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1659A - 整体式厨房空调 - Google Patents

整体式厨房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1659A
CN115111659A CN202110301443.4A CN202110301443A CN115111659A CN 115111659 A CN115111659 A CN 115111659A CN 202110301443 A CN202110301443 A CN 202110301443A CN 115111659 A CN115111659 A CN 115111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inlet
outlet
ai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14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建华
穆智慧
徐守澄
谢月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14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16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1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6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厨房空调,整体式厨房空调包括:外壳,外壳设有第一风道、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进口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出口分别与第一风道相对设置的两侧相连,外壳还设有第二风道、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二进口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出口分别与第二风道相对设置的两侧相连,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分别位于外壳的同一侧,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位于外壳上相对设置的另一侧;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设于第二风道内;压缩机,压缩机设于第二风道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具有便于安装、外形美观和换热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整体式厨房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整体式厨房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厨房使用空调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相关技术中分体式的厨房空调,其主机设在室外、副机设在室内,厨房空调的安装难度较大且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整体式厨房空调,该整体式厨房空调具有便于安装、外形美观和换热效率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整体式厨房空调,所述整体式厨房空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第一风道、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相对设置的两侧相连,所述外壳还设有第二风道、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风道相对设置的两侧相连,所述第一进口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进口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外壳上相对设置的另一侧;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具有便于安装、外形美观和换热效率高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道的长度方向沿第一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风道的长度方向沿第一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且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口包括第一前侧段和第一右侧段,所述第一前侧段与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进口包括第二前侧段和第二左侧段,所述第二前侧段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前侧段适配的第一前换热段和与所述第一右侧段适配的第一右换热段,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与所述第二前侧段适配的第二前换热段和与所述第二左侧段适配的第二左换热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且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前侧段和所述第二前侧段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右侧段形成于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二左侧段形成于所述第四侧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以及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室内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隔板包括:板主体,所述板主体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和侧壁相连;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至少覆盖所述板主体的一部分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隔板的上边沿设有翻边,在所述上盖安装到位的状态下,所述翻边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接触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体式厨房空调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在第一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