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6047A - 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6047A
CN115106047A CN202211046642.6A CN202211046642A CN115106047A CN 115106047 A CN115106047 A CN 115106047A CN 202211046642 A CN202211046642 A CN 202211046642A CN 115106047 A CN115106047 A CN 115106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amping
hole
reaction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66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hu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Chu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Chu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Chu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466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60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6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60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40Mixing liquids with liquids; Emulsifying
    • B01F23/41Emulsif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40Mixers using gas or liquid agitation, e.g. with air supply tubes
    • B01F33/402Mixers using gas or liquid agitation, e.g. with air supply tubes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 stirr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质混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安装有气涌组件,所述气涌组件包括第一透气板,所述第一透气板将所述反应釜的内腔分隔成反应仓和气流仓,所述反应釜上安装有输气管。该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通过输气管向气流仓内输送氮气,气流仓内的氮气会通过第一透气板上开设的第一透气孔进入到反应仓内,这些氮气进入反应仓内时,会搅动反应仓内的液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反应仓内原料的混合,同时也能够促进藏于液体中空气的排放到反应仓的顶部,便于最后采用真空泵将位于反应仓顶部的气体抽离反应釜,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氮气置换出反应釜内空气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质混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化纤纤维是以天然或合成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加工而形成的纤维,化纤纤维包括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其中,我们所常见的粘胶纤维即为化纤纤维的一种。
粘胶纤维是以木纤维或棉短绒等天然纤维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天然纤维素分离出来再生而成,棉短绒的加工步骤中,通常需要将原料棉短绒浸泡于液碱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压榨并粉碎,粉碎后的物料投入乳化混合设备中的化学试剂中,之后密闭,抽真空,充氮,重复抽真空充氮将釜内空气置换,棉短绒投入反应釜中时,其内部难免会储藏一定的空气并浸入反应釜内部的化学试剂中,例如公开号CN2109244所公开的全自动混合乳化机,由搅拌罐、料罐、动态乳化器、管式喷淋器、电加热器、静态混合器、齿轮泵和程控装置组成的全自动混合乳化机。动态乳化器、电加热器装在搅拌罐内,管式喷淋器分别装在搅拌罐和料罐内,静态混合器装在搅拌罐和料罐的中间,其上下分别用联接管路和管式喷淋器、齿轮泵出口相联,齿轮泵进口分别和搅拌罐及料罐的底部相联,部分联接管路中装有电磁控制阀。该混合乳化机具有结构简单,混合乳化效率高,能耗低、混合乳化过程中不会产生死角等优点,但是上述乳化混合设备在抽真空的过程中难以快速的将化学试剂中的空气置换出,从而导致反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氧化反应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能够促进反应釜中化学试剂内空气的排出,促进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安装有气涌组件,所述气涌组件包括第一透气板,所述第一透气板将所述反应釜的内腔分隔成反应仓和气流仓,所述反应釜上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气流仓相连通,所述反应釜上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反应仓相连通;
