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7300B - 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7300B
CN114987300B CN202210731366.0A CN202210731366A CN114987300B CN 114987300 B CN114987300 B CN 114987300B CN 202210731366 A CN202210731366 A CN 202210731366A CN 114987300 B CN114987300 B CN 1149873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lock
locking
unlock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13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7300A (zh
Inventor
温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313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87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87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7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7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7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60N2002/952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locking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本车辆座椅靠背锁包括锁体、锁片、第一复位件、解锁件、联动件和解锁定位件;所述锁片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体,所述解锁件与所述锁片连接,所述解锁件用于带动所述锁片转动进行解锁,所述第一复位件连接于所述锁片和所述锁体,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带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将锁杆锁止;所述解锁定位件活动连接于所述锁体,所述联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锁片,所述联动件能够与所述锁杆接触。本车辆座椅靠背锁不需要用力快速将锁杆与锁片接触进行锁止,轻推接触即可实现锁止,从而操作非常方便简单,也不会出现操作力气过小而无法锁止的情况。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靠背锁是用于对车辆的座椅的靠背进行锁定的装置,从而可以选择性地放倒座椅的靠背。
相关技术的靠背锁主要包括锁钩和凸轮,通过凸轮与锁钩配合实现锁止,在实际进行操作时,需要将锁杆与锁钩用力快速接触,才能推动锁钩移动到与凸轮配合的位置实现锁止,导致操作非常不方便,另外当操作力气过小时还容易出现无法锁止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座椅靠背锁不易进行操作锁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座椅靠背锁,包括:锁体、锁片、第一复位件、解锁件、联动件和解锁定位件;
所述锁片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体,所述解锁件与所述锁片连接,所述解锁件用于带动所述锁片转动进行解锁,所述第一复位件连接于所述锁片和所述锁体,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带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将锁杆锁止;
所述解锁定位件活动连接于所述锁体,所述联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锁片,所述联动件能够与所述锁杆接触;
其中,所述锁片能够处于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所述解锁件带动所述锁片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解锁定位件能够将所述锁片固定,以使所述锁片保持处于解锁位置;当所述锁杆与所述联动件接触时,所述联动件能够与所述解锁定位件接触配合,以解除所述解锁定位件对所述锁片的固定,所述第一复位件能够带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至锁止位置。
可选地,所述锁片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锁杆的锁槽,所述联动件的第一端能够伸入所述锁槽中,当所述锁杆卡入所述锁槽时,所述锁杆能够与所述联动件的第一端接触。
可选地,所述锁片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锁片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槽连通,所述联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孔,所述解锁定位件远离所述锁体的一端能够卡入所述定位孔的第二端中,以将所述锁片固定,所述联动件的第二端能够与所述解锁定位件接触;
