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8930B - 柱状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柱状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8930B
CN115088930B CN202210838911.6A CN202210838911A CN115088930B CN 115088930 B CN115088930 B CN 115088930B CN 202210838911 A CN202210838911 A CN 202210838911A CN 115088930 B CN115088930 B CN 115088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using
blower
flow
column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89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88930A (zh
Inventor
喻金明
肖林
张鑫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89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8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8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8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88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8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柱状吹风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斜面接触并转动连接,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柱状吹风机在竖直状和弯折状自由切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通,且第一壳体开设有进风口,第二壳体开设有出风口;第二壳体设有分流件,柱状吹风机处于弯折状时,分流件的至少部分表面切入由第一壳体流向第二壳体的气流中,并使得接触分流件的至少部分表面的气流在第一壳体的非顶部位置转向流入第二壳体内。本发明提供的柱状吹风机,分流件能够调整由第一壳体流动至第二壳体的气流,使得第二壳体中的气流沿横截面大致均衡,进而接收气流的毛发大致处于相同的烘干速度,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利于使用。

Description

柱状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个人护理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状吹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部分柱状吹风机可折叠,使用时通过弯折形成“7”字形,收纳时通过弯折形成“I”字形,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然而现有的可折叠柱状吹风机在使用状态存在输出气流不均匀的现象,影响使用体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针对上述部分问题,提供一种柱状吹风机,其能够保持较小的体积,并且吹出气流均匀。
本发明提供一种柱状吹风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斜面接触并转动连接,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使得柱状吹风机在竖直状和弯折状自由切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通,且第一壳体开设有允许气流流入的进风口,第二壳体开设有允许气流流出的出风口;
其中,第二壳体设有分流件,柱状吹风机处于弯折状时,分流件的至少部分表面切入由第一壳体流向第二壳体的气流中,并使得接触分流件至少部分表面的气流在第一壳体的非顶部位置转向流入第二壳体内。
本发明提供的柱状吹风机,第二壳体能够相对第一壳体沿斜面转动,从而使得柱状吹风机在竖直状的收纳状态与弯折状的使用状态自由切换,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第二壳体中的分流件能够使得气流更均衡,尤其体现在柱状吹风机处于弯折状的使用状态,分流件的表面切入由第一壳体流向第二壳体的气流,部分气流流动受到分流件影响而无法流动至第二壳体的顶部位置,即该部分气流在不接触第二壳体顶部内壁的情况下转向至第二壳体内,使得流入第二壳体中的气流沿横截面大致均衡,避免流入第二壳体的气流集中在顶壁位置而导致吹出气流不均,利于出风口均匀吹风,从而接收气流的毛发大致处于相同的烘干速度,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进一步利于柱状吹风机的使用。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柱状吹风机从竖直状切换至弯折状的过程中,分流件随着第二壳体转动,分流件将第二壳体的气流通道分隔为相邻设置的第一出风通道及第二出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均连通出风口,第一壳体中的气流流入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
如此设置,分流件分隔第二壳体形成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通过均衡流入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的气流实现第二壳体沿横截面方向的气流大致均匀,进而方便调控流入第二壳体的气流,利于较好地均匀出风。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弯折状的最小夹角时,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沿竖直方向呈层叠设置。
如此设置,柱状吹风机处于弯折状的最小夹角时,气流换向形成的夹角角度最小,进而气流由第一壳体转向至第二壳体的缓冲空间较小,换向紧急,这会导致气流朝向第二壳体顶部内壁的流动趋势最为严重,而由于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层叠设置,从而气流转向流入下层的出风通道时距离第二壳体的顶部内壁相对最远,部分气流以较早的时机发生转向,利于均匀流入第二壳体内的气流,大大减小气流流向第二壳体顶部内壁的趋势,进一步利于出风均匀。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分流件遮挡第一壳体的气流通道的部分;
其中,第一壳体内的部分气流冲击分流件并转向流动至第二出风通道;第一壳体内的另一部分气流越过分流件冲击第二壳体的内壁并转向流动至第一出风通道。
如此设置,第一壳体内的气流流动至分流件时能够直接流至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进而通过调整分流件的位置即可实现大致均衡气流,避免设置其他结构,利于简化柱状吹风机的内部风道,以及减小整体重量,进一步利于柱状吹风机顺畅吹出气流。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分流件开设有避让孔,避让孔用于避让线缆。
