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9318B - 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99318B
CN114999318B CN202210604632.3A CN202210604632A CN114999318B CN 114999318 B CN114999318 B CN 114999318B CN 202210604632 A CN202210604632 A CN 202210604632A CN 114999318 B CN114999318 B CN 1149993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otating shaft
flexible screen
air
pow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46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99318A (zh
Inventor
李燕
杜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46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993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99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9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99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9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壳体、贯穿壳体镂空区的柔性屏、转轴、气囊和连接件,通过柔性屏展开的同时向气囊充气、柔性屏收缩的同时压缩气囊,气囊内的空气排入壳体内,使壳体内部的气压增大,迫使壳体内的空气从镂空区排出对柔性屏表面进行除尘,避免柔性屏收缩时,灰尘附着在柔性屏表面进入壳体内,造成壳体内部灰尘堆积。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追求大尺寸显示面板的同时又提出了便于携带的要求,因此,柔性显示面板应运而生。
柔性显示面板是指可进行弯曲或折叠的电子设备屏幕,通常在不需要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操作时,将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收纳以实现便携的功能,当使用柔性显示面板时,展开柔性显示面板,以实现大尺寸显示的功能。
但是,空气中含有灰尘,当使用柔性显示面板时,空气中的灰尘会附着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当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收纳时,柔性显示面板表面附着的灰尘会随着柔性显示面板进入收纳位置,造成收纳位置灰尘堆积,甚至影响收纳位置的部件正常工作。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柔性显示面板收纳位置灰尘堆积的设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用以避免壳体收纳柔性屏而导致的灰尘堆积。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
壳体,包括镂空区和第一通孔;
柔性屏,贯穿所述镂空区;
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通过转筒与所述柔性屏连接,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柔性屏经所述镂空区收缩或裸露于所述壳体;
气囊,位于所述壳体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面连通有排气管,所述第二面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气囊压缩时,所述气囊内的空气经所述镂空区排出;
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面,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柔性屏远离所述转筒的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转轴位于壳体内,转轴通过转筒与柔性屏连接,转轴转动时,柔性屏经镂空区收缩或裸露于壳体,通过转轴顺时针旋转或是逆时针旋转能够实现柔性屏的收缩或是展开;气囊位于壳体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面连接壳体,第一面连通有排气管,第二面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孔内,使进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接触壳体外的空气,气囊伸展时,进气管将壳体外的空气吸入气囊内;压缩气囊时,气囊内的空气经排气管排入壳体内,使壳体内部的气压增大,迫使壳体内的空气从镂空区排出,形成气流,将柔性屏表面附着的灰尘吹起,实现对柔性屏表面的除尘,避免柔性屏表面附着的灰尘进入壳体内,造成壳体内部灰尘堆积,影响壳体内部组件的正常工作;连接件,一端连接转轴,另一端连接第一面,连接件远离转轴的一端与柔性屏远离转筒的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即柔性屏收缩时,连接件展开,将第一面向靠近第二面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压缩气囊;柔性屏展开时,连接件绕转轴收纳,拉动第一面向远离第二面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对气囊充气,转轴转动同时带动连接件、柔性屏转动,实现柔性屏展开的同时向气囊充气、柔性屏收缩的同时对柔性屏表面进行除尘,结构合理,有效阻止灰尘进入壳体内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5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6是图3中B-B’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C’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9是图7中D-D’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0是图7中D-D’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11是图7中D-D’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2是图7中D-D’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3是一种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E-E’向的剖面图;
