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2536B - 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2536B
CN114982536B CN202210519817.4A CN202210519817A CN114982536B CN 114982536 B CN114982536 B CN 114982536B CN 202210519817 A CN202210519817 A CN 202210519817A CN 114982536 B CN114982536 B CN 114982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weight
temperature
layer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98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2536A (zh
Inventor
李文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5198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82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82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2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2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2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68Mats or sheets, e.g. nets or fabrics
    • A01G13/0275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7/00Producing 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D7/01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4Pe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12Adsorbed ingredients, e.g. ingredients on carr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所述地膜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面膜层,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和亲水层,所述的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所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负热材料为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亲水层是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所制备的地膜具有能提高地膜覆盖空间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及降低氨气浓度的作用,同时地膜内表面无明显水珠形成,可维持较高的土壤温度。

Description

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地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温和少雨引起的土壤干旱是限制我国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限制因素,我国北方地区已普遍应用农用地膜技术来应对。目前已证实将地膜覆盖在农耕土壤表面确实能够起到提高地温、保水、保肥、灭草、防病虫、抑盐保苗、改进地面光热条件等多项作用。目前使用的传统地膜多为疏水性高分子材质的塑料地膜,使用时将整块塑料地膜铺设在土壤表面,即完成了地膜铺设作业。这样的地膜操作方式很简单方便,但由于这些传统塑料地膜不透气,造成传统塑料地膜所覆盖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密闭环境,这导致传统地膜覆盖下的空间气体也无法与外界的新鲜空气产生交换。然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是需要呼吸的,即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是要吸入环境中的CO2,将CO2转化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份,但当农作物处在密闭空间中,不能及时换气,导致所处密闭环境中的CO2气体浓度会不断下降,当密闭环境中CO2浓度低于300ppm时,农作物光合作用会受到抑制,引发蔬菜生长缓慢、落花、落果,产量降低等问题。另外,农业土壤里也多使用尿素等肥料来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这些尿素肥料在土壤中会发生化学变化,并释放出氨气等有害气体,在地膜覆盖的密闭空间中若不能及时排出氨气等有害气体,氨气会不断积累到较高浓度,这极易导致蔬菜植株死亡。实际农业生产中,农民会通过在传统地膜上扎一些孔来为农作物透气,但这些扎出来的孔是物理性孔,这些物理性孔产生后会一直留存在地膜上,不能自动闭合,这就造成了外界的寒冷空气会从这些物理孔进入到地膜覆盖空间内,从而使地膜失去了保温作用。
另外传统地膜一般为疏水性高分子材质的塑料地膜,这使得传统地膜使用时在朝向土壤的内表面上容易结水珠(或水滴),即传统地膜不具有防水滴的性能。农业地膜的水珠对农业生产损害是较大的,这种水珠一方面降低了阳光对地膜的透过性,并因此会降低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再者由于地膜上的水珠多呈球形,球形水珠会聚焦阳光,进而能导致烧苗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面膜层(1),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2)和亲水层(3),所述的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11),所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负热材料(21)为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所述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丁酯20-35份、苯乙烯2-7份、氯磺化聚乙烯1.5-6.5份,负热材料3-8份,亲水层是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所述的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羟丙酯15-30份、苯乙烯1-5份、氯磺化聚乙烯1-5份、聚乙烯醇20-40份;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溶于99重量份的甲苯溶剂中获得溶液A,然后将颗粒大小为100-32目、30重量份的ZrW2O8在25℃下浸泡在A溶液中15h,再将浸泡过的ZrW2O8取出,室温下风干10h后得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其中过氧化苯甲酰重量占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总重量的0.1-0.12%;
(S2)在容器中将1.5-6.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2-7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B;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2.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3.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0-360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min后得到乳液D;
