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6371U - 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6371U
CN220926371U CN202322610431.7U CN202322610431U CN220926371U CN 220926371 U CN220926371 U CN 220926371U CN 202322610431 U CN202322610431 U CN 202322610431U CN 220926371 U CN220926371 U CN 220926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avity
grease
separation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104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战
王群英
王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feng Jiuho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feng Jiuh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feng Jiuho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feng Jiuh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104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6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6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6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塑剂生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分离池和油脂池,所述的分离池内安装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分离池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上连通有进液管,所述的第二腔体上连通有排液管,分离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的第一腔体和所述的第二腔体通过第一输液管相连通,第一输液管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腔体的顶部与油脂池相连通,油脂池的上方设置有回收罐,回收罐与油脂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回收罐通过第一水泵与油脂池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对水液和油脂进行分离输送,便于对油脂进行回收,油脂分离质量高、效果好的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塑剂生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在工业生产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塑化剂的使用可以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通过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故而增塑剂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添加剂。增塑剂以植物油为原料,依次经过酯交换、乙酰化和环氧化等步骤合成的,后处理还要经过水洗、抽真空、过滤等步骤。因此,增塑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中含有一定的油分,需要将油分与污水分离。
现有的油水分离设备的分离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油水分离不彻底的现象,为了回收油脂更加彻底,油水分离工艺采用三级分离的方式,即使用三个油水分离罐进行串联连接,利用油与水的密度差,分离出上浮的油脂,从而降低了废水的内部浮油,降低废水的有机物含量,其中一级油水分离罐的进口与生产增塑剂单元的废水端进行连接,三级油水分离罐与化学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进行连接。由于三个水分离罐进行油脂分离时,三个油水分离罐均分别含有废水,为了确保废水分离的质量,需要分别在三个油水分离罐上分别安装排水管,为此导致回收废水时,操作人员需要对三个油水分离罐进行操作,并且三级分离的方式要求油水分离处理的平衡的动态性很强,油气界面调整不够准确时,容易影响油脂回收质量,为此需要操作人员不断地调整,十分的麻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油水分离质量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对水液和油脂进行分离输送,便于对油脂进行回收,油脂分离质量高、效果好的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分离池和油脂池,所述的分离池内安装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分离池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上连通有进液管,所述的第二腔体上连通有排液管,分离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的第一腔体和所述的第二腔体通过第一输液管相连通,第一输液管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腔体的顶部与油脂池相连通,油脂池的上方设置有回收罐,回收罐与油脂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回收罐通过第一