换热器靠近所述第一进口设置,所述第一风扇靠近所述第一出口设置;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在第一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依次排布,所述第二换热器靠近所述第二进口设置,所述第二风扇靠近所述第二出口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体式厨房空调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体式厨房空调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整体式厨房空调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风扇传动连接;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风扇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风扇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风扇传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整体式厨房空调1、外壳100、第一风道101、第一进口102、第一前侧段1021、第一右侧段1022、第一出口103、第二风道104、第二进口105、第二前侧段1051、第二左侧段1052、第二出口106、隔板110、翻边111、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第三侧板140、第四侧板150、第一换热器210、第一前换热段211、第一右换热段212、第二换热器220、第二前换热段221、第二左换热段222、压缩机230、第一风扇310、过滤组件320、第二风扇330、第一驱动电机340、电控部件350、打水部件360、抽水装置361、接水盘370、第三驱动电机380、出风部件400、排风管510、进风管520、连通管530、天花板2、墙壁3、第一过墙孔31、第二过墙孔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1。
如图1-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1可以包括外壳100、第一换热器210、压缩机230和第二换热器220。
外壳100可以设有第一风道101和与第一风道101连通的第一进口102、第一出口103,第一进口102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出口103适于分别与第一风道101的相对设置的两侧相连。也就是说,空气从第一进口102流经第一风道101到第一出口103排出的路径大体为直线风路。
外壳100还可以设有第二风道104和与第二风道104连通的第二进口105、第二出口106,第二进口105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出口106适于分别与第二风道104的相对设置的两侧相连。也就是说,空气从第二进口105流经第二风道104到第二出口106排出的路径大体为直线风路。第一进口102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进口105的至少一部分适合分别位于外壳100的同一侧,第一出口103以及第二出口106适合分别位于外壳100上相对设置的另一侧。这样不仅便于将进风结构均设置在外壳100的一侧,将出风结构均设置在外壳100的另一侧,而且便于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4内部件的安装布局。
例如,第一风道101内设有第一风扇310,第二风道104内设有第二风扇330,第一风扇310和第二风扇330可以设置在外壳100内的同一侧,从而便于利用一个第一驱动电机340分别驱动第一风扇310和第二风扇330进行转动。第一换热器210可以设于第一风道101内,第二换热器220可以设于第二风道104内。压缩机230可以设于第二风道104内。当第一换热器210为蒸发器时,第二换热器230为冷凝器时,可以形成能够制备冷空气的蒸发风道和能够对冷凝器进行散热的冷凝风道。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第一风道101与第二风道104可以为间隔设置的相互独立的两个风道。
举例而言,整体式厨房空调1设置在厨房的天花板2处,厨房空调1可以包括外壳100、第一换热器210、压缩机230和第二换热器220。其中,第一换热器210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20为冷凝器。蒸发器设置在第一风道101的内部,以使第一风道101可以形成为蒸发风道,便于向厨房空间内输送冷却空气。第一风道101可以形成为长条形风道,第一进口102、第一出口103分别设置在第一风道10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冷凝器和压缩机230设置在第二风道104的内部,以使第二风道104可以形成为冷凝风道,便于利用空气对冷凝器进行散热。第二风道104形成为长条形风道,第二进口105、第二出口106分别设置在第二风道104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1,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210、压缩机230和第二换热器220,可以对厨房空间内的气温进行调节,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对厨房空间制冷,将厨房空间内的温度控制在适于人体的合适温度范围内。这样便于用户在厨房内进行烹饪等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并且,通过设置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以使厨房空调1形成为整体式结构,可以将厨房空调1整体安装在厨房空间内,相比由室内机及室外机两部分分开设置的分体式厨房空调,可以省去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连接制冷剂管路和导线等线路,不仅便于提高安装效率,而且可以避免安装后影响房屋装修美观。且由于部分房屋结构无外机安装位,可以防止造成无法安装或不易安装的情况。