图15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用以在对柔性屏进行收纳时,对柔性屏表面进行除尘,避免灰尘随柔性屏一起进入壳体内部,造成壳体内部灰尘堆积,影响壳体内部其他组件的正常工作。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向的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包括:
壳体01,包括镂空区02和第一通孔03;柔性屏04,贯穿镂空区02;转轴05,位于壳体01内,转轴05通过转筒06与柔性屏04连接,转轴05转动时,柔性屏04经镂空区02收缩或裸露于壳体01;气囊07,位于壳体01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08和第二面09,第二面09连接壳体01,第一面08连通有排气管10,第二面09连通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孔03内,气囊07压缩时,气囊07内的空气经镂空区02排出;连接件12,一端连接转轴05,另一端连接第一面08,连接件12远离转轴05的一端与柔性屏04远离转筒06的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仅示意出壳体01为长方体,内设空腔,当然,壳体01也可以是圆柱体,内设空腔,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制,任何形状的壳体01均可,在图2和图4中未对进气管11和排气管10进行图案填充。图1中仅示意出柔性屏04处于展开状态,图3中仅示意出柔性屏04处于至少部分收缩状态,在图2和图4中仅示意出第一通孔03与第二面09接触,由于第二面09与壳体01连接,阻挡第一通孔03将壳体01内部的空气与壳体01外的空气相连通,但第二面09连接的进气管11可经第一通孔03伸出,进气管11将壳体01外的空气吸入气囊07内,当然,也可以设置第一通孔03与第二面09无接触,为了防止第一通孔03将壳体01内部的空气与壳体01外的空气相连通,可以设置进气管11的外径与第一通孔03的内径相等,避免进气管11与第一通孔03之间存在间隙,再通过进气管11将壳体01外的空气吸入气囊07内,但并不限于此。在图2和图4中仅示意出气囊07位于柔性屏04背光面的一侧,气囊07也可以设置于柔性屏04出光面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气囊07和连接件12的位置做具体的限定,只要能够满足连接件12远离转轴05的一端与柔性屏04远离转筒06的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且转轴05转动时,连接件12带动气囊07伸缩和柔性屏04的收缩、展开互不影响即可。在图2和图4中仅示意出柔性屏04靠近转筒06的一端为切面,切面为平面,当然,也可以设置切面为弧面,形成过渡设计,但不限于此。
具体的,参考图2和图4,镂空区02与柔性屏04之间存在缝隙,灰尘可能附着在柔性屏04表面经缝隙处进入壳体01,柔性屏04收缩时,需要在镂空区02与柔性屏04之间的缝隙处对灰尘进行阻挡。壳体01包括镂空区02和第一通孔03,柔性屏04经镂空区02收缩于壳体01内,或是在壳体01外展开,第一通孔03仅用于提供通道,使进气管11远离第二面09的一端接触壳体01外的空气,便于气囊07伸展时,进气管11将壳体01外的空气吸入气囊07内,对气囊07充气,第一通孔03不会将壳体01内的空气与壳体01外的空气连通,以保证壳体01与外界连通的位置只有镂空区02,当壳体01内气压增大时,壳体01内部的空气只能由镂空区02排出,以阻挡灰尘经镂空区02与柔性屏04之间的缝隙处进入壳体01内。连接件12远离转轴05的一端与柔性屏04远离转筒06的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参照图2和图4,图2为柔性屏04处于伸展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柔性屏04处于至少部分收缩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若转轴05逆时针旋转,带动柔性屏04向靠近转轴05的方向移动,并绕转筒06收缩、连接件12向远离转轴05的方向移动伸展并压缩气囊07,形成图4所示的结构;参照图4,若转轴05顺时针旋转,带动柔性屏04绕转筒06顺时针向壳体01外移动以实现显示屏的展开、连接件12向靠近转轴05的方向移动,并绕转轴05收缩、拉伸气囊07,形成图2所示的结构。转轴05转动同时带动连接件12、柔性屏04转动,实现柔性屏04展开的同时向气囊07充气、柔性屏04收缩的同时压缩气囊07,改变壳体01内的气压,使壳体01内的空气经镂空区02向壳体01外排出,形成气流,对柔性屏04表面进行除尘,结构合理,有效阻止灰尘进入壳体01内部、避免灰尘在壳体01内堆积,影响壳体01内其他组件的正常工作,可靠性更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转轴05位于壳体01内,转轴05通过转筒06与柔性屏04连接,转轴05转动时,柔性屏04经镂空区02收缩或裸露于壳体01,通过转轴05顺时针旋转或是逆时针旋转能够实现柔性屏04的收缩或是展开;气囊07位于壳体01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08和第二面09,第二面09连接壳体01,第一面08连通有排气管10,第二面09连通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孔03内,使进气管11远离气囊07的一端接触壳体01外的空气,气囊07伸展时,进气管11将壳体01外的空气吸入气囊07内;压缩气囊07时,气囊07内的空气经排气管10排入壳体01内,使壳体01内部的气压增大,迫使壳体01内的空气从镂空区02排出,形成气流,将柔性屏04表面附着的灰尘吹起,实现对柔性屏04表面的除尘,避免柔性屏04表面附着的灰尘进入壳体01内,造成壳体01内部灰尘堆积,影响壳体01内部组件的正常工作;连接件12,一端连接转轴05,另一端连接第一面08,连接件12远离转轴05的一端与柔性屏04远离转筒06的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即柔性屏04收缩时,连接件12展开,将第一面08向靠近第二面09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压缩气囊07;柔性屏04展开时,连接件12绕转轴05收纳,拉动第一面08向远离第二面09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对气囊07充气,转轴05转动同时带动连接件12、柔性屏04转动,实现柔性屏04展开的同时向气囊07充气、柔性屏04收缩的同时对柔性屏04表面进行除尘,结构合理,有效阻止灰尘进入壳体01内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至图4,进气管11远离气囊07的一端设有第一止逆阀13,排气管10远离气囊07的一端设有第二止逆阀14。
