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1260B -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1260B
CN115111260B CN202210629119.XA CN202210629119A CN115111260B CN 115111260 B CN115111260 B CN 115111260B CN 202210629119 A CN202210629119 A CN 202210629119A CN 115111260 B CN115111260 B CN 115111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ocking
latch
piece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91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1260A (zh
Inventor
朱志华
黄宏文
叶均
黄勋
曹晨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Boyu Intelligent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Boyu Intelligent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Boyu Intelligent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Boyu Intelligent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91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1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1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1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0Arrangements for lo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动支撑机构,包括作为开设有容置槽的基座、安装台在容置槽的转动件、凸设在容置槽中的凸台,与转动件同步转动的卡齿以及位于卡齿旁侧的锁定件;凸台上设有自锁部、起始部以及卡接部,卡接部上设有多个卡槽;卡齿上设有一状态件,锁定件上开设有互通的运动槽与自锁槽,状态件插设在运动槽或自锁槽中,当状态件在运动槽中时,卡齿能在卡接部转动,卡齿与卡槽卡接并在卡槽间切换,并由限位面限制卡齿以提供支撑能力;当卡齿运动到自锁部时,状态件能从运动槽进入自锁槽,状态件进入自锁槽后,卡齿能够向后转动并越过卡接部回到初始部;状态件在自锁部与运动槽之间的切换使得卡齿能够在自锁状态与运动状态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为了能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使用需求,厂家不断研发出各种可调节的家具,而这些可调节的家具中免不了使用调节支撑机构来实现家具可动部件的运动;其中包括具有线性调节行程的伸缩支撑机构以及具有角度调节行程的转动支撑机构,但是对于目前市面上的转动支撑机构来说,大多都不具备真正稳定的支撑能力。
市面上的转动支撑机构实现支撑的方式一般为两种:一种是转动件与固定件之间通过较大阻尼实现支撑,在负载小于两者间的摩擦力时,确实能进行支撑,而且成本低,但负载大于两者间的摩擦力时,这类转动支撑机构就失去了支撑能力,所以并不能算得上稳定的支撑;另一种是转动件与固定件之间通过弹性卡齿和卡槽卡接,卡齿既能顺时针转动进入上一个卡槽也能逆时针转动进入下一个卡槽,而且具有调节挡位,但是它具有与第一种转动支撑机构类似的问题,就是卡齿与卡槽之间并没有很稳定的限位能力,当负载过大时,卡齿会不受控的在卡槽间切换,也算不上稳定的支撑。而有的具有稳定的限位能力,但是需要加装额外的开关,通过使用开关使机构回到初始运动位置从而进行循环运动,而无法做到通过自身运动进行循环运动;这就增加了机构的复杂程度。
