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8779B - 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8779B
CN115008779B CN202210629405.6A CN202210629405A CN115008779B CN 115008779 B CN115008779 B CN 115008779B CN 202210629405 A CN202210629405 A CN 202210629405A CN 115008779 B CN115008779 B CN 1150087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rotating shaft
assembly
production devic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94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8779A (zh
Inventor
邓飞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uxi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u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uxi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u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94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8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8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8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8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8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9/00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 B29C69/001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a shap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cutting, e.g. in parts or slices combined with rearranging and joining the cu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L2007/008Wide strips, e.g. films, web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包括生产装置壳体,所述生产装置壳体上设有上料组件,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依次设有原料搅拌组件、加热送料组件、挤出吹膜组件和薄膜回收组件。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生物降解收缩膜开始批量生产了,但缺乏专用生产设备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降解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此生物降解膜是一种可被微生物侵蚀或代谢而降解的薄膜,传统塑料薄膜在自然环境中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才能分解,而生物降解膜可大大缩短薄膜降解时间,收缩膜具有良好的收缩性,主要用于对产品的包装,由于其在加热时可收缩,在使用时将待包装产品放置在收缩膜内,之后对收缩膜加热,收缩膜在加热的过程中收缩至与产品表面贴合,这样包装的产品不但可以显示出产品的外观,而且有防尘防水的效果,生物降解收缩膜是一种可降解的收缩膜;
目前生物降解收缩膜开始批量生产了,但缺乏专用生产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生物降解收缩膜开始批量生产了,但缺乏专用生产设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包括生产装置壳体,所述生产装置壳体上设有上料组件,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依次设有原料搅拌组件、加热送料组件、挤出吹膜组件和薄膜回收组件。
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
称料台,所述称料台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上,所述称料台用于对生物降解膜的生产原料进行称重;
上料绞龙,所述上料绞龙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上,所述上料绞龙上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进口位于称料台上方,所述进料通道内设有抽料电机;
进料台,所述进料台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上,所述进料台倾斜布置,所述生产装置壳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台的进料端位于上料绞龙出料口,所述进料台的出料端位于原料搅拌组件的进料口上方。
优选的,所述原料搅拌组件包括:
原料搅拌腔,所述原料搅拌腔开设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所述原料搅拌腔与进料口相通,所述原料搅拌腔出料口与所述加热送料组件进料口相通;
两对称布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在原料搅拌腔内,所述搅拌轴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若干搅拌桨。
优选的,所述加热送料组件包括: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送料绞龙,所述送料绞龙对应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送料绞龙的进料端与原料搅拌组件的出料端相通;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送料绞龙上,所述送料绞龙的输出端与挤出吹膜组件相通。
优选的,所述加热送料组件还包括:
推料通道,所述推料通道设置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所述推料通道内滑动连接有推料块,所述推料通道一端与所述送料绞龙出料端通过连接通道相通,另一端与所述挤出吹膜组件相通;
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所述第二转轴上键连接有第二带轮和推动齿轮;
第一交叉传送带,所述第一交叉传送带连接在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
推动连杆,所述推动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动齿轮和所述推料块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设有搅拌桨清洁组件,所述搅拌桨清洁组件包括:
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所述第三转轴上键连接有第二动力传输齿轮、第一动力传送带轮和第二动力传送带轮,所述第一动力传送带轮和第二动力传送带轮对称布置;
第一动力传输齿轮,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滑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上设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沿所述第一转轴滑动,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用于与所述第二动力传输齿轮相互啮合;
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上分别键连接有第三动力传送带轮和第四动力传动带轮;
第一动力传送带和第二动力传动带,所述第一动力传送带连接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送带轮和所述第三动力传送带轮之间,所述第二动力传动带连接在所述第二动力传送带轮和第四动力传动带轮之间;
T型清洁头,所述T型清洁头螺纹连接在所述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位于原料搅拌腔的一端,所述T型清洁头工作端设有若干清洁刷毛。
优选的,所述挤出吹膜组件通过吹膜组件安装台安装在生产装置壳体内,所述挤出吹膜组件与所述吹膜组件安装台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用于所述挤出吹膜组件的减震。
优选的,所述挤出吹膜组件和薄膜回收组件之间设有薄膜传送组件,所述薄膜传送组件包括:
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动力带连接,所述主动带轮上设有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带轮转动;
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分别与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同轴,从挤出吹膜组件生产出的收缩膜位于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上。
优选的,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设有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
吸尘组件壳体,所述吸尘组件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吸尘组件壳体内;
若干静电吸尘筒,所述静电吸尘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吸尘组件壳体内;
负压风扇,所述负压风扇转动连接在所述吸尘组件壳体内,所述负压风扇上设有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负压风扇转动。
优选的,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包括:
薄膜回收组件壳体,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设置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内,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内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有气泡排出组件和回收组件;
翻盖,所述翻盖铰链连接在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上,所述翻盖上设有把手,所述生产装置壳体上设有红外线感应组件,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用于感应所述翻盖的位置状态;