可以理解的是,止逆阀能够实现气体的单向流动,是一种常规的结构功能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止逆阀13和第二止逆阀14均采用现有技术的止逆阀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止逆阀13能够实现壳体01外的空气经第一止逆阀13进入气囊07内,而气囊07内的空气无法经第一止逆阀13排至壳体01外;设置第二止逆阀14能够实现气囊07内的空气经第二止逆阀14向壳体01内流动,而壳体01内的空气无法经第二止逆阀14进入气囊07内;在图2和图4中,进气管11在气囊07与第一止逆阀13之间还可以设有过滤网,能够防止灰尘由进气管11进入壳体01内,保持壳体01内的洁净。
具体的,当柔性屏04展开时,连接件12拉动第一面08向远离第二面09的方向移动使气囊07伸展,此时气囊07内部压强小于大气压,由于第一止逆阀13和第二止逆阀14都具有单向流动的功能,壳体01外的空气经进气管11进入气囊07内,此时气囊07内的气压与大气压相等,在这个过程中,壳体01内部的气压并不发生变化;当柔性屏04收缩时,连接件12推动第一面08向靠近第二面09的方向移动而压缩气囊07,此时气囊07内部的气压大于大气压,由于第一止逆阀13和第二止逆阀14都具有单向流动的功能,气囊07内的空气只能经第二止逆阀14排入壳体01内,壳体01内的气压增大,壳体01内的空气只能经镂空区02向壳体01外排出,形成气流,将柔性屏04表面的灰尘吹起,实现对柔性屏04表面的除尘,避免在柔性屏04收缩时,灰尘进入壳体01内部,影响壳体01内部组件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至图4,气囊07为可恢复弹性体。
可以理解的是,气囊07为可恢复弹性体时,气囊07的材料为橡胶。
具体的,在气囊07拉伸时,气囊07的厚度变薄而体积增大,气囊07内部能够存储更多的空气;当气囊07收缩时,气囊07恢复至原始状态,气囊07内部的压强增大,使气囊07内部的空气经第二止逆阀14排入壳体01内,增大壳体01内的压强,迫使壳体01内的空气经镂空区02向壳体01外排出,形成气流,气流将柔性屏04表面附着的灰尘吹起,实现柔性屏04收缩时,对柔性屏04表面进行除尘,避免灰尘进入随柔性屏04进入壳体01内部,造成壳体01内灰尘堆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图5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弹性部件15,位于气囊07内,一端与第一面08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面09连接,用于压缩气囊07。
可以理解的是,图5中仅示意出弹性部件15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原始状态为闭圈,即圈与圈之间接触,拉伸弹簧的原始状态为拉伸弹簧的极限压缩状态,但弹性部件15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在图5中并未对进气管11和排气管10进行图案填充。柔性屏04展开过程中,连接件12拉动第一面08向远离第二面09的方向移动以实现气囊07的伸展,拉伸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面08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面09连接,随着第一面08的移动,拉伸弹簧发生形变,圈与圈之间具有间隔,气囊07压强小于大气压,壳体01外的空气经第一止逆阀13进入气囊07,如图5所示;当柔性屏04开始收缩时,连接件12对第一面08的拉力减小,第一面08对拉伸弹簧的拉力减小,拉伸弹簧恢复原始状态,带动第一面08和连接件12远离转轴05的一端向第二面09靠近,压缩气囊07,气囊07内部气压大于大气压,使气囊07内部的空气经第二止逆阀14排入壳体01内,增大壳体01内的压强,此时壳体01内的压强大于大气压,迫使壳体01内的空气经镂空区02向壳体01外排出,形成气流,气流将柔性屏04表面附着的灰尘吹起,实现柔性屏04收缩时,对柔性屏04表面进行除尘,避免灰尘进入随柔性屏04进入壳体01内部,造成壳体01内灰尘堆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6,图6是图3中B-B’向的另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还包括:
挡块16,位于转轴05与壳体01之间,一端与壳体01连接,气囊07设置于挡块16与壳体01之间;弹性部件15,一端连接挡块16,另一端连接第一面08,用于压缩气囊07。
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示意出弹性部件15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是承受内压力的弹簧,压缩弹簧的原始状态下,圈与圈之间具有间隔,在图6中气囊07处于收缩状态、柔性屏04处于至少部分收缩状态、压缩弹簧处于原始状态,在图6中并未对进气管11和排气管10进行图案填充。
可以理解的是,在转轴05带动柔性屏04展开的过程中,连接件12绕转轴05进行缠绕,连接件12远离转轴05的一端拉动第一面08向远离第二面09的方向移动,使气囊07伸展,向气囊07内部充气,同时第一面08与挡块16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不断地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在转轴05带动柔性屏04收缩的过程中,连接件12远离转轴05的一端对第一面08拉力减小导致第一面08对压缩弹簧的压力减小,压缩弹簧具有恢复原始状态的趋势,推动第一面08向靠近第二面09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对气囊07的压缩,使气囊07内部的压强大于大气压,迫使气囊07内部的空气经第二止逆阀14排入壳体01内,导致壳体01内的压强大于大气压,迫使壳体01内的空气经镂空区02向壳体01外排出,形成气流,在镂空区02处将柔性屏04表面的灰尘吹起,避免在柔性屏04收缩时,灰尘经镂空区02进入壳体01内部,影响壳体01内部组件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8和图9,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C’向的一种剖面图,图9是图7中D-D’向的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还包括:
动力装置17,位于壳体01内,与壳体01连接,动力装置17远离壳体01的一端连接转轴05,控制转轴05转动;转筒06,一端与转轴05远离动力装置17的一端连接,柔性屏04一端与柔性屏04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条18;壳体01设有第一凹槽19,第一凹槽19的槽底设有镂空区02,限位条18与第一凹槽19卡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8中中并未对进气管11和排气管10进行图案填充,在图9中并未对动力装置17进行图案填充,动力装置17用于给转轴05提供动力,驱动转轴05顺时针旋转或是逆时针旋转带动柔性屏04展开或是收缩,动力装置17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的限制。转轴05与柔性屏04之间设置转筒06是为了增大柔性屏04的弯曲半径,降低柔性屏04弯曲位置受到的应力,降低成本。限位条18与第一凹槽19卡合,限位条18能够防止对柔性屏04进行收纳时,柔性屏04完全进入壳体01内造成故障,第一凹槽19给限位条18提供位置,当柔性屏04处于极限收缩位置时,限位条18位于第一凹槽19内,避免限位条18远离第一凹槽19的槽底的一侧突出于壳体01边缘而形成安全隐患。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10,图10是图7中D-D’向的另一种剖面图,转轴05远离动力装置17的一端连接有功能块20,功能块20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面积大于转轴05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面积;转筒06靠近动力装置17的一端设有第一空腔21,第一空腔21通过第二通孔22连通转筒06靠近动力装置17的一端,第一空腔21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通孔22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面积;转轴05贯穿第二通孔22,功能块20与第一空腔21卡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并未对动力装置17进行图案填充,图10中仅示意出转筒06一侧设有转轴05,当然,也可以设置转筒06远离动力装置17的一端与壳体01转动连接,具体的转动连接方式可以为壳体01与转筒06之间设有转盘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制,在图10中仅示意出第二通孔22的内径大于转轴05的直径,能够减小转轴05与第二通孔22之间的摩擦力。功能块20与转筒06内的第一空腔21卡合,功能块20不为圆柱体或球体就能够实现转筒06与转轴05的固定连接,动力装置17驱动转轴05旋转时,转轴05能够带动转筒06同步旋转,实现柔性屏04的收缩和展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11和图12,图11是图7中D-D’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12是图7中D-D’向的又一种剖面图,转轴05还包括与第一空腔21连通的第二空腔23,第二空腔23位于第一空腔21远离动力装置17的一侧,第二空腔23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一空腔21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面积;动力装置17包括开关24,控制转轴05沿转轴05延伸的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图11和图12中均为对动力装置17和开关24进行图案填充,如图11所示,当功能块20位于第一空腔21内,功能块20不为圆柱体或球体就能够实现功能块20与第一空腔21固定连接,转轴05能够带动转筒06同步旋转;如图12所示,当功能块20位于第二空腔23内,转轴05与转筒06之间无连接关系,转轴05可相对于转筒06独立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柔性屏04一直处于展开状态下,灰尘也有可能经柔性屏04与镂空区02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01内,因此,参照图12,当柔性屏04一直处于展开状态下,开关24控制转轴05沿远离动力装置17的一侧移动,使功能块20进入第二空腔23内,此时转轴05与转筒06之间无连接关系,转轴05可相对于转筒06独立转动,可以实现转轴05旋转仅带动连接件12改变气囊07状态,在柔性屏04处于展开状态下对壳体01内进行清洁,也能避免灰尘经柔性屏04与镂空区02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01内部,保持壳体01内部的干净整洁、避免壳体01内灰尘堆积、对壳体01内的工作组件造成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3和图14,图13是一种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E-E’向的剖面图,动力装置17包括容置腔25,容置腔25内设有丝杠26、第一电机27和第二电机28,丝杠26与转轴05的延伸方向相同,开关24与第一电机27电连接,第一电机27与丝杠26连接,第二电机28包括电机壳29,电机壳29与丝杠26螺纹连接,第二电机28连接转轴05。
可以理解的是,图14中仅未对第一电机27和开关24进行图案填充,且将第一电机27和第二电机28作为一个整体,并不限制内部结构,第一电机27和第二电机28的转速较慢以适应柔性屏04的收缩或是展开,或者可以在第一电机27、第二电极输出端增加减速器,以适应柔性屏04的收缩或是展开,开关24控制第一电机27带动丝杠26正向旋转、第一电机27带动丝杠26反向旋转或第一电机27关闭,丝杠26表面和电机壳29表面均具有螺纹,机壳与丝杠26螺纹连接,由于丝杠26自身位置不发生改变,丝杠26旋转时,与丝杠26螺纹连接的电机壳29会沿丝杠26延伸的方向移动,即第二电机28沿丝杠26延伸的方向移动,实现开关24控制转轴05沿转轴05延伸的方向移动,结构巧妙,传动稳定,能够有效对功能块20的位置进行切换,使功能块20位于第一空腔21内或是位于第二空腔23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7、图11和图12,功能块20与第一空腔21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为正多边形、五角星形或是椭圆形。
