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8164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8164A
CN114988164A CN202210170164.3A CN202210170164A CN114988164A CN 114988164 A CN114988164 A CN 114988164A CN 202210170164 A CN202210170164 A CN 202210170164A CN 114988164 A CN114988164 A CN 114988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image forming
reverse
pair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01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988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81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49Control or synchronising different handling operations
    • H04N1/00652Control of feeding speed, e.g. fast feeding to scann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5/00Overturning articles
    • B65H15/004Overturning articles employing roll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11Feeding devices for picking up or separation of copy she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G03G15/6564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with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9Refeeding path for composite cop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12Path 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919Special copy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 G03G2215/00949Copy material feeding speed switched according to current mode of the apparatus, e.g. colour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分、反向辊对、反向马达。控制器在针对具有第一长度的片材的第一馈送模式中和针对具有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片材的第二馈送模式中控制反向马达的旋转。控制器在第一馈送模式中执行第一加速控制,在第一加速控制中,在片材的后端经过图像形成部分之后,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反向马达被从预定速度加速至比预定速度快的第一目标速度,并且所述控制器在第二馈送模式中执行第二加速控制,在第二加速控制中,在片材的后端经过图像形成部分之后,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反向马达被加速至比第一目标速度慢的第二目标速度。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记录介质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说来,在诸如打印机、传真机等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领域中,已知如下这样的结构布置:通过在记录介质的片材上形成图像之后通过一对反向辊使片材转向(switch-back)而将片材颠倒放置之后使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片材。
转向是在通过一对反向辊在第一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的片材之后暂时地停止片材,并且然后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输送片材的这样的片材输送操作。
在诸如上述转向操作之类的转向操作中,当连续地输送两个或更多个记录介质的片材时,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分别在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上输送的同时,连续输送的两个片材中的一个有可能将与紧接在前的片材碰撞。在后续片材与先前片材碰撞时,这两个片材将有可能变得受损。因此,不能说诸如上述转向操作之类的常规转向操作是期望的。特别地,如果尝试通过减小连续打印操作期间的片材间隔来提高图像形成装置的生产率,则正在连续输送的两个片材更有可能彼此碰撞。
一对反向辊开始以它们在第一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的片材(正向旋转)的预设定时加速至比图像形成速度快的目标速度。然后,这对反向辊被暂时停止以开始在第二方向(反向方向)上输送片材。然后,在这对反向辊开始在第二方向上旋转时,它们被加速至与以上提到的目标速度相同的速度。然后,这对反向辊以目标速度被驱动,直到片材的后端经过这对反向辊的夹持部为止。即,记录介质的片材通过一对反向辊被加速至目标速度,以减少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正在连续输送的两个记录介质的片材之间出现的碰撞。
上述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6-182475中描述的反向辊由马达的正向或反向旋转驱动。为了防止当马达在正向方向与反向方向之间的旋转方向上切换时倾向于发生故障的问题,需要将马达保持静止达马达正向旋转的时段与马达反向旋转的时段之间的预设时间长度。然而,在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6-182475中描述地图像形成装置被构造为使得其一对反向辊被加速至目标速度的情况下,花费额外的时间长度来使其马达加速或减速,从而需要增加装置保持静止的时间长度,转而有可能减小装置的生产率。
