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6253A - 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6253A
CN115076253A CN202210654809.0A CN202210654809A CN115076253A CN 115076253 A CN115076253 A CN 115076253A CN 202210654809 A CN202210654809 A CN 202210654809A CN 115076253 A CN115076253 A CN 115076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inner ring
rotating
limiting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548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ongqi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hongqi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hongqi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hongqi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548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62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6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6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0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 F16D41/06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wedging by rolling and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e.g.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16H2061/0474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smoothing engagement or release of positive clutches; Methods or means for shock free engagement of dog clu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致动器、推盘、可控超越离合器、换挡转动片和挡板,所述可控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设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的保持架、滚柱和限位装置,所述保持架周侧设有多个滚柱孔,所述内圈外周设有多个与滚柱孔相配合的凹槽,每个对应的凹槽和滚柱孔形成用以容纳滚柱的滚柱空间。本发明设计合理,构造简单,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可双向超越、均可双向结合的特点,功能更强大,具有一定滑磨功能,换挡过程可以更平顺,在动态换挡过程可以做到不额外降低、不中断动力也能平顺换挡,在动态换挡过程,换挡转动片的转动由运动状态决定,控制更准确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在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有体积小、承载力大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和双向超越离合器得到广泛应用,但因只能单向输入、单向超越或一端双向输入、另一端超越的限制,很多领域仍不能大量使用。因此这些年来具有功能更强的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也得到发展,现有的组合式三态超越离合器,若没有用单向离合器组合,可实现单向结合或单分离、双向分离功能,若用单向离合器组合,可实现双向结合、单向结合、单向分离功能,但是目前还没有同时具有以下功能的超越离合器:输入端、输出端都可以正转反转两向双向结合,输入端、输出端都可以正反两向双向超越,在动态换挡过程控制单向超越和单向结合,并且可以做到换挡过程有一定滑磨,以适应更高的传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使用方便且高效,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可双向超越、均可双向结合的特点,换挡更加平顺,控制更加准确可靠。