可以理解的是,功能块20与第一空腔21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相匹配,功能块20在功能块20在第一空腔21内时,能够实现功能块20与第一空腔21卡合,且固定连接,图11和图12中仅示意出功能块20为矩形,但并不限于此。
具体的,第二电机28沿丝杠26向远离第一电机27的方向移动时,功能块20进入第二空腔23内,在此状态下,第二电机28带动转轴05转动,而转筒06并不转动,即功能块20相对于第一空腔21独立旋转,为了保证功能块20停止旋转时,功能块20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与第一空腔21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重合,使第二电机28沿丝杠26向靠近第一电机27的方向移动时,功能块20可以进入第一空腔21内,以功能块20在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为正方形为例,第二电机28可设有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第二电机28每次带动转轴05旋转90°,在每次旋转后都能保证功能块20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与第一空腔21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重合,便于功能块20位置的切换,当然,功能块20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也可以为不规则,处理器控制第二电机28每次带动转轴05旋转360°,也能够保证每次旋转后,功能块20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与第一空腔21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重合,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这里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7、图11和图12,功能块20靠近动力装置17的一侧还设有力传感器30,用于检测功能块20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11和图12中仅示意出力传感器30的一种位置,并不限于,力传感器30能够将力的量值转换为相关电信号的器件,本实施例中力传感器30均采用现有技术。
具体的,通过控制转轴05每次旋转的角度能够保证每次旋转后,功能块20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与第一空腔21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重合,但转轴05旋转的角度出现微小偏差时,也会导致功能块20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与第一空腔21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不重合,在功能块20靠近动力装置17的一侧设置力传感器30,当功能块20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与第一空腔21在动力装置17的正投影不重合时,第二电机28带动转轴05向靠近第一电机27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功能块20无法进入第一空腔21内,力传感器30检测到的力值增大,力传感器30与处理器电连接,将力值反馈给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第二电机28对转轴05的角度进行微调,以使功能块20进入第一空腔21内,保证功能块20位置切换的平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15,图15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图,气囊07的数量为多个,气囊07与连接件12一一对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5中并未对进气管11和排气管10进行图案填充,在图15中仅示意出气囊07的数量为2个、连接件12的数量为2个、2个气囊07位于同侧,当然,气囊07与连接件1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多个气囊07可以位于柔性屏04的同侧,也可以位于柔性屏04的两侧,并不限于此。设置多个气囊07,当多个气囊07同时压缩时,能够进一步加大壳体01内的压强,使气囊07内空气经镂空区02排出时的流速更大,对柔性屏04表面的清洁效果更好。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转轴位于壳体内,转轴通过转筒与柔性屏连接,转轴转动时,柔性屏经镂空区收缩或裸露于壳体,通过转轴顺时针旋转或是逆时针旋转能够实现柔性屏的收缩或是展开;气囊位于壳体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面连接壳体,第一面连通有排气管,第二面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孔内,使进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接触壳体外的空气,气囊伸展时,进气管将壳体外的空气吸入气囊内;压缩气囊时,气囊内的空气经排气管排入壳体内,使壳体内部的气压增大,迫使壳体内的空气从镂空区排出,形成气流,将柔性屏表面附着的灰尘吹起,实现对柔性屏表面的除尘,避免柔性屏表面附着的灰尘进入壳体内,造成壳体内部灰尘堆积,影响壳体内部组件的正常工作;连接件,一端连接转轴,另一端连接第一面,连接件远离转轴的一端与柔性屏远离转筒的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即柔性屏收缩时,连接件展开,将第一面向靠近第二面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压缩气囊;柔性屏展开时,连接件绕转轴收纳,拉动第一面向远离第二面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对气囊充气,转轴转动同时带动连接件、柔性屏转动,实现柔性屏展开的同时向气囊充气、柔性屏收缩的同时对柔性屏表面进行除尘,结构合理,有效阻止灰尘进入壳体内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镂空区和第一通孔;
柔性屏,贯穿所述镂空区;
