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9614A - 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9614A
CN115059614A CN202210730896.3A CN202210730896A CN115059614A CN 115059614 A CN115059614 A CN 115059614A CN 202210730896 A CN202210730896 A CN 202210730896A CN 115059614 A CN115059614 A CN 115059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mpressor
air
working mode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08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康
黄显炎
刘丽芳
田永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7308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96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9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9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2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1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压缩机设有第一工作模式、第二模式、第三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进行一级压缩的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所述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的工作模式;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所述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并带补气增焓的工作模式;所述压缩机设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使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本发明的压缩机既能实现冷量范围的拓展又能够实现工况范围拓展。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双缸双级压缩机具有能够在低温环境高效稳定的特点,而在轻工况下运行时,压比和压差较低,双缸压缩机的第二气缸相当于浪费了,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双缸单级压缩机在轻工况下,冷量范围相比较双缸双级压缩机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而在低温环境下压缩机的可靠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提供一款压缩机既能实现冷量范围的拓展又能够实现工况范围的拓展。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冷量范围的拓展又能够实现工况范围拓展的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压缩机设有第一工作模式、第二模式、第三工作模式,其中
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进行一级压缩的工作模式;
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所述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的工作模式;
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所述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并带补气增焓的工作模式;
所述压缩机设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使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泵体组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泵体组件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排气口和补气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压缩腔;
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压缩腔进气,所述第一排气口用于所述第一压缩腔排气;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二压缩腔进气,所述第二排气口用于所述第二压缩腔排气,所述补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二压缩腔补气。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泵体组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第二隔板、第一隔板、所述第一气缸、下法兰组件;
所述第一进气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气缸上;
所述第一排气口形成在所述下法兰组件上;
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混合腔,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补气口分别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补气口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隔板上。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气口上连接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第二进气管,所述补气口连接补气管,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口连接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设有连接管;
所述切换机构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所述补气管和所述连接管的通断来使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连接第一分液器;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连接第二分液器;所述补气口与所述补气管之间连接补气增焓分液器。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切换机构包括:
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上;
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
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
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管上。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
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将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
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将所述第一排气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
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的所述第二进气管上;
所述第四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二三通阀与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出口之间的所述第一排气管上。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闪蒸器和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的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闪蒸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闪蒸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分别连通;所述闪蒸器的第三端与所述补气管连通。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闪蒸器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节流阀设置在所述闪蒸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了权利要求第二方面提出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将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分别导通,将所述补气管、所述连接管断开;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二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将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所述连接管导通,将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补气管断开;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三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将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所述补气管、所述连接管分别导通,将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断开。