因此,亟需一种具有稳定支撑能力,且可以通过自身运动进行运动循环的转动支撑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动支撑机构,卡槽具有限位面,在卡齿进入卡槽后,卡齿被限位面限制而无法回退,以提供结构上的刚性支撑,这类支撑更加稳定;锁定件与状态件配合实现卡齿的运动状态的切换,从而使卡齿在完成一个行程之后能够回退到初始位置,此时该转动支撑机构又能再次进行转动支撑;即通过自身的运动进行运动循环,不需要额外开关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包括:
基座,配置为该转动支撑机构的主体支撑,基座上开设有一容置槽;
转动件,安装在容置槽中并与基座转动配合;
凸台,设置在容置槽中,凸台包括位于其前端的自锁部、位于其后端的起始部以及位于自锁部与起始部之间的卡接部,卡接部包括沿转动件转动轮廓的周向布置的多个卡槽,卡槽具有竖直的限位面以及倾斜的滑动面,限位面位于卡槽的后侧,滑动面位于卡槽的前侧;
卡齿,沿转动件转动轮廓的径向滑动设置在转动件上并与转动件同步转动;当卡齿进入卡槽时,卡齿与卡槽卡接,卡齿由限位面限位;当转动件转动时,卡齿在滑动面上滑动并进入下一个卡槽;
锁定件,转动设置在转动件上且位于卡齿旁侧,锁定件的转动方向与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锁定件上开设有互通的运动槽与自锁槽,卡齿朝向锁定件延伸出一位于运动槽或自锁槽中的状态件;当状态件位于运动槽中时,卡齿能够向前转动并在多个卡槽间切换;当卡齿运动到自锁部时,状态件由运动槽进入自锁槽中,卡齿能够向后转动并越过卡接部回到起始部;位于起始部的卡齿向前转动并回到卡接部与卡槽卡接,状态件又由自锁槽进入运动槽中。
转动件能够连接转动支撑机构之外的可动部件,从而实现可动部件的转动;卡齿进入卡槽中,可动部件受到负载时,卡槽后侧的限位面能够限制卡齿向后转动,从而提供结构上的刚性支撑,这种结构上的刚性支撑相对于阻尼提供的支撑或者卡接提供的支撑来说,更加稳定,可承受的最大载荷也大大提高;由于限位面的存在,卡齿只能向前转动而无法向后转动,锁定件与状态件配合使得卡齿能够在运动状态与自锁状态间切换,当卡齿在卡接部运动时,卡齿处于运动状态,当卡齿运动到自锁部时,状态件与锁定件使得卡齿变为自锁状态,自锁状态下的卡齿能够向后转动直接越过卡接部回到起始部,从而使卡齿能重新向前转动,开始新一轮的转动支撑。
作为优选,运动槽具有推动面,推动面位于运动槽前侧;当卡齿向前转动时,状态件向前推动推动面以使锁定件转动。锁定件与转动件并不是同步运动的,锁定件依靠卡齿上的状态件推动而运动,当状态件并未接触运动槽或自锁槽的槽壁时,卡齿仍能转动但锁定件无法转动,以此实现状态件在自锁槽和运动槽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卡齿在自锁状态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切换。
作为优选,在运动槽的后方、自锁槽的下方具有一自锁凸台,卡齿回到起始部并向前转动时,状态件在自锁凸台上滑动。该过程是卡齿从自锁状态切换回运动状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锁凸台将自锁槽与运动槽分离,状态件在自锁凸台上也就是在自锁槽中,状态件一旦脱离自锁凸台,那么它就会从自锁槽中掉入运动槽中,从而使卡齿进入运动状态。
作为优选,自锁部的高度大于卡接部的高度。卡齿进入自锁部后,其运动的高度也会来到最高点,这是在卡接部运动时无法达到的高度,在卡齿达到自锁部的高度时,状态件来到自锁槽所在的高度,此时向后转动卡齿,状态件就会随之进入自锁槽中,卡齿也就进入自锁状态。
作为优选,锁定件上设有一具有弹性的第一凸条,第一凸条沿锁定件转动轮廓的径向向外凸出于锁定件,相对应的,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向容置槽内部凸出的第二凸条;当卡齿转动到自锁部时,第一凸条由下往上越过第二凸条以使锁定件与基座卡接,且锁定件与容置槽的槽壁相贴靠;此时卡齿向后转动,状态件由运动槽进入自锁槽并推动在自锁槽的槽壁上使锁定件向后转动,第一凸条又由上往下越过第二凸条。第一凸台与第二凸条相卡接,从而简单地将锁定件锁定,目的是防止状态件向后转动时不小心带动锁定件转动,而使状态件未能进入到锁定槽中。
作为优选,锁定件包括转动部、状态切换部以及弹性部,所述的第一凸条设置在弹性部上,弹性部与转动部之间具有通孔;转动部转动设置在容置槽中,状态切换部设置在转动部上,且所述的运动槽和自锁槽开设在状态切换部上。这样使第一凸条具有弹性,方便第一凸条越过第二凸条。
作为优选,还包括盖板,基座为一中空壳体,转动件和锁定件设置其中并由盖板封盖。