所述回收组件包括:
中间过渡轮,所述中间过渡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上,且位于薄膜回收进口处;
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固定连接在连接滑杆上,所述连接滑杆滑动连接在弧形滑道内,所述连接滑杆上设有滑动驱动件,所述滑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滑杆沿所述弧形滑道滑动;
回收执行轮,所述回收执行轮通过执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执行转轴上设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执行转轴转动,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电连接;
所述气泡排出组件包括:
主电机,所述主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主电机输出轴设有第一锥齿轮;
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转轴一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转轴二上键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
第一排气交叉带轮,所述第一排气交叉带轮键连接在所述转轴二上;
转轴三,所述转轴三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转轴三上键连接有第二排气交叉带轮和圆盘,所述第一排气交叉带轮和所述第二排气交叉带轮之间通过回收交叉带连接,所述圆盘上固定连接有两拨动板,两拨动板之间设有拨动间隙;
转轴四,所述转轴四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转轴四上键连接有齿条啮合齿轮,所述齿条啮合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半圆盘,所述齿条啮合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短轴;
导筒,所述导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导筒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导块,所述导块上固定连接有排气圆杆,所述排气圆杆上设有啮合齿条,所述啮合齿条用于与所述齿条啮合齿轮相互啮合;
转换齿轮,所述转换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转换齿轮一侧与所述啮合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转换齿轮另一侧啮合有切断刀,所述切断刀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前后内壁。
优选的,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内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第一冷却带轮,所述第一冷却带轮键连接在所述转轴一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一端;
第二冷却带轮和收纳齿轮,所述第二冷却带轮和收纳齿轮通过转轴五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
齿条载板,所述齿条载板滑动连接在收纳腔内,所述齿条载板与所述收纳齿轮相互啮合;
第一冷却连杆和第二冷却连杆,所述第一冷却连杆铰链连接在所述齿条载板上,所述第二冷却连杆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却连杆上,所述第一冷却连杆和第二冷却连杆之间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连杆铰链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冷却连杆上,所述第二冷却连杆远离所述第一冷却连杆的一端设有冷却出风头;
换风机,所述换风机安装在制冷腔内,所述制冷腔内设有制冷器,所述制冷腔与外界环境相通,所述换风机与所述冷却出风头之间连接有出风软管。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薄膜传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吸尘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薄膜回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辅助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n形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辅助箱、n形架的主视布置示意简图。
图中:1、生产装置壳体;2、上料组件;200、称料台;201、上料绞龙;2010、进料通道;202、进料台;203、进料口;3、原料搅拌组件;300、原料搅拌腔;301、搅拌轴;302、搅拌螺纹套;303、上限位块;304、下限位块;305、搅拌桨;4、加热送料组件;400、第一转轴;401、送料绞龙;402、加热器;403、推料通道;404、推料块;405、连接通道;406、第一带轮;4060、第二转轴;4061、第二带轮;4062、推动齿轮;4063、第一交叉传送带;4064、推动连杆;407、搅拌桨清洁组件;4070、第三转轴;4071、第二动力传输齿轮;4072、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3、第一动力传送带轮;4074、第四转轴;4075、第五转轴;4076、第二动力传送带轮;4077、第三动力传送带轮;4078、第四动力传动带轮;4079、第一动力传送带;408、第二动力传动带;4080、T型清洁头;4081、清洁刷毛;5、挤出吹膜组件;500、吹膜组件安装台;501、减震机构;502、薄膜传送组件;5020、主动带轮;5021、从动带轮;5022、第一辊轮;5023、第二辊轮;5024、动力带;5025、收缩膜;503、吸尘组件;5030、吸尘组件壳体;5031、过滤网;5032、静电吸尘筒;5033、负压风扇;6、薄膜回收组件;600、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0、6001、6002、6003、6004、601、冷却组件;6010、第一冷却带轮;6011、第二冷却带轮;6012、收纳齿轮;6013、转轴五;6014、齿条载板;6015、第一冷却连杆;6016、第二冷却连杆;6017、第一电动伸缩杆;6018、冷却出风头;6019、换风机;602、气泡排出组件;6020、主电机;6021、转轴一;6022、转轴二;6023、第二锥齿轮;6024、第三锥齿轮;6025、第一排气交叉带轮;6026、转轴三;6027、第二排气交叉带轮;6028、圆盘;6029、拨动板;603、拨动间隙;6030、回收交叉带;6031、转轴四;6032、齿条啮合齿轮;6033、半圆盘;6034、短轴;6035、导筒;6036、导块;6037、排气圆杆;6038、啮合齿条;6039、转换齿轮;604、回收组件;6040、中间过渡轮;6041、薄膜回收进口;6042、张紧轮;6043、连接滑杆;6044、弧形滑道;6045、回收执行轮;6046、执行转轴;605、6050、制冷腔;6051、制冷器;6052、收纳腔;6053、出风软管;71、n形架;72、膜回转轮;73、连接转轴;74、辅助箱;75、冷却壳;76、竖直密封块;77、第一水平通孔;78、第二水平通孔;79、第一水平通道;710、第二水平通道;711、水平连接块;712、第一拨块;713、圆柱形壳体;714、竖直齿条;715、第一水平连接板;716、第二竖直电动伸缩杆;717、第二水平连接板;718、第三水平连接板;719、第三安装块;720、连接滑槽;721、第四竖直电动伸缩杆;722、第一安装块;723、竖直连接杆;724、第二安装块;725、水平连接杆;726、连接轮;727、限位连接块;728、连接滑轮;729、竖直滑动杆;730、水平延伸段;731、第三竖直电动伸缩杆;732、摆动杆;733、第二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生产装置壳体1,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设有上料组件2,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设有原料搅拌组件3(可为现有的搅拌装置/组件)、加热送料组件4(可采用现有的加热送料装置/机构)、挤出吹膜组件5(可采用现有的挤出吹膜装置)和薄膜回收组件6(可采用现有的膜回收装置)。
优选的,上料组件2可为现有的膜生产用上料组件;
优选的,生物降解收缩膜的生产原料可选聚羟基烷酸酯、聚原酸酯、增塑剂和爽滑剂以一定比例(如如25:10:3:1)混合;
优选的,所述生物降解收缩膜的成分还可为:PBAT(PBAT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兼具PBA和PBT的特性)、PLA(聚乳酸)、PHA(聚羟基脂肪酸酯)、PGA(聚乙醇酸)等的混合物;或者上述生物降解收缩膜可为现有生物降解收缩膜,其组成成分可采用现有其他生物降解收缩膜的成分。
优选的,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可选现有技术CN 205148955 U中的浆料挤出机构和成膜机构的组合体、现有技术CN 208452283 U的挤出吹膜装置、或现有技术CN 216182744U的挤出吹膜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在使用时,将生物降解收缩膜的生产原料一一经上料组件2上料至原料搅拌组件3中,经原料搅拌组件3混合搅拌后经加热送料组件4将原料加热并输送至挤出吹膜组件5中,在挤出吹膜组件5中进行生物降解收缩膜的挤出造粒和吹膜形成生物降解收缩膜,之后生物降解收缩膜经薄膜回收组件6进行回收。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生物降解收缩膜开始批量生产了,但缺乏专用生产设备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
称料台200,所述称料台200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所述称料台200用于对生物降解膜的生产原料进行称重;
上料绞龙201,所述上料绞龙201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所述上料绞龙201上设有进料通道2010,所述进料通道2010进口位于称料台200上方,所述进料通道2010内设有抽料电机2011;
进料台202,所述进料台202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所述进料台202倾斜布置,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设有进料口203,所述进料台202的进料端位于上料绞龙201出料口,所述进料台202的出料端位于原料搅拌组件3的进料口203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工作时,将生物降解收缩膜原料通过上料组件2一一上料至原料搅拌组件3中,在上料时将待上料原料经称料台200称重,之后启动抽料电机2011,抽料电机2011可使进料通道2010内的气压低于外界环境气压,从而使上料原料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入进料通道2010,之后原料经上料绞龙201输送至上料绞龙201出料口,之后经进料台202和进料口203输送至原料搅拌腔300内。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原料搅拌组件3包括:
原料搅拌腔300,所述原料搅拌腔300开设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原料搅拌腔300与进料口203相通,所述原料搅拌腔300出料口与所述加热送料组件4进料口相通;
两对称布置的搅拌轴301,所述搅拌轴301转动连接在原料搅拌腔300内,所述搅拌轴301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301转动;或者设置一个第一驱动件,两个搅拌轴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
所述搅拌轴301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或还包括:上限位块303和下限位块304,所述上限位块303和下限位块304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301上;搅拌螺纹套302,所述搅拌螺纹套302螺纹连接在所述搅拌轴301上,且设置在所述上限位块303和下限位块304之间,所述搅拌螺纹套302上连接有若干搅拌桨305,此时搅拌桨包括桨套和其上的桨,桨套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螺纹套外,且可设置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桨套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原料搅拌组件3在工作时,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搅拌轴301转动,搅拌轴301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搅拌螺纹套302螺旋攀升,搅拌螺纹套302螺旋攀升带动搅拌桨305对原料进行搅动,搅拌螺纹套302螺旋攀升不仅使得搅拌桨305转动,同时使得搅拌桨305在空间位置上上下运动,相较于传统的搅拌桨305只转动的搅拌,使得原料的混合更加均匀同时搅拌效率也更高,上限位块303和下限位块304的设计,避免了搅拌螺纹套302在沿螺纹运动的过程中到达极限位置之后搅拌桨305会对原料搅拌腔300造成损伤,搅拌后的原料落入加热送料组件4内。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加热送料组件4包括:
第一转轴400,所述第一转轴400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第一转轴400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400转动;
送料绞龙401,所述送料绞龙401对应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400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送料绞龙401的进料端与原料搅拌组件3的出料端相通;
加热器402,所述加热器402设置在所述送料绞龙401上;
推料通道403,所述推料通道403设置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推料通道403内滑动连接有推料块404,所述推料通道403一端与所述送料绞龙401出料端通过连接通道405相通,另一端与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相通;
第一带轮406,所述第一带轮406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400上;
第二转轴4060,所述第二转轴4060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第二转轴4060上键连接有第二带轮4061和推动齿轮4062;
第一交叉传送带4063,所述第一交叉传送带4063连接在所述第一带轮406和所述第二带轮4061之间;
推动连杆4064,所述推动连杆4064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动齿轮4062和所述推料块404铰链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加热送料组件4在工作时,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转轴400转动,第一转轴400转动带动送料绞龙401的转轴转动,同时加热器402启动,送料绞龙401在对原料进行传送的过程中加热器402同时对原料进行加热,相较于将原料加热后再输送,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加热器402加热的过程中送料绞龙401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加热器402对原料的加热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加热后的原料经送料绞龙401落入连接通道405内,由于第一转轴400转动带动第一带轮406转动,第一带轮406转动带动第一交叉传送带4063传动,第一交叉传送带4063传动带动第二带轮4061转动,第二带轮4061转动带动第二转轴4060转动,第二转轴4060转动带动推动齿轮4062转动,推动齿轮4062转动带动推动连杆4064运动,推动连杆4064运动推动推料块404沿推料通道403滑动,将推料通道403内的原料及时的推入挤出吹膜组件5内,避免原料堆积,原料在挤出吹膜组件5内被挤出造粒之后进行吹膜形成生物降解收缩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设有搅拌桨清洁组件407,所述搅拌桨清洁组件407包括:
第三转轴4070,所述第三转轴4070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第三转轴4070上键连接有第二动力传输齿轮4071、第一动力传送带轮4073和第二动力传送带轮4076,所述第一动力传送带轮4073和第二动力传送带轮4076对称布置;
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滑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400上,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上设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沿所述第一转轴400滑动,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用于与所述第二动力传输齿轮4071相互啮合;
第四转轴4074和第五转轴4075(优选的,第五转轴可设置为可伸缩杆,可伸缩杆固定端与所述生产装置壳体转动连接,伸缩端连接T型清洁头),所述第四转轴4074和第五转轴4075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第四转轴4074和第五转轴4075上分别键连接有第三动力传送带轮4077和第四动力传动带轮4078;
第一动力传送带4079和第二动力传动带408,所述第一动力传送带4079连接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送带轮4073和所述第三动力传送带轮4077之间,所述第二动力传动带408连接在所述第二动力传送带轮4076和第四动力传动带轮4078之间;
T型清洁头4080,所述T型清洁头4080螺纹连接在所述第四转轴4074和第五转轴4075位于原料搅拌腔300的一端,所述T型清洁头4080工作端设有若干清洁刷毛408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为保证生物降解收缩膜的生产质量采用搅拌桨清洁组件407对搅拌桨305进行定期的清洁,清洁时,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沿所述第一转轴400滑动,使得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与所述第二动力传输齿轮4071相互啮合,之后第一转轴400转动带动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转动,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转动带动第二动力传输齿轮4071转动,第二动力传输齿轮4071转动带动第三转轴4070转动,第三转轴4070转动带动第一动力传送带轮4073和第二动力传送带轮4076转动,第一动力传送带轮4073和第二动力传送带轮4076转动带动第一动力传送带4079和第二动力传动带408传动,从而带动第三动力传送带轮4077和第四动力传动带轮4078转动,第三动力传送带轮4077和第四动力传动带轮4078转动带动第四转轴4074和第五转轴4075转动,第四转轴4074和第五转轴4075转动带动T型清洁头4080向搅拌桨305方向伸出,之后搅拌桨305转动配合T型清洁头4080的清洁刷毛4081对搅拌桨305进行清洁,以保证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下次生产时的生产质量。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通过吹膜组件安装台500安装在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与所述吹膜组件安装台500之间设有减震机构501,所述减震机构501用于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的减震;
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和薄膜回收组件6之间设有薄膜传送组件502,所述薄膜传送组件502包括:
主动带轮5020和从动带轮5021,所述主动带轮5020和从动带轮5021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主动带轮5020和从动带轮5021之间通过动力带5024连接;
第一辊轮5022和第二辊轮5023,所述第一辊轮5022和第二辊轮5023分别与所述主动带轮5020和从动带轮5021同轴,从挤出吹膜组件5生产出的收缩膜5025位于第一辊轮5022和第二辊轮5023上;
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设有吸尘组件503,所述吸尘组件503包括:
吸尘组件壳体5030,所述吸尘组件壳体5030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
过滤网5031,所述过滤网5031设置在所述吸尘组件壳体5030内;
若干静电吸尘筒5032,所述静电吸尘筒5032固定连接在所述吸尘组件壳体5030内;
负压风扇5033,所述负压风扇5033转动连接在所述吸尘组件壳体5030内,所述负压风扇5033上设有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负压风扇5033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所述减震机构501的设计避免了挤出吹膜组件5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造成的机器的损坏,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震动的减少有助于提高收缩膜的生产质量;
所述薄膜传送组件502使用时,第五驱动件驱动所述主动带轮5020转动,主动带轮5020转动带动动力带5024传动,动力带5024传动带动从动带轮5021转动,由于第一辊轮5022和第二辊轮5023分别与所述主动带轮5020和从动带轮5021同轴,主动带轮5020和从动带轮5021转动带动第一辊轮5022和第二辊轮5023转动,由此带动收缩膜5025从挤出吹膜组件5传向薄膜回收组件6;