所述气涌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透气板上的透气防水膜,所述第一透气板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内安装所述透气防水膜,所述第一透气板与所述反应釜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第一透气板通过橡胶环与所述反应釜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橡胶环用于密封所述反应釜与所述第一透气板之间形成的空隙。
作为本发明所述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反应釜上还安装有保温套筒,所述保温套筒上安装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均与所述保温腔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气流仓内还安装有涌流机构,所述涌流机构包括安装在气流仓内的涌流筒,所述涌流筒上开设有泄压孔,所述涌流筒内还滑动安装有泄压板,所述泄压板与所述第一透气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反应釜内还安装有用于阻挡第一透气板的阻挡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泄压板通过阻尼组件与所述第一透气板连接,所述阻尼组件包括与第一透气板连接的阻尼盒,所述阻尼盒的内滑动安装有阻尼板,所述阻尼盒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阻尼板;
所述阻尼板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阻尼盒相连接,所述阻尼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阻尼板的一端贯穿所述阻尼盒并与泄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阻尼板上开设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上安装有单向阀,用于气体由阻尼板的上方单向流通向阻尼板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所述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透气板的底部还转动安装有第二透气板,所述第二透气板与所述阻尼盒相固定;
所述第一透气孔包括第一透气外孔和第一透气内孔,所述第二透气板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外孔和第二透气内孔,所述第一透气外孔用于与所述第二透气外孔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透气内孔用于与第二透气内孔形成连通,且第一透气外孔与所述第二透气外孔形成连通时,第一透气内孔与第二透气内孔错位;
所述涌流筒的内壁还开设有引导槽,所述泄压板上安装有滑动体,所述滑动体滑动安装在所述引导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引导槽是由多个模块化的槽单元首尾连通而成;
每个槽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倾斜槽、第一竖直槽、第二倾斜槽和第二竖直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气压槽和第二气压槽,所述第一气压槽与第二气压槽连通,所述第一气压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气压塞和第二气压塞,所述第一气压塞与第二气压塞之间安装有第一气压弹簧,用于促使第一气压塞与第二气压塞相互远离,所述第一气压塞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顶部贯穿滑动体并延伸至滑动体的上方,所述第二气压塞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贯穿滑动体并延伸至滑动体的下方,所述第二气压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气压塞,所述第三气压塞通过第二气压弹簧与第二气压槽的内壁形成抵触,所述第三气压塞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顶杆,所述第三顶杆的一端贯穿滑动体并延伸至滑动体的外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气压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气压槽的内径。
作为本发明所述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反应釜上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穿插到所述反应釜的内部,所述搅拌杆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反应釜内的搅拌齿。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通过输气管向气流仓内输送氮气,气流仓内的氮气会通过第一透气板上开设的第一透气孔进入到反应仓内,这些氮气进入反应仓内时,会搅动反应仓内的液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反应仓内原料的混合,同时也能够促进藏于液体中空气的排放到反应仓的顶部,便于最后采用真空泵将位于反应仓顶部的气体抽离反应釜,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氮气置换出反应釜内空气的效率。
