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4090A - 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4090A
CN115074090A CN202210879462.XA CN202210879462A CN115074090A CN 115074090 A CN115074090 A CN 115074090A CN 202210879462 A CN202210879462 A CN 202210879462A CN 115074090 A CN115074090 A CN 115074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storage
storage material
composite phas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94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伟
杨君友
罗裕波
刘世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hu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hu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hu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hu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94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40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4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40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6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solid or vice versa
    • C09K5/063Materials absorbing or liberating heat during crystallisation; Heat storag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得:50~80份NaCl‑KCl共晶盐,15~35份膨胀珍珠岩,2~5份纳米氧化锆,5~8份钛酸铝,0.01~15份导热增强填料。本发明利用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改性膨胀珍珠岩,并引入NaCl‑KCl共晶盐和导热增强填料,以上物料以一定比例搭配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制备成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相变温度、拓宽应用温度范围,而且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同时,还能够提高材料的热导率、热循环稳定性及韧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储能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占比高达60%,数量巨大。然而,目前我国的余热资源主要利用储能物质的显热进行回收,利用比例非常低下。工业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的难点在于余热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无法成为稳定的热源。储热技术将各种能量转化为热能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相变储热作为储热技术的一种,具有储热密度大,温度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工业余热间歇性的问题。
相变材料作为相变储热技术的核心,制备高储热性能的相变材料已成为相变储热技术发展的关键。在相变材料体系中,无机盐拥有较高的相变温度以及较大的相变潜热,加上相对较低的成本,在工业高温余热的回收和利用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然而,无机盐基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易泄漏并腐蚀封装容器和较低的热导率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高温余热回收领域的应用。
膨胀珍珠岩能够凭借其多孔结构对高温熔融的无机盐类相变材料进行有效的吸附,阻止熔融盐的泄漏,从而达到良好的封装效果。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的复合相变材料进行了报道,但是这些复合相变材料基本上适宜以中低温的有机物或无机水合盐作为相变材料,应用温度范围较窄,储热性能较低。CN111139038A公开了一种多元脂肪酸-脂肪醇/膨胀珍珠岩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多孔基吸附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多元脂肪酸-脂肪醇吸附到膨胀珍珠岩的孔隙中,得到建筑用多元脂肪酸-脂肪醇与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该技术方案提供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8~29.7℃,并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和渗漏稳定性等特点。但其相变温度仅满足室温使用,而且由于多元脂肪酸-脂肪醇和膨胀珍珠岩的热导率极低,故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不可避免地经历大量地冷却-加热循环,以实现放热和储热的功能,该过程伴随着巨大的温度波动,加上无机盐在熔化过程中体积膨胀带来的应力冲击,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容易变形和破损,造成熔融盐的泄漏,影响其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相变温度、拓宽应用温度范围,而且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同时,还能够提高材料的热导率、热循环稳定性及韧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得:
Figure BDA0003763695990000021
优选的,所述NaCl-KCl共晶盐由氯化钠和氯化钾熔融共混制得;
所述氯化钠∶氯化钾的质量比为1∶(1.25~1.30)。
优选,所述导热增强填料选自碳化硅、氮化铝和氮化硼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所述纳米氧化锆的粒径为20~100nm;所述钛酸铝的粒径为0.5~1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膨胀珍珠岩、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在溶剂中分散,然后干燥,得到改性膨胀珍珠岩;
b)将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与NaCl-KCl共晶盐、导热增强填料混合,得到粉末混合物;
c)对所述粉末混合物烧结,得到烧结物;
