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3639A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23639A CN115023639A CN202180011528.7A CN202180011528A CN115023639A CN 115023639 A CN115023639 A CN 115023639A CN 202180011528 A CN202180011528 A CN 202180011528A CN 115023639 A CN115023639 A CN 1150236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system
- lens
- lens group
- variable magnification
- magnification op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5000012149 nood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10071 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73261 Ovarian theca cell tumou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1644 the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more than five groups
- G02B15/146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more than fiv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2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for varying the objective focal leng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使在相机(1)等光学设备中使用的变倍光学系统构成为,具有多个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且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1)或条件式(2)。(1)0.50<TL/fw<10.00。其中,TL为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的光学全长和远焦端状态的光学全长中较短的一方,fw为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2)‑5.00<fRI/fR<5.00。其中,fRI为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的焦距,fR为最终透镜组的焦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在照片用相机、电子静态相机、摄像机等中使用的变倍光学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85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且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另外,在本公开中,极点是指透镜面的切面与光轴垂直相交的光轴上以外的透镜面上的点。
0.50<TL/fw<10.00
其中,
TL: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的光学全长和远焦端状态的光学全长中较短的一方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本公开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且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5.00<fRI/fR<5.00
其中,
fRI:所述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的焦距
fR:所述最终透镜组的焦距
本公开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该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配置成,在进行变倍时,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配置成,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配置成,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0<TL/fw<10.00
其中,
TL: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的光学全长和远焦端状态的光学全长中较短的一方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2A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2B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2C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远焦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3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4A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4B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4C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远焦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5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6A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6B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6C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远焦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7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8A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8B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8C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远焦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9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0A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10B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10C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远焦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1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相机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根据这种结构,能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并且能够实现变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50<TL/fw<10.00
其中,
TL: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的光学全长和远焦端状态的光学全长中较短的一方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条件式(1)中,通过使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与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的下限值设定为0.50,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的下限值为1.00、1.25、1.50、1.75、2.00、2.25、2.50、2.75、3.00,进一步为3.1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条件式(1)中,通过使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与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且能够使变倍光学系统实现小型化。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的上限值设定为10.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的上限值为9.50、9.00、8.50、8.00、7.75、7.50、7.25、7.00、6.80、6.60,进一步为6.50。
通过以上结构,能够实现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5.00<fRI/fR<5.00
其中,
fRI: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的焦距
fR:最终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式(2)规定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的焦距与最终透镜组的焦距的比。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2),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