作为优选,盖板朝向基座凸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端部设有连接柱卡扣,锁定件具有一扣合面,锁定件转动插设在连接柱上,连接柱卡扣与扣合面卡接并抵靠。盖板是固定不动的,由此可见锁定件是不与转动件和卡齿同步转动的,而是在转动件和卡齿转动时,状态件推动锁定件转动的。
作为优选,盖板与锁定件之间设有压抵弹簧,压抵弹簧套设在连接柱上,且压抵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并作用在锁定件上。压抵弹簧使锁定件的扣合面始终抵靠在连接柱卡扣上,防止锁定件窜动。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长轴、与长轴同轴设置的短轴以及位于长轴与短轴之间且竖直设置的主体部,所述的卡齿设置在主体部上且能够沿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移动;长轴插设在盖板的连接柱中且两者转动配合;短轴插设在基座上且两者转动配合。
作为优选,主体部上开设有竖直的插孔,卡齿上连接有竖直的插柱,插柱插设在插孔中且两者滑动配合;插柱具有一定位面,该定位面为插柱的轴铣平面。
作为优选,插柱上套设有作用于卡齿的回位弹簧,当卡齿滑过滑动面时,回位弹簧使卡齿卡入卡槽中。使卡齿具有弹性的回位功能,在越过滑动面后能快速进入卡槽中。
作为优选,长轴上设有直径大于长轴的长轴限位台,长轴限位台与连接柱的端面相抵靠;短轴上也设有直径大于短轴的短轴限位台,短轴限位台与容置槽的端面相抵靠。长轴限位台与短轴限位台使得转动件位置确定,不会在容置槽中窜动,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长轴的端部具有轴铣平面而形成长轴连接端,长轴连接端向外凸出于盖板;短轴的端部也具有轴铣平面而形成短轴连接端,短轴连接端向外凸出于基座。连接端用以连接转动支撑机构之外的部件,以使转动支撑机构作用与该部件,使该部件具有转动以及支撑功能。
作为优选,盖板沿其外轮廓朝向基座凸设有接合部,接合部上设有接合部卡扣,相对应的,基座上开设有扣槽,盖板安装到基座上,接合部进入容置槽中且接合部卡扣与扣槽卡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1、转动件能够连接转动支撑机构之外的可动部件,从而实现可动部件的转动;卡齿进入卡槽中,可动部件受到负载时,卡槽后侧的限位面能够限制卡齿向后转动,从而提供结构上的刚性支撑,这种结构上的刚性支撑相对于阻尼提供的支撑或者卡接提供的支撑来说,更加稳定,可承受的最大载荷也大大提高;由于限位面的存在,卡齿只能向前转动而无法向后转动,锁定件与状态件配合使得卡齿能够在运动状态与自锁状态间切换,当卡齿在卡接部运动时,卡齿处于运动状态,当卡齿运动到自锁部时,状态件与锁定件使得卡齿变为自锁状态,自锁状态下的卡齿能够向后转动直接越过卡接部回到起始部,从而使卡齿能重新向前转动,开始新一轮的转动支撑。
2、锁定件与转动件并不是同步运动的,锁定件依靠卡齿上的状态件推动而运动,当状态件并未接触运动槽或自锁槽的槽壁时,卡齿仍能转动但锁定件无法转动,以此实现状态件在自锁槽和运动槽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卡齿在自锁状态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该转动支撑机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该转动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卡齿位于自锁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状态件进入自锁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卡齿回到起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状态件进入运动槽且卡齿与卡槽卡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锁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卡齿、状态件以及插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卡齿与转动件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锁定件与盖板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