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3471A - 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3471A
CN115103471A CN202210849637.2A CN202210849637A CN115103471A CN 115103471 A CN115103471 A CN 115103471A CN 202210849637 A CN202210849637 A CN 202210849637A CN 115103471 A CN115103471 A CN 115103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temperature sensor
panel
temperature
pane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96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Jingwei Glas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Jingwei Glas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Jingwei Glas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Jingwei Glas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96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34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3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34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包括面板本体、温度传感器、底盖、线圈架和线圈,面板本体具有安装孔,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各个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底面并将所述安装孔的底部覆盖;所述线圈架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底盖的底部,所述线圈固定设置于所述线圈架的底部,并绕成环状或螺旋状。本发明具有感温灵敏、易于组装和结构紧凑的优点,使电磁烹饪器具可做得更加轻薄。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发热技术应用到烹饪行业以来,控温一直是个大难题,主流的电磁炉结构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结构:从上向下依次是锅具、微晶面板(4mm左右),传感器组件(包含外壳、绝缘层、传感器,传感器的位置在线圈盘的中心处)。由于微晶面板为平板状的结构,传感器组件紧贴在微晶面板的底面,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温度传感器离锅具之间距离过远,锅具的温度需要先传导到4mm厚的微晶面板,使微晶面板发热,然后再由微晶面板将热量传导至传感器,因此存在导热太慢的问题。正常的家庭烹饪,一般需要的加热温度不超过280摄氏度,但是因为无法快速的感温,导致薄一点的锅具可能已经烧红,但传感器还感知不到温度。这种现象带来的结果如下:1、安全隐患,严重滞后的感温,有可能在油量较少时让油达到燃点,引发火灾;2、过高的油温产生大量的芳香烃,严重致癌。3、中式菜肴烹饪,口感比较差。
第二种结构:在微晶玻璃相对于线圈盘的中心位置处开孔,让温度传感器组件直接接触到锅具,传感器组件包含外壳、绝缘层、传感器。传感器的外壳一般为金属制成,当在传感器的顶部放置锅具时,金属的外壳处于交变磁场中会导致其自身发热(在电磁炉的锅具下方,所有的金属都会发热,距锅越近,发热越快),因此导致传感器感温不准;另外,根据安规的要求,传感器的外壳下方需要有绝缘层,一般采用耐温350℃左右的工程塑料,导热性比较差。这种结构最大的缺点是外壳会发热持续蓄积热量,另外外壳发热会导致无法真实判断锅具的温度,所以也无法实现感温技术上的突破。同时,防水、防老化也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
以上两种结构还有如下共同的缺点:为了保证传感器不会出现漏电的问题,均需要在传感器外部设置外壳,导致传感器组件尺寸较大,所以需要在线圈盘上设计专门的装配位置,考虑到线圈盘的发热效率问题,通常都需要设计在线圈盘的中心处。电磁发热的热量主要集中在直径约90mm左右的圆环上,所以传感器距离高温区过远,无法准确反馈温度。几乎所有的电磁炉厂家都需要用自己的电磁炉进行不同的锅具加热实验,并记录温度变化曲线,在用户使用时,与所记录的曲线比对,并评估锅具的受热情况。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锅具质量变化、锅具类型变化、食材变化不可预测,从而导致了电磁炉不能够成为主流烹饪工具,主要用来烧水、打火锅、煮粥等。在面板使用方面,因为无法准确感温,所以需要耐温更高的微晶玻璃来降低发热过高的风险,因此也导致电磁炉的面板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由于面板温度较高,通常在设置线圈时,线圈需要与面板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面板温度过高而对线圈造成损坏。此外,由于面板温度较高,通常在设置线圈时,线圈需要与面板保持一定的间隙,以避免面板温度过高而对线圈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包括面板本体、温度传感器、底盖、线圈架和线圈,面板本体具有安装孔,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各个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底面并将所述安装孔的底部覆盖;所述线圈架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底盖的底部,所述线圈固定设置于所述线圈架的底部,并绕成环状或螺旋状。
优选地,所述底盖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卡钩,所述卡钩将所述线圈架扣紧于底盖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线圈架的底部设有线槽或卡扣,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线槽或所述卡扣内。
优选地,所述线圈与所述线圈架粘结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盖设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线一一对应的穿线孔,各个所述穿线孔均与所述线圈错开。