所述吸尘组件503在使用过程中,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负压风扇5033转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的灰尘在负压风扇5033的作用下经过滤网5031被吸附在静电吸尘筒5032上,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灰尘的减少有助于提高生物降解收缩膜的生产质量。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薄膜回收组件6包括:
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设置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内设有第二安装腔6004,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设有气泡排出组件602和回收组件604;
翻盖6000,所述翻盖6000铰链连接在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上,所述翻盖6000上设有把手6001,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设有红外线感应组件6002,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6002用于感应所述翻盖6000的位置状态;
所述回收组件604包括:
中间过渡轮6040,所述中间过渡轮6040转动连接在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上,且位于薄膜回收进口6041处;
张紧轮6042,所述张紧轮6042固定连接在连接滑杆6043上,所述连接滑杆6043滑动连接在弧形滑道6044内,所述连接滑杆6043上设有滑动驱动件,所述滑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滑杆6043沿所述弧形滑道6044滑动;
回收执行轮6045,所述回收执行轮6045通过执行转轴6046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执行转轴6046上设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执行转轴6046转动,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6002电连接;
所述气泡排出组件602包括:
主电机6020,所述主电机602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主电机6020输出轴设有第一锥齿轮;
转轴一6021和转轴二6022,所述转轴一6021和转轴二602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转轴一6021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023,所述转轴二6022上键连接有第三锥齿轮6024,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6023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6023与所述第三锥齿轮6024相互啮合;
第一排气交叉带轮6025,所述第一排气交叉带轮6025键连接在所述转轴二6022上;
转轴三6026,所述转轴三6026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转轴三6026上键连接有第二排气交叉带轮6027和圆盘6028,所述第一排气交叉带轮6025和所述第二排气交叉带轮6027之间通过回收交叉带6030连接,所述圆盘6028上固定连接有两拨动板6029,两拨动板6029之间设有拨动间隙603;
转轴四6031,所述转轴四603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转轴四6031上键连接有齿条啮合齿轮6032,所述齿条啮合齿轮6032上固定连接有半圆盘6033,所述齿条啮合齿轮6032上固定连接有短轴6034;
导筒6035,所述导筒603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导筒6035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导块6036,所述导块6036上固定连接有排气圆杆6037,所述排气圆杆6037上设有啮合齿条6038,所述啮合齿条6038用于与所述齿条啮合齿轮6032相互啮合;
转换齿轮6039,所述转换齿轮6039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转换齿轮6039一侧与所述啮合齿条6038相互啮合,所述转换齿轮6039另一侧啮合有切断刀605,所述切断刀605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前后内壁;
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内设有第一安装腔6003,所述第一安装腔6003内设有冷却组件601,所述冷却组件601包括:
第一冷却带轮6010,所述第一冷却带轮6010键连接在所述转轴一602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6003的一端;
第二冷却带轮6011和收纳齿轮6012,所述第二冷却带轮6011和收纳齿轮6012通过转轴五6013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腔6003内;
齿条载板6014,所述齿条载板6014滑动连接在收纳腔6052内,所述齿条载板6014与所述收纳齿轮6012相互啮合;
第一冷却连杆6015和第二冷却连杆6016,所述第一冷却连杆6015铰链连接在所述齿条载板6014上,所述第二冷却连杆6016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却连杆6015上,所述第一冷却连杆6015和第二冷却连杆6016之间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6017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6017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连杆6015铰链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冷却连杆6016上,所述第二冷却连杆6016远离所述第一冷却连杆6015的一端设有冷却出风头6018;
换风机6019,所述换风机6019安装在制冷腔6050内,所述制冷腔6050内设有制冷器6051,所述制冷腔6050与外界环境相通,所述换风机6019与所述冷却出风头6018之间连接有出风软管605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工作时,转动驱动件驱动所述执行转轴6046转动,执行转轴6046转动带动回收执行轮6045转动从而使得收缩膜5025依次经中间过渡轮6040和张紧轮6042缠绕在回收执行轮6045上,其中可通过滑动驱动件驱动所述连接滑杆6043沿所述弧形滑道6044滑动,带动张紧轮6042相对于回收执行轮6045的位置的变化,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被回收收缩膜5025的成卷松紧度;
在收缩膜5025回收的过程中,气泡排出组件602启动,主电机6020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6023转动,第二锥齿轮6023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6024转动,第三锥齿轮6024转动带动第一排气交叉带轮6025转动,第一排气交叉带轮6025转动带动回收交叉带6030传动,回收交叉带6030传动带动第二排气交叉带轮6027转动,第二排气交叉带轮6027转动带动圆盘6028转动,圆盘6028转动使得两拨动板6029之间的拨动间隙603与短轴6034相互配合,从而带动齿条啮合齿轮6032转动,齿条啮合齿轮6032转动在啮合齿条6038的作用下带动排气圆杆6037向上运动至与回收执行轮6045相抵,由于回收收缩膜5025在回收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排气圆杆6037的设计可将回收收缩膜5025在回收过程中两层回收收缩膜5025之间的气泡排出,从而提高生物降解收缩膜的生产质量;
当要对生物降解收缩膜进行截断时,主电机6020反转带动排气圆杆6037向下运动,排气圆杆6037向下运动带动转换齿轮6039顺时针转动,转换齿轮6039顺时针转动带动切断刀605向上运动,将收缩膜5025截断;
在收缩膜5025回收过程中,冷却组件601启动同时对对收缩膜5025进行快速冷却,冷却组件601工作时,主电机6020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6023转动,第二锥齿轮6023转动带动转轴一6021转动,转轴一6021转动带动第一冷却带轮6010转动,第一冷却带轮6010转动带动冷却交叉带6054传动,冷却交叉带6054传动带动第二冷却带轮6011转动,第二冷却带轮6011转动带动转轴五6013转动,转轴五6013转动带动收纳齿轮6012转动,收纳齿轮6012转动带动齿条载板6014向外伸出,之后第一电动伸缩杆6017伸长,使得第二冷却连杆6016带动冷却出风头6018运动至收缩膜5025正下方,此时换风机6019和制冷器6051开始工作,通过出风软管6053向冷却出风头6018输送冷气,从而使得收缩膜5025快速冷却。
实施例8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
绞龙堵塞预警系统,所述绞龙堵塞预警系统设置在所述上料组件2上,用于检测所述上料组件2的工作状态,并在所述上料组件2工作状态不佳时进行报警提示:
所述绞龙堵塞预警系统包括:
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2010内,用于检测所述进料通道2010内的气压;
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称料台200上,用于检测外界环境的气压;
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2010内用于检测所述进料通道2010内的空气流速;
第一转速传感器,所述第一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抽料电机2011上,用于检测所述抽料电机2011的实际转速;
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料绞龙201出料口处,用于检测所述上料绞龙201出料口处的流量;
第二转速传感器,所述第二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料绞龙201上,用于检测所述上料绞龙201的转速;
控制器,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压传感器、流速传感器、第一转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和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压传感器、流速传感器、第一转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第二转速传感器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压传感器、流速传感器、第一转速传感器和公式(1),计算上料组件2的实际上料速率:
;