d)对所述烧结物压制成型,然后再进行烧结,得到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所述烧结的制度为:先升温至120~150℃保温1~2h,再升温至700~720℃保温2~3h。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所述压制成型的条件为:压力20~30MPa,保压3~5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所述烧结的制度为:先升温至120~150℃保温1~2h,再升温至700~720℃保温2~3h。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所述混合为球磨混合;
所述球磨的转速为200~250r/min,时间为30~60min;
所述步骤a)中,所述分散为超声分散;
所述超声分散的功率为50~200W,时间为15~2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溶剂选自无水乙醇和/或水;
所述溶剂∶膨胀珍珠岩的用量比为(10~15)mL∶1g;
所述NaCl-KCl共晶盐、膨胀珍珠岩、纳米氧化锆、钛酸铝和导热增强填料在添加前均预先进行干燥。
本发明利用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改性膨胀珍珠岩,并引入NaCl-KCl共晶盐和导热增强填料,以上物料以一定比例搭配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制备成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中,利用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改性膨胀珍珠岩,能够显著提高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并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从而提高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同时,使用NaCl-KCl共晶盐作为相变材料,通过与改性膨胀珍珠岩、导热增强填料复合,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和配合,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相变潜热,而且应用温度范围显著提升,还使得材料的热导率明显提高。因此,本发明所得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较高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较好的热循环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以及优异的热导性和韧性。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在658℃以上,相变潜热在152J/g以上,具有较高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历经300次热循环后,相变温度仍保持在658℃以上,相变潜热在147J/g以上(保持率达到97%以上,损失量在3%以下),具有优异的热循环性能。而且,经300次热循环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没有发生变形和产生裂纹,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材料的热导率在1.7W/m·K以上,表现出优异的充放热性能;材料的抗弯强度在16.6MPa以上,具有优异的韧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SEM图;
图3为NaCl-KCl共晶盐的DSC曲线图;
图4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热循环前后的DSC曲线图;
图5为实施例2所得产品热循环前后的DSC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得:
Figure BDA0003763695990000041
本发明中,所述NaCl-KCl共晶盐由氯化钠和氯化钾熔融共混制得。其中,所述氯化钠∶氯化钾的质量比优选为1∶(1.25~1.30),更优选为1∶2.273,控制在上述比例下所得共晶盐能够使最终产品的相变潜热达到最大,若上述质量比过低或过高,均会降低产品的相变潜热。本发明,所述熔融的温度优选为700~720℃,具体可为700℃、705℃、710℃、715℃、720℃。经熔融共混后,还冷却至室温,得到NaCl-KCl共晶盐。
本发明中,所述NaCl-KCl共晶盐的用量为50~80份,具体可为50份、55份、60份、65份、70份、75份、80份。
本发明中,所述膨胀珍珠岩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为市售商业品即可。本发明中,所述膨胀珍珠岩的用量为15~35份,具体可为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31份、32份、33份、34份、35份。
本发明中,所述纳米氧化锆的粒径优选为20~100nm,若粒径过低或过高,均易导致增韧效果降低。本发明中,所述纳米氧化锆的用量为2~5份,具体可为2份、3份、4份、5份。
本发明中,所述钛酸铝的粒径优选为0.5~1μm,若其粒径过低,对效果的改善不足,若粒径过高,则对产品的导热性不利。本发明中,所述钛酸铝的用量为5~8份,具体可为5份、6份、7份、8份。
本发明中,所述导热增强填料优选为碳化硅、氮化铝和氮化硼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所述导热增强填料的粒度分布优选为0.8~50μm。本发明中,所述导热增强填料在原料中的用量比为0.01~15份,具体可为0.01份、0.1份、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
本发明中,以上五种组分的用量和优选为100份,即以上质量份也代表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膨胀珍珠岩、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在溶剂中分散,然后干燥,得到改性膨胀珍珠岩;
b)将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与NaCl-KCl共晶盐、导热增强填料混合,得到粉末混合物;
c)对所述粉末混合物烧结,得到烧结物;
d)对所述烧结物压制成型,然后再进行烧结,得到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其中,所述膨胀珍珠岩、纳米氧化锆、钛酸铝、NaCl-KCl共晶盐及导热增强填料的种类及用量等均与前文技术方案中所述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关于步骤a]:
a)将膨胀珍珠岩、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在溶剂中分散,然后干燥,得到改性膨胀珍珠岩。
本发明中,所述膨胀珍珠岩、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在使用前,优选均先提前干燥处理。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00~150℃,更优选为120℃。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在≥24h。经干燥后,密封干燥保存,备用。
本发明中,所述溶剂优选为无水乙醇和/或水;其中,所述水优选为去离子水或超纯水。本发明中,所述溶剂∶膨胀珍珠岩的用量比优选为(10~15)mL∶1g。
本发明中,所述分散优选为超声分散。所述超声分散的功率优选为50~200W,时间优选为30~60min。经上述分散处理,纳米氧化锆、钛酸铝和膨胀珍珠岩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纳米氧化锆、钛酸铝和膨胀珍珠岩之间均匀混合。
