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6545U - 手持式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6545U
CN209826545U CN201820523632.XU CN201820523632U CN209826545U CN 209826545 U CN209826545 U CN 209826545U CN 201820523632 U CN201820523632 U CN 201820523632U CN 209826545 U CN209826545 U CN 209826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up
hand
main body
di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236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其权
杜洪亮
卢之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m K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m K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m K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m K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236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6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6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6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含主体及尘杯,所述主体包含握持部,所述尘杯通过铰接轴和卡合部连接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握持部上设有用于释放所述卡合部的释放钮。本实用新型将尘杯可旋转的连接在主体上,并设置卡合部使得卡合部卡合时,尘杯的出尘口被密封,握持手按下释放钮时,卡合部分离,尘杯发生旋转,出尘口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用户单手便可实现对尘杯内脏污的清理,解决了不易清理尘杯的问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持式吸尘器使用完毕后若要清理集尘盒内的脏污,需要将集尘盒卸下,此时需要用户双手操作才能完成,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通过将释放钮设置在握持部上,尘杯可旋转的连接在主体上,并设置卡合部使得卡合部卡合时,尘杯的出尘口被密封,握持手按下释放钮时,卡合部分离,尘杯发生旋转,出尘口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用户单手便可实现对尘杯内脏污的清理,解决了不易清理尘杯的问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含主体及尘杯,所述主体包含握持部,所述尘杯通过铰接轴和卡合部连接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握持部上设有用于释放所述卡合部的释放钮。
为了释放所述卡合部,所述手持式吸尘器包含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释放钮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卡钩,所述尘杯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卡钩的卡槽。
为了给尘杯的旋转提供作用力,所述铰接轴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主体抵顶,另一端与所述尘杯抵顶。
优选地,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尘杯的一侧,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尘杯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铰接轴和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尘杯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口与所述尘杯一体成型,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尘杯的中间位置,所述主体上设有弹出部。所述弹出部包含压簧、滑块和滑轨,所述压簧一端与所述主体抵顶,另一端与所述滑块抵顶,所述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轨中,所述尘杯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弹出部上设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包含固定在所述铰接轴上的限位块以及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一倾斜于所述滑轨中心线的倾斜面。
所述手持式吸尘器包含过滤装置和气流发生器,为避免吸入灰尘对气流发生器造成损伤,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尘杯内,或者,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尘杯与所述气流发生器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释放钮设置在握持部上,尘杯可旋转的连接在主体上,并设置卡合部使得卡合部卡合时,尘杯的出尘口被密封,握持手按下释放钮时,卡合部分离,尘杯发生旋转,出尘口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用户单手便可实现对尘杯内脏污的清理,解决了不易清理尘杯的问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所述手持式吸尘器包含主体及尘杯,所述主体包含握持部,所述尘杯通过铰接轴和卡合部连接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握持部上还设有用于释放所述卡合部的释放钮。当使用者需要倾倒尘杯内的灰尘时,只需一只手握于握持部,并用该手(握持手)按下所述释放钮,即单手就可实现倒灰,操作十分快捷方便。
具体来说,所述尘杯通过铰接轴可旋转的连接在主体上,且所述主体与尘杯之间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用于防止所述尘杯与主体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卡合部释放之后,所述尘杯能够以铰接轴为中心旋转。所述尘杯上设有进尘口和出尘口,所述进尘口与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口连通,当卡合部卡合,尘杯不发生旋转时,所述出尘口被主体密封;当卡合部释放,尘杯旋转时,所述出尘口处于打开状态。