另外,近年来,存在生产率高但可以在长度不同的各种记录介质的片材中的任一个上形成图像的期望的图像形成装置。用于防止正在连续输送的两个记录介质的片材彼此碰撞的要求以及用于为图像形成装置提供足够的允许装置保持静止的时间长度的要求受到片材长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不管片材长度如何,能够将其一对反向辊保持静止达足够的时间长度以防止正在连续输送的两个记录介质的片材受损,并且生产率也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分,所述图像形成部分被配置为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反向辊对,为了使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转向,所述反向辊对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馈送片材并且然后使片材反向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馈送片材;反向马达,所述反向马达被配置为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使所述反向辊对在第一方向上馈送片材,并且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使所述反向辊对在第二方向上馈送片材;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馈送模式中和第二馈送模式中控制所述反向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一馈送模式中,具有第一长度的片材被馈送,在所述第二馈送模式中,具有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片材被馈送,其中,所述控制器在第一馈送模式中执行第一加速控制,在所述第一加速控制中,在片材的后端经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之后,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所述反向马达被从预定速度加速至比所述预定速度快的第一目标速度,并且所述控制器在第二馈送模式中执行第二加速控制,在所述第二加速控制中,在片材的后端经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之后,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所述反向马达被加速至比第一目标速度慢的第二目标速度。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分支输送单元和反向输送单元的组合的示意图。
图3是控制序列的框图。
图4A是表示第一驱动序列的线形图。
图4B是表示第二驱动序列的线形图。
图5A是示出在第一驱动序列中反向马达被正向驱动的时间长度的线形图。
图5B是示出在第二驱动序列中反向马达被正向驱动的时间长度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在第一驱动序列中反向马达被反向驱动的时间长度的曲线图。
图7是片材输送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图7中示出的片材输送控制的流程图的剩余部分。
图9是第一输送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第二输送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输送控制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整体打印机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总体结构]
开始先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打印机1是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是全色激光束打印机。打印机1属于电子照相型。另外,打印机1属于所谓的中间转印型并且也属于串联型。
与所谓的直接转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不同,中间串联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不需要在转印鼓、转印带等上保持记录介质的片材。因此,其可以处理诸如显著厚的纸片材和涂布纸片材之类的许多类型的转印介质。另外,其具体特征之一是,在其多个图像形成部中可以一对一地同时处理多个图像,并且另外,颜色不同并且构成全色图像的多个单色图像被一次全部转印。因此,从高生产率的角度来看是理想的。
参考图1,打印机1具有馈送单元10、提取单元20、输送单元30和40、图像形成单元50、定影设备58和分支输送单元60。打印机1还具有反向输送单元70、反向拉动(draw)单元80和双面模式输送单元90。
图像形成单元50配备有:四个处理盒51Y、51M、51C和51Bk,它们形成颜色不同的四个单色调色剂图像,更具体地,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图像;以及四个曝光装置52Y、52M、52C和52Bk。顺便一提,尽管四个处理盒51Y、51M、51C和51Bk在它们形成的图像的颜色上不同,但是它们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因此,将仅描述处理盒51Y的结构和图像形成处理;没有描述处理盒51M、51C和51Bk。
处理盒51Y具有感光鼓52、带电辊、显影设备53和清洁器54。感光鼓52是通过用有机光导物质层涂覆一件铝圆筒的外周表面而制成的。感光鼓52由马达旋转。图像形成单元50配备有中间转印带501,中间转印带501通过马达在由箭头标记B所指示的方向上循环驱动。中间转印带501通过位于形成了中间转印带501的环(带状环)内侧的张力辊502、驱动辊503和二次转印内侧辊504的组合而悬挂。在形成了中间转印带501的环的内侧,部署了一次转印辊55Y、55M、55C和55Bk。在带状环的外侧,二次转印外侧辊56以与二次转印内侧辊504相对的方式部署。
定影设备58具有定影夹持部58a,记录介质的片材在保持被夹紧在定影设备58的两个辊之间的同时被输送通过定影夹持部58a。馈送单元10具有:升降板11,在分层地保持记录介质的片材的同时向上或向下移动;以及馈送部12,将升降板11上的片材馈送到打印机1的主组件中。在该实施例中,馈送部12采用通过气动分离(抽吸)记录介质的片材来将片材一张一张地馈送到打印机1的主组件中的空气输送方法。然而,该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本发明还与利用拾取辊等将记录介质的片材馈送到主组件中的辊输送型馈送部以及利用静电力将记录介质的片材馈送到打印机1的主组件中的静电吸附型馈送部兼容。
接下来,描述由如上所述构造的打印机1进行的图像形成操作。在图像形成信号从个人计算机等输入到曝光装置52Y中时,激光束被投射到处理盒51Y的感光鼓52的外周表面上,同时被用图像形成信号调制。
在激光束投射到感光鼓52上之前,感光鼓52的外周表面已被带电辊均匀地带电至预设的极性和电位电平。因此,在激光束从曝光装置52Y通过反射镜被投射到感光鼓52的外周表面上时,在感光鼓5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感光鼓52上的该静电图像由显影设备53显影成黄色(Y)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5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黄色(Y)调色剂图像。
以相同的方式,激光束从曝光装置52M、52C和52Bk被投影到处理盒51M、51C和51Bk中的每一个的感光鼓上,从而在感光鼓上一对一地形成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之后,调色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55Y、55M、55C和55Bk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1上,从而在中间转印带501上产生全色调色剂图像。然后,全色调色剂图像通过由马达503旋转的中间转印带501被输送到由二次转印内侧辊504和二次转印外侧辊56形成的二次转印夹持部T2。残留在感光鼓52上的调色剂由清洁器54回收。顺便一提,用于形成颜色不同的四个单色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以下游单色调色剂图像将被层叠在上游调色剂图像上这样的定时进行。