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的下限值为-4.50、-4.00、-3.75、-3.50、-3.25、-3.00、-2.75、-2.50、-2.00、-1.60、-1.30、-1.00、-0.50、-0.10、0.10、0.30,进一步为0.50。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的上限值为4.50、4.00、3.50、3.00、2.75、2.50、2.25、2.00、1.75、1.50、1.35、1.20、1.15,进一步为1.10。
通过以上结构,能够实现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的是,多个透镜组包含至少一个具有正的光焦度且在进行对焦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对焦透镜组。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对焦时的像面弯曲的变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的是,对焦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与最终透镜组相邻。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对焦时的像面弯曲的变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0.20<|fF/fR|<5.00
其中,
fF:与最终透镜组相邻的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fR:最终透镜组的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条件式(3)中,通过使与最终透镜组相邻的对焦透镜组的焦距与最终透镜组的焦距的比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抑制对焦透镜组的功率,并抑制对焦时的彗差变动。另外,通过将条件式(3)的下限值设定为0.2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3)的下限值为0.30、0.40、0.50、0.60、0.70、0.75、0.80、0.85、0.90、0.93、0.95、0.98,进一步为1.00。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条件式(3)中,通过使与最终透镜组相邻的对焦透镜组的焦距与最终透镜组的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能够缩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距离,并抑制对焦时的彗差变动。另外,通过将条件式(3)的上限值设定为5.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3)的上限值为4.75、4.50、4.25、4.00、3.80、3.60、3.50,进一步为3.4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的是,还具有孔径光阑,多个透镜组具有:前组,具有相比孔径光阑位于物体侧的一个以上的透镜组;后组,相比孔径光阑位于像侧,包含对焦透镜组且具有正的光焦度;以及最终透镜组,相比所述后组位于像侧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变倍时的各像差的变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的是,包含多个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多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中的至少一对隔着空气层彼此相邻,在隔着空气层彼此相邻的一对透镜面中,光轴上的曲率半径的符号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产生相邻的透镜之间的像高差,因此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的是,最终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在最终透镜中对于每个像高光束分离,因此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4)0.20<|fRI/fw|<5.00
其中,
fRI: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的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4),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等进行校正。通过将条件式(4)的下限值设定为0.2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4)的下限值为0.30、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进一步为0.85。
另外,通过将条件式(4)的上限值设定为5.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4)的上限值为4.80、4.50、4.35、4.00、3.85、3.70、3.50、3.35、3.10、3.00、2.85,进一步为2.70。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的是,关于最终透镜组内的具有极点的任意一个透镜面,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5)0.10<k/h<1.00
其中,
k:极点距光轴的高度
h: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有效半径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5),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及像散进行校正。通过将条件式(5)的下限值设定为0.1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5)的下限值为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进一步为0.72。
另外,通过将条件式(5)的上限值设定为1.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5)的上限值为0.99、0.97、0.95、0.94、0.93、0.92,进一步为0.9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的是,关于最终透镜组内的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中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6)0.40<k/h<1.00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6),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及像散进行校正。通过将条件式(6)的下限值设定为0.4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6)的下限值为0.43、0.45、0.48、0.50、0.52、0.54、0.60、0.65、0.70、0.75,进一步为0.78。
另外,通过将条件式(6)的上限值设定为1.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6)的上限值为0.99、0.98、0.97、0.95、0.93,进一步为0.9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7)0.10<BFw/fw<1.00
其中,
B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后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条件式(7)中,通过使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后焦距与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小于下限值,从而容易配置镜筒的机械部件。另外,通过将条件式(7)的下限值设定为0.1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7)的下限值为0.15、0.18、0.20、0.23,进一步为0.25。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条件式(7)中,通过使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后焦距与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能够抑制由光学系统的对称性的破坏引起的弯曲像差的增大。另外,通过将条件式(7)的上限值设定为1.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7)的上限值为0.95、0.90、0.85、0.80、0.75、0.70、0.65、0.60、0.55,进一步为0.5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8)29.00<νR
其中,
νR: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阿贝数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8)的对应值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色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8)的下限值设定为29.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8)的下限值为30.00、33.00、35.00、38.00,进一步为40.0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9)29.00<νR1
其中,
νR1: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中的最靠像侧的透镜的阿贝数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9)的对应值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色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9)的下限值设定为29.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9)的下限值为30.00、33.00、35.00、38.00,进一步为40.00。