优选地,还包括导电筒,所述导电筒固定于所述穿线孔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线与对应的所述穿线孔内的所述导电筒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顶紧件,所述顶紧件设置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底盖的顶面之间,所述顶紧件的顶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抵。
优选地,所述顶紧件的顶部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底部形状适配,所述顶紧件通过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抵。
优选地,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硅脂或耐温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使用如上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面板本体的安装孔内,使温度传感器对锅具的温度检测更加灵敏准确;
2、在面板本体的底面设置底盖,可对面板本体起到加强作用,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3、通过将线圈架安装于底盖的底面,能够有效减少线圈与面板之间的间距,从而使电磁烹饪器具可以做得更加轻薄;
4、线圈架与底盖采用分体式设计,且线圈架与底盖之间采用卡扣连接,组装效率更高,维修更加方便;
5、无需额外安装外壳也能起到绝缘的效果,能够符合安规的要求,因此使得温度传感器的体积相比于传统电磁烹饪器具的温度传感装置的体积要小很多,温度传感器几乎完全嵌入到面板本体的非贯穿孔中,仅有两根连接导线穿出,电磁烹饪器具内无需为温度传感器的安装预留空间,结构更加紧凑,温度传感器的装配更加灵活自由;
6、由于能够快速感温,降低了面板本体的耐温需求,可以用硼硅玻璃、阻燃工程塑料来替代,甚至在未来用钠钙玻璃作为电磁炉的面板本体也成为可能,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盖与线圈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面板本体、11-安装孔、2-温度传感器、3-底盖、31-卡钩、32-穿线孔、4-线圈架、41-线槽、5-线圈、6-导热介质、7-导电筒、8-顶紧件、81-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如图1-6所示,包括面板本体1、温度传感器2、底盖3、线圈架4和线圈5,面板本体1具有安装孔11,所述温度传感器2为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2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各个所述安装孔11内,所述安装孔11内填充有导热介质6;所述底盖3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1的底面并将所述安装孔11的底部覆盖;所述线圈架4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底盖3的底部,所述线圈5固定设置于所述线圈架4的底部,并绕成环状或螺旋状。
本发明通过在面板本体1上开设若干个安装孔11,并将温度传感器2安装于安装孔11内,因此能够使极大地减少温度传感器2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的距离,从而使温度传感器2更加靠近锅具,可以理解地,当温度传感器2与锅具之间的距离越小,则温度传感器2则可以更快地感知到锅具的温度。
在安装孔11内填充有导热介质6,由于空气的导热性能极差,因此,如果仅仅是将温度传感器2安装于安装孔11内,这样会导致当安装孔11的内壁温度已经较高,但是由于安装孔11的内壁与温度传感器2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且安装孔11内充满空气,因此会导致面板本体1的热量难以传递至温度传感器2,依然会存在温度传感器2所感受到的温度与锅具的实际温度相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在安装孔11内填充导热介质6,导热介质6将温度传感器2与安装孔11之间的缝隙全部填满,从而使温度传感器2与安装孔11之间几乎不存在空气,当锅具的温度传递至面板本体1时,面板本体1通过非贯穿的内壁将热量传递至导热介质6,导热介质6会迅速地将热量传递至温度传感器2,从而使温度传感器2整体升温,从而实现快速感温的效果。另外,面板本体1内的安装孔11可以是上下贯穿的通孔、顶部具有开口的非贯穿孔或底部具有开口的非贯穿孔;对于底部具有开口的非贯穿孔,这样可以保证面板本体1的顶面依然保持完整的平面结构,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于对面板本体1上的汤汁、粥水等进行清理,同时也保证洒落在面板本体1上的汤汁或粥水等流体不会穿过面板本体1渗入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部,以保证面板本体1的防水性。而对于安装孔11为上下贯穿的通孔和顶部具有开口的非贯穿孔的结构,则导热介质6不仅起到填充温度传感器2与安装孔11之间缝隙,还起到对温度传感器2封装的作用,避免温度传感器2受到外力而损坏,同时也对安装孔11进行密封,防止汤汁和粥水渗入安装孔11内,避免发生短路。
此外,由于在面板本体1上设置若干个安装孔11,因此面板本体1的强度会有所下降,当面板本体1受到冲击时,设有安装孔11的位置容易出现破裂;本发明在面板本体1的底面粘贴底盖3,且底盖3覆盖了全部的安装孔11,因此底盖3可以起到对面板本体1进行加强的作用,当面板本体1的顶面受到冲击时,面板本体1所受到的冲击力会将一部分传递至底盖3,从而降低面板本体1破裂的风险;因此本发明的面板本体1即使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1,依然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锅具的冲击。
温度传感器2安装于安装孔11内,由于安装孔11是开设于面板本体1的底部,而面板本体1是绝缘的,因此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2无需额外安装外壳也能起到绝缘的效果,能够符合安规的要求;由于无需在温度传感器2的外部设置绝缘的外壳,因此使得温度传感器2的体积相比于传统电磁烹饪器具的温度传感装置的体积要小很多,温度传感器2完全嵌入到面板本体1的安装孔11中,仅有两根连接导线穿出,电磁烹饪器具内无需为温度传感器2的安装预留空间,结构更加紧凑,温度传感器2的装配更加灵活自由。
