手杆设置有粘附件,且所述把手杆与所述铲斗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粘附件可在所述把手杆的带动下与所述铲斗体分离。
本发明中的簸箕,配合扫帚对地面进行打扫时,大块垃圾可通过扫帚扫入铲斗体的铲斗槽内,最后难以清除的细小灰尘或者毛发会集中在铲斗体边缘处,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粘附件将其粘除,使清洁区域被打扫得更加彻底,避免留存微小的垃圾;粘附件位于把手杆上,把手杆与铲斗体可拆卸连接,使把手杆具有“一杆两用”的功能,一是可作为铲斗体的把手,使用簸箕时可避免用户弯腰操作,提高劳作舒适性,二是可作为粘附件的把手使用,针对地面清理时可避免用户弯腰操作,针对墙面、房顶面、玻璃面、镜面等高处位置可方便用户使用;同时,“一杆两用”的设计不仅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还使产品整体结构紧凑,便于居家存放。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把手杆的一端为手持部,所述粘附件设置于所述把手杆的另一端;所述铲斗体的外侧表面设置容置槽,所述粘附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簸箕还包括插扣件及驱动机构;所述插扣件设置于所述粘附件和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中的两者之一,两者之另一对应开设插接槽,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插扣件插入所述插接槽内或者从所述插接槽内移出,以使所述粘附件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连接或者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簸箕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为所述插扣件复位至与所述插接槽呈插接态而提供复位作用力,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插扣件连接;所述插扣件在所述复位作用力作用下插入所述插接槽内,以使所述粘附件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带动所述插扣件克服所述复位作用力从所述插接槽内移出,以使所述粘附件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拉线及拉线收紧部;所述插扣件设置于所述粘附件上,所述插接槽开设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所述插扣件与所述粘附件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拉线沿所述把手杆的高度方向布置,一端与所述拉线收紧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扣件连接;所述拉线收紧部可通过所述驱动拉线带动两个所述插扣件相向运动,以使所述插扣件克服所述复位作用力从所述插接槽内移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拉线穿设于所述把手杆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拉线收紧部与所述手持部铰接,且偏离铰接点的部位与所述驱动拉线连接,所述拉线收紧部可相对于所述手持部转动,以带动所述驱动拉线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簸箕还包括第一开合件;所述第一开合件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容置槽的槽口,且所述第一开合件还开设有避让所述把手杆的第一避让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开合件铰接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并可相对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转动以将其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第一开合件还具有抵接部,所述第一开合件处于打开状态时,将所述抵接部向所述容置槽的槽口面投影,所述抵接部的投影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粘附件向所述容置槽内移动时,所述粘附件下压所述抵接部,以带动所述第一开合件转动并将所述容置槽的槽口闭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脚踏部;所述插扣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所述插接槽开设于所述粘附件上;所述脚踏部与所述铲斗体活动连接,所述插扣件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滑动连接,所述插扣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插接槽内,另一端与所述脚踏部通过导向结构滑动连接;所述脚踏部向所述铲斗体的底面方向动作时,所述脚踏部可通过导向结构使两个所述插扣件相背运动,以使所述插扣件克服所述复位作用力从所述插接槽内移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脚踏部凸出于所述铲斗体的表面,并与所述铲斗体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所述脚踏部上开设的第一导向面以及所述插扣件上开设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可在所述第二导向面上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位于所述脚踏部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铲斗体的底面方向而逐渐减小;两个所述插扣件对称布置于所述脚踏部的两侧,所述插扣件呈L型结构,一端开设所述第二导向面,另一端用于伸入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插扣件还设置限位挡板,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铲斗体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脚踏部与所述铲斗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