与图像形成处理的进展同步地,记录介质的片材S被从片材馈送器单元10馈送到打印机1的主组件中,并且然后,通过对齐单元40被输送到一对对齐辊71。在片材S偶然被倾斜输送的情况下,它的姿态由对齐单元40校正。然后,片材以预设的输送定时被输送到二次转印夹持部T2。中间转印带501上的全色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到二次转印外侧辊56的二次转印偏压被转印到片材S的第一表面(顶表面)上。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01上的调色剂由带清洁器2回收。
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片材S上之后,片材S由预定影片材输送部57输送到定影设备58。然后,片材S被引导到定影设备58的定影夹持部58a,在定影夹持部58a中向片材S和其上的调色剂图像施加预设量的热和预设量的压力的组合。因此,调色剂图像变得被定影到片材S。即,调色剂图像被熔化,并且然后,在调色剂图像冷却时它变得永久地附着到片材S。在通过定影设备58输送之后,片材S由分支输送单元60输送到排出托盘500或反向输送单元70。顺便一提,分支输送单元60可以用于进行所谓的面朝下输送序列,即,在片材S被排出到排出托盘500中时将片材S上下颠倒使得片材S的第一表面-即刚刚在二次转印夹持部T2中被转印有图像的片材S的表面面朝下的序列。
在仅在记录介质的片材S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片材S被从分支输送单元60输送到排出托盘500。在片材S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片材S由分支输送单元60输送到反向输送单元70,并被拉入到反向拉动单元80中。然后,通过反向输送单元70和反向拉动单元80的组合使片材S转向。在转向之后,片材S被从反向输送单元70输送到双面模式输送单元90。然后,片材S被引导到拉动单元20。此后,在二次转印夹持部T2中在片材S的第二表面(背表面)上形成图像。然后,片材S被排出到排出托盘500中。
[分支输送单元的结构和反向输送单元的结构]
接下来,描述分支输送单元60和反向输送单元70的结构。参考图2,分支输送单元60具有:入口输送通道61,在记录介质的片材S被定影设备58输送到入口输送通道61时引导片材S;直线输送通道63,从入口输送通道61直线地延伸。另外,分支输送单元60具有:反向合并通道,从直线输送通道63直线地延伸;以及反向预输送通道64,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在与直线输送通道63不同的方向上从入口输送通道61的下游端分支。此外,分支输送单元60具有:反向输送通道71,从反向预输送通道64向下延伸;以及反向后输送通道66,将反向输送通道71与反向合并通道68连接。
直线输送通道63与反向预输送通道64之间的分支点设置有第一切换构件62,在片材从入口输送通道61出来时,第一切换构件62能在它将记录介质的片材S引导到直线输送通道63中的位置与它将片材S引导到反向预输送通道64中的位置之间切换。第一切换构件62由切换马达238驱动。
反向预输送通道64与反向后输送通道66之间的分支点设置有第二切换构件65,第二切换构件65被按压构件65a保持在当片材S通过入口输送通道61时将片材S引导到反向后输送通道66中的位置中。在片材S从入口输送通道61被输送到反向预输送通道64中的情况下,片材S在按压第二开关构件65的同时对抗来自按压构件65a的压力而前进至入口输送通道61中。
入口输送通道61设置有由第一拉动马达231驱动的一对第一拉动辊201以及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定位在第一拉动辊201的下游侧的第一检测部221。反向预输送通道64设置有由第二拉动马达232驱动的一对第二拉动辊和一对第三拉动辊203以及定位在一对第二拉动辊202和一对第三拉动辊203之间的第二检测部222。
反向输送通道71设置有能够向后以及向前旋转且还能够使片材S转向的一对反向辊71。一对反向辊72由反向马达234驱动。反向后输送通道66设置有将片材S朝向反向合并通道68输送的一对输送辊205和一对输送辊206。这些成对的输送辊205和206由输送马达235驱动。此外,反向后输送通道66设置有第三检测部223,第三检测部223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定位在一对输送辊205和一对输送辊206之间。反向合并通道68设置有由排出马达237驱动的一对排出辊207。第一检测部221、第二检测部222和第三检测部223在它们的检测点处检测片材S。
[控制序列]
图3是打印机1的控制序列的框图。参考图3,打印机1具有控制部600,控制部600具有CPU 601、RAM 602和ROM 603。控制部600从ROM 603读取出各种程序,并执行这些程序。RAM 602用作CPU 601的工作区。控制部600可以通过I/O 604连接到外部PC和其他设备。
CPU 601连接到具有控制面板等的控制部分412。用户可以发出诸如改变打印机1的各种操作设置、开始打印作业等之类的命令。CPU 601通过A/D转换部610连接到第一检测部221、第二检测部222和第三检测部223。另外,CPU 601通过驱动器620连接到第一拉动马达231、第二拉动马达232、切换马达238、反向马达234、输送马达235和排出马达237。
[反向马达的控制]
接下来,描述控制用于使记录介质的片材S转向的一对反向辊72的操作的反向马达234的控制。首先,CPU 601使反向马达234向前(即,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以使打印机1利用一对反向辊72进行转向操作。因此,如图2中所示,片材S由一对反向辊72在第一方向D1上输送。然后,CPU 601停止反向马达234,以暂时地停止一对反向辊72。然后,CPU 601使反向马达234向后(即,作为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旋转方向D1)旋转,以利用一对反向辊72在第二方向D2(即,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方向)上输送片材S。
如上所述,为了确保当反向马达234的旋转方向在向前与向后之间改变时反向马达234不出现操作错误,需要为反向马达234提供用于停止驱动一对反向辊72的预设的时间长度。除非确保提供了用于停止反向马达234的预设的时间长度,否则反向马达234的操作出现问题,即,反向马达234错误地操作。另外,为了改变反向马达234的速度,即,启动反向马达234和停止反向马达234,需要为反向马达234提供用于加速的时间和用于减速的时间。除非为反向马达234提供了用于这些操作的足够的时间长度,否则反向马达234在它停止时以不稳定地操作结束。
此外,为了防止当连续输送两个记录介质的片材S时在转向操作期间先前片材S与后续片材S彼此碰撞的问题,期望的是尽快地完成先前片材S的转向。因此,进行控制,使得尽快地完成对片材S的加速以完成片材S的转向。然而,从图像质量的角度来看,难以(不期望的是)使作为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部50以高速输送片材S。因此,使反向马达234加速的期望的定时紧接在片材S的后端从图像形成部50出来之后。
该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能够在长度不同的各种记录介质的片材上形成图像。因此,片材S越长,在片材S的前缘位于一对反向辊72的下游侧时,反向马达234越有可能开始加速。例如,在使用具有第一长度的记录介质的片材S(下文中将被称为长片材)的情况下,当片材的前缘位于第一位置时,反向马达234开始加速。在使用具有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记录介质的片材(下文中将被称为短片材)的情况下,当片材的前缘处于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在第一位置的上游侧的第二位置时,反向马达234开始加速。因此,参考片材S的前缘,片材S要开始加速的点受到片材S的尺寸的影响。