进一步可选地,当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上的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的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第三控制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管上的第四控制阀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打开,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关闭;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二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关闭,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三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关闭,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打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单台压缩机合理设计泵体组件结构,实现多个吸气和排气通道,既能实现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的双缸双吸气单级循环的第一工作模式、又能够实现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的双缸单吸气双级不带增焓循环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及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并带补气增焓的双缸单吸气双级带增焓循环的第三工作模式。本发明采用一台压缩机能够实现多种模式的切换,减小安装空间,降低成本。
本发明通过多种工作模式切换能够进一步的扩展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双缸双吸气单级模式相比较双缸单吸气双级带增焓循环冷量范围更加宽泛,双缸单吸气双级带增焓循环相比较双缸双吸气单级模式能够运行更低的蒸发温度,扩展压缩机的工况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整机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泵体组件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在压缩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在压缩机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在压缩机处于第三工作模式时冷媒流向示意图。
其中:1-压缩机;2-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阀;4-闪发器;5-第二节流阀;6-第二换热器;7-第一控制阀;8-第二控制阀;9-第三控制阀;10-第四控制阀;20-壳体;21-第一分液器;211-第一进气管;22-第二分液器;221-第二进气管;23-电机;24-上盖组件;241-第二排气口;25-第二排气管;26-泵体组件;27-增焓分液器;28-第一排气管;30-曲轴;31-上法兰组件;32-第二气缸;33-第二隔板;34-第一隔板;35第一气缸;36-下法兰组件;37-下法兰盖板;351-第一进气口;361-第一排气口;341-第二进气口;342-补气口;41-连接管;42-补气管;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接触”、“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1,如图1-图3,包括壳体20,壳体20内设有电机23和泵体组件26;泵体组件26包括曲轴30、第一气缸35和第二气缸32;压缩机1包括第一气缸35和第二气缸32分别进行一级压缩的第一工作模式,第一气缸35进行一级压缩、第二气缸32进行二级压缩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及第一气缸35进行一级压缩、第二气缸32进行二级压缩并带补气增焓的第三工作模式;压缩机1还包括切换机构,切换机构用于使压缩机1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本实施例的通过单台压缩机合理设计泵体组件结构,实现多个吸气和排气通道,既能实现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的双缸双吸气单级循环的第一工作模式、又能够实现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的双缸单吸气双级不带增焓循环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及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并带补气增焓的双缸单吸气双级带增焓循环的第三工作模式。本实施例采用一台压缩机能够实现多种模式的切换,减小安装空间,降低成本。同时,多种工作模式切换能够进一步的扩展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双缸双吸气单级模式相比较双缸单吸气双级带增焓循环冷量范围更加宽泛,双缸单吸气双级带增焓循环相比较双缸双吸气单级模式能够运行更低的蒸发温度,扩展压缩机的工况范围。本实施例的压缩机1可选的为转子压缩机1。
进一步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3,泵体组件26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进气口351和第二进气口341,泵体组件26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排气口361和补气口342,壳体20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241,可选的,壳体20的顶部设有上盖组件24,第二排气孔位于所述上盖组件24上;第一气缸35包括第一压缩腔,第二气缸32包括第二压缩腔;第一进气口351用于向第一压缩腔进气,第一排气口361用于第一压缩腔排气;第二进气口341用于向第二压缩腔进气,第二排气口241用于第二压缩腔排气,补气口342用于向第二压缩腔补气。
进一步可选地,参见图3,泵体组件26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法兰组件31、第二气缸32、第二隔板33、第一隔板34、第一气缸35、下法兰组件36和下法兰组盖板37;第一进气口351形成在第一气缸35上;第一排气口361形成在下法兰组件31上;第一隔板34与第二隔板33之间形成混合腔,第二进气口341、补气口342分别与混合腔连通,混合腔与第二压缩腔连通,第二进气口341和补气口342分别形成在第一隔板34上。本实施例中关于上法兰组件31、第一气缸以及第一进气口351、第一排气口361之间形成的气路结构,以及第二气缸、下法兰组件、第二进气口341、第二排气口241之间形成的气路结构均属于本领域公知的压缩机气路结构,示例性的,在没有设置上消音器的前提下,从上法兰组件31排出的冷媒直接排到电机下腔,然后经过定转子之间的间隙或者是定转子上的流通孔通往电机上腔,然后经过第二排气口241排出压缩机壳体。如果在设有上消音器的前提下,先排到消音腔内部,然后再排到电机下腔,然后再到电机上腔,然后经过第二排气管排到壳体外部。另外,在法兰上设有气孔,在气缸上设有月牙槽,气孔与月牙槽相对应,当压缩腔内的压力高于阀片背压,即电机下腔内的压力,顶开阀片,然后实现排气。
本实施例的第一中间隔板和第二中间隔板组件之间形成混合腔,实现低压循环的补气增焓,降低低压循环的排气温度,提高单位质量的制冷量,从而提高低温循环的制冷效率;同时混合腔也形成了第二气缸32的进气腔,实现双缸双吸气循环。
进一步可选地,参见图4,第一进气口351上连接第一进气管211、第二进气口341连接第二进气管221,补气口342连接补气管42,第一排气口361连接第一排气管28,第二排气口241连接第二排气管25,第一排气口361与第二进气口341之间设有连接管41;切换机构通过控制第一进气管211、第二进气管221、第一排气管28、第二排气管25、补气管42和连接管41的通断来使压缩机1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可选地,第一进气管211与第一进气口351之间连接第一分液器21;第二进气管221与第二进气口341之间连接第二分液器22;补气口342与补气管42之间连接补气增焓分液器27。
进一步可选地,参见图4,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进气管221上的第一控制阀7;设置在连接管41上的第二控制阀8;设置在补气管42上的第三控制阀9;设置在第一排气管28上的第四控制阀10。
进一步可选地,参见图4,连接管41的进口与第一排气管28连通,出口与第二进气管221连通;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将第二进气管221与连接管41连通;第二三通阀将第一排气管28与连接管41连通;第一控制阀7位于第二进气管221的入口与第一三通阀之间的第二进气管221上;第四控制阀10位于第二三通阀与第一排气口361的出口之间的第一排气管28上。
