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7580B - 客车 - Google Patents

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7580B
CN115027580B CN202110247108.0A CN202110247108A CN115027580B CN 115027580 B CN115027580 B CN 115027580B CN 202110247108 A CN202110247108 A CN 202110247108A CN 115027580 B CN115027580 B CN 115027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ind scooper
guiding
mounting structure
passenger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71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7580A (zh
Inventor
安鹏展
纪绪北
高志城
潘亚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471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7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7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7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7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7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5Front spoi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客车,该客车包括导风罩、前挡风玻璃和前保险杠,所述导风罩设置在所述客车的车身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两侧,所述导风罩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前挡风玻璃正对,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前保险杠正对,所述导风罩与所述车身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用于引导气流朝向所述客车的车轮流动。在客车的前挡风玻璃的两侧分别设置导风罩,并且导风罩的导流通道能够引导气流朝向车轮流动,这样,使得气流能够流过车轮上方,从而减小负压区域的面积。

Description

客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客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客车前悬较长,且前挡风玻璃和侧窗玻璃面积较大,客车在行驶过程中,迎面气流在客车的A柱处会形成流动分离现象,从而在车轮上方、客车侧面会形成较大面积的负压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车轮与车身、侧窗玻璃、外置后视镜等是连通的,具体如图1所示。车轮在转动时会将泥水、尘土带起并在车头负压的作用下飞溅至车身、侧窗玻璃或外置后视镜,并严重影响驾乘人员的视线以及外车身的美观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该客车能够防止车轮上的泥水飞溅至车身上,保持车身清洁,整车安全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客车,包括车身和导风罩;
所述车身包括前挡风玻璃和前保险杠;
所述导风罩设置在所述车身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两侧,所述导风罩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前挡风玻璃正对,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前保险杠正对;
所述导风罩与所述车身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用于引导气流朝向所述客车的车轮或车轮的上方流动。
可选地,所述导风罩包括导风罩主体、导风结构和安装结构;
所述导风罩主体形成为板状且具有第一侧面,所述导风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面上;
所述导风结构设置有所述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与所述车身固定相连,所述导风罩主体、所述导风结构与所述车身共同围合出所述导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导风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结构沿所述导风罩主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
所述导风罩主体、多个所述导风结构与所述车身共同围合出多个所述导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安装结构形成为长条片状,所述安装结构的长度小于相邻两个导流通道的宽度之和,所述安装结构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插设紧固件以将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可选地,所述导风结构为导风翅片,多个所述导风翅片彼此间隔且平行布置。
可选地,所述导风翅片布置为朝向所述车轮或所述车轮的上方延伸,以使所述导风翅片能够使气流朝向所述车轮流动。
