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0423A - 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0423A
CN115110423A CN202210730705.3A CN202210730705A CN115110423A CN 115110423 A CN115110423 A CN 115110423A CN 202210730705 A CN202210730705 A CN 202210730705A CN 115110423 A CN115110423 A CN 115110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pier
concrete
pier body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07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发书
章固鹏
何锐锋
黄青
段钰壬
李海峰
王志远
王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307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0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0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0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2Piers; Abutments ; Protecting same against drifting 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用全站仪在承台顶面上测设出墩身顺桥向、横桥向的轴线及四个角点,用墨斗弹出墩身平面轮廓线;沿着墩身平面轮廓线对主筋预埋,浇筑混凝土后以成型墩柱;搭设箱式梯笼;将主筋下部已浇筑好的墩柱顶部的模板作为工作平台进行施工,绑扎露出混凝土面主筋的箍筋,然后在已绑扎的箍筋上穿入钢管,在内侧钢管悬挑部位上铺设脚手板作为工作平台以用于绑扎上面的钢筋;选定模板进行安装;支模后采用斜向振捣法进行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本发明模板设有槽钢竖肋及槽钢背架,竖肋和背架组合焊接,两层背架通过螺栓连接后组成空间桁架,保证了翻模模板的空间刚度。

Description

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桥梁是道路的组成部分。
当位于地势较低的地区时,地基较差,所构造的墩柱需要较高设计,超过10米时需采用空心墩的设计,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块对空心部分封顶,施工成本大,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当位于地势较低的地区时,地基较差,所构造的墩柱需要较高设计,超过10米时需采用了空心墩的设计,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块对空心部分封顶,施工成本大,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S1、墩柱开始施工前,用全站仪在承台顶面上测设出墩身顺桥向、横桥向的轴线及四个角点,用墨斗弹出墩身平面轮廓线及模板检查线;
S2、沿着墩身平面轮廓线对主筋预埋,墩柱模板与预埋钢筋焊接后进行一次混凝土浇筑;
S3、搭设箱式梯笼;
S4、将主筋下部已浇筑好的墩柱顶部的模板作为工作平台进行施工,绑扎露出混凝土面主筋的箍筋,然后在已绑扎的箍筋上穿入钢管,在内侧钢管悬挑部位上铺设脚手板作为工作平台以用于绑扎上面的钢筋;
S5、选定模板进行安装;
S6、支模后采用斜向振捣法进行混凝土浇筑;
S7、采用从下而上的拆除顺序,沿着拆除小面模板起顺时针或逆时针将墩身模板以及顶节模板拆除。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主筋安装步骤如下:
主筋安装前首先在上一节墩身顶搭设钢管架;
箍筋安装完成后拆除钢管架,钢管架底部用钢筋与墩身主筋焊接;
钢管架顶部的钢管上首先标出主筋的间距,然后把主筋用扎丝绑扎在钢管架上。
优选的,矩形墩采用翻模施工工艺,步骤S5中,翻模由四节段大块组合模板及支架、施工工作平台组成;模板安装步骤如下:
安装第一节墩身模板时,模板和承台顶面接触面平整,接触面平整度较差时,用水泥砂浆调平后再安装模板,外模安装完毕后,在下口外侧覆盖水泥砂浆;
墩身模板安装时,安装的第一节模板下口先与未拆除模板用螺栓连接固定,上口用钢丝绳与墩身钢筋栓接,或用钢管支撑于爬梯上;
墩身模板安装前进行清理,并均匀涂抹新机油作为脱模剂;
模板安装完后,用螺栓连接紧固,对模板的垂直度进行复测。
优选的,在步骤S6中,采用串筒下料的方式,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按照顺序和方向分层进行,振捣方式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秒。
优选的,混凝土每层铺设厚度小于30cm。
优选的,按照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30°,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为50cm。
优选的,插入式振捣器的机头振动时与模板保持5cm至10cm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混凝土浇筑步骤如下:
混凝土浇筑时通过串筒入模;
墩身混凝土浇注前,先对接触面进行洒水湿润,然后浇注一层厚度为10~20mm的水泥砂浆,浇注方法为砂浆由串筒直接浇注至混凝土接触面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模板拆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手拉葫芦将需要拆除的模板牵挂在上一节不拆除模板的横向主肋上,并收紧;