用户在使用手持式吸尘器时,可以握持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进行清洁工作,清洁完成后,通过触发释放钮,便可使尘杯发生旋转,由于尘杯与主体发生相对运动,被主体密封的除尘口处于打开状态,从而方便将其内部的脏污倒出,操作简单,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手持式吸尘器包含连杆112,所述连杆112的一端与释放钮111连接,所述连杆112的另一端设有卡钩1120,所述尘杯120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卡钩1120的卡槽1200,所述释放钮111设置于握持部100上。
当尘杯120装配在主体(未标示)上时,所述卡钩1120与卡槽1200卡合,从而防止尘杯120旋转。换句话说,本实施例中,卡合部为卡钩1120与卡槽120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可以将现有技术中的多种结构的卡合机构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中。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尘杯120的进尘口和出尘口122的位置与结构相同,即出尘口122同时具备进尘和出尘的作用。具体来说,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口130设置在所述主体前端,当尘杯120装配在主体上时,所述尘杯120的出尘口122与吸尘口130连通,从而在吸尘工作时,将脏污由吸尘口130经出尘口122吸入尘杯120;所述出尘口122被主体的壳体密封,以防止脏污泄露造成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并不具体限定出尘口、铰接轴及卡合部的位置,只要其设置位置能使得卡合部被释放后,尘杯与主体发生相对旋转,出尘口处于打开状态便可。例如,所述铰接轴可以设置在所述尘杯的一侧,而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尘杯的另一侧,如以吸尘口130的位置为前方,当把铰接轴设置在尘杯的前侧时,所述卡槽设置在尘杯的后侧;或者,当把铰接轴设置在尘杯的后侧时,所述卡槽设置在尘杯的前侧。所述铰接轴和所述卡槽还可以设置于所述尘杯的同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轴和卡槽设置在尘杯的不同侧。
具体来说,在尘杯120与主体卡合状态下,所述铰接轴140设置在尘杯120的后下端,所述卡槽1200设置在尘杯120的前上端,所述出尘口122设置在尘杯120的前上端。
当操作触发部使卡钩1120与卡槽1200分离时,尘杯120的前端失去卡合部的固定,发生逆时针(向下)旋转,出尘口122与主体分离处于打开状态,且随着尘杯120的旋转开口朝下,脏污被倒出。
进一步地,在尘杯120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防止在吸尘工作状态下吸入的灰尘进入主体内的气流发生器(如电机和风叶),避免了吸入灰尘对气流发生器造成损伤。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出尘口、卡合部及铰接轴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轴和卡槽同样设置在尘杯的不同侧。具体来说,以吸尘口230的位置为前方,在尘杯220与主体卡合状态下,本实施例中铰接轴240设置在尘杯220的前上端,所述卡槽2200设置在尘杯220的后上端,所述出尘口222设置在尘杯220的后端。
与实施例一类似的,本实施例中手持式吸尘器包含连杆212,所述连杆212的一端与释放钮211连接,所述连杆212的另一端设有卡钩2120,所述尘杯220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卡钩2120的卡槽2200。当尘杯220装配在主体上时,所述卡钩2120与卡槽2200卡合,从而防止尘杯220旋转。本实施例中,卡合部同样为卡钩与卡槽,所述释放钮211设置于握持部200上。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口230设置在所述主体前端,当尘杯220装配在主体上时,所述尘杯220的进尘口221与吸尘口230连通,从而在吸尘工作时,将脏污由吸尘口230经进尘口221吸入尘杯220;所述出尘口222被主体密封,以防止脏污泄露造成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在主体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防止在吸尘工作状态下吸入的灰尘进入主体内的气流发生器,避免了吸入灰尘对气流发生器造成损伤。在尘杯220与主体卡合状态下,所述过滤装置位于尘杯220与气流发生器之间。
当操作触发部使卡钩2120与卡槽2200分离时,尘杯220的后端失去卡合部的固定,发生顺时针(向下)旋转,出尘口222与主体分离处于打开状态,且随着尘杯220的旋转开口朝下,脏污被倒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铰接轴以及卡合部的位置,只要其能使卡合部分离时,尘桶绕铰接轴旋转即可。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处局部放大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口330与尘杯320一体成型,即尘杯320的进尘口为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口330,以吸尘口330的位置为前方,所述尘杯320的出尘口322设置在尘杯320的后端且被主体密封。所述铰接轴340设置在所述尘杯320的中间位置。
所述手持式吸尘器包含连杆312,所述连杆312的一端与释放钮311连接,所述连杆312的另一端设有卡钩3120,所述尘杯320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卡钩3120的卡槽3200,当尘杯320装配在主体上时,所述卡钩3120与卡槽3200卡合,从而防止尘杯320弹出旋转。本实施例中,卡合部同样为卡钩与卡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释放钮311设置于握持部300上,但并不以此为限,只要握持手能按下释放钮即可,例如,释放钮311还可位于尘杯320和握持部300之间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上还设有弹出部350,所述弹出部350包含压簧351、滑块352和滑轨353,所述压簧351一端与主体抵顶,另一端与滑块352抵顶,所述滑块352可滑动的设置在弹出部350内的滑轨353中。当尘杯320与主体卡合时,所述压簧351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尘杯320通过铰接轴340与滑块352连接,当卡合部分离时滑块352在压簧的所用下在滑轨353内移动,且滑块352带动尘杯320移动,从而使尘杯320与主体分离,出尘口322处于打开状态,以方便用户倒出脏污。