卡齿、转动件、锁定件以及盖板装配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基座1;扣合部101;转动件2;长轴201;短轴202;主体部203;长轴限位台204;短轴限位台205;长轴连接端206;短轴连接端207;凸台3;自锁部301;起始部302;卡接部303;卡齿4;锁定件5;转动部501;状态切换部502;弹性部503;容置槽6;卡槽7;限位面701;滑动面702;运动槽8;推动面81;自锁槽9;回退面91;状态件10;盖板11;接合部12;接合部卡扣121;扣槽13;连接柱14;连接柱卡扣141;扣合面15;套筒16;长轴孔17;短轴孔18;插孔19;插柱20;定位面21;弹簧容置孔22;回位弹簧23;弹簧凸座24;第一凸条25;通孔26;第二凸条27;自锁凸台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动支撑机构,包括基座1、转动件2、凸台3、卡齿4以及锁定件5,基座1配置为该转动支撑机构的主体支撑,基座1上开设有一容置槽6,转动件2安装在容置槽6中并与基座1转动配合;凸台3设置在容置槽6中,凸台3包括位于其前端的自锁部301、位于其后端的起始部302以及位于自锁部301与起始部302之间的卡接部303,卡接部303包括沿转动件2转动轮廓的轴向布置的多个卡槽7,卡槽7具有竖直的限位面701以及倾斜的滑动面702,限位面701位于卡槽7的后侧,滑动面702位于卡槽7的前侧;卡齿4沿转动件2转动轮廓的径向滑动设置在转动件2上并与转动件2同步转动;当卡齿4进入卡槽7时,卡齿4与卡槽7卡接,卡齿4由限位面701限位;当转动件2转动时,卡齿4在滑动面702上滑动并进入下一个卡槽7。转动支撑机构通过卡齿4在卡槽7间切换实现了转动的能力,并且具有挡位,卡槽7后侧的限位面701能够限制卡齿4向后转动,从而提供支撑能力。
锁定件5转动设置在转动件2上且位于卡齿4旁侧,锁定件5的转动方向与转动件2的转动方向相同;锁定件5上开设有互通的运动槽8与自锁槽9,卡齿4朝向锁定件5延伸出一位于运动槽8或自锁槽9中的状态件10;当状态件10位于运动槽8中时,卡齿4能够向前转动并在多个卡槽7间切换;当卡齿4运动到自锁部301时,状态件10由运动槽8进入自锁槽9中,卡齿4能够向后转动并越过卡接部303回到起始部302;位于起始部302的卡齿4向前转动并回到卡接部303与卡槽7卡接,状态件10又由自锁槽9进入运动槽8中。状态件10在自锁槽9与运动槽8之间切换,使得卡齿4能够在自锁状态与运动状态之间切换;卡齿4在运动状态下能够向前转动并在卡槽7间切换;卡齿4在自锁状态下,能够向后转动越过卡接部303回到起始部302。
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转动件2的转动轮廓为一完整的圆形,但在该转动支撑机构中,转动件2受限,转动件2的转动轮廓只能是一段圆弧,所以说,卡接部303整体是随该圆弧而弯曲的,卡接部303上的卡槽7共有三个,卡槽7也沿该圆弧分布,卡槽7也就具有一定的倾斜;因此,竖直的限位面701并非绝对竖直,而是相对于倾斜后的卡槽7是竖直的,即限位面701所在平面经过上述圆弧的圆心,限位面701是沿转动件2转动轮廓的径向设置的;所述的状态件10是卡齿4直接向左延伸出来的,两者一体成型且截面也相同。
具体地说,如图7-10所示,基座1为一中空壳体,容置槽6即为基座1的中空部分;基座1截面大致呈矩形,但为了避让转动件2的转动,而令其上部呈半圆形,相应的,容置槽6的形状与基座1相似;所述凸台3设置在容置槽6的底部;在基座1上设有一封闭其开口的盖板11,盖板11的截面形状与基座1相同,盖板11沿其外轮廓朝向基座1凸设有接合部12,基座1在凸台3左侧对应设有扣合部101,接合部12上设有接合部卡扣121,相对应的,扣合部101上开设有扣槽13,盖板11安装到基座1上时,接合部12进入容置槽6中且位于扣合部101内侧,接合部卡扣121与扣槽13卡接;接合部卡扣121两侧与其邻近的接合部12之间均有间隙,以使接合部卡扣121具有弹性,方便两者扣合卡接安装。
如图9、10、13、16、17所示,锁定件5包括转动部501、状态切换部502以及弹性部503,转动部501呈圆盘状,弹性部503与状态切换部502均设置在转动部501上,弹性部503位于转动部501的前侧,状态切换部502位于转动部501的下方,所述的自锁槽9与运动槽8均开设在状态切换部502上;盖板11朝向基座1凸设有连接柱14,连接柱14的端部设有连接柱卡扣141,转动部501中间减薄形成一扣合面15,转动部501向左侧延伸有一套筒16,套筒16上套设有一压抵弹簧(未图示),锁定件5从右往左安装在连接柱14上,连接柱14插入套筒16且连接柱卡扣141与扣合面15卡接,压抵弹簧被压缩,且压抵弹簧在锁定件5与盖板11之间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并作用在锁定件5上,使扣合面15与连接柱卡扣141紧紧抵靠在一起,防止锁定件5窜动;连接柱卡扣141两侧与其邻近的连接柱14之间均有间隙,以使连接柱卡扣141具有弹性,方便两者扣合卡接安装。