(S3)将盛有乳液D的容器至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从在步骤(S1)得到的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颗粒中取出3-8重量份加入至乳液D中,搅拌下再将20-35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滴加进乳液D,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丁酯同时,也将步骤(S2)得到的溶液C滴加入乳液D中,滴速为每5秒1滴;
(S4)当步骤(S3)中的丙烯酸丁酯和溶液C滴加结束后,反应体系升温至85℃,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入浓氨水调节混合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E;
(S5)将步骤(S4)得到的白色乳液E涂覆于面膜层表面,控制乳液E层厚度为0.1-0.3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透明的、附着于面膜层表面的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
(S6)将1-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1-5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F;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G;
(S7)然后向步骤(S6)得到的溶液F中加入20-40重量份聚乙烯醇粉末、3.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5.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5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0-360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0min得到乳液H;
(S8)将盛有步骤(S7)得到的乳液H的容器在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在此温度和搅拌下将15-30重量份的丙烯酸羟丙酯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羟丙酯同时,也将步骤(S6)得到的溶液G滴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5秒1滴;当丙烯酸羟丙酯和溶液G滴加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5℃下,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浓氨水调节混合溶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I;
(S9)将步骤(S8)得到的白色乳液I涂覆在步骤(S5)得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表面,控制乳液I层厚度为0.08-0.2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附着于换气层表面的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的亲水层。
经由步骤(S1)-(S9)即可得到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
其中,所述的面膜层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所述的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的孔径大小为0.5-3mm,透气孔的分布密度为5-20个/m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在于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效果实施例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地膜具有能提高地膜覆盖空间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和降低氨气气体的浓度的作用,同时地膜朝向土壤的内表面无明显水珠形成,可维持较高的土壤温度。这是因为如下因素:
1、本发明中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负热材料为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是一种受热体积会收缩,遇冷体积会膨胀的材料,而ZrW2O8又是一种性能十分优异的负热膨胀材料,在温度区间0.3-1050.0K的范围内都具有负热膨胀性能,即在常温甚至是较低的温度下可触发负热膨胀行为。因此,在白天温度高时这种ZrW2O8负热材料的体积相应会收缩,使负热材料颗粒与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的高分子基体产生一定的脱离,导致在换气层上形成孔隙,这个孔隙可以使白天温度较高的空气交换到地膜覆盖的空间,进而将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补充到地膜覆盖的空间,同时地膜覆盖空间中的氨气则被交换到地膜外空间。到了夜间,没有阳光的照射,环境的温度下降,负热材料颗粒的体积会随环境温度下降而膨胀,则负热材料颗粒与高分子基体之间的孔隙变小(或关闭),使得夜晚的寒冷空气难以交换到地膜覆盖的空间,如此地膜就维持了所覆盖土壤的温度,进而也起到了保护地膜覆盖的农作物不会受到夜间寒冷空气伤害的作用。
2、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中的负热材料为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过氧化苯甲酰能引发带双键的有机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因此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能引发本发明体系中的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单体在负热材料颗粒表面聚合,形成一层有一定强度且致密的高分子壳体包裹在负热材料颗粒表面,这有利于在换气层中形成可温度调控的孔隙(对此,将在后面的本发明地膜工作原理分析中做进一步说明)。
3、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使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氯磺化聚乙烯则具有能提高所形成薄膜的柔韧性,另外氯磺化聚乙烯能很好地溶解在苯乙烯中,当苯乙烯单体发生共聚反应时,苯乙烯能使氯磺化聚乙烯与共聚物中的其它组分有更好的相容性,及使氯磺化聚乙烯分子链与共聚物中其它各高分子链彼此分子级别的交织在一起形成各组分分布更为均匀的共聚物。
4、亲水层是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共聚物中的丙烯酸羟丙酯单体结构与换气层中丙烯酸丁酯单体分子结构相似,丙烯酸羟丙酯单体除具有双键和酯键外,另有一个亲水性的羟基。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的组成中还包括强亲水的聚乙烯醇组分,亲水层中丙烯酸羟丙酯和聚乙烯醇这两种组分能赋予亲水层有优异的亲水性,所以水滴在这种亲水层表面的接触角较小(不大于10°),使冷凝的水珠在这种亲水层表面迅速铺展开并流走。由于没有(或较少)水珠在本发明地膜的亲水层表面形成,则阳光易透过本发明地膜直射到地膜覆盖的土壤表面,同时也减少了水珠对太阳光能的吸收,这有利于本发明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能高效利用太阳能,维持地膜覆盖的土壤有较高的温度。
5、亲水层和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的组分相近,两层都含有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和结构相似的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羟丙酯,这使得亲水层和换气层有很好的彼此相容性,即亲水层能很好地附着在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表面,不会出现因两层不相容而导致的层与层脱离的问题,及层间窜水现象的发生。另外亲水层和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中的共聚物皆是透明的、无颜色的,这可以使阳光易透过本发明各层薄膜,使得地膜覆盖的土壤易接受阳光的辐射,有利于提高本发明地膜所覆盖土壤的温度。