另外,传统的电磁烹饪器全部都是将线圈5绕设于线圈架4内,然后将线圈5和线圈架4设置于电磁烹饪器具的底壳上,并通过支柱将线圈5支撑起来,并且使得线圈5及线圈架4与面板本体1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这样是因为传统的电磁烹饪器具的温度传感器2测温不准且严重滞后,因此当锅具过热时,热量会源源不断地传递至面板本体1,然而温度传感器2还未检测到锅具已经过热,从而会导致面板本体1的整体温度随着锅具不断上升,当面板本体1的温度已经达到预设的温度值时,由于锅具早已远远地超出预设的温度值,此时即使将电磁烹饪器降低加热功率甚至完全关掉,锅具的过高的温度依然会使得面板本体1的温度继续上升,从而使得面板本体1的温度非常容易超出预期的范围,所以目前的电磁烹饪器具为了避免由于面板本体1过高的温度使得线圈架4或线圈5表面的绝缘漆熔化,所以传统的电磁烹饪器具必须将线圈架4及线圈5与面板本体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利用空气较差的导热性来避免面板本体1的温度过高时将其熔化而引起安全隐患,甚至还需要在面板本体1的底面粘贴用于隔热的云母片。
本发明由于将温度传感器2安装至面板本体1内的安装孔11中,由于温度传感器2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的距离极近,例如在开设安装孔11时,将安装孔11的顶部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之间的厚度设置为1mm,当温度传感器2安装到安装孔11内时,则温度传感器2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也为1mm,如此近的距离可以使温度传感器2能够迅速地检测到面板本体1的顶面的温度,只需面板本体1的顶面温度上升至预设的温度值即可被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此外,由于锅具在烹饪时是紧贴于面板的本体的顶面,因此锅具的温度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的温度基本相同,当面板本体1的表面达到预设值时即可通过降低电磁烹饪器具的功率来进行控温,而锅具的温度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温度相差不大,因此锅具的温度不会使得面板本体1继续升温,从而可以轻易地将面板本体1的底面温度控制在预设的温度以下,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面板本体1的底面温度超出预设值,由此可见,本发明由于能够有效地对锅具以及面板本体1的温度进行控制,因此底盖3设置于面板本体1的底面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熔化;同理,将线圈架4设置于底盖3的底面也不会使得线圈架4由于过热而发生熔化;将线圈架4紧贴于底盖3的底部,可以显著地减少线圈5与面板本体1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使得使用本发明的电磁烹饪器具可以做得更加轻薄。
需要指出的是,当底盖3从面板本体1的底部拆卸下来时容易对温度传感器2在安装孔11中的位置造成影响,甚至底盖3的拆卸会造成温度传感器2脱落;本发明的线圈架4与底盖3采用分体的设计,并且将线圈架4与底盖3通过卡扣进行固定,在装配和拆卸时均可通过卡扣实现对线圈架4与底盖3进行连接和分离,组装和拆卸的过程更加方便,且效率更高。
此外,这样设置相比于采用螺钉固定,不仅可以减少螺钉的使用,以降低成本,并且更加重要的是,如果采用螺钉固定,由于底盖3的厚度较薄,因此需要在面板本体1的底部额外开设一些让位孔,以延长底盖3上的螺纹孔的长度,在面板本体1上开设过多的孔会使得面板本体1的强度进一步降低,而本发明采用将线圈架4与底盖3之间采用卡扣固定,因此无需在面板本体1上再开设额外的孔位,能够更好地保证面板本体1的强度。
这样当线圈5出现故障时,可单独将线圈架4和线圈5从底盖3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而底盖3则依然固定于面板本体1的底面,由于在拆卸线圈架4时能够使底盖3可以无需从面板本体1的底部拆卸下来,不仅可以降低维修的难度,也能有效地减少由于维修时带来感温不准的问题。
不仅如此,由于温度传感器2完全嵌入到面板本体1的安装孔11中,即使线圈5几乎紧贴于面板本体1的底面,也可以在面板本体1内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2,且线圈5无需针对温度传感器2设计避让结构,可以实现既可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2以准确地检测出锅具各个区域的温度,还可以保证线圈5能够以最佳的加热效率的方式进行绕线。
此外,线圈5绕成环状或螺旋状是指线圈5垂直于面板本体1的底面的投影为环状或螺旋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线圈5可以是在一个平面内绕成环状或螺旋状,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线圈5在绕线时可以具有立体的结构,例如绕成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锥形结构;当然,线圈5绕成环状包括但不限于圆环状、椭圆环状和多边形环状等。
本发明实现了快速感温,自由装配:感温速度达到了传统感温速度的十倍以上,并且不需要线圈盘提供专用的安装空间,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装配多个传感器。同时,由于能够快速感温,让电磁炉具备了实现智能烹饪的基础,降低了玻璃面板本体1的耐温需求,可以用硼硅玻璃、阻燃程塑料来替代,甚至在未来用钠钙玻璃作为电磁炉的面板本体1也成为可能。这些优点将让电磁炉能量转化效率高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并且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装配效率,扩展电磁炉的应用范围。硼硅玻璃、钠钙玻璃经过钢化后,抗物理冲击的强度也远高于微晶玻璃,在耐温需求降低的情况下,也大幅的提高了电磁炉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2和3所示,所述底盖3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卡钩31,所述卡钩31将所述线圈架4扣紧于底盖3的底部。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例,线圈架4的四周设有与卡钩31一一对应的卡槽,当将线圈架4压紧于底盖3的底面时,线圈架4将各个卡钩31撑开,当各个卡钩31分别卡入对应的卡槽内,卡钩31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复位,并将各个卡槽扣紧,从而将线圈架4固定于底盖3的底面;可以理解地,卡钩31可设置于底盖3的底部边缘处,也可以设置于底盖3的中部,各个卡扣可以相对于底盖3的中心对称或不对称地设置。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线圈架4的底部设有线槽41或卡扣,所述线圈5固定于所述线槽41或所述卡扣内。