其中,为上料组件2的实际上料速率,/>为第一气压传感器的检测值,/>为第二气压传感器的检测值,/>为待上料原料的预设总体积,/>为流速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自然数,取值为2.72,/>为第一转速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抽料电机2011的预设转速,为待上料原料颗粒的预设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待上料原料颗粒的预设最大粒径,/>为待上料原料颗粒的预设最小粒径,/>为以/>为底的自然对数,/>为进料通道2010内壁的摩擦系数;
步骤二:基于流量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步骤一和公式(2),计算所述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
;
其中,为所述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为上料绞龙201的预设工作功率,/>为所述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二转速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所述上料绞龙201的内部容积,/>为所述上料绞龙201的长度,/>为所述原料在上料绞龙201内的运行阻力系数,/>为所述上料绞龙201的半径,/>为上料组件2的整体上料连续度系数,取值为2.34-3.45,/>为上料组件2的上料速率与上料绞龙201的输送速率的预设差值;
步骤三:所述控制器比较所述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与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预设输送系数范围,若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不在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范围内,则所述报警器报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上料组件2的实际上料速率与上料绞龙201的实际输送速率的差值与上料组件2的上料速率与上料绞龙201的输送速率的预设差值/>之比,计算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当上料组件2的实际上料速率/>与上料绞龙201的实际输送速率/>之间的差值较大时,此时上料组件2进料较快而出料较慢,或上料组件2进料较慢而出料较快,当上料组件2进料较快而出料较慢会造成上料绞龙201堵塞,当上料组件2进料较慢而出料较快时会造成生物降解收缩膜生产装置整体工作效率低下,由此绞龙堵塞预警系统的设计既可以避免生物降解收缩膜生产装置整体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可以避免上料绞龙201堵塞的问题,从而保证上料组件2正常运行,在计算上料组件2的实际上料速率时考虑到了待上料原料的如/>等物理参数,同时考虑到了进料通道2010内壁的摩擦系数/>,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8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5-7所示,所述薄膜回收组件(6)包括:
n形架71,所述n形架内前后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73,两个连接转轴73上可拆卸连接有膜回转轮72,收缩膜沿着从左到右方向进入所述n形架71内;
辅助装置,位于所述n形架71左侧;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辅助箱74,位于所述n形架71左侧;冷却壳75,与所述辅助箱74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冷却壳75上端设置出风孔;
所述辅助箱74内设置两组前后对称的第一辅助组件,所述第一辅助组件包括:竖向通道,设置在所述辅助箱74上端;竖直密封块76,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竖向通道内,所述竖直密封块76上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水平通孔77、第二水平通孔78,所述第一水平通孔77和第二水平通孔78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水平通道79、第二水平通道710,上下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辅助箱74的内壁内,所述第一水平通道79和第二水平通道710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均与对应的竖向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水平通道710与所述冷却壳75连通,所述第一水平通道79、第二冷却通道的进风口分别连接有冷却风源;第一收纳凹槽,设置在所述辅助箱74的前侧或后侧内壁,所述第一收纳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水平连接块711,所述水平连接块711下端连接有若干第一拨块712;圆柱形壳体713,通过左右方向的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辅助箱74内,所述圆柱形壳体713外固定套接有齿套,所述水平连接块711上端设置与所述齿套啮合的啮合齿,所述圆柱形壳体713外设置出风孔,所述圆柱形壳体713与所述第一水平通道通过连接软管连通;
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竖直齿条714,分别与两个辅助组件的圆柱形壳体713的齿套啮合;第一水平连接板715,下端分别与两个竖直密封块76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直电动伸缩杆71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715下端及所述辅助箱74上端连接;
所述n形架71还连接有:第二水平连接板717,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下端设置两组前后对称的第二辅助组件;两组前后对称的第三辅助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上,所述第三辅助组件上还连接有第三水平连接板718;两组前后对称的第三安装块719,固定连接在所述n形架71下端,所述第三安装块719设置连接滑槽720,所述连接滑槽720下端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下端连接有第四竖直电动伸缩杆721一端;
所述第二辅助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722,固定连接在所述n形架71的前侧壁或后侧壁,所述第四竖直电动伸缩杆721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块722固定连接;竖直连接杆723,与所述第一安装块722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贯穿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杆723上端与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弹簧,套接在所述竖直连接杆723上,所述第一连接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块724,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连接杆723下端,所述第二安装块724靠近n形架71的一侧设置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靠近n形架71的一侧的高度高于远离n形架71的一侧的高度;水平连接杆725,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贯穿所述n形架71的前侧壁或后侧壁,所述水平连接杆725一端设置连接轮726,所述连接轮726与所述第一斜面接触;限位连接块727,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连接杆725的另一端,所述限位连接块727与所述连接转轴73滑动套接;第三连接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连接块727及所述n形架71前侧壁或后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辅助组件包括:连接滑轮728,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滑槽720内;竖直滑动杆729,滑动贯穿所述n形架71上端及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所述竖直滑动杆729上端与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718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直滑动杆729下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一体固定有水平延伸段730;第二连接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718及第二水平连接板717固定连接;第三竖直电动伸缩杆731,两端分别与所述n形架71上端及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718固定连接;摆动杆732,上端与所述连接滑轮728连接,所述摆动杆732中部与所述水平延伸段730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732下端设置第二拨块733。
可选地,上述膜回收轮72可为实施例7中的回收执行轮6045,该实施例可在实施例8基础设置;
上述图7为主视简图,图5和图6相当于图7为左视方向的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待回收的收缩膜首先穿过上述辅助箱74然后才进入膜回收轮进行回转回收,收缩膜在辅助箱74内具体为放置于上述冷却壳75上;
当收缩膜放置于上述冷却壳75上时,通过控制第二竖直电动伸缩杆716收缩,带动第一水平连接板715、竖直密封块76向下移动,竖直密封块76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水平通孔77与第一水平通道79连通,第二水平通孔78与第二水平通道710连通,从而使得冷却风源输出的冷却风通过第一水平通道79进入圆柱形壳体713,从收缩膜上方对收缩膜进行冷却,冷却风源输出的冷却风通过第二水平通道710进入冷却壳75,从收缩膜下方对收缩膜进行冷却;且第一水平连接板715向下移动可带动竖直齿条714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圆柱形壳体713分别进行转动,可调整其出风范围,从而通过齿套的啮合带动两个水平连接块711相互远离,当收缩膜两边向中间有折叠时,水平连接块711上的第一拨块712可对收缩膜进行拨动,改善收缩膜的折叠;可选地,还可在水平连接块711下端设置检测装置,水平移动检测所述收缩膜(具体,可在不同位置设置力传感器,通过水平移动时,可力传感器检测值的比较,判断是否厚度不均匀或者存在折叠等,也可设置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膜厚),且拨块可起到按压作用,防止收缩膜在风吹作用下翘起;当冷却壳75上无收缩膜时,控制第二竖直电动伸缩杆716向上缩回,可切断第一水平通道79和第二水平通道710,避免在无收缩膜时,仍然出冷却风。