本发明中,经上述分散处理后,进行干燥。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80~100℃,时间优选为12~24h。经干燥后,得到改性膨胀蛭石。
本发明通过步骤a)的处理,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与膨胀珍珠岩复合,对膨胀珍珠岩进行改性,能够显著提高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并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从而提高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在历经300次冷却-加热循环后,材料没有发生任何形变且没有产生裂纹,潜热下降比例可低至1.45%。
[关于步骤b]:
b)将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与NaCl-KCl共晶盐、导热增强填料混合,得到粉末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NaCl-KCl共晶盐和导热增强填料,在使用前,优选均先提前干燥处理。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00~150℃,更优选为120℃。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在≥24h。经干燥后,密封干燥保存,备用。
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为球磨混合,具体可在行星球磨机中进行。本发明中,所述球磨的转速优选为200~250r/min,具体可为200r/min、210r/min、220r/min、230r/min、240r/min、250r/min。所述球磨的时间优选为30~60min,具体可为30min、40min、50min、60min。经球磨后,得到粉末混合物。
[关于步骤c]:
c)对所述粉末混合物烧结,得到烧结物。
本发明中,所述烧结的制度优选为:先升温至120~150℃保温1~2h,再升温至700~720℃保温2~3h。
其中,第一次升温的升温速率优选为5~10℃/min,具体可为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第一次升温的目标温度具体可为120℃、125℃、130℃、135℃、140℃、145℃、150℃。第一次升温后的保温时间具体可为1h、1.5h、2h。第二次升温的升温速率优选为5~10℃/min,具体可为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第二次升温的目标温度具体可为700℃、705℃、710℃、715℃、720℃。第二次升温后的保温时间具体可为2h、2.5h、3h。经烧结后,得到烧结物。
本发明中,在上述烧结后,优选还进行冷却和研磨,从而得到粉末状烧结物,然后再进行后续工序。
[关于步骤d]:
d)对所述烧结物压制成型,然后再进行烧结,得到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本发明中,所述压制成型的压力优选为20~30MPa,具体可为20MPa、21MPa、22MPa、23MPa、24MPa、25MPa、26MPa、27MPa、28MPa、29MPa、30MPa。所述压制成型的保压时间优选为3~5min,具体可为3min、4min、5min。
本发明中,所述压制成型优选在单轴液压机中进行,通过压制成型,得到圆柱状胚体。
本发明中,在上述压制成型后,再次进行烧结。本发明中,所述烧结的制度优选为:先升温至120~150℃保温1~2h,再升温至700~720℃保温2~3h。
其中,第一次升温的升温速率优选为5~10℃/min,具体可为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第一次升温的目标温度具体可为120℃、125℃、130℃、135℃、140℃、145℃、150℃。第一次升温后的保温时间具体可为1h、1.5h、2h。第二次升温的升温速率优选为5~10℃/min,具体可为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第二次升温的目标温度具体可为700℃、705℃、710℃、715℃、720℃。第二次升温后的保温时间具体可为2h、2.5h、3h。经烧结后,得到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改性膨胀珍珠岩,能够显著提高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并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从而提高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在历经300次冷却-加热循环后,材料没有发生任何形变且没有产生裂纹,潜热下降比例可低至1.45%。
2、本发明采用NaCl-KCl共晶盐作为相变材料,通过与改性膨胀珍珠岩、导热增强填料复合,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和配合,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相变潜热,在X J/g以上,而且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产品在700℃无分解,应用温度范围显著提升,而更大的应用温度范围会带来更高的储热密度,另外,还增大了材料整体的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从而使得材料的热导率明显提高。
3、本发明在将所有物料混合后,先通过步骤c)进行预烧结,再通过步骤d)进行压制和再次烧结,通过以上处理,不仅便于胚体的成型,还增大了材料的致密度,且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另外,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更为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在658℃以上,相变潜热在152J/g以上,具有较高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历经300次热循环后,相变温度仍保持在658℃以上,相变潜热在147J/g以上(保持率达到97%以上,损失量在3%以下),具有优异的热循环性能。而且,经300次热循环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没有发生变形和产生裂纹,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材料的热导率在1.7W/m·K以上,表现出优异的充放热性能;材料的抗弯强度在16.6MPa以上,具有优异的韧性。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纳米氧化锆的粒径为20~100nm。钛酸铝的粒径为0.5~1μm。NaCl-KCl共晶盐由氯化钠和氯化钾按质量比1∶2.273在710℃熔融共混后,冷却至室温得到。NaCl-KCl共晶盐、膨胀珍珠岩、纳米氧化锆、钛酸铝和导热增强填料,在使用前,均先提前干燥处理,于120℃干燥14h,密封干燥保存,备用。导热增强填料的粒度为0.8~50μm。
实施例1
1、制备
S1、将2g纳米氧化锆、2g钛酸铝、10g膨胀珍珠岩和100mL无水乙醇混合,在超声波震荡器中于120W超声分散15min,然后在120℃烘箱中干燥12h,得到改性膨胀珍珠岩。
S2、称取2.4g NaCl-KCl共晶盐、1g改性膨胀珍珠岩和0.6g碳化硅粉,倒入球磨罐中,随后在行星球磨机中以200rpm球磨混合30min,得到粉末混合物。