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通过转筒与所述柔性屏连接,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柔性屏经所述镂空区收缩或裸露于所述壳体;
气囊,位于所述壳体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面连通有排气管,所述第二面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气囊压缩时,所述气囊内的空气经所述镂空区排出;
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面,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柔性屏远离所述转筒的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设有第一止逆阀,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设有第二止逆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可恢复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部件,位于所述气囊内,一端与所述第一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面连接,用于压缩所述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块,位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之间,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挡块与所述壳体之间;
弹性部件,一端连接所述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面,用于压缩所述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力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控制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转筒,一端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柔性屏一端与所述柔性屏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条;
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有所述镂空区,所述限位条与所述第一凹槽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一端连接有功能块,所述功能块在所述动力装置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转轴在所述动力装置的正投影面积;
所述转筒靠近所述动力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通过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转筒靠近所述动力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动力装置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动力装置的正投影面积;
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功能块与所述第一空腔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位于所述第一空腔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空腔在所述动力装置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动力装置的正投影面积;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开关,控制所述转轴沿所述转轴延伸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丝杠、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丝杠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转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块与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动力装置的正投影为正多边形、五角星形或是椭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块靠近所述动力装置的一侧还设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功能块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气囊与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
CN202210604632.3A 2022-05-30 2022-05-30 显示模组 Active CN1149993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4632.3A CN114999318B (zh) 2022-05-30 2022-05-30 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4632.3A CN114999318B (zh) 2022-05-30 2022-05-30 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9318A CN114999318A (zh) 2022-09-02
CN114999318B true CN114999318B (zh) 2023-05-30

Family

