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2558U - 支撑机构及家具 - Google Patents

支撑机构及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62558U
CN213962558U CN202022586114.2U CN202022586114U CN213962558U CN 213962558 U CN213962558 U CN 213962558U CN 202022586114 U CN202022586114 U CN 202022586114U CN 213962558 U CN213962558 U CN 213962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ongue
seat
supporting seat
furni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861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良正
张叙俊
毛立
孙杰
邱裕峰
杜修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o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o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o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861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62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62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62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机构及家具,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家具构件、第二家具构件、固定座以及支撑座,第一、第二家具构件之间可相对转动,支撑座与固定座滑动且转动连接;固定座设有多个卡齿,每两个卡齿之间形成卡槽;支撑座的一端设有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卡舌;支撑座与固定座分别与第一、第二家具构件之中的一个连接;进而提供了一种家具,包括上述支撑机构;相比现有技术而言,这能使第一、第二家具构件既能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又能在完成调整后保持不同;成本低且模块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生产效率提高;无需开关,操作方便快捷;自主造型,更具美感;档位更多,用于座椅上调节椅背倾斜时舒适性更好;用于桌子上调节桌板倾斜时,角度更大。

Description

支撑机构及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机构及家具。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为了能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可调节的家具越发流行,拿座椅来举例:科技虽然解放了体力劳动,但是让人陷入了伏案久坐的脑力劳动中,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久坐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久坐中的人会不断调整臀部位置,以保证坐感的舒适,并且使用者工作时,大部分时间是坐在座垫的前三分之二的位置,这时靠背就不能支撑住使用者的腰部和背部。随之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久坐行为引发的各种与年龄不符的腰部疾病。
因此需要这样一种椅子:该椅子使得用户的腰部能够舒适地被支撑并且正确的背部姿态能够被维持,当用户在其背部与椅子的椅背间隔开的情况下就座于椅子前部处时尤其如此。
CN20182025396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腰靠调节功能的椅子,包括椅背、椅座和底脚,椅背上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的上部通过掀折装置安装有支撑体,所述掀折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连接臂,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臂,固定臂和连接臂铰接,且通过刚性连接块将至少两个连接臂固定同步运动,所述固定座与椅背固定,所述刚性连接块与支撑体固定。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椅背上设置空腔,并且将支撑件安装在空腔内,通过掀折装置与椅背铰接,并通过棘爪与棘轮定位支撑,实现了椅背的腰部支撑调节。