用两根防荡安全绳系住模板的两底角,将吊装钢绳拴在模板的吊耳之上,并收紧;
拆除所有拉杆,然后拆除第一块模板侧向螺栓,模板就位于上一节不拆除的模板工作平台之内,拆除该块模板与上节模板间的横向连接缝的螺栓,吊臂转向使模板脱离墩身;
松开手拉葫芦,转动吊臂把模板轻轻放置在承台上,逐块拆除其余三块墩身模板和上一节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钢筋连接时采用钢筋直螺纹连接,具有接头强度高:100%发挥钢筋强度,连接方便、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连接时将套筒套在钢筋上用普通扳手拧紧即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节时间,钢筋加工直螺纹可预制,套筒可工厂化生产,不占工期,加工效率高;
(2)本发明主筋安装前首先在上一节墩顶搭设钢管架,钢管架用来防止主筋倾斜,钢管架直径采用Φ48,钢管架搭设高度3-3.5m,箍筋安装完成后拆除钢管架,钢管架底部用钢筋与墩身主筋焊接起来以防止施工过程钢管架滑移,钢管架顶部的钢管上首先标出主筋的间距,然后把主筋用扎丝绑扎在钢管架上,确保竖向主筋接长时位置的准确性;
(3)本发明墩身模板按照墩身截面形式每1层分4大块,面板采用6mm厚整体钢模板,模板设有槽钢竖肋及槽钢背架,竖肋和背架组合焊接,同时两层背架通过螺栓连接后组成空间桁架,保证了翻模模板的空间刚度,能有效的减少拉杆的使用数量,提高矩形墩身混凝土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矩形墩施工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矩形墩施工工艺中模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步骤S1、测量放样:墩柱开始施工前,用全站仪在承台顶面上测设出墩身顺桥向、横桥向的轴线及四个角点,用墨斗弹出墩身平面轮廓线及模板检查线;
步骤S2、墩柱钢筋预埋:沿着墩身平面轮廓线对主筋预埋,墩柱模板与预埋钢筋焊接后进行一次混凝土浇筑;
步骤S3、箱式梯笼搭设;
箱式梯笼主要用于桥梁高墩及墩柱施工上下行人,为全封闭式,整体采用框架式组合结构,上下连接高强螺栓,有可靠的抗减力,上下平台与平台承接有双层构件连接,每个框架内都有配置完整的人行梯子及扶手,满足行人自由安全上下通行;
每一节段为框架式组合结构,高2.3m,长2.438m,宽1.268m,立柱及水平杆均为φ48×3.25钢管,内侧设置人行梯(边框为160*160*3mm3型钢,扶手为φ32*2mm2钢管),平台板为3.5mm花纹板,平台板中间设置5*50mm2角钢加劲,外侧设置1.54*1.66m2防护网,防护网边框由30*3mm2方管组成,网片材料为60*100mm2钢板网,横杆及剪刀撑采用采用φ48×3钢管;各梯笼节段之间通过在立杆与水平框架连接处设置100*6*300mm3套管贯穿4组、每组2个高强螺栓(连接螺栓为8.8级高强螺栓,规格为M20*130)连接,上下防护网之间通过50*6mm2钢板连接,人行梯、平台板、水平框架通过75*6mm2角钢连接,每隔2个节段设置100*8mm2附着角钢支撑与塔柱连接,梯笼结构底座设置300*300*10mm2预埋钢板与地面连接;
梯笼底座为2500×3500mm2,15cm高c20预制混凝土平台,梯笼与墩柱附着联连接采用φ32*2mm2钢管作为连接件,分别在模板两侧用连接件与梯笼栓接牢固,高度方向5m一层附着,顶部两米进行防护连接;
所述步骤S3中,箱式梯笼搭设安装步骤如下:
S301、安装首层横撑,将横撑安放在立杆最低的销库,将横杆的插头装入立杆的销库内,调节好平衡后打紧插销;
S302、立杆上每层销库安装横杆或横撑;
S303、安全爬梯框架的主要杆件在每间隔5米与建筑物紧固连接。
请参阅图2,步骤S4、工作平台搭设及钢筋连接;
墩身主筋连接时,在主筋下部已浇筑好的墩身顶部的模板上作工作平台进行施工,绑扎露出混凝土面主筋的箍筋,然后在已绑扎的箍筋上穿入2米长钢管,一个面上穿入2根,间距为1.5m,然后在内侧钢管悬挑部位上铺设脚手板作为工作平台绑扎上面的钢筋,墩身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箍筋采用绑扎连接;
所述步骤S4中,主筋安装步骤如下:
S401、主筋安装前首先在上一节墩顶搭设钢管架;钢管架用来防止主筋倾斜,钢管架直径采用Φ48,钢管架搭设高度3-3.5m,
S402、箍筋安装完成后拆除钢管架,钢管架底部用钢筋与墩身主筋焊接;以防止施工过程钢管架滑移;
S403、钢管架顶部的钢管上首先标出主筋的间距,然后把主筋用扎丝绑扎在钢管架上,确保竖向主筋接长时位置的准确性;
承台施工预埋墩柱钢筋时,首节段内侧钢筋为斜向布置,根据设计图纸详细计算预埋钢筋最底端和承台顶层钢筋位置的详细参数和定位位置,然后逐根定位点焊固定,固定时在预埋钢筋最底端须增设定位钢筋,确保模板位置正确;
步骤S5、选定模板进行安装;
翻模由四节段大块组合模板及支架、施工工作平台组成,每一节翻模主要由外模板定型钢模、模板固定架、加劲肋、拉杆构成;
墩身模板按照墩身截面形式每1层分4大块,面板采用6mm厚整体钢模板,模板设有槽钢竖肋及槽钢背架,竖肋和背架组合焊接,同时两层背架通过螺栓连接后组成空间桁架,保证了翻模模板的空间刚度,能有效的减少拉杆的使用数量,提高矩形墩身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在背架上焊接型钢骨架作为施工工作平台,施工工作平台由插在墩身预埋孔内的钢棒组成;
墩身模板安装时,
所述步骤S5中,模板安装步骤如下:
S501、安装第一节墩身模板时,模板和承台顶面接触面要平整,用水平尺检查,接触面平整度较差时,用水泥砂浆调平后再安装模板,外模安装完毕后,在下口外侧覆盖水泥砂浆,以防浇注混凝土时漏;
S502、墩身模板安装时,安装的第一节模板下口先与未拆除模板用螺栓连接固定,上口用钢丝绳与墩身钢筋栓接,或用钢管支撑于箱式梯笼爬梯上,以免墩柱模板倾覆,导致安全事故,模板竖向接缝应保持上下统一;
S503、墩身模板安装前需进行清理,并均匀涂抹新机油作为脱模剂;
S504、模板安装完后,用螺栓全部连接紧固,然后进行模板的复测工作,保证模板的垂直度满足要求,平面位置的准确无误;
步骤S6、采用斜向振捣法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