2、该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输送氮气时,这些氮气会推动泄压板向上运动并推动第一透气板向上运动,从而第一透气板能够推动反应仓内液体的涌动,随着位于泄压板下方氮气的减少,第一透气板与泄压板向下运动并复位,如此反复,使得第一透气板不断的上下反复运动,增大反应仓内液体的波动,促进液体内空气的排出。
3、该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通过引导槽与滑动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当泄压板在气体作用下上下运动时,在阻尼组件的作用下,当泄压板向下运动复位时,能够减缓泄压板封堵泄压孔的时间,促使单位时间内有更多的氮气能够涌入反应仓内,提高氮气对反应仓内液体的涌动效果。
4、该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通过引导槽与滑动体的配合,当泄压板上下运动时,能够促使泄压板在涌流筒内转动,从而调节氮气从第一调节外孔中溢出或者从第一调节内孔中通入反应仓,不断调整氮气通入反应仓时的位置,这样有助于在反应釜内不同的位置形成较大涌流效果,便于反应仓内物料的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反应釜的内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透气板与第二透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阻尼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涌流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滑动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11、反应仓,12、气流仓,13、输气管,14、排气管,2、第一透气板,21、透气防水膜,211、聚四氟乙烯膜,212、帆布,22、第一透气孔,221、第一透气外孔,222、第一透气内孔,23、橡胶环,24、阻挡块,3、保温套筒,31、保温腔,32、进液管,33、出液管,4、涌流筒,41、泄压孔,42、泄压板,5、阻尼盒,51、阻尼板,511、阻尼孔,52、限位杆,53、复位弹簧,54、连接杆,55、安装网,56、密封弹簧,57、封板,6、第二透气板,61、转轴,62、第二透气外孔,63、第二透气内孔,7、引导槽,71、槽单元,711、第一倾斜槽,712、第一竖直槽,713、第二倾斜槽,714、第二竖直槽,8、滑动体,81、第一气压槽,82、第二气压槽,83、第一气压塞,831、第一顶杆,84、第二气压塞,841、第二顶杆,85、第一气压弹簧,86、第三气压塞,861、第三顶杆,87、第二气压弹簧,9、电机,91、搅拌杆,92、搅拌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内安装有气涌组件,气涌组件包括第一透气板2,第一透气板2将反应釜1的内腔分隔成反应仓11和气流仓12,反应釜1上安装有输气管13,输气管13与气流仓12相连通,反应釜1上安装有排气管14,排气管14与反应仓11相连通;
气涌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透气板2上的透气防水膜21,透气防水膜21是由聚四氟乙烯膜211与帆布212复合而成,聚四氟乙烯膜211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与帆布212复合,帆布212能够提供更高的韧性,提高透气防水膜21的抗拉性能,第一透气板2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22,第一透气孔22内安装透气防水膜21,防水透气膜能够避免位于反应仓11内的液体流到气流仓12内,同时满足气流仓12内的气体能够进入反应仓11,第一透气板2与反应釜1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第一透气板2通过橡胶环23与反应釜1的内壁相连接,橡胶环23用于密封反应釜1与第一透气板2之间形成的空隙。
需特别说明的是,反应仓11内液面需低于排气管14的高度,具体的工作原理为,将粉碎后的棉短绒放入到反应釜1中,之后通过输气管13向气流仓12内输送氮气,由于橡胶环23密封了反应釜1与第一透气板2之间形成的空隙,因此位于气流仓12内的氮气会通过第一透气板2上开设的第一透气孔22进入到反应仓11内,这些氮气进入反应仓11内时,会搅动反应仓11内的液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反应仓11内原料的混合,同时也能够促进藏于液体中的空气排放到反应仓11的顶部,之后利用真空泵将位于反应仓11顶部的气体抽离反应釜1,如此反复,采用这种置换空气的方式,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氮气置换空气的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参照图1-图3,进一步的,反应釜1上还安装有保温套筒3,保温套筒3套设在反应釜1的表面,保温套筒3的两个端口与反应釜1形成密封,保温套筒3的内壁与反应釜1之间形成保温腔31,保温套筒3上安装有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进液管32与出液管33均与保温腔31相连通。
需具体说明的是,进液管32位于出液管33的下方,将棉短绒投放到反应釜1内反应时,这一反应过程需维持一个较为恒定的温度,通过向进液管32内通入恒温的流体,本实施例中该流体可以为水,进入保温腔31内的流体最终通过出液管33排出,用以保证反应釜1内能够维持一个较为恒定的温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参照图1-图3,气流仓12内还安装有涌流机构,涌流机构包括安装在气流仓12内的涌流筒4,涌流筒4上开设有泄压孔41,涌流筒4内还滑动安装有泄压板42,泄压板42与第一透气板2连接。
为增加反应仓11内液体的涌动效果,在气流仓12内安装涌流机构,涌流筒4与泄压板42相互配合将气流仓1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具体的实施方式为:
初始位置时,泄压板42位于涌流筒4的下方,此时泄压孔41位于泄压板42的上方,通过输气管13向气流仓12内输送氮气时,这些氮气会首先聚集到位于泄压板42下方的气流仓12内,随着氮气的增加,泄压板42向上运动并推动第一透气板2向上运动,从而第一透气板2能够推动反应仓11内液体的涌动,促进反应仓11内液体中的氧气排出。
随着泄压板42的向上运动,泄压板42逐渐移动到泄压孔41的上方,此时,位于泄压板42下方的氮气会通过泄压孔41运动至泄压板42上方的气流仓12内,气流仓12内的氮气通过第一透气板2进入反应仓11内,促进反应仓11内液体的涌动,随着位于泄压板42下方氮气的减少,在反应仓11液压的作用下,第一透气板2与泄压板42向下运动,泄压板42重新运动至泄压孔41下方,如此反复。
上述过程,通过泄压板42、涌流筒4以及泄压孔41之间的相互配合,通入氮气时能够促使第一透气板2不断的上下反复运动,增大反应仓11内液体的波动,促进液体内空气的排出。
进一步的,反应釜1内还安装有用于阻挡第一透气板2的阻挡块24。
第一透气板2受到反应仓11内液体的压力,这一压力会促使第一透气板2向下运动,并拉伸橡胶环23,为缓冲橡胶环23向下所受到的拉力,设置阻挡块24用于阻隔第一透气板2向下运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参照图1-图5,当泄压板42下方压力变小,泄压板42会迅速的移动到涌流筒4的下方,由于第一透气板2的第一透气孔22上复合有透气防水膜21,使得第一透气孔22的透气性受到一定的阻碍,若泄压板42快速的移动到流通筒的下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氮气通入气流仓12产生一定的阻力,造成单位时间内氮气通入反应仓11的量变小,为促进解决上述问题,泄压板42通过阻尼组件与第一透气板2连接,阻尼组件包括与第一透气板2连接的阻尼盒5,阻尼盒5的内滑动安装有阻尼板51,阻尼盒5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杆52,限位杆52贯穿阻尼板51;限位杆52用于限制阻尼板51相对于阻尼盒5转动。
阻尼板51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53与阻尼盒5相连接,阻尼板5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4,连接杆54远离阻尼板51的一端贯穿阻尼盒5并与泄压板42固定连接,阻尼板51上开设有阻尼孔511,阻尼孔511上安装有单向阀,用于气体由阻尼板51的上方单向流通向阻尼板51的下方。
单向阀包括固定安装在阻尼孔511内的安装网55,安装网55的靠近血压板的一侧通过密封弹簧56安装有封板57,封板57用于密封阻尼孔511。
当泄压板42向上运动时,连接杆54推动阻尼板51向上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53,这个过程第一透气板2亦会向上运动,阻尼板51在阻尼盒5内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位于阻尼板51上方的气流会通过阻尼孔511流动至阻尼板51的下方。
当泄压板42下方压力变小,并且泄压板42与第一透气板2受液压整体下降并复位时,此时阻尼板51仍位于阻尼盒5靠上方的位置,由于阻尼板51移动到阻尼盒5下方位置需要将阻尼盒5内位于阻尼板51下方的气体排到阻尼板51的上方,且封板57此时会封堵主阻尼孔511,因此阻尼盒5内位于阻尼板51下方的气体需通过限位杆52与阻尼板51之间的缝隙,以及阻尼板51与阻尼盒5内壁之间的缝隙才能流通到阻尼板51的上方,这个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因此在复位弹簧53的作用下,泄压板42会缓慢的滑落到涌流筒4的下方。
这个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的位于泄压板42下方的氮气通过泄压孔41以及第一透气板2进入反应仓11内,保证单位时间内有较为足量的氮气涌入反应仓11内,这些氮气融入反应仓11的液体内,促进液体内固液的混合,加快反应的速率,同时也能够促进氮气最终将液体中的空气带出反应仓1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参照图1-图8第一透气板2的底部还转动安装有第二透气板6,第一透气板2上可转动安装有转轴61,转轴61的底部与第二透气板6相固定,第二透气板6与阻尼盒5相固定;
第一透气孔22包括第一透气外孔221和第一透气内孔222,第二透气板6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外孔62和第二透气内孔63,第一透气外孔221用于与第二透气外孔62形成连通,第一透气内孔222用于与第二透气内孔63形成连通,且第一透气外孔221与第二透气外孔62形成连通时,第一透气内孔222与第二透气内孔63错位;
涌流筒4的内壁还开设有引导槽7,泄压板42上安装有滑动体8,滑动体8滑动安装在引导槽7内。
进一步的,引导槽7是由多个模块化的槽单元71首尾连通而成;
每个槽单元7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倾斜槽711、第一竖直槽712、第二倾斜槽713和第二竖直槽714,具体的,第一竖直槽712与第二竖直槽714均与水平面垂直,第一竖直槽712的底端与第二竖直槽714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槽单元71内,第二倾斜槽713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槽712的顶部连通,第二倾斜槽713的另一端与第二倾斜槽713的顶部连通,第一竖直槽712的底部与第一倾斜槽711的顶端相连通,第一倾斜槽711的底部与另外一个槽单元71中第二竖直槽714的底部相连通。
需说明的是,滑动体8设置有多个,且当泄压板42位于涌流筒4的底部时,此时滑动体8位于槽单元71中第一倾斜槽711的底部位置,此时第一透气板2上的第一透气外孔221与第二透气板6上的第二透气外孔62错位,第一透气板2上的第一透气内孔222与第二透气板6上的第二透气内孔63亦错位,随着泄压板42的上升,滑动体8沿着第一倾斜槽711滑动至第一竖直槽712内,第二透气板6会相对于第一透气板2转动,直至滑动体8移动到第一竖直槽712的顶部,此时第一透气板2上的第一透气外孔221与第二透气板6上的第二透气外孔62连通,氮气通过该连通处涌入反应仓11。
