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7540B -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7540B
CN115097540B CN202210590287.2A CN202210590287A CN115097540B CN 115097540 B CN115097540 B CN 115097540B CN 202210590287 A CN202210590287 A CN 202210590287A CN 115097540 B CN115097540 B CN 115097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screw
sensor
workpiece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02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97540A (zh
Inventor
潘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02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75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7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7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97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7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形成安装台面。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和安装组件,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磁力座,且所述底座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磁力座的开关,所述底座磁吸于所述检测台。当待检测工件位于检测装置正下方时,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通过安装组件一一对应的位于待检测工件的各螺孔的正上方,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的螺丝是否漏锁,其中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与待检测工件的螺孔数量一致。本申请有效解决了生产中螺丝漏锁,引起返工,螺丝锁付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工件的螺丝锁附是否漏检主要为人工检查,而人工识别有很大不确定性,漏检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且每更换一种工件型号,都需要培训员工要记住要待锁付工件的螺孔数量和位置。由于元器件和孔都跟螺丝很相似,采用CCD视觉定位识别螺丝是否锁附时CCD视觉误判率高。
现有PC主板的螺丝锁附检测装置主要以探针和接近开关为主,由于主板已经装入主机箱内,上下探针无法接触到螺丝;接近开关由于主板上有铁质网口、音频口比较高,不能接近主板锁附螺丝,且会被其他铁材料元器件干扰误判。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供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使得主板螺丝锁附效率更高,提高一次完全锁附全部螺丝成功率更高,降低主板螺丝锁附漏失率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可以提高主板螺丝锁附效率,一次锁附全部螺丝,可以降低主板螺丝锁附漏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第一技术方案: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台,形成安装台面。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和安装组件,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台。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磁力座,且所述底座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磁力座的开关,所述底座磁吸于所述检测台。
当待检测工件位于检测装置正下方时,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通过安装组件一一对应的位于待检测工件的各螺孔的正上方,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的螺丝是否漏锁,其中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与待检测工件的螺孔数量一致。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竖杆和安装板,所述竖杆一端连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竖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被配置为所述传感器的安装位,所述条形孔用以安装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台中部开设有检测窗;
所述底座磁吸于所述检测台时,所述传感器的发射端朝向所述检测窗。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校准部,所述校准部包括收放件和铅垂线,所述铅垂线通过所述收放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台包括支撑板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检测窗两侧。
所述支撑部包括滑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滑轨的一端部,所述滑轨和所述滑槽配合,将所述支撑板滑移设置在支撑部。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台、所述安装板以及所述待检测工件为两两平行设置。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还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抵接于所述滑轨,于调节所述滑轨在所述滑槽中的相对位置。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通过竖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设置于螺丝锁付工位正上方,以在锁付螺丝的同时完成螺丝漏锁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第二技术方案: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的螺丝漏锁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待检测工件的螺孔数量选择传感器和安装组件的数量。