6、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外界的新鲜空气能通过这些透气孔进入到下层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并通过这些透气孔进入到地膜覆盖的空间。
文献1(ZL2018101375050)报道了一种含氯化天然橡胶的防腐亲水涂料,该涂料形成的涂层结构包括上层是含聚乙烯醇树脂亲水面层,下层是含氯化天然橡胶防腐层,这种涂层的表面也具有将水珠铺展开,达到不结水珠的效果,但是这种涂层并不具有可温度调节的换气效果。
文献2(CN1485359A)报道了一种农用无滴膜,该地膜是将无滴剂掺混到低密度聚乙烯中,然后将物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水冷,干燥,造粒,再用吹膜机吹制成膜。该地膜同样只是能达到不结水珠的效果,但是这种涂层也不具有可温度调节的换气效果。
文献3(CN 104335850 A)也报道了一种透气性能好的双层地膜,该地膜有上下两层,上下两层透气孔错位设置,因此具有极好的透气性,但是该地膜的透气性仍不能随温度而变化。
与文献1-3不同,本发明提出的地膜包括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和亲水层,两层因组分相近能彼此相容而彼此粘合在一起,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地膜的换气性,进而提升地膜覆盖空间中CO2气体的浓度,降低地膜覆盖空间中NH3的浓度;地膜内表面的亲水层则能使地膜内表面不易结水滴,使得太阳光易透过地膜,有利于提升土壤的温度。
文献4(专利号:2020202046049)提出了一种可透气吸热的液体橡胶基地膜,该地膜包括上、下表面皆是聚乙烯基薄膜,中间夹着一层液体橡胶复合腐殖酸风干吸热膜,液体橡胶复合腐殖酸风干吸热膜中嵌入了球形负热材料。文献4地膜表面孔隙大小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也相应地具有随环境温度自动调节地膜透气性的作用。但是文献4提出的地膜上下表面皆是由疏水的聚乙烯高分子组成,因此其不具有防结水滴性能,再者文献4的地膜呈黑色、不透明,因此阳光不易透过文献4地膜,且这种疏水材质的地膜所结的水珠蒸发时也会吸收太阳能,这导致文献4地膜覆盖的空间升温速度慢,地温不高。而本发明地膜是透明的,且朝向土壤的地膜内表面是亲水的,不易结水珠,这导致阳光易通过本发明地膜,本发明地膜上也无水珠吸收太阳能,因此本发明地膜覆盖空间升温速度较快,地温更高。
本发明制备的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本发明制备步骤(S1)中,将ZrW2O8颗粒置于含过氧化苯甲酰的甲苯溶液中,溶液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分子会吸附在ZrW2O8颗粒表面,从而形成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的负热材料,其中被吸附的过氧化苯甲酰重量能占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总重量的0.1-0.12%;与不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相比,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颗粒能引发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单体分子在负热材料颗粒表面发生聚合反应,这样在负热材料颗粒表面形成的高分子壳体是致密的结构,而不是松软的结构,这种致密结构的高分子壳体刚性好、变形性小,当白天环境温度升高时,负热材料收缩,由于包裹负热材料颗粒的致密高分子壳体刚性好而不易变形,也就不会随着负热材料收缩而收缩,这样会在负热材料颗粒表面与致密的高分子壳体之间形成缝隙,从而打开了室内外气体的交换通道。而当夜间环境温度降低时,负热材料颗粒向周围的高分子壳体膨胀,这样就关闭了负热材料与高分子壳体之间的缝隙,也即关闭了室内外气体的交换通道,夜间冷空气也就无法进入地膜覆盖的空间。
制备步骤中的(S2)-(S4)步骤是制备含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乳液的反应步骤,在乳液制备步骤中,氯磺化聚乙烯先溶于苯乙烯,因为氯磺化聚乙烯在苯乙烯中的溶解性很好,可以使得氯磺化聚乙烯在乳液中不易形成颗粒状或结块,而以分子形式与其它高分子链交叉互穿形成各组分均匀分布的高分子共聚合物。另外,在步骤(S2)-(S4)中,过硫酸铵引发剂能引发溶液中的带双键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单体分子发生聚合反应;十二烷基磺酸钠和OP-10(一种化工原料,由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缩合反应得到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乳化剂OP系列里面的一种型号)起到乳化剂作用,能将聚合反应后生成的共聚物形成水包油的小颗粒悬浮在溶液中形成乳液。
制备步骤(S5)是将含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乳液涂覆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面膜层上,其中的氯磺化聚乙烯对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的粘结性好,使得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乳液很容易附着在面膜层上,待乳液中的水分蒸发后,在面膜层上会形成一层含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的固体涂层,该固体层能随温度变化而产生开关换气通道的作用。
制备步骤(S6)-(S8)是制备含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乳液的反应步骤,反应原理与制备含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乳液相似。
制备步骤(S9)是将含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乳液涂覆在步骤(S5)得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上,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乳液中因为含有与换气层中相同的苯乙烯及氯磺化聚乙烯成分,且氯磺化聚乙烯的粘结性很好,这使得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乳液很容易附着在换气层表面,待乳液中的水分蒸发后,在换气层上形成一层含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固体涂层,该固体涂层有很好的亲水性,能使水滴在其表面铺展开而迅速流走,从而使本发明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的亲水层表面具有不结水滴的性质。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1-面膜层;2-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3-亲水层;11-透气孔;21-负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以下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化学原料均为市售,化学纯试剂;
ZrW2O8粉末,纯度为99.5%,购于上海典扬实业有限公司,过筛后筛选出不同目数的颗粒用于以下各实施例。
氯磺化聚乙烯(型号:CSM3304,生产单位:吉林石化分公司)购于上海近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聚乙烯醇(型号:1788)购于上海臣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参照附图,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所述地膜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聚乙烯面膜层(1),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2)和亲水层(3),所述的聚乙烯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11),透气孔的孔径是3mm,面膜层中的透气孔的分布密度是20个/m2,所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负热材料(21)为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所述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丁酯20份、苯乙烯2份、氯磺化聚乙烯1.5份,负热材料8份,亲水层是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所述的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羟丙酯30份、苯乙烯5份、氯磺化聚乙烯5份、聚乙烯醇40份;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溶于99重量份的甲苯溶剂中获得溶液A,然后将颗粒大小为100-80目、30重量份的ZrW2O8在25℃下浸泡在A溶液中15h,再将浸泡过的ZrW2O8取出,室温下风干10h后得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其中过氧化苯甲酰重量占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总重量的0.1%;