该实用新型通过内部设有的棘轮机构对背部载荷进行支撑,棘轮机构双臂与椅背组件连接较薄弱,影响支撑能力,且装配困难,不适合模块化的组装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家具构件、第二家具构件、固定座以及支撑座,第一、第二家具构件之间可相对转动,支撑座与固定座滑动且转动连接;固定座在其朝向支撑座的迎合面上设有多个沿滑动方向分布的卡齿,每两个卡齿之间形成卡槽;支撑座的一端设有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具有弹性的卡舌;支撑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第二家具构件之中的一个上,固定座连接在另一个上;第一、第二家具构件相对转动时,固定座与支撑座发生相对滑动与转动,卡舌在卡槽间切换位置,同时支撑座与迎合面的倾斜角度改变;卡舌与相应的卡槽卡接配合时,固定座与支撑座相对固定并支撑第一、第二家具构件停留在相应位置;进而提供了一种家具,包括上述的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家具构件、第二家具构件、固定座以及支撑座,第一家具构件与第二家具构件之间可产生相对转动;支撑座与固定座滑动且转动连接;固定座具有一朝向支撑座的迎合面,且迎合面上设有多个沿滑动方向分布的卡齿,每两个卡齿之间形成卡槽;支撑座的一端设有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具有弹性的卡舌;支撑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第二家具构件之中的一个上,固定座连接于第一、第二家具构件之中的另一个上;第一、第二家具构件相对转动时,固定座与支撑座发生相对滑动与转动,卡舌在卡槽间切换位置,同时支撑座与迎合面的倾斜角度改变;卡舌与相应的卡槽卡接配合时,固定座与支撑座相对固定并支撑第一、第二家具构件停留在相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是应用的是三角形变换的基础,使单边长度改变从而改变角度,实现第一家具构件与第二家具构件的相对转动,即调节功能,再利用支撑座与固定座之间的卡舌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实现对第一、第二家具构件转动后的支撑功能,即支撑第一、第二家具构件使两者保持在相对移动后的状态,进而结合该家具的主要功能,赋予第一、第二家具构件调整位置所能实现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滑槽,支撑座的一端设有转动杆,转动杆滑动设置在滑槽中且转动杆与滑槽转动配合。转动杆与滑槽的配合使支撑座与固定座之间既有约束又能相对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槽为弧形长槽,所述的固定座为一板状体,所述迎合面的外轮廓朝向支撑座延伸有围板,所述的滑槽开设在左右两侧的围板上。围板的存在既实现了对支撑座限位的作用,又能让弧形长槽开设在围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座上还设有弹簧,卡舌绕一枢轴旋转并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与卡槽卡接的趋势。弹簧始终作用于卡舌,使支撑座与固定座在相对滑动后保持在该位置,并结合卡舌在卡槽中被前方的卡齿与后方的支撑座抵接卡死,使得支撑座与固定座有立即响应的支撑能力。
作为优选,卡舌连接在一舌座上,舌座与枢轴连接;固定座包括卡齿段,所述的卡齿沿长度方向分布在卡齿段上;沿长度方向,固定座在卡齿段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舌顶起保持段和回转凸台;卡舌顶起保持段与回转凸台的厚度均大于卡齿段厚度。卡舌在卡齿段具有支撑作用,在卡舌顶起保持段时卡舌转动的比在卡齿段时角度更大,再通过限位件与锁止舌配合将卡舌锁定在张开状态,使其暂时失去与卡槽的卡接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卡舌顶起保持段的厚度小于回转凸台的厚度。卡舌在卡舌顶起保持段时被锁定保持在与卡槽分离的张开状态,可直接越过卡齿段来到回转凸台,此时回转凸台只有高于卡舌顶起保持段时,卡舌才能被顶回以恢复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支撑座上还包括有限位件,舌座上还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锁止舌,当卡舌位于卡齿段时,卡舌与相应位置的卡槽卡接配合,限位件未对锁止舌形成限制;当卡舌与卡舌顶起保持段相抵后使卡舌朝离开卡槽方向旋转,限位件将锁止舌锁止并使卡舌保持与卡槽脱开的解锁状态,并在支撑座与固定座相对移动时跨过卡齿段并碰触回转凸台,促使卡舌反向转动至与卡槽卡接,锁止舌与限位件脱开。固定座与支撑座相对移动后,卡舌可与不同卡槽卡接,实现了支撑调节机构将背支撑件支撑并保持在相应位置;卡舌顶起保持段使卡舌过量转动,限位件可将锁止舌锁止,从而实现支撑座与固定座的复位,但无法进行支撑;回转凸台又能使被锁止的卡舌解锁,从而重新与卡槽卡接,恢复支撑座与固定座的支撑能力,无需开关控制,操作省力方便,结构巧妙。
作为优选,锁止舌与限位件始终交错,锁止舌旋转时,通过弹性形变越过限位件并与限位件抵接锁止或与限位件脱开解锁。该锁止方式简单有效,无需单独的机构对卡舌、舌座与锁止舌锁止,节约成本及装配时间。
作为优选,限位件与锁止舌两者至少有一个是弹性件。
作为优选,限位件为一个板状体,它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限位件的一端悬空形成与锁止舌相配合的限位部。当限位件锁止卡舌时,限位部抵住锁止舌以对抗弹簧的弹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为扭簧,舌座通过枢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扭簧套设在枢轴上,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支撑座保持相对固定,扭簧的第二扭臂作用于舌座。扭簧用于将卡舌回位,使得第一、第二支撑座相对运动后卡舌始终能与相应的卡槽卡接。
一种家具,包括上述的支撑机构。
作为优选,家具为桌子或者椅子。
