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6843A - 一种刹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刹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6843A
CN115056843A CN202210831101.8A CN202210831101A CN115056843A CN 115056843 A CN115056843 A CN 115056843A CN 202210831101 A CN202210831101 A CN 202210831101A CN 115056843 A CN115056843 A CN 115056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rake
frame
guide hole
brake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11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区锐峰
梁杰宏
宣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North Nor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North Nor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North Nor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North Nor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11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68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6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6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4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 B62B5/0433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foot oper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刹车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刹车装置,包括第一制动踏板、第二制动踏板、固定杆、联动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复位件和刹车制动器;固定杆固设在底框上,第一制动踏板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联动杆连接,第二制动踏板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联动杆连接,第一连接件与联动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设有穿过固定杆的第一导向孔的连接杆,连接杆与刹车制动器连接,复位件与刹车制动器连接;本发明实现分别压下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二制动踏板能够在设备或推车的前后两侧进行制动刹车,同时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二制动踏板之间互不干涉刹车制动,方便单人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刹车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移动方便,在推车的底部或设备的底部设置脚轮进行推动。推车或设备在停止时,需要对脚轮进行刹车固定,但通常制动踏板设置在推车或设备的同一侧(如后侧),而在用户在推车或设备中设有制动踏板相对的一侧(如前侧)进行推行,当需要停止时则需要绕至设有制动踏板的一侧去踩动制动踏板进行制动,而在绕行过程中,推车或设备容易出现移动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刹车装置,实现分别压下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二制动踏板实现对待制动脚轮进行制动,能够在设备或推车的前后两侧进行制动刹车,同时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二制动踏板之间互不干涉刹车制动,方便单人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刹车装置,应用于设有脚轮的设备,所述设备的底部设有底框,所述底框设有脚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第一制动踏板、第二制动踏板、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固定杆、联动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复位件和刹车制动器;所述固定杆沿车架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框上,所述第一制动踏板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联动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制动踏板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联动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联动杆与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联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设有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刹车制动器连接,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底框上,且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刹车制动器连接;
当下压所述第一制动踏板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联动杆朝向靠近待制动脚轮的一侧水平移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杆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一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端,使所述刹车制动器抵紧待制动脚轮;
当下压所述第二制动踏板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联动杆朝向靠近待制动脚轮的一侧水平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接件使所述连接杆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一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端,使所述刹车制动器抵紧待制动脚轮;
当松开所述第一制动踏板与所述第二制动踏板时,所述复位件带动所述刹车制动器远离待制动脚轮,且所述刹车制动器带动所述连接杆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一端,带动第一连接件使带动所述联动杆朝向远离待制动脚轮的一侧水平移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制动踏板固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下部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导向孔,所述联动杆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孔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端的位置高于所述联动杆的最高位;当下压所述第一制动踏板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制动踏板固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上部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三导向孔的最低位高于所述联动杆的最高位,所述第三连接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联动杆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三连接架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导向孔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部,当下压所述第二制动踏板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三导向孔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联动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驱动板和摆臂板,所述驱动板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杆转动配合的第四导向孔,所述驱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摆臂板的上端与所述底框转动连接,所述摆臂板的下端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摆臂板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框连接;所述刹车制动器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刹车制动器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联动杆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杆的截面呈U形,所述联动杆的截面呈倒U形,所述联动杆嵌套在所述固定杆的内腔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截面与第二连接件的截面均呈U形,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设置在所述联动杆与固定杆形成的空腔内。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刹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压下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二制动踏板均能同步使联动杆移动进而使刹车制动器对待制动脚轮进行制动,能够在设备或推车的前后两侧进行制动刹车,同时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二制动踏板之间互不干涉刹车制动;刹车装置能够在原有设备上进行改造安装,不单独占用安装空间,能够单人操作,安全可靠,有效降低设备成本与人力操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刹车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制动踏板的制动原理图;