其中,当所述锁杆卡入所述锁槽中时,所述锁杆与所述联动件的第一端抵顶,以使所述联动件的第二端将所述解锁定位件顶推出所述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车辆座椅靠背锁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锁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复位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底,所述解锁定位件滑动连接于安装孔,所述解锁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复位件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锁槽位于所述锁片的转动轴线处,所述定位孔的第一端位于所述锁槽的槽壁上,所述锁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锁杆卡入所述锁槽并与所述联动件的第一端抵顶,所述锁片的转动轴线能够与所述锁杆的轴线重合,以对所述锁杆进行径向方向的限位。
可选地,所述锁体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锁片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开口与所述安装通孔连通,所述锁杆的两端能够伸出所述安装通孔,所述定位孔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孔壁,所述解锁定位件位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孔壁。
可选地,所述安装通孔为圆形孔,所述锁片为半圆盘形,所述锁片的外周壁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孔壁接触,所述锁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锁槽为半圆形槽,所述锁杆的外壁能够与所述锁槽的槽壁接触,且所述锁杆与所述锁槽之间具有接触间隙,所述接触间隙为0.1-0.2mm,所述定位孔沿所述锁片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定位孔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锁片的外周壁。
可选地,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孔壁上形成有限位支撑部,所述限位支撑部沿所述锁片的转动行程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支撑部上形成有弧形导向块,所述锁片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弧形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可选地,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孔壁靠近所述开口处形成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锁片的转动行程上,所述止挡部能够抵顶所述锁片,以防止所述锁片转动过度。
可选地,所述联动件与所述定位孔之间填充有油脂,所述油脂用于对所述联动件润滑以及防止所述联动件滑动过度。
可选地,所述解锁件包括拉索,所述拉索的第一端与所述锁片连接,所述拉索的第二端用于与车辆的操作件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包括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锁体和所述锁片,所述拉簧用于驱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进行复位;
其中,当所述联动件的第二端将所述解锁定位件顶推出所述定位孔时,所述拉簧能够拉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进行复位,当所述解锁定位件远离所述锁体的一端卡入所述定位孔的第二端中时,所述拉簧无法拉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进行复位。
可选地,所述车辆座椅靠背锁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锁体并盖设在所述锁片上,所述上盖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限位柱,每个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上盖的一端与所述锁片接触。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和上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所述车辆座椅靠背锁连接于所述靠背的背面。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的车辆座椅,所述车体上设置有锁杆,所述锁杆能够与所述车辆座椅靠背锁的所述锁片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解锁件和第一复位件能够实现对锁杆的锁止和解锁。通过设置的解锁定位件能够将锁片固定,使得锁片保持在解锁位置,从而方便将锁杆从锁槽中移出,也方便在将锁杆卡入到锁槽中时,只需要使用很小的力,缓慢将锁杆卡入到锁槽中即可。通过设置的联动件能够与解锁定位件配合,当锁杆缓慢卡入到锁槽中与联动件接触后,联动件能够与解锁定位件接触配合,使得解锁定位件不再固定锁片,此时锁片可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转动将锁杆锁止,不需要采用快速大力的将锁杆与锁片碰撞接触,只需简单缓慢的将锁杆轻推入锁体中,实现锁杆与联动件的接触,即可实现锁定。本车辆座椅靠背锁不需要用力快速将锁杆与锁片接触进行锁止,轻推接触即可实现锁止,从而操作非常方便简单,也不会出现操作力气过小而无法锁止的情况。