作为优选,所述的家具为椅子时,所述的第一家具构件为背支架,所述的第二家具构件为设置在背支架前侧的背支撑件,背支架配置为对背支撑件的主体支撑,背支撑件配置为支撑人体腰背部;支撑机构设置在背支架与背支撑件之间,固定座固定连接在背支架上,支撑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背支撑件上;背支撑件上部与背支架上端转动连接,背支撑件下端相对于背支架开合运动,背支撑件下端向前张开时,支撑座随之与固定座发生相对滑动与转动,并通过卡舌与卡槽的卡接配合,支撑背支撑件停留在相应位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是应用的是三角形变换的基础,使单边长度改变从而改变角度,实现第一家具构件与第二家具构件的相对转动,即调节功能,再利用支撑座与固定座之间的卡舌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实现对第一、第二家具构件转动后的支撑功能,即支撑第一、第二家具构件使两者保持在相对移动后的状态,进而结合该家具的主要功能,赋予第一、第二家具构件调整位置所能实现的效果;支撑座与固定座两者可以作为独立的组件生产加工制造,可装配在有相应需求的家具中,可以通过改变家具上某两个构件的相对位置,实现家具的不同功能,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也就是说,通过应用该支撑机构,既能改变两个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还能将两个构件支撑以保持两者之间此时的位置,家具也能通过这两个构件不同的相对位置获得不同的状态与功能。
2、该机构成本低且模块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装配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3、该机构内部通过卡舌与卡槽的卡接配合而具有自锁能力,故无需控制开关,操作方便快捷。
4、该机构外部形状可根据不同场合及安装环境自主设计造型,适应不同种类和风格的家具,以提升美观度。
5、该机构卡接配合的方式类似于棘轮,相较于市面上其他弹簧搭配插销的机构来说,同行程下档位更多,当用于座椅上调节椅背倾斜时,座椅使用舒适性更好,当用于桌子上调节桌板倾斜时,角度更多,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更强;卡舌相较圆柱插销来说,卡接时的接触面更宽,支撑性能也就越好,结构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背支架、背支撑件、固定座以及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背支架、背支撑件、固定座以及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背支撑件相对背支架转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卡舌位于卡舌顶起保持段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卡舌位于卡舌顶起保持段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卡舌与卡槽卡接配合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卡舌与卡槽卡接配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卡舌抵到回转面时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卡舌抵到回转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卡舌、舌座以及锁止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扭簧、舌座及枢轴装入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扭簧、舌座及枢轴装入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学习桌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本体、倾斜桌板、支撑座及固定座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倾斜桌板后端被提起而发生倾斜时的剖视图。
各附图标记为:背支架1;背支撑件2;固定座3;支撑座4;迎合面5;卡齿6;卡槽7;卡舌8;围板9;弧形长槽10;转动杆11;背支架组12;扭簧13;枢轴14;避让孔15;卡齿段16;滑动面17;自锁面18;尖端19;舌座20;扭簧安装孔21;枢轴安装孔22;第一扭臂23;第二扭臂24;锁止舌25;弹性片26;限位部27;舌座安装槽28;枢轴孔29;凹槽31;卡舌顶起保持段32;回转凸台33;顶起面34;末级卡槽35;回转面36;初级卡槽37;本体38;倾斜桌板39;上支撑耳40;避让槽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主要应用于家具领域,即在应用时,对两个家具构件之间起到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以椅子作为举例的家具,第一家具构件与第二家具构件分别为背支架1与背支撑件2;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及其应用作详细介绍: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机构,包括作为第一家具构件的背支架1、作为第二家具构件的背支撑件2、固定座3以及支撑座4,背支架1配置为对背支撑件2的主体支撑,背支撑件2配置为支撑人体腰背部,固定座3与支撑座4两者滑动且转动连接;固定座3具有一朝向支撑座4的迎合面5,且迎合面5上设有沿滑动方向分布的卡齿6,每两个卡齿6之间形成卡槽7;支撑座4的一端设有与卡槽7卡接配合的具有弹性的卡舌8;背支撑件2设置在背支架1前侧;背支撑件2上部与背支架1上端转动连接,固定座3与支撑座4设置在背支撑件2与背支架1之间,固定座3与背支架1连接,支撑座4与背支撑件2连接;背支撑件2与背支架1相对转动时,固定座3与支撑座4发生相对滑动与转动,卡舌8在卡槽7间切换位置,同时支撑座4相对于迎合面5的倾斜角度改变;卡舌8与相应的卡槽7卡接配合时,固定座3与支撑座4相对固定并调节与支撑背支撑件2停留在相应位置。