收缩膜通过膜回收轮的回转进行回收,当膜回收轮工作前,第二拨块733、限位连接块727均远离膜回收轮,不影响其的安装及更换;当膜回收轮需要工作时,首先控制第三竖直电动伸缩杆731向下收缩,带动第二水平连接板717、竖直连接杆723、第二安装块724整体向下移动,从而通过连接轮726与第一斜面的配合,带动两个水平连接杆725相互靠近,从而两个水平连接杆725分别带动对应的限位连接块727限位在膜回收轮的前后两侧,避免膜回收时超出膜回收轮的两侧过多;通过水平连接杆725与n形架71的滑动连接以及限位连接块727与连接轴的滑动连接可以对限位连接块727及水平连接杆725整体的运动进行导向,且设置第三连接弹簧便于回位,且控制第三竖直电动伸缩杆731下降距离可调整两个限位连接块727之间距离,从而便于适应不同尺寸的膜回收轮;且第三竖直电动伸缩杆731向下收缩带动竖直滑动杆729、摆动杆732整体靠近膜回收轮上端,通过控制第四竖直电动伸缩杆721向下收缩带动竖直滑动杆729、摆动杆732整体向下移动,由于连接滑槽720的第二斜面对连接滑轮728的限制,使得两个摆动杆732相互远离的摆动,当收缩膜两边向中间有折叠时,第二拨块733可对收缩膜进行拨动,改善收缩膜的折叠。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装置壳体(1),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设有上料组件(2),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依次设有原料搅拌组件(3)、加热送料组件(4)、挤出吹膜组件(5)和薄膜回收组件(6);
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
称料台(200),所述称料台(200)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所述称料台(200)用于对生物降解膜的生产原料进行称重;
上料绞龙(201),所述上料绞龙(201)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所述上料绞龙(201)上设有进料通道(2010),所述进料通道(2010)进口位于称料台(200)上方,所述进料通道(2010)内设有抽料电机(2011);
进料台(202),所述进料台(202)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所述进料台(202)倾斜布置,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设有进料口(203),所述进料台(202)的进料端位于上料绞龙(201)出料口,所述进料台(202)的出料端位于原料搅拌组件(3)的进料口(203)上方;
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还包括:
绞龙堵塞预警系统,所述绞龙堵塞预警系统设置在所述上料组件(2)上,用于检测所述上料组件(2)的工作状态,并在所述上料组件(2)工作状态不佳时进行报警提示:
所述绞龙堵塞预警系统包括:
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2010)内,用于检测所述进料通道(2010)内的气压;
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称料台(200)上,用于检测外界环境的气压;
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2010)内,用于检测所述进料通道(2010)内的空气流速;
第一转速传感器,所述第一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抽料电机(2011)上,用于检测所述抽料电机(2011)的实际转速;
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料绞龙(201)出料口处,用于检测所述上料绞龙(201)出料口处的流量;
第二转速传感器,所述第二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料绞龙(201)上,用于检测所述上料绞龙(201)的转速;
控制器,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压传感器、流速传感器、第一转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和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压传感器、流速传感器、第一转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第二转速传感器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压传感器、流速传感器、第一转速传感器和下述公式,计算上料组件(2)的实际上料速率:
其中,为上料组件(2)的实际上料速率,/>为第一气压传感器的检测值,/>为第二气压传感器的检测值,/>为待上料原料的预设总体积,/>为流速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自然数,取值为2.72,/>为第一转速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抽料电机(2011)的预设转速,/>为待上料原料颗粒的预设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待上料原料颗粒的预设最大粒径,/>为待上料原料颗粒的预设最小粒径,/>为以/>为底的自然对数,/>为进料通道(2010)内壁的摩擦系数;
步骤二:基于流量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步骤一和下述公式,计算所述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
;
其中,为所述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为上料绞龙(201)的预设工作功率,/>为所述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二转速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所述上料绞龙(201)的内部容积,/>为所述上料绞龙(201)的长度,/>为所述原料在上料绞龙(201)内的运行阻力系数,/>为所述上料绞龙(201)的半径,/>为上料组件(2)的整体上料连续度系数,取值为2.34-3.45,/>为上料组件(2)的上料速率与上料绞龙(201)的输送速率的预设差值;
步骤三:所述控制器比较所述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与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预设输送系数范围,若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不在上料绞龙(201)检测周期内的实际输送系数范围内,则所述报警器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搅拌组件(3)包括:
原料搅拌腔(300),所述原料搅拌腔(300)开设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原料搅拌腔(300)与进料口(203)相通,所述原料搅拌腔(300)出料口与所述加热送料组件(4)进料口相通;
两对称布置的搅拌轴(301),所述搅拌轴(301)转动连接在原料搅拌腔(300)内,所述搅拌轴(301)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301)转动,所述搅拌轴(301)上连接有若干搅拌桨(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送料组件(4)包括:
第一转轴(400),所述第一转轴(400)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第一转轴(400)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400)转动;
送料绞龙(401),所述送料绞龙(401)对应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400)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送料绞龙(401)的进料端与原料搅拌组件(3)的出料端相通;
加热器(402),所述加热器(402)设置在所述送料绞龙(401)上,所述送料绞龙的输出端与挤出吹膜组件(5)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送料组件(4)还包括:推料通道(403),所述推料通道(403)设置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推料通道(403)内滑动连接有推料块(404),所述推料通道(403)一端与所述送料绞龙(401)出料端通过连接通道(405)相通,另一端与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相通;
第一带轮(406),所述第一带轮(406)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400)上;
第二转轴(4060),所述第二转轴(4060)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第二转轴(4060)上键连接有第二带轮(4061)和推动齿轮(4062);
第一交叉传送带(4063),所述第一交叉传送带(4063)连接在所述第一带轮(406)和所述第二带轮(4061)之间;
推动连杆(4064),所述推动连杆(4064)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动齿轮(4062)和所述推料块(404)铰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设有搅拌桨清洁组件(407),所述搅拌桨清洁组件(407)包括:
第三转轴(4070),所述第三转轴(4070)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第三转轴(4070)上键连接有第二动力传输齿轮(4071)、第一动力传送带轮(4073)和第二动力传送带轮(4076),所述第一动力传送带轮(4073)和第二动力传送带轮(4076)对称布置;
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滑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400)上,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上设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沿所述第一转轴(400)滑动,所述第一动力传输齿轮(4072)用于与所述第二动力传输齿轮(4071)相互啮合;
第四转轴(4074)和第五转轴(4075),所述第四转轴(4074)和第五转轴(4075)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第四转轴(4074)和第五转轴(4075)上分别键连接有第三动力传送带轮(4077)和第四动力传动带轮(4078);
第一动力传送带(4079)和第二动力传动带(408),所述第一动力传送带(4079)连接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送带轮(4073)和所述第三动力传送带轮(4077)之间,所述第二动力传动带(408)连接在所述第二动力传送带轮(4076)和第四动力传动带轮(4078)之间;