(S2)在容器中将1.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2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B;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2.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3.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0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min后得到乳液D;
(S3)将盛有乳液D的容器至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从在步骤(S1)得到的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颗粒中取出8重量份加入至乳液D,搅拌下再将2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滴加进乳液D中,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丁酯同时,也将步骤(S2)得到的溶液C滴加入乳液D中,滴速为每5秒1滴;
(S4)当步骤(S3)中的丙烯酸丁酯和溶液C滴加结束后,反应体系升温至85℃,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入浓氨水调节混合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E;
(S5)将步骤(S4)得到的白色乳液E涂覆于面膜层表面,控制乳液E层厚度为0.1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透明的、附着于面膜层表面的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
(S6)将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5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F;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G;
(S7)然后向步骤(S6)得到的溶液F中加入40重量份聚乙烯醇粉末、3.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5.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5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60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0min得到乳液H;
(S8)将盛有步骤(S7)得到的乳液H的容器在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在此温度和搅拌下将30重量份的丙烯酸羟丙酯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羟丙酯同时,也将步骤(S6)得到的溶液G滴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5秒1滴;当丙烯酸羟丙酯和溶液G滴加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5℃下,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浓氨水调节混合溶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I;
(S9)将步骤(S8)得到的白色乳液I涂覆在步骤(S5)得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表面,控制乳液I层厚度为0.08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附着于换气层表面的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的亲水层。
经由步骤(S1)-(S9)即可得到实施例1的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
实施例2
参照附图,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所述地膜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聚氯乙烯面膜层(1),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2)和亲水层(3),所述的聚氯乙烯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11),透气孔的孔径是2.3mm,面膜层中的透气孔的分布密度是17个/m2,所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负热材料(21)为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所述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丁酯24份、苯乙烯3份、氯磺化聚乙烯2.5份,负热材料6份,亲水层是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所述的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羟丙酯27份、苯乙烯4份、氯磺化聚乙烯4份、聚乙烯醇35份;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溶于99重量份的甲苯溶剂中获得溶液A,然后将颗粒大小为80-65目、30重量份的ZrW2O8在25℃下浸泡在A溶液中15h,再将浸泡过的ZrW2O8取出,室温下风干10h后得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其中过氧化苯甲酰重量占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总重量的0.11%;
(S2)在容器中将2.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3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B;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2.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3.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5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min得到乳液D;
(S3)将盛有乳液D的容器至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从在步骤(S1)得到的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颗粒中取出6重量份加入至乳液D中,搅拌下再将24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滴加进乳液D中,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丁酯同时,也将步骤(S2)得到的溶液C滴加入乳液D中,滴速为每5秒1滴;
(S4)当步骤(S3)中的丙烯酸丁酯和溶液C滴加结束后,反应体系升温至85℃,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入浓氨水调节混合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E;