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致动器、推盘、可控超越离合器、换挡转动片和挡板,所述可控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设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的保持架、滚柱和限位装置,所述保持架周侧设有多个滚柱孔,所述内圈外周设有多个与滚柱孔相配合的凹槽,每个对应的凹槽和滚柱孔形成用以容纳滚柱的滚柱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沿其轴向设置在保持架上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穿设进设置在挡板上的限位孔内且与限位孔相适配,所述限位孔侧部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设置有抵靠在限位凸块上的T型顶销,所述台阶孔外侧设有延伸至台阶孔内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T型顶销之间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内圈外周表面的限位槽和设置在保持架内侧且与限位槽相对应的转动槽,所述限位槽和转动槽形成的限位块空间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推盘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限位块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槽包括转动槽左段和转动槽右段。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槽包括转动槽左段、转动槽中段和转动槽右段。
进一步的,所述保持架在旋转方向通过弹性体与滚柱连接,弹性体设置在保持架的弹性体槽305中。
进一步的,所述外圈与推盘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离合器传递扭矩主要依靠内外圈和滚柱,相同体积的内、外圈和滚柱传递扭矩的能力远大于传统摩擦副,换挡转动片的主要功能是控制保持架的转动,所以对致动器的驱动力、换挡转动片的摩擦系数和数量要求低,相应地对换挡转动片受力要求也低;
(2)本发明的离合器在换挡过程发热量很少,不要求换挡转动片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对离合器的散热要求也低;
(3)换挡转动片的磨损量少,使用寿命长,不会产生大量磨屑,不会影响离合器内部环境;
(4)在动态换挡过程,传统干式离合器和多片式湿式离合器单独使用时,结合时间很难控制,容易出现顿挫或冲击现象,本发明离合器因具有单向轴承功能,具有结合的即时性,可以较好控制结合时间;
(5)本发明的离合器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可双向超越、均可双向结合的特点,功能更强大,由于本发明离合器具有一定滑磨功能,所以换挡过程可以更平顺,在动态换挡过程可以做到不额外降低、不中断动力也能平顺换挡,这是现有技术的可控超越离合器所没有的;在动态换挡过程,换挡转动片的转动由运动状态决定,所以控制更准确、可靠,具有防呆功能;
(6)与传统干式离合器和多片式湿式离合器比较,本发明离合器具有能耗低、成本低、体积小和可靠性高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保持架与换挡转动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内圈和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保持架与换挡转动片结构示意图一(转动槽为两段);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保持架与换挡转动片结构示意图二(转动槽为三段);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内圈和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致动器,2-推盘,3-可控超越离合器,301-外圈,302-内圈,303-保持架,304-滚柱孔,305-弹性体槽,306-凹槽,307-转动槽,3071-转动槽左段,3072-转动槽右段,3073-转动槽中段,308-限位槽,309-滚柱,4-换挡转动片,5-挡板,6-限位装置,601-限位凸块,602-T型顶销,603-弹簧,604-调节螺栓,605-连杆,606-限位块,607-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附图1-7所示,提供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致动器1、推盘2、可控超越离合器3、换挡转动片4和挡板5,所述可控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301、内圈302、设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的空腔内的保持架303、滚柱309和限位装置6,所述保持架周侧设有多个滚柱孔304,所述内圈外周设有多个与滚柱孔相配合的凹槽306,每个对应的凹槽和滚柱孔形成用以容纳滚柱的滚柱空间。