另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图像形成部50包括定影设备58,并且在片材S的后端从定影设备58的夹持部58a出来之后,反向马达234可以从处理速度Vp加速。作为预设速度的处理速度Vp是与片材S被输送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T2的速度对应的图像形成速度。顺便一提,在该实施例中,打印机1被设置为使得在片材S的后缘从定影夹持部58a出来之后前进距离C时,反向马达234开始加速。考虑到片材长度的变化、由片材检测传感器进行的片材检测的不一致性来设置距离C的值。距离C的值是用于确保在反向马达234开始旋转之前片材S的后端从定影夹持部58a出来的裕量。
在该实施例中,图像形成部50的长度-即,定影夹持部58a与一对反向辊72的夹持部之间的距离比根据打印机规格能通过打印机1输送的最长的片材长度短。为了更详细地描述,定影夹持部58a与一对反向辊72的夹持部之间的距离比以上提到的长片材的长度(第一长度)短并比以上提到的短片材的长度(第二长度)长。
因此,在输送记录介质的长片材S的情况下,当一对反向辊72接收片材S时,该片材S保持被定影夹持部58a夹紧。因此,当一对反向辊72接收记录介质的长片材S时,反向马达234的速度Vf1等于处理速度Vp(Vf1=Vp)。然后,在长片材的后缘从定影夹持部58a出来之后,反向马达234从处理速度Vp加速至第一目标速度Va1,并被输送达距离C(Vf1=Vp<Va1)。
另一方面,在输送短片材的情况下,当一对反向辊72接收片材S时,片材S的后缘将从定影夹持部58a出来。因此,当一对反向辊72接收片材S时的反向马达234的速度Vf2可以被设置为第二目标速度Va2,第二目标速度Va2大于处理速度Vp(Vf2=Va2>Vp)。
顺便一提,此后,为了描述简化的缘故,假定反向马达234的速度与输送片材S的速度相同。例如,假定当反向马达234以第一目标速度Va1驱动时的片材输送速度与第一目标速度Va1相同。即,假定每个马达的速度等于由对应的马达驱动的每个辊的圆周速度。
在该实施例中,反向马达234被驱动以输送长片材的速度由图4A中的线(第一线)表示,并且反向马达234被驱动以输送短片材的速度由图4B中的线(第二线)表示。参考图4A,在输送长片材的情况下,反向马达234被加速至处理速度Vp(=Vf1)以接收片材,并以该速度驱动达预设的时间长度。然后,在长片材的后缘从定影夹持部58a出来之后反向马达234被加速至第一目标速度Va1,并进一步被输送达距离C。然后,反向马达234被以第一目标速度Va1驱动达预设的时间长度。
此后,反向马达234被减速使得反向马达234能够以使得长片材的后缘经过第二切换构件65的定时在旋转方向上改变。然后,反向马达234保持静止达预设的时间长度Tr。然后,反向马达234开始向后旋转,并被加速至第一排出速度Vr1。然后,一旦长片材的后缘从一对反向辊72的夹持部出来,反向马达234就停止。
接下来,参考图4B,在输送短片材的情况下,反向马达234被加速至第二目标速度Va2(>Vp)以接收片材。在一对反向辊72接收到片材之后,反向马达234以第二目标速度Va2旋转达预设的时间长度。
此后,反向马达234被减速使得能够以使得短片材的后缘经过第二切换构件65的定时在方向上改变。然后,反向马达234保持静止达预设的时间长度Tr。然后,反向马达234开始反向旋转,并被加速至第二排出速度Vr2。然后,在短片材的后缘从一对反向辊72的夹持部出来时,反向马达234停止。
[记录介质输送的可行性]
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输送的可行性的观点来看,讨论第一目标速度Va1和第二目标速度Va2以及第一排出速度Vr1和第二排出速度Vr2要被设置成的值。
设置打印机1的生产率确定了使记录介质的单个片材转向能给予的时间长度Tp。时间长度Tp包括当反向马达234被驱动以使记录介质的单个片材转向时的时间长度Tk(包括反向马达234保持静止的时间长度Tr)以及使反向马达234能够静止等待下一片材的时间长度Ts。从给予反向马达234足够的静止时间长度Ts的角度来看,期望的是时间长度Tk尽可能地短。
此后,用于长片材的时间长度Tk被称为时间Tk1,并且用于短片材的时间长度Tk被称为时间Tk2。接下来,参考图5A和图5B,时间Tk1和时间Tk2被分析并简化,以分别按以下数学公式(1)和(2)的形式表示。顺便一提,为了简化,反向马达234从低速(Vp)加速至高速(Va1)时的时间长度被包括在低速输送时间长度中,并且反向马达234被加速以进行排出时的时间长度被包括在用于排出的时间长度中。
Tk1=(用于加速的时间长度)+(用于低速输送的时间长度)+(用于高速输送的时间长度)+(用于改变反向马达234的方向的时间长度)+(用于排出的时间长度)+(用于减速的时间长度)=(Vp/a)+(L1/Va1)+(L2/Va1)+(Tr)+(L3/Vr1)+(Vr1/d)...(1)
Tk2=(用于加速的时间长度)+(用于高速输送的时间长度)+(用于改变反向马达234的方向的时间长度)+(用于排出的时间长度)+(用于减速的时间长度)=(Va2/a)+(L2/Va2)+(Tr)+(L3/Vr2)+(Vr2/d)...(2)
Vp:处理速度
a:加速度
d:减速度
L1:低速输送距离
L2:高速输送距离
L3:排出输送距离
Va1:第一目标速度
Va2:第二目标速度
Vr1:第一排出速度
Vr2:第二排出速度
Tr:静止时间长度
这里,加速度a、减速度d和时间长度Tr是由与反向马达234的性能相关的常数确定的这样的常数,并且L1至L3是由片材长度确定的常数。处理速度Vp是由图像形成要求确定的常数。因此,它们不被作为变量处理。即,作为可变参数,可以列出第一目标速度Va1、第二目标速度Va2、第一排出速度Vr1和第二排出速度Vr2。
首先,关于时间长度Tk1,关注的是第一目标速度Va1。假定第一排出速度Vr1是恒定的。然后,时间长度Tk1具有与第一目标速度Va1成反比的项(L2/Va1),并且其他项可以被认为是常数。然后,与第一目标速度Va1成反比的项(L2/Va1)可以如图5A中所示地表示,在图5A中水平轴表示Va1,而垂直轴表示Tk1。即,时间长度Tk1与第一目标速度Va1成反比。
接下来,关于时间长度Tk1,关注的是第二目标速度Va2,并且假定第二排出速度Vr2是恒定的。然后,时间长度Tk2具有与时间长度Tk2成比例的项(Va2/a)以及与第二目标速度Va2成反比的项(L2/Va2),并且其他项可以被认为是常数。因此,(Va2/a)+(L2/Va2)可以如图5B中所示地表示,在图5B中水平轴和垂直轴分别表示Va2和Tk2。即,时间长度Tk2与第二目标速度Va2成反比,当Va2=g2时,取最小值(f2)。关于时间长度Tk2,在第二目标速度Va2增加至超过值g2时时间长度Tk2逐渐增加。
因此,用于输送长片材的时间长度Tk1与第一目标速度Va1成反比,但是如果第二目标速度Va2过度增加,则用于输送短片材的时间长度Tk2增加。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目标速度Va1被设置为大于第二目标速度Va2(Va1>Va2)。
因此,时间长度Tk1变短,使得当输送长片材时,可以改善打印机1的生产率。另外,如上所述,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当使用长片材时打印机1的输送速度增加的点位于当使用短片材时打印机1的输送速度增加的点的下游侧。然而,第一目标速度Va1比第二目标速度Va2快。因此,可以防止连续输送的两个片材彼此碰撞。即,可以减少打印机1的片材损坏。
将第一目标速度Va1设置为高值使得需要增加反向马达234的用于加速至第一目标速度Va1的时间长度以及用于将反向马达234从第一目标速度Va1减速的时间长度。然而,当一对反向辊72接收长片材时,反向马达234正以处理速度Vp旋转。因此,将第一目标速度Va1设置为高值对静止时间长度Tr和不旋转时间长度Ts的影响小,从而使得可以充分地为反向马达234提供静止时间Tr和停止时间Ts。因此,可以防止反向马达234发生故障。
另一方面,当一对反向辊72接收短片材时,反向马达234已被加速至比处理速度Vp快的第二目标速度Va2。因此,将第二目标速度Va2设置为像第一目标速度Va1一样的高值影响了静止时间长度Tr和停止时间长度Ts。因此,通过将第二目标速度Va2设置为比第一目标速度Va1慢,可以为反向马达234提供足够的静止时间Ts,从而使得可以减少反向马达234的故障。另外,在反向马达234的速度从比处理速度Vp快的第二目标速度Va2增加之后,一对反向辊72接收短片材。因此,可以提高打印机1的生产率。