此外,通过设置相对设置的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一出口103,便于在第一风道101内形成直线型的流通路径,便于提高第一换热器210的换热效率。通过设置相对设置的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便于在第二风道104内形成直线型的流通路径,便于提高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效率。比如,第一换热器210为蒸发器,便于提高蒸发器对空气的制冷效率,第二换热器220为冷凝器,便于提高空气对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1具有便于安装、外形美观和换热效率高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1。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1可以包括外壳100、第一换热器210、压缩机230和第二换热器220。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第一换热器210可以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20可以为冷凝器,室外空气从第一进口102进风,空气在第一风道101内降温冷却后,第一风扇310可以将降温后的冷风吹入室内的厨房空间,形成风路循环系统,降低室内的温度。室外空气从第二进口105进风,空气在流经第二风道104时可以对冷凝器进行降温散热,第二风扇330将升温后的热风吹出室外,形成风路循环系统,从而将厨房空调1产生的热量排到室外,便于形成风路循环系统并发挥空气调节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一出口103适于分别位于第一风道101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适于分别位于第二风道104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且第一风道101适合与第二风道104布置为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第二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这样便于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4的合理布局,便于使整体式厨房空调1的结构更加地合理紧凑,还便于整体式厨房空调1的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的安装设置。
举例而言,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前后方向如图1所示,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前后方向仅为方便描述图中结构,对厨房空调的具体结构没有限制),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一出口103适于分别位于第一风道101的前后方向的两侧,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适于分别位于第二风道104的前后方向的两侧,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4左右方向并排设置。这样便于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的合理布局,便于使整体式厨房空调1的结构更加地合理紧凑,还便于整体式厨房空调1的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的安装设置。
具体地,第一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相垂直。这样进一步便于减小整体式厨房空调1进出风的阻力,提高通风量,提高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效率。同时,还便于控制整体式厨房空调1的整体尺寸。
举例而言,第一进口102可以设置在外壳100的前侧,第二进口105可以设置在外壳100的前侧,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内分别设有格栅。第一出口103设置在外壳100的后侧且与第一进口102正对设置,第二出口106设置在外壳100的后侧且与第二进口105正对设置。这样便于将进风结构均设置在外壳100的一侧,将出风结构均设置在外壳100的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风道101的长度延伸方向适于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一出口103设置时是分别位于第一风道101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二风道104的长度方向适于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是分别位于第二风道104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第一风道101与第二风道104沿第二水平方向并排布置。这样不仅便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设置,便于提高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效率,而且便于在第一风道101内和第二风道104内分别设置其他的结构部件。同时,便于将厨房空调1吊装在室内空间的棚顶。
举例而言,第一风道101的长度延伸方向适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一出口103分别设置在第一风道101的前后方向上的两侧,第二风道104的长度延伸方向适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分别设置在第二风道104的前后方向上的两侧,第一风道101与第二风道104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这样不仅便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设置,便于提高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效率,而且便于在第一风道101内和第二风道104内分别设置其他的结构部件。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0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120以及第二侧板130,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均形成于第一侧板120,第一出口103以及第二出口106均形成于第二侧板130。这样便于第一进口102、第二进口105、第一出口103以及第二出口106的加工形成,便于第一进口102、第一出口103与第一风道101形成气流的直线路径,便于第二进口105、第二出口106与第二风道104形成气流的直线路径。
举例而言,外壳100可以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120以及第二侧板130(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左右方向仅为方便描述图中结构,对厨房空调的具体结构没有限制),第一侧板120以及第二侧板130相对设置。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为沿第一侧板120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第一出口103以及第二出口106为沿第二侧板130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这样便于第一进口102、第二进口105、第一出口103以及第二出口106的加工形成,便于第一进口102、第一出口103与第一风道101形成气流的直线路径,便于第二进口105、第二出口106与第二风道104形成气流的直线路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第一进口102包括第一前侧段1021和第一右侧段1022,第一前侧段1021与第一出口103分别位于第一风道101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第二进口105包括第二前侧段1051和第二左侧段1052,第二前侧段1051和第二出口106分别位于第二风道104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且第一风道101与第二风道104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这样便于增大第一进口102和第二进口105的通风面积,提高第一进口102和第二进口105的通风量。