如图9-17所示,所述转动件2包括水平设置的长轴201、与长轴201同轴设置的短轴202以及位于长轴201与短轴202之间且竖直设置的主体部203,所述的卡齿4设置在主体部203上且能够沿主体部203的长度方向移动;连接柱14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长轴孔17,长轴201插设在长轴孔17中且两者转动配合;基座1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短轴孔18,短轴202插设在短轴孔18中且两者转动配合;长轴201上设有直径大于长轴201的长轴限位台204,长轴限位台204与连接柱14的端面相抵靠;短轴202上也设有直径大于短轴202的短轴限位台205,短轴限位台205与容置槽6的端面相抵靠,以此确定转动件2在容置槽6中所处的位置,且转动件2不会在容置槽6中窜动;长轴201的端部具有两个平行的轴铣平面而形成长轴连接端206,长轴连接端206向外凸出于盖板11;短轴202的端部同样具有两个平行的轴线平面而形成短轴连接端207,短轴连接端207向外凸出于基座1;长轴连接端206与短轴连接端207可以连接转动支撑机构之外的可动部件(未图示),以使转动支撑机构作用于该部件,使该部件具有转动以及支撑功能。锁定件5转动设置在盖板11的连接柱14上,连接柱14转动设置在长轴201上,相当于锁定件5转动设置在转动件2上。
如图14、15所示,主体部203呈圆筒状,主体部203上开设有竖直的插孔19,卡齿4上连接有竖直的插柱20,插柱20插设在插孔19中且两者滑动配合,在插柱20具有一定位面21,该定位面21为插柱20的轴铣平面且位于插柱20上部,插孔19的形状与之匹配;主体部203下端还设有弹簧容置孔22,插柱20下部还设有直径大于插柱20的弹簧凸座24,插柱20上套设有作用于卡齿4的回位弹簧23,且回位弹簧23抵靠在弹簧凸座24上,回位弹簧23随插柱20插入插孔19而进入弹簧容置孔22中,当卡齿4滑过滑动面702时,回位弹簧23使卡齿4卡入卡槽7中。
如图3-6、13所示,锁定件5的运动槽8具有推动面81,该推动面81为运动槽8的前侧槽壁表面,锁定件5的自锁槽9具有回退面91,该回退面91为自锁槽9的后侧槽壁表面;当卡齿4向前转动时,状态件10向前推动推动面81以使锁定件5向前转动;当卡齿4向后转动时,卡齿4向后推动回退面91以使锁定件5向后转动。锁定件5与转动件2并不是同步运动的,锁定件5依靠卡齿4上的状态件10推动而运动,当状态件10并未接触运动槽8或自锁槽9的槽壁时,卡齿4仍能转动但锁定件5无法转动,以此实现状态件10在自锁槽9和运动槽8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卡齿4在自锁状态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切换。
自锁部301的高度大于卡接部303和起始部302的高度,此处的高度起始是指自锁部301、卡接部303、起始部302最上端距离转动件2转动轮廓圆心的距离,自锁部301距离转动件2转动轮廓的圆心最近,所以自锁部301的高度最高;卡齿4进入自锁部301后,其运动的高度也会来到最高点,这是在卡接部303运动时无法达到的高度,在卡齿4达到自锁部301的高度时,状态件10来到自锁槽9所在的高度,此时向后转动卡齿4,状态件10就会随之进入自锁槽9中,卡齿4也就进入自锁状态。
如图3-6所示,为了防止状态件10在进入自锁槽9时锁定件5转动而使状态件10掉会运动槽8,在弹性部503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凸条25,弹性部503呈条状且弹性部503与转动部501之间设有通孔26,使得第一凸条25具有弹性;第一凸条25沿转动部501径向向外凸出于弹性部503,相对应的,容置槽6的槽壁上设有向容置槽6内部凸出的第二凸条27,第二凸条27位于自锁部301的上方;当卡齿4转动到自锁部301时,第一凸条25由下往上越过第二凸条27以使锁定件5与基座1卡接,且锁定件5与容置槽6的槽壁相贴靠;此时卡齿4向后转动,状态件10由运动槽8进入自锁槽9并推动在自锁槽9的槽壁上使锁定件5向后转动,第一凸条25又由上往下越过第二凸条27。第一凸台3与第二凸条27相卡接,从而简单地将锁定件5锁定,目的是防止状态件10向后转动时不小心带动锁定件5转动,而使状态件10未能进入到锁定槽中。