T型清洁头(4080),所述T型清洁头(4080)螺纹连接在所述第四转轴(4074)和第五转轴(4075)位于原料搅拌腔(300)的一端,所述T型清洁头(4080)工作端设有若干清洁刷毛(40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通过吹膜组件安装台(500)安装在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与所述吹膜组件安装台(500)之间设有减震机构(501),所述减震机构(501)用于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的减震;
所述挤出吹膜组件(5)和薄膜回收组件(6)之间设有薄膜传送组件(502),所述薄膜传送组件(502)包括:
主动带轮(5020)和从动带轮(5021),所述主动带轮(5020)和从动带轮(5021)转动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主动带轮(5020)和从动带轮(5021)之间通过动力带(5024)连接,所述主动带轮(5020)上设有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带轮(5020)转动;
第一辊轮(5022)和第二辊轮(5023),所述第一辊轮(5022)和第二辊轮(5023)分别与所述主动带轮(5020)和从动带轮(5021)同轴,从挤出吹膜组件(5)生产出的收缩膜(5025)位于第一辊轮(5022)和第二辊轮(502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设有吸尘组件(503),所述吸尘组件(503)包括:
吸尘组件壳体(5030),所述吸尘组件壳体(5030)固定连接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
过滤网(5031),所述过滤网(5031)设置在所述吸尘组件壳体(5030)内;
若干静电吸尘筒(5032),所述静电吸尘筒(5032)固定连接在所述吸尘组件壳体(5030)内;
负压风扇(5033),所述负压风扇(5033)转动连接在所述吸尘组件壳体(5030)内,所述负压风扇(5033)上设有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负压风扇(5033)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回收组件(6)包括:
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设置在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内,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内设有第二安装腔(6004),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设有气泡排出组件(602)和回收组件(604);
翻盖(6000),所述翻盖(6000)铰链连接在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上,所述翻盖(6000)上设有把手(6001),所述生产装置壳体(1)上设有红外线感应组件(6002),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6002)用于感应所述翻盖(6000)的位置状态;
所述回收组件(604)包括:
中间过渡轮(6040),所述中间过渡轮(6040)转动连接在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上,且位于薄膜回收进口(6041)处;
张紧轮(6042),所述张紧轮(6042)固定连接在连接滑杆(6043)上,所述连接滑杆(6043)滑动连接在弧形滑道(6044)内,所述连接滑杆(6043)上设有滑动驱动件,所述滑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滑杆(6043)沿所述弧形滑道(6044)滑动;
回收执行轮(6045),所述回收执行轮(6045)通过执行转轴(6046)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执行转轴(6046)上设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执行转轴(6046)转动,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6002)电连接;
所述气泡排出组件(602)包括:
主电机(6020),所述主电机(602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主电机(6020)输出轴设有第一锥齿轮;
转轴一(6021)和转轴二(6022),所述转轴一(6021)和转轴二(602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转轴一(6021)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023),所述转轴二(6022)上键连接有第三锥齿轮(6024),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6023)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6023)与所述第三锥齿轮(6024)相互啮合;
第一排气交叉带轮(6025),所述第一排气交叉带轮(6025)键连接在所述转轴二(6022)上;
转轴三(6026),所述转轴三(6026)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转轴三(6026)上键连接有第二排气交叉带轮(6027)和圆盘(6028),所述第一排气交叉带轮(6025)和所述第二排气交叉带轮(6027)之间通过回收交叉带(6030)连接,所述圆盘(6028)上固定连接有两拨动板(6029),两拨动板(6029)之间设有拨动间隙(603);
转轴四(6031),所述转轴四(603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转轴四(6031)上键连接有齿条啮合齿轮(6032),所述齿条啮合齿轮(6032)上固定连接有半圆盘(6033),所述齿条啮合齿轮(6032)上固定连接有短轴(6034);
导筒(6035),所述导筒(603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导筒(6035)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导块(6036),所述导块(6036)上固定连接有排气圆杆(6037),所述排气圆杆(6037)上设有啮合齿条(6038),所述啮合齿条(6038)用于与所述齿条啮合齿轮(6032)相互啮合;
转换齿轮(6039),所述转换齿轮(6039)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内,所述转换齿轮(6039)一侧与所述啮合齿条(6038)相互啮合,所述转换齿轮(6039)另一侧啮合有切断刀(605),所述切断刀(605)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6004)前后内壁;
所述薄膜回收组件壳体(600)内设有第一安装腔(6003),所述第一安装腔(6003)内设有冷却组件(601),所述冷却组件(601)包括:
第一冷却带轮(6010),所述第一冷却带轮(6010)键连接在所述转轴一(602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6003)的一端;
第二冷却带轮(6011)和收纳齿轮(6012),所述第二冷却带轮(6011)和收纳齿轮(6012)通过转轴五(6013)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腔(6003)内,所述第一冷却带轮(6010)与所述第二冷却带轮(6011)之间连接有冷却交叉带(6054);
齿条载板(6014),所述齿条载板(6014)滑动连接在收纳腔(6052)内,所述齿条载板(6014)与所述收纳齿轮(6012)相互啮合;
第一冷却连杆(6015)和第二冷却连杆(6016),所述第一冷却连杆(6015)铰链连接在所述齿条载板(6014)上,所述第二冷却连杆(6016)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却连杆(6015)上,所述第一冷却连杆(6015)和第二冷却连杆(6016)之间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6017)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6017)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连杆(6015)铰链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冷却连杆(6016)上,所述第二冷却连杆(6016)远离所述第一冷却连杆(6015)的一端设有冷却出风头(6018);
换风机(6019),所述换风机(6019)安装在制冷腔(6050)内,所述制冷腔(6050)内设有制冷器(6051),所述制冷腔(6050)与外界环境相通,所述换风机(6019)与所述冷却出风头(6018)之间连接有出风软管(605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回收组件(6)包括:
n形架(71),所述n形架内前后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73),两个连接转轴(73)上可拆卸连接有膜回转轮(72),收缩膜沿着从左到右方向进入所述n形架(71)内;
辅助装置,位于所述n形架(71)左侧;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辅助箱(74),位于所述n形架(71)左侧;冷却壳(75),与所述辅助箱(74)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冷却壳(75)上端设置出风孔;
所述辅助箱(74)内设置两组前后对称的第一辅助组件,所述第一辅助组件包括:竖向通道,设置在所述辅助箱(74)上端;竖直密封块(76),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竖向通道内,所述竖直密封块(76)上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水平通孔(77)、第二水平通孔(78),所述第一水平通孔(77)和第二水平通孔(78)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水平通道(79)、第二水平通道(710),上下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辅助箱(74)的内壁内,所述第一水平通道(79)和第二水平通道(710)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均与对应的竖向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水平通道(710)与所述冷却壳(75)连通,所述第一水平通道(79)、第二冷却通道的进风口分别连接有冷却风源;第一收纳凹槽,设置在所述辅助箱(74)的前侧或后侧内壁,所述第一收纳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水平连接块(711),所述水平连接块(711)下端连接有若干第一拨块(712);圆柱形壳体(713),通过左右方向的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辅助箱(74)内,所述圆柱形壳体(713)外固定套接有齿套,所述水平连接块(711)上端设置与所述齿套啮合的啮合齿,所述圆柱形壳体(713)外设置出风孔,所述圆柱形壳体(713)与所述第一水平通道通过连接软管连通;
