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6335B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6335B
CN115116335B CN202210850437.9A CN202210850437A CN115116335B CN 115116335 B CN115116335 B CN 115116335B CN 202210850437 A CN202210850437 A CN 202210850437A CN 115116335 B CN115116335 B CN 115116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unit
thickness
back plate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04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6335A (zh
Inventor
贾永臻
裴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04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633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5978 priority patent/WO20240164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6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6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6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6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平面显示区、曲面显示区,曲面显示区包括角区及边区,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支撑部件,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显示区内的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弯折部,支撑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第一背板设置于显示功能部靠近绑定部一侧,第二背板设置于绑定部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一侧,第一背板包括位于角区内的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的厚度大于第二背板的厚度;本发明通过将角区的支撑部件的厚度增大,以提高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有效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起伏程度,减弱褶皱对角区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为了改善显示观感,实现全面屏,将显示模组的边缘处设计为曲面显示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式,为了进一步优化,将显示屏的四角处也设计为曲面显示,对于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四个角区的曲面为弧形高斯曲面,显示面板贴合到球面上时,由于显示面板的拉伸压缩性能较差,且由于显示面板的叠构为整面结构,导致在长边、短边交接的角落处,材料之间挤压产生的应力无处释放,应力的集中会导致显示面板翘曲,出现褶皱,导致显示模组封装破裂,出现黑斑,影响显示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缓解目前曲面显示模组在角区容易出现褶皱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平面显示区、及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外围的曲面显示区,所述曲面显示区包括四个角区、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角区之间的边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显示功能部、与所述显示功能部相对设置的绑定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与所述绑定部的弯折部;
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部靠近所述绑定部一侧,所述第二背板设置于所述绑定部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包括位于所述角区内的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大于或等于90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区内的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单元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区内的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
优选的,在至少一所述角区内,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在沿远离所述平面显示区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单元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第一侧的第一表面、及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第二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三表面、及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所述第二侧的第四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平齐,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第二表面为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区内的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单元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弹性模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内的第三单元,所述第三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连接设置;其中,所述第三单元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内的第三单元,所述第三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连接设置;所述第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厚度,且所述第三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50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μm。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散热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背板靠近所述散热功能层一侧的连接部、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背板一侧的盖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任一上述的显示模组及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角区的支撑部件的厚度增大,以提高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有效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起伏程度,减弱褶皱对角区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弯曲制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支撑部件的展开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3沿α1-α2截面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沿α1-α2截面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沿A1-A2截面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沿A1-A2截面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沿A1-A2截面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沿A3-A4截面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沿A3-A4截面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3沿A3-A4截面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3沿A3-A4截面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3沿A3-A4截面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3沿A3-A4截面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3沿A3-A4截面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3沿A3-A4截面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实验组1的褶皱程度表征曲线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实验组2的褶皱程度表征曲线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实验组3的褶皱程度表征曲线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实验组1的褶皱产生仿真模拟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实验组2的褶皱产生仿真模拟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近些年,为了改善显示观感,实现全面屏,将显示模组的边缘处设计为曲面显示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式,为了进一步优化,将显示屏的四角处也设计为曲面显示,对于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四个角区的曲面为弧形高斯曲面,显示面板贴合到球面上时,由于显示面板的拉伸压缩性能较差,且由于显示面板的叠构为整面结构,导致在长边、短边交接的角落处,材料之间挤压产生的应力无处释放,应力的集中会导致显示面板翘曲,出现褶皱,导致显示模组封装破裂,出现黑斑,影响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至图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区101,所述显示区101包括平面显示区102、及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102外围的曲面显示区103,所述曲面显示区103包括四个角区104、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角区104之间的边区105,所述显示模组100包括:
显示面板200,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101内的显示功能部210、与所述显示功能部210相对设置的绑定部230、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210与所述绑定部230的弯折部220;
支撑部件30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一侧,所述支撑部件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310和第二背板320,所述第一背板310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部210靠近所述绑定部230一侧,所述第二背板320设置于所述绑定部230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210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310包括位于所述角区104内的第一单元311,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
在显示面板及偏光层与盖板进行贴合时,抵抗贴合褶皱产生的主要膜层为支撑部件和偏光层,支撑部件易于进行厚度控制,本发明通过将角区的支撑部件的厚度增大,以提高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有效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起伏程度,减弱褶皱对角区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4、图7,所述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区101,所述显示区101包括平面显示区102、及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102外围的曲面显示区103,所述曲面显示区103包括四个角区104、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角区104之间的边区105,所述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200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一侧的支撑部件300,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101内的显示功能部210、与所述显示功能部210相对设置的绑定部230、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210与所述绑定部230的弯折部220,所述支撑部件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310和第二背板320,所述第一背板310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部210靠近所述绑定部230一侧,所述第二背板320设置于所述绑定部230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210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背板310包括位于所述角区104内的第一单元311,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易于理解,但难于作图,在截面图中可以参考图5、图6、图7。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该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200、支撑部件300、偏光层810以及盖板700;其中,支撑部件300的第一背板310通过第一粘附层42贴附于显示面板200的一侧,偏光层810设置于显示面板200远离第一背板310的一侧,且盖板700通过胶层41与偏光层810远离显示面板200的一侧相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偏光层810位于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以起到降低反射光,提高显示效果的作用,而支撑部件300位于显示面板200背向出光侧的一侧,以对显示面板200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为四曲面显示面板,即侧边的边区105的数量为四个,且任意相邻的两个边区105之间皆形成有拐角,即形成有角区104;且显示模组在曲面显示区103内,且朝着远离出光侧的一侧进行弯曲,以形成四曲面显示面板,且本发明实施例以上述显示模组的曲面数量以及弯曲方向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其中,经验证发现曲面显示面板的褶皱主要在盖板贴合的制程中产生的,请结合图1以及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0与盖板700进行贴合制程的结构示意图,在进行盖板700贴合时,此时的显示模组并没有完全制备完成,此时显示模组100主要可包括层叠的第一背板310、第一粘附层42、显示面板200、偏光层810以及胶层41,通过贴合设备将上述模组结构与盖板700进行贴合,其中贴合设备包括下机台71、设置于下机台71上的弯曲件72、设置于下机台71上方的上机台73、设置于下机台71和上机台73之间的固定夹持机构74以及由固定夹持机构74夹持固定的承载基板75;具体地,将显示模组100置于承载基板75上,将盖板700置于上机台73内,且盖板700的弯曲弧度与上机台73的弯曲弧度相吻合,然后下机台带着弯曲件72向上移动,使得承载基板75和显示模组100皆发生弯曲,并贴附至盖板700靠近显示模组100的一侧,以在拐角处呈高斯曲面贴合。本发明实施例经验证发现,当显示模组100与盖板700进行贴合过程中,由于显示模组100在拐角处的曲面的面积大于盖板700在拐角处的曲面的面积,进而容易形成褶皱。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对显示面板中各膜层之间的厚度关系进行多次反复的多因子实验的验证分析,发现通过增加第一背板310的厚度对显示面板的拐角处的褶皱现象能够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在所述显示面板200、支撑部件300、及偏光层810与盖板700进行贴合时,所述显示面板200的背面没有散热层80,参与贴合的膜层为显示面板200、支撑部件300、偏光层810、及对应相邻膜层的粘结层,其中,显示面板200、粘结层的厚度较薄,显示面板200、及粘结层对于贴合褶皱的影响较小,故对减少褶皱贡献率较大的膜层为支撑部件300和偏光层810,其中偏光层810受制于工艺难度,厚度难于变厚,故将位于角区104的支撑部件300的第一单元311进行加厚,以提高贴合时对于显示功能部210的支撑作用,同时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起伏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不同实验组中,选择偏光层810的厚度保持相同,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所述第一背板310为等厚,实验组1的试验条件为第一背板310的厚度为60μm,偏光层810的厚度为106μm;实验组2的试验条件为第一背板310的厚度为90μm,偏光层810的厚度为106μm;实验组3的试验条件为第一背板310的厚度为150μm,偏光层810的厚度为106μm。
实验组1、实验组2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其中,褶皱可以看做类似正弦函数的波形,最大褶皱幅值表示为波形波峰与波谷之间的最大距离,最大褶皱波长表示为一个完整波形的宽度。
表1
实验组 最大褶皱幅值/mm 最大褶皱波长/mm
1 0.074 0.872
2 0.064 0.837
请参阅图18、图19、图21、图22,可以看出,在所述第一背板310的厚度从60μm变为90μm时,最大褶皱幅值减少了13.5%,相比于增加的厚度,最大褶皱幅值减少率为0.00033mm/μm,同时最大幅值已经小于0.07mm,有较好的褶皱幅值改进效果;同时最大褶皱波长的缩短比例为4.01%,最大褶皱波长越长表示一个褶皱起伏的周期越长,最大褶皱波长的缩短比例越小,褶皱起伏的周期越长,单位贴合面积的褶皱密度越小,在所述显示面板200及偏光层810与盖板700进行贴合时,两贴合表面的接触程度越高,贴合效果越好,在所述第一背板310的厚度为90μm时,最大褶皱幅值有明显降低,同时最大褶皱波长的减小程度较低,最大褶皱波长仍为0.8mm级别,故需要选取所述第一背板31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90μm,可以有效地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幅值,减弱了褶皱对角区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所述支撑部件300位于远离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一侧,加厚所述第一单元311至90μm,使得在所述显示功能部210贴合至盖板700时,所述第一单元311对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支撑性能增大,同时提高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从而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幅值,减弱了褶皱对角区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5,所述第一背板310还包括位于所述边区105内的第二单元312,所述第一单元311与所述第二单元312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容易理解,没有作截面图,所述第一背板310的所述边区105及所述角区104内的膜层厚度相同,来料的图案更简单,降低来料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6、图7、图8、图9,所述第一背板310还包括位于所述边区105内的第二单元312,所述第一单元311与所述第二单元312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