S2、根据待检测工件的螺孔布局在检测台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安装所述传感器。
S3、采用校准部对每个传感器进行校准,使得所述传感器与待检测工件的螺孔一一对应。
S4、传感器向螺孔位置发射信号。
S5、接收各传感器发射信号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各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计算得到所述待检测工件的螺丝漏锁检测结果。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有效解决了生产中螺丝漏锁,引起返工,螺丝锁付效率低的问题。
2、采用可拆卸的检测组件,解决了产线切换产品时装置兼容性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3、采用感应器解决了装置在检测时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和锁附的问题,使螺丝锁附检测工位可以与锁附工位重叠,使得检测和锁付同时进行,提高效率。
4、采用具有磁力的底座安装传感器,简化了传感器的校准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检测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申请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申请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的检测组件立体图;
图6是本申请的检测台的立体图;
图7是本申请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校准部的立体图;
图9是本申请检测装置检测方法的步骤图。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10、检测台;
11、支撑板;12、滑槽;13、检测窗;14、调节部;15、支撑部;
151、滑轨;152、连接部;
20、检测部;
21、底座;22、竖杆;23、安装板;24、传感器;25、条形孔;26、开关;
30、校准部;
31、收放件;32、铅垂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8所示,图1为本申请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0),形成安装台面;检测部(20),所述检测部(20)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24)和安装组件,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24)通过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台(10);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底座(21),所述底座(21)为磁力座,且所述底座(21)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磁力座的开关(26),所述底座(21)磁吸于所述检测台(10);待检测工件位于检测装置正下方时,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24)通过安装组件一一对应的位于待检测工件的各螺孔的正上方,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的螺丝是否漏锁,其中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与待检测工件的螺孔数量一致。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螺丝锁付可以是PC主机主板的安装、也可以是手机主板的安装,或者是其他电子产品、智能硬件中电路板在模具中的螺栓锁付。
检测部20通过检测台10安装于螺丝漏锁检测工位,传感器24通过底座21安装与所述检测台10。所述检测部20可以为一组或者多组,同时,每组检测部20上可以安装至少一个传感器24,具体根据主板的规格进行选择。安装时,根据主板上的螺孔数量,选择一组或者多组检测部20,并给每组检测部20配置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24。然后根据主板上的螺孔布局将每组检测部20安装于检测台10上,并调整检测部20和传感器24的相对位置,使得每个传感器24均对应一个主板上的螺孔。在检测时,传感器24发射信号对与之对应的螺孔进行监控,当螺钉锁付到螺孔时,通过接收到的传感器24发射信号的反馈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并将判断结果生成检测结果通知操作人员。
其中,所述底座21为磁力座,所述磁力座采用电磁铁通过磁力吸附于检测台10上,磁力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磁力座中电磁铁的开关26。在检测部20安装时,通过磁力座可以灵活地确定安装位置,具体来讲,当主板上的螺孔较少是,检测台10上设置的检测部20较少,每个底座21均可以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当主板上的螺孔较多是,检测台10上设置的检测部20较多,可能会发生有些底座21没有安装位置的情况,此时,采用磁力座可以灵活地选择检测部20的安装位置。具体地,在检测部20较少时、检测板上底座21的安装区域足够多时,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常规排列方式;在检测部20较多时、或者当检测部20某一区域的底座21安装比较集中,采用图4中所示的常规排序方式无法满足需要时,可以将磁力座设于相对底座21安装比较松散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24的种类不做限制,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24、红外线传感器24、光电传感器24、测距传感器24等,优选地采用光纤传感器24。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竖杆22和安装板23,所述竖杆22一端连接有所述安装板23,所述竖杆2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21,所述传感器24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3上。