如此设置,柱状吹风机的内部线缆能够设置于分流件上的避让孔,进而减小内部线缆对气流的干扰,避免设置其他多余结构,利于提升柱状吹风机的风量。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的轴线穿过避让孔,使得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时,避让孔与旋转中心重合。
如此设置,避让孔与第二壳体的旋转中心重合,进而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时,避让孔的位置基本保持稳定,保证线缆在柱状吹风机的内部稳定设置,防止线缆大角度转动而干扰内部其他器件,并且线缆稳定利于减小对气流的干扰,从而柱状吹风机长久使用后,其出风参数基本不变,利于使用。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分流件包括连接部及分流部,连接部贴合第二壳体的内壁并套设固定加热器,分流部设置于连接部的一侧并与连接部呈夹角设置,避让孔开设于分流部。
如此设置,分流件即能够相对均衡第二壳体中的气流,又能够实现第二壳体中加热器的固定安装,从而利于简化第二壳体的内部结构,进一步减小柱状吹风机的整体长度与重量,方便携带及收纳。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分流部上设有卡抵部,卡抵部沿背离分流部表面的方向延伸,卡抵部围设避让孔的至少部分,卡抵部用于卡抵穿设避让孔的线缆。
如此设置,卡抵部一方面加强分流部的整体强度,利于柱状吹风机的长久使用;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固定线缆的作用,第二壳体转动时相对减小线缆的移动,利于加强对线缆的保护以及减小线缆对气流的干扰,保证柱状吹风机顺畅吹出气流。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止挡部,连接部沿第二壳体的轴向方向抵持止挡部;及/或,
第二壳体的内壁与分流部中的一者设有定位部,另一者设有定位槽,定位部滑动设置于定位槽内,以限制分流件相对第二壳体周向的转动。
如此设置,止挡部能够限制分流件的轴向运动,进一步利于固定与分流件相连的加热器,保证第二壳体内部的器件稳定设置;定位部与定位槽能够限制分流件的周向转动,从而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时防止分流件转动,提升柱状吹风机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靠近转动位置的一端设有第一导流面,第二壳体靠近转动位置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流面;
其中,柱状吹风机处于弯折状时,第一导流面与第二导流面圆滑过渡,以引导第一壳体内的气流流动至第二壳体内。
如此设置,柱状吹风机在处于弯折状的使用状态时,第二壳体内的气流能够经过第一导流面与第二导流面顺畅流动至第二壳体内,从而避免风量损失,利于柱状吹风机大风量出风。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中的一者设有限位槽,另一者设有限位部,限位槽呈半圆形,限位部设置于限位槽内,以使得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在180°范围内转动。
如此设置,限位部与限位槽使得第二壳体在180°范围内转动,进而用户在使用时能够轻松调节至弯折状的使用状态或竖直状的收纳状态,防止出现转动过渡的情况,简化用户的使用操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包括斜面及转动部,转动部相对斜面凸出,第二壳体扣设于转动部并与斜面贴合;限位槽开设于斜面,限位部设置于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一端的端面。
如此设置,第二壳体扣设转动部并与斜面贴合,从而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的转动部位能够较好地隐蔽,防止转动结构易受到干扰及破坏;并且限位槽与限位部通过设置在斜面与端面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转动限制,不会占据其他空间,避让引入复杂结构,进一步确保不会干扰转动结构处的气流流动,利于柱状吹风机稳定输出均匀气流。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部上设有装配槽,装配槽内设有密封件,第二壳体将密封件朝向装配槽的壁抵持。
如此设置,第二壳体与转动部夹持密封件,从而增强密封件对转动部位的密封作用,并且通过第二壳体改变对密封件抵持力的大小,进一步能够调整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的阻尼感,密封件实现双重作用,利于简化结构。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部及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连接斜面及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的直径小于第二转动部的直径,斜面、第一转动部及第二转动部形成装配槽;
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一端的内壁设有卡接部和容置槽,卡接部相对容置槽靠近斜面,卡接部设置于装配槽并抵持密封件,斜面与第二转动部共同卡抵卡接部,卡接部与容置槽的壁共同卡抵第二转动部。
如此设置,斜面与第二转动部共同卡抵卡接部,卡接部与容置槽的壁共同卡抵第二转动部,从而形成第二壳体与转接部相互环抱的转动结构,相对其他转动方式稳定性更强,利于柱状吹风机的长久使用;同时该结构占据空间较小,利于减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处对气流的干扰,进一步利于柱状吹风机输出稳定气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柱状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柱状吹风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柱状吹风机沿A-A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柱状吹风机另一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柱状吹风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柱状吹风机沿B-B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柱状吹风机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柱状吹风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柱状吹风机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7所示柱状吹风机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柱状吹风机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所示柱状吹风机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第二壳体沿E-E处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