换挡转动片和保持架固定连接,通过换挡转动片带动保持架正转或反转,从而控制可控超越离合器正向结合或反向结合;挡板与内圈固定连接。
每个滚柱孔内设有一个滚柱,上述的凹槽为V型凹槽,即内圈同时为星轮,每个V型凹槽对应一个滚柱,初始状态滚柱处于V形凹槽内底面的中部,V型凹槽两侧的斜面左右对称设置;此外,V型凹槽的内底面还能为弧形面;上述的凹槽两边斜面还可以为左、右斜面不对称,以适应不同旋转方向结合与分离前滑磨时间,当只需要单向结合时,V形凹槽可以改为楔形斜面。
优选的,在滚柱孔内的滚柱始终与内圈接触,在分离状态下滚柱不与外圈接触,从而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在超越状态下内外圈间的速差可以不受限制。
上述的保持架在旋转方向通过弹性体与滚柱连接,弹性体设置在保持架的弹性体槽305中,确保离合器结合时每个滚柱都能楔紧,回到初始位置时,每个滚柱都能处于V型凹槽底部。
上述的滚柱还可以改为圆珠、楔块,相应的滚柱孔也改为圆柱孔、楔形孔。
上述的外圈与推盘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
此外,在内、外圈之间设置一支撑轴承,用于内、外圈间的相互支撑,支撑轴承与保持架并列设置,与保持架用隔板隔开,内圈上支撑轴承位为光滑圆环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如图1-4所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沿其轴向设置在保持架上的限位凸块601,所述限位凸块穿设进设置在挡板上的限位孔内且与限位孔相适配,所述限位孔侧部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设置有抵靠在限位凸块上的T型顶销602,所述台阶孔外侧设有延伸至台阶孔内的调节螺栓604,所述调节螺栓与T型顶销之间设置有弹簧603。
限位孔与限位凸块相适应且不会影响限位凸块随保持架转动,从限位孔沿限位凸块正、反两旋转方向各设置一个台阶孔,从挡板外周往限位孔钻台阶孔,台阶孔朝限位孔的一端孔径较小,台阶孔朝挡板圆周的一端孔径较大,且朝挡板外圆周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牙,T型顶销直径较小的一端穿过台阶孔,直径较大的一端留台阶孔内,T型顶销大径一端尺寸大于台阶孔小径一端尺寸,使T型顶销不会穿出台阶孔,T型顶销往限位凸块方向最大移动范围为将保持架推到初始位置为止。
弹簧一端抵靠T型顶销,另一端抵靠调节螺栓,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可以调整弹簧的弹力,从而调整T型顶销的压力;两个方向的弹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但每个方向的总合力都能满足在换挡转动片不受压力情况下,使顶销能将保持架推到初始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限位装置称之为T型顶销限位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初始状态,致动器不对推盘施加轴向力,外圈和换挡转动片间没有压力,在T型顶销作用下保持架处于中位,滚柱处于凹槽低位,内外圈均可沿任一方向自由相对转动,此时无论内圈输入动力,还是外圈有反拖动力都不会将动力传递给另一端,此时离合器处于双向超越状态。
2、从静止开始结合:在内圈和外圈均不旋转情况下,当致动器向推盘施加轴向推力后,轴向推力通过推盘,依次挤压外圈、换挡转动片、挡板。此后若内圈转动(无论正转反转),因Ta+T’ max<Tmax、Tb+T’ max<Tmax,换挡转动片转动滞后于内圈,从而内圈的凹槽底部离开滚柱且斜面高处逐渐靠近滚柱,直到内圈与外圈间狭小空间抵接滚柱时滚柱被楔紧,从而输入的动力依次经内圈、滚柱到外圈,同时,部分动力依次通过内圈、定位装置、挡板、换挡转动片传递到外圈(在致动器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均有此路径的动力传递,在致动器不施加压力情况下均无此路径的动力传递,以下不重复说明这一传递路径);此后,若反拖动力(无论正向反拖还是反向反拖)使外圈转动,则反拖力通过外圈带动换挡转动片转动,从而带动保持架、滚柱相对内圈转动,直至滚柱进入外圈和内圈间的狭小空间,滚柱被楔紧,此时,反拖动力传递路线:外圈、滚柱、内圈。