可选地,所述导风罩的所述第一端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导风罩的所述第二端形成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导风结构同侧布置,所述第一翻边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边、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边和多个所述导风结构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边分别与所述车身适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形成为朝向远离所述安装结构凹陷的柱形曲面,所述柱形曲面的母线沿所述导风罩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导风罩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背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形成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凸起的柱形曲面,所述柱形曲面的母线沿所述导风罩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导风罩的安装结构与所述车身的A柱固定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客车的前挡风玻璃的两侧分别设置导风罩,并且导风罩的导流通道能够引导气流朝向车轮流动,这样,使得气流能够流过车轮上方,从而减小负压区域的面积。由于负压区域减小后,车轮在转动过程中带起的泥水等污物不易抽吸到车轮上方,反而会在重力和气流的作用下迅速落回地面,从而通过导风罩能够抑制车轮将泥水等污物甩起,避免泥水等污物吸附在后视镜、侧窗玻璃等结构上之后遮挡驾驶员的视线,从而提高整车的驾驶安全性。并且,上述导风罩的第一端与前挡风玻璃正对,第二端与前保险杠正对,其位置大致位于车身高度的中部位置,使导向的气流能够切断车轮附近的负压区域和侧窗玻璃、外置后视镜等附近的负压区域的连通,从而减小车轮上方的负压区域的面积。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未安装导风罩的客车的气流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导风罩装配到客车上的气流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导风罩装配到客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风罩;11、导风罩主体;111、第一侧面;112、第一端;113、第二端;114、第一翻边;115、第二翻边;116、第二侧面;12、导风结构;121、导风翅片;13、安装结构;131、安装孔;132、第一安装结构;133、第二安装结构;2、车身;3、A柱;4、前挡风玻璃;5、外置后视镜;6、导水槽;7、车轮;81、车轮负压腔;82、侧窗负压腔;9、前保险杠;10、客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通常是相对于客车的正常行驶状态而言的,具体地,在客车正常行驶时,朝向客车顶棚的方向为“上”,朝向客车地板的方向为“下”,朝向车头方向为“前”,朝向车尾方向为“后”;“内、外”是指相应结构部件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客车10,如图1至图4所示,该客车10包括车身2和导风罩1;其中,车身2包括前挡风玻璃4和前保险杠9;导风罩1设置在车身2上,且分别位于前挡风玻璃4的两侧,导风罩1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3,第一端112与前挡风玻璃4正对,第二端113与前保险杠9正对;导风罩1与车身2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用于引导气流朝向客车10的车轮7或车轮7的上方流动。
其中,第一端112与前挡风玻璃4正对是指第一端112的高度位于前挡风玻璃4的上边缘和下边缘限定的高度范围内,第二端113与前保险杠9正对是指第二端113的高度位于前保险杠9的上边缘和下边缘限定的高度范围内。车轮7的上方是指高于车轮7且与车身2对应的空间区域,并不仅限于车轮7正上方的区域,即本公开所称的车轮7的上方还可以包括位于车轮7斜上方的区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客车10的前挡风玻璃4的两侧分别设置导风罩1,并且导风罩1的导流通道能够引导气流朝向车轮7流动,这样,使得气流能够流过车轮7上方,从而减小负压区域的面积。由于负压区域减小后,车轮7在转动过程中带起的泥水等污物不易抽吸到车轮7上方,反而会在重力和气流的作用下迅速落回地面,从而通过导风罩1能够抑制车轮7将泥水等污物甩起,避免泥水等污物吸附在后视镜、侧窗玻璃等结构上之后遮挡驾驶员的视线,从而提高整车的驾驶安全性。并且,上述导风罩1的第一端112与前挡风玻璃4正对,第二端113与前保险杠9正对,其位置大致位于车身高度的中部位置,使导向的气流能够切断车轮7附近的负压区域和侧窗玻璃、外置后视镜5等附近的负压区域的连通,从而减小车轮7上方的负压区域的面积。
如图4所示,该导风罩1包括导风罩主体11、导风结构12和安装结构13。其中,导风罩主体11形成为板状且具有第一侧面111,导风结构安装在第一侧面上;导风结构12设置有安装结构13,安装结构13用于与车身2固定相连,导风罩主体11、导风结构12与车身2共同围合出所述导流通道。其中,导风罩主体11的长度方向是指其尺寸最大的方向,当导风罩1安装在客车10上时,其长度方向沿客车10的高度方向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导风罩1包括导风罩主体11和安装结构13,导风罩主体11通过安装结构13安装在车身2上,并且与车身2间隔布置,以利用车身2共同围合形成导流通道,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通过间隔布置的内板和外板构成导流通道的方案而言,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能够直接利用车身2的结构,以简化导风罩1的零部件,简化结构,降低重量和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罩主体11上还设置有多个导风结构12,多个导风结构12沿导风罩主体11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地设置在第一侧面111,用于引导气流的流向,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流体朝向所需的方位引导,以能够更合理的利用客车10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动。