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靠背锁的爆炸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锁体处于解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锁体处于解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锁体处于锁止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锁体处于锁止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锁体;2、安装通孔;3、开口;4、锁杆;5、限位支撑部;6、弧形导向块;7、止挡部;8、锁片;9、锁槽;10、第一复位件;11、上盖;12、第一安装块;13、第二安装块;14、解锁定位件;15、第二复位件;16、安装孔;17、定位孔;18、联动件;19、解锁件;20、锁口;21、连接孔;22、拉索伸出孔;23、滑槽;24、避让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附图的图面的方向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内、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6所示,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座椅靠背锁,包括:锁体1、锁片8、第一复位件10、解锁件19、联动件18和解锁定位件14。
锁片8可转动连接于锁体1,解锁件19与锁片8连接,解锁件19用于带动锁片8转动进行解锁,第一复位件10连接于锁片8和锁体1,第一复位件10用于带动锁片8反向转动将锁杆4锁止。
解锁定位件14活动连接于锁体1,联动件18活动连接于锁片8,联动件18能够与锁杆4接触;
其中,锁片8能够处于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解锁件19带动锁片8转动至解锁位置时,解锁定位件14能够将锁片8固定,以使锁片8保持处于解锁位置;当锁杆4与联动件18接触时,联动件18能够与解锁定位件14接触配合,以解除解锁定位件14对锁片8的固定,第一复位件10能够带动锁片8反向转动至锁止位置。
其中,锁片8能够相对锁体1进行转动,当锁杆4进入到锁体1中后,随着锁片8的转动,能够将锁杆4锁止。其中,解锁件19和第一复位件10起到相反的作用,解锁件19用于带动锁片8进行正向转动,能够实现解锁,使得车辆座椅靠背锁处于解锁状态,此时锁杆4可从锁槽9中取出,当第一复位件10带动锁片8进行反向转动时,能够使得锁片8将锁杆4锁止,使得车辆座椅靠背锁处于锁止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复位件10的复位作用,锁片8一直保持对锁杆4的锁止作用,当需要解锁时,操作解锁件19能进行解锁。
其中,解锁定位件14能够在锁片8转动至解锁位置时,将锁片8固定,使得锁片8保持在处于解锁位置,此时可以方便移动锁杆4。而当锁杆4与联动件18接触后,能够使得联动件18与解锁定位件14接触配合,从而使得锁片8解除固定,当锁片8解除固定后,此时解锁件19也未有作用力在锁片8上,第一复位件10即可带动锁片8反向转动,使得锁片8处于锁止位置,将锁杆4锁止。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解锁件19和第一复位件10能够实现对锁杆4的锁止和解锁。通过设置的解锁定位件14能够将锁片8固定,使得锁片8保持在解锁位置,从而方便将锁杆4从锁槽9中移出,也方便在将锁杆4卡入到锁槽9中时,只需要使用很小的力,缓慢将锁杆4卡入到锁槽9中即可。通过设置的联动件18能够与解锁定位件14配合,当锁杆4缓慢卡入到锁槽9中与联动件18接触后,联动件18能够与解锁定位件14接触配合,使得解锁定位件14不再固定锁片8,此时锁片8可在第一复位件10的作用下转动将锁杆4锁止,不需要采用快速大力的将锁杆4与锁片8碰撞接触,只需简单缓慢的将锁杆4轻推入锁体1中,实现锁杆4与联动件18的接触,即可实现锁定。本车辆座椅靠背锁不需要用力快速将锁杆4与锁片8接触进行锁止,轻推接触即可实现锁止,从而操作非常方便简单,也不会出现操作力气过小而无法锁止的情况。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锁片8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锁杆4的锁槽9,联动件18的第一端能够伸入锁槽9中,当锁杆4卡入锁槽9时,锁杆4能够与联动件18的第一端接触。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当锁杆4卡入到锁片8的锁槽9中后,锁杆4能够与伸入至锁槽9中的联动件18的第一端接触,从而利于推动联动件18与解锁定位件14进行接触配合,实现解除对锁片8的固定。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锁片8上开设有贯穿锁片8的定位孔17,定位孔17的第一端与锁槽9连通,联动件18滑动连接于定位孔17,联动件18的第一端能够滑入锁槽9中,解锁定位件14连接于锁体1,解锁定位件14远离锁体1的一端能够卡入定位孔17的第二端中,以将锁片8固定。
其中,当锁杆4卡入锁槽9中时,锁杆4与联动件18的第一端抵顶,以使联动件18的第二端将解锁定位件14顶推出定位孔17。
其中,锁片8上的定位孔17和解锁定位件14进行配合能够使得锁片8处于解锁位置,此时车辆座椅靠背锁可长时间处于解锁状态。具体地,当解锁件19带动锁片8进行正向转动至解锁定位件14远离锁体1的一端卡入定位孔17的第二端中时,锁片8被解锁定位件14固定,此时锁片8无法移动,可以方便将锁杆4从锁槽9中移出。需要说明的是,当解锁定位件14远离锁体1的一端卡入定位孔17的第二端中时,会顶推联动件18在定位孔17内滑动,使得联动件18的第一端滑入到锁槽9中。
而当锁杆4卡入到锁槽9中时,锁杆4会与联动件18的第一端抵顶,从而推动联动件18在定位孔17内滑动,联动件18完全滑入至定位孔17内,此时联动件18的第二端会顶推解锁定位件14,使得解锁定位件14移出定位孔17,此时锁片8不在受到解锁定位件14的固定作用,第一复位件10会带动锁片8反向转动,将锁杆4锁止。