3、从结合到超越:在内圈向外圈传递动力并旋转情况下撤除致动器的轴向推力时,在致动器撤除轴向推力过程,换挡转动片受的压力逐渐减小,对应的摩擦力矩T随着逐渐减小,当内圈反转且T<Ta+T’或内圈正转且T<Tb+T’时,按换挡后速比比例或适当短暂降低输入动力,外圈在惯性作用下相对内圈转速更高,滚柱将在外圈与内圈间松开,保持架在顶销的作用下带动滚柱向内圈凹槽处移动,随后T和T’更小,滚柱不会再被带到内圈凹槽斜面另一边高处,离合器完全分离,内圈和外圈均可双向超越;当内圈反转且T<Ta+T’或内圈正转且T<Tb+T’时,不额外降低输入动力,但外圈在其它力的作用下,使外圈的转速高于内圈,外圈带动换挡转动片,进而通过保持架带动滚柱向内圈凹槽处移动,随后T和T’更小,滚柱不会再被带到内圈凹槽斜面另一边高处,离合器完全分离,内圈和外圈也均可双向超越。滚柱移动到凹槽处的时间与轴向推力撤离的时间、换挡转动片受到的摩擦力、弹簧的弹力有关,轴向推力撤离时间越慢,滚柱回到初始位置的时间越长,换挡转动片受到挡板的摩擦力越大回到初始位置时间越长,弹簧弹力越大回到初始时间越短。
4、从超越到结合:在离合器分离且内圈相对外圈旋转情况下致动器施加轴向推力时,在施加过程T逐渐加大,当内圈转向为正转且T≤T’+Tb,则换挡转动片跟转内圈,离合器保持内圈正转超越状态,外圈反转超越,或内圈转向为反转且T≤T’+Ta,则换挡转动片跟转内圈,则离合器保持内圈反转、外圈正转超越状态;当内圈为正转且T>T’+Tb,则换挡转动片转动滞后内圈 ,或内圈反转且T>T’+Ta,则换挡转动片转动滞后内圈 ,此时若外圈转速低于内圈,换挡转动片的转速也将低于内圈,则内圈与外圈间狭小空间逐渐靠近滚柱并最终将滚柱楔紧,离合器结合,输入的动力依次经内圈、滚柱向外圈传递;此时若外圈的转速高于内圈的转速,则因外圈的带动使换挡转动片的转速高于内圈,换挡转动片通过保持架带动滚柱沿内圈的凹槽斜面上移,进入内外圈的狭小空间被楔紧,外圈反拖内圈,在内外圈同步后,若内圈继续施加动力,使内圈转速大于外圈时,内圈凹槽斜面较低位逐渐移到滚柱处,使得离合器短暂分离,内圈速度将继续提高,内圈凹槽另一斜面的高处将逐渐移到滚柱处,使滚柱又重新被楔紧,离合器继续保持结合状态,此后动力从内圈经滚柱向外圈传递。通过反拖使滞后的内圈更快提升速度,有利降低换挡顿挫情况下缩短换挡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如图5-8所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内圈外周表面的限位槽308和设置在保持架内侧且与限位槽相对应的转动槽307,所述限位槽和转动槽形成的限位块空间内部设置有限位块606,所述限位块与推盘之间设置有连杆605,所述限位块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607;回位弹簧一端抵接限位块,另一端抵接挡板。
优选地,限位槽径向截面为半圆形。
上述的限位块可以是圆柱、圆球、圆板、方板或其它异形硬质材料等,优选的是圆球,连杆径向尺寸小于限位块径向尺寸且不会影响保持架转动,连杆一端抵接或固接限位块,另一端抵接或固接推盘。
上述的转动槽307包括转动槽左段3071和转动槽右段3072;转动槽右段宽度大于转动槽左段;或是转动槽包括转动槽左段3071、转动槽中段3073和转动槽右段3072;转动槽右段宽度大于转动槽中段,转动槽中段宽度大于转动槽左段。
保持架在初始位置状态下与限位槽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可分两段或三段:
两段时,左段正转和反转方向尺寸较小,限位块在保持架转动槽左段时,保持架正反两向均不可转动,超越离合器正反两向均可超越,右段正转和反转方向尺寸均较大,限位块处于保持架右段时,保持架正反两向均可转动,超越离合器正反两向均可结合.左右段以斜面连接,确保限位块移动时不会被卡住。
三段时,转动槽左段正转和反转方向尺寸均较小,限位块在保持架转动槽左段时,保持架正反两向均不会转动,超越离合器可双向超越,中段正转方向(a向)和反转方向(b向)其中之一尺寸较大,限位块在保持架中段位置时,若转动槽正转方向尺寸较大,则保持保可以反转,正转被限制,此时输入反转结合,正转超越;若转动槽反转方向尺寸较大,则保持架可正转,反转被限制,此时输入正转结合,反转超越,即超越离合器中段单向超越单向结合;右段正转和反转方向尺寸均较大,保持架正反两向均可转动,超越离合器正反两向均可结合。从而可控超越离合器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均可正反两向结合,也可正反两向超越的多态功能,还可在动态换挡过程控制单向超越和单向结合。左段和中段以斜面连接,中段和右段以斜面连接,确保限位块移动时不会被卡住。
可选地,在有些静态换挡领域,可控超越离合器可不设置限位控制装置,利用可控超越离合器凹槽斜面在滚柱重力作用下使保持架回到初始位置,并利用超越离合器凹槽斜面阻挡防止滚柱在没有换挡转动片带动下自动进入内外圈的狭小处而被楔紧,从而实现超越。
在本实施例中,外圈与推盘之间、换挡转动片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限位装置称之为限位块限位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初始超越状态,致动器不对推盘施加轴向推力,推盘、限位块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均处于最左侧位置,限位块同时处于保持架转动槽左段较窄处,保持架被限制转动,从而离合器处于双向超越状态。
2、初始结合状态:在内圈和外圈均没有转动情况下,致动器向推盘施加轴向力,并将推盘推到设计的最右位置时,此时限位块被推到保持架右端较宽处,保持架正反两向均可转动,即离合器正反两向均可结合。