S3、将粉末混合物转移至氧化铝坩埚中,置于马弗炉内,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50℃并保温2h,然后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700℃并保温2h;之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再转移至研钵中研磨5min,得到粉末状烧结物。
S4、将粉末状烧结物倒入模具中,利用粉末压片机通过单轴缓慢加压至20Mpa,保压5min,压制得到圆柱状胚体。将圆柱状胚体置于马弗炉内,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并保温2h,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并保温2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2、表征及测试
(1)外观及微观表征
对所得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分别进行外观观测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微观结构表征,结果分别如图1-2所示,图1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SEM图。由图2可以看出,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已附着在膨胀珍珠岩表面,并且NaCl-KCl共晶盐已渗透到改性膨胀珍珠岩的孔状结构中。
(2)性能测试
ⅰ.分别取NaCl-KCl共晶盐和所制得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产品,放入耐驰STA449F3TG-DSC综合分析仪中分别进行热物性分析,结果参见图3和图4;其中,图3为NaCl-KCl共晶盐的DSC曲线图,图4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热循环前后的DSC曲线图。
由图3可以看出,NaCl-KCl共晶盐的相变温度为658.2℃,相变潜热为286.7J/g,并且在700℃时无分解。由图4可以看出,最终所得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为658.6℃,相变潜热为152.9J/g;与NaCl-KCl共晶盐相比,相变温度相差不大,且相变潜热也保持了约53%,证明,改性膨胀珍珠岩和SiC导热填料的加入,几乎不影响NaCl-Na2SO4共晶盐的相变温度,且仍然保持相对较高的相变潜热,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
ⅱ.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产品进行300次加热-冷却循环(每次均是加热至700℃,再冷却至500℃),对热循环后的材料进行热物性分析,结果也参见图4。可以看出,经300次热循环后,材料的相变温度为658.7℃,相变潜热为147.6J/g,其相变温度基本不变,相变潜热保持率达到97%、仅损失3%,证明,采用改性膨胀珍珠岩和SiC导热填料与NaCl-KCl共晶盐复合,对共晶盐的封装效果显著,保证了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优异的热循环性能。另外,经300次热循环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没有发生变形和产生裂纹,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
ⅲ.为了测试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充放热性能,利用耐驰LFA-427激光导热分析仪测试材料的热导率,结果显示,其热导率高达2.115W/m·K,证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较高的充放热速率。
ⅳ.测试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抗弯强度,结果显示,其抗弯强度为16.8MPa,表现出良好的韧性。
实施例2
1、制备
S1、将2g纳米氧化锆、3g钛酸铝、10g膨胀珍珠岩和100mL无水乙醇混合,在超声波震荡器中于120W超声分散15min,然后在120℃烘箱中干燥12h,得到改性膨胀珍珠岩。
S2、称取2.6g NaCl-KCl共晶盐、1.2g改性膨胀珍珠岩和0.2g碳化硅粉,倒入球磨罐中,随后在行星球磨机中以200rpm球磨混合30min,得到粉末混合物。
S3、将粉末混合物转移至氧化铝坩埚中,置于马弗炉内,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50℃并保温2h,然后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700℃并保温2h;之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再转移至研钵中研磨5min,得到粉末状烧结物。
S4、将粉末状烧结物倒入模具中,利用粉末压片机通过单轴缓慢加压至20Mpa,保压5min,压制得到圆柱状胚体。将圆柱状胚体置于马弗炉内,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并保温2h,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并保温2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2、测试
ⅰ.将所得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产品,放入耐驰STA449F3 TG-DSC综合分析仪中进行热物性分析,结果参见图5,图5为实施例2所得产品热循环前后的DSC曲线图。
由图5可以看出,所得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为658.2℃,相变潜热为165.0J/g;与NaCl-KCl共晶盐相比,相变温度相差不大,且保持了较高的相变潜热,所得材料总体具有较高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
ⅱ.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也进行300次加热-冷却循环,对热循环后的材料进行热物性分析,结果也参见图5。可以看出,经300次热循环后,材料的相变温度为658.8℃,相变潜热为162.6J/g,其相变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相变潜热保持率达到99%、仅损失1%,展现出优异的热循环性能。另外,经300次热循环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没有发生变形和产生裂纹,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
ⅲ.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测试材料的热导率,结果显示,其热导率高达1.7W/m·K,证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较高的充放热速率。
ⅳ.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测试材料的抗弯强度,结果显示,其抗弯强度为17.4MPa。
实施例1-2所得产品的热导率相关特性的测试结果参见表1:
表1:实施例1-2所得产品的热导率相关特性
Figure BDA0003763695990000111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将碳化硅粉替换为氮化硼粉。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将碳化硅粉替换为氮化铝粉。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不进行步骤S3的预烧结,直接进行步骤S4。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将NaCl-KCl共晶盐替换为Na2CO3-K2CO3共晶盐相变材料。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将纳米氧化锆替换为等量的钛酸铝,即改性物全部采用钛酸铝。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将钛酸铝替换为等量的纳米氧化锆,即改性物全部采用纳米氧化锆。