2所示第二壳体省略部分结构后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第二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4所示柱状吹风机省略部分结构后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6所示柱状吹风机B-B剖视图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图1所示柱状吹风机中分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所示分流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8所示分流件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柱状吹风机;10、第一壳体;11、进风口;12、斜面;13、转动部;131、第一转动部;132、第二转动部;14、装配槽;15、密封件;16、限位槽;17、第一导流面;20、第二壳体;21、出风口;22、卡接部;23、容置槽;24、限位部;25、第一出风通道;26、第二出风通道;27、第二导流面;28、定位槽;29、定位部;30、分流件;31、分流部;311、避让孔;312、卡抵部;32、连接部;40、加热器;5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解决柱状吹风机吹出气流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柱状吹风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斜面接触并转动连接,第二壳体相对第一转动,使得柱状吹风机在竖直状和弯折状自由切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通,且第一壳体开设有允许气流流入的进风口,第二壳体开设有允许气流流出的出风口;其中,第二壳体设有分流件,柱状吹风机由竖直状切换至弯折状时,分流件能够均衡由第一壳体流动第二壳体的气流。以下进行相信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柱状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柱状吹风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述柱状吹风机沿A-A处剖视图。柱状吹风机1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分流件30、加热器40及电机50,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分流件30设置于第二壳体20,加热器40设置于第二壳体20,电机50设置于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用于容置内部器件,分流件30用于均衡内部气流,加热器40用于加热气流,电机50用于将外部气流引入至柱状吹风机100。
第一壳体10上开设有进风口11,从而外部气流能够由进风口11流至柱状吹风机100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1开设于第一壳体10的端部,从而用户握持柱状吹风机100时不会遮挡进风口11,用户使用姿态自然,提升使用舒适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1也可开设于第一壳体10靠近中部的位置,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4至图6,图4为图1所示柱状吹风机另一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柱状吹风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柱状吹风机沿B-B处剖视图。第一壳体10远离进风口11的一端形成斜面12,第二壳体20转动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斜面12端并与第一壳体10接触,第二壳体20开设有出风口21,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连通,从而外部气流能够由第一壳体10进入柱状吹风机100,由第二壳体20流出。当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时,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的角度改变,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能够共同形成竖直状或弯折状。其中,竖直状态占据空间减小,方便收纳,弯折状态方便用户使用,当然,根据不同场景需求,用户也可在竖直状态下使用柱状吹风机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形成的最小夹角在75°至85°的范围之间,即柱状吹风机100弯折形成的最小夹角为75°至85°,从而用户在倾斜握持第一壳体10时,该角度范围内能够使第二壳体20的出风口21大致对应用户头部的毛发区域,进而吹发操作更加自然,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柱状吹风机100弯折形成的最小夹角也可为其他范围。
第一壳体10的长度大于第二壳体20的长度,一方面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并且用户握持相对较长的第一壳体10更加舒适;另一方面由于进风口11设置于第一壳体10,进而气流进入第一壳体10内具有足够的整流时间,防止柱状吹风机100内的气流紊乱,利于柱状吹风机100的使用。
请参阅图7至图11,图7为图1所示柱状吹风机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柱状吹风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柱状吹风机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7所示柱状吹风机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柱状吹风机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第一壳体10远离进风口11的一端设有转动部13,转动部13凸出斜面12,第二壳体20扣设转动部13并与斜面12贴合,从而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转动部13位能够较好地隐蔽,防止转动结构易受到干扰及破坏,利于使用。
转动部13上还设有装配槽14,装配槽14内设有密封件15,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0时同时将密封件15朝向装配槽14的壁抵持,进而加强转动部位的密封性,防止气流泄露,保证柱状吹风机100具有足够的出风量,并第二壳体20通过改变对密封件15抵持力的大小,进一步能够调整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的阻尼感,密封件15实现双重作用,利于简化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部13包括第一转动部131与第二转动部132,第一转动部131连接第一壳体10的斜面12与第二转动部132,第一转动部131的直径小于第二转动部132,从而在第一转动部131的外周、第二转动部132与斜面12之间形成装配槽14,第二壳体20的部分设置于装配槽14内,并且第二转动部132卡接第二壳体20,从而保证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稳定地转动连接,有效防止第二壳体20脱离第一壳体10,利于柱状吹风机100的长久使用;并且装配槽14内设有密封件15,第二壳体20将密封件15抵压至形成装配槽14的壁,进而加强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柱状吹风机100气流泄露,保证柱状吹风机100具有就够的风量、风压,利于快速干发;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转动部13也可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够保证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即可。