接下来,假定第一排出速度Vr1和第二排出速度Vr2是恒定的。时间Tk1具有与第一排出速度Vr1成反比的项(L3/Vr1)以及与第一排出速度Vr1成比例的项(Vr1/d),并且其他项可以被认为是恒定的。类似地,时间Tk2具有与第二排出速度Vr2成反比的项(L3/Vr2)和与第二排出速度Vr2成比例的项(Vr2/d),并且其他项可以被认为是恒定的。
(L3/Vr1)+(Vr1/d)可以如图6中所示地表示,在图6中水平轴表示Va1并且垂直轴表示Tk1。即,随着第一排出速度Vr1增加,时间Tk1逐渐减少,并且当Vr1=3时,在时间点f3处变得最小。然后,随着使第一排出速度Vr1大幅大于值g3时,时间Tk1逐渐增加。顺便一提,(L3/Vr2)+(Vr2/d)类似于图6中示出的(L3/Vr1)+(Vr1/d),并且时间Tk2也具有与时间tk1类似的趋势。
因此,过度增加第一排出速度Vr1和第二排出速度Vr2增加了时间Tk1和时间Tk2的长度。另一方面,从防止正在连续驱动的两个片材之间的碰撞的观点来看,增加第一排出速度Vr1和第二排出速度Vr2是有利的。
长片材在片材开始加速的时间点处比短片材晚,并且在被输送通过反向输送通道71的距离中较长。因此,正在连续输送的两个片材越长,这两个片材越有可能彼此碰撞。因此,在第一驱动序列所处的范围内,即,在可以充分提供停止时间Tr和静止时间Ts的范围内,通过增加第一排出速度Vr1,可以防止两个片材之间的碰撞。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排出速度Vr1被设置为比第二排出速度Vr2快。
[片材输送控制]
接下来,参考图7至图10中的流程图,描述在该实施例中由打印机1执行的打印作业中的片材输送控制。参考图7,用户通过操作控制部分412来输入记录介质的片材的基重和尺寸、操作模式(面朝上模式、面朝下模式、双面模式等)、打印计数(K)等,并使打印机1开始打印作业(S1)。顺便一提,在步骤S中要进行的操作可以通过与打印机1连接的外部PC、智能电话等来进行。
当打印作业开始时,第N个片材开始由馈送输送装置12输送(步骤S2)。顺便一提,在开始输送的片材偶然是打印作业的第一个片材的情况下,开始馈送第N(=1)个片材。接下来,控制部600利用图像形成部50使打印机1在片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图像(步骤S3)。然后,控制部600以处理速度Vp驱动第一拉动马达231和第二拉动马达232,以使一对第一拉动辊201、一对第二拉动辊202和一对第三拉动辊203旋转(步骤S4)。
接下来,控制部600确定正在输送的片材是否使第一检测部221开启,即,片材的前缘是否到达了第一检测部221(步骤S5)。在第一检测部221开启的情况下(S5中的“是”),控制部600确定是否正在输送片材以在其第一表面上形成图像,即,片材是否已翻转(步骤S6)。
在确定片材正被输送以在其第一表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6中的“是”),控制部600确定当前的打印作业是否被设置为面朝上打印(步骤S7)。在设置为面朝上打印的情况下(步骤S7中的“是”),或者在步骤S6中确定没有输送片材以在片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图像(步骤S6中的“否”),控制部600前进至步骤S11,控制部600在步骤S11中将第一切换构件62朝向直线输送通道63侧翻转(步骤S11)。
因此,片材从直线输送通道63被递送到反向合并通道68,并且然后,通过一对排出辊207被排出到排出托盘500中(步骤S12)。接下来,控制部600确定排出的片材(第N个片材)是否是作为当前作业的最后一个片材的第K个片材(步骤S13)。在片材是第K个片材的情况下(步骤S13中的“是”),控制部600结束作业。在片材不是第K个片材的情况下(步骤S13中的“否”),控制部600将N递增1(步骤S14),并返回到步骤S2。
在步骤S7中作业不需要面朝上打印的情况下(步骤S7中的“否”),控制部600将第一切换构件62朝向反向预输送通道64侧翻转(步骤S8)。然后,控制部600确定正在输送的片材是否使第二检测部222开启,即,片材的前缘是否到达了第二检测部222(步骤S9)。在第二检测部222已被开启的情况下(步骤S9中的“是”),控制部600确定当前作业是否被设置为面朝下打印(步骤S10)。在当前作业是面朝下打印作业的情况下,片材由一对反向辊72转向,以使刚刚在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的第一表面面朝下。然后,将片材排出。
在当前作业不是面朝下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10中的“否”),控制部600将片材输送到双面输送单元90(步骤S15),并返回到步骤S3。即,在片材的第二表面上形成图像,并且然后,在经受了步骤S3-S6、S11-S12之后,片材被排出到排出托盘500中。
在步骤S10中当前作业被设置为面朝下打印的情况下(步骤S10中的“是”),控制部600确定片材的长度是否大于预设长度L(步骤S16)。在大于预设长度L的情况下(步骤S16中的“是”),控制部600进行作为第一输送模式的第一输送控制(步骤S20)。在不大于预设长度L的情况下(步骤S16中的“否”),控制部600进行作为第二输送模式的第二输送控制(步骤S40)。换句话说,在输送长片材(其长度大于预设长度L)的情况下,进行第一输送控制。在输送短片材(其长度不大于预设长度L)的情况下,进行第二输送控制。随后,描述第一输送控制和第二输送控制。
在第一控制或第二控制完成时,片材被排出到排出托盘500中。在片材被排出时,控制部600确定排出的片材(即,第N个片材)是否是作为当前作业的最后一个片材的第K个片材(步骤S17)。在片材是第K个片材的情况下(步骤S17中的“是”),控制部600结束作业。在确定片材不是第K个片材的情况下(步骤S17中的“否”),控制部600将N增加1(步骤S18),并返回到步骤S12。
[第一输送控制]
接下来,参考图9中的流程图,描述第一输送控制。如上所述,第一输送控制是当打印机1处于面朝下打印模式时由分支输送单元60和反向输送单元70进行的用于控制长片材的输送的这样的输送控制。
参考图9,在第一输送控制开始时,控制部600开始以处理速度Vp驱动反向马达234(步骤S21)。然后,开始对延迟时间进行计数,直到片材要被加速的定时。随着预设时间长度(延迟)经过,控制部600将第一拉动马达231、第二拉动马达232和反向马达234加速至第一目标速度Va1(步骤S22和S23)。顺便一提,延迟时间经过的定时与片材的后缘从图像形成部50出来之后被输送达距离C的定时相同。顺便一提,距离C是可选的。步骤S22和S23构成第一加速控制。
在用于输送长片材的第一输送控制中,当一对反向辊72接收片材时,该片材被保持由定影夹持部58a夹紧。因此,当长片材的前缘到达一对反向辊72时,反向马达234的速度Vf1等于处理速度Vp。
接下来,控制部600确定片材的后端是否从一对第三拉动辊203的夹持部出来(步骤S24)。在确定片材的后缘从一对第三拉动辊203的夹持部出来的情况下(步骤S24中的“是”),控制部600使第一拉动马达231和第二拉动马达232减速至处理速度Vp(步骤S25)。控制部600使第一拉动马达231和第二拉动马达232减速至处理速度Vp的原因是为了准备下一个片材的输送。
顺便一提,一旦片材的后缘从一对第一拉动辊201的夹持部出来,控制部600就使第一拉动马达231和第二拉动马达232减速至处理速度Vp。此后,一旦片材的后缘从一对第三拉动辊203的夹持部出来,第二拉动马达232就可以被减速至处理速度Vp。
接下来,控制部600确定片材的后缘是否经过了第二切换构件65(步骤S26)。如果确定片材的后缘已经过了第二切换构件65(步骤S26中的“是”),则控制部600停止反向马达234(步骤S27)。控制部600对停止时间Tr进行计数(步骤S28)。一旦经过了停止时间Tr,控制部600就开始以第一排出速度Vr1在反向方向(第二旋转方向)上驱动反向马达234、输送马达235和排出马达237(步骤S28和S29)。在反向方向(第二旋转方向)上驱动反向马达234、输送马达235和排出马达237使得片材要被朝向反向后输送通道66和一对排出辊207输送。