按照实施例1中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3-4及对比例所得产品进行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参见表2,同时,实施例1-2的测试结果也汇总于表2。
表2:实施例及对比例所得产品的性能
Figure BDA0003763695990000121
由表2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所得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在658℃以上,相变潜热在152J/g以上,具有较高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历经300次热循环后,相变温度仍保持在658℃以上,相变潜热在147J/g以上(保持率达到97%以上,损失量在3%以下),具有优异的热循环性能。而且,经300次热循环后,实施例1-4所得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没有发生变形和产生裂纹,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材料的热导率在1.7W/m·K以上,表现出优异的充放热性能;材料的抗弯强度在16.6MPa以上,具有优异的韧性。
与实施例1-4相比,对比例1-5所得产品的综合性能变差,证明,本发明进行预烧结步骤,以及采用特定的NaCl-KCl共晶盐作为相变材料,而且采用纳米氧化锆与钛酸铝共同对膨胀珍珠岩改性,才能有效提高材料的以上性能。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包括最佳方式,并且也使得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和实施任何结合的方法。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来限定,并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实施例。如果这些其他实施例具有近似于权利要求文字表述的结构要素,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的文字表述无实质差异的等同结构要素,那么这些其他实施例也应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得:
Figure FDA000376369598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aCl-KCl共晶盐由氯化钠和氯化钾熔融共混制得;
所述氯化钠∶氯化钾的质量比为1∶(1.25~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增强填料选自碳化硅、氮化铝和氮化硼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锆的粒径为20~100nm;
所述钛酸铝的粒径为0.5~1μm。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膨胀珍珠岩、纳米氧化锆和钛酸铝在溶剂中分散,然后干燥,得到改性膨胀珍珠岩;
b)将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与NaCl-KCl共晶盐、导热增强填料混合,得到粉末混合物;
c)对所述粉末混合物烧结,得到烧结物;
d)对所述烧结物压制成型,然后再进行烧结,得到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烧结的制度为:先升温至120~150℃保温1~2h,再升温至700~720℃保温2~3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压制成型的条件为:压力20~30MPa,保压3~5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烧结的制度为:先升温至120~150℃保温1~2h,再升温至700~720℃保温2~3h。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混合为球磨混合;
所述球磨的转速为200~250r/min,时间为30~60min;
所述步骤a)中,所述分散为超声分散;
所述超声分散的功率为50~200W,时间为15~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溶剂选自无水乙醇和/或水;
所述溶剂∶膨胀珍珠岩的用量比为(10~15)mL∶1g;
所述NaCl-KCl共晶盐、膨胀珍珠岩、纳米氧化锆、钛酸铝和导热增强填料在添加前均预先进行干燥。
CN202210879462.XA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0740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9462.XA CN115074090A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9462.XA CN115074090A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4090A true CN115074090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3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9462.XA Pending CN115074090A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40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1313A (zh) * 2022-07-25 2022-09-06 深圳市中黄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4352A (zh) * 2022-07-25 2022-09-13 深圳市中黄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99600A1 (ru) * 1979-05-28 1982-01-23 Белорус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лимерна композици дл заливки
US4698825A (en) * 1982-04-26 1987-10-06 Arc Technologies Systems Ltd. Protective coating of temperature resistant materials for the metal shaft of combination electrodes for the electric steel production
CN1772694A (zh) * 2005-09-22 2006-05-17 山东大学 混合稀土增韧补强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58503A (zh) * 2006-04-17 2007-10-24 山东大学 原位生长碳化钛晶须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材料粉末及其制备工艺