由于具有多个导风结构12,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导风罩主体11、多个导风结构12与车身2共同围合出多个导流通道,这样能够更精准地控制流体的流向。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安装结构13形成为长条片状,安装结构13的长度小于相邻两个导流通道的宽度之和,其中,导流通道的宽度是指相邻两个导风结构12之间的间距。上述安装结构13具有较小的尺寸,有利于降低整个导风罩1的重量,且安装结构13形成为长条片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并且,在安装结构1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31,安装孔131用于插设紧固件以将安装结构13固定在车身2上,其中,紧固件可以包括螺栓、铆钉等紧固件。这样,通过紧固件安装的方式相对简单,十分方便。通过诸如螺栓、螺母的紧固件还可以将导风罩1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身2上,便于后期拆卸维修。
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结构13上也可以设置焊接点,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固定到车身2上,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结构13包括第一安装结构132和第二安装结构133,第一安装结构132靠近导风罩1的第一端112布置,第二安装结构133靠近导风罩1的第二端113布置。这样,能够将导风罩主体11的两端固定到车身2上,以使用较少数量的安装结构13提高导风罩主体11安装到车身2的稳定性。
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中,安装结构13也可以为三个,三个安装结构13分别设置在靠近导风罩主体11的第一端112、靠近第二端113和中间的位置,或者,在某些实施例中,安装结构13也可以仅为一个,设置在导风罩主体11的中间位置,本公开对安装结构13的数量和布置位置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结构12为导风翅片121,导风翅片121具有对气流导向的作用,其延伸方向和形状可以根据流向的需要设置。示例地,如图4所示,多个导风翅片121彼此间隔且平行布置,以使多个导流通道的流向一致。可选的,导风翅片121形成为直线型片状结构,这样,可以形成多个直线型的导流通道,减小气流经过导流通道的阻力。
导风罩1根据需要将气流导向所需的方向,即导风翅片121可以沿流体的流向延伸布置,例如,将导风罩主体11安装在车身2上,并且使得导风罩主体11的长度方向与车身的上下方向安装固定,若需要将客车10行驶过程中的迎面气流朝向车轮7引导,则导风翅片121可以朝向车轮7的方向倾斜布置。也就是说,导风翅片121可以与导风罩主体11的宽度方向成一定的夹角倾斜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导风翅片121从导风罩主体11的第一侧面111凸出的高度可以满足的条件为:将导风罩主体11安装在车身2上之后,导风翅片121的侧边能够恰好贴合于车身2。因此,导风翅片121靠近车身2的侧边可以具有与车身2适配的弧度,具体弧形可以根据车身2的形状设置。
导风翅片121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可选地,导风翅片121垂直于导风罩主体11的第一侧面111布置,安装结构13固定在导风翅片121远离第一侧面111的侧边且与第一侧面111平行布置。这样,安装结构13与导风罩主体11平行布置,可以减小导风罩1的厚度,在安装到车身2上之后能够保持客车10的美观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个导风翅片121可以间隔设置在导风罩主体11的第一侧面111,多个导风翅片121中的一个或多个导风翅片121上有安装结构13,该安装结构13的中部与导风翅片121的侧边连接,例如可以焊接、粘接、卡接等,但不仅限于此。安装结构13包括分别悬置于导风翅片121的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31,第二部分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31,第一安装孔131和第二安装孔131分别用于安装紧固件,以将导风罩主体11安装到车身2上。安装结构13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位于导风翅片121的两侧,能够提高导风罩主体11安装的稳定性,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与导风主体的第一侧面111保持间隙,以留出导流通道。
此外,安装结构13的宽度可以小于导风翅片121的长度,以尽量缩小安装结构13的尺寸,减轻导风罩1的重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客车10的迎面气流从车头流经车身侧面的过程中,在客车10的转角处(例如下文提及的A柱3处)会产生气流分离,并且在靠近车轮7的位置会产生车轮负压腔81,该车轮负压腔81通常位于车轮7顶部位置,例如轮罩处;在靠近侧窗玻璃的位置会产生侧窗负压腔82。如图1所示,若不安装导风罩1,则车轮负压腔81和侧窗负压腔82相互吸引而彼此靠近,甚至合并为一个整体的负压腔,使整个负压区域所占的面积较大,此时,车轮7在转动时会将泥水、尘土带起并在车头负压的作用下飞溅至车身、侧窗玻璃或外置后视镜5,并严重影响驾乘人员的视线以及外车身的美观度。