顺便一提,步骤S27至S29构成用于在马达被暂时停止以使片材转向之后将反向马达234在第二旋转方向上加速至第一排出速度Vr1的第一排出控制。
接下来,控制部600确定片材的后缘是否已从一对反向辊72的夹持部出来(步骤S30)。如果确定片材的后缘从一对反向辊72的夹持部出来(步骤S30中的“是”),则控制部600停止反向马达234(步骤S31)。然后,控制部600确定片材的后缘是否从一对输送辊206的夹持部出来(步骤S32)。如果确定片材的后缘从一对输送辊206的夹持部出来(步骤S32中的“是”),则控制部600停止输送马达235(步骤S33)。
此后,控制部600确定片材的后缘是否从一对排出辊207的夹持部出来(步骤S34)。如果确定片材的后缘从一对排出辊207的夹持部出来(S34中的“是”),则控制部600确定片材刚刚被排出到排出托盘500中,并停止排出马达237(步骤S35)。即,第一输送控制结束。
[第二输送控制]
接下来,遵循图10中的流程图描述第二输送控制。如上所述,第二输送控制是当打印机1在面朝下的模式中操作并使用短片材时由分支输送单元60和反向输送单元70进行的输送控制。
参考图10,当第二输送控制开始时,控制部600开始对时间进行计数,直到经过了延迟时间,以确定片材需要加速的时间点(步骤S41)。一旦经过了延迟时间,控制部600就使第一拉动马达231和第二拉动马达232加速至第二目标速度Va2(步骤S42)。此外,开始以第二目标速度Va2驱动反向马达234(步骤S43)。顺便一提,经过了延迟时间的定时与片材的后缘刚刚被输送达距离C经过定影夹持部58a的时间点相同,即,与片材的后缘刚刚从图像形成部50出来的时间相同。步骤S41和S43构成第二加速控制。
在输送短片材时进行的第二输送控制中,在一对反向辊72接收到片材时,片材的后缘将移动经过定影夹持部58a。因此,可以将当片材的前缘到达一对反向辊72时反向马达234将开始驱动的速度Vf2设置为比处理速度Vp快的第二目标速度Va2。
顺便一提,距离C的量是可选的。即,在第一抽出马达231和第二抽出马达232开始加速至第二目标速度Va2之后经过了预设的时间长度之后,反向马达234可以被加速至第二目标速度Va2。
此后,步骤S44至S48与参考图9描述的第一输送控制的步骤S24至S28相同。因此,没有对它们进行描述。在步骤S48中经过了停止时间Tr之后,控制部600以第二排出速度Vr2在反向(在第二旋转方向上)驱动反向马达234、输送马达235和排出马达234(步骤S49)。在反向马达234、输送马达235和排出马达237在反向方向上被驱动时,片材通过反向后输送通道66朝向一对排出辊207输送。
顺便一提,步骤S47至S49构成用于在反向马达234被暂时停止以使片材转向之后将反向马达234在第二旋转方向上加速至第二排出速度Vr2的第二排出控制。步骤S50至S55与参考图10描述的第一输送控制中的步骤S30至S35相同。因此,没有对它们进行描述。
顺便一提,在第一实施例的以上描述中,参考被同时输送通过打印机1的片材的数量为1的情况来描述第二输送控制。然而,该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还与以下情况兼容:在提供预设量的片材间隔的情况下连续输送两个或更多个片材,使得两个或更多个片材被同时输送通过打印机1。在这种情况下,取消从步骤S13至步骤S14的路线以及从步骤S17至步骤S18的路线,以使得能够通过打印机1连续输送两个或更多个片材。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出于以下原因,打印机1被构造为使得在打印机1处于面朝下模式并且记录介质是长片材的情况下,进行第一输送控制,而在打印机1处于面朝下模式并且记录介质是短片材的情况下,进行第二输送控制。即,在打印机1被构造为使得其反向马达234可以加速或减速以提高打印机1的生产率的情况下,打印机的参考片材的前缘而开始加速的时间点是可改变的,并且打印机的正在连续输送的两个片材彼此碰撞的可能性是可改变的。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控制中的第一目标速度Va1和第一排出速度Vr1被设置为使得它们变得比第二输送控制中的第二目标速度Va2和第二排出速度Vr2快。因此,可以在防止片材损坏的同时提高打印机1的生产率,并使反向马达能够在足够的时间长度内保持静止,而不管片材长度如何。
[实施例2]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然而,第二实施例事实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打印机1在其排出片材的速度上保持相同,而不管片材长度如何。因此,在结构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部件类似的该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的结构部件未被图示或者被赋予相同的参考符号,并不进行描述。
反向马达234被反向驱动时的时间长度具有与时间长度成反比的项(例如,L3/Vr1)以及与时间长度成比例的项(Vr1/d)。因此,存在用于满足反向马达234的速度和其被驱动时的时间长度的适当的速度。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不管片材长度如何,在片材排出期间反向马达234要被驱动的速度被设置为第三排出速度Vr3。第三排出速度Vr3的值与图6中的值g3相同。在该时段期间反向马达234被反向驱动的时间长度是最短的时间长度f3。
图11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控制的流程图。图12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输送控制的流程图。除了步骤S69之外,图11与参考图9描述的流程图相同。除了步骤S89之外,图12与参考图10描述的流程图相同。在步骤S69和S89中,控制部600以第三排出速度Vr3在反向方向(第二旋转方向)上驱动反向马达234、输送马达235和排出马达237(步骤S69和S89)。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不管片材长度如何,反向马达234被反向驱动的速度被设置为第三排出速度Vr3。因此,可以在为打印机1提供足够量的停止时间Tr和静止时间Ts的同时保持打印机1的生产率高。
[实施例3]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的打印机在结构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部分类似的图像形成部分包括冷却部300。因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结构特征相同的该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结构特征没有被描述,或者在附图中被赋予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参考符号相同的参考符号。
近年来,打印机的生产率已大幅提高。因此,有时出现以下情况:在通过定影部中的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之后在调色剂图像冷却下来之前,记录介质的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一对输送辊夹紧。如果在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之前调色剂图像被一对输送辊夹紧,则调色剂图像最终具有一对输送辊的夹持部的压印,从打印质量的观点来看,这是不期望的。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3中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103设置有包括冷却部300的这样的图像形成单元50C。冷却部300具有输送片材的顶带301和底带302。在二次转印夹持部T2中被转印到片材上并由定影设备58定影之后,调色剂图像与顶带301接触。冷却部300被构造为使得顶带301的内表面被散热器冷却。因此,在调色剂图像与顶带301接触时,调色剂图像被高效地冷却。顺便一提,冷却部300可以被构造为使得空气被吹到散热器的翅片。另外,冷却部300可以被构造为没有顶带301。在这种情况下,冷却部300被构造为使得在片材由底带302输送时,片材的顶表面通过由风扇产生的气流冷却。