水泵与油脂池相连通,油脂池的底部依次连通有第二水泵和单向阀,回收罐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调节阀,单向阀和第二调节阀之间设置有三通输液管,三通输液管的三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腔体、第二调节阀以及单向阀的输出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水泵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三输液管和第四输液管,第一水泵的出液端通过第三输液管与回收罐的顶端相连通,第一水泵的进液端通过第四输液管与油脂池的顶端相连通,第四输液管的底部安装有浮吸机构,所述的浮吸机构包括第四输液管内套装的浮吸管、浮吸管两侧设置的限位杆以及浮吸管底部安装的漂浮垫,所述的浮吸管的内部直径与第四输液管的外部直径相吻合,第四输液管的底部的两侧分别竖直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杆套装在限位槽,所述的漂浮垫的中部开设有套孔,该套孔固定套装在浮吸管上。
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杆的外侧套装有螺母,螺母的一侧与第四输液管的侧壁相接触,螺母与限位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分隔板的底部采用倒置T字型结构,分隔板的顶部采用圆弧型结构,分隔板的顶端朝向所述的第一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内竖直安装有稳流板。
优选的,所述的分离池的顶部开设有分离槽,分离槽与所述的第一腔体相连通,分离槽的底部套装有导液板,导液板采用U字型结构,导液板的外部形状与分离槽的底部形状相吻合,导液板的伸出端与油脂池的顶部相连通,分隔板的顶端的所在高度不低于导液板的所在高度。
优选的,所述的分离池和油脂池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观察槽,观察槽内安装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的回收罐的一侧连通有排油管,排油管上安装有第三调节阀,回收罐的另一侧设置有液位计,液位计的两端分别与回收罐的顶端以及回收罐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的液位计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分隔板将分离池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利用安装的第一输液管和第一调节阀,使得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底部相连通,方便通过第一输液管将第一腔体内的水液分离送进第二腔体内,通过排液管对输进的水液进行排出,从而减轻了工人操作的难度,而第一腔体的顶部与油脂池相连通,使得浮于水液的上方的油脂流入油脂池,从而对废水中的油水进行分离处理,通过设置第一水泵,方便将油脂池内的油脂吸入高处的回收罐内,以满足油脂回收的要求,并通过对设置的第二水泵和第二调节阀进行,将回收罐和油脂池流进的水液输送回分离池的第一腔体内,从而提高回收罐和油脂池的油脂分离质量,且利用输送回分离池的第一腔体内水液,带动第一腔体内的废水的液位进行上升,方便废水顶部的油脂流入油脂池内,确保油脂分离效果。
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漂浮垫的密度小于油脂的密度,使得漂浮垫浮于油脂池内油脂上,带动浮吸管沿着油脂池内溶液的液位升降进行上下移动,使其浮吸管的底端保持在油脂池内溶液的顶部,方便将油脂吸入回收罐内,以减少水液吸进回收罐,并通过设置的螺母和限位杆,以及第四输液管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便于对浮吸管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浮吸管进行控制。
再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稳流板,对分离池的第一腔体内的溶液进行稳流处理,提高油脂分离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导液板,方便将分离池内分离的油脂输送进油脂池,并通过设置的观察窗以及透明材质制成,方便工人观察分离池、油脂池以回收罐内的油脂层、油水层和水液层的分层情况,进而方便对油水分离进行调整,以满足油脂回收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离池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输液管与浮吸管的组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分离池1和油脂池2,所述的分离池1内安装有分隔板3,分隔板3将分离池1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上连通有进液管4,所述的第二腔体上连通有排液管5,分离池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输液管6,所述的第一腔体和所述的第二腔体通过第一输液管6相连通,第一输液管6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7,第一调节阀7用于控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通,所述的第一腔体的顶部与油脂池2相连通,通过进液管4向分离池1进行送液作业,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溶液不断增高,由于油脂浮于水液的上方,随着液位的上升,油脂通过第一腔体的顶部流入油脂池2内,从而对油脂进行分离,油脂池2的上方设置有回收罐8,回收罐8的底端位于分离池1的上方,回收罐8与油脂池2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9,回收罐8通过第一水泵9与油脂池2相连通,通过第一水泵9将油脂池2内的油脂吸入回收罐8内,以满足油脂回收的要求,油脂池2的底部依次连通有第二水泵10和单向阀11,回收罐8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调节阀12,单向阀11和第二调节阀12之间设置有三通输液管13,三通输液管13的三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腔体、第二调节阀12以及单向阀11的输出端相连通,通过对第二水泵10和第二调节阀12分别进行控制,方便将回收罐8和油脂池2流进的水液输送回分离池1,从而提高油脂分离效率,减轻了工人操作的难度。