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竖直齿条(714),分别与两个辅助组件的圆柱形壳体(713)的齿套啮合;第一水平连接板(715),下端分别与两个竖直密封块(76)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竖直电动伸缩杆(71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715)下端及所述辅助箱(74)上端连接;
所述n形架(71)还连接有:第二水平连接板(717),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下端设置两组前后对称的第二辅助组件;两组前后对称的第三辅助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上,所述第三辅助组件上还连接有第三水平连接板(718);两组前后对称的第三安装块(719),固定连接在所述n形架(71)下端,所述第三安装块(719)设置连接滑槽(720),所述连接滑槽(720)下端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下端连接有第四竖直电动伸缩杆(721)一端;
所述第二辅助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722),固定连接在所述n形架(71)的前侧壁或后侧壁,所述第四竖直电动伸缩杆(721)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块(722)固定连接;竖直连接杆(723),与所述第一安装块(722)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贯穿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杆(723)上端与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弹簧,套接在所述竖直连接杆(723)上,所述第一连接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块(724),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连接杆(723)下端,所述第二安装块(724)靠近n形架(71)的一侧设置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靠近n形架(71)的一侧的高度高于远离n形架(71)的一侧的高度;水平连接杆(725),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贯穿所述n形架(71)的前侧壁或后侧壁,所述水平连接杆(725)一端设置连接轮(726),所述连接轮(726)与所述第一斜面接触;限位连接块(727),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连接杆(725)的另一端,所述限位连接块(727)与所述连接转轴(73)滑动套接;第三连接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连接块(727)及所述n形架(71)前侧壁或后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辅助组件包括:连接滑轮(728),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滑槽(720)内;竖直滑动杆(729),滑动贯穿所述n形架(71)上端及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板(717),所述竖直滑动杆(729)上端与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718)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直滑动杆(729)下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一体固定有水平延伸段(730);第二连接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718)及第二水平连接板(717)固定连接;第三竖直电动伸缩杆(731),两端分别与所述n形架(71)上端及所述第三水平连接板(718)固定连接;摆动杆(732),上端与所述连接滑轮(728)连接,所述摆动杆(732)中部与所述水平延伸段(730)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732)下端设置第二拨块(733)。
CN202210629405.6A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 Active CN115008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9405.6A CN115008779B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9405.6A CN115008779B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8779A CN115008779A (zh) 2022-09-06
CN115008779B true CN115008779B (zh) 2023-11-10

Family

ID=83073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9405.6A Active CN115008779B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877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1604A (ja) * 2004-08-09 2006-02-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溶液製膜設備及び溶液製膜方法
WO2007100130A1 (en) * 2006-03-01 2007-09-07 Fujifilm Corp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of polymer film and production apparatus of the same
CN104139468A (zh) * 2014-06-27 2014-11-12 张家港白熊科美机械有限公司 废旧薄膜破碎清洗生产线
CN107141579A (zh) * 2017-06-16 2017-09-08 王康宁 一种可降解的pe保鲜膜及生产工艺
FI20165688A (fi) * 2016-09-16 2018-03-17 Nordic Flex S L Monikerroksinen johtavalla pinnoitteella varustettu kalvo ja menetelmä sen valmistamiseksi
CN108544682A (zh) * 2018-04-16 2018-09-18 宁波绿华橡塑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供料稳定的粉碎薄膜塑料回收造粒机及回收造粒方法
CN112123735A (zh) * 2020-09-14 2020-12-25 深圳市久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生物降解材料的吹膜设备
CN112339163A (zh) * 2020-09-14 2021-02-09 深圳市绿自然生物降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解膜生产用造粒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1604A (ja) * 2004-08-09 2006-02-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溶液製膜設備及び溶液製膜方法
WO2007100130A1 (en) * 2006-03-01 2007-09-07 Fujifilm Corp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of polymer film and production apparatus of the same
CN104139468A (zh) * 2014-06-27 2014-11-12 张家港白熊科美机械有限公司 废旧薄膜破碎清洗生产线
FI20165688A (fi) * 2016-09-16 2018-03-17 Nordic Flex S L Monikerroksinen johtavalla pinnoitteella varustettu kalvo ja menetelmä sen valmistamiseksi
CN107141579A (zh) * 2017-06-16 2017-09-08 王康宁 一种可降解的pe保鲜膜及生产工艺
CN108544682A (zh) * 2018-04-16 2018-09-18 宁波绿华橡塑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供料稳定的粉碎薄膜塑料回收造粒机及回收造粒方法
CN112123735A (zh) * 2020-09-14 2020-12-25 深圳市久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生物降解材料的吹膜设备
CN112339163A (zh) * 2020-09-14 2021-02-09 深圳市绿自然生物降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解膜生产用造粒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8779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3735B (zh) 一种适用于生物降解材料的吹膜设备
CN112339163B (zh) 一种降解膜生产用造粒机
KR20170106994A (ko) 연속 배깅 공정들 및 시스템
CN115008779B (zh) 一种生物降解收缩膜专用生产装置
CN115556261A (zh) 一种具有颗粒防粘结功能的塑料造粒机
CN111016046B (zh) 一种pvc发泡板冷却定形设备
CN113976231B (zh) 一种辊压机水泥生料粉磨系统
CN114043755A (zh) 一种pe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及pe保护膜
CN216732921U (zh) 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系统
CN115771213A (zh) 一种塑胶生产用具有防尘功能的粉碎机
CN212860033U (zh) 一种塑料粒子切割机
CN211994115U (zh) 一种耐高温tpu材料加工用双螺杆反应型挤出机
CN211138109U (zh) 一种带废料切断回收装置的吹膜机
CN111633917A (zh) 一种具有将废料做成整体形状的塑料挤出机
CN219383585U (zh) 一种塑料颗粒成品储料仓
CN219583309U (zh) 一种pp改性料造粒机
CN113276307B (zh) 一种用于生产低压吹膜机专用料的三螺杆挤出机装置
CN219359994U (zh) 一种吹膜机用上料装置
CN219543969U (zh) 一种防粘结的塑料挤塑机
CN212045495U (zh) 一种吹塑机生产时的原料过滤装置
CN219114482U (zh) 一种具有破碎功能的吹膜造粒机
CN218660031U (zh) 塑料管生产用塑料粉碎机
CN110925750A (zh) 一种锅炉流化床多级冷渣系统
CN210791651U (zh) 塑料加工装置
CN212021615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的挤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