采用串筒下料的方式,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按照顺序和方向分层进行,振捣方式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秒,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时为准;混凝土每层铺设厚度小于30cm;
按照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30°;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为50cm,防止漏振;
按照自动滑动的混凝土坡面循序进行,不得进行跳跃式振捣,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10cm,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插入式振捣器的机头,不得贴上模板,靠近模板振动时要保持5cm至10cm的间距;
所述步骤S6中,二次混凝土浇筑步骤如下:
S601、混凝土浇筑时通过串筒入模,保证混凝土自由倾倒高度控制在2米以内,以不发生混凝土离析为度;
S602、墩身混凝土浇注前,先对接触面进行洒水湿润,然后浇注一层厚度为10~20mm的水泥砂浆,浇注方法为砂浆由串筒直接浇注至混凝土接触面上;
步骤S7、模板拆除:将墩身模板以及顶节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采用从下而上的拆除顺序,沿着拆除小面模板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拆除其它模板;
模板拆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701:采用手拉葫芦将需要拆除的模板牵挂在上一节不拆除模板的横向主肋上,并收紧;
S702、用两根防荡安全绳系住模板的两底角,将吊装钢绳拴在模板的吊耳之上,并收紧;
S703、拆除所有拉杆,然后拆除第一块模板侧向螺栓,模板工就位于上一节不拆除的模板工作平台之内,拆除该块模板与上节模板间的横向连接缝的螺栓,吊臂转向使模板脱离墩身;
S704、松开手拉葫芦,转动吊臂把模板轻轻放置在承台上,逐块拆除其余三块墩身模板和上一节模板。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S1、墩柱开始施工前,用全站仪在承台顶面上测设出墩身顺桥向、横桥向的轴线及四个角点,用墨斗弹出墩身平面轮廓线及模板检查线;
S2、沿着墩身平面轮廓线对主筋预埋,墩柱模板与预埋钢筋焊接后进行一次混凝土浇筑;
S3、搭设箱式梯笼;
S4、将主筋下部已浇筑好的墩柱顶部的模板作为工作平台进行施工,绑扎露出混凝土面主筋的箍筋,然后在已绑扎的箍筋上穿入钢管,在内侧钢管悬挑部位上铺设脚手板作为工作平台以用于绑扎上面的钢筋;
S5、选定模板进行安装;
S6、支模后采用斜向振捣法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
S7、采用从下而上的拆除顺序,沿着拆除小面积模板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将墩身模板以及顶节模板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主筋安装步骤如下:
主筋安装前首先在上一节墩身顶搭设钢管架;
箍筋安装完成后拆除钢管架,钢管架底部用钢筋与墩身主筋焊接;
钢管架顶部的钢管上首先标出主筋的间距,然后把主筋用扎丝绑扎在钢管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矩形墩采用翻模施工工艺,步骤S5中,翻模由四节段大块组合模板及支架、施工工作平台组成;
模板安装步骤如下:
安装第一节墩身模板时,模板和承台顶面接触面平整,接触面平整度较差时,用水泥砂浆调平后再安装模板,外模安装完毕后,在下口外侧覆盖水泥砂浆;
墩身模板安装时,安装的第一节模板下口先与未拆除模板用螺栓连接固定,上口用钢丝绳与墩身钢筋栓接,或用钢管支撑于箱式梯笼爬梯上;
墩身模板安装前进行清理,并均匀涂抹新机油作为脱模剂;
模板安装完后,用螺栓连接紧固,对模板的垂直度进行复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采用串筒下料的方式,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按照顺序和方向分层进行,振捣方式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每层铺设厚度小于3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30°,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为5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插入式振捣器的机头振动时与模板保持5cm至10cm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混凝土浇筑步骤如下:
混凝土浇筑时通过串筒入模;
墩身混凝土浇注前,先对接触面进行洒水湿润,然后浇注一层厚度为10~20mm的水泥砂浆,浇注方法为砂浆由串筒直接浇注至混凝土接触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模板拆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手拉葫芦将需要拆除的模板牵挂在上一节不拆除模板的横向主肋上,并收紧;
用两根防荡安全绳系住模板的两底角,将吊装钢绳拴在模板的吊耳之上,并收紧;
拆除所有拉杆,然后拆除第一块模板侧向螺栓,模板就位于上一节不拆除的模板工作平台之内,拆除该块模板与上节模板间的横向连接缝的螺栓,吊臂转向使模板脱离墩身;
松开手拉葫芦,转动吊臂把模板轻轻放置在承台上,逐块拆除其余三块墩身模板和上一节模板。