为所述脚踏部凸出于所述铲斗体的表面提供弹性作用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粘附件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分离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将所述粘附件顶出所述容置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脚踏部与所述铲斗体铰接,且偏离铰接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铲斗体外;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所述第一端上设置的第三导向面以及所述插扣件上设置的第四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可在所述第四导向面上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插扣件对称布置于所述脚踏部的两侧,所述插扣件呈L型结构,一端翘起形成所述第四导向面,另一端用于伸入所述插接槽内,两个所述第四导向面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铲斗体的底面方向而逐渐增大;所述插扣件的背面还开设限位槽,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与所述铲斗体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簸箕还包括第二开合件;所述第二开合件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容置槽的槽口,且所述第二开合件还开设有避让所述把手杆的第二避让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开合件铰接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并可相对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转动,所述第二开合件还具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合件和所述脚踏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支撑杆驱动所述第二开合件抬起或落下,以将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打开或者闭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插扣件和所述插接槽的槽口的连接处分别开设第六导向面和第五导向面,所述第五导向面可在所述第六导向面上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簸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把手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铲斗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手持部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簸箕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簸箕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把手杆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铲斗体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粘附件与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簸箕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把手杆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铲斗体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粘附件与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插扣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铲斗体;11、容置槽,111、第二弹性件;12、铲斗槽,13、第一弹性件;20、把手杆;21、粘附件;22、手持部;30、弹性复位件;40、插扣件;41、插接槽;411、第五导向面;42、第二导向面;43、第四导向面;44、第六导向面;45、限位挡板;46、限位槽;51、驱动拉线;52、拉线收紧部;53、脚踏部;531、第一导向面;532、第一端;5321、第三导向面;533、第二端;60、第一开合件;61、第一避让槽;62、抵接部;70、第二开合件;71、第二避让槽;7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还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6、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簸箕,除了具有基础的装填大块垃圾的功能之外,还具有除尘粘灰的功能,该簸箕可对细小的灰尘、毛发等杂物进行粘附,使清洁区域被打扫得更加彻底,避免留存微小的垃圾。
具体的,该簸箕包括铲斗体10及把手杆20。把手杆20设置有粘附件21,且把手杆20与铲斗体10可拆卸连接,粘附件21可在把手杆20的带动下与铲斗体10分离。铲斗体10设置有用于装填大块垃圾的铲斗槽12,当进行对大块垃圾清扫时,用户手持把手杆20带动铲斗体10进行使用,能够避免用户弯腰操作,提高劳作舒适性。粘附件21具有用于粘附垃圾的粘附部,用户手持把手杆20将粘附件21的粘附部贴靠向待清洁面,通过粘附部将待清洁的地面、墙面等区域内的细小灰尘、毛发等杂物进行粘附。
可选的,上述的粘附部为涂覆有胶黏剂的粘贴层,或者为可揭式的粘贴纸,两种粘附部都能够粘除地面、墙面、玻璃面的细毛纤维、毛发、杂屑和灰尘。不同之处在于,胶黏剂粘贴层为重复使用的粘附部,清洗时需要用水冲洗,可揭式粘贴卷纸为一次性的粘附部,无需清洗直接揭开更换卷纸。
本实施例中把手杆20与铲斗体1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多样,把手杆20可与铲斗体10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粘附件21与铲斗体10进行间接连接。直接连接时,把手杆20与铲斗体10通过弹扣、插接、磁吸、螺纹、销子等方式连接。间接连接时,粘附件21与铲斗体10通过弹扣、插接、磁吸、销子等方式连接(见后述实施例)。