通过设置的解锁定位件14与定位孔17进行配合能够将锁片8固定,使得锁片8保持处于解锁位置,从而方便将锁杆4从锁槽9中移出,也方便在将锁杆4卡入到锁槽9中时,只需要使用很小的力,缓慢将锁杆4卡入到锁槽9中即可。通过设置的联动件18能够与解锁定位件14配合,当锁杆4缓慢卡入到锁槽9中与联动件18抵顶后,通过联动件18推动解锁定位件14移动,使得锁片8不再被固定,此时锁片8可在第一复位件10的作用下转动将锁杆4锁止,不需要采用快速大力的将锁杆4与锁片8碰撞接触,只需简单缓慢的将锁杆4卡入到锁片8的锁槽9中,轻推即可实现锁杆4推动联动件18移动,实现锁定。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座椅靠背锁还包括第二复位件15,锁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16,第二复位件15的第一端连接于安装孔16的孔底,解锁定位件14滑动连接于安装孔16,解锁定位件14与第二复位件15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孔16用于安装第二复位件15,第二复位件15用于推动解锁定位件14复位,以使解锁定位件14远离安装孔16的一端能够卡入定位孔17的第二端中。其中,解锁定位件14与第二复位件15连接的一端保持处于安装孔16内,能够对解锁定位件14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可以保证解锁定位件14远离安装孔16的一端可以准确卡入到定位孔17的第二端中,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解锁定位件14可以完全滑入至安装孔16内,从而不会影响锁片8的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锁杆4卡入锁槽9中后,锁杆4抵顶联动件18的第一端,联动件18的第二端顶推解锁定位件14,使得解锁定位件14移出定位孔17,同时解锁定位件14完全滑入至安装孔16内,此时锁片8可在第一复位件10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当解锁件19带动锁片8转动至定位孔17朝向解锁定位件14时,此时车辆座椅靠背锁处于解锁状态,锁杆4可从锁槽9中移出,解锁定位件14能够在第二复位件15的推动作用下卡入到定位孔17中,此时解锁定位件14推动联动件18的第一端滑入至锁槽9中,从而解锁定位件14将锁片8固定,使得车辆座椅靠背锁一直保持处于解锁状态,可以方便进行下一次对锁杆4进行锁止的操作。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复位件15为弹簧,弹簧沿安装孔16的长度方向设置,弹簧能够在安装孔16内压缩和回弹。
可以理解的是,当解锁定位件14向安装孔16内滑动时,解锁定位件14能够对弹簧进行压缩,当锁片8转动至定位孔17朝向解锁定位件14时,弹簧回弹推动解锁定位件14卡入定位孔17中。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复位件15也可为金属弹片或者高弹性橡胶材质。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解锁定位件14为圆柱销头,安装孔16为圆形孔,使得圆柱销头能够完全滑入到安装孔16内。定位孔17也为圆形孔,圆柱销头能够卡入到定位孔17中,联动件18为圆柱形的销杆,销杆能够在定位孔17内滑动。需要说明的是,解锁定位件14也可为柱状销头,对应的安装孔16为方形孔,定位孔17为方形孔,联动件18为柱状的销杆。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圆柱销头远离安装孔16的一端的直径可略小于定位孔17的直径,从而更加方便圆柱销头卡入到定位孔17中。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锁槽9位于锁片8的转动轴线处,定位孔17的第一端位于锁槽9的槽壁上,锁体1上开设有开口3,开口3用于供锁杆4卡入锁槽9并与联动件18的第一端抵顶,锁片8的转动轴线能够与锁杆4的轴线重合,以对锁杆4进行径向方向的限位。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锁槽9位于锁片8的转动轴线处使得锁杆4能够位于锁片8的转动轴线处,从而当锁杆4卡入到锁槽9中后,锁片8实际是绕锁杆4的轴线进行转动,锁片8不会受到锁杆4对其产生的离心力,从而锁片8能够对锁杆4进行径向方向的限位,而当锁片8转动至将开口3封闭后,锁杆4无法从开口3移出锁体1,则实现了对锁杆4的锁止。由于锁杆4处于锁片8的转动轴线处,锁杆4受外力作用时不会产生对锁片8的离心力,从而锁片8只有在解锁件19的带动下才会进行转动解锁,因此不需要设置其他额外的限制机构对锁片8进行限制,从而减小了车辆座椅靠背锁的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锁槽9位于锁片8的转动轴线位置,因此锁片8不采用转轴与锁体1连接,而可以采用弧形滑动机构的方式与锁体1进行连接。从而本实施方式中也不需要设置转轴,能够减小车辆座椅靠背锁的纵向占用空间,进一步减小了车辆座椅靠背锁的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
其中,锁杆4能够从开口3卡入到锁槽9中,可以理解的是,当车辆座椅靠背锁处于解锁状态时,锁槽9与开口3是相连通的,使得锁杆4可以直接经开口3卡入到锁槽9中。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孔17的第一端位于锁槽9的槽壁上,从联动件18的第一端滑入到锁槽9中时处于锁槽9的槽壁位置,当锁杆4卡入到锁槽9中时,锁杆4的外侧壁直接与联动件18的第一端接触,实现联动作用。通过定位孔17的第一端位于锁槽9的槽壁上使得联动件18的第一端能够更好的与卡入锁槽9中的锁杆4进行接触。