通过以上结构,能够实现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具有上述结构的变倍光学系统。由此,能够实现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光学设备。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该光学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其中,配置成,在进行变倍时,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配置成,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配置成,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1)0.50<TL/fw<10.00
其中,
TL: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的光学全长和远焦端状态的光学全长中较短的一方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通过这种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
(数值实施例)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1实施例)
图1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7透镜组G7。第7透镜组G7是各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3透镜组G3与第4透镜组G4之间。
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2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1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2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第3透镜组G3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4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2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3构成。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52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第6透镜组G6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1构成。
第7透镜组G7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71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72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73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根据以上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各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以使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的间隔、第3透镜组G3与第4透镜组G4之间的间隔、第4透镜组G4与第5透镜组G5之间的间隔、第5透镜组G5与第6透镜组G6之间的间隔、第6透镜组G6与第7透镜组G7之间的间隔分别变化。详细地讲,第1透镜组G1先向像侧移动之后,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先向物体侧移动之后,向像侧移动。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第5透镜组G5、第6透镜组G6以及第7透镜组G7向物体侧移动。
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及第6透镜组G6作为对焦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作为对焦透镜组的第6透镜组G6与作为最终透镜组的第7透镜组G7相邻。
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前组具有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以及第3透镜组G3。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后组具有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
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最终透镜组内的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为负弯月形透镜L72的像侧的面(26面)及负弯月形透镜L73的物体侧的面(27面),26面与27面隔着空气层彼此相邻,27面位于最靠像侧。另外,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即负弯月形透镜L72及负弯月形透镜L73中,负弯月形透镜L73位于最靠像侧。另外,最终透镜为负弯月形透镜L73。
在以下的表1,示出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在表1中,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ft表示远焦端状态下的焦距,Fno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F值,FnoT表示远焦端状态下的F值,TL表示广角端状态的光学全长和远焦端状态的光学全长中较短的一方,B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后焦距,BFt表示远焦端状态下的后焦距。
在[透镜参数]中,m表示从物体侧起的光学面的顺序,r表示曲率半径,d表示面间隔,nd表示对d线(波长587.6nm)的折射率,νd表示对d线的阿贝数。另外,在[透镜参数]中,曲率半径r=∞表示平面。另外,在[透镜参数]中,附上“*”的光学面表示为非球面。
在[非球面数据]中,ASP表示与非球面数据对应的光学面,K表示圆锥常数,A4~A10表示球面常数。
关于非球面,在设与光轴垂直方向的高度为y,设从高度y处的各非球面的顶点的切面到各非球面为止的沿着光轴的距离(凹陷量)为S(y),设基准球面的曲率半径(近轴曲率半径)为r,设圆锥常数为K,设n次非球面系数为An时,通过以下的式(a)表示。另外,在各实施例中,二次非球面系数A2为0。另外,“E-n”表示“×10-n”。
(a) S(y)=(y2/r)/{1+(1-K×y2/r2)1/2}+A4×y4+A6×y6+A8×y8+A10×y10+A12×y12
记载于表1的焦距f、曲率半径r以及其他长度单位为“mm”。但是,即使对光学系统进行比例放大或比例缩小也能够得到相同的光学性能,因此并不限于此。
以上所述的表1的符号,在后述的其他实施例的表中也同样使用。
(表1)
[整体参数]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ASP:2面
K:0.0000
A4:2.47030E-06 A6:1.29637E-09 A8:-8.00742E-13 A10:1.31247E-15
A12-3.37400E-19
ASP:23面
K:1.0000
A4:1.41469E-05 A6:-3.83973E-08 A8:1.80756E-10 A10:-1.29883E-13
ASP:26面
K:1.0000
A4:5.74243E-06 A6:9.46155E-08 A8:-7.42534E-11 A10:-2.32790E-13
ASP:27面
K:1.0000
A4:2.57159E-05 A6:1.23215E-07 A8:-2.69647E-10 A10:1.45442E-13
[各组焦距数据]
[可变间隔数据]
图2A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图2B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各像差图,图2C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远焦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在各像差图中,FNO表示F值,Y表示像高。详细地讲,在球面像差图中示出与最大口径对应的F值的值,在像散图及畸变图中示出像高的最大值,在彗差图中示出各像高的值。d表示d线,g表示g线(波长435.8nm)。在像散图中,实线表示弧矢像面,虚线表示子午像面。在后述的其他实施例的各像差图中,也使用与本实施例的各像差图相同的符号。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2实施例)
图3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7透镜组G7。第7透镜组G7是各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
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
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3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2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第5透镜组G5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5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52构成。
第6透镜组G6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61构成。
第7透镜组G7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G71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G72之间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G73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根据以上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各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以使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的间隔、第3透镜组G3与第4透镜组G4之间的间隔、第4透镜组G4与第5透镜组G5之间的间隔、第5透镜组G5与第6透镜组G6之间的间隔、第6透镜组G6与第7透镜组G7之间的间隔分别变化。详细地讲,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第6透镜组G6以及第7透镜组G7分别向物体侧移动。