如图3-6、13所示,在运动槽8的后方、自锁槽9的下方具有一自锁凸台28,卡齿4回到起始部302并向前转动时,状态件10在自锁凸台28上滑动;该过程是卡齿4从自锁状态切换回运动状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锁凸台28将自锁槽9与运动槽8分离,状态件10在自锁凸台28上也就是在自锁槽9中,状态件10一旦脱离自锁凸台28,那么它就会从自锁槽9中掉入运动槽8中,从而使卡齿4进入运动状态。
该转动支撑机构的运动过程具体如下:
如图3-6所示,该机构外部的可动部件与长轴连接端206、短轴连接端207连接后,使用者可拨动可动部件以使转动件2转动;在运动开始时,卡齿4位于第一个卡槽7中(卡接部303上最后方的卡槽7),卡齿4由限位面701限位,转动件2及可动部件停留在该转动角度,该角度为该机构可支撑可动部件停留的最低位置;向上拨动可动部件,转动件2转动使卡齿4向前转动,卡齿4在滑动面702上滑动,直至进入下一个卡槽7,状态件10位于运动槽8中随卡齿4运动,同时推动推动面81使锁定件5向前向上转动,此时可动部件处于第二挡位;再次向上拨动可动部件,卡齿4进入第三个卡槽7,可动部件也处于第三挡位,为该机构可支撑可动部件停留的最高位置;上述过程中,状态件10始终处于运动槽8中;继续向上拨动可动部件,卡齿4来到自锁部301并抬升至最高,第一凸条25由下往上越过第二凸条27,锁定件5通过第一、第二凸条25、27与基座1卡接,此时向下拨动可动部件,卡齿4向后转动的同时状态件10从运动槽8进入自锁槽9,并在自锁凸台28上向后滑动,推动回退面91使第一凸条25由上往下越过第二凸条27,锁定件5向后转动,卡齿4因状态件10留在自锁凸台28而无法与卡槽7卡接,卡齿4直接从上方越过卡接部303回到起始部302直至可动部件无法再向下转动;这时再向上拨动可动部件,状态件10在自锁凸台28上向前滑动并离开自锁槽9而进入运动槽8,卡齿4向下掉落回第一个卡槽7中,而使可动部件回到初始位置。

Claims (13)

1.一种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配置为该转动支撑机构的主体支撑,基座上开设有一容置槽;
转动件,安装在容置槽中并与基座转动配合;
凸台,设置在容置槽中,凸台包括位于其前端的自锁部、位于其后端的起始部以及位于自锁部与起始部之间的卡接部,卡接部包括沿转动件转动轮廓的周向布置的多个卡槽,卡槽具有竖直的限位面以及倾斜的滑动面,限位面位于卡槽的后侧,滑动面位于卡槽的前侧;
卡齿,沿转动件转动轮廓的径向滑动设置在转动件上并与转动件同步转动;当卡齿进入卡槽时,卡齿与卡槽卡接,卡齿由限位面限位;当转动件转动时,卡齿在滑动面上滑动并进入下一个卡槽;
锁定件,转动设置在转动件上且位于卡齿旁侧,锁定件的转动方向与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锁定件上开设有互通的运动槽与自锁槽,卡齿朝向锁定件延伸出一位于运动槽或自锁槽中的状态件;当状态件位于运动槽中时,卡齿能够向前转动并在多个卡槽间切换;当卡齿运动到自锁部时,状态件由运动槽进入自锁槽中,卡齿能够向后转动并越过卡接部回到起始部;位于起始部的卡齿向前转动并回到卡接部与卡槽卡接,状态件又由自锁槽进入运动槽中;
锁定件上设有一具有弹性的第一凸条,第一凸条沿锁定件转动轮廓的径向向外凸出于锁定件,相对应的,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向容置槽内部凸出的第二凸条;当卡齿转动到自锁部时,第一凸条由下往上越过第二凸条以使锁定件与基座卡接,且锁定件与容置槽的槽壁相贴靠;此时卡齿向后转动,状态件由运动槽进入自锁槽并推动在自锁槽的槽壁上使锁定件向后转动,第一凸条又由上往下越过第二凸条;
锁定件包括转动部、状态切换部以及弹性部,所述的第一凸条设置在弹性部上,弹性部与转动部之间具有通孔;转动部转动设置在容置槽中,状态切换部设置在转动部上,且所述的运动槽和自锁槽开设在状态切换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运动槽具有推动面,推动面位于运动槽前侧;当卡齿向前转动时,状态件向前推动推动面以使锁定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运动槽的后方、自锁槽的下方具有一自锁凸台,卡齿回到起始部并向前转动时,状态件在自锁凸台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