CN202210730705.3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 Pending CN115110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0705.3A CN115110423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0705.3A CN115110423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0423A true CN115110423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0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0705.3A Pending CN115110423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042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6745A (zh) * 2015-03-19 2015-08-19 南通大学 一种城市高墩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法
CN106677069A (zh) * 2016-12-28 2017-05-17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墩整体支模一次成型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8755441A (zh) * 2018-08-07 2018-11-06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变截面高桥墩翻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561873A (zh) * 2022-03-16 2022-05-31 杭州萧山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桥梁高墩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6745A (zh) * 2015-03-19 2015-08-19 南通大学 一种城市高墩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法
CN106677069A (zh) * 2016-12-28 2017-05-17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墩整体支模一次成型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8755441A (zh) * 2018-08-07 2018-11-06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变截面高桥墩翻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561873A (zh) * 2022-03-16 2022-05-31 杭州萧山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桥梁高墩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瀛洲,马少军: "枣乡河特大桥高墩柱及高盖梁施工技术" *
吴新民;: "大溪丰大桥箱型空心薄壁高墩身施工技术" *
李学强: "高桥墩无支架翻模施工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6448B (zh) 一种曲线独塔双索面的斜拉桥主塔的施工方法
CN105040970A (zh) 综合体育馆高支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87822B (zh) 现浇盖梁装配式钢管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06846B (zh) 用于斜坡地基的高、窄桥盖梁穿心钢棒施工方法
CN205444887U (zh) 坡屋面模板系统
CN111236604A (zh) 圆筒主体结构上悬挑平台的安全施工方法
CN112554059B (zh) 高架桥跨地面平行桥梁支墩满堂组合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31406A (zh) 雪车雪橇赛道360°回旋弯的施工方法
CN112411882A (zh) 超高、超大空间斜筒柱的建造方法
CN113818562A (zh) 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1472143U (zh) 一种桥墩钢模板
CN113202222A (zh) 用于装配式叠合梁板的施工方法
CN108643572A (zh) 砼大梁支撑、贝雷平台施工和钢绞线的组合安装方法
CN205242278U (zh) 用于跨线桥施工的三角挂篮法悬浇装置
CN110409624A (zh) 一种大型设备安装与主体结构逆作计算与施工方法
CN110778116A (zh) 复杂曲面巨形混凝土束筒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3106833A (zh) 一种异形人行景观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35280A (zh) 桥梁盖梁的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
CN111021222B (zh)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方法
CN103243912B (zh) 多层无板框架结构施工方法
CN209194347U (zh) 桥梁盖梁的施工平台
CN219909679U (zh) 一种屋面挑檐结构预制和现浇结合的结构
CN115110423A (zh) 一种矩形墩施工工艺
CN115369749A (zh) 墩柱-横梁-盖梁一体化公轨双层高架桥及施工方法
CN114717968A (zh) 一种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