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7668A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7668A
CN115117668A CN202110294946.3A CN202110294946A CN115117668A CN 115117668 A CN115117668 A CN 115117668A CN 202110294946 A CN202110294946 A CN 202110294946A CN 115117668 A CN115117668 A CN 115117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ating
housing
connectors
out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49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雄
杨昱辰
张萌羽
尹豪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49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7668A/zh
Priority to US17/696,219 priority patent/US20220302650A1/en
Priority to DE102022106384.4A priority patent/DE102022106384A1/de
Publication of CN115117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76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5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exchangeable elements on case or base
    • H01R13/6456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exchangeable elements on case or base comprising keying element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465Identification means, e.g. labels, tags, mark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中,用于将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外壳体中,所述连接器适于安装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并适于与对配连接器对配,在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与对应的电气设备配合的第一配合特征和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配合的第二配合特征,使得所述连接器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和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在本发明中,当需要改变连接器上的型号识别特征时,只需更换连接器上的内壳体或内壳体的一部分,而不需要更换整个外壳体,因此,成本较低,而且使用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电缆与电缆或者电缆与电气设备之间的快速电连接,通常采用适于快速对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通常,电缆预先安装到插头连接器上,插座连接器预先安装到电气设备上。当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对配在一起时,就实现了电缆与电气设备之间的电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不同型号的电气设备,例如,不同功率的电机,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电缆。为了识别电缆的型号,通常需要在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和电气设备上形成有用于识别电缆型号的型号识别特征,以便能够防止电气设备与型号不匹配的电缆连接。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上的型号识别特征通常直接形成在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外壳体上,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当需要改变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上的型号识别特征时,即,当需要改变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型号时,就必须更换掉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整个外壳体,成本较高,而且使用非常不方便,因为更换外壳体就必须拆卸和重新组装整个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中,用于将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外壳体中,所述连接器适于安装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并适于与对配连接器对配,在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与对应的电气设备配合的第一配合特征和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配合的第二配合特征,使得所述连接器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和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壳体包括从所述外壳体中伸出的第一端和插入所述外壳体中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形成在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形成在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所述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对配连接器上的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所述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对配连接器上的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多个连接器,所述多个连接器上的第一配合特征的形状、尺寸、数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且不同连接器上的第二配合特征的形状、尺寸、数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也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除了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和所述第二配合特征之外,所述多个连接器的其他结构特征完全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外壳体具有位于其一端的水平插入端口和位于其另一端的底部的竖直插入端口,所述对配连接器经由所述水平插入端口水平地插入所述外壳体中,所述内壳体经由所述竖直插入端口竖直地插入所述外壳体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导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在所述导电端子的一部分上包裹有绝缘包覆层,使得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外壳体电隔离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壳体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将所述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外壳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外壳体内壁设有第一阻挡结构;所述导电端子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阻挡结构配合的第二阻挡结构,以阻止所述导电端子退出所述外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壳体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和所述第二配合特征都形成在所述第一半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连接器;除了所述第一半壳体之外,所述多个连接器的其他部件完全相同,使得所述多个连接器的其他部件可以相互通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连接器和对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适于与所述对配连接器对配。所述对配连接器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器上的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对配的配合特征。