当第一透气板2受液压下降时,滑动体8沿着第二倾斜槽713慢慢下滑,第二透气板6相对于第一透气板2继续转动,使得第一透气板2上的第一透气外孔221与第二透气板6上的第二透气外孔62错位,第一透气板2上的第一透气内孔222与第二透气板6上的第二透气内孔63亦错位,直至滑动体8滑动至第二竖直槽714的底部。
随着运动的进行,当滑动体8从第二竖直槽714的底部滑动至下一槽单元71第一竖直槽712的顶部时,此时第一透气板2上的第一透气内孔222与第二透气板6上的第二透气内孔63连通,氮气通过该连通处涌入反应仓11,如此反复,使得第一透气板2不断上下起伏鼓动反应仓11内液体时,氮气会从第一透气外孔221溢出或者从第一透气内孔222溢出,从而改变氮气溢出时的位置,这样有助于在反应釜1内不同的位置形成较大涌流效果,提高反应釜1内物料混合的效率。
需具体说明的是,氮气在置换空气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氮气的冲入量有限制,若在第一透气板2上开设多处透气孔,会导致每处透气孔中氮气量较小,这样的话,氮气进入反应仓11中所起到的涌动效果也较小,而采用上述方式,将氮气集中通过第一透气外孔221通入反应仓11或者集中通过第一透气内孔222通入反应仓11,能够在反应仓11的局部位置形成较大的涌流效果,从而更加利于反应仓11内物料的混合。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参照图1-图9,为了保证滑动体8能够单向的在引导槽7内滑动,滑动体8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气压槽81和第二气压槽82,第一气压槽81与第二气压槽82连通,第一气压槽8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气压塞83和第二气压塞84,第一气压塞83与第二气压塞84之间安装有第一气压弹簧85,用于促使第一气压塞83与第二气压塞84相互远离,第一气压塞8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杆831,第一顶杆831的顶部贯穿滑动体8并延伸至滑动体8的上方,第二气压塞84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顶杆841,第二顶杆841贯穿滑动体8并延伸至滑动体8的下方,第二气压槽82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气压塞86,第三气压塞86通过第二气压弹簧87与第二气压槽82的内壁形成抵触,第三气压塞86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顶杆861,第三顶杆861的一端贯穿滑动体8并延伸至滑动体8的外部。
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为,当滑动体8位于第一倾斜槽711与第二竖直槽714的交接处时,第二顶杆841受压,促使第二气压塞84向上运动,第一气压槽81内气体涌入第二气压槽82,使得第三气压塞86运动,从而第三顶杆861向滑动体8的外部伸出并抵触在第二竖直槽714的侧壁,保证滑动体8能向上滑动时能够顺利的滑动到第一倾斜槽711内,之后第二顶杆841在第一气压弹簧85的作用下复位,第三顶杆861在第二气压弹簧87的作用下复位,当滑动体8运动到第一竖直槽712与第二倾斜槽713的交接处时,此时第一顶杆831受压,第一气压塞83向下运动,促使第三顶杆861向滑动体8的外部伸出并抵触在第一竖直槽712的内壁上,保证滑动体8能够顺利的滑动至第二倾斜槽713内。
进一步的,第一气压槽81的内径大于第二气压槽82的内径。
由于第一气压槽81的内径大于第二气压槽82的内径,当第一气压塞83或第二气压塞84移动较小一端距离时,第三气压塞86也能够移动较长的一端距离,进一步促进滑动体8能够在引导槽7内单向有序滑动。
进一步的,反应釜1上还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搅拌杆91,搅拌杆91的一端穿插到反应釜1的内部,搅拌杆91上安装有位于反应釜1内的搅拌齿92,电机9带动搅拌齿92搅动反应仓11内液体,进一步促进其内部物料的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安装有气涌组件,所述气涌组件包括第一透气板(2),所述第一透气板(2)将所述反应釜(1)的内腔分隔成反应仓(11)和气流仓(12),所述反应釜(1)上安装有输气管(13),所述输气管(13)与所述气流仓(12)相连通,所述反应釜(1)上安装有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与所述反应仓(11)相连通;
所述气涌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透气板(2)上的透气防水膜(21),所述第一透气板(2)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22),所述第一透气孔(22)内安装所述透气防水膜(21),所述第一透气板(2)与所述反应釜(1)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第一透气板(2)通过橡胶环(23)与所述反应釜(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橡胶环(23)用于密封所述反应釜(1)与所述第一透气板(2)之间形成的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上还安装有保温套筒(3),所述保温套筒(3)上安装有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所述进液管(32)与所述出液管(33)均与所述保温腔(3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仓(12)内还安装有涌流机构,所述涌流机构包括安装在气流仓(12)内的涌流筒(4),所述涌流筒(4)上开设有泄压孔(41),所述涌流筒(4)内还滑动安装有泄压板(42),所述泄压板(42)与所述第一透气板(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还安装有用于阻挡第一透气板(2)的阻挡块(2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板(42)通过阻尼组件与所述第一透气板(2)连接,所述阻尼组件包括与第一透气板(2)连接的阻尼盒(5),所述阻尼盒(5)的内滑动安装有阻尼板(51),所述阻尼盒(5)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杆(52),所述限位杆(52)贯穿所述阻尼板(51);