(S5)将步骤(S4)得到的白色乳液E涂覆于面膜层表面,控制乳液E层厚度为0.1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透明的、附着于面膜层表面的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
(S6)将4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4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F;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G;
(S7)然后向步骤(S6)得到的溶液F中加入35重量份聚乙烯醇粉末、3.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5.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5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5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0min得到乳液H;
(S8)将盛有步骤(S7)得到的乳液H的容器在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在此温度和搅拌下将27重量份的丙烯酸羟丙酯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羟丙酯同时,也将步骤(S6)得到的溶液G滴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5秒1滴;当丙烯酸羟丙酯和溶液G滴加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5℃下,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浓氨水调节混合溶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I;
(S9)将步骤(S8)得到的白色乳液I涂覆在步骤(S5)得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表面,控制乳液I层厚度为0.12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附着于换气层表面的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的亲水层。
经由步骤(S1)-(S9)即可得到实施例2的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
实施例3
参照附图,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所述地膜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聚乙烯面膜层(1),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2)和亲水层(3),所述的聚乙烯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11),透气孔的孔径是1.7mm,面膜层中的透气孔的分布密度是13个/m2,所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负热材料(21)为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所述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丁酯28份、苯乙烯4份、氯磺化聚乙烯3.5份,负热材料5份,亲水层是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所述的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羟丙酯23份、苯乙烯3份、氯磺化聚乙烯3份、聚乙烯醇30份;
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溶于99重量份的甲苯溶剂中获得溶液A,然后将颗粒大小为65-60目、30重量份的ZrW2O8在25℃下浸泡在A溶液中15h,再将浸泡过的ZrW2O8取出,室温下风干10h后得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其中过氧化苯甲酰重量占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总重量的0.1%;
(S2)在容器中将3.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4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B;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2.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3.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60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min后得到乳液D;
(S3)将盛有乳液D的容器至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从在步骤(S1)得到的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颗粒中取出5重量份加入至乳液D中,搅拌下再将28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滴加进乳液D,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丁酯同时,也将步骤(S2)得到的溶液C滴加入乳液D中,滴速为每5秒1滴;
(S4)当步骤(S3)中的丙烯酸丁酯和溶液C滴加结束后,反应体系升温至85℃,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入浓氨水调节混合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E;
(S5)将步骤(S4)得到的白色乳液E涂覆于面膜层表面,控制乳液E层厚度为0.15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透明的、附着于面膜层表面的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
(S6)将3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3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F;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G;
(S7)然后向步骤(S6)得到的溶液F中加入30重量份聚乙烯醇粉末、3.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5.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5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0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0min得到乳液H;
(S8)将盛有步骤(S7)得到的乳液H的容器在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在此温度和搅拌下将23重量份的丙烯酸羟丙酯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羟丙酯同时,也将步骤(S6)得到的溶液G滴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5秒1滴;当丙烯酸羟丙酯和溶液G滴加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5℃下,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浓氨水调节混合溶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I;
(S9)将步骤(S8)得到的白色乳液I涂覆在步骤(S5)得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表面,控制乳液I层厚度为0.1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附着于换气层表面的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的亲水层。