第二背板320的厚度较薄,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弯折性能。将所述边区105内的所述第三单元313的厚度设计较大,可以提高边区105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从而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幅值,减弱了对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同时,相比于所述第二单元312增厚之前,可以使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减小,保持第二单元312与所述第二背板320的总厚度保持不变,从而使所述弯折部220的弧度与原设计的弯折弧度相同,例如所述第二单元312增厚之前,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为60μm,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为90μm,所述第二单元312增厚之后,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为90μm,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为60μm;或者又例如所述第二单元312增厚之前,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为90μm,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为90μm,所述第二单元312增厚之后,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为150μm,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为30μm。在不改变其他膜层的厚度,例如偏光层810或显示面板200中的绝缘膜层前提下,可以保持弯折部220的弯折半径不变,从而使弯折部220的弧度不变,保持其他膜层的受力与原弧度有相同的受力,减少调整其他膜层应力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3、图15、图16、图17,在至少一所述角区104内,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在沿远离所述平面显示区10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单元311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
经实验,所述第一单元311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褶皱一般发生在所述角区104的边缘,将越靠近所述角区104边缘的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设置地更大,更有利于提高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从而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幅值,减弱了对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图16、图17,所述第一单元311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0的第一侧的第一表面410、及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0的第二侧的第二表面420,所述第二单元31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0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三表面430、及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0的所述第二侧的第四表面440;其中,所述第一表面410与所述第三表面430平齐,所述第一表面410与所述第二表面420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表面430与所述第四表面440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第二表面420为弧面。
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所述第一单元311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312突出的部分的表面为弧面,可以提高所述支撑部件300与相邻膜层的粘结力,同时弧面在弯曲时可以更好地释放应力,提高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从而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幅值,减弱了对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所述第二表面42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410远离所述显示功能部210一侧,所述第二表面420为凹向所述第一单元311一侧的弧面。
所述第二表面420的弧度方向与所述弯折部220的弯折方向对应,同时与所述曲面显示区103的弯曲方向对应,可以更好地释放应力,提高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从而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幅值,减弱了对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图17,所述第二表面42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410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210一侧,所述第二表面420为凸向所述显示功能部210的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所述第二表面42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410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210一侧,所述第二表面420为凸向所述显示功能部210的弧面,在至少一所述角区104内,在沿远离所述平面显示区102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的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所述第二表面420更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210时,需要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增长率更平滑,更有利于在弯曲时释放应力,提高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从而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幅值,减弱了对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310还包括位于所述边区105内的第二单元312,所述第一单元311与所述第二单元312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弹性模量。
通过设置不同材料,或者在制作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拉伸,将所述第二单元312与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弹性模量设置不同,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弹性模量更小,更有利于贴合弯曲,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幅值,减弱了对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所述第一单元311包括第一部分3111和第二部分3112,所述第一部分3111位于所述第二部分3112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210一侧,所述第一部分3111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二部分3112的弹性模量。
更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210一侧的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弹性模量更小,更有利于贴合弯曲,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幅值,减弱了对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弹性模量为2500兆帕至3000兆帕,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弹性模量为3300兆帕至3700兆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300的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10,所述第一背板310还包括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102内的第三单元313,所述第三单元313与所述第一单元311和所述第二单元312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三单元313的厚度。
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102的所述第三单元313的厚度与位于所述角区104的所述第一单元311、及位于所述边区105的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相同,等厚的所述第一背板310,形成工艺较简单,同时不需要其他膜层进行段差填补设计,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整体显示模组100的厚度均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8、图9、图11、图12至图17,所述第一背板310还包括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102内的第三单元313,所述第三单元313与所述第一单元311和所述第二单元312连接设置;所述第三单元313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单元312的厚度,且所述第三单元31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