从冷却部300的性能的观点来看,期望的是,片材不被加速直到其后缘从冷却部300出来为止。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在片材的后缘从冷却部300出来之后被输送达距离C之后,第一拉动马达231、第二拉动马达232和反向马达234被加速至第一目标速度Va1或第二目标速度Va2(图9和图10)。该实施例中的第二输送控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输送控制(图7至图10)或第二实施例中的输送控制(图11至图12)相同。因此,没有对它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单元50C具有冷却部300。因此,该实施例中的打印机3可以高效地冷却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因此在图像质量上优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打印机。
[其他]
顺便一提,在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第一排出速度Vr1、第二排出速度Vr2、第一目标速度Va1和第二目标速度Va2之间的关系。然而,该关系可以如下地设置。即,可以使第一排出速度Vr1和第二排出速度Vr2分别等于第一目标速度Va1和第二目标速度Va2。该布置使得反向马达234的第一目标速度Va1和第一排出速度Vr1为最高速度,从而使得可以在性能方面更高效地使用反向马达234。另外,不用说,第一排出速度Vr1和第二排出速度Vr2可以分别不同于第一目标速度Va1和第二目标速度Va2。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中,打印机1和103是所谓的电子照相型。然而,这些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本发明还与通过将液体墨水从喷嘴喷出而在记录介质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所谓喷墨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兼容。
本发明还与通过网络或存储介质设置有程序并具有计算机的图像形成系统或图像形成装置兼容,该程序使得系统或装置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功能,该计算机具有可以读取并执行程序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另外,本发明还与可以执行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电路(例如,ASIC)兼容。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分,所述图像形成部分被配置为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反向辊对,为了使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转向,所述反向辊对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馈送片材并且然后使片材反向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馈送片材;
反向马达,所述反向马达被配置为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使所述反向辊对在第一方向上馈送片材,并且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使所述反向辊对在第二方向上馈送片材;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馈送模式中和第二馈送模式中控制所述反向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一馈送模式中,具有第一长度的片材被馈送,在所述第二馈送模式中,具有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片材被馈送,
其中,所述控制器在第一馈送模式中执行第一加速控制,在所述第一加速控制中,在片材的后端经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之后,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所述反向马达被从预定速度加速至比所述预定速度快的第一目标速度,并且所述控制器在第二馈送模式中执行第二加速控制,在所述第二加速控制中,在片材的后端经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之后,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所述反向马达被加速至比第一目标速度慢的第二目标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预定速度是与在通过图像形成部分形成图像期间的片材馈送速度对应的图像形成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与所述反向辊对之间的在片材馈送方向上的距离比第一长度短并且比第二长度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第一馈送模式中,在片材的前端到达所述反向辊对之后,所述反向辊对被以所述预定速度驱动,并且在第二馈送模式中,当片材的前端到达所述反向辊对时,所述反向辊对被以第二目标速度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的第一表面通过所述反向辊对被转向而从上表面侧改变为下表面侧的片材被排出时,执行第一加速控制和第二加速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在第一馈送模式中执行第一排出控制,在所述第一排出控制中,停止一次以使片材转向的所述反向马达在第二旋转方向上被加速至第一排出速度,并且所述控制器在第二馈送模式中执行第二排出控制,在所述第二排出控制中,停止一次以使片材转向的所述反向马达在第二旋转方向上被加速至比第一排出速度慢的第二排出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包括定影部分,所述定影部分被配置为将转印在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夹持部处定影到片材,并且
其中,在片材的后端经过定影部分之后,所述控制器执行第一加速控制或第二加速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包括冷却部分,所述冷却部分被配置为对转印在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冷却,并且
其中,在片材的后端经过所述冷却部分之后,所述控制器执行第一加速控制或第二加速控制。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分,所述图像形成部分被配置为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反向辊对,为了使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转向,所述反向辊对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馈送片材并且然后使片材反向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馈送片材;