本实施例的压缩机1能够实现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可以适应于不同的应用环境,第一工作模式(双缸双吸气单级循环)能够使压缩机1的气缸容积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轻工况下采用此模式时,压缩机1的排量是上下缸的容积之和,此模式下压缩机1的冷量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第三工作模式(双缸双级带增焓模式),此模式适用于室外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压缩机1能够降低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提高单位质量的制冷量,从而提高压缩机1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第二工作模式(双缸双级关增焓模式),此模式作为过渡模式。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参见图4,其包括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6、闪蒸器4和上述的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端与闪蒸器4的第一端连通,闪蒸器4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6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换热器6的第二端与第一进气管211和第二进气管221分别连通,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端与第一排气管28和第二排气管25分别连通;闪蒸器4的第三端与补气管42连通。
进一步可选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阀3和第二节流阀5,第一节流阀3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端与闪蒸器4的第一端之间,第二节流阀5设置在闪蒸器4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6的第二端之间。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上述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压缩机1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进一步可选地,控制方法包括:压缩机1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切换机构将第一进气管211、第一排气管28、第二进气管221、第二排气管25分别导通,将补气管42、连接管41断开;压缩机1处于第二工作模式下,控制切换机构将第一进气管211、第二排气管25、连接管41导通,将第二进气管221、第一排气管28、补气管42断开;压缩机1处于第三工作模式下,控制切换机构将第一进气管211、第二排气管25、补气管42、连接管41分别导通,将第二进气管221、第一排气管28断开。
进一步可选地,当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进气管221上的第一控制阀7、设置在连接管41上的第二控制阀8、设置在补气管42上第三控制阀9、以及设置在第一排气管28上的第四控制阀10时,控制方法包括:
压缩机1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第一控制阀7和第四控制阀10打开,控制第二控制阀8和第三控制阀9关闭;压缩机1处于第二工作模式下,控制第一控制阀7、第三控制阀9和第四控制阀10关闭,控制第二控制阀8打开;压缩机1处于第三工作模式下,控制第一控制阀7、第四控制阀10关闭,控制第二控制阀8和第三控制阀9打开。
以下对本实施例制冷系统的压缩机三种控制模式的控制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工作模式(双缸双吸气单级循环):参见图5,此时第一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开,而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关。来自第二换热器6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分液器21、第二分液器22分别进入第一气缸35与第二气缸32进行压缩,经过第一气缸32压缩的制冷剂,先排到下法兰组件36和下法兰组盖板37构成的下法兰组件排气腔,然后经第一排气管28排出压缩机壳体外,经过阀第四控制阀然后与第二气缸32压缩的冷媒经第二排气管25排出的冷媒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第一换热器2,然后经第一换热器2冷凝变成高温高压的过冷冷媒,高温高压的过冷冷媒经节流阀节流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然后在第二换热器6中吸热蒸发,然后回到第一分液器21、第二分液器22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循环。
第二工作模式(双缸单吸气双级不带增焓模式),参见图6,此时第一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关,而第二控制阀开。来自第二换热器6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分液器21进入第一气缸35,经过第一气缸35压缩的制冷剂,先排到下法兰组件36和下法兰组盖板37构成的下法兰组件排气腔,然后经第一排气管28排出压缩机壳体外,然后经过第二控制阀进入第二分液器22中,然后进入第二中间隔板33和第一中间隔板34中间隔板构成的混合腔内再进入第二气缸32压缩后经第二排气管排出压缩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第一换热器2冷凝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过冷冷媒,高温高压的过冷冷媒经过第一节流阀3节流降压后,进入闪蒸器4里面,闪蒸器4底部的液态冷媒经过第二级节流阀5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二换热器6内,在第二换热器6内吸热气化后回到第一分液器21完成一个循环。
第三工作模式(双缸单吸气双级带增焓模式):参见图7,此时第一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关,而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开。来自第二换热器6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分液器21进入第一气缸35,经过第一气缸35压缩的制冷剂,先排到下法兰组件36和下法兰组盖板37构成的下法兰组件排气腔,然后经第一排气管28排出压缩机壳体外,然后经过第二控制阀进入第二分液器22中,然后进入第二中间隔板33和第一中间隔板34与来自闪蒸器4的制冷剂进行混合,起到降低压缩机第一级排气温度的作用,在中间隔板构成的混合腔内混合的冷媒进入第二气缸压缩后经第二排气管25排出压缩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第一换热器2冷凝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过冷冷媒,高温高压的过冷冷媒经过第一节流阀3节流降压后,进入闪蒸器4里面,在闪蒸器4内分成两股。闪蒸器4底部的液态冷媒经过第二级节流阀5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二换热器6内,在第二换热器6内吸热气化后回到第一分液器21完成一个循环,而第二换热器6内的气态冷媒,经过增焓分液器27进入由第二中间隔板33和第一中间隔板34构成的混合腔内与来自下腔的中温中压的冷媒混合,然后进入第二气缸32完成循环。此模式使压缩机能够实现更加宽泛运行范围、更高的压比,在高压比情况下能够实现降排温提高单位质量的制冷量,从而实现提高压缩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压缩机设有第一工作模式、第二模式、第三工作模式,其中
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进行一级压缩的工作模式;
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所述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的工作模式;
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气缸进行一级压缩、所述第二气缸进行二级压缩并带补气增焓的工作模式;
所述压缩机设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使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泵体组件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排气口和补气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压缩腔;
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压缩腔进气,所述第一排气口用于所述第一压缩腔排气;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二压缩腔进气,所述第二排气口用于所述第二压缩腔排气,所述补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二压缩腔补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第二隔板、第一隔板、所述第一气缸、下法兰组件;