具体地,如图7-图9所示,第一换热器210包括与第一前侧段1021适配的第一前换热段211和与第一右侧段1022适配的第一右换热段212,第二换热器220包括与第二前侧段1051适配的第二前换热段221和与第二左侧段1052适配的第二左换热段222。这样便于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一进口102相适配,便于第二换热器220与第二进口105相适配,便于冷风的制备,提高换热器对进风的制冷效果。
可选地,如图7-图9所示,外壳100包括相对设置且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相对设置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侧板140和第四侧板150,第一前侧段1021和第二前侧段1051形成于第一侧板120,第一出口103和第二出口106形成于第二侧板130,第一右侧段1022形成于第三侧板140,第二左侧段222形成于第四侧板150。这样便于第一进口102、第二进口105、第一出口103以及第二出口106的加工形成,便于第一进口102、第一出口103与第一风道101形成气流路径,便于第二进口105、第二出口106与第二风道104形成气流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进口102、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分别能够与室外的空间连通,第一出口103能够与室内的空间连通。由于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与室外连通,这样室内部分未被抽油烟机吸走的油烟不会通过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进入厨房空调1的内部,因而可以避免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内的部分元器件因油烟而发生腐蚀损坏,便于对厨房空间进行保护,提高厨房空调1的使用寿命,减小维护成本。同时,第一出口103吹出的冷风是由室外的空调制备的,可以实现向厨房内输出新风,防止厨房油烟过大大、室内空气闷浊而引起用户的不适。因此,第二出口106将流经冷凝器后温度较高的空气排放到室外,便于冷凝器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换热,进一步便于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举例而言,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均设置在外壳100的前侧且分别与室外连通,第一进口102处可以设有格栅,通过格栅上的过孔与室外空间连通。第一出口103以及第二出口106可以均设置在外壳100的后侧,第一出口103可以通过出风部件400与室内空间连通,第二出口106通过管路与室外连通。由于第一进口102和第二进口105与室外连通,这样室内部分未被抽油烟机吸走的油烟不会通过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进入厨房空调1的内部,因而可以避免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内的部分元器件因油烟而发生腐蚀损坏,便于对厨房空间进行保护,提高厨房空调1的使用寿命,减小维护成本。同时,第一出口103吹出的冷风是由室外的空调制备的,可以实现向厨房内输出新风,防止厨房油烟过大大、室内空气闷浊而引起用户的不适。因此,第二出口106将流经冷凝器后温度较高的空气排放到室外,便于冷凝器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换热,进一步便于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图5所示,厨房的上部空间设有天花板2,天花板2可以包括龙骨和扣合在龙骨上的铝扣板。天花板2与厨房的顶面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整体式厨房空调1设置在该安装空间内。厨房的一侧墙壁3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墙壁3的第一过墙孔31和第二过墙孔32,厨房空调1靠近该墙壁3设置。第一进口102通过进风管520与第一过墙孔31连通,第二进口105与第二过墙孔32相对设置。厨房空调1还包括出风部件400,出风部件400形成为面板部件,出风部件400设在天花板2上,出风部件400具有出风口,第一出口103通过连通管530与出风口相连,出风口内设有能够改变出风方向的导风件。厨房的墙壁3还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墙壁3的第三过墙孔,第二出口106通过排风管510与第一过墙孔31连通。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00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可以设有隔板110,隔板110能够将容纳腔分隔为两个通道,即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这样便于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的形成,避免发生相互干扰,便于保证厨房空调1的工作可靠性和换热效率。
举例而言,外壳100包括上盖和壳体,壳体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设置的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其中第一侧板120以及第二侧板130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平行且相对设置。容纳腔内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隔板110,隔板110的长度方向沿容纳腔的长度方向延伸。隔板110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这样便于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的形成,避免发生相互干扰,便于保证厨房空调1的工作可靠性和换热效率。
可选地,隔板110包括板主体和保温层,板主体与容纳腔的底壁和侧壁相连,保温层至少覆盖板主体的一部分表面。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板主体与外壳100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提高隔板110的隔温密封效果,防止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4换热而影响厨房空调1的工作效果。