自锁部的高度大于卡接部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基座为一中空壳体,转动件和锁定件设置其中并由盖板封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盖板朝向基座凸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端部设有连接柱卡扣,锁定件具有一扣合面,锁定件转动插设在连接柱上,连接柱卡扣与扣合面卡接并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盖板与锁定件之间设有压抵弹簧,压抵弹簧套设在连接柱上,且压抵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并作用在锁定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长轴、与长轴同轴设置的短轴以及位于长轴与短轴之间且竖直设置的主体部,所述的卡齿设置在主体部上且能够沿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移动;长轴插设在盖板的连接柱中且两者转动配合;短轴插设在基座上且两者转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主体部上开设有竖直的插孔,卡齿上连接有竖直的插柱,插柱插设在插孔中且两者滑动配合;插柱具有一定位面,该定位面为插柱的轴铣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插柱上套设有作用于卡齿的回位弹簧,当卡齿滑过滑动面时,回位弹簧使卡齿卡入卡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长轴上设有直径大于长轴的长轴限位台,长轴限位台与连接柱的端面相抵靠;短轴上也设有直径大于短轴的短轴限位台,短轴限位台与容置槽的端面相抵靠。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长轴的端部具有轴铣平面而形成长轴连接端,长轴连接端向外凸出于盖板;短轴的端部也具有轴铣平面而形成短轴连接端,短轴连接端向外凸出于基座。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盖板沿其外轮廓朝向基座凸设有接合部,接合部上设有接合部卡扣,相对应的,基座上开设有扣槽,盖板安装到基座上,接合部进入容置槽中且接合部卡扣与扣槽卡接。
CN202210629119.XA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Active CN115111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9119.XA CN115111260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9119.XA CN115111260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260A CN115111260A (zh) 2022-09-27
CN115111260B true CN115111260B (zh) 2024-04-05

Family

ID=83326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9119.XA Active CN115111260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1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6710A (zh) * 2022-11-01 2023-04-04 杭州微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扩张器锁止解锁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7139A (ja) * 1997-07-17 1999-02-09 Dainichi Kogyo:Kk 開閉機構の開閉角度調節機構
JP2000320534A (ja) * 1999-05-14 2000-11-24 Hikari:Kk 関節装置
CN110077295A (zh) * 2019-04-08 2019-08-02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具有该角度调节机构的儿童用品