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及第6透镜组G6作为对焦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作为对焦透镜组的第6透镜组G6与作为最终透镜组的第7透镜组G7相邻。
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前组具有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后组具有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
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最终透镜组内的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为负弯月形透镜L72的像侧的面(32面)及负透镜L73的物体侧的面(33面),32面与33面隔着空气层彼此相邻,33面位于最靠像侧。另外,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即负弯月形透镜L72及负透镜L73中,负透镜L73位于最靠像侧。另外,最终透镜为负透镜L73。
在以下的表2,示出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2)
[整体参数]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ASP:6面
K:1.0000
A4:5.41835E-06 A6:-1.00509E-08 A8:1.79459E-11 A10:-1.19492E-14
ASP:14面
K:1.0000
A4:-8.73105E-06 A6:9.15653E-09 A8:-3.61397E-11 A10:7.79894E-14
ASP:29面
K:1.0000
A4:1.09444E-05 A6:-5.46104E-09 A8:7.47476E-12 A10:1.54099E-14
ASP:32面
K:1.0000
A4:-2.47778E-06 A6:4.98007E-08 A8:4.30324E-10 A10:-8.73793E-13
ASP:33面
K:1.0000
A4:3.23230E-06 A6:5.85216E-08 A8:3.47364E-10 A10:-7.19137E-13
[各组焦距数据]
[可变间隔数据]
图4A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图4B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各像差图,图4C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远焦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3实施例)
图5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第6透镜组G6是各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3透镜组G3与第4透镜组G4之间。
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1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2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第3透镜组G3由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1构成。
第4透镜组G4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3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4构成。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构成。
第6透镜组G6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6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3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64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根据以上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各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以使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的间隔、第3透镜组G3与第4透镜组G4之间的间隔、第4透镜组G4与第5透镜组G5之间的间隔、第5透镜组G5与第6透镜组G6之间的间隔分别变化。详细地讲,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先向像侧移动之后,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分别向物体侧移动。
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使第3透镜组G3及第5透镜组G5作为对焦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作为对焦透镜组的第5透镜组G5与作为最终透镜组的第6透镜组G6相邻。
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前组具有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以及第3透镜组G3。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后组具有第4透镜组G4和第5透镜组G5。
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最终透镜组内的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为正透镜L61的像侧的面(21面)、负透镜L62的物体侧的面(22面)、正透镜L63的物体侧的面(24面)和像侧的面(25面)以及负透镜L64的像侧的面(27面),21面与22面隔着空气层彼此相邻,27面位于最靠像侧。另外,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即正透镜L61、负透镜L62、正透镜L63以及负透镜L64中,负透镜L64位于最靠像侧。另外,最终透镜为负透镜L64。
在以下的表3,示出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3)
[整体参数]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ASP:1面
K:1.0000
A4:-2.76888E-08 A6:-1.42190E-11 A8:-1.51976E-15 A10:0.00000E+00
ASP:4面
K:1.0000
A4:5.16437E-06 A6:-2.54235E-09 A8:9.97190E-14 A10:0.00000E+00
ASP:5面
K:1.0000
A4:2.30703E-06 A6:3.96346E-09 A8:-4.51403E-12 A10:0.00000E+00
ASP:6面
K:1.0000
A4:3.56773E-06 A6:-1.13793E-09 A8:-3.26259E-12 A10:0.00000E+00
ASP:7面
K:1.0000
A4:1.46926E-06 A6:-5.54330E-11 A8:1.86600E-11 A10:0.00000E+00
ASP:8面
K:1.0000
A4:2.27322E-06 A6:-1.96168E-09 A8:1.33973E-11 A10:0.00000E+00
ASP:10面
K:1.0000
A4:-8.46912E-06 A6:6.18341E-10 A8:-1.20691E-11 A10:0.00000E+00
ASP:12面
K:1.0000
A4:-3.35954E-06 A6:-3.14246E-09 A8:5.51747E-12 A10:0.00000E+00
ASP:13面
K:1.0000
A4:-6.60389E-06 A6:-1.04867E-08 A8:7.80931E-12 A10:0.00000E+00
ASP:15面
K:1.0000
A4:3.86065E-06 A6:-7.71540E-09 A8:9.20129E-12 A10:0.00000E+00
ASP:16面
K:1.0000
A4:3.32157-E06 A6:-1.40119E-08 A8:1.36738E-11 A10:0.00000E+00
ASP:17面
K:1.0000
A4:-9.75720E-06 A6:-3.36474E-09 A8:-1.21055E-11 A10:0.00000E+00
ASP:18面
K:1.0000
A4:-1.44803E-05 A6:8.84782E-10 A8:-1.49170E-11 A10:0.00000E+00
ASP:19面
K:1.0000
A4:3.80299E-06 A6:-4.89754E-09 A8:4.99904E-12 A10:0.00000E+00
ASP:20面
K:1.0000
A4:2.80494E-06 A6:-1.96075E-08 A8:1.74481E-10 A10:0.00000E+00
ASP:21面
K:1.0000
A4:4.06798E-06 A6:6.38920E-09 A8:9.23842E-11 A10:0.00000E+00
ASP:22面
K:1.0000
A4:4.10047E-05 A6:-6.58416E-08 A8:5.69369E-11 A10:0.00000E+00
ASP:23面
K:1.0000
A4:-5.63912E-06 A6:3.45717E-08 A8:-2.88915E-10 A10:0.00000E+00
ASP:24面
K:1.0000
A4:-9.53059E-05 A6:-2.05939E-07 A8:8.35742E-10 A10:0.00000E+00
ASP:25面
K:1.0000
A4:2.41063E-05 A6:-1.80146E-07 A8:4.31393E-10 A10:0.00000E+00
ASP:26面
K:1.0000
A4:7.16008E-06 A6:6.38334E-08 A8:-6.89847E-10 A10:0.00000E+00
ASP:27面
K:1.0000
A4:-9.05858E-05 A6:1.89181E-07 A8:-4.52460E-10 A10:0.00000E+00
[各组焦距数据]
[可变间隔数据]
图6A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图6B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各像差图,图6C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远焦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4实施例)