进一步地,板主体可以为金属板,板主体与容纳腔的底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相连。保温层覆盖在板主体的两侧表面。
可选地,外壳100包括壳体和上盖,隔板110的上边沿设有翻边111,在上盖安装到位的状态下,翻边111与上盖的下表面接触配合。这样便于提高隔板110与上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4之间的隔离效果。
举例而言,外壳100包括壳体和上盖,板主体与壳体的底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相连,隔板110的上边沿设有翻边111,翻边111与上盖的下表面接触配合。板主体可以为金属板,保温层覆盖在板主体的两侧表面。保温层可以为保温棉。
可选地,隔板110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避让槽,避让槽与隔板110的上边沿连通。第一风道101内设有第一风扇310,第二风道104内设有驱第二风扇330和动电机340,第一驱动电机340的电机轴穿过避让槽与第一风扇310相连。在第一驱动电机340安装完成后,避让槽处可以填充隔热材料进行封堵。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式厨房空调1还可以包括第一风扇310,其中,第一风扇310适合设于第一风道101内,用于引导气流从第一进口102流向第一出口103,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第一风扇310可以和第一换热器210依次排布,第一换热器210适于靠近第一进口102处设置,第一风扇310适于靠近第一出口103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气流的流速,提高冷却空气的制备效率。
举例而言,第一风道101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风道,第一风扇310可以设置在第一风道101内,用于引导气流从第一进口102流向第一出口103。在前后方向上,第一风扇310以及第一换热器210间隔设置,第一换热器210适于靠近第一进口102处设置,第一风扇310适于靠近第一出口103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气流的流速,提高冷却空气的制备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式厨房空调1还可以包括过滤组件320,其中,过滤组件320适合设于第一风道101内,在第一水平方向上过滤组件320可以位于第一进口102与第一换热器210之间。这样可以利用过滤组件320对进入第一进口102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含有灰尘杂质而损坏第一风道101内的第一换热器210等结构件,便于对厨房空调1进行保护,提高厨房空调1的使用寿命。
举例而言,过滤组件320设置在第一风道101内,在第一水平方向上,过滤组件320可以位于第一进口102与第一换热器210之间,过滤组件320沿左右方向延伸,过滤组件320的左端与隔板110相连,过滤组件320的右端与外壳100的侧板相连。这样可以利用过滤组件320对进入第一进口102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含有灰尘杂质而损坏第一风道101内的第一换热器210等结构件,便于对厨房空调1进行保护,提高厨房空调1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式厨房空调1还可以包括第二风扇330,其中,第二风扇330适合设于第二风道104内,用于引导气流从第二进口105流向第二出口106。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第二风扇330可以和第二换热器220依次排布,第二换热器220适于靠近第二进口105处设置,第二风扇330适于靠近第二出口106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气流的流速,提高冷却空气的制备效率。
举例而言,第二风道104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风道,第二风扇330适合设于第二风道104内,用于引导气流从第二进口105流向第二出口106。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第二风扇330以及第二换热器220间隔设置,第二换热器220适于靠近第二进口105处设置,第二风扇330适于靠近第二出口106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气流的流速,提高冷却空气的制备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式厨房空调1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40,第一驱动电机340适合设于第二风道104的内部,第一驱动电机340可以分别与第一风扇310以及第二风扇330进行传动连接。这样不仅便于第一驱动电机340的安装设置,而且可以利用一个第一驱动电机340带动两个风扇工作,便于减少所需设置的电机的数量,使厨房空调1的结构更加紧凑,降低厨房空调1的成本。
举例而言,第一驱动电机340设置在第二风道104内且位于第二风道104的后部,在左右方向上第一驱动电机340设置在第一风扇310以及第二风扇330之间,第一驱动电机340的右端与第一风扇310线缆,第一驱动电机340的左端与第二风扇330相连。这样不仅便于第一驱动电机340的安装设置,而且可以利用一个第一驱动电机340带动两个风扇工作,便于减少所需设置的电机的数量,使厨房空调1的结构更加紧凑,降低厨房空调1的成本。
更进一步地,第一风扇310与第二风扇330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第一驱动电机340位于第一风扇310与第二风扇330之间。具体地,第二水平方向可以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例如第一水平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二水平方向为左右方向。这样便于实现一个第一驱动电机340带动第一风扇310与第二风扇330进行工作,便于减轻厨房空调1的重量,降低厨房空调1的工作噪音,从而方便厨房空调1的安装和使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整体式厨房空调1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380,第二驱动电机设于第一风道101内,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一风扇310传动连接。第三驱动电机380设于第二风道104内,第二风扇330为两个,两个第二风扇330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第三驱动电机380位于两个第二风扇330之间且分别与两个第二风扇330传动连接。这样不仅可以分别驱动第一风扇310和第二风扇330相互独立工作,而且可以利用第三驱动电机380同时驱动两个第二风扇330进行工作,提高气流的流动性。