进一步地,传感器24通过竖杆22和安装板23安装于底座21之上时,竖杆22将传感器24相对于检测台10支撑器一定距离,使得传感器24和检测台10之间形成一定空间,当传感器24发出的信号没有对准所述主板上的螺孔时,便于操作人员对传感器24进行调节,减少因为维护传感器24而对传感器24进行拆解造成的时间浪费,提高了检测效率。
所述安装板23常温下具有可塑性并定型的部件,当在检测部20较多时、或者当检测部20某一区域的底座21安装比较集中,采用图4中所示的常规排序方式无法满足需要时,可以采用通过底座21吸附于所述检测台侧壁,并通过折弯所述安装板23将传感器24定位于适当位置。其中所述安装板23可以是在常温下容易折弯的金属或非金属片状结构,如铜片、铝片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和竖杆22之间设置有常温下容易弯折的金属和/或非金属制成的连接元件,如铝等制成的铝包胶软管、波纹管等。通过连接元件的设置可以在所述安装板23不变形的情况下,只需弯折连接板和竖杆22之间的连接元件,调节连接板和竖杆22之间的角度,配合所述磁力座实现的灵活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23上开设有条形孔25,所述条形孔25被配置为所述传感器24的安装位,所述条形孔25用以安装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24。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24为通过螺母等连接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3的条形孔25中,所述条形孔25可以容纳多个传感器24的安装,且传感器24安装于条形孔25时,可以在条形孔25的范围中选取适当的安装位置再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解决了多个传感器24安装时对底座21的需求数量,在主板上螺孔较多时,节约了检测板的底座21安装空间,同时传感器24在条形孔25中滑动定位并固定的设置,大大增加了传感器24设置位置的灵活性,避免了在一些由于主板上螺孔位置特殊而引起传感器24不能与之对应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台10中部开设有检测窗13;所述底座21磁吸于所述检测台10时,所述传感器24的发射端朝向所述检测窗13。
进一步地,通过在检测台10开设检测窗13,用于将传感器24和螺丝锁付工位分隔开,在螺丝锁付时,传感器24从检测窗13一侧发射出信号,操作人员在检测窗13另一侧进行螺丝锁付,避免了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将手、肘、头部等肢体或操作工具与传感器24发射磕碰,对传感器24位置造成偏移,或者造成传感器24损坏等,影响工作效率、漏锁检测以及造成经济损失。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校准部30,所述校准部30包括收放件31和铅垂线32,所述铅垂线32通过所述收放件31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21。
进一步地,在安装检测部20时,需要对传感器24进行校准,为了使传感器24准确地将检测信号发射到主板上的螺孔所在的位置,例如采用光纤传感器24时,需要控制光纤传感器24发射的光信号到主板上的方向和光斑大小,此时通过校准部30进行校准,使得传感器24的发射端与主板垂直设置,具体地,所述收放件31通过轴承设置于检测部20的底座21,铅垂线32通过内收放件31使铅锤与主板上的螺孔上表面持平,调整磁力座位置使得铅垂与主板上的螺孔重合,即可将传感器24的定位完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台10包括支撑板11和支撑部15,所述支撑部15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包括滑槽12,所述滑槽12开设于所述支撑板11侧部;所述支撑部15包括滑轨151和连接部152,所述连接部152设置于所述滑轨151的一端部,所述滑轨151和所述滑槽12配合,将所述支撑板11滑移设置在支撑部15。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板11滑移设置在支撑部15,使得检测台10可以在螺丝锁付工位相对于主板装配线一个方向进行移动,便于检测台10和主板的定位,从而便于检测部20和主板上的螺孔进行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台10、所述安装板23以及所述主板为两两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检测台10进行安装时,检测台10、安装板23以及所述主板为两两平行设置可以使得安装于检测台10的检测部20的传感器24信号发射端垂直向主板上的螺孔处发射信号,以避免信号发射时传感器24信号发射端以倾斜的角度向主板上的螺孔处发射信号而产生的误差,从而避免检测的不准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11还包括调节部14,所述调节部14通过调节部14抵接于所述滑轨151,将所述滑轨151约束于所述滑槽12。
进一步地,支撑板11通过滑轨151滑动连接在支撑部15的滑槽12中,为了避免检测装置工作中由于装配线设备晃动而对支撑板11产生滑移,通过调节部14固定支撑板11和支撑部15,防止支撑板11在不必要时的滑移,从而避免安装于支撑板11上的检测部20不能准确地将检测信号发射到主板上的螺孔处。
本申请通过采用模块化的检测部20,针对不同产品的螺孔的不同设置,在检测台10的灵活设置,通过检测部20在产线切换产品时,解决了装置兼容性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例如当PC主板上有5个螺孔需要在本工位进行锁付时。检测部20安装时,根据主板上的螺孔数量,可以选择采用5组检测部20,并给每组检测部20配置1个传感器24,并通过底座21将每组检测部20根据PC主板上的螺孔布局将每组检测部20安装于检测台10上,使得每个传感器24均对应一个主板上的螺孔。
例如PC主板上的螺孔数量为12个时,如果检测台10上设置12个检测部20,可能会发生有些底座21没有安装位置的情况,此时,采用磁力座可以灵活地选择检测部20的安装位置。具体地,12个螺孔分布其中10个集中在一处时,可以采用2个检测部20,并给每个检测部20配置5个传感器24,使之对应所述的10个螺孔,采用配置1个传感器24的2个检测部20对应另外的2个分布分散的螺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24采用光纤传感器24,光纤传感器24的发射端将光信号向主板的螺孔处进行发射,并调试其光斑刚好与螺丝锁付时的螺丝头的直径重合,在装置检测中,通过光纤传感器24的光信号的反馈信号处理,根据反馈信号判断光纤传感器24对应的螺孔处是否已经锁付螺丝,从而判断光纤传感器24对应螺孔是否被锁付。