通过设置线槽41或卡扣,可以对线圈5进行限位,以便于将线圈5绕成环状或螺旋状,并且使得每个线圈5都可按照相同的形状进行绕线,产品的质量一致性更高;另外,线槽41或卡扣可以对线圈5起到保持作用,使线圈5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不易发生变形,避免了线圈5变形而导致磁场变化,影响加热效率;不仅如此,线槽41和卡扣还可以使各圈之间能够相互分离,避免线圈5表面的绝缘漆出现破损而出现短路。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线圈5与所述线圈架4粘结固定。
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地对线圈5进行固定,线圈5既可以通过耐温胶粘结于线圈架4的底面,也可以粘结于线槽41或卡扣内,防止线圈5由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出。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底盖3设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一一对应的穿线孔32,各个所述穿线孔32均与所述线圈5错开。
通过在底盖3设置穿线孔32可以便于将安装孔11内的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引出,以使温度传感器2能够与其他电气部件进行电连接;为了避免温度传感器2穿出的导线与线圈5干涉,可将穿线孔32设置于线圈5的相邻两圈之间的间隙处,这样既无需线圈5针对温度传感器2作出让位设置,也可使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不会与线圈5相互干涉。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还包括导电筒7,所述导电筒7固定于所述穿线孔32内,所述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与对应的所述穿线孔32内的所述导电筒7电连接。
在温度传感器2安装到面板本体1内的安装孔11后,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从底盖3的穿线孔32穿出,然后需要与接线端子进行电连接,温度传感器2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到电磁烹饪器具的电路板上,例如温度传感器2与接线端子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由于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对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进行调整,以便于将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与接线端子的导线对接起来然后进行焊接,在对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2会受到一定的力,容易在安装孔11内发生移动,因此通常需要等待安装孔11内的导热介质6固化后才可进行焊接,如果导热介质6采用耐温胶,例如硅酮胶,则固化需要8小时左右,这样会导致在批量生产时,大量的半成品都处于等待固化的状态,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如果导热介质6采用导热硅脂,由于导热硅脂是不会固化的,因此在焊接过程中要保证温度传感器2不会发生移动是极其困难的;作为其中一种实施例,本发明在底盖3上开设与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一一对应的穿线孔32,温度传感器2具有两条导线,底盖3盖开设有对应的穿线孔32,每个穿线孔32内分别设置导电筒7,导电筒7与穿线孔32之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粘结等方式进行固定,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可以穿入对应的导电筒7内并与导电筒7进行电连接,接线端子的导线也可以插入导电筒7内,与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一起进行电连接,这样设置无需调整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使整个连接过程更加简单,效率更高,且无需使用治具。此外,由于导电筒7的侧壁均是导电的,因此温度传感器2的导线与导电筒7之间可以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不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5所示,还包括顶紧件8,所述顶紧件8设置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和所述底盖3的顶面之间,所述顶紧件8的顶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相抵。
通过设置顶紧件8可以对温度传感器2的位置起到定位的作用,使温度传感器2在顶紧件8的支撑作用下,无论是在装配过程、运输过程还是使用过程中都不易出现位移,使温度传感器2的感温效果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顶紧件8的顶部设有弧形凹槽81,所述弧形凹槽81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的底部形状适配,所述顶紧件8通过所述弧形凹槽81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相抵。
这样设置可以使增加顶紧件8与温度传感器2的底部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温度传感器2能够相对于顶紧件8进行定位,不均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导热介质6为导热硅脂或耐温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导热介质6包括但不限制于耐温胶或导热硅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其中,耐温胶是指与产品应用温度适配的胶,包括但不限于硅酮胶和陶瓷胶。例如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上限为350℃,则选用耐温350℃以上的胶;另一种使用场景,比如说暖菜板,在使用的过程中的温度上限为60℃,则选用耐温60℃以上的胶。