所述第二背板320可以做薄,以适应弯折后的反弹力,同时可以在不改变其他膜层的厚度,例如偏光层810或显示面板200中的绝缘膜层前提下,可以保持弯折部220的弯折半径不变,从而使弯折部220的弧度不变,保持其他膜层的受力与原弧度有相同的受力,减少调整其他膜层应力的成本。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三单元313的厚度时,整体的所述支撑部件300的制作工艺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背板320的厚度为30μm至9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10,所述第三单元313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所述边区105的膜层与所述角区104的膜层的厚度相同,有利于统一弯曲以及应力释放均一,进一步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幅值,减弱了对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50μm。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不宜过厚,过厚会导致弯折部220的弯曲半径过大,使显示模组100厚度变大,同时,过厚的所述第一单元311在贴合至所述盖板700时的贴合应力也会过大,容易使参与贴合的膜层发生剥离,不利于贴合,影响正常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90μm,且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μm。
实验组3的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实验组 最大褶皱幅值/mm 最大褶皱波长/mm
3 0.052 0.752
请参阅图19、图20,可以看出,在所述第一背板310的厚度从90μm变为150μm时,最大褶皱幅值减少了18.8%,相比于增加的厚度,最大褶皱幅值减少率为0.00020mm/μm,最大褶皱波长的缩短比例为10.16%;与所述第一背板310的厚度从60μm变为90μm时相比,最大褶皱幅值虽然减少更多,但是相比于增加的厚度,最大褶皱幅值减少率降低了,所以,所述第一背板310的厚度的单位增加量对于减少褶皱的贡献率逐渐降低,同时,单位贴合面积的褶皱密度也有增加,第一背板310的厚度进一步增加,会朝向不利于贴合褶皱的方向发展,故选取所述第一单元31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μm,既可以减小褶皱的发生概率,又可以平衡厚度与贴合平整性之间的关系,优化了膜层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图8、图9,所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200一侧的散热功能层500、及位于所述第二背板320靠近所述散热功能层500一侧的连接部600。
所述显示模组为四曲面四曲角的显示模组100,为方便画图,容易理解,盖板700、散热功能层500等均作图为平面,所述盖板700为曲面盖板70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曲面显示区103和平面显示区102对应。所述散热功能层500包括第一粘结层510、位于所述第一粘结层510远离所述第一背板310一侧的泡棉层520、位于所述泡棉层520远离所述第一粘结层510一侧的聚酰亚胺层530、位于所述聚酰亚胺层530远离所述第一粘结层510一侧的金属层540。所述金属层540可以为铜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至图17,所述显示模组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0靠近所述显示面板200一侧的第二粘结层5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9,所述第三单元313与所述第二单元312不等厚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粘结层510或/和所述第二粘结层550来弥补段差,以提高所述显示模组100的膜层平坦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至图9,所述显示模组100还包括与所述绑定部230电连接的驱动单元9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300在形成时,可以采用分段离型膜进行贴合,所述离型膜对应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支撑部件300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阵列基板和发光器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有源层、位于所述有源层上的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栅极层、位于所述栅极层上的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源漏极层及位于所述源漏极层上的第三绝缘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的阳极层、位于所述阳极层上的发光材料层及位于所述发光材料层上的阴极层,所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与所述发光材料层同层设置的像素定义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偏光层810、位于所述偏光层810上的柔性盖板700,所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所述偏光层810与所述柔性盖板700之间的、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与所述偏光层810之间的及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衬底之间的对应粘结层。
在显示面板及偏光层与盖板进行贴合时,抵抗贴合褶皱产生的主要膜层为支撑部件和偏光层,支撑部件易于进行厚度控制,本发明通过将角区的支撑部件的厚度增大,以提高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有效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起伏程度,减弱褶皱对角区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2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包括如任一上述的显示模组100及装置主体20,所述装置主体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0组合为一体。
所述显示模组100及显示背板的具体结构请参阅任一上述显示模组100及显示背板的实施例及附图,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20可以包括中框、框胶等,所述显示装置10可以为手机、手表、平板、电视等显示终端,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平面显示区、曲面显示区,曲面显示区包括角区及边区,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支撑部件,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显示区内的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弯折部,支撑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第一背板设置于显示功能部靠近绑定部一侧,第二背板设置于绑定部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一侧,第一背板包括位于角区内的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的厚度大于第二背板的厚度;本发明通过将角区的支撑部件的厚度增大,以提高产生褶皱所需要的应力阈值,有效降低褶皱发生的概率,减轻褶皱的起伏程度,减弱褶皱对角区正常显示的影响,改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平面显示区、及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外围的曲面显示区,所述曲面显示区包括四个角区、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角区之间的边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显示功能部、与所述显示功能部相对设置的绑定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与所述绑定部的弯折部;
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向出光侧的一侧,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部靠近所述绑定部一侧,所述第二背板设置于所述绑定部靠近所述显示功能部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包括位于所述角区内的第一单元,所述第一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区内的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大于或等于9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所述角区内,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在沿远离所述平面显示区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单元的最小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第一侧的第一表面、及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第二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三表面、及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所述第二侧的第四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平齐,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第二表面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区内的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单元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弹性模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内的第三单元,所述第三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连接设置;