经由步骤(S1)-(S9)即可得到实施例3的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
实施例4
参照附图,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所述地膜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聚乙烯面膜层(1),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2)和亲水层(3),所述的聚乙烯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11),透气孔的孔径是1.1mm,面膜层中的透气孔的分布密度是9个/m2,所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负热材料(21)为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所述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丁酯32份、苯乙烯6份、氯磺化聚乙烯5份,负热材料4份,亲水层是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所述的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羟丙酯19份、苯乙烯2份、氯磺化聚乙烯2份、聚乙烯醇25份;
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溶于99重量份的甲苯溶剂中获得溶液A,然后将颗粒大小为60-48目、30重量份的ZrW2O8在25℃下浸泡在A溶液中15h,再将浸泡过的ZrW2O8取出,室温下风干10h后得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其中过氧化苯甲酰重量占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总重量的0.12%;
(S2)在容器中将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6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B;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2.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3.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5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min后得到乳液D;
(S3)将盛有乳液D的容器至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从步骤(S1)得到的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颗粒中取出4重量份加入至乳液D中,搅拌下再将32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滴加进乳液D,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丁酯同时,也将步骤(S2)得到的溶液C滴加入乳液D中,滴速为每5秒1滴;
(S4)当步骤(S3)中的丙烯酸丁酯和溶液C滴加结束后,反应体系升温至85℃,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入浓氨水调节混合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E;
(S5)将步骤(S4)得到的白色乳液E涂覆于面膜层表面,控制乳液E层厚度为0.2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透明的、附着于面膜层表面的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
(S6)将2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2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F;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G;
(S7)然后向步骤(S6)得到的溶液F中加入25重量份聚乙烯醇粉末、3.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5.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5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5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0min得到乳液H;
(S8)将盛有步骤(S7)得到的乳液H的容器在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在此温度和搅拌下将19重量份的丙烯酸羟丙酯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羟丙酯同时,也将步骤(S6)得到的溶液G滴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5秒1滴;当丙烯酸羟丙酯和溶液G滴加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5℃下,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浓氨水调节混合溶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I;
(S9)将步骤(S8)得到的白色乳液I涂覆在步骤(S5)得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表面,控制乳液I层厚度为0.1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附着于换气层表面的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的亲水层。
经由步骤(S1)-(S9)即可得到实施例4的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
实施例5
参照附图,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所述地膜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聚氯乙烯面膜层(1),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2)和亲水层(3),所述的聚氯乙烯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11),透气孔的孔径为0.5mm,面膜层中的透气孔的分布密度是5个/m2,所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负热材料(21)为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所述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丁酯35份、苯乙烯7份、氯磺化聚乙烯6.5份,负热材料3份,亲水层是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所述的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羟丙酯15份、苯乙烯1份、氯磺化聚乙烯1份、聚乙烯醇20份;
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溶于99重量份的甲苯溶剂中获得溶液A,然后将颗粒大小为48-32目、30重量份的ZrW2O8在25℃下浸泡在A溶液中15h,再将浸泡过的ZrW2O8取出,室温下风干10h后得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其中过氧化苯甲酰重量占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总重量的0.12%;
(S2)在容器中将6.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7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B;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2.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3.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0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min得到乳液D;