因此,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罩主体11的导风翅片121朝向车轮7或车轮7的上方延伸,以使导风翅片121能够使气流朝向车轮7或车轮7的上方流动,即导风翅片121可以朝向车轮7或车轮7上方的方向布置,以将气流导向车轮7或导向车轮7的上方,从而减小车轮7附近的车轮负压腔81的大小,或者切断车轮负压腔81和侧窗负压腔82的影响,从而减小车轮负压腔81和侧窗负压腔82的面积,使两者相互远离(具体如图2所示)。这样,通过导风罩1的气流能够压制车轮7带动泥水或尘土飞溅,从而防止泥水或尘土飞溅至客车10的外置后视镜5或车身上,保持客车10外观的清洁,避免遮挡驾乘人员的视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风罩1的第一端112形成有第一翻边114,导风罩1的第二端113形成有第二翻边115,第一翻边114和第二翻边115与导风结构12同侧布置,第一翻边114远离第一侧面111的侧边、第二翻边115远离第一侧面111的侧边和多个导风结构12远离第一侧面111的侧边分别与客车10的车身2适配。第一翻边114和第二翻边115分别设置在导风罩主体11的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3,使导风罩主体11形成为n型结构,以便于和车身2围合形成导流通道;此外,第一翻边114和第二翻边115还可以提高导风罩1安装到车身2上的美观度,且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避免导风罩主体11的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3的边缘造成安全事故,例如割伤装配人员等安全事故,因此,第一翻边114和第二翻边115可以提高导风罩主体11安装的安全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引导车身周围的气流,第一侧面111形成为朝向远离安装结构13凹陷的柱形曲面,柱形曲面的母线沿导风罩主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导风罩主体11的第一侧面111能够起到引导气流贴合客车10侧面流动以增强切断负压区域的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罩主体11具有与第一侧面111背对的第二侧面116,第二侧面116形成为朝向远离第一侧面111凸起的柱形曲面,柱形曲面的母线沿导风罩主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导风罩主体11的第二侧面116能够起到导流并减小迎面气流带来的阻力的作用,同时减小车头前方的负压区域。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11或第二侧面116的弧度与客车10的宽度之比大于0.045。导风罩主体11的弧度在该比值范围内能够有效增加A柱3处的过渡圆弧半径,避免气流经过A柱3处时分离而产生负压现象,从而有效减小负压区域。
由于导风罩1需要承受不同工况下来自空气流体对其产生的压力,因此导风罩1的材料既要满足极限工况下的强度要求,也要满足适当的重量需求,示例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导风罩1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但本公开不仅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车身2包括A柱3,其中A柱3是指客车10的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导风罩1的安装结构13与车身2的A柱3固定相连。由于客车10在行驶过程中,在客车10的A柱3处会形成流动分离现象,从而在车头前方形成较大面积的负压区域,尤其是对于车头斜度较小的客车10而言,这种在车头前方形成负压区域的现象尤其明显。因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通过导风罩1与A柱3对应安装以减少该负压区域。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客车10的前端包括外置后视镜5,外置后视镜5设置在前挡风玻璃4的两侧,且设置在导风罩1的上方,以避免泥水溅起至外置后视镜5上。
此外,客车10还包括导水槽6,外置后视镜5固定在A柱3的上端,导水槽6从A柱3的上端沿上下方向延伸至外置后视镜5的下方,导风罩1设置在导水槽6的下方,以避免影响导水槽6的使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2)和导风罩(1);
所述车身(2)包括前挡风玻璃(4)和前保险杠(9);
所述导风罩(1)设置在所述车身(2)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4)的两侧,所述导风罩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3),所述第一端(112)与前挡风玻璃(4)正对,所述第二端(113)与所述前保险杠(9)正对;
所述导风罩与所述车身(2)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用于引导气流朝向所述客车(10)的车轮(7)或车轮(7)的上方流动;
所述导风罩(1)包括导风罩主体(11)、导风结构(12)和安装结构(13);
所述导风罩主体(11)形成为板状且具有第一侧面(111),所述导风结构(12)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面(111)上;
所述导风结构(12)设置有所述安装结构(13),所述安装结构(13)用于与所述车身(2)固定相连,所述导风结构(12)为多个,所述导风罩主体(11)、多个所述导风结构(12)与所述车身(2)共同围合出多个所述导流通道,所述安装结构(13)的长度小于相邻两个导流通道的宽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结构(12)沿所述导风罩主体(11)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13)形成为长条片状,所述安装结构(13)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31),所述安装孔(131)用于插设紧固件以将所述安装结构(13)固定在所述车身(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12)为导风翅片(121),多个所述导风翅片(121)彼此间隔且平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翅片(121)布置为朝向所述车轮(7)或所述车轮(7)的上方延伸,以使所述导风翅片(121)能够使气流朝向所述车轮(7)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1)的所述第一端(112)形成有第一翻边(114),所述导风罩(1)的所述第二端(113)形成有第二翻边(115),所述第一翻边(114)和所述第二翻边(115)与所述导风结构(12)同侧布置,所述第一翻边(114)远离所述第一侧面(111)的侧边、所述第二翻边(115)远离所述第一侧面(111)的侧边和所述导风结构(12)远离所述第一侧面(111)的侧边分别与所述车身(2)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111)形成为朝向远离所述安装结构(13)凹陷的柱形曲面,所述柱形曲面的母线沿所述导风罩主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主体(11)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111)背对的第二侧面(116),所述第二侧面(116)形成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面凸起的柱形曲面,所述柱形曲面的母线沿所述导风罩主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1)的安装结构(13)与所述车身(2)的A柱(3)固定相连。