请参阅图12及图13,图12为图1所示柱状吹风机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第二壳体沿E-E处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20靠近第一壳体10的一端设有卡接部22和容置槽23,卡接部22设置于装配槽14中,容置槽23容置第二转动部132,从而形成斜面12与第二转动部132共同卡抵卡接部22,卡接部22与容置槽23的壁共同卡抵第二转动部132,从而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部分呈环抱状,进一步加强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稳定性,同时该结构占据空间较小,利于减小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连接处对气流的干扰,进一步利于柱状吹风机100输出稳定气流;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第二壳体20连接第一壳体10的部分也可呈其他结构形态。
参阅图9,以及图14、图15,图14为图12所示第二壳体省略部分结构后的示意图;图15为图14所示第二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壳体10设有限位槽16,限位槽16大致呈半圆形,第二壳体20设有限位部24,限位部24设置于限位槽16内,从而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时,限位部24沿限位槽16内滑动,半圆形的限位槽16使得第二壳体20在180°范围内转动,进而用户在使用柱状吹风机100时能够较为轻松地调节至弯折状或竖直状,防止出现转动过渡的情况,简化用户的使用操作,提升操控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槽16设置于第一壳体10中的斜面12,限位部24设置于第二壳体20贴设斜面12的一端,从而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对连接时,限位槽16与限位部24基本不会占据其他空间,避免引入其他复杂结构,进一步防止干扰气流,利于使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限位槽16与限位部24也可呈其他结构设置;当然,限位槽16与限位部24的设置位置也可进行互换。
请参阅图3、图6及图16,图16为图4所示柱状吹风机省略部分结构后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分流件30设置于第二壳体20,从而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时分流件30能够共同转动,在柱状吹风机100处于竖直状时,分流件30基本不会干扰气流流动,在柱状吹风机100处于弯折状时,分流件30切入第一壳体10流向第二壳体20的气流中,即分流件30被即将转向的气流所环绕,从而接触分流件30该部分的气流在第一壳体10的非顶部位置转向流入至第二壳体20内,即该部分气流在不接触第二壳体20顶部内壁的情况下转向至第二壳体20,从而大致均衡由第一壳体10流入至第二壳体20的气流,进而第二壳体20沿横截面的气流相对均匀,用户在使用柱状吹风机100时接收气流的毛发大致处于相同的烘干速度,避免毛发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损伤毛发,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利于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流件30的全部设置于第二壳体20内,从而减小分流件30对转动位置处气流的干扰,利于保证柱状吹风机100能够输出较大的风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分流件30也可部分设置于第二壳体20内,部分伸出第二壳体20,只要能够在不影响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正常转动下实现大致均衡气流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流件30的部分表面切入第一壳体10流向第二壳体20的气流中;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分流件30根据形态结构的调整,也可为全部切入第一壳体10流向第二壳体20的气流,即分流件30的全部均用于均衡气流。
请参阅图6、图13以及图17,图17为图6所示柱状吹风机B-B剖视图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分流件30分隔第二壳体20形成第一气流通道25与第二气流通道26,从而柱状吹风机100处于弯折状态时,分流件30能够分散气流,通过大致均衡流入第一气流通道25与第二气流通道26的气流,实现第二壳体20中的气流均匀,如此方便对气流的调控,利于较好地均匀出风。
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形成弯折状的最小夹角时,气流换向角度最小,进而气流由第一壳体10转向至第二壳体20的缓冲空间较小,换向紧急,这会导致气流朝向第二壳体20顶部内壁的流动趋势最为严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形成弯折状的最小夹角时,第一出风通道25与第二出风通道26层叠设置,从而气流转向位于下层的出风通道时距离第二壳体20的顶部内壁相对最远,部分气流以最早的时机发生转向,利于均匀流入第二壳体20的气流,进一步利于均匀出风;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第一出风通道25与第二出风通道26也可呈其他方式相邻。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出风通道25相对位于上层,第二出风通道26相对位于下层;可以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呈第一出风通道25位于下层,第二出风通道26位于上层。
分流件30遮挡第一壳体10的气流通道的部分,从而第一壳体10内的部分气流冲击分流件30并转向流动至第二出风通道26,第一壳体10内的另一部分气流由空隙越过分流件30冲击第二壳体20的内壁并转向流动至第一出风通道25,进而通过调整分流件30的位置即可实现均衡各个风道的气流,避免设置多余结构,利于简化柱状吹风机100的内部风道,进一步减小整体重量,便于携带,并且防止多余结构阻碍气流流动,保证柱状吹风机100具有较大的出风量,利于使用。