请再次参阅图4,所述的第一水泵9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三输液管14和第四输液管15,第一水泵9的出液端通过第三输液管14与回收罐8的顶端相连通,第一水泵9的进液端通过第四输液管15与油脂池2的顶端相连通,第四输液管15的底部安装有浮吸机构,所述的浮吸机构包括第四输液管15内套装的浮吸管16、浮吸管16两侧设置的限位杆17以及浮吸管16底部安装的漂浮垫18,所述的浮吸管16的内部直径与第四输液管15的外部直径相吻合,第四输液管15的底部的两侧分别竖直开设有限位槽19,限位杆17套装在限位槽19,所述的漂浮垫18的中部开设有套孔,该套孔固定套装在浮吸管16上,所述的漂浮垫18的密度小于油脂的密度,使得漂浮垫18浮于油脂池2内油脂上,从而带动浮吸管16沿着油脂池2内溶液的液位升降进行上下移动,确保浮吸管16的底端保持在油脂池2内溶液的顶部,方便将油脂吸入回收罐8内,从而减少水液吸进回收罐8。
所述的限位杆17的外侧套装有螺母20,螺母20的一侧与第四输液管15的侧壁相接触,螺母20与限位杆17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拧紧螺母20,方便将浮吸管16夹紧固定在第四输液管15上,从而便于对浮吸管16进行固定控制。
请再次参阅图3,所述的分隔板3的底部采用倒置T字型结构,分隔板3的顶部圆弧型结构,分隔板3的顶端朝向所述的第一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内竖直安装有稳流板21,从而对所述的第一腔体内的污水进行稳流处理,提高油脂分离的稳定性。
所述的分离池1的顶部开设有分离槽22,分离槽22与所述的第一腔体相连通,分离槽22的底部套装有导液板23,导液板23采用U字型结构,导液板23的外部形状与分离槽22的底部形状相吻合,导液板23的伸出端与油脂池2的顶部相连通,分隔板3的顶端的所在高度不低于导液板23的所在高度,从而方便将分离的油脂输送进油脂池2内。
所述的分离池1和油脂池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观察槽24,观察槽24内安装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25,通过观察窗25对分离池1或油脂池2的溶液进行观察,方便工人根据油脂层、油水层和水液层对分离回收作业进行控制。
所述的回收罐8的一侧连通有排油管26,排油管26上安装有第三调节阀27,通过对第三调节阀27进行调控,方便控制油脂的排送,回收罐8的另一侧设置有液位计28,液位计28的两端分别与回收罐8的顶端以及回收罐8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的液位计28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通过对液位计28对进行观察,方便工人掌握回收罐8内的溶液的液位,以及掌握回收罐8内油脂层、油水层和水液层的分层情况,进而方便对回收罐8内油水分离进行调整,以满足油脂回收要求。
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至4所示,首先,将进液管4的伸出端与上源的生产增塑剂单元的废水端进行连接,将排液管5的伸出端与下源的废水回收单元的输入端进行连接,并将排油管26的伸出端与下源的油脂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进行连接,以满足工艺的连续性。
然后,将生产增塑剂单元的废水通过进液管4逐渐输送进行分离池1的第一腔体内,使得该第一腔体内的溶液不断上升,由于油脂浮于水液的上方,随着液位的上升,油脂通过该第一腔体的顶部流入油脂池2内,从而对油脂进行分离,同时对第一调节阀7进行调控,使其该第一腔体底部的水液输送进分离池1的第二腔体内,并通过排液管5对输进的水液进行排送,便于向废水回收单元输送水液。
再然后,随着油脂池2内溶液不断上升,由于漂浮垫18浮于油脂池2内油脂上,带动浮吸管16进行上升移动,通过启动第一水泵9,将油脂池2内溶液的顶部吸入回收罐8内,从而减少水液吸进回收罐8。
最后,通过对观察窗25和液位计28进行定期观察,优选定期时间为5min-10min,判断回收罐8和油脂池2内溶液的容量,并通过第二水泵10和第二调节阀12的控制进行调整,从而将水液排回分离池1的第一腔体内,以满足油脂回收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方便对水液和油脂进行分离输送,便于对油脂进行回收,油脂分离质量高、效果好的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分离池(1)和油脂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池(1)内安装有分隔板(3),分隔板(3)将分离池(1)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上连通有进液管(4),所述的第二腔体上连通有排液管(5),分离池(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输液管(6),所述的第一腔体和所述的第二腔体通过第一输液管(6)相连通,第一输液管(6)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7),所述的第一腔体的顶部与油脂池(2)相连通,油脂池(2)的上方设置有回收罐(8),回收罐(8)与油脂池(2)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9),回收罐(8)通过第一水泵(9)与油脂池(2)相连通,油脂池(2)的底部依次连通有第二水泵(10)和单向阀(11),回收罐(8)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调节阀(12),单向阀(11)和第二调节阀(12)之间设置有三通输液管(13),三通输液管(13)的三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腔体、第二调节阀(12)以及单向阀(11)的输出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