如图4、5所示,具体地说,所述的固定座3为一个弯曲的板状体,并在所述的迎合面5上沿其轮廓并朝向支撑座4的方向延伸有围板9,固定座3之所以弯曲是因为固定座3固定连接在背支架1上并为了贴合背支架1所具有的弧度;支撑座4设置在固定座3前方,且两者之间存在夹角,支撑座4与固定座3相对滑动时,支撑座4与固定座3之间的夹角随之发生变化;进一步说,所述的固定座3在其左右两侧的围板9开设有滑槽,该滑槽为贴合自身弯曲弧度的弧形长槽10;支撑座4大致呈长方体,在其一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转动杆11,转动杆11插设在弧形长槽10中,即转动杆11滑动设置在弧形长槽10中,同时,由于转动杆11呈短圆柱状,转动杆11又与弧形长槽10转动配合;当背支撑件2下端相对于背支架1开合运动,背支撑件2下端向前张开时,由于支撑座4的一端与固定座3连接,另一端与背支撑件2转动连接,因此支撑座4随背支撑件2斜向前上方运动,但由于所述的转动杆11被限制在所述的弧形长槽10中,故支撑座4与固定座3既相对滑动又相对转动,以使支撑座4与背支撑件2连接的一端能跟随背支撑件2运动。
从侧面观察背支撑件2、背支架1以及支撑座4之间的运动:如图3所示,首先,由于固定座3固定设置在背支架1上,因此不妨将它们两者看作一体,并简略地用背支架组12指代两者;结合上文叙述,支撑座4、背支撑件2以及背支架组12之间的位置关系使三者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且两两转动连接;当支撑座4在背支架组12上改变位置时,即背支架组12与背支撑件2的连接点到背支架组12与支撑座4的连接点的距离发生改变,相当于三角形一条边的长度发生改变而位置不变,由于三角形其他两条边的长度均无变化,因此,若仍让背支架组12、背支撑件2以及支撑座4构成一个三角形,则要使它们之间的夹角产生变化;当背支架组12与背支撑件2之间的夹角变化时,背支撑件2的位置随之改变,从而实现了背支撑件2顶腰距离的调节或者说椅子整体上座深的调节;而支撑座4依然设置在背支撑件2与背支架组12之间,起到支撑作用。
具体描述支撑座4与固定座3如何起到支撑作用:支撑座4上还设有包括弹簧,卡舌8绕一枢轴14旋转并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与卡槽7卡接的趋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为扭簧13;所述的支撑座4的一端部开设有供卡舌8伸出的避让孔15,卡舌8绕枢轴14在避让孔15中转动,同时避让孔15对卡舌8有限位支撑的作用:扭簧13使卡舌8与卡槽7保持卡接,在人体腰背部向后靠在背支撑件2上时,卡舌8分别与对应卡槽7前方的卡齿6以及避让孔15相抵接,从而拥有支撑背支撑件2的自锁能力,并抵抗施加到背支撑件2上的力,使背支撑件2稳定地保持在该位置。
再详细的说,如图4-9所示,固定座3包括卡齿段16,所述的卡齿6沿长度方向分布在卡齿段16上;卡齿6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体,卡齿6包括滑动面17以及与固定座3、支撑座4相对移动方向垂直的自锁面18,滑动面17相对于自锁面18倾斜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同一卡齿6上的滑动面17相对于自锁面18更靠下方;所述的卡舌8形状为三角柱体,它包括尖端19,卡舌8的尖端19卡入卡槽7中并与卡槽7卡接配合,当腰背部向后靠在背支撑件2上时,支撑座4具有相对于固定座3向下移动的趋势,此时卡舌8的尖端19抵靠在自锁面18上,且卡舌8根部与所述的避让孔15抵接,从而阻止支撑座4向下移动;当拉动背支撑件2张开一级时,转动杆11在弧形长槽10中滑动并转动一定角度,支撑座4相对于固定座3向上移动一级,此过程中,卡舌8抵在滑动面17上并与滑动面17相对滑动,直至卡舌8卡入下一个卡槽7中;背支撑件2张开的每一级均对应一个卡槽7。
如图6、7、10所示,卡舌8连接在一舌座20上,舌座20与枢轴14连接,舌座20大致为一圆柱体;舌座20、扭簧13套设在枢轴14上,扭簧13设置在支撑座4上;舌座20上开设有径向贯穿舌座20的扭簧安装孔21以及轴向贯穿舌座20的枢轴安装孔22,扭簧13安装在扭簧安装孔21中并与枢轴安装孔22对齐后,枢轴14插入枢轴安装孔22以及扭簧13中,扭簧13的第一扭臂23与第二扭臂24分别从扭簧安装孔21两侧伸出并与扭簧安装孔21的内壁相抵,扭簧13的第一扭臂23与支撑座4保持相对固定,扭簧13的第二扭臂24作用于舌座20,使舌座20绕枢轴14转动后能恢复到初始位置;支撑座4与固定座3相对移动时,卡舌8的尖端19滑上滑动面17,舌座20因此转动,第一扭臂23离开扭簧安装孔21的内壁,同时第二扭臂24被扭簧安装孔21的内壁抬起,扭簧13蓄能,当卡舌8的尖端19一经过自锁面18时,扭簧13的第二扭臂24将舌座20复位,卡舌8的尖端19卡入卡槽7中。
支撑座4上还设有限位件,舌座20上还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锁止舌25;锁止舌25、舌座20以及卡舌8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锁止舌25与卡舌8之间存在130°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为一个板状的弹性片26,它固定在第二支撑座4上,弹性片26与锁止舌25始终处于交错状态,且弹性片26的一端向下延伸并悬空形成与锁止舌25相配合的限位部27。