图7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第6透镜组G6是各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
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2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
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2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3的接合负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4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5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6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第4透镜组G4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4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2构成。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构成。
第6透镜组G6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61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2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3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根据以上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各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以使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的间隔、第3透镜组G3与第4透镜组G4之间的间隔、第4透镜组G4与第5透镜组G5之间的间隔、第5透镜组G5与第6透镜组G6之间的间隔分别变化。详细地讲,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分别向物体侧移动。
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使第4透镜组G4及第5透镜组G5作为对焦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作为对焦透镜组的第5透镜组G5与作为最终透镜组的第6透镜组G6相邻。
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前组具有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后组具有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以及第5透镜组G5。
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最终透镜组内的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为负弯月形透镜L62的像侧的面(32面)及负弯月形透镜L63的物体侧的面(33面),32面与33面隔着空气层彼此相邻,33面位于最靠像侧。另外,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即负弯月形透镜L62及负弯月形透镜L63中,负弯月形透镜L63位于最靠像侧。另外,最终透镜为负弯月形透镜L63。
在以下的表4,示出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4)
[整体参数]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ASP:6面
K:1.0000
A4:4.42790E-06 A6:-4.84239E-10 A8:-9.10319E-12 A10:3.51555E-14
ASP:14面
K:1.0000
A4:-7.97690E-06 A6:-4.21779E-09 A8:1.20186E-10 A10:-6.81333E-13
ASP:29面
K:1.0000
A4:1.49515E-05 A6:-1.13726E-08 A8:4.96744E-11 A10:-1.20573E-13
ASP:32面
K:1.0000
A4:1.46066E-05 A6:7.69919E-08 A8:3.39086E-10 A10:-9.94878E-13
ASP:33面
K:1.0000
A4:2.64437E-05 A6:7.82319E-08 A8:2.81284E-10 A10:-8.35503E-13
[各组焦距数据]
[可变间隔数据]
图8A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图8B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各像差图,图8C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远焦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5实施例)
图9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第4透镜组G4是各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
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2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
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2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3的接合正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4、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5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6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7、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8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9构成。
第4透镜组G4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1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3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根据以上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各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以使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的间隔、第3透镜组G3与第4透镜组G4之间的间隔分别变化。详细地讲,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以及第4透镜组G4分别向物体侧移动。
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使第3透镜组G3中的负透镜L37、正透镜L38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39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
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前组具有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后组具有第3透镜组G3。
在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中,最终透镜组内的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为负弯月形透镜L42的像侧的面(32面)及负弯月形透镜L43的物体侧的面(33面),32面与33面隔着空气层彼此相邻,33面位于最靠像侧。另外,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即负弯月形透镜L42及负弯月形透镜L43中,负弯月形透镜L43位于最靠像侧。另外,最终透镜为负弯月形透镜L43。
在以下的表5,示出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5)
[整体参数]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ASP:6面
K:1.0000
A4:3.37459E-06 A6:-1.04691E-09 A8:1.98567E-12 A10:6.24320E-15
ASP:14面
K:1.0000
A4:-1.13875E-05 A6:4.02722E-09 A8:9.68479E-12 A10:-6.13774E-14
ASP:29面
K:1.0000
A4:2.17948E-05 A6:-1.90983E-08 A8:1.44726E-10 A10:-5.65784E-13
ASP:32面
K:1.0000
A4:1.48261E-05 A6:8.77718E-08 A8:2.97989E-10 A10:-9.31413E-13
ASP:33面
K:1.0000
A4:2.17627E-05 A6:8.04358E-08 A8:2.99418E-10 A10:-8.62499E-13
[各组焦距数据]
[可变间隔数据]
图10A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图10B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各像差图,图10C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远焦端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具有高光学性能。
根据上述各实施例,能够实现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
以下,示出条件式一览及各实施例的条件式对应值。
fF是与最终透镜组相邻的对焦透镜组的焦距,fR是最终透镜组的焦距。另外,fRI是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的焦距。另外,k是极点距光轴的高度,h是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有效半径。另外,νR是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阿贝数,νR1是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中的最靠像侧的透镜的阿贝数。