水泵(9)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三输液管(14)和第四输液管(15),第一水泵(9)的出液端通过第三输液管(14)与回收罐(8)的顶端相连通,第一水泵(9)的进液端通过第四输液管(15)与油脂池(2)的顶端相连通,第四输液管(15)的底部安装有浮吸机构,所述的浮吸机构包括第四输液管(15)内套装的浮吸管(16)、浮吸管(16)两侧设置的限位杆(17)以及浮吸管(16)底部安装的漂浮垫(18),所述的浮吸管(16)的内部直径与第四输液管(15)的外部直径相吻合,第四输液管(15)的底部的两侧分别竖直开设有限位槽(19),限位杆(17)套装在限位槽(19),所述的漂浮垫(18)的中部开设有套孔,该套孔固定套装在浮吸管(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杆(17)的外侧套装有螺母(20),螺母(20)的一侧与第四输液管(15)的侧壁相接触,螺母(20)与限位杆(17)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板(3)的底部采用倒置T字型结构,分隔板(3)的采用顶部圆弧型结构,分隔板(3)的顶端朝向所述的第一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内竖直安装有稳流板(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池(1)的顶部开设有分离槽(22),分离槽(22)与所述的第一腔体相连通,分离槽(22)的底部套装有导液板(23),导液板(23)采用U字型结构,导液板(23)的外部形状与分离槽(22)的底部形状相吻合,导液板(23)的伸出端与油脂池(2)的顶部相连通,分隔板(3)的顶端的所在高度不低于导液板(23)的所在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池(1)和油脂池(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观察槽(24),观察槽(24)内安装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罐(8)的一侧连通有排油管(26),排油管(26)上安装有第三调节阀(27),回收罐(8)的另一侧设置有液位计(28),液位计(28)的两端分别与回收罐(8)的顶端以及回收罐(8)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的液位计(28)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CN202322610431.7U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Active CN220926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0431.7U CN220926371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0431.7U CN220926371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6371U true CN220926371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37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10431.7U Active CN220926371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6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7651B2 (en) Valveless siphon decanter and methods of use
CN204485674U (zh) 一种射流搅拌装置及带有该搅拌装置的敞开式厌氧反应器
CN220926371U (zh) 一种增塑剂废水的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CN205435067U (zh) 一种移动式浮油回收和油水分离装置
CN210021257U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生产用油水分离器
CN201999844U (zh) 膜生物反应池工艺的活性污泥气浮浓缩装置
CN216377868U (zh) 一种自来水厂plc自控排泥水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CN211470819U (zh) 气水混合逆流过滤器
CN204039095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气浮装置
CN204434321U (zh) 气浮池
CN209861999U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增氧装置
CN114014390A (zh) 一种大直径的管式气提装置
CN208856952U (zh) 用于石油开采油水分离的装置
CN220432384U (zh) 一种高度处理型净化槽
CN210278358U (zh) 一种静态滗水装置
CN218969024U (zh) 一体化快沉淀生化装置
CN218810921U (zh) 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475727Y (zh) 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22064272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菌剂的定量输送装置
CN219792602U (zh) 含油污水撇油设备
CN212425481U (zh) 一种基于plc编程的污水处理系统用污水处理池
CN212712855U (zh) 一种提取水中污油的装置
CN205170605U (zh) 用于炼油污水处理的一体化生物吸附装置
CN113121030B (zh)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CN210457646U (zh) 一种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