反向马达,所述反向马达被配置为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使所述反向辊对在第一方向上馈送片材,并且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使所述反向辊对在第二方向上馈送片材;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馈送模式中和第二馈送模式中控制所述反向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一馈送模式中,具有第一长度的片材被馈送,在所述第二馈送模式中,具有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片材被馈送,
其中,所述控制器在第一馈送模式中执行第一加速控制,在所述第一加速控制中,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所述反向马达被从预定速度加速至比所述预定速度快的第一目标速度,并且所述控制器在第二馈送模式中执行第二加速控制,在所述第二加速控制中,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所述反向马达被加速至比第一目标速度慢的第二目标速度。
CN202210170164.3A 2021-03-01 2022-02-24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49881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2091 2021-03-01
JP2021032091A JP2022133160A (ja) 2021-03-01 2021-03-01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8164A true CN114988164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07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0164.3A Pending CN114988164A (zh) 2021-03-01 2022-02-24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841631B2 (zh)
JP (1) JP2022133160A (zh)
CN (1) CN11498816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2788B2 (ja) * 2001-07-25 2010-08-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6182475A (ja) 2004-12-27 2006-07-1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6929690B2 (ja) * 2017-04-24 2021-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38287B2 (ja) * 2017-09-06 2021-09-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76602A1 (en) 2022-09-01
JP2022133160A (ja) 2022-09-13
US20240061367A1 (en) 2024-02-22
US11841631B2 (en)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890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heet discharging device and discharge control unit
US5678138A (en) Paper transport control system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8015720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ble to form images on both sides of sheet
JP65876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001738B2 (en) Imaging forming apparatus to switch speed of roller pairs
US827264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58477B2 (ja) 給紙ロール保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US834614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eject air toward a gap between the top end of a sheet having passed through a nip portion and the circumference of a fixing rotating member of the nip portion
US937773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prevents a sheet jam caused by a sheet attached to an image bearing member
CN11498816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173363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0846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217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960665B2 (en)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3336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56887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eeding device that detect sheets with a sensor that is chosen according to sheet spacing
JP20140464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203603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460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122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61974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123255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17725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59991A (ja) 電子写真印刷装置
JP2008185725A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