请参阅14、图15及图17,第一壳体10的内壁靠近转动位置设有第一导流面17,第一导流面17相对位于转动斜面12水平位置较高的一侧,第二壳体20靠近转动位置设有第二导流面27,当柱状吹风机100处于竖直状时,第一导流面17与第二导流面27相对位于柱状吹风机100轴线的两侧,第一导流面17与第二导流面27并不会干扰气流流动;当柱状吹风机100处于弯折状时,第二导流面27随第二壳体20共同转动,进而形成第二导流面27与第一导流面17圆滑过渡,从而柱状吹风机100在使用时,第二壳体20内的气流能够经第一导流面17与第二导流面27顺畅流动至第二壳体20内,从而避免风量损失,利于柱状吹风机100大风量出风,进一步利于快速烘发。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转动部13,进而转动部13的内壁作为第一导流面17的部分,第一壳体10的部分内壁作为第一导流面17的另一部分,从而加强导流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转动结构的不同,第一导流面17也可为其他结构的内壁形成,只要能够达到上述效果即可。
请参阅图18至图20,图18为图1所示柱状吹风机中分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所示分流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8所示分流件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分流件30包括分流部31与连接部32,分流部31连接连接部32,分流部31相对连接部32靠近柱状吹风机100的折叠位置并遮挡第一壳体10气流通道的部分,用于均衡气流,连接部32用于连接第二壳体20内部的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20内设有加热器40,第一壳体10内设有电机50及电路板等器件,连接部32贴合第二壳体20的内壁并套设固定加热器40,分流部31设置于连接部32的一侧并与连接部32呈夹角设置,从而分流件30即能实现内部器件固定,又能够均衡气流,通过优化结构减小体积;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加热器40、电机50及电路板等器件设置位置可能不同,从而连接部32也可固定其他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流部31大致为片状,连接部32大致为圆柱状,片状的分流部31具有较好的气流分割效果,且不会抵消气流,利于柱状吹风机100出风,圆柱状的连接部32能够适配第二壳体20内的器件,便于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分流部31与连接部32也可为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20的内壁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定位槽28,沿周向方向形成定位部29,从而分流件30安装至第二壳体20时,呈片状的分流部31插入定位槽28内,呈圆柱状的连接部32在轴向上抵持定位部29,进而实现分流件30相对第二壳体20的稳定固定,防止柱状吹风机100长时间使用后分流件30易脱离,提升可靠性,利于柱状吹风机100长久使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槽28与定位部29也可设置于分流件30,对应地,第二壳体20内壁设有适配定位槽28与定位部29的结构,只要能够达到在周向和轴向上同时限制分流件30的目的即可。
分流件30开设有避让孔311,避让孔311用于避让第二壳体20内的线缆,从而保证柱状吹风机100内部器件正常电路连接,进一步确保柱状吹风机100正常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加热器40设置于第二壳体20,进而避让孔311用于避让加热器40的线缆;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避让孔311也可用于避让其他器件的线缆。
具体地,避让孔311开设于分流部31,从而避免设置多余结构,防止多余结构阻碍气流,利于提升柱状吹风机100的风量。分流部31上设有卡抵部312,卡抵部312沿背离分流部31表面的方向延伸,并且卡抵部312围设避让孔311,从而卡抵部312能够卡抵发热器的线缆,加强对线缆的摩擦力,进而对线缆进行固定,当第二壳体20转动时,线缆相对稳固地转动,防止线缆因松动而导致转动时易损坏,利于柱状吹风机100的长久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避让孔311贯穿分流部31的一边,卡抵部312围设避让孔311的部分,从而线缆安装时仅需沿分流部31周边横向塞入即可,方便装配操作,利于提升生产效率,避让孔311靠近周边的部分相对靠近内侧的部分孔径偏小,进一步避免线缆易脱离,利于线缆稳固,分流件30设置于第二壳体20时,分流部31抵靠第二壳体20的内壁,第二壳体20的内壁封闭横向贯穿的避让孔311,无论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如何转动,线缆均能够稳定设置于分流件30上,防止线缆混乱而干扰气流或妨碍其他结构,利于提升柱状吹风机100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利于使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避让孔311也可呈其他方式设置,卡抵部312也可围设避让孔311的全部。
避让孔311与第一壳体10的轴线重合,从而避让孔311位于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的偏转中心,当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时,穿设于避让孔311的线缆基本保持稳定,进一步防止线缆大角度转动而干扰内部其他器件,利于使用,且线缆的稳定利于减小对气流的干扰,从而柱状吹风机100长久使用后吹风参数基本保持不变,提升使用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柱状吹风机,第二壳体能够相对第一壳体沿斜面转动,从而使得柱状吹风机在竖直状的收纳状态与弯折状的使用状态自由切换,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第二壳体中的分流件能够使得气流更均衡,尤其体现在柱状吹风机处于弯折状的使用状态,分流件的表面切入由第一壳体流向第二壳体的气流,部分气流流动受到分流件影响而无法流动至第二壳体的顶部位置,即该部分气流在不接触第二壳体顶部内壁的情况下转向至第二壳体内,使得流入第二壳体中的气流沿横截面大致均衡,避免流入第二壳体的气流集中在顶壁位置而导致吹出气流不均,利于出风口均匀吹风,从而接收气流的毛发大致处于相同的烘干速度,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进一步利于柱状吹风机的使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呈斜面接触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使得所述柱状吹风机在竖直状和弯折状自由切换;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且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允许气流流入的进风口,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允许气流流出的出风口;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分流件,所述柱状吹风机处于弯折状时,所述分流件的至少部分表面切入由所述第一壳体流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气流中,并使得接触所述分流件的至少部分表面的气流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非顶部位置转向流入所述第二壳体内;