图4是第二制动踏板的制动原理图;
图5是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制动踏板;2为第二制动踏板;3为固定杆;31为第一导向孔;4为联动杆;41为第一限位部;51为第一连接件;52为第二连接件;53为第三连接件;54为连接杆;6为复位件;61为弹簧;62为驱动板;621为第四导向孔;63为摆臂板;64为驱动杆;7为刹车制动器;71为待制动脚轮;8为第一传动组件;81为第一固定架;82为第一连接架;821为第二导向孔;9为第二传动组件;91为第二固定架;92为第二连接架;921为第三导向孔;93为第三连接架;931为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刹车装置,应用于设有脚轮的设备,所述设备的底部设有底框,所述底框设有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包括第一制动踏板1、第二制动踏板2、第一传动组件8、第二传动组件9、固定杆3、联动杆4、第一连接件51、第二连接件52、复位件6和刹车制动器7;所述固定杆3沿车架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框上,所述第一制动踏板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8与所述联动杆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制动踏板2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9与所述联动杆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联动杆4与所述固定杆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51的第一端与所述联动杆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51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杆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5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3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孔31,所述第二连接件52的第二端设有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连接杆54,所述连接杆54与所述刹车制动器7连接,所述复位件6设置在所述底框上,且所述复位件6与所述刹车制动器7连接;
当下压所述第一制动踏板1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8带动所述联动杆4朝向靠近待制动脚轮71的一侧水平移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杆54从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第一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第二端,使所述刹车制动器7抵紧待制动脚轮71;
当下压所述第二制动踏板2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9带动所述联动杆4朝向靠近待制动脚轮71的一侧水平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接件51使所述连接杆54从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第一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第二端,使所述刹车制动器7抵紧待制动脚轮71;
当松开所述第一制动踏板1与所述第二制动踏板2时,所述复位件6带动所述刹车制动器7远离待制动脚轮71,且所述刹车制动器7带动所述连接杆54从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第二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第一端,带动第一连接件51使带动所述联动杆4朝向远离待制动脚轮71的一侧水平移动。
这样,本发明通过压下第一制动踏板1与第二制动踏板2均能同步使联动杆4移动进而使刹车制动器7对待制动脚轮71进行制动,能够在设备或推车的前后两侧进行制动刹车,同时第一制动踏板1与第二制动踏板2之间互不干涉刹车制动;刹车装置能够在原有设备上进行改造安装,不单独占用安装空间,能够单人操作,安全可靠,有效降低设备成本与人力操作成本。保证第一制动踏板1与第二制动踏板2任一制动踏板下压或者两个制动踏板同时下压时,能够实现脚轮的制动。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8包括第一固定架81和第一连接架82,所述第一固定架81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杆3上,所述第一制动踏板1固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架82上,所述第一连接架82的下部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导向孔821,所述联动杆4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孔821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部41,所述第一连接架8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81的上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架81的上端的位置高于所述联动杆4的最高位;当下压所述第一制动踏板1时,所述第一限位部41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821的下端;具体的,当下压所述第一制动踏板1时,第一连接架82在第二导向孔821与联动杆4的第一端上的第一限位部41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架82绕第一固定架81的上端转动并使第一连接架82的下端朝向靠近待制动脚轮71的一侧移动,同时带动所述联动杆4朝向靠近待制动脚轮71的一侧水平移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杆54从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第一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第二端,使所述刹车制动器7抵紧待制动脚轮71,实现脚轮的制动。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9包括第二固定架91、第二连接架92和第三连接架93,所述第二固定架91固定在所述固定杆3上,所述第二制动踏板2固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架92上,所述第二连接架9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9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92的上部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三导向孔921,所述第三导向孔921的最低位高于所述联动杆4的最高位,所述第三连接架93的下部固定在所述联动杆4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三连接架93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导向孔921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部931,当下压所述第二制动踏板2时,所述第二限位部931位于所述第三导向孔921的下端;具体的,当下压所述第二制动踏板2时,第二连接架92在第三导向孔921与第三连接架93的第二限位部931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架92绕第二固定架91转动,且第二连接架92的上端朝向远离待制动脚轮71的一侧移动,进而通过第三连接架93带动所述联动杆4朝向靠近待制动脚轮71的一侧水平移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杆54从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第一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第二端,使所述刹车制动器7抵紧待制动脚轮71,实现脚轮的制动。
为了保证联动杆4的水平移动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杆3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三连接件53,所述第三连接件53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53的第二端与所述联动杆4转动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连接件5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53,进一步地提高联动杆4水平移动时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所述复位件6包括弹簧61、驱动板62和摆臂板63,所述驱动板6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杆54转动配合的第四导向孔621,第四导向孔621为竖向设置的孔,所述驱动板6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64,所述摆臂板63的上端与所述底框转动连接,所述摆臂板63的下端与所述驱动杆6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1的第一端与所述摆臂板63连接,所述弹簧61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框连接;所述刹车制动器7设置在所述驱动杆64上,这样有效保证第一制动踏板1与第二制动踏板2松开后,在弹簧61的复位力作用下,使刹车制动器7与待制动脚轮71相离,刹车装置(刹车制动器7)自动复位。
示例性的,所述复位件6与所述刹车制动器7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件6对称设置在所述联动杆4的左右两侧,这样能够对两个脚轮(前侧的两个脚轮或后侧的两个脚轮)进行同时制动,能够实现单人操作且能一次性制动刹车,提高安全性,刹车效率高。而现有底部配有四个脚轮的设备,通常都是两个脚轮单独带有刹车机构,需要制动操作两次才能固定设备;而且在斜坡上刹车时,对单个脚轮制动后,设备仍有向下滑动风险,且整体操作难度大。