如图11、12所示,在支撑座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舌座20的舌座安装槽28以及在其两侧开设沿宽度方向贯穿舌座安装槽28的枢轴孔29,先将扭簧13放入舌座20的扭簧安装孔21中,再将扭簧13与舌座20一同放入舌座安装槽28中并使扭簧13、枢轴安装孔22与枢轴孔29三者对齐,最后将枢轴14插入三者之中;在舌座安装槽28后方的上表面开设用于安装弹性片26的凹槽31,并用螺丝将弹性片26固定在凹槽31中。
如图4-9所示,沿长度方向,固定座3在卡齿段16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舌顶起保持段32和回转凸台33;卡舌顶起保持段32与回转凸台33的厚度均大于卡齿段16厚度,且回转凸台33厚度大于顶起保持段厚度;卡舌顶起保持段32包括与滑动面17平行的顶起面34,顶起面34与卡齿段16的最后一个卡齿6之间形成末级卡槽35;回转凸台33包括平行于自锁面18的回转面36,回转面36与卡齿段16的第一个卡齿6之间形成初级卡槽37;当卡舌8位于卡齿段16时,卡舌8与相应位置的卡槽7卡接配合,弹性片26的限位部27未对锁止舌25形成限制;当卡舌8的尖端19从末级卡槽35中相对向上移动时,尖端19与卡舌顶起保持段32的顶起面34相抵后使卡舌8朝离开卡槽7方向旋转,锁止舌25随之旋转并越过弹性片26的限位部27并与弹性片26抵接锁止,使卡舌8保持与卡槽7脱开的解锁状态;此时卡舌8的尖端19在支撑座4向下滑动时跨过卡齿段16,卡舌8的尖端19碰触回转凸台33的回转面36,促使卡舌8反向转动至与初级卡槽37卡接,锁止舌25也随之反向旋转越过弹性片26与弹性片26的限位部27脱开解锁。
如图3所示,由后往前,支撑座4在背支架1与背支撑件2之间为斜向上倾斜的,背支撑件2下端往前运动时,支撑座4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小,使支撑座4对背支撑件2的有效支撑力更大,结构更加稳固。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以学习桌作为举例的家具,如图13所示,所述的学习桌包括本体38、倾斜桌板39以及实施例1中的固定座3与支撑座4,第一家具构件与第二家具构件分别为本体38与倾斜桌板39;固定座3的形状稍做改变,但其与支撑座4之间的工作原理不变。
如图14、15所示,倾斜桌板39前端与本体38前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固定座3与支撑座4设置在本体38与倾斜桌板39之间,支撑座4与倾斜桌板39通过上支撑耳40转动连接,固定座3固定连接在本体38上;在倾斜桌板39后端中间位置处设有用于手提的避让槽41,当使用者在避让槽41处提起倾斜桌板39后端时,倾斜桌板39与水平面产生相应的倾斜角度,支撑座4随倾斜桌板39转动并相对固定座3移动,所述的转动杆11在弧形长槽10中滑动并转动,卡舌8与卡槽7卡接配合支撑倾斜桌板39保持在当前倾斜角度。

Claims (13)

1.一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家具构件、第二家具构件、固定座以及支撑座,第一家具构件与第二家具构件之间可产生相对转动;支撑座与固定座滑动且转动连接;固定座具有一朝向支撑座的迎合面,且迎合面上设有多个沿滑动方向分布的卡齿,每两个卡齿之间形成卡槽;支撑座的一端设有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具有弹性的卡舌;支撑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第二家具构件之中的一个上,固定座连接于第一、第二家具构件之中的另一个上;第一、第二家具构件相对转动时,固定座与支撑座发生相对滑动与转动,卡舌在卡槽间切换位置,同时支撑座与迎合面的倾斜角度改变;卡舌与相应的卡槽卡接配合时,固定座与支撑座相对固定并支撑第一、第二家具构件停留在相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滑槽,支撑座的一端设有转动杆,转动杆滑动设置在滑槽中且转动杆与滑槽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为弧形长槽,所述的固定座为一板状体,所述迎合面的外轮廓朝向支撑座延伸有围板,所述的滑槽开设在左右两侧的围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上还设有弹簧,卡舌绕一枢轴旋转并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与卡槽卡接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卡舌连接在一舌座上,舌座与枢轴连接;固定座包括卡齿段,所述的卡齿沿长度方向分布在卡齿段上;沿长度方向,固定座在卡齿段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舌顶起保持段和回转凸台;卡舌顶起保持段与回转凸台的厚度均大于卡齿段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卡舌顶起保持段的厚度小于回转凸台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座上还包括有限位件,舌座上还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锁止舌,当卡舌位于卡齿段时,卡舌与相应位置的卡槽卡接配合,限位件未对锁止舌形成限制;当卡舌与卡舌顶起保持段相抵后使卡舌朝离开卡槽方向旋转,限位件将锁止舌锁止并使卡舌保持与卡槽脱开的解锁状态,并在支撑座与固定座相对移动时跨过卡齿段并碰触回转凸台,促使卡舌反向转动至与卡槽卡接,锁止舌与限位件脱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锁止舌与限位件始终交错,锁止舌旋转时,通过弹性形变越过限位件并与限位件抵接锁止或与限位件脱开解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限位件与锁止舌两者至少有一个是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限位件为一个板状体,它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限位件的一端悬空形成与锁止舌相配合的限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为扭簧,舌座通过枢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扭簧套设在枢轴上,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支撑座保持相对固定,扭簧的第二扭臂作用于舌座。