可选地,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辆座椅靠背锁也可以包括凸轮机构,锁片8采用转轴转动连接在锁体1上,锁槽9位于锁片8的一端,锁片8能够转动将锁槽9与开口3相连通,使得锁杆4卡入到锁槽9中,通过转动锁片8改变锁槽9的槽口方向,锁片8与凸轮机构接触,通过凸轮机构限制锁片8的回转,使得锁杆4限制在锁槽9内,实现对锁杆4的锁止。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1上开设有安装通孔2,锁片8位于安装通孔2内,开口3与安装通孔2连通,锁杆4的两端能够伸出安装通孔2,定位孔17的第二端朝向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解锁定位件14位于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通孔2贯穿锁体1,锁片8能够沿着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在安装通孔2内转动。可选地,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可与锁片8的外壁采用弧形滑动机构连接。通过设置的安装通孔2来容纳锁片8,使得锁片8在锁体1内转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在纵向空间上的占用,减小车辆座椅靠背锁的体积。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开口3与安装通孔2相连通,从而保证锁杆4能够卡入到锁槽9中,同时锁杆4的两端还能伸出安装通孔2,从而不影响锁杆4的卡入。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孔17的第二端朝向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使得解锁定位件14能够方便卡入到定位孔17中,实现对锁片8的固定,也能方便将解锁定位件14顶推出定位孔17。同时解锁定位件14位于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也可以减小纵向空间上的占用。
可选地,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锁片8可直接连接在锁体1的外表面,同样可以实现对锁杆4的锁止作用。另外,解锁定位件14可设置在锁体1连接有锁片8的外表面上,定位孔17的第二端位于锁片8朝向锁体1的一面上,解锁定位件14同样可卡入到定位孔17中,对锁片8进行固定。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通孔2为圆形孔,锁片8为半圆盘形,锁片8的外周壁与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接触,锁杆4的横截面为圆形,锁槽9为半圆形槽,锁杆4的外壁能够与锁槽9的槽壁接触,且锁杆4与锁槽9之间具有接触间隙,接触间隙为0.1-0.2mm,定位孔17沿锁片8的径向方向设置,定位孔17的第二端位于锁片8的外周壁。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锁片8能够贴合在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进行转动,通过将锁片8设计为半圆盘形,安装通孔2设计为圆形孔,能够利于锁片8在安装通孔2内转动,并减小转动产生的摩擦力,提高车辆座椅靠背锁在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二者之间切换时的顺滑程度。
其中,锁杆4设计为圆形杆,其横截面为圆形,锁槽9为半圆形槽,使得锁杆4的一半能够卡入到锁槽9中,并且锁槽9贴合在锁杆4的外周壁上进行转动,从而保证了对锁杆4的径向方向的限位作用,使得锁杆4被固定在锁槽9内,不会出现径向方向的晃动的情况,保证了锁定作用。而锁杆4与锁槽9之间具有接触间隙,接触间隙为0.1-0.2mm,能够保证锁片8与锁杆4之间转动作用,避免出现无法转动的情况,同时在解除间隙还可以填充润滑油脂,可以保证锁片8相对锁杆4进行转动。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孔17沿锁片8的径向方向设置,从而可以保证定位孔17的第一端与锁槽9连通,定位孔17的第二端朝向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联动件18位于定位孔17内,从而联动件18也在锁片8的径向方向进行滑动,联动件18与锁杆4处于垂直设置的关系,可以保证锁杆4与联动件18的正面接触。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上形成有限位支撑部5,限位支撑部5沿锁片8的转动行程方向延伸,限位支撑部5上形成有弧形导向块6,锁片8上开设有滑槽23,弧形导向块6滑动连接于滑槽23。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限位支撑部5沿安装通孔2的径向方向设置,限位支撑部5为扇形,限位支撑部5的轴心位置用于避让锁杆4,而限位支撑部5的表面用于支撑锁片8,使得锁片8固定在安装通孔2内,不会脱离安装通孔2,从而限位支撑部5是沿锁片8的转动行程方向延伸的。可以理解的是,不管锁片8是正向转动还是反向转动,均至少部分在限位支撑部5上,通过限位支撑部5对锁片8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弧形导向块6位于限位支撑部5朝向锁片8的一面上,弧形导向块6沿限位支撑部5的长度方向延伸,弧形导向块6用于对锁片8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而弧形导向块6能够在滑槽23内滑动,从而锁片8沿着弧形导向块6的方向进行转动,实现锁止和解锁。
通过设置的限位支撑部5以及弧形导向块6能够保证锁片8在安装通孔2内转动,可以不设置转轴来支撑锁片8的转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弧形滑动机构即包括限位支撑部5和弧形导向块6,由此使得锁片8在安装通孔2内转动,而不需要设置转轴。当然,弧形滑动机构也可为弧形滑轨和滑动座,滑动座连接在弧形滑轨上,弧形滑轨连接在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上,锁片8的外周壁与滑动座连接。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靠近开口3处形成有止挡部7,止挡部7位于锁片8的转动行程上,止挡部7能够抵顶锁片8,以防止锁片8转动过度。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止挡部7位于安装通孔2内,止挡部7用于抵顶锁片8。其中止挡部7位于锁片8进行锁止时的转动行程上。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复位件10带动锁片8进行反向转动时,当锁片8的一端转动经过开口3后,锁片8将开口3封闭,此时锁片8的一端与止挡部7进行抵顶,从而避免锁片8转动过度后将开口3重新露出,影响锁止效果。