在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当需要改变连接器上的型号识别特征时,只需更换连接器上的内壳体或内壳体的一部分,而不需要更换整个外壳体,因此,成本较低,而且使用非常方便。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对配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对配连接器的端子位置保持件套装在外壳体上;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对配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对配连接器的端子位置保持件与外壳体分离开;
图3显示图1所示的对配连接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显示图1所示的对配连接器的轴向剖面图;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7显示图5和图6中的第一半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中,用于将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外壳体中,所述连接器适于安装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并适于与对配连接器对配,在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与对应的电气设备配合的第一配合特征和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配合的第二配合特征,使得所述连接器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和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
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对配连接器10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20的立体示意图。
如1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组件主要包括对配连接器10和连接器20。连接器20适于与对配连接器10对配。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对配连接器10连接到电缆1的一端上。连接器20安装到电气设备(未图示,例如,电机)上。当对配连接器10与连接器20对配在一起时,可以实现电缆1与电气设备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可通过电缆1向电气设备供电。
在图1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对配连接器10可以为插头连接器,连接器20可以为插座连接器。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前述连接器20和对配连接器10的一些实施方案。
对配连接器的实施例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对配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对配连接器10的端子位置保持件130套装在外壳体110上;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对配连接器1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对配连接器的10端子位置保持件130与外壳体110分离开;图3显示图1所示的对配连接器10的轴向剖视图;图4显示图1所示的对配连接器10的轴向剖面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对配连接器主要包括外壳体110和导电端子120。导电端子120设置在外壳体110中。对配连接器10适于与对应的连接器20对配,例如,与具有对应的型号识别特征的连接器20对配。也就是说,同一型号的对配连接器10只能与对应的连接器20对配,不能与不匹配的连接器20对配。这样,可以防止电气设备连接到不匹配的电缆1。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对配连接器10还包括一个端子位置保持件130,该端子位置保持件130以可拆卸的方式套装在外壳体110的端部上。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对配连接器10的端子位置保持件130上形成有只能与对应的连接器20配合的配合特征(型号识别特征)131a,使得对配连接器10只能与对应的连接器20对配。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需要改变对配连接器10上的型号识别特征时,只需更换端子位置保持件130,无需更换对配连接器10的外壳体110,因此,降低了成本,并且使用非常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同一型号的对配连接器10的配合特征131a完全相同,不同型号的对配连接器10的配合特征131a的形状、尺寸、数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不同。这样,可以通过配合特征131a来识别对配连接器10的型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除了配合特征131a之外,不同的对配连接器10的其他结构特征完全相同。这样,可以降低不同的对配连接器10的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除了端子位置保持件130之外,不同的对配连接器10的其他部件完全相同,使得不同的对配连接器10的其他部件可以相互通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不同的对配连接器10的制造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不同的对配连接器10之间的通用性。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位置保持件130呈筒状。端子位置保持件130包括筒状壁131和位于筒状壁131的外端的外端壁132。在筒状壁131的顶部形成有一个定位槽131b,外壳体110上的用于安装第一侦测连接器的凸起包110b定位在定位槽131b中。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安装在凸起包110b上的第一侦测连接器用于与安装在连接器20上的第二侦测连接器对配。第一侦测连接器和第二侦测连接器用于防止对配连接器10和连接器20带电插拔,以避免产生电弧。下面将简要说明一下对配连接器10和连接器20的插拔过程。
在将对配连接器10插接到连接器20的过程中,第一侦测连接器和第二侦测连接器在对配连接器10和连接器20的导电端子120、220电接触之后才电连接在一起,以接通一个侦测电路(未图示)。在侦测电路被接通之后,控制装置(未图示)才接通与电缆1连接的供电电源,这样就可以避免带电插接对配连接器10和连接器20,从而不会产生电弧。
此外,在将对配连接器10从连接器20拔出的过程中,第一侦测连接器和第二侦测连接器在对配连接器10和连接器20的导电端子120、220电分离开之前就已电分离开,以提前切断侦测电路。在侦测电路被切断之后,控制装置立刻切断与电缆1连接的供电电源,这样就能够保证对配连接器10和连接器20在不带电的情况下分离开,从而不会产生电弧。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对配连接器10上的配合特征131a为形成在筒状壁131的底部区域的外表面上条状的配合凸起,且该配合凸起所在的底部区域与凸起包110b在筒状壁131的直径方向上相对。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筒状壁131的水平方向的两侧的外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一个弧形定位凸起131c,两个弧形定位凸起131c在筒状壁131的直径方向上相对。这样,在对配连接器10插装到连接器20中时,弧形定位凸起131c、配合凸起和凸起包110b的外周面与连接器20的外壳体210的内壁面接触,以定位对配连接器10。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端子位置保持件130的筒状壁13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开口131d,在对配连接器10的外壳体110上形成有适于弹性卡扣到开口131d中的突起部110d。这样,可以将端子位置保持件130保持在对配连接器10的外壳体110上。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端子位置保持件130套装到对配连接器10的外壳体110上时,端子位置保持件130的外端壁132可以抵靠在对配连接器10的外壳体110的端面上。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端子位置保持件130的外端壁132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凹槽132a,用于与连接器20的导电端子220上设置的定位凸起结构220a(参见图6)配合。在对配连接器10和连接器20对配在一起时,导电端子220上的定位凸起结构220a插入端子位置保持件130上的定位凹槽132a中,以定位导电端子220。如图2所示,端子位置保持件130的外端壁132上设有允许连接器20上的导电端子220插入的端子过孔132b。端子位置保持件130的外端壁132上的定位凹槽132a与端子过孔132b连通。