CN110720775A (zh) * 2019-10-15 2020-01-24 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托盘的倾仰锁定控制装置
CN111513505A (zh) * 2020-05-25 2020-08-11 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伸缩支撑机构及家具
CN213940216U (zh) * 2020-12-08 2021-08-13 浙江胜途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扶手的凸轮调节装置及座椅
CN213962558U (zh) * 2020-11-10 2021-08-17 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支撑机构及家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7139A (ja) * 1997-07-17 1999-02-09 Dainichi Kogyo:Kk 開閉機構の開閉角度調節機構
JP2000320534A (ja) * 1999-05-14 2000-11-24 Hikari:Kk 関節装置
CN110077295A (zh) * 2019-04-08 2019-08-02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具有该角度调节机构的儿童用品
CN110720775A (zh) * 2019-10-15 2020-01-24 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托盘的倾仰锁定控制装置
CN111513505A (zh) * 2020-05-25 2020-08-11 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伸缩支撑机构及家具
CN213962558U (zh) * 2020-11-10 2021-08-17 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支撑机构及家具
CN213940216U (zh) * 2020-12-08 2021-08-13 浙江胜途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扶手的凸轮调节装置及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260A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11260B (zh)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CA2435782C (en) Chair
JP4945138B2 (ja) 移動側部材の引き込み装置
KR20020056823A (ko) 힌지기구로 결합된 자동차 시트
CN113873920A (zh) 家具元件
GB2441952A (en) A novel lamp
JPH07211188A (ja) 押ボタンスイッチ
CN109000103B (zh) 一种稳定器电机锁定结构
KR101129568B1 (ko) 자동폐쇄장치
CN212032924U (zh) 一种按钮开关
JP3991421B2 (ja) 押ボタンスイッチ
CN113662380B (zh) 用于座椅的椅背调节组件及座椅
JPH0624532Y2 (ja) 家具の摘み装置
CN216364371U (zh) 一种滑动挂挡机构
CN217447155U (zh) 一种伸缩转动装置及坐具
CN216089687U (zh) 一种挡位循环往复的线性滑动组件
CN218889598U (zh) 一种马桶及其快拆装置
CN217524910U (zh) 一种马桶盖板的快拆支架
CN218819119U (zh) 一种转轴结构及其云台
JPH0523723Y2 (zh)
CN220303185U (zh) 快装座和快装组件
CN219197886U (zh) 一种按压调节铰链和按压调节支架
CN212938901U (zh) 一种调节装置及折叠躺椅
CN220553025U (zh) 镜头切换机构
CN219912314U (zh) 快装座和快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