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水平方向上压缩机230可以位于第二换热器220可以与第二风扇330之间。这样不仅便于压缩机230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相连,以形成换热介质的循环回路,便于缩短连接管路的长度,而且在空气流经第二风道104时可以对压缩机230进行散热,保证压缩机230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举例而言,在前后方向上压缩机230可以位于第二换热器220可以与第二风扇330之间。这样不仅便于压缩机230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相连,以形成换热介质的循环回路,便于缩短连接管路的长度,而且在空气流经第二风道104时可以对压缩机230进行散热,保证压缩机230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式厨房空调1还可以包括电控部件350,电控部件350可以设于第二风道104内,在第二方向上电控部件350适于与第二风扇330依次排布。这样不仅便于电控部件350的安装设置,而且可以使第二风道104内的空间的使用更加的合理紧凑。
举例而言,电控部件350设置在第二风道104内,电控部件350与压缩机230和第一驱动电机340通讯连接,以便于控制压缩机230和第一驱动电机340的工作状态。电控组件安装在外壳100的左侧的侧板上,且在左右方向上与第二风扇330间隔设置。这样不仅便于电控部件350的安装设置,而且可以使第二风道104内的空间的使用更加的合理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式厨房空调1还可以包括打水部件360和抽水装置361,打水部件360和抽水装置361可以设于第二风道104内,第一换热器210可以用作蒸发器使用,第一换热器210的下方设有接水盘370,抽水装置361用于将接水盘370内的冷凝水抽取到打水部件360,以便于打水部件360将水喷淋到第二换热器220上。这样可以降低第二换热器220的温度,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地,外壳100上设有排水口,接水盘370内收集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水口排出,进一步地,排水口处可以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将水排放至室外空间。
举例而言,第一换热器210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20为冷凝器,蒸发器的下方设有接水盘370,打水部件360设置在第二风道104内,抽水装置361可以为抽水泵,抽水泵可以将接水盘370内的冷凝水抽取到打水部件360,并通过打水部件360将水淋洒到冷凝器上。这样可以降低冷凝器的温度,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体式厨房空调1的上部设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通过膨胀螺栓能够吊装在厨房室内空间的顶棚上,外壳100的下表面与天花板2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外壳100的底壁、侧周壁和顶壁覆盖有隔音层,隔音层可以为消音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整体式厨房空调1可以包括外壳100、第一换热器210、压缩机230和第二换热器220。外壳100可以设有第一风道101、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一出口103,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一出口103适于分别与第一风道101的相对设置的两侧相连。也就是说,空气从第一进口102流经第一风道101到第一出口103排出的路径大体为直线风路。外壳100还可以设有第二风道104和与第二风道104连通的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适于分别与第二风道104的相对设置的两侧相连。也就是说,空气从第二进口105流经第二风道104到第二出口106排出的路径大体为直线风路。第一换热器210可以设于第一风道101内,第二换热器220可以设于第二风道104内。压缩机230可以设于第二风道104内。
整体式厨房空调1设置在厨房的天花板2处,其中,第一换热器210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20为冷凝器。蒸发器设置在第一风道101的内部,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一出口103分别设置在第一风道10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冷凝器和压缩机230设置在第二风道104的内部,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分别设置在第二风道104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室外空气从第一进口102进风,空气在第一风道101内降温冷却后,第一风扇310可以将降温后的冷风吹入室内的厨房空间,形成风路循环系统,降低室内的温度。室外空气从第二进口105进风,空气在流经第二风道104时可以对冷凝器进行降温散热,第二风扇330将升温后的热风吹出室外,形成风路循环系统,从而将厨房空调1产生的热量排到室外,形成风路循环系统并发挥空气调节功能。
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一出口103适于分别位于第一风道101的前后方向的两侧,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适于分别位于第二风道104的前后方向的两侧,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4左右方向并排设置。这样便于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的合理布局,便于使整体式厨房空调1的结构更加地合理紧凑,还便于整体式厨房空调1的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的安装设置。第一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相垂直。这样进一步便于减小整体式厨房空调1进出风的阻力,提高通风量,提高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效率。同时,还便于控制整体式厨房空调1的整体尺寸。
第一进口102设置在外壳100的前侧,第二进口105设置在外壳100的前侧,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内分别设有格栅。第一出口103设置在外壳100的后侧且与第一进口102正对设置,第二出口106设置在外壳100的后侧且与第二进口105正对设置。这样便于将进风结构均设置在外壳100的一侧,将出风结构均设置在外壳100的另一侧。