在一种实施例中,把手杆20的端部为Y型结构,该Y型结构的一个末端与铲斗体10通过弹扣、插接、磁吸、螺纹、销子等方式连接,另一个末端固定连接粘附件21。使用时,用户手持把手杆20带动铲斗体10移动,配合扫帚对大块垃圾进行收集,之后,将把手杆20从铲斗体10上卸下,用户手持把手杆20带动粘附件21进行移动,对细小灰尘、毛发等杂物进行粘附。
本实施例中的簸箕,配合扫帚对地面进行打扫时,大块垃圾可通过扫帚扫入铲斗体10的铲斗槽12内,最后难以清除的细小灰尘或者毛发会集中在铲斗体10边缘处,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粘附件21将其粘除,使清洁区域被打扫得更加彻底,避免留存微小的垃圾;粘附件21位于把手杆20上,把手杆20与铲斗体10可拆卸连接,使把手杆20具有“一杆两用”的功能,一是可作为铲斗体10的把手,使用簸箕时可避免用户弯腰操作,提高劳作舒适性,二是可作为粘附件21的把手使用,针对地面清理时可避免用户弯腰操作,针对墙面、房顶面、玻璃面、镜面等高处位置可方便用户使用;同时,“一杆两用”的设计不仅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还使产品整体结构紧凑,便于居家存放。
如图2、3、7、8、11、1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把手杆20的一端为手持部22,粘附件21设置于把手杆20的另一端;铲斗体10的外侧表面设置容置槽11,粘附件21位于容置槽11内,且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可拆卸连接。
如前所述,把手杆20与铲斗体10可以通过粘附件21进行间接连接。具体为,粘附件21设置于把手杆20上远离手持部22的一端,铲斗体10开设有容置槽11,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可拆卸连接。将把手杆20从铲斗体10上拆卸时,直接将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分离即可。
容置槽11的作用主要是对粘附件21的粘附部形成防护,避免粘附部落灰导致粘贴功能失效,同时粘附件21收纳在容置槽11内,可使产品整体结构紧凑,便于居家存放。容置槽11的开设位置可以在铲斗体10的上表面、侧面、背面,当容置槽11开设在铲斗体10的侧面或背面时,需要对把手杆20进行弯折加工,以使把手杆20在执行簸箕功能时便于用户把持操作。优选的,容置槽11开设于铲斗体10的上表面,用户在将粘附件21从容置槽11内分离时,直接上提即可,操作较便捷。
可选的,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可以通过插接方式连接:将容置槽11的槽壁上贴附橡胶凸点,增加容置槽11的槽壁摩擦力,然后将粘附件21插接在容置槽11内,通过摩擦力使二者具有一定连接强度,以能够满足用户通过把手杆20移动铲斗体10时的用力强度,分离时,用户脚踩以固定住铲斗体10,通过把手杆20将粘附件21从容置槽11内拔出。
可选的,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还可以通过磁吸连接:在容置槽11内设置磁吸组件,该磁吸组件可以是磁极相反的磁铁组件,或者是磁铁和铁块的组合件,磁吸组件分别设置于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上,通过磁吸力使二者具有一定连接强度,以能够满足用户通过把手杆20移动铲斗体10时的用力强度,分离时,用户脚踩以固定住铲斗体10,通过把手杆20将粘附件21从容置槽11内拔出。
可选的,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还可以通过销子连接:将粘附件21放置在容置槽11内后,开设贯穿粘附件21和铲斗体10的销孔,在销孔内插入销子将二者连接,分离时,将销子从销孔中移除,通过把手杆20将粘附件21从容置槽11内拔出。
除了上述的插接、磁吸、销子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之外,如图6、9、1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还提供了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通过弹扣组件进行可拆卸连接的技术方案。具体为:簸箕还包括弹性复位件30、插扣件40及驱动机构;插扣件40设置于粘附件21上,插接槽41开设在容置槽11的槽壁上,弹性复位件30用于为插扣件40复位至与插接槽41呈插接态而提供复位作用力,驱动机构与插扣件40连接;插扣件40在复位作用力作用下插入插接槽41内,以使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连接;驱动机构可带动插扣件40克服复位作用力从插接槽41内移出,以使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分离。
用户不施力的情况下,弹性复位件30将插扣件40推出粘附件21的表面,伸入插接槽41内,插扣件40与插接槽41配合,以使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连接,用户手持把手杆20使用铲斗体10装填大块垃圾;当需要使用粘附件21时,用户采用驱动机构带动插扣件40克服复位作用力,从插接槽41内移出,以使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分离,进而将粘附件21从铲斗体10上拆卸下来以单独使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不使用上述的弹性复位件30,直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插扣件40伸入插接槽41或者移出插接槽41。具体的,驱动机构是自动化装置,由电机、齿轮、齿条及控制器组成,齿轮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与齿条啮合,齿条再与插扣件40进行固定连接,使插扣件40可通过齿条的带动做直线往复运动,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由用户操作。用户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齿轮转动后带动齿条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插扣件40插入插接槽41内,以使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连接;移出时,电机反向旋转,通过齿轮和齿条带动插扣件40从插接槽41内移出,以使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分离。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插扣件40与插接槽41还可以互换设置基体,即插扣件40设置于容置槽11的槽壁上,插接槽41开设在粘附件21上。