CN202110247108.0A 2021-03-05 2021-03-05 客车 Active CN115027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7108.0A CN115027580B (zh) 2021-03-05 2021-03-05 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7108.0A CN115027580B (zh) 2021-03-05 2021-03-05 客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7580A CN115027580A (zh) 2022-09-09
CN115027580B true CN115027580B (zh) 2024-05-07

Family

ID=83117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7108.0A Active CN115027580B (zh) 2021-03-05 2021-03-05 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758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2599A1 (de) * 1974-09-05 1976-03-18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Vorrichtung zur umlenkung der luft an der frontwand eines fahrzeugs
EP2335963A1 (en) * 2009-12-18 2011-06-22 Honda Motor Co., Ltd.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 front vehicle body section
CN103434575A (zh) * 2013-09-16 2013-12-1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包角扰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8809B (en) * 2012-01-30 2015-05-06 Wr Ind Ltd Drag reduction device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th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2599A1 (de) * 1974-09-05 1976-03-18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Vorrichtung zur umlenkung der luft an der frontwand eines fahrzeugs
EP2335963A1 (en) * 2009-12-18 2011-06-22 Honda Motor Co., Ltd.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 front vehicle body section
CN103434575A (zh) * 2013-09-16 2013-12-1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包角扰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7580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3927B2 (en) Airflow deflector for a vehicle
JP4888764B2 (ja) 車両のサイドスカート
CN115027580B (zh) 客车
US8523251B1 (en) Bumper fascia support assembly
CN210478847U (zh) 一种车辆导流板双层板装置
US20130088042A1 (en) Vehicle impact reduction structure
CN111806566B (zh) 一种汽车风窗横梁及前围板连接结构
JP6156396B2 (ja) 自動車の下部構造
CN212195653U (zh) 汽车前围上部总成、车身框架及汽车
CN210212309U (zh) 一种车辆空调通风格栅系统及其车辆
EP3795459B1 (en) Vehicle structure, and vehicle
JPH0468189B2 (zh)
CN218703074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下护板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213008437U (zh) 车身下护板和车辆
CN220096468U (zh) 一种汽车空气室总成
CN217994613U (zh) 车辆底盘护板、车辆底盘总成及车辆
CN220220945U (zh) 底盘总成及车辆
CN211809913U (zh) 汽车底盘下护板结构
GB2546894A (en) Air guiding device for a cab of a commercial vehicle
US20240051622A1 (en) Fairing assembly for a commercial vehicle
CN213473328U (zh) 皮卡的车身以及具有其的皮卡
CN220662646U (zh) 搭接装置及汽车
EP3793888B1 (en) Twist beam air guided tunnel diffuser
CN218806187U (zh) 一种降低风阻的汽车前保气流通道及汽车
US20210309175A1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