所述阻尼板(51)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53)与所述阻尼盒(5)相连接,所述阻尼板(5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4),所述连接杆(54)远离所述阻尼板(51)的一端贯穿所述阻尼盒(5)并与泄压板(42)固定连接,所述阻尼板(51)上开设有阻尼孔(511),所述阻尼孔(511)上安装有单向阀,用于气体由阻尼板(51)的上方单向流通向阻尼板(51)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板(2)的底部还转动安装有第二透气板(6),所述第二透气板(6)与所述阻尼盒(5)相固定;
所述第一透气孔(22)包括第一透气外孔(221)和第一透气内孔(222),所述第二透气板(6)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外孔(62)和第二透气内孔(63),所述第一透气外孔(221)用于与所述第二透气外孔(62)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透气内孔(222)用于与第二透气内孔(63)形成连通,且第一透气外孔(221)与所述第二透气外孔(62)形成连通时,第一透气内孔(222)与第二透气内孔(63)错位;
所述涌流筒(4)的内壁还开设有引导槽(7),所述泄压板(42)上安装有滑动体(8),所述滑动体(8)滑动安装在所述引导槽(7)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7)是由多个模块化的槽单元(71)首尾连通而成;
每个槽单元(7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倾斜槽(711)、第一竖直槽(712)、第二倾斜槽(713)和第二竖直槽(7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体(8)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气压槽(81)和第二气压槽(82),所述第一气压槽(81)与第二气压槽(82)连通,所述第一气压槽(8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气压塞(83)和第二气压塞(84),所述第一气压塞(83)与第二气压塞(84)之间安装有第一气压弹簧(85),用于促使第一气压塞(83)与第二气压塞(84)相互远离,所述第一气压塞(8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杆(831),所述第一顶杆(831)的顶部贯穿滑动体(8)并延伸至滑动体(8)的上方,所述第二气压塞(84)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顶杆(841),所述第二顶杆(841)贯穿滑动体(8)并延伸至滑动体(8)的下方,所述第二气压槽(82)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气压塞(86),所述第三气压塞(86)通过第二气压弹簧(87)与第二气压槽(82)的内壁形成抵触,所述第三气压塞(86)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顶杆(861),所述第三顶杆(861)的一端贯穿滑动体(8)并延伸至滑动体(8)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槽(8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气压槽(82)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上还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搅拌杆(91),所述搅拌杆(91)的一端穿插到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搅拌杆(91)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反应釜(1)内的搅拌齿(92)。
CN202211046642.6A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 Pending CN1151060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6642.6A CN11510604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6642.6A CN11510604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6047A true CN115106047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5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6642.6A Pending CN11510604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604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8368A (zh) * 2009-06-19 2010-12-29 北京化工大学 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的聚合方法及聚合装置