CN101096298A (zh) * 2006-06-28 2008-01-02 宁波荣山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有机相变复合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1876A (zh) * 2006-08-11 2008-02-13 同济大学 一种利用膨胀珍珠岩制备复合相变材料的方法
CN101596149A (zh) * 2009-06-25 2009-1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牙科用可加工zta/bn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1805199A (zh) * 2010-03-31 2010-08-18 周绍春 一种钛酸铝纳米纤维增韧氧化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1429A (zh) * 2013-11-15 2014-02-26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膨胀珍珠岩外墙保温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0965A (zh) * 2014-03-03 2014-06-04 芜湖市宝艺游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棕榈纤维增韧复合陶瓷滤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0262A (zh) * 2014-07-30 2014-11-12 青岛乾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高温蠕变型钛酸铝复相陶瓷材料
CN106401051A (zh) * 2016-08-30 2017-02-15 贵州安顺家喻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砖
CN107151353A (zh) * 2017-06-08 2017-09-12 合肥帧讯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低温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85805A (zh) * 2017-07-17 2017-10-24 哈尔滨学院 一种房屋建筑保温材料
CN108199113A (zh) * 2016-12-09 2018-06-2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管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190292321A1 (en) * 2018-03-22 2019-09-26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Silicone polymer an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1793474A (zh) * 2020-07-24 2020-10-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膨胀石墨增强导热的陶瓷基定型高温相变储热元件的组装方法和由此形成的储热元件
CN112299853A (zh) * 2020-09-24 2021-02-02 中钢宁夏耐研滨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铁隧道窑生产用SiC复合推板材料
CN112521153A (zh) * 2020-11-27 2021-03-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生物形态碳化硅陶瓷高温光热储存材料
CN113429940A (zh) * 2021-07-12 2021-09-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碳化硅强化蓄热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JP2021161016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日本インシュ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耐火材、耐火壁材及び耐火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99600A1 (ru) * 1979-05-28 1982-01-23 Белорус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лимерна композици дл заливки
US4698825A (en) * 1982-04-26 1987-10-06 Arc Technologies Systems Ltd. Protective coating of temperature resistant materials for the metal shaft of combination electrodes for the electric steel production
CN1772694A (zh) * 2005-09-22 2006-05-17 山东大学 混合稀土增韧补强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58503A (zh) * 2006-04-17 2007-10-24 山东大学 原位生长碳化钛晶须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材料粉末及其制备工艺
CN101096298A (zh) * 2006-06-28 2008-01-02 宁波荣山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有机相变复合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1876A (zh) * 2006-08-11 2008-02-13 同济大学 一种利用膨胀珍珠岩制备复合相变材料的方法
CN101596149A (zh) * 2009-06-25 2009-1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牙科用可加工zta/bn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1805199A (zh) * 2010-03-31 2010-08-18 周绍春 一种钛酸铝纳米纤维增韧氧化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1429A (zh) * 2013-11-15 2014-02-26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膨胀珍珠岩外墙保温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0965A (zh) * 2014-03-03 2014-06-04 芜湖市宝艺游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棕榈纤维增韧复合陶瓷滤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0262A (zh) * 2014-07-30 2014-11-12 青岛乾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高温蠕变型钛酸铝复相陶瓷材料
CN106401051A (zh) * 2016-08-30 2017-02-15 贵州安顺家喻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砖