[条件式一览]
(1) TL/fw
(2) fRI/fR
(3) |fF/fR|
(4) |fRI/fw|
(5)(6) k/h
(7) BFw/fw
(8) νR
(9) νR1
[条件式对应值]
上述各实施例示出本发明的一具体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损坏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的范围内适当采用以下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在构成上述各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透镜的透镜面上,施加在宽波长区域中具有高透射率的增透膜。由此,能够减轻眩光和重影,能够实现对比度高的光学性能。
接着,根据图11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相机进行说明。
图1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相机的示意图。
相机1是具备上述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来作为摄影镜头2的镜头可换式的所谓无反光镜相机。
在相机1中,来自未图示的物体(被摄体)的光通过摄影镜头2被集光,到达拍摄元件3。拍摄元件3将来自被摄体的光转换为图像数据。
另外,当通过摄影者按下未图示的释放按钮时,图像数据存储到未图示的存储器。由此,摄影者能够进行基于相机1的被摄体的摄影。
在此,作为摄影镜头2搭载在相机1的上述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是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因此,相机1能够实现小型且良好的光学性能。另外,即使构成将上述第2~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作为摄影镜头2来搭载的相机,也能够起到与相机1相同的效果。
最后,根据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概略进行说明。
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流程图。
关于图1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该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其中,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的步骤S1、S2、S3以及S4。
步骤S1:准备多个透镜组,该多个透镜组包含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组。
步骤S2:配置成,在进行变倍时,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
步骤S3:配置成,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
步骤S4:配置成,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1)0.50<TL/fw<10.00
其中,
TL: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的光学全长和远焦端状态的光学全长中较短的一方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此施加各种变更、置换及修正。
标号说明
S 孔径光阑
I 像面
1 相机
2 摄影镜头
3 拍摄元件
Claims (18)
1.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
在进行变倍时,所述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
所述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
且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0<TL/fw<10.00
其中,
TL: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的光学全长和远焦端状态的光学全长中较短的一方,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2.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
在进行变倍时,所述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
所述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
且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5.00<fRI/fR<5.00
其中,
fRI:所述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的焦距,
fR:所述最终透镜组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0<TL/fw<10.00
其中,
TL: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的光学全长和远焦端状态的光学全长中较短的一方,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透镜组包含至少一个具有正的光焦度且在进行对焦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对焦透镜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焦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最终透镜组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30<|fF/fR|<5.00
其中,
fF:与所述最终透镜组相邻的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fR:所述最终透镜组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还具有孔径光阑,所述多个透镜组具备:前组,具有相比所述孔径光阑位于物体侧的一个以上的透镜组;后组,相比所述孔径光阑位于像侧,包含所述对焦透镜组且具有正的光焦度;以及所述最终透镜组,相比所述后组位于像侧,具有负的光焦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透镜组包含多个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
多个具有所述极点的透镜面中的至少一对隔着空气层彼此相邻,
在隔着所述空气层彼此相邻的一对透镜面中,光轴上的曲率半径的符号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20<|fRI/fw|<5.00
其中,
fRI:所述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的焦距,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最终透镜组内的具有极点的任意一个透镜面,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10<k/h<1.00
其中,
k:极点距光轴的高度,
h: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有效半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最终透镜组内的具有极点的透镜面中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40<k/h<1.00。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10<BFw/fw<1.00
其中,
B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后焦距,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9.00<νR
其中,
νR:所述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阿贝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9.00<νR1
其中,
νR1:所述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中的最靠像侧的透镜的阿贝数。
16.一种光学设备,搭载有权利要求1-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
17.一种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该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配置成,在进行变倍时,所述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
配置成,所述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
配置成,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0<TL/fw<10.00
其中,
TL: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的光学全长和远焦端状态的光学全长中较短的一方,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18.一种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该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多个透镜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配置成,在进行变倍时,所述多个透镜组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
配置成,所述多个透镜组中位于最靠像侧的最终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
配置成,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5.00<fRI/fR<5.00
其中,
fRI:所述最终透镜组内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透镜的焦距,