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使用如上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电磁烹饪器具包括但不限于电磁炉、IH电饭煲和暖菜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本体、温度传感器、底盖、线圈架和线圈,面板本体具有安装孔,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各个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底面并将所述安装孔的底部覆盖;所述线圈架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底盖的底部,所述线圈固定设置于所述线圈架的底部,并绕成环状或螺旋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卡钩,所述卡钩将所述线圈架扣紧于底盖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的底部设有线槽或卡扣,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线槽或所述卡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与所述线圈架粘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设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线一一对应的穿线孔,各个所述穿线孔均与所述线圈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筒,所述导电筒固定于所述穿线孔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线与对应的所述穿线孔内的所述导电筒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紧件,所述顶紧件设置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底盖的顶面之间,所述顶紧件的顶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件的顶部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底部形状适配,所述顶紧件通过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硅脂或耐温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
CN202210849637.2A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Pending CN1151034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9637.2A CN115103471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9637.2A CN115103471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3471A true CN115103471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98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9637.2A Pending CN115103471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34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3501U (ja) 電磁調理器
CN115059941A (zh) 一种结构可靠的快速感温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CN115103470A (zh) 一种具有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CN103690054A (zh) 光波储能加热的家用及商用生活电器
CN217952381U (zh) 一种集成有线圈架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CN115103471A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7952380U (zh) 一种快速感温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18330299U (zh) 一种顶面安装有温度传感装置的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8328285U (zh) 一种具有温度传感装置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7875952U (zh) 一种具有接线端子的感温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17952376U (zh) 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安装可靠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烹饪器具
CN217875960U (zh) 一种便于温度传感装置接线的面板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7952382U (zh) 一种快速感温面板的温度传感装置安装结构及烹饪器具
CN217875961U (zh) 一种集成有温度检测装置的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17875967U (zh) 一种具有温度传感装置的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17875968U (zh) 一种温度传感装置与面板的安装结构及使用它的烹饪器具
CN217875966U (zh) 一种便于穿线的快速感温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01310957Y (zh) 高效节能电热炉
CN2183044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定位的快速感温面板和使用它的烹饪器具
CN218295827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快速感温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09726277U (zh) 烹饪炉具
CN115200728A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不松脱的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CN115200727A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组装方法
CN115218228A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集成有温度检测装置的面板及烹饪器具
CN219675314U (zh)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