所述第一进气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气缸上;
所述第一排气口形成在所述下法兰组件上;
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混合腔,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补气口分别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补气口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隔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上连接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第二进气管,所述补气口连接补气管,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口连接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设有连接管;
所述切换机构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所述补气管和所述连接管的通断来使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连接第一分液器;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连接第二分液器;所述补气口与所述补气管之间连接补气增焓分液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
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上;
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
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
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
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将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
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将所述第一排气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
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的所述第二进气管上;
所述第四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二三通阀与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出口之间的所述第一排气管上。
8.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闪蒸器和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闪蒸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闪蒸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分别连通;所述闪蒸器的第三端与所述补气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闪蒸器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节流阀设置在所述闪蒸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
10.一种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将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分别导通,将所述补气管、所述连接管断开;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二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将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所述连接管导通,将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补气管断开;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三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切换机构将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所述补气管、所述连接管分别导通,将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断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上的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的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第三控制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管上的第四控制阀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打开,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关闭;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二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关闭,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
所述压缩机处于第三工作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关闭,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打开。
CN202210730896.3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0596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0896.3A CN115059614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0896.3A CN115059614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9614A true CN115059614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0896.3A Pending CN115059614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96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54066U (zh) 换热系统
CN105605817B (zh) 一种制冷系统
KR101986965B1 (ko) 압축기와 열교환 시스템
CN110762017B (zh) 进气结构、排气结构、压缩机、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6568225B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7191372B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9113996B (zh)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007004B (zh) 制冷装置
CN218151421U (zh)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CN115059614A (zh) 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140111A (zh) 容量可调涡旋压缩机制冷系统
CN108843573A (zh)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
CN107228070A (zh) 压缩机以及具有它的制冷系统
CN111486609B (zh) 一种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1677665A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
CN208778229U (zh) 一种密封型旋转压缩机
CN113834144B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07489618B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08651158U (zh)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
CN218379639U (zh) 空调系统
CN220883976U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220227188U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2838346U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
CN112594958B (zh) 具有吸气和补气独立压缩功能的热泵空调系统及空调设备
CN216381862U (zh) 一种低背压单机双级压缩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