3、初始结合状态到运动结合状态:此后若内圈开始转动(无论正转还是反转),因换挡转动片转动滞后于内圈(因换挡转动片与挡板间通过轴承连接,摩擦系数较低),从而内圈凹槽低处离开滚柱且斜面高处逐渐靠近滚柱,直到内圈与外圈间狭小空间抵接滚柱时滚柱被楔紧,从而输入的动力依次经内圈、滚柱到外圈;此后,若反拖动力使外圈转动(无论正向反拖还是反向反拖),则反拖力通过外圈带动换挡转动片转动,从而带动保持架、滚柱相对内圈转动,直至滚柱进入外圈和内圈间的狭小空间,滚柱被楔紧,此时,反拖动力传递路线:外圈、滚柱、内圈。
4、从结合到超越:在内圈向外圈传递动力并正向旋转情况下撤除致动器的轴向推力时,在致动器撤除轴向推力过程,同时适当短暂降低输入扭矩(可将此功能用在降挡超越,降挡时,为避免换挡后冲击,需要在换挡过程按速比比例逐步降低输入扭矩)使输入的转速短暂低于输出的转速,在惯性作用下外圈相对内圈转动,滚柱将在外圈与内圈间松开,外圈带动保持架从而带动滚柱向内圈凹槽处移动,当限位块处于转动槽右段时,滚柱将被带到凹槽斜面另一侧重新楔紧,离合器保持结合状态,限位块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退到保持架转动槽中段处,因转动槽中段a向或b向较宽,另一向较窄,限制保持架一个方向转动,另一个方向不能转动,即内圈往一个方向保持结合,另一方向可超越,限位块在回位弹簧作用下退到保持架的转动槽左段内,使保持架正反两向均不能继续转动,防止滚柱在继续转动中被楔紧形成新的结合,离合器处于双向超越状态;
5、从超越到结合:在离合器分离且内圈旋转情况下致动器施加轴向推力时,推盘通过连杆推动限位块向保持架转动槽中段处移动,使保持架可以单向转动,同时在施加轴向力过程换挡转动片受到外圈摩擦力,此时若外圈转速低于内圈,换挡转动片的转速也将低于内圈,如果保持架的中段转动槽与转动方向相适应,则内圈相对换挡转动片转动,内圈与外圈间狭小空间逐渐靠近滚柱并最终将滚柱楔紧,离合器结合,如果保持架的转动槽与转动方向不相适应,则此时离合器不会结合,直到限位块被推到保持架转动槽右段,内圈相对换挡转动片转动,内圈与外圈间狭小空间逐渐靠近滚柱并最终将滚柱楔紧,离合器结合,此时内圈正转反转均可结合,输入的动力依次经内圈、滚柱向外圈传递;此时若外圈的转速高于内圈的转速,则因外圈的带动使换挡转动片的转速高于内圈,如果保持架的中段转动槽与外圈转动方向相适应,则换挡转动片相对内圈转动,换挡转动片通过保持架带动滚柱沿内圈的凹槽斜面上移,使滚柱进入内外圈的狭小空间被楔紧,外圈反拖内圈,如果保持架的中段转动槽与外圈转动方向不相适应,则此时离合器不会结合,直到限位块被推到保持架转动槽右段,则换挡转动片相对内圈转动,换挡转动片通过保持架带动滚柱沿内圈的凹槽斜面上移,使滚柱进入内外圈的狭小空间被楔紧,外圈反拖内圈,在内外圈同步后,若内圈继续施加动力,使内圈转速大于外圈时,内圈凹槽斜面较低位逐渐移到滚柱处,使得离合器短暂分离,内圈速度将继续提高,内圈凹槽另一斜面的高处将逐渐移到滚柱处,使滚柱又重新被楔紧,离合器继续保持结合状态,此后动力经内圈、滚柱向外圈向传递。通过反拖使滞后的内圈更快提升速度,有利降低换挡顿挫情况下缩短换挡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外圈右侧与换挡转动片接触面按换挡转动片对偶片的要求加工,换挡转动片与外圈间的摩擦系数大于换挡转动片与挡板间的摩擦系数,确保换挡转动片可以相对挡板转动,推盘通过内侧花键与内圈滑动连接,或通过内侧花键与保持架滑动连接,推盘与外圈间可以光滑面接触(其中一面可以设置油槽)。可选地,推盘与外圈接触面均为光滑面,换挡转动片与挡板接触面均为光滑面,并且推盘与外圈及换挡转动片与挡板间均设置端面轴承。可选地,推盘也可以是换挡转动片,推盘与保持架通过花键滑动连接,相应地,外圈与推盘接触面按换挡转动片对偶片要求加工,推盘与致动器间可小弧度相对转动且推盘与致动器间的摩擦系数小于推盘与外圈间的摩擦系数,外圈与挡板间不设置换挡转动片。
致动器可以是气动、液动、手动、电磁等能对推盘产生轴向推力的装置,及其它能适应本发明结构的常规技术装置。
对于顶销限位装置,设在有压力情况下,换挡转动片与外圈间动摩擦扭矩为T(随着压力而变),在设计的轴向压力下与外圈间最大动摩擦扭矩Tmax,换挡转动片与挡板间摩擦扭矩为T’(随着压力而变),在设计的轴向压力下与挡板间最大静摩擦扭矩T’max,转动过程滚柱与内外圈的摩擦力不计,滚柱重量不计,由于保持架转动角度有限,同时可选择弹性系数小的弹簧或恒力弹簧,则弹簧在保持架转动角度范围内弹力变化可忽略不计;没有压力情况下,换挡转动片与外圈间的带排扭矩T0,换挡转动片与挡板间的带排扭矩T’0;正转方向(a向)上顶销对保持架的总扭矩Ta,反转方向(b向)上顶销对保持架的总扭矩Tb,则T0+T0’<Ta,以确保换挡转动片在没有受压力情况下,a向顶销的作用力能使保持架回到初始位置,使内圈向b向、外圈向a向可以超越;T0+T0’<Tb,以确保换挡转动片在没有受压力情况下,b向顶销的作用力能使保持架回到初始位置,使内圈向a向、外圈向b向可以超越。Ta+T’max<Tmax,以确保换挡转动片受到一定压力情况下,外圈与换挡转动片间的摩擦阻力使保持架不会与内圈b向同步,从而当内圈b向转速大于外圈转速时,外圈通过换挡转动片、保持架阻碍滚柱随内圈同步转动,从而内圈凹槽a向斜坡高处在滚柱处与外圈形成狭小空间而将滚柱楔紧,实现离合器结合,当外圈a向转速大于内圈转速时,外圈通过换挡转动片、保持架带动滚柱沿内圈凹槽a向斜坡上移进入内外圈间狭小空间处被楔紧,实现离合器结合;Tb+T’ max<Tmax,以确保换挡转动片受到一定压力情况下,外圈与换挡转动片间的摩擦阻力使保持架不会与内圈a向同步,当内圈a向转速大于外圈转速时,外圈通过换挡转动片、保持架阻碍滚柱跟随内圈同步转动,从而内圈凹槽b向斜坡高处进入滚柱处,内外圈在滚柱处形成狭小空间使滚柱被楔紧,实现离合器结合,当外圈b向转速大于内圈转速时,外圈通过换挡转动片、保持架带动滚柱沿内圈凹槽b向斜坡高处上移进入内外圈间狭小空间处被楔紧,实现离合器结合。即在满足Ta+T’ max<Tmax和Tb+T’ max<Tmax情况下,致动器施加设计轴向力时,输入的动力从正反两向都能向外圈输出动力,外圈从正反两向都能向内圈施加反拖动力。