为了使出尘口322在处于打开状态时开口朝下,所述弹出部350上还设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包含固定在铰接轴340上的限位块354以及对应限位块354设置的限位槽355,所述限位槽355的前端具有一倾斜于滑轨353中心线的倾斜面3550。当滑块352在滑轨353中滑动时,限位块354在限位槽355中移动。具体地,随着滑块352向前移动,所述限位块354受到倾斜面3550的挤压发生旋转,从而带动尘杯320旋转,使尘杯320的出尘口322旋转向下。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倾斜面3550的倾斜角度及设置位置,只要其能够挤压限位块354,使限位块354带动尘杯320向下旋转即可。
需要补充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弹出部350,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也可将弹出部350设置在手持式吸尘器的一侧或多侧,如弹出部环绕主体设置或者仅在主体上侧设置弹出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尘杯320向下旋转,所述铰接轴340设置在尘杯320重心的前端,从而使尘杯320在与主体分离后,除受到限位块354提供的旋转力外,还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
进一步地,在主体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防止在吸尘工作状态下吸入的灰尘进入主体内的气流发生器,避免了吸入灰尘对气流发生器造成损伤。在尘杯320与主体卡合状态下,所述过滤装置位于尘杯320与气流发生器之间。
实施例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C处局部放大图。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旋转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具体来说,倾斜面的位置与倾斜角度以及限位块的位置均发生了变化。在实施例三中,倾斜面3550设置在限位块354的上部,且限位块354向上倾斜设置,而本实施例中,倾斜面4550设置在限位块454的下部,限位块354向下倾斜设置,为了配合限位块354,所述倾斜面4550的倾斜角度也随之改变。
以吸尘口430的位置为前方,随着滑块452向前移动,所述限位块454受到倾斜面4550的挤压发生旋转,从而带动尘杯420向上旋转,使尘杯420的出尘口422旋转向上。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尘杯420向上旋转,铰接轴设置在尘杯420重心的后端,从而使尘杯420在与主体分离后,除受到限位块454提供的旋转力外,还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上旋转。
本实施例中手持式吸尘器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三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口530与尘杯520一体成型,即尘杯520的进尘口为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口530,以吸尘口530的位置为前方,所述尘杯520的出尘口522设置在尘杯520的后端且被主体密封。
所述手持式吸尘器包含连杆512,所述连杆512的一端与释放钮511连接,所述连杆512的另一端设有卡钩5120,所述尘杯520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卡钩5120的卡槽5200,当尘杯520装配在主体上时,所述卡钩5120与卡槽5200卡合,从而防止尘杯520旋转。换句话说,本实施例中,卡合部为卡钩与卡槽。所述释放钮511设置于握持部500上。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所述铰接轴和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尘杯的同一侧。
具体来说,在尘杯520与主体卡合状态下,所述铰接轴540设置在尘杯520的后下端,所述卡槽5200设置在尘杯520的后上端,所述出尘口522设置在尘杯520的后端。
当操作触发部使卡钩5120与卡槽5200分离时,尘杯520的后端失去卡合部的固定,发生逆时针旋转,出尘口522与主体分离处于打开状态,以方便用户将脏污倒出。
为了便于尘杯520的旋转,还可以在铰接轴540处设置扭簧5400,所述扭簧5400一端与主体抵顶,另一端与尘杯520抵顶,且所述扭簧5400在尘杯620与主体卡合时处于压缩状态。当卡合部分离后,扭簧5400为尘杯520的旋转提供作用力。
进一步地,在尘杯520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防止在吸尘工作状态下吸入的灰尘进入主体内的气流发生器,避免了吸入灰尘对气流发生器造成损伤。
实施例六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轴和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尘杯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卡合部及铰接轴的位置。具体来说,以吸尘口630的位置为前方,在尘杯620与主体卡合状态下,本实施例中铰接轴640设置在尘杯620的后上端,所述卡槽6200设置在尘杯620的后下端,所述释放钮设置于握持部600上。
当操作触发部使卡钩6120与卡槽6200分离时,尘杯620的后端失去卡合部的固定,在扭簧6400所提供的弹力作用下,使尘杯620顺时针旋转,出尘口622与主体分离处于打开状态,以方便用户将脏污倒出。
本实施例中手持式吸尘器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五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释放钮设置在握持部上,尘杯可旋转的连接在主体上,并设置卡合部使得卡合部卡合时,尘杯的出尘口被密封,握持手按下释放钮时,卡合部分离,尘杯发生旋转,出尘口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用户单手便可实现对尘杯内脏污的清理,解决了不易清理尘杯的问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Claims (9)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含主体及尘杯,所述主体包含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通过铰接轴和卡合部连接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握持部上设有用于释放所述卡合部的释放钮;所述手持式吸尘器包含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释放钮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卡钩,所述尘杯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卡钩的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主体抵顶,另一端与所述尘杯抵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尘杯的一侧,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尘杯的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和