本实施例中,检测部20包括传感器24和安装组件,所述传感器24通过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台,安装组件包括底座21、竖杆22和安装板23,所述竖杆22一端连接有所述安装板23,所述竖杆2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21,所述传感器24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3上。
所述安装板23常温下具有可塑性并定型的部件,当在检测部20较多时、或者当检测部20某一区域的底座21安装比较集中,采用图4中所示的常规排序方式无法满足需要时,可以采用通过底座21吸附于所述检测部20侧壁,并通过折弯所述安装板23将传感器24定位于适当位置。其中所述安装板23可以是在常温下容易折弯的金属或非金属片状结构,如铜片、铝片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和竖杆22之间设置有常温下容易弯折的金属和/或非金属制成的连接元件,如铝等制成的铝包胶软管、波纹管等。通过连接元件的设置可以在所述安装板23不变形的情况下,只需弯折连接板和竖杆22之间的连接元件,调节连接板和竖杆22之间的角度,配合所述磁力座实现的灵活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PC主板上的螺孔数量为20个时,且其中15个为集中在一处,另外5个为集中在另一处时,对于15个集中在一处的螺孔可以采用5组检测部20,每组检测部20采用3个传感器24,并将传感器24对应于螺孔进行,此时由于检测台10上已经没有适当的位置能够完全安装用于检测另外5个螺孔的检测部20,可以将5个检测部20通过磁力座安装于检测台10的侧部,并通过可以弯折的安装板23将安装于检测台10侧部的检测部20的传感器24进行位置调整,例如检测部20通过磁力座安装于检测台10侧部时,将安装板23朝向检测台10上部设置,并将检测台10弯折90度,使得传感器24相对检测台10垂直设置,从而使得每个传感器24的信号发射端均垂直对应于每个螺孔。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检测台10开设检测窗13,用于将传感器24和螺丝锁付工位分隔开,在螺丝锁付时,传感器24从检测窗13一侧发射出信号,操作人员在检测窗13另一侧进行螺丝锁付,避免了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将手、肘、头部等肢体或操作工具与传感器24发射磕碰,对传感器24位置造成偏移,或者造成传感器24损坏等,影响工作效率、漏锁检测以及造成经济损失。
实施例二:
为了便于上述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和操作人员协同工作,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与螺丝锁附工位重叠的螺丝漏锁检测装置。
螺丝漏锁检测装置下方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将待检测工件传送于螺丝锁付工位时,螺丝漏锁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一一对应于待检测工件的螺孔,通过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对待检测工件的螺孔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可以通过支撑杆固定,如通过竖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将螺丝漏锁检测装置设置于螺丝锁付工位正上方,也可以通过固定于临近装配线的机台侧壁的方式将螺丝漏锁检测装置设置于螺丝锁付工位正上方。当输送带带动待检测工件传送到螺丝锁付工位时,输送带暂停传送,操作人员将螺丝锁付到待检测工件上的同时,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对待检测工件进行检测,以在锁付螺丝的同时完成螺丝漏锁检测。
螺丝漏锁检测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检测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输送带发送检测结果。所述输送带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接收模块和放行按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通信模块发出的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为无漏锁时,放行按钮被允许按下,输送带继续运行,将锁付完成的工件移载到下一工位;当检测结果为有漏锁时,所述放行按钮无效,操作人员无法操作放行按钮。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还包括信息提醒模块,信息提醒模块将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检测结果转化为语音等形式播放出去,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收到检测结果,确定本次检测的工件是否锁付合格,从而确定进行放行操作还是对重新对其进行锁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的螺丝漏锁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待检测工件的螺孔数量选择传感器和安装组件的数量。
进一步地,根据待检测工件的产品类型以及待检测工件上的待锁付螺孔型号选择匹配其类型的传感器,根据待锁付螺孔的数量选择对应数量传感器,以及用于安装的安装组件。
S2、根据待检测工件的螺孔布局在检测台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安装所述传感器。
进一步地,根据待检测工件的螺孔布局,将传感器安装在对应位置,其中当某一处的螺孔较为集中时,优选采取多个传感器同时安装于一个安装组件的设置;当某一处的螺孔更为集中时,采取通过底座磁性于检测台侧部,弯折安装板以调节传感器的信号发射方向的设置。
S3、采用校准部对每个传感器进行校准,使得所述传感器与待检测工件的螺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将传感器通过安装组件安装于检测台之后,将校准部转动连接于安装组件的底座,其中校准部包括收放件和铅垂线,收放件通过轴承设置于安装组件的底座,铅垂线通过收放件使铅锤与主板上的螺孔上表面持平,调整磁力座位置使得铅垂与主板上的螺孔重合,即可将传感器的定位完成。
S4、传感器向螺孔位置发射信号。
接通传感器的电源线路,驱动传感器向螺孔处发出发射信号,优选地,所述传感器采用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发出的光信号照射在所述螺孔处形成光斑,其光斑的大小与锁付于螺孔的螺丝头大小一致,光纤传感器用于对螺丝头进行传感。