示例性的,所述固定杆3的截面呈U形,所述联动杆4的截面呈倒U形,所述联动杆4嵌套在所述固定杆3的内腔上;所述第一连接件51的截面与第二连接件52的截面均呈U形,所述第一连接件51、第二连接件52与第三连接件53均设置在所述联动杆4与固定杆3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第一连接件51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端与所述联动杆4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51的左右两侧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杆3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51的左右两侧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2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孔31设有两个且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杆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连接件52的左右两侧的第二端均设有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31的连接杆54;第一连接件51的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三端呈三角形布置,第一端与第二端两者呈竖直布置;有效提高刹车装置的部件之间的移动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件53的截面呈U形,所述第三连接件53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3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53的左右两侧的第二端与所述联动杆4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刹车装置,应用于设有脚轮的设备,所述设备的底部设有底框,所述底框设有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包括第一制动踏板、第二制动踏板、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固定杆、联动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复位件和刹车制动器;所述固定杆沿车架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框上,所述第一制动踏板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联动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制动踏板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联动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联动杆与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联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设有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刹车制动器连接,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底框上,且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刹车制动器连接;
当下压所述第一制动踏板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联动杆朝向靠近待制动脚轮的一侧水平移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杆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一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端,使所述刹车制动器抵紧待制动脚轮;
当下压所述第二制动踏板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联动杆朝向靠近待制动脚轮的一侧水平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接件使所述连接杆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一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端,使所述刹车制动器抵紧待制动脚轮;
当松开所述第一制动踏板与所述第二制动踏板时,所述复位件带动所述刹车制动器远离待制动脚轮,且所述刹车制动器带动所述连接杆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端移至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一端,带动第一连接件使带动所述联动杆朝向远离待制动脚轮的一侧水平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制动踏板固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下部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导向孔,所述联动杆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孔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端的位置高于所述联动杆的最高位;当下压所述第一制动踏板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制动踏板固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上部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三导向孔的最低位高于所述联动杆的最高位,所述第三连接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联动杆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三连接架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导向孔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部,当下压所述第二制动踏板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三导向孔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联动杆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驱动板和摆臂板,所述驱动板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杆转动配合的第四导向孔,所述驱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摆臂板的上端与所述底框转动连接,所述摆臂板的下端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摆臂板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框连接;所述刹车制动器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刹车制动器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联动杆的左右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截面呈U形,所述联动杆的截面呈倒U形,所述联动杆嵌套在所述固定杆的内腔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截面与第二连接件的截面均呈U形,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设置在所述联动杆与固定杆形成的空腔内。
CN202210831101.8A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刹车装置 Pending CN1150568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1101.8A CN115056843A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刹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1101.8A CN115056843A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刹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6843A true CN115056843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5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1101.8A Pending CN115056843A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刹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68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36619B2 (ja) 移動器械の制動手段を作動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US9333801B2 (en) Central control braking system
KR101832973B1 (ko) 보조 롤러
US7175004B2 (en) Wheel simultaneous brake mechanism and caster rotation preventing mechanism having simple mechanism
RU2563765C2 (ru)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очная тележк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для укладывания пациента и/или колонны операционного стола
US5115539A (en) Braking and wheel-orienting mechanism for a four-wheeled trolley
RU2562030C2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тележка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для размещения пациента и/или опоры операционного стола
CA2496758A1 (en) Manually actuated brake system for manually towable vehicle
CN103110481A (zh) 一种病人转运床及其底盘装置
US7464798B2 (en) Hydraulic bicycle brake mechanism
CN108502008B (zh) 婴儿车
CN115056843A (zh) 一种刹车装置
CN217623721U (zh) 一种刹车装置
CN112849249A (zh) 一种童车一踩双刹的驱动装置
CN214930025U (zh) 一种婴儿车一踩双刹的驱动装置
KR20120062592A (ko) 트롤리용 브레이크 모듈
US6419053B1 (en) Cart brake mechanism
CN113276933B (zh) 一种儿童推车
JP5215953B2 (ja) 台車の制動構造
CN212099026U (zh) 刹车机构及手推车
CN210416705U (zh) 一种刹车装置及儿童推车
JP3174896U (ja) 制動機能を有する車輪構造体
CN204264228U (zh) 制动装置及车架
KR200460814Y1 (ko) 회전 캐스터용 제동장치
JP6865412B2 (ja) 台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