当解锁件19带动锁片8转动进行解锁时,锁片8的一端与止挡部7分离。具体地,止挡部7一体成型在安装通孔2的内孔壁上。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联动件18与定位孔17之间填充有油脂,油脂用于对联动件18润滑以及防止联动件18滑动过度。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联动件18与定位孔17通过油脂使得联动件18在定位孔17内滑动的摩擦力小,利于进行联动控制。同时通过设置的油脂还能避免联动件18滑动过度从定位孔17中脱离。具体地,油脂为目前锁具中常用的润滑油脂。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联动件18和定位孔17之间还可以设置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可包括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连接在联动件18上,第二限位环连接于定位孔17的孔壁,当联动件18的第一端滑入到锁槽9中时,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贴合。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解锁件19包括拉索,拉索的第一端与锁片8连接,拉索的第二端用于与车辆的操作件连接,第一复位件10包括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体1和锁片8,拉簧用于驱动锁片8反向转动进行复位。
其中,当联动件18的第二端将解锁定位件14顶推出定位孔17时,拉簧能够拉动锁片8反向转动进行复位,当解锁定位件14远离锁体1的一端卡入定位孔17的第二端中时,拉簧无法拉动锁片8反向转动进行复位。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拉索用于产生拉动力,拉动力作用在锁片8上,形成离心力,从而使得锁片8进行转动。拉索的第二端可与车辆的操作件连接,从而可以人为操作车辆上的操作件实现拉动解锁。当然车辆上的操作件也可为电动驱动,不需要人为拉动,只需在车辆上进行对应操作即可,例如按键操作或者语音操作等。可选地,锁片8上开设有连接孔21,拉索的第一端连接于连接孔21,方便拉动锁片8。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复位件10为拉簧,锁体1的表面形成有第一安装块12,锁片8的表面形成有第二安装块13,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块12和第二安装块13连接,拉簧能够拉伸和回缩。
可以理解的是,当拉索拉动锁片8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拉簧处于拉伸状态,此时解锁定位件14可卡入到定位孔17,保持锁片8处于解锁位置。当锁杆4卡入至锁槽9中与联动件18接触后,联动件18顶推解锁定位件14移出定位孔17,此时拉索也未起到拉动作用时,拉簧进行回缩,带动锁片8反向转动进行复位,使得锁片8转动至与止挡部7接触后停止转动,通过拉簧的回缩作用,保持锁片8的位置固定,实现对锁杆4的锁止。
可选地,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解锁件19可为传动杆,传动杆的第一端连接于锁片8,传动杆的第二端用于与车辆的操作件连接。而第一复位件10可为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体1和锁片8,扭簧的扭动轴线与锁片8的转动轴线重合。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座椅靠背锁还包括上盖11,上盖11连接于锁体1并盖设在锁片8上,上盖11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限位柱,每个限位柱远离上盖11的一端与锁片8接触。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上盖11与锁体1连接,通过上盖11来遮盖锁片8、第一复位件10以及解锁件19,同时上盖11上形成的多个限位柱能够保证锁片8处于安装通孔2内,避免锁片8从安装通孔2内掉出。具体地,上盖11上开设有锁口20,锁口20与安装通孔2连通,以利于锁杆4卡入到锁片8的锁槽9中。上盖11上还开设有拉索伸出孔22,拉索通过拉索伸出孔22延伸至上盖11外,方便与车辆上的操作件连接。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锁片8上还可开设有用于避让锁杆4的避让缺口24,以使锁杆4能够更好的卡入到锁槽9中。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和上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靠背锁连接于靠背的背面,靠背与坐垫铰接,靠背能够进行放倒。
可以理解的是,当靠背需要放倒时,将车辆座椅靠背锁进行解锁,使得锁杆4移出锁体1,此时可以随意放倒靠背。当不需要放倒靠背时,将靠背转动到锁杆4卡入到车辆座椅靠背锁的锁体1中,实现靠背的锁定。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的车辆座椅,车体上设置有锁杆4,锁杆4能够与车辆座椅靠背锁的锁片8配合。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锁片、第一复位件、解锁件、联动件和解锁定位件;
所述锁片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体,所述解锁件与所述锁片连接,所述解锁件用于带动所述锁片转动进行解锁,所述第一复位件连接于所述锁片和所述锁体,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带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将锁杆锁止;
所述解锁定位件滑动连接于所述锁体,所述联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锁片,所述联动件能够与所述锁杆接触;