CN108199113A (zh) * 2016-12-09 2018-06-2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管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51353A (zh) * 2017-06-08 2017-09-12 合肥帧讯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低温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85805A (zh) * 2017-07-17 2017-10-24 哈尔滨学院 一种房屋建筑保温材料
US20190292321A1 (en) * 2018-03-22 2019-09-26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Silicone polymer an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21161016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日本インシュ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耐火材、耐火壁材及び耐火材の製造方法
CN111793474A (zh) * 2020-07-24 2020-10-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膨胀石墨增强导热的陶瓷基定型高温相变储热元件的组装方法和由此形成的储热元件
CN112299853A (zh) * 2020-09-24 2021-02-02 中钢宁夏耐研滨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铁隧道窑生产用SiC复合推板材料
CN112521153A (zh) * 2020-11-27 2021-03-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生物形态碳化硅陶瓷高温光热储存材料
CN113429940A (zh) * 2021-07-12 2021-09-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碳化硅强化蓄热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井强山;牛雅净;骆向阳;: "膨胀珍珠岩/磷酸盐保温板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 no. 04 *
卜景龙;王志发;朱宝利;张利芳;陈硕;李浩满;: "共沉淀法制备ZrO_2-Al_2TiO_5复合材料烧结性能研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no. 1, pages 6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1313A (zh) * 2022-07-25 2022-09-06 深圳市中黄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4352A (zh) * 2022-07-25 2022-09-13 深圳市中黄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1313B (zh) * 2022-07-25 2024-04-09 深圳市中黄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74090A (zh) 一种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9061B (zh) 一种原位纳米氧化铝含量可控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142477B (zh) 一种纳米木质素-氮化硅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Yaxuan et al. Waste semicoke ash utilized to fabricate shape-stable phase change composites for building heating and cooling
US20210384426A1 (en) Phase change thermal storage ceramic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4560699A (zh) 一种中高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592188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37436A (zh) 一种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0767A (zh) 碳化铀芯块及其制备方法、燃料棒
Wang et al. MXene reconciles concurrent enhancement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al robustness of SiC-based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omposites
CN113174239A (zh) 一种无机盐-陶瓷高温相变复合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35354A (zh) 一种制备碳化硅纳米线增韧Cf/SiC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0144194B (zh) 一种粉煤灰基固-固复合相变储能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1300C (zh) 热压制备高纯度碳化铝钛块体材料的方法
CN111548167B (zh) 一种陶瓷基高导热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5011313A (zh) 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hen et al. Review on Porous Ceramic‐Based Form‐Stabl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Preparation, Enhanc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Application
CN104162661B (zh) 一种微波烧结Al2O3-TiC-TiN微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方法
CN111849425B (zh)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2386A (zh) 一种复合相变储热大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y improvement of B4C ceramic hollow microspheres by doping carbon nanotubes at low-temperature
CN113429940B (zh) 一种纳米碳化硅强化蓄热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515717A (zh) 一种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2407A (zh) 一种粉煤灰基定型熔盐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ng et al. Thermal properties of myristyl alcohol/polyvinyl butyral/carbon nanotubes as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