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发明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发明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致动器、推盘、可控超越离合器、换挡转动片和挡板,所述可控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设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的保持架、滚柱和限位装置,所述保持架周侧设有多个滚柱孔,所述内圈外周设有多个与滚柱孔相配合的凹槽,每个对应的凹槽和滚柱孔形成用以容纳滚柱的滚柱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沿其轴向设置在保持架上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穿设进设置在挡板上的限位孔内且与限位孔相适配,所述限位孔侧部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设置有抵靠在限位凸块上的T型顶销,所述台阶孔外侧设有延伸至台阶孔内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T型顶销之间设置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内圈外周表面的限位槽和设置在保持架内侧且与限位槽相对应的转动槽,所述限位槽和转动槽形成的限位块空间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推盘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限位块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包括转动槽左段和转动槽右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包括转动槽左段、转动槽中段和转动槽右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在旋转方向通过弹性体与滚柱连接,弹性体设置在保持架弹性体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与推盘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
CN202210654809.0A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 Pending CN1150762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4809.0A CN115076253A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4809.0A CN115076253A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6253A true CN115076253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1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4809.0A Pending CN115076253A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625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9286A1 (en) * 2000-08-08 2002-02-14 Shiro Goto For two-way roller clutch assembly
JP2004316873A (ja) * 2003-02-24 2004-11-11 Nsk Ltd 一方向クラッチ内蔵型転がり軸受及び一方向クラッチ内蔵型プーリ装置
CN101328938A (zh) * 2007-06-22 2008-12-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三态超越离合器
WO2008154830A1 (en) * 2007-06-19 2008-12-24 Byd Company Limited Tri-state overrunning clutch