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尘杯的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口与所述尘杯一体成型,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尘杯的中间位置,所述主体上设有弹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部包含压簧、滑块和滑轨,所述压簧一端与所述主体抵顶,另一端与所述滑块抵顶,所述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轨中,所述尘杯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滑块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部上设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包含固定在所述铰接轴上的限位块以及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的限位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具有一倾斜于所述滑轨的中心线的倾斜面。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吸尘器包含过滤装置和气流发生器,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尘杯内;或者,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尘杯与所述气流发生器之间。
CN201820523632.XU 2018-04-13 2018-04-13 手持式吸尘器 Active CN209826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23632.XU CN209826545U (zh) 2018-04-13 2018-04-13 手持式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23632.XU CN209826545U (zh) 2018-04-13 2018-04-13 手持式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6545U true CN209826545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95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23632.XU Active CN209826545U (zh) 2018-04-13 2018-04-13 手持式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65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3177B2 (en) 2017-09-22 2022-01-04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nd-held surface cleaning device
CN113940584A (zh) * 2020-07-15 2022-01-18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手持式吸尘装置及吸尘设备
WO2022011971A1 (zh) * 2020-07-15 2022-01-2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吸尘装置及吸尘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3177B2 (en) 2017-09-22 2022-01-04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nd-held surface cleaning device
US11672388B2 (en) 2017-09-22 2023-06-13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nd-held surface cleaning device
US11864714B2 (en) 2017-09-22 2024-01-0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nd-held surface cleaning device
US11930988B2 (en) 2017-09-22 2024-03-1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nd-held surface cleaning device
CN113940584A (zh) * 2020-07-15 2022-01-18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手持式吸尘装置及吸尘设备
WO2022011971A1 (zh) * 2020-07-15 2022-01-2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吸尘装置及吸尘设备
CN113940584B (zh) * 2020-07-15 2023-05-26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手持式吸尘装置及吸尘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09631U (ja) ハンディクリーナ本体
CN209826545U (zh) 手持式吸尘器
JP5894011B2 (ja) 掃除用器具
CN111387869A (zh) 一种吸尘器
TWI689277B (zh) 電動吸塵器之充電座
JP5677796B2 (ja) 電気掃除機
US20200113398A1 (en) A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CN108888174B (zh) 立式手持的二合一吸尘器
JP6952116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01332997Y (zh) 手动推尘式吸尘机
CN210055872U (zh) 一种改进型手持吸尘器
WO2021128888A1 (zh) 设有集尘袋的吸尘器
CN105078362B (zh) 扫地机器人及其尘盒组件
CN212261258U (zh) 便携式真空吸尘器
CN211212887U (zh) 吸尘器
CN211093737U (zh) 真空吸尘器
CN111214169A (zh) 多功能除尘装置
CN211093774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9059040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13520215B (zh) 手持式真空吸尘器
CN212213639U (zh) 手持真空吸尘器
CN113520214B (zh) 手持真空吸尘器
WO2021051637A1 (zh) 一种便于尘袋释放安装的吸尘器
CN217090535U (zh) 一种集尘杯的杯盖控制结构
CN219982786U (zh) 一种新型多用途便携式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