连接器的实施例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20的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20的剖视图;图7显示图5和图6中的第一半壳体231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20主要包括:外壳体210、导电端子220和内壳体230。导电端子220设置在外壳体210中。内壳体230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体210中,用于将导电端子220保持在外壳体210中。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20适于安装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并适于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10对配。也就是说,同一型号的连接器20只能安装到对应型号的电气设备上和只能与对应型号的对配连接器10对配,不能安装到不同型号的电气设备上和不能与不同型号的对配连接器对配。这样,可以防止电气设备连接到型号不匹配的电缆1。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内壳体230上形成有只能与对应的电气设备配合的第一配合特征(第一型号识别特征)231a和只能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10配合的第二配合特征(第二型号识别特征)231b,使得连接器只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和只能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10对配。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内壳体230包括第一半壳体231和第二半壳体232。第一半壳体231和第二半壳体232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前述第一配合特征231a和第二配合特征231b都形成在第一半壳体231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改变连接器20上的第一和第二型号识别特征时,只需更换第一半壳体231,而无需更换外壳体210,降低了成本,并且使用非常方便。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内壳体230中形成有端子容纳槽,导电端子220被容纳和定位在端子容纳槽中。这样,就可以通过内壳体230将导电端子220保持在外壳体210中。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内壳体230包括从外壳体210中伸出的第一端和插入外壳体210中的第二端。第一配合特征231a形成在第一半壳体231的第一端的外表面上,第二配合特征231b形成在第一半壳体231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上。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连接器20的导电端子220可以包括主体部和分别位于主体部的两端的第一连接端部和第二连接端部。第一连接端部可以呈水平延伸的柱状,对配连接器10的导电端子120的一端可以呈筒状,连接器20的第一连接端部可以插入到对配连接器10的导电端子120中。连接器20的第二连接端部上可以形成有一个连接孔,从而可通过穿过该连接孔的螺纹连接件将连接器20的导电端子220电连接到电气设备的电连接端子(未图示)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连接器20还可以包括一个绝缘的安全帽(未图示)。该安全帽可以套装在连接器20的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连接端部的末端上,以防止人手指接触到第一连接端部,从而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20的外壳体210由导电材料制成,这样,可以提高连接器20的电磁屏蔽效果。此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导电端子220与外壳体210电接触,在导电端子220的主体部上包裹有绝缘包覆层223,使得导电端子220与外壳体210电隔离开。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绝缘包覆层223上形成有一个凸起部,第二侦测连接器被安装在该凸起部上。尽管未图示,在该绝缘包覆层223中还布置有与侦测电路电连接的连接线(未图示)。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20上的第一配合特征231a可以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所述连接器20上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未图示)配合,使得连接器只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配合凸起可以为凸起的识别键,前述第一配合凹槽可以为与识别键配合的识别槽。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配合凸起和第一配合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梯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
请注意,本发明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连接器20上的第一配合特征231a可以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所述连接器20上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配合,使得连接器只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20上的第二配合特征231b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所述连接器20上的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对配连接器10上的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配合,使得连接器20只能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10对配。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配合凸起可以为凸起的识别键,前述第二配合凹槽可以为与识别键配合的识别槽。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配合凸起和第二配合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梯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
请注意,本发明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连接器20上的第二配合特征231b包括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所述至连接器20上的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对配连接器10上的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配合,使得连接器20只能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10对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不同的连接器上的第一配合特征231a的形状、尺寸、数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且不同的连接器上的第二配合特征231b的形状、尺寸、数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也不同。这样,就可以通过第一配合特征231a和第二配合特征231b来识别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除了第一配合特征231a和第二配合特征231b之外,不同的连接器20的其他结构特征完全相同。这样,可以降低不同的连接器20的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除了第一半壳体231之外,不同的连接器20的其他部件完全相同,使得不同的连接器20的其他部件可以相互通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不同的连接器20的制造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不同的连接器20之间的通用性。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20的外壳体210具有位于其一端的水平插入端口211和位于其另一端的底部的竖直插入端口,对配连接器10经由水平插入端口211水平地插入连接器20的外壳体210中,内壳体230经由竖直插入端口竖直地插入连接器20的外壳体210中。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外壳体210的内壁设有第一阻挡结构(未图示)。导电端子220上设有与第一阻挡结构210a配合的第二阻挡结构(未图示),以阻止导电端子220从外壳体210退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可以为插接结构、卡扣结构或其他合适的结构。这样,就能够防止导电端子220从外壳体210中拔出。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可以在连接器20的外壳体210的另一端的底面上形成有一圈定位槽,并且可以在该定位槽中设置有一个弹性密封圈。当连接器20的外壳体210安装到电气设备上时,该弹性密封圈被挤压在连接器20和电气设备之间,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发明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和