fR:所述最终透镜组的焦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12564 | 2020-01-29 | ||
JP2020-012573 | 2020-01-29 | ||
JP2020-012564 | 2020-01-29 | ||
JP2020012573 | 2020-01-29 | ||
PCT/JP2021/000728 WO2021153221A1 (ja) | 2020-01-29 | 2021-01-12 | 変倍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23639A true CN115023639A (zh) | 2022-09-06 |
CN115023639B CN115023639B (zh) | 2024-02-13 |
Family
ID=7707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11528.7A Active CN115023639B (zh) | 2020-01-29 | 2021-01-12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73221A1 (zh) |
JP (1) | JP7338709B2 (zh) |
CN (1) | CN115023639B (zh) |
WO (1) | WO2021153221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52242A (ja) * | 1997-08-07 | 1999-02-26 | Minolta Co Ltd | 手ぶれ補正機能を有するズームレンズ |
JP2001124990A (ja) * | 1999-10-28 | 2001-05-11 | Canon Inc | ズームレンズ |
JP2002372667A (ja) * | 2001-06-14 | 2002-12-26 | Konica Corp | ズームレンズ |
JP2011128364A (ja) * | 2009-12-17 | 2011-06-30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光学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
JP2013130676A (ja) * | 2011-12-21 | 2013-07-04 | Canon Inc |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74326A (ja) * | 1997-12-08 | 1999-07-02 | Canon Inc |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光学系 |
JP2004318106A (ja) * | 2003-03-31 | 2004-11-11 |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 ズームレンズ装置 |
JP4569155B2 (ja) * | 2004-04-20 | 2010-10-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変倍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
JP2008033064A (ja) * | 2006-07-28 | 2008-02-14 | Fujinon Corp | ズームレンズ |
JP5350831B2 (ja) * | 2009-02-17 | 2013-11-27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
JP5362528B2 (ja) * | 2009-12-09 | 2013-12-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2焦点レンズ、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携帯情報機器 |
JP2012083526A (ja) * | 2010-10-12 | 2012-04-26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ズームレンズ |
JP5676505B2 (ja) * | 2011-04-07 | 2015-02-2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
JP5316579B2 (ja) * | 2011-04-28 | 2013-10-16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変倍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
-
2021
- 2021-01-12 WO PCT/JP2021/000728 patent/WO202115322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1-12 US US17/795,530 patent/US2023007322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1-12 JP JP2021574601A patent/JP7338709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1-12 CN CN202180011528.7A patent/CN1150236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52242A (ja) * | 1997-08-07 | 1999-02-26 | Minolta Co Ltd | 手ぶれ補正機能を有するズームレンズ |
JP2001124990A (ja) * | 1999-10-28 | 2001-05-11 | Canon Inc | ズームレンズ |
JP2002372667A (ja) * | 2001-06-14 | 2002-12-26 | Konica Corp | ズームレンズ |
JP2011128364A (ja) * | 2009-12-17 | 2011-06-30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光学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
JP2013130676A (ja) * | 2011-12-21 | 2013-07-04 | Canon Inc |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338709B2 (ja) | 2023-09-05 |
JPWO2021153221A1 (zh) | 2021-08-05 |
WO2021153221A1 (ja) | 2021-08-05 |
CN115023639B (zh) | 2024-02-13 |
US20230073221A1 (en) | 2023-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86486B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装置 | |
CN111492292B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装置 | |
CN110573924B (zh)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制造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 | |
CN109031630B (zh) | 变倍光学系统和成像装置 | |
KR20140081317A (ko) | 줌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 |
CN110058391B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 |
CN106687848A (zh)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 |
CN105785559A (zh) | 广角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 |
CN114779455A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装置 | |
CN113589500B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 |
CN111095070B (zh)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 |
CN110520777B (zh)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制造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 | |
CN110494786B (zh)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制造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 | |
JP6237147B2 (ja) | 変倍光学系、光学機器及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 |
CN109791273A (zh)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 |
CN110546544B (zh)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制造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 | |
CN109983385B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 |
CN110596873A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 |
CN115004074A (zh)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 |
CN113056693B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 |
CN111095071B (zh)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 |
CN115023639B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 |
CN109952523B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 |
CN106461922A (zh) |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 |
CN113056694B (zh)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