其中,所述第三单元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平面显示区内的第三单元,所述第三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连接设置;
所述第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厚度,且所述第三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50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散热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背板靠近所述散热功能层一侧的连接部、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背板一侧的盖板。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及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CN202210850437.9A 2022-07-19 2022-07-1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5116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0437.9A CN115116335B (zh) 2022-07-19 2022-07-1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CT/CN2022/115978 WO2024016431A1 (zh) 2022-07-19 2022-08-30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0437.9A CN115116335B (zh) 2022-07-19 2022-07-1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6335A CN115116335A (zh) 2022-09-27
CN115116335B true CN115116335B (zh) 2024-05-17

Family

ID=83331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0437.9A Active CN115116335B (zh) 2022-07-19 2022-07-1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6335B (zh)
WO (1) WO20240164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31793A (zh) * 2022-11-14 2023-03-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6150A (zh) * 2019-12-06 2020-05-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
CN111798746A (zh) * 2020-07-15 2020-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45275A (zh) * 2019-08-30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盖板以及贴合方法
CN112700717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弯曲部分的显示装置
CN113707031A (zh) * 2021-09-10 2021-11-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724603A (zh) * 2021-09-08 2021-11-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14381209A (zh) * 2022-01-21 2022-04-2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胶材、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4550589A (zh) * 2022-02-22 2022-05-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2141199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8578B1 (ko) * 2013-10-17 2020-06-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301094B1 (ko) * 2014-12-23 2021-09-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3744632B (zh) * 2020-05-28 2023-06-2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710246A (zh) * 2020-07-20 2020-09-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86570B (zh) * 2020-09-08 2022-10-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
CN112071884B (zh) * 2020-09-16 2024-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220039939A (ko) * 2020-09-22 2022-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3183388U (zh) * 2020-11-06 2021-05-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599018B (zh) * 2021-01-05 2022-05-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433731A (zh) * 2021-06-29 2021-09-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5275A (zh) * 2019-08-30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盖板以及贴合方法
CN112700717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弯曲部分的显示装置
CN111106150A (zh) * 2019-12-06 2020-05-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
CN111798746A (zh) * 2020-07-15 2020-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41199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
CN113724603A (zh) * 2021-09-08 2021-11-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13707031A (zh) * 2021-09-10 2021-11-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381209A (zh) * 2022-01-21 2022-04-2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胶材、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4550589A (zh) * 2022-02-22 2022-05-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431A1 (zh) 2024-01-25
CN115116335A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2843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odule
US20230129007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15436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7329627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322791B (zh) 背膜结构、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16335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493748B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US20230275168A1 (en) A packaging adhesive film and a photovoltaic module
CN113658511B (zh) 一种柔性折叠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2071193A (zh) 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789357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贴膜
CN111768715B (zh) 柔性显示模组与显示装置
US20220308631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flexible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flexible module
CN115132086A (zh) 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6980031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14267254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446173B (zh) 显示模组
CN112038303B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
CN114360388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US1173721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 plate thereof
CN112489559B (zh)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4171753A (zh) 燃料电池及其双极板
CN11527366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824804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8920896U (zh) 本压治具及本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