CN103641202A (zh) * 2013-12-12 2014-03-19 北京师范大学 用于营养失衡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悬浮式生物降解吸附塔
CN204450911U (zh) * 2015-02-04 2015-07-08 浙江兆丰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化纤混合装置
CN108000850A (zh) * 2017-12-21 2018-05-08 德科摩橡塑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压差披覆机的无压差反应仓结构
CN110342496A (zh) * 2019-07-01 2019-10-18 上海欣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石墨烯连续化生产的还原炉
CN110683654A (zh) * 2019-08-09 2020-01-14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高效全程自养脱氮装置
CN112180051A (zh) * 2020-10-27 2021-01-05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炭基催化剂性能试验装置
CN113856589A (zh) * 2021-09-26 2021-12-31 江苏集萃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反应釜
CN217248899U (zh) * 2022-02-16 2022-08-23 杭州凝恒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氟化间歇式反应釜的全流程自动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8368A (zh) * 2009-06-19 2010-12-29 北京化工大学 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的聚合方法及聚合装置
CN103641202A (zh) * 2013-12-12 2014-03-19 北京师范大学 用于营养失衡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悬浮式生物降解吸附塔
CN204450911U (zh) * 2015-02-04 2015-07-08 浙江兆丰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化纤混合装置
CN108000850A (zh) * 2017-12-21 2018-05-08 德科摩橡塑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压差披覆机的无压差反应仓结构
CN110342496A (zh) * 2019-07-01 2019-10-18 上海欣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石墨烯连续化生产的还原炉
CN110683654A (zh) * 2019-08-09 2020-01-14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高效全程自养脱氮装置
CN112180051A (zh) * 2020-10-27 2021-01-05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炭基催化剂性能试验装置
CN113856589A (zh) * 2021-09-26 2021-12-31 江苏集萃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反应釜
CN217248899U (zh) * 2022-02-16 2022-08-23 杭州凝恒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氟化间歇式反应釜的全流程自动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7808B2 (en) Geyser pump
CN207254201U (zh) 药液快速调配设备
CN112410192A (zh) 一种生物无氧发酵装置
CN115106047A (zh) 一种化纤纤维原料乳化混合设备
CN207786610U (zh) 一种摆动式反应釜
CN203916511U (zh) 一种化工搅拌釜
CN214076222U (zh) 一种高效自吸式搅拌器
CN205676168U (zh) 一种喷射反应器及纳米碳酸钙的碳化反应系统
CN108178223A (zh) 溶气气浮气液混合筛分装置及包括其的溶气气浮系统
JPH07509206A (ja) タンク内に液体を貯蔵する方法
CN210496061U (zh) 一种水泥助磨剂的混合装置
RU188043U1 (ru) Вакуумный смеситель
CN207769801U (zh) 一种螺旋式反应釜
CN207286913U (zh) 肝素钠沉淀罐
CN218717488U (zh) 一种洗浴液用原液桶的水循环抽真空装置
CN201047493Y (zh) 一种水压驱动式自动液体输送器
CN106431940B (zh) 硫氢化钠还原生产氨基苯甲醚的装置及方法
CN214345620U (zh) 一种高分子生物制剂溶液的透析装置
CN210646050U (zh) 一种化学液混合装置
CN220991458U (zh) 一种聚脲及聚氨酯用自动喷涂结构
CN212417586U (zh) 一种增加湍流产生的配液罐
CN213699670U (zh) 一种生物酵素杀虫剂制作用搅拌装置
CN108970507A (zh) 荧光粉搅拌系统及方法
CN220926371U (zh) 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CN209576669U (zh) 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