如图4、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拉线51及拉线收紧部52;插扣件40设置于粘附件21上,插接槽41开设于容置槽11的槽壁;两个插扣件40与粘附件21滑动连接,驱动拉线51沿把手杆20的高度方向布置,一端与拉线收紧部52连接,另一端与两个插扣件40连接;拉线收紧部52可通过驱动拉线51带动两个插扣件40相向运动,以使插扣件40克服复位作用力从插接槽41内移出。
粘附件21开设有用于安装插扣件40的滑槽,插扣件40置于滑槽内并伸出粘附件21的端面,插扣件40的伸出端为扁尾结构,中部套接弹性复位件30,末端与驱动拉线51连接,驱动拉线51通过导轮引向拉线收紧部52并与其连接,顾名思义,拉线收紧部52能够收紧驱动拉线51,进而使驱动拉线51带动插扣件40向中间聚拢,克服复位作用力从插接槽41内移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驱动拉线51可以设置在把手杆20的外部,也可以布置于把手杆20内。如图4、5所示,优选的,驱动拉线51穿设于把手杆20内,以避免挂到外部物品或者割伤用户。
可选的,能够执行拉线收紧动作的方式也有多种,比如:拉线收紧部52为拉环状结构,在把手杆20的手持部22开设个小孔,驱动拉线51的上端穿出小孔与拉环绑扎连接,用户手指穿入拉环以对驱动拉线51进行收紧、拉拽,进而使驱动拉线51带动插扣件40动作。
可选的,执行拉线收紧动作的方式还有:拉线收紧部52为绕线辊结构,将绕线辊转动设置在把手杆20的手持部22位置,在手持部22开设个小孔,驱动拉线51的上端穿出小孔与绕线辊缠绕连接,用户以类似鱼竿收线的动作,将驱动拉线51进行收紧、拉拽,进而使驱动拉线51带动插扣件40动作。
如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拉线收紧部52与手持部22铰接,且偏离铰接点的部位与驱动拉线51连接,拉线收紧部52可相对于手持部22转动,以带动驱动拉线51运动。
前面所述的两种拉线收紧部52——拉环和绕线辊,在执行粘附件21从容置槽11内移出动作时,用户需要两只手配合使用,便捷性不强。因此,为了提高清洁效率,方便用户使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粘附件21从容置槽11内移出通过一只手完成,具体为:手持部22开设导向槽,为拉线收紧部52提供动作空间,拉线收紧部52呈扳机状机构,铰接于导向槽内,使用时,用户手握手持部22,指头扣在拉线收紧部52上,扣动拉线收紧部52使其围绕着与导向槽的铰接点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驱动拉线51带动插扣件40动作。
在一种实施例中,簸箕还包括第一开合件60;第一开合件60用于打开或者闭合容置槽11的槽口,且第一开合件60还开设有避让把手杆20的第一避让槽61。
粘附件21位于容置槽11内时,第一开合件60闭合在容置槽11的槽口,第一避让槽61围设在把手杆20周围,第一开合件60将容置槽11的槽口进行密封,进一步对粘附件21的粘附部形成防护作用,避免粘附部落灰导致粘贴功能失效。
可选的,第一开合件60与容置槽11的槽口通过卡扣或者止口结构可拆卸连接,开合件与容置槽11的槽口分离以打开,第一开合件60与容置槽11的槽口装配以闭合。
如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开合件60铰接于容置槽11的槽口,并可相对于容置槽11的槽口转动以将其打开或者闭合;第一开合件60还具有抵接部62,第一开合件60处于打开状态时,将抵接部62向容置槽11的槽口面投影,抵接部62的投影位于容置槽11内;粘附件21向容置槽11内移动时,粘附件21下压抵接部62,以带动第一开合件60转动并将容置槽11的槽口闭合。
还可以将第一开合件60与铲斗体10连接在一起,通过铰链或者转轴将第一开合件60铰接于容置槽11的槽口,并且第一开合件60还具有抵接部62,抵接部62的设计位置为:当第一开合件60处于打开状态时,抵接部62伸入容置槽11内,将容置槽11内的空间进行占位。
第一开合件60的工作过程为:粘附件21向容置槽11内移动时,由于抵接部62占位于容置槽11内的空间,对粘附件21造成干涉,所以粘附件21继续向容置槽11内移动时便会下压抵接部62,抵接部62又带动第一开合件60转动并将容置槽11的槽口闭合。在用户上提把手杆20时,粘附件21直接带动第一开合件60转动并将容置槽11的槽口打开。
如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为连接状态,以簸箕功能进行使用时,用户握住手持部22,通过把手杆20带动铲斗体10整体移动,配合扫帚对大块垃圾进行清理。当需要以粘毛器功能进行使用时,用户用手指扣动拉线收紧部52,通过驱动拉线51带动插扣件40相向运动,使插扣件40从插接槽41内移出,以使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分离,此时用户上提把手杆20将粘附件21从容置槽11内拔出,接着通过把手杆20带动粘附件21整体移动,对地面、墙面、玻璃面等进行沾灰作业。当需要将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重新连接时,用户用手指扣动拉线收紧部52,通过驱动拉线51带动插扣件40相向运动并缩回至粘附件21内部,将粘附件21插入容置槽11内,用户松开拉线收紧部52,在弹性复位件30作用下使插扣件40插入插接槽41内,以使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连接。容置槽11的槽口盖合第一开合件60,在取出粘附件21时可带动第一开合件60打开,在放入粘附件21时,对抵接部62下压以带动第一开合件60闭合。
本实施例中的簸箕上设置有粘附件21,且粘附件21与把手杆20连接,当打扫完大块垃圾,难以清除的细小灰尘或者毛发会集中在铲斗体10边缘处,这时可将粘附件21取出,通过把手杆20带动粘附件21清理剩余的细小灰尘或毛发;可通过一只手操作,便可将把手杆20与铲斗体10分离,在取出把手杆20同时带动取出粘附件21,操作简单顺手,使用方便,用户体验更佳;第一开合件60将容置槽11盖合,对其内部的粘附件21进行防护,避免粘附部落灰导致粘贴功能失效,提高了粘附件21的使用寿命。
如图9、1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脚踏部53;插扣件40设置于容置槽11的槽壁,插接槽41开设于粘附件21上;脚踏部53与铲斗体10活动连接,两个插扣件40与容置槽11的槽壁滑动连接,且一端伸入插接槽41内,另一端与脚踏部53通过导向结构滑动连接;当脚踏部53向铲斗体10的底面方向动作时,脚踏部53可通过导向结构使两个插扣件40相背运动,以使插扣件40克服复位作用力从插接槽41内移出。