WO2010028511A1 (en) * 2008-09-15 2010-03-18 Magna Powertrain Inc. Sealed high capacity overrunning roller clutch
CN105526280A (zh) * 2016-01-19 2016-04-27 北京工业大学 双向非逆止超越离合器
CN110799768A (zh) * 2017-07-28 2020-02-1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可切换的单向离合器
CN214028066U (zh) * 2020-09-17 2021-08-24 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车桥离合器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9286A1 (en) * 2000-08-08 2002-02-14 Shiro Goto For two-way roller clutch assembly
JP2004316873A (ja) * 2003-02-24 2004-11-11 Nsk Ltd 一方向クラッチ内蔵型転がり軸受及び一方向クラッチ内蔵型プーリ装置
WO2008154830A1 (en) * 2007-06-19 2008-12-24 Byd Company Limited Tri-state overrunning clutch
CN101328938A (zh) * 2007-06-22 2008-12-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三态超越离合器
WO2010028511A1 (en) * 2008-09-15 2010-03-18 Magna Powertrain Inc. Sealed high capacity overrunning roller clutch
CN105526280A (zh) * 2016-01-19 2016-04-27 北京工业大学 双向非逆止超越离合器
CN110799768A (zh) * 2017-07-28 2020-02-1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可切换的单向离合器
CN214028066U (zh) * 2020-09-17 2021-08-24 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车桥离合器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9469B (zh) 一种行星轮式无动力中断两挡变速箱及其换挡控制方法
US8267231B2 (en) Electr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ith an axially-moveable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assembly
CN109990069B (zh) 双超越离合轴套输出锥套式自适应自动变速主轴总成
EP0528037B1 (en) Rotation transmitting device
US7694793B2 (en) One-way clutch with dog-clutch and synchronizer
CN109899410B (zh) 一种双联齿轮行星排式电动车两挡变速箱及其换挡控制方法
CN110030332B (zh) 双超越离合轴套输出自适应自动变速器
WO2021110154A1 (zh) 智能化自适应自动变速器
JP2000230575A (ja) 摩擦係合装置
CN109882590A (zh) 双超越离合机械式轴端输出自适应自动变速主轴总成
CN210034309U (zh) 一种行星轮式无动力中断两挡变速箱
CN111005992B (zh) 能够适用于恶劣工况的自适应自动变速总成
CN110748615A (zh) 一种两挡变速器换挡装置及其换挡方法
CN210889830U (zh) 一种可控斜撑离合器及其应用的双向超越离合器
CN115076253A (zh) 一种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
CN114992307A (zh) 一种带有可控多态超越离合器的变速器
CN105952812A (zh) 非接触式滚柱超越离合器
JP2581965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EP0728958B1 (en) A clutch device
CN105134819B (zh)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传动与作动机构
CN109083941B (zh) 一种变速箱用转速同步器
JP2004144163A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206478138U (zh) 非接触式滚柱超越离合器
CN115163695B (zh) 一种制动器结构、变速器、车辆以及工作方法
JP2021021417A (ja) 回転伝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