其中,所述锁片能够处于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所述解锁件带动所述锁片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解锁定位件能够将所述锁片固定,以使所述锁片保持处于解锁位置;当所述锁杆与所述联动件接触时,所述联动件能够与所述解锁定位件接触配合,以解除所述解锁定位件对所述锁片的固定,所述第一复位件能够带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至锁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锁杆的锁槽,所述联动件的第一端能够伸入所述锁槽中,当所述锁杆卡入所述锁槽时,所述锁杆能够与所述联动件的第一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锁片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槽连通,所述联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孔,所述解锁定位件远离所述锁体的一端能够卡入所述定位孔的第二端中,以将所述锁片固定,所述联动件的第二端能够与所述解锁定位件接触;
其中,当所述锁杆卡入所述锁槽中时,所述锁杆与所述联动件的第一端抵顶,以使所述联动件的第二端将所述解锁定位件顶推出所述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靠背锁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锁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复位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底,所述解锁定位件滑动连接于安装孔,所述解锁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复位件的第二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位于所述锁片的转动轴线处,所述定位孔的第一端位于所述锁槽的槽壁上,所述锁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锁杆卡入所述锁槽并与所述联动件的第一端抵顶,所述锁片的转动轴线能够与所述锁杆的轴线重合,以对所述锁杆进行径向方向的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锁片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开口与所述安装通孔连通,所述锁杆的两端能够伸出所述安装通孔,所述定位孔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孔壁,所述解锁定位件位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孔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为圆形孔,所述锁片为半圆盘形,所述锁片的外周壁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孔壁接触,所述锁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锁槽为半圆形槽,所述锁杆的外壁能够与所述锁槽的槽壁接触,且所述锁杆与所述锁槽之间具有接触间隙,所述接触间隙为0.1-0.2mm,所述定位孔沿所述锁片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定位孔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锁片的外周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孔壁上形成有限位支撑部,所述限位支撑部沿所述锁片的转动行程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支撑部上形成有弧形导向块,所述锁片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弧形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孔壁靠近所述开口处形成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锁片的转动行程上,所述止挡部能够抵顶所述锁片,以防止所述锁片转动过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与所述定位孔之间填充有油脂,所述油脂用于对所述联动件润滑以及防止所述联动件滑动过度。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包括拉索,所述拉索的第一端与所述锁片连接,所述拉索的第二端用于与车辆的操作件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包括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锁体和所述锁片,所述拉簧用于驱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进行复位;
其中,当所述联动件的第二端将所述解锁定位件顶推出所述定位孔时,所述拉簧能够拉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进行复位,当所述解锁定位件远离所述锁体的一端卡入所述定位孔的第二端中时,所述拉簧无法拉动所述锁片反向转动进行复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靠背锁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锁体并盖设在所述锁片上,所述上盖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限位柱,每个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上盖的一端与所述锁片接触。