12.一种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机构;且该家具为桌子或椅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家具为椅子时,所述的第一家具构件为背支架,所述的第二家具构件为设置在背支架前侧的背支撑件,背支架配置为对背支撑件的主体支撑,背支撑件配置为支撑人体腰背部;支撑机构设置在背支架与背支撑件之间,固定座固定连接在背支架上,支撑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背支撑件上;背支撑件上部与背支架上端转动连接,背支撑件下端相对于背支架开合运动,背支撑件下端向前张开时,支撑座随之与固定座发生相对滑动与转动,并通过卡舌与卡槽的卡接配合,支撑背支撑件停留在相应位置。
CN202022586114.2U 2020-11-10 2020-11-10 支撑机构及家具 Active CN213962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6114.2U CN213962558U (zh) 2020-11-10 2020-11-10 支撑机构及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6114.2U CN213962558U (zh) 2020-11-10 2020-11-10 支撑机构及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62558U true CN213962558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86114.2U Active CN213962558U (zh) 2020-11-10 2020-11-10 支撑机构及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625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1260A (zh) * 2022-06-06 2022-09-27 安吉博誉智能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1260A (zh) * 2022-06-06 2022-09-27 安吉博誉智能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CN115111260B (zh) * 2022-06-06 2024-04-05 安吉博誉智能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支撑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6467B (zh) 椅子
CN213962558U (zh) 支撑机构及家具
EP2280626B1 (en) Chair with control system
CN111513505A (zh) 一种线性伸缩支撑机构及家具
CN111436786A (zh) 一种座深调节机构及座椅
CN202009873U (zh) 办公椅的椅背高度调整装置
CN107397369B (zh) 一种座具
US11517112B2 (en) Cam adjustment device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armrest and chair having the same
CN210227474U (zh) 椅子
CN212521279U (zh) 线性伸缩支撑机构及家具
CN212521278U (zh) 长行程腰部支撑机构及座椅
CN216089695U (zh) 一种大范围调节座深的椅背
CN111493574A (zh) 一种长行程腰部支撑机构及座椅
CN216089696U (zh) 一种午休椅
CN215776747U (zh) 一种可调座深的椅背组件
CN112932143A (zh) 一种翻转阻尼调节装置
CN218773648U (zh) 一种儿童组装座椅
CN212521280U (zh) 座深调节机构及座椅
CN210227504U (zh) 椅子的扶手与支撑座连接结构
CN219515751U (zh) 腰靠调节机构及转椅
CN216545883U (zh) 一种椅子及其扶手安装结构
CN218898945U (zh) 腰靠锁定机构及座椅
CN217610180U (zh) 椅背组件及转椅
KR200275534Y1 (ko) 발 받침대를 갖는 의자
CN216364391U (zh) 一种高适用性的腰背支撑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1215 No.35 Ningdong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g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215 No.35 Ningdong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UNO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