(S3)将盛有乳液D的容器至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从在步骤(S1)得到的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颗粒中取出3重量份加入至乳液D中,搅拌下再将35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滴加进乳液D,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丁酯同时,也将步骤(S2)得到的溶液C滴加入乳液D中,滴速为每5秒1滴;
(S4)当步骤(S3)中的丙烯酸丁酯和溶液C滴加结束后,反应体系升温至85℃,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入浓氨水调节混合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E;
(S5)将步骤(S4)得到的白色乳液E涂覆于面膜层表面,控制乳液E层厚度为0.3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透明的、附着于面膜层表面的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
(S6)将1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1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F;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G;
(S7)然后向步骤(S6)得到的溶液F中加入20重量份聚乙烯醇粉末、3.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5.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5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60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0min得到乳液H;
(S8)将盛有步骤(S7)得到的乳液H的容器在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在此温度和搅拌下将15重量份的丙烯酸羟丙酯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羟丙酯同时,也将步骤(S6)得到的溶液G滴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5秒1滴;当丙烯酸羟丙酯和溶液G滴加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5℃下,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浓氨水调节混合溶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I;
(S9)将步骤(S8)得到的白色乳液I涂覆在步骤(S5)得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表面,控制乳液I层厚度为0.2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附着于换气层表面的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的亲水层。
经由步骤(S1)-(S9)即可得到实施例5的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
对比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4所述步骤制备地膜,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中没有负热材料,其它涉及地膜结构、面膜层的材质及透气孔的孔径和密度、组分组成及组分含量等皆与实施例4相同。本实施例制备步骤如下:
(S1)在容器中将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6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B;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2.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3.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5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min得到乳液D;
(S2)将盛有乳液D的容器至水浴中加热至82℃,搅拌下将32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滴加进乳液D,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丁酯同时,也将步骤(S1)得到的溶液C滴加入乳液D中,滴速为每5秒1滴;
其余制备步骤与实施例4制备步骤(S4)-(S9)相同。
对比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4所述制备地膜,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中负热材料为ZrW2O8,而不是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其它涉及地膜结构、面膜层的材质及透气孔的孔径和密度、组分组成及组分含量等皆与实施例4相同。本实施例制备步骤如下:
(S1)在容器中将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6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B;将总量为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2.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3.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5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min得到乳液D;
(S2)将盛有乳液D的容器至水浴加热至82℃,然后将大小为60-48目、4重量份的ZrW2O8颗粒加入至步骤(S2)得到的乳液D中,搅拌下再将32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滴加进乳液D,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丁酯同时,也将步骤(S1)得到的溶液C滴加入乳液D中,滴速为每5秒1滴;
其余制备步骤与实施例4制备步骤(S4)-(S9)相同。
对比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4所述制备地膜,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中负热材料的颗粒大小为9-28目,该用量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之外,其它涉及地膜结构、面膜层的材质及透气孔的孔径和密度、组分组成及组分含量等皆与实施例4相同。本实施例制备步骤如下:
(S1)将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溶于99重量份的甲苯溶剂中获得溶液A,然后将颗粒大小为9-28目、30重量份的ZrW2O8在25℃下浸泡在A溶液中15h,再将浸泡过的ZrW2O8取出,室温下风干10h后得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其中过氧化苯甲酰重量占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总重量的0.12%;
其余制备步骤与实施例4制备步骤(S2)-(S9)相同。
对比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4所述制备地膜,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中负热材料的颗粒大小为115-400目,该用量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之外,其它涉及地膜结构、面膜层的材质及透气孔的孔径和密度、组分组成及组分含量等皆与实施例4相同。本实施例制备步骤如下:
(S1)将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溶于99重量份的甲苯溶剂中获得溶液A,然后将颗粒大小为115-400目、30重量份的ZrW2O8在25℃下浸泡在A溶液中15h,再将浸泡过的ZrW2O8取出,室温下风干10h后得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其中过氧化苯甲酰重量占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总重量的0.12%;
其余制备步骤与实施例4制备步骤(S2)-(S9)相同。
对比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4所述制备地膜,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换气层中丙烯酸羟丙酯的用量为10重量份,聚乙烯醇15重量份,这两者的用量均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之外,其它涉及地膜结构、面膜层的材质及透气孔的孔径和密度、组分组成及组分含量等皆与实施例4相同。本实施例制备步骤如下:
本实施例制备步骤(S1)-(S6)与实施例4的步骤(S1)-(S6)相同。
(S7)然后向步骤(S6)得到的溶液F中加入15重量份聚乙烯醇粉末、3.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5.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5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5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0min得到乳液H;
(S8)将盛有步骤(S7)得到的乳液H的容器在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在此温度和搅拌下将10重量份的丙烯酸羟丙酯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羟丙酯同时,也将步骤(S6)得到的溶液G滴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5秒1滴;当丙烯酸羟丙酯和溶液G滴加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5℃下,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浓氨水调节混合溶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I;
本实施例制备步骤(S9)与实施例4的制备步骤(S9)相同。
对比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4所述制备地膜,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换气层和亲水层中皆没有氯磺化聚乙烯,其它涉及地膜结构、面膜层的材质及透气孔的孔径和密度、组分组成及组分含量等皆与实施例4相同。本实施例制备步骤如下:
本实施例制备步骤(S1)与实施例4的步骤(S1)相同。
(S2)在容器中加入6重量份的苯乙烯获得溶液B;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2.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3.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5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min得到乳液D;
本实施例制备步骤(S3)和(S4)与实施例4的步骤(S3)和(S4)相同。
(S5)将步骤(S4)得到的白色乳液E涂覆于面膜层表面,控制乳液E层厚度为0.2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透明的、附着于面膜层表面的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
(S6)在容器中加入2重量份的苯乙烯获得溶液F;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G;
本实施例制备步骤(S7)和(S8)与实施例4的步骤(S7)和(S8)相同。
(S9)将步骤(S8)得到的白色乳液I涂覆在步骤(S5)得到的换气层表面,控制乳液I层厚度为0.1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附着于换气层表面的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的亲水层。
对比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是根据文献4制备了一种地膜,该地膜的中间层也含有负热材料,但负热材料为ZrW2O8,而不是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且上下两层皆为聚乙烯膜,本实施例地膜制备步骤如下:
(S1)首先将1重量份的液体橡胶溶解在3重量份的甲苯溶剂中,当液体橡胶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1重量份黑色的腐殖酸粉末,在室温下搅拌10h,搅拌速度为250r/min,搅拌结束后得到黑色的液体橡胶复合腐殖酸胶液;
(S2)向步骤(S1)得到的液体橡胶复合腐殖酸胶液中加入颗粒65-80目的ZrW2O8负热材料颗粒,其中ZrW2O8颗粒与液体天然橡胶复合腐殖酸胶液的重量比是1:26.8(排除掉胶液中溶剂,这一重量比与实施例4中负热材料在换气层共聚物中的占比相同),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0h,搅拌速度为250r/min,搅拌结束后得到含有ZrW2O8负热材料颗粒的液体橡胶复合腐殖酸胶液;
(S3)将步骤(S2)得到的含有ZrW2O8负热材料颗粒的液体橡胶复合腐殖酸胶液涂抹在一层带有透气孔(孔径为是1.1mm,透气孔的分布密度是9个/m2,与实施例4相同)的聚乙烯薄膜上,控制含有ZrW2O8负热材料颗粒的液体天然橡胶复合腐殖酸胶液的厚度是0.2mm(与实施例4中间层厚度相同),然后在含有ZrW2O8负热材料颗粒的液体天然橡胶复合腐殖酸胶液层的上方,再铺设一层带有透气孔(孔径为是1.1mm,透气孔的分布密度是9个/m2)的聚乙烯膜,得到三层复合膜,即上下两层皆是带透气孔的聚乙烯膜,中间层是含有ZrW2O8负热材料颗粒的液体橡胶复合腐殖酸胶液层;
(S4)将步骤(S3)得到的复合膜在50-70℃下风干,使得复合膜中间层胶液中的有机溶剂从上下两层聚乙烯膜上的透气孔挥发出去,最终得到一种黑色地膜。
应用实施例13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实施例4、实施例5、对比实施例6-12得到的地膜覆盖到土壤表面,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S1)选取一蔬菜种植田地,地点是东经:118.97539027571867°和北纬:32.066403113172214°,在该田地种植茼蒿;
(S2)于2018年11月2日,在该田地施加尿素肥料,尿素施加量为25g/m2,并在该田地上划分大小为0.5m×0.5m的田地10块,每块田地间隔0.1m;
(S3)取实施例1、实施例4、实施例5、对比实施例6-12制备的地膜,在地膜上裁剪出0.8m×0.8m大小,分别铺设在这10块田地上,地膜离地约有10cm的高度,每块地膜的边缘处皆埋入每块田地边缘的地下5cm,用土块压紧,保证地膜所围的空间是一个密闭的空间。
效果实施例
本实施例对应用实施例13中各地膜(包括实施例1、实施例4、实施例5、对比实施例6-12得到的地膜)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1、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测试试验
采用GPRS型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型号:JXBS-7001-TR,供应商:精讯畅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该传感器是依托手机信号网络进行土壤温、湿度数据传输)自动测量和上传地膜覆盖的土壤深度在5cm处的平均温度。测量时间段为2018年11月5-7日连续3天,测量时间是每天白天12:00点和夜间2:00点,土壤平均温度=(3天某一时间点土壤温度之和)/3。
2、地膜换气性能测试试验。
(1)CO2气体测试
采用GPRS型二氧化碳传感器(型号:JXBS-7001-CO2,供应商:精讯畅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该传感器依托手机信号网络进行气体中CO2浓度数据传输)自动测量和上传地膜覆盖空间中CO2气体的平均浓度。测量时间段为2018年11月5-7日连续3天,测量时间是每天白天12:00点和夜间2:00点,CO2平均浓度=(3天某一时间点CO2浓度之和)/3。