S5、接收各传感器发射信号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各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计算得到所述待检测工件的螺丝漏锁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传感器发射信号照射于待检测工件上反射回反馈信号后,计算模块通过计算对比得出每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同时统计所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所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当所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均为已锁付时,整个工件的检测结果为锁付完全;当至少存在一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为未锁付时,整个工件的检测结果为有漏锁;
进一步地,通过通信模块将检测结果发送给传送带的控制系统,所述传送带的控制系统包括放行按钮。
当控制系统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为锁付完全时,所述放行按钮有效,此时操作人员操作放行按钮,输送带将已经锁付完成的工件流向下一个工位,进行其他元器件组装。
当控制系统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为有漏锁时,所述放行按钮无效,操作人员无法放行,此时等待操作人员重新对漏锁螺孔进行锁付,并重复步骤S4-S5的检测方法,当控制系统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为无漏锁后,方能放行。
进一步地,传感器发射信号照射于待检测工件上反射回反馈信号后,计算模块通过计算对比得出每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同时统计所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所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当所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均为已锁付时,整个工件的检测结果为无漏锁;当至少存在一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为未锁付时,整个工件的检测结果为有漏锁。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它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台(10),形成安装台面;
检测部(20),所述检测部(20)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24)和安装组件,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24)通过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台(10);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底座(21),所述底座(21)为磁力座,且所述底座(21)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磁力座的开关(26),所述底座(21)磁吸于所述检测台(10);
当待检测工件位于检测装置正下方时,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24)通过安装组件一一对应的位于待检测工件的各螺孔的正上方,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的螺丝是否漏锁,其中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与待检测工件的螺孔数量一致;
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竖杆(22)和安装板(23),所述竖杆(22)一端连接有所述安装板(23),所述竖杆(2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21),所述传感器(24)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3)上;
其中,所述安装板(23)上开设有条形孔(25),所述条形孔(25)被配置为所述传感器(24)的安装位,所述条形孔(25)用以安装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24);
其中,所述检测台(10)中部开设有检测窗(13);所述底座(21)磁吸于所述检测台(10)时,所述传感器(24)的发射端朝向所述检测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校准部(30),所述校准部(30)包括收放件(31)和铅垂线(32),所述铅垂线(32)通过所述收放件(31)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0)包括支撑板(11)和支撑部(15),所述支撑部(15)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1);
所述支撑板(11)包括滑槽(12),所述滑槽(12)开设于所述检测窗(13)两侧;
所述支撑部(15)包括滑轨(151)和连接部(152),所述连接部(152)设置于所述滑轨(151)的一端部,所述滑轨(151)和所述滑槽(12)配合,将所述支撑板(11)滑移设置在支撑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0)、所述安装板(23)以及所述待检测工件为两两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还包括调节部(14),所述调节部(14)抵接于所述滑轨(151),用于调节所述滑轨(151)在所述滑槽(12)中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通过竖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设置于螺丝锁付工位正上方,以在锁付螺丝的同时完成螺丝漏锁检测。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螺丝漏锁检测装置的螺丝漏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待检测工件的螺孔数量选择传感器(24)和安装组件的数量;
S2、根据待检测工件的螺孔布局在检测台(10)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安装所述传感器(24);
S3、采用校准部(30)对每个传感器(24)进行校准,使得所述传感器(24)与待检测工件的螺孔一一对应;
S4、传感器(24)向螺孔位置发射信号;
S5、接收各传感器(24)发射信号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各传感器(24)的反馈信号计算得到所述待检测工件的螺丝漏锁检测结果。