13.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靠背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锁,所述车辆座椅靠背锁连接于所述靠背的背面。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座椅,所述车体上设置有锁杆,所述锁杆能够与所述车辆座椅靠背锁的所述锁片配合。
CN202210731366.0A 2022-06-24 2022-06-24 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 Active CN114987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1366.0A CN114987300B (zh) 2022-06-24 2022-06-24 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1366.0A CN114987300B (zh) 2022-06-24 2022-06-24 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7300A CN114987300A (zh) 2022-09-02
CN114987300B true CN114987300B (zh) 2023-06-30

Family

ID=8303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1366.0A Active CN114987300B (zh) 2022-06-24 2022-06-24 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8730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40128A (ja) * 2007-08-07 2009-02-2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FR2939729A1 (fr) * 2008-12-12 2010-06-18 Wagon Automotive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e partie de dossier d'un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sur une partie structurelle du vehicule, et vehicule correspondant.
CN102975638B (zh) * 2012-12-31 2015-10-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靠背锁止系统及车辆座椅
CN108297751B (zh) * 2016-09-20 2021-11-19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辆座椅总成
CN107826000B (zh) * 2017-11-29 2024-05-14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及汽车座椅
CN110901482A (zh) * 2019-12-31 2020-03-24 无锡全盛安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靠背锁
CN211731125U (zh) * 2020-01-02 2020-10-23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用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7300A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51958B2 (en) Cable operated seat mount locks for rotatable vehicle seats
EP2184200A1 (en) Walk-in seat
KR102351262B1 (ko) 차량용 시트 스위블 장치
CN109250014B (zh) 一种锁车装置、带保险功能的车锁及车辆
CN114987300B (zh) 车辆座椅靠背锁、车辆座椅及车辆
CN114013356B (zh) 车载容纳装置
CN113815509B (zh) 车载容纳装置
KR20000017340A (ko) 수동식 벨트잠금기구를 갖는 긴급잠금식 리트랙터 및 동 리트랙터와 결합되는 차일드카시트
CN210264265U (zh) 车辆门机械锁装置
WO2020186547A1 (zh) 站台屏蔽门手动解锁装置
CN212201645U (zh) 一种电子锁结构
CN111873859B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滑动装置
CN217623227U (zh) 靠背锁、座椅及车辆
CN110271574B (zh) 一种座椅手自一体化换向系统
CN210342978U (zh) 智能密码锁应急开锁机构
CN220114497U (zh)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
US20060137942A1 (en) Wheelchair wheel lock
CN218029543U (zh) 一种按钮式的外装锁
CN220447707U (zh)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以及安全座椅
CA2138441A1 (en) Breakaway lever clutch with cam drive pin
CN113771551B (zh) 脚刹机构及承载底座
CN220114496U (zh) 一种座椅靠背调节装置
CN214597001U (zh) 跑步机及其扶手柱的锁止机构
CN219464843U (zh) 齿条锁扣装置
CN217760496U (zh) 一种直通电控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