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有相对气流流向位于所述分流件下游的加热器,所述分流件包括连接部及分流部,所述连接部贴合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并套设固定所述加热器,所述分流部切入由所述第一壳体流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气流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柱状吹风机从竖直状切换至弯折状的过程中,所述分流件随着所述第二壳体转动,所述分流件将所述第二壳体的气流通道分隔为相邻设置的第一出风通道及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均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壳体中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弯折状的最小夹角时,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沿竖直方向呈层叠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遮挡所述第一壳体的气流通道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部分气流冲击所述分流件并转向流动至所述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另一部分气流越过所述分流件冲击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并转向流动至所述第一出风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让线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轴线穿过所述避让孔,使得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所述避让孔与旋转中心重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开设于所述分流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上设有卡抵部,所述卡抵部相对所述分流部的表面凸出,所述卡抵部围设所述避让孔的至少部分,所述卡抵部用于卡抵穿设所述避让孔的线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止挡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轴向方向抵持所述止挡部;及/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分流部中的一者设有定位部,另一者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部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以限制所述分流件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周向的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转动位置的一端设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二壳体靠近转动位置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流面;
其中,所述柱状吹风机处于弯折状时,所述第一导流面与所述第二导流面圆滑过渡,以引导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气流流动至所述第二壳体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者设有限位槽,另一者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槽呈半圆形,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在180°范围内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斜面及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斜面凸出,所述第二壳体扣设于所述转动部并与所述斜面贴合;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斜面,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端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上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二壳体将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装配槽的壁抵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柱状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部及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所述斜面及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直径,所述斜面、所述第一转动部及所述第二转动部形成装配槽;
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内壁设有卡接部和容置槽,所述卡接部相对所述容置槽靠近所述斜面,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装配槽并抵持所述密封件,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卡抵所述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容置槽的壁共同卡抵所述第二转动部。
CN202210838911.6A 2022-07-18 2022-07-18 柱状吹风机 Active CN115088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8911.6A CN115088930B (zh) 2022-07-18 2022-07-18 柱状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8911.6A CN115088930B (zh) 2022-07-18 2022-07-18 柱状吹风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8930A CN115088930A (zh) 2022-09-23
CN115088930B true CN115088930B (zh) 2024-03-22

Family