内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中,用于将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外壳体中,
所述连接器适于安装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并适于与对配连接器对配,
在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与对应的电气设备配合的第一配合特征和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配合的第二配合特征,使得所述连接器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和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包括从所述外壳体中伸出的第一端和插入所述外壳体中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形成在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形成在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所述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对配连接器上的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所述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对配连接器上的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连接器,所述多个连接器上的第一配合特征的形状、尺寸、数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且不同连接器上的第二配合特征的形状、尺寸、数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也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和所述第二配合特征之外,所述多个连接器的其他结构特征完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具有位于其一端的水平插入端口和位于其另一端的底部的竖直插入端口,所述对配连接器经由所述水平插入端口水平地插入所述外壳体中,所述内壳体经由所述竖直插入端口竖直地插入所述外壳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
在所述导电端子的一部分上包裹有绝缘包覆层,使得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外壳体电隔离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将所述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外壳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内壁设有第一阻挡结构;
所述导电端子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阻挡结构配合的第二阻挡结构,以阻止所述导电端子退出所述外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和所述第二配合特征都形成在所述第一半壳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连接器;
除了所述第一半壳体之外,所述多个连接器的其他部件完全相同,使得所述多个连接器的其他部件可以相互通用。
15.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和
对配连接器,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对配,
所述连接器为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所述对配连接器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器上的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对配的配合特征。
CN202110294946.3A 2021-03-19 2021-03-19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Pending CN1151176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4946.3A CN115117668A (zh) 2021-03-19 2021-03-19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17/696,219 US20220302650A1 (en) 2021-03-19 2022-03-16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DE102022106384.4A DE102022106384A1 (de) 2021-03-19 2022-03-18 Verbinder und Verbinderbaugrupp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4946.3A CN115117668A (zh) 2021-03-19 2021-03-19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7668A true CN115117668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115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4946.3A Pending CN115117668A (zh) 2021-03-19 2021-03-19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02650A1 (zh)
CN (1) CN115117668A (zh)
DE (1) DE102022106384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02650A1 (en) 2022-09-22
DE102022106384A1 (de)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15641A (en) Modular drawer connector
CN214411661U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
US20070059973A1 (en) Hot plug wire contact and connector assembly
KR20080005220A (ko) 전기 구동력 전송을 위한 플러그 하우징 및 전기 플러그
EP3683892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4478087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0635328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以及包含该转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CN214625474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5117668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7934449U (zh) 线缆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4899636B (zh) 适用于储能系统的连接器组件
CN213816658U (zh) 壳体结构、连接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US3360763A (en) Plug and receptacle for use in hazardous locations
US1129644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dent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5357563B2 (ja) 高電圧対応多極プラグコネクター
CN220544289U (zh) 连接结构、短路器及车辆
CN213401713U (zh) 电连接器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KR950004367B1 (ko) 전기 커넥터
CN218472338U (zh) 插头连接器和连接器套件
CN215579365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6794015U (zh) 屏蔽连接件、线缆组件和连接器
CN219591765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US20240014587A1 (en) Conductive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elastic pieces
CN215771700U (zh) 密封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6436204U (zh) 连接器、对配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