第一风道101的长度延伸方向适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一出口103分别设置在第一风道101的前后方向上的两侧,第二风道104的长度延伸方向适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进口105以及第二出口106分别设置在第二风道104的前后方向上的两侧。这样不仅便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设置,便于提高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效率,而且便于在第一风道101内和第二风道104内分别设置其他的结构部件。
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均设置在外壳100的前侧且分别与室外连通。第一出口103以及第二出口可以与室内连通,第二出口106通过管路与室外连通。由于第一进口102和第二进口105与室外连通,这样室内部分未被抽油烟机吸走的油烟不会通过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进入厨房空调1的内部,因而可以避免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内的部分元器件因油烟而发生腐蚀损坏,便于对厨房空间进行保护,提高厨房空调1的使用寿命,减小维护成本。同时,第一出口103吹出的冷风是由室外的空调制备的,可以实现向厨房内输出新风,防止厨房油烟过大大、室内空气闷浊而引起用户的不适。因此,第二出口106将流经冷凝器后温度较高的空气排放到室外,便于冷凝器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换热,进一步便于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厨房的上部空间设有天花板2,天花板2可以包括龙骨和扣合在龙骨上的铝扣板。天花板2与厨房的顶面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整体式厨房空调1设置在该安装空间内。厨房的一侧墙壁3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墙壁3的第一过墙孔31和第二过墙孔32,厨房空调1靠近该墙壁3设置。第一进口102通过进风管520与第一过墙孔31连通,第二进口105与第二过墙孔32相对设置。厨房空调1还包括出风部件400,出风部件400形成为面板部件,出风部件400设在天花板2上,出风部件400具有出风口,第一出口103通过连通管530与出风口相连,出风口内设有能够改变出风方向的导风件。厨房的墙壁3还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墙壁3的第三过墙孔,第二出口106通过排风管510与第一过墙孔31连通。
外壳100包括上盖和壳体,壳体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设置的四个侧板,其中两个侧板平行且相对设置,另两个侧板平行且相对设置。容纳腔内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隔板110,隔板110的长度方向沿容纳腔的长度方向延伸。隔板110将容纳腔分隔为两个通道,即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这样便于第一风道101以及第二风道104的形成,避免发生相互干扰,便于保证厨房空调1的工作可靠性和换热效率。
外壳100可以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第一侧板120以及第二侧板130相对设置。第一进口102以及第二进口105为沿第一侧板120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第一出口103以及第二出口106为沿第二侧板130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这样便于出口的加工形成,便于第一进口102、第一出口103与第一风道101形成气流的直线路径,便于第二进口105、第二出口106与第二风道104形成气流的直线路径。
第一风道101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风道,第一风扇310可以和第一换热器210间隔设置,第一换热器210适于靠近第一进口102处设置,第一风扇310适于靠近第一出口103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气流的流速,提高冷却空气的制备效率。
过滤组件320设置在第一风道101的内部,在第一方向上,过滤组件320可以位于第一进口102与第一换热器210之间,过滤组件320沿左右方向延伸,过滤组件320的左端与隔板110相连,过滤组件320的右端与外壳100的侧板相连。这样可以利用过滤组件320对进入第一进口102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含有灰尘杂质而损坏第一风道101内的第一换热器210等结构件,便于对厨房空调1进行保护,提高厨房空调1的使用寿命。
第二风道104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风道,第二风扇330适合设于第二风道104内,用于引导气流从第二进口105流向第二出口106。在第一方向上,第二风扇330以及第二换热器220间隔设置,第二换热器220适于靠近第二进口105处设置,第二风扇330适于靠近第二出口106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气流的流速,提高冷却空气的制备效率。
第一驱动电机340设置在第二风道104内且位于第二风道104的后部,在左右方向上第一驱动电机340设置在第一风扇310以及第二风扇330之间,第一驱动电机340的右端与第一风扇310线缆,第一驱动电机340的左端与第二风扇330相连。这样不仅便于第一驱动电机340的安装设置,而且可以利用一个第一驱动电机340带动两个风扇工作,便于减少所需设置的电机的数量,使厨房空调1的结构更加紧凑,降低厨房空调1的成本。
在前后方向上压缩机230可以位于第二换热器220与第二风扇330之间。这样不仅便于压缩机230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相连,以形成换热介质的循环回路,便于缩短连接管路的长度,而且在空气流经第二风道104时可以对压缩机230进行散热,保证压缩机230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控部件350设置在第二风道104内,电控部件350与压缩机230和第一驱动电机340通讯连接,以便于控制压缩机230和第一驱动电机340的工作状态。电控组件安装在外壳100的左侧的侧板上,且在左右方向上与第二风扇330间隔设置。这样不仅便于电控部件350的安装设置,而且可以使第二风道104内的空间的使用更加的合理紧凑。