ID=83299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8911.6A Active CN115088930B (zh) 2022-07-18 2022-07-18 柱状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893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7672A (zh) * 2020-04-03 2020-07-10 陈洪梅 无线折叠吹风机
CN211459143U (zh) * 2019-11-08 2020-09-11 慈溪恒宁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吹风机
CN113180525A (zh) * 2021-03-24 2021-07-30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吹风设备
CN214854948U (zh) * 2021-05-07 2021-11-26 广州市艾志骄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换出风方向的吹风机
CN215125136U (zh) * 2021-03-24 2021-12-14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吹风设备
CN215649651U (zh) * 2021-06-07 2022-01-28 直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风嘴及毛发护理设备
CN114041661A (zh) * 2021-10-08 2022-02-15 深圳朗特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电吹风装置
CN216089314U (zh) * 2021-06-07 2022-03-22 直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机
CN216568803U (zh) * 2021-07-21 2022-05-24 深圳市加减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机
CN114599252A (zh) * 2019-10-25 2022-06-07 Seb公司 带有可定向的吹风附件的美发器具
CN114599251A (zh) * 2019-10-25 2022-06-07 Seb公司 带有可定向旋转附件的美发器具
CN218127354U (zh) * 2022-07-18 2022-12-27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柱状吹风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12036B1 (ko) * 2020-02-28 2021-02-04 (주)샤플 수직으로 기립 및/또는 기립 고정이 가능한 헤어드라이어 하우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9252A (zh) * 2019-10-25 2022-06-07 Seb公司 带有可定向的吹风附件的美发器具
CN114599251A (zh) * 2019-10-25 2022-06-07 Seb公司 带有可定向旋转附件的美发器具
CN211459143U (zh) * 2019-11-08 2020-09-11 慈溪恒宁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吹风机
CN111387672A (zh) * 2020-04-03 2020-07-10 陈洪梅 无线折叠吹风机
CN113180525A (zh) * 2021-03-24 2021-07-30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吹风设备
CN215125136U (zh) * 2021-03-24 2021-12-14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吹风设备
CN214854948U (zh) * 2021-05-07 2021-11-26 广州市艾志骄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换出风方向的吹风机
CN215649651U (zh) * 2021-06-07 2022-01-28 直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风嘴及毛发护理设备
CN216089314U (zh) * 2021-06-07 2022-03-22 直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机
CN216568803U (zh) * 2021-07-21 2022-05-24 深圳市加减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机
CN114041661A (zh) * 2021-10-08 2022-02-15 深圳朗特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电吹风装置
CN218127354U (zh) * 2022-07-18 2022-12-27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柱状吹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8930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4366B2 (ja) ダンパ開閉装置
WO2018040448A1 (zh) 离心风机
CN115088930B (zh) 柱状吹风机
CN218127354U (zh) 柱状吹风机
CN109996999B (zh) 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
KR200483235Y1 (ko) 목걸이형 선풍기
CN112880026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US20220080823A1 (en) Active air flap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6032491B2 (ja) ダンパ開閉装置
KR20230026282A (ko) 기체 확산 장치 및 같은 것을 포함하는 웨이퍼 용기
US20180087801A1 (en) Shutter structure
KR102407479B1 (ko) 가습기
CN112013529B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组件
CN215929776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空调
KR20120045589A (ko) 회전댐퍼
CN211400252U (zh) 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CN116172328B (zh) 一种电吹风用风嘴
CN220413827U (zh) 一种导风装置以及干衣设备
KR102263459B1 (ko) 에어 벤트 그릴
CN220524219U (zh) 空调器
KR101860335B1 (ko) 공기조절밸브
CN216346648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113306362A (zh) 具有扩散功能的通风口
CN219756494U (zh) 出风结构及取暖器
CN116357622B (zh) 一种静音热水器风机降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