CN202210590287.2A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ctive CN115097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0287.2A CN115097540B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0287.2A CN115097540B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7540A CN115097540A (zh) 2022-09-23
CN115097540B true CN115097540B (zh) 2024-01-12

Family

ID=8328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0287.2A Active CN115097540B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754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03277U (zh) * 2009-09-04 2010-06-09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螺丝漏锁检测装置
CN203002649U (zh) * 2013-01-07 2013-06-19 东莞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销钉漏装的在线自动检测装置
CN103925941A (zh) * 2013-01-10 2014-07-1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螺丝漏锁的检测装置
CN107744964A (zh) * 2017-11-16 2018-03-02 铭板精密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打螺丝检测装置
CN107877148A (zh) * 2017-11-23 2018-04-06 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丝检测机构、检测方法及自动化生产线
CN210037646U (zh) * 2019-06-04 2020-02-07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设备
CN216049996U (zh) * 2021-10-18 2022-03-15 苏州优士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自动螺丝检测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03277U (zh) * 2009-09-04 2010-06-09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螺丝漏锁检测装置
CN203002649U (zh) * 2013-01-07 2013-06-19 东莞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销钉漏装的在线自动检测装置
CN103925941A (zh) * 2013-01-10 2014-07-1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螺丝漏锁的检测装置
CN107744964A (zh) * 2017-11-16 2018-03-02 铭板精密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打螺丝检测装置
CN107877148A (zh) * 2017-11-23 2018-04-06 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丝检测机构、检测方法及自动化生产线
CN210037646U (zh) * 2019-06-04 2020-02-07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设备
CN216049996U (zh) * 2021-10-18 2022-03-15 苏州优士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自动螺丝检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7540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75974U (zh) 电路板图像及激光检测设备
CN105866661B (zh) Pcba定位检测装置及检测机构
US10514217B2 (en) Tube cleaning and inspec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636428B (zh) 喷码、ict测试及插数码管设备
CN105651210B (zh) 一种框架式机架平面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KR101377032B1 (ko)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용 베이스 플레이트 편심검사장치
CN205643630U (zh) Pcba定位检测装置及检测机构
CN113835018A (zh) 一种基于激光多点定位的pcba单板测试系统
CN115097540B (zh) 一种螺丝漏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2083317A (zh) 一种高效率工业机器人检测系统
US6369593B1 (en) Load board test fixture
CN109655700A (zh) 一种空调柜机用电气安全自动测试设备
CN207623468U (zh) 一种ict综合测试仪
CN109884510A (zh) 控制面板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06124917A (zh) 一种探针测试lcd短路装置
CN108414927B (zh) 基于开关自动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
CN102331426B (zh) 一种检测吸嘴故障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1132463A (zh) 用于电路板的集成式操作平台以及操作方法
JP2007198996A (ja) 共振検査装置及び共振検査方法
CN209878618U (zh) 焊缝检测机
CN111007386B (zh) 测试设备
CN111257737A (zh) 电路板测试设备
CN214408669U (zh) 一种aoi检测设备
CN220040673U (zh) 一种异常继电器快速定位装置
CN220863197U (zh) 钛钉压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