ID=83031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4632.3A Active CN114999318B (zh) 2022-05-30 2022-05-30 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9931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8594A (en) * 2010-02-11 2011-08-16 Ind Tech Res Inst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6205396A (zh) * 2016-09-23 2016-12-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206758035U (zh) * 2017-03-14 2017-12-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7748591A (zh) * 2017-11-07 2018-03-02 成都爱可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气囊的变形显示器装置
CN108922400A (zh) * 2018-08-01 2018-11-30 南安市执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和挡光功能的显示设备
CN209447438U (zh) * 2019-01-17 2019-09-27 邯郸市桢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显示屏
CN111324212A (zh) * 2020-02-21 2020-06-23 方昌顺 一种带有自清洁功能的耐用键盘
CN113888969A (zh) * 2021-09-23 2022-01-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63433A (zh) * 2021-11-09 2022-02-18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扩展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5987896U (zh) * 2021-09-16 2022-03-08 深圳市Tcl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2478B (zh) * 2017-11-30 2020-04-2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10197621B (zh) * 2019-07-01 2021-11-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可折叠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8594A (en) * 2010-02-11 2011-08-16 Ind Tech Res Inst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6205396A (zh) * 2016-09-23 2016-12-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206758035U (zh) * 2017-03-14 2017-12-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7748591A (zh) * 2017-11-07 2018-03-02 成都爱可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气囊的变形显示器装置
CN108922400A (zh) * 2018-08-01 2018-11-30 南安市执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和挡光功能的显示设备
CN209447438U (zh) * 2019-01-17 2019-09-27 邯郸市桢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显示屏
CN111324212A (zh) * 2020-02-21 2020-06-23 方昌顺 一种带有自清洁功能的耐用键盘
CN215987896U (zh) * 2021-09-16 2022-03-08 深圳市Tcl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3888969A (zh) * 2021-09-23 2022-01-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63433A (zh) * 2021-11-09 2022-02-18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扩展结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9318A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8514B (zh) 电子设备
WO2022042534A1 (zh) 电子设备
CN112071204B (zh) 电子设备
US5933320A (en) Computer having a collapsible keyboard structure
CN111583804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4999318B (zh) 显示模组
CN112286288A (zh) 可扩展屏幕及显示设备
US11384769B2 (en) Smart electric air pump
CN106425939A (zh) 一种模块化异质差动高柔性气动夹具
CN114572740A (zh) 一种用于卷对卷工艺中电子陶瓷薄膜丝印机
CN115547715B (zh) 一种高低压配电柜分离闸的防误触装置
CN111562822A (zh) 一种基于空气受热膨胀的计算机内存条固定装置
CN213598132U (zh) 一种充放气装置
CN219872755U (zh) 折叠显示装置
EP4372228A1 (en) Multipurpose inflation pump
CN112738308B (zh) 折叠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2901642A (zh) 用于折叠装置的转轴机构及具有转轴机构的折叠屏幕装置
US6079328A (en) Securing device for a printed carrier
CN116880719B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112160888A (zh) 一种充放气装置
CN206326528U (zh) 一种模块化异质差动高柔性气动夹具
CN2502761Y (zh) 一种可伸缩玩具
CN116353943B (zh) 瓦楞纸箱生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7774545A (zh) 一种作曲用乐谱显示装置
CN116638498B (zh) 一种设备检修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