第一换热器210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20为冷凝器,蒸发器的下方设有接水盘370,打水部件360设置在第二风道104内,抽水装置361可以将接水盘370内的冷凝水抽取到打水部件360,并通过打水部件360将水淋洒到冷凝器上。这样可以降低冷凝器的温度,提高换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厨房空调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第一风道、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相对设置的两侧相连,所述外壳还设有第二风道、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风道相对设置的两侧相连,所述第一进口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进口的至少一部分均位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位于所述外壳上相对设置的另一侧;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风道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相对设置且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包括第一前侧段和第一右侧段,所述第一前侧段与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进口包括第二前侧段和第二左侧段,所述第二前侧段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前侧段适配的第一前换热段和与所述第一右侧段适配的第一右换热段,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与所述第二前侧段适配的第二前换热段和与所述第二左侧段适配的第二左换热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相对设置且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前侧段和所述第二前侧段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右侧段形成于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二左侧段形成于所述第四侧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以及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室内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隔板包括:
板主体,所述板主体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和侧壁相连;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至少覆盖所述板主体的一部分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隔板的上边沿设有翻边,在所述上盖安装到位的状态下,所述翻边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接触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在第一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换热器靠近所述第一进口设置,所述第一风扇靠近所述第一出口设置;
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在第一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依次排布,所述第二换热器靠近所述第二进口设置,所述第二风扇靠近所述第二出口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风扇传动连接;
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风扇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风扇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风扇传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整体式厨房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
CN202110301443.4A 2021-03-22 2021-03-22 整体式厨房空调 Pending CN1151116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1443.4A CN115111659A (zh) 2021-03-22 2021-03-22 整体式厨房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1443.4A CN115111659A (zh) 2021-03-22 2021-03-22 整体式厨房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659A true CN115111659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3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1443.4A Pending CN115111659A (zh) 2021-03-22 2021-03-22 整体式厨房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16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8641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JP5478185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10657523A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8998188U (zh) 空调
CN209101416U (zh) 空调
CN208998174U (zh) 空调
KR101609051B1 (ko) 열원장치
JP2590260B2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方法
CN106461243A (zh) 空调的室外单元以及制造该室外单元的方法
CN211128758U (zh) 一种机柜
CN214501471U (zh) 整体式厨房空调
CN112004374A (zh) 一种机柜空调
CN115111659A (zh) 整体式厨房空调
CN215705539U (zh) 驻车空调
CN213955469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12577122A (zh) 空调
CN213955471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3955468U (zh) 整体式空调器
KR100605844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실내기
CN112503643A (zh) 整体式空调器
WO2020066334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部
CN112503645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14060912A (zh) 空调器
CN112503644A (zh) 整体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