本实施例中的导向结构是用于传力的结构,能够将纵向力和横向力进行来回的传递和转变。
容置槽11的槽壁开设有用于安装插扣件40的滑槽,插扣件40置于滑槽内,通过限位板将弹性复位件30压缩,插扣件40一端伸出容置槽11的槽壁表面与插接槽41插接,另一端与脚踏部53通过导向结构滑动连接。用户不施力的情况下,两个插扣件40在弹性复位件30的作用下将粘附件21抱紧,插扣件40与插接槽41插接,以将粘附件21固定在容置槽11内;用户脚踩脚踏部53时,脚踏部53挤压插扣件40向两侧方向运动,插扣件40与插接槽41分离,以松开粘附件21,然后用户通过把手杆20将粘附件21从容置槽11内提出。
如图6、8、9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脚踏部53凸出于铲斗体10的表面,并与铲斗体10滑动连接;导向结构包括:脚踏部53上开设的第一导向面531以及插扣件40上开设的第二导向面42,第一导向面531可在第二导向面42上滑动。
铲斗体10开设有沿铲斗体10高度方向、用于安装脚踏部53的滑槽,脚踏部53凸出于铲斗体10的上表面,脚踏部53可相对于铲斗体10上下移动。脚踏部53的两侧开设第一导向面531,与第一导向面531相对的插扣件40上开设第二导向面42,用户脚踩脚踏部53使第一导向面531在第二导向面42上滑动,以将脚踏部53的纵向力传递至插扣件40的横向力,使插扣件40撑开并与插接槽41分离。
可选的,第二导向面42为斜面,第一导向面531可以是与第二导向面42角度相应的斜面,也可以是弧面。
如图9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脚踏部53与插扣件40的具体结构为:两个第一导向面531位于脚踏部53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导向面531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铲斗体10的底面方向而逐渐减小。两个插扣件40对称布置于脚踏部53的两侧,插扣件40呈L型结构,一端开设第二导向面42,另一端用于伸入插接槽41内,插扣件40还设置限位挡板45,弹性复位件30连接于限位挡板45与铲斗体10之间。
如图9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脚踏部53与铲斗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第一弹性件13用于为脚踏部53凸出于铲斗体10的表面提供弹性作用力。
脚踏部53的纵向力可以传递至插扣件40的横向力,相应的,插扣件40的横向力(复位作用力)也可以传递至脚踏部53的纵向力,以使脚踏部53向上移动并凸出于铲斗体10的上表面。上述情况,对于弹性复位件30的复位作用力要求较高,且脚踏部53或者插扣件40容易出现卡死的情况,为了降低弹性复位件30的负载以及避免卡死情况发生,对脚踏部53单独增设第一弹性件13,第一弹性件13布置在脚踏部53与铲斗体10之间。
可选的,上述的弹性复位件30与第一弹性件13为弹簧或者橡胶弹性块。
如图8、9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容置槽11的槽底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11,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分离时,第二弹性件111用于将粘附件21顶出容置槽11。
第二弹性件111的一端与容置槽11的槽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粘附件21抵接。当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分离时,第二弹性件111可以迅速将粘附件21顶出容置槽11,以提示用户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已完成分离。
可选的,第二弹性件111可为弹簧铆钉或弹簧。
如图6-9所示的实施例中,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为连接状态,以簸箕功能进行使用时,用户握住手持部22,通过把手杆20带动铲斗体10整体移动,配合扫帚对大块垃圾进行清理。当需要以粘毛器功能进行使用时,用户脚踩脚踏部53,脚踏部53的第一导向面531在第二导向面42上滑动,以将脚踏部53的纵向力传递至插扣件40的横向力,使插扣件40撑开并与插接槽41分离,此时第二弹性件111迅速将粘附件21顶出容置槽11,用户顺势上提把手杆20将粘附件21从容置槽11内拔出,接着通过把手杆20带动粘附件21整体移动,对地面、墙面、玻璃面等进行沾灰作业。当需要将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重新连接时,用户直接将粘附件21插入容置槽11内,插接槽41的槽口通过第五导向面411和第六导向面44作用,使插扣件40被撑开,用户继续将粘附件21向下移动,在弹性复位件30作用下使插扣件40插入插接槽41内,以使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簸箕上设置有粘附件21,且粘附件21与把手杆20连接,当打扫完大块垃圾,难以清除的细小灰尘或者毛发会集中在铲斗体10边缘处,这时可将粘附件21取出,通过把手杆20带动粘附件21清理剩余的细小灰尘或毛发;可通过脚踩方式使粘附件21与铲斗体10快速分离,在取出把手杆20同时带动取出粘附件21,操作简单顺手,使用方便,用户体验更佳。
如图12、1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脚踏部53与铲斗体10铰接,且偏离铰接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532和第二端533,第一端532伸入容置槽11内,第二端533伸出铲斗体10外;导向结构包括:第一端532上设置的第三导向面5321以及插扣件40上设置的第四导向面43,第三导向面5321可在第四导向面43上滑动。
脚踏部53呈板状结构,中部与铲斗体10铰接,可相对于铲斗体10转动,脚踏部53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532和第二端533。第一端532的两侧设置第三导向面5321,与第三导向面5321相对的插扣件40上开设第四导向面43,用户脚踩第二端533,使第一端532向上翘起,且第一端532的第三导向面5321在第四导向面43上滑动,以将脚踏部53的纵向力传递至插扣件40的横向力,使插扣件40撑开并与插接槽41分离。
可选的,第四导向面43为斜面,第三导向面5321可以是与第四导向面43角度相应的斜面,也可以是弧面。
如图13、1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脚踏部53与插扣件40的具体结构为:两个插扣件40对称布置于脚踏部53的两侧,插扣件40呈L型结构,一端翘起形成第四导向面43,另一端用于伸入插接槽41内,两个第四导向面43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铲斗体10的底面方向而逐渐增大。插扣件40的背面还开设限位槽46,弹性复位件30连接于限位槽46的槽壁与铲斗体10之间。
如图12、1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簸箕还包括第二开合件70;第二开合件70用于打开或者闭合容置槽11的槽口,且第二开合件70还开设有避让把手杆20的第二避让槽71。
第二开合件70的设计方式与第一开合件60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1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开合件70铰接于容置槽11的槽口,并可相对于容置槽11的槽口转动,第二开合件70还具有支撑杆72,支撑杆7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开合件70和脚踏部53的第一端532连接,第一端532通过支撑杆72驱动第二开合件70抬起或落下,以将容置槽11的槽口打开或者闭合。
用户脚踩第二端533时,第一端532不仅将插扣件40从插接槽41内分离,同时还通过支撑杆72将第二开合件70撑起,以将容置槽11的槽口打开,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联动性,用户使用更加便捷,避免单独操作第二开合件70。
如图9、1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插扣件40和插接槽41的槽口的连接处分别开设第六导向面44和第五导向面411,第五导向面411可在第六导向面44上滑动。
当粘附件21向容置槽11内移动时,插接槽41的槽口通过第五导向面411和第六导向面44作用,将插扣件40撑开或者缩回,然后继续将粘附件21向内滑动,以使插扣件40与插接槽41快速装配连接。本实施例无需用户通过驱动机构操作,便能够将插扣件40与插接槽41装配。
如图10-13所示的实施例中,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为连接状态,以簸箕功能进行使用时,用户握住手持部22,通过把手杆20带动铲斗体10整体移动,配合扫帚对大块垃圾进行清理。当需要以粘毛器功能进行使用时,用户脚踩脚踏部53的第二端533,第一端532的第三导向面5321在第四导向面43上滑动,以将脚踏部53的纵向力传递至插扣件40的横向力,使插扣件40撑开并与插接槽41分离,此时还通过支撑杆72将第二开合件70撑起,以将容置槽11的槽口打开,用户顺势上提把手杆20将粘附件21从容置槽11内拔出,接着通过把手杆20带动粘附件21整体移动,对地面、墙面、玻璃面等进行沾灰作业。当需要将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重新连接时,用户脚踩脚踏部53的第二端533,通过支撑杆72将第二开合件70撑起,接着将粘附件21插入容置槽11内,插接槽41的槽口通过第五导向面411和第六导向面44作用,使插扣件40被撑开,用户继续将粘附件21向下移动,在弹性复位件30作用下使插扣件40插入插接槽41内,以使粘附件21与容置槽11的槽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簸箕上设置有粘附件21,且粘附件21与把手杆20连接,当打扫完大块垃圾,难以清除的细小灰尘或者毛发会集中在铲斗体10边缘处,这时可将粘附件21取出,通过把手杆20带动粘附件21清理剩余的细小灰尘或毛发;可通过脚踩方式使粘附件21与铲斗体10快速分离,在取出把手杆20同时带动取出粘附件21,操作简单顺手,使用方便,用户体验更佳;第二开合件70将容置槽11盖合,对其内部的粘附件21进行防护,避免粘附部落灰导致粘贴功能失效,提高了粘附件21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簸箕,其特征在于,包括:
铲斗体(10);
把手杆(20),所述把手杆(20)设置有粘附件(21),且所述把手杆(20)与所述铲斗体(10)可拆卸连接,所述粘附件(21)可在所述把手杆(20)的带动下与所述铲斗体(1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20)的一端为手持部(22),所述粘附件(21)设置于所述把手杆(20)的另一端;所述铲斗体(10)的外侧表面设置容置槽(11),所述粘附件(21)位于所述容置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还包括插扣件(40)及驱动机构;
所述插扣件(40)设置于所述粘附件(21)和所述容置槽(11)的槽壁中的两者之一,两者之另一对应开设插接槽(41),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插扣件(40)插入所述插接槽(41)内或者从所述插接槽(41)内移出,以使所述粘附件(21)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壁连接或者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还包括弹性复位件(30);
所述弹性复位件(30)用于为所述插扣件(40)复位至与所述插接槽(41)呈插接态而提供复位作用力,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插扣件(40)连接;
所述插扣件(40)在所述复位作用力作用下插入所述插接槽(41)内,以使所述粘附件(21)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壁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带动所述插扣件(40)克服所述复位作用力从所述插接槽(41)内移出,以使所述粘附件(21)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壁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拉线(51)及拉线收紧部(52);
所述插扣件(40)设置于所述粘附件(21)上,所述插接槽(41)开设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壁;两个所述插扣件(40)与所述粘附件(2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拉线(51)沿所述把手杆(20)的高度方向布置,一端与所述拉线收紧部(52)连接,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插扣件(40)连接;所述拉线收紧部(52)可通过所述驱动拉线(51)带动两个所述插扣件(40)相向运动,以使所述插扣件(40)克服所述复位作用力从所述插接槽(41)内移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拉线(51)穿设于所述把手杆(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收紧部(52)与所述手持部(22)铰接,且偏离铰接点的部位与所述驱动拉线(51)连接,所述拉线收紧部(52)可相对于所述手持部(22)转动,以带动所述驱动拉线(51)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还包括第一开合件(60);所述第一开合件(60)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且所述第一开合件(60)还开设有避让所述把手杆(20)的第一避让槽(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件(60)铰接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并可相对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转动以将其打开或者闭合;
所述第一开合件(60)还具有抵接部(62),所述第一开合件(60)处于打开状态时,将所述抵接部(62)向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面投影,所述抵接部(62)的投影位于所述容置槽(11)内;所述粘附件(21)向所述容置槽(11)内移动时,所述粘附件(21)下压所述抵接部(62),以带动所述第一开合件(60)转动并将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闭合。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脚踏部(53);
所述插扣件(40)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壁,所述插接槽(41)开设于所述粘附件(21)上;所述脚踏部(53)与所述铲斗体(10)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插扣件(40)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壁滑动连接,且一端伸入所述插接槽(41)内,另一端与所述脚踏部(53)通过导向结构滑动连接;
所述脚踏部(53)向所述铲斗体(10)的底面方向动作时,所述脚踏部(53)可通过导向结构使两个所述插扣件(40)相背运动,以使所述插扣件(40)克服所述复位作用力从所述插接槽(41)内移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部(53)凸出于所述铲斗体(10)的表面,并与所述铲斗体(10)滑动连接;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所述脚踏部(53)上开设的两个第一导向面(531)以及两个所述插扣件(40)上开设的第二导向面(42),所述第一导向面(531)可在所述第二导向面(42)上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531)位于所述脚踏部(53)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531)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铲斗体(10)的底面方向而逐渐减小;
两个所述插扣件(40)对称布置于所述脚踏部(53)的两侧,所述插扣件(40)呈L型结构,一端开设所述第二导向面(42),另一端用于伸入所述插接槽(41)内,所述插扣件(40)还设置限位挡板(45),所述弹性复位件(30)连接于所述限位挡板(45)与所述铲斗体(1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部(53)与所述铲斗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所述第一弹性件(13)用于为所述脚踏部(53)凸出于所述铲斗体(10)的表面提供弹性作用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底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11),所述粘附件(21)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壁分离时,所述第二弹性件(111)用于将所述粘附件(21)顶出所述容置槽(11)。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部(53)与所述铲斗体(10)铰接,且偏离铰接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532)和第二端(533),所述第一端(532)伸入所述容置槽(11)内,所述第二端(533)伸出所述铲斗体(10)外;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所述第一端(532)上开设的两个第三导向面(5321)以及两个所述插扣件(40)上开设的第四导向面(43),所述第三导向面(5321)可在所述第四导向面(43)上滑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扣件(40)对称布置于所述脚踏部(53)的两侧,所述插扣件(40)呈L型结构,一端翘起形成所述第四导向面(43),另一端用于伸入所述插接槽(41)内,两个所述第四导向面(43)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铲斗体(10)的底面方向而逐渐增大;
所述插扣件(40)的背面还开设限位槽(46),所述弹性复位件(30)连接于所述限位槽(46)的槽壁与所述铲斗体(10)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还包括第二开合件(70);所述第二开合件(70)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且所述第二开合件(70)还开设有避让所述把手杆(20)的第二避让槽(71)。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合件(70)铰接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并可相对于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转动,所述第二开合件(70)还具有支撑杆(72),所述支撑杆(7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合件(70)和所述脚踏部(53)的第一端(532)连接,所述第一端(532)通过所述支撑杆(72)驱动所述第二开合件(70)抬起或落下,以将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打开或者闭合。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扣件(40)和所述插接槽(41)的槽口的连接处分别开设第六导向面(44)和第五导向面(411),所述第五导向面(411)可在所述第六导向面(44)上滑动。
CN202110314577.XA 2021-03-24 2021-03-24 簸箕 Pending CN1151201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4577.XA CN115120154A (zh) 2021-03-24 2021-03-24 簸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4577.XA CN115120154A (zh) 2021-03-24 2021-03-24 簸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0154A true CN115120154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4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4577.XA Pending CN115120154A (zh) 2021-03-24 2021-03-24 簸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0154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7651A (zh) * 2014-01-24 2014-05-07 宁波志伦电子有限公司 簸箕
CN204562048U (zh) * 2015-02-13 2015-08-19 嘉兴市捷豪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粘灰尘的簸箕组件
CN105147202A (zh) * 2015-09-30 2015-12-16 宁波长青藤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清洁装置
CN105496329A (zh) * 2016-01-13 2016-04-20 丁明伟 一种多功能簸箕
CN107007232A (zh) * 2017-06-06 2017-08-04 王晗哲 可防止垃圾滑出的簸箕
CN107320035A (zh) * 2017-09-05 2017-11-07 王冬冬 一种可折叠多用途聚乙烯灰斗
KR20200024031A (ko) * 2018-08-27 2020-03-06 윤하늘 흡착롤러를 가진 쓰레받기
CN212698765U (zh) * 2020-06-02 2021-03-16 刘静双 一种折叠收纳刮刀式簸箕
CN215227328U (zh) * 2021-03-24 2021-12-21 西安佳赢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簸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7651A (zh) * 2014-01-24 2014-05-07 宁波志伦电子有限公司 簸箕
CN204562048U (zh) * 2015-02-13 2015-08-19 嘉兴市捷豪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粘灰尘的簸箕组件
CN105147202A (zh) * 2015-09-30 2015-12-16 宁波长青藤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清洁装置
CN105496329A (zh) * 2016-01-13 2016-04-20 丁明伟 一种多功能簸箕
CN107007232A (zh) * 2017-06-06 2017-08-04 王晗哲 可防止垃圾滑出的簸箕
CN107320035A (zh) * 2017-09-05 2017-11-07 王冬冬 一种可折叠多用途聚乙烯灰斗
KR20200024031A (ko) * 2018-08-27 2020-03-06 윤하늘 흡착롤러를 가진 쓰레받기
CN212698765U (zh) * 2020-06-02 2021-03-16 刘静双 一种折叠收纳刮刀式簸箕
CN215227328U (zh) * 2021-03-24 2021-12-21 西安佳赢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簸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4714B2 (en) Hand-held surface cleaning device
US7861351B2 (en) Electric cleaning sweeper
RU2330598C2 (ru) Пылесос
EP3323335B1 (en) Cleaning device
EP3991624A1 (en) Cleaning device
US7412749B2 (en) Vacuum cleaner and floor dustpan system
KR100474083B1 (ko) 다용도 진공청소기
US8959699B2 (en) Mop head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U2018287736B2 (en) A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MXPA05007404A (es) Aspiradora al vacio con cojincillo limpiador.
US20220007907A1 (en) Vacuum cleaner with removable container
CN215227328U (zh) 簸箕
CN101242769A (zh) 真空吸尘器
JP2010124879A (ja) 清掃具
CN209826545U (zh) 手持式吸尘器
KR20150053411A (ko) 무전원 자동청소기
CN115120154A (zh) 簸箕
US9510717B2 (en) Self-moving dust suction apparatus to facalitate cleaning
JP2003245228A (ja) 清掃具
CN215227329U (zh) 簸箕
CN113100678A (zh) 簸箕
JP2018167014A (ja) 床掃除用具のための落下式塵埃トレイ
JP2007068749A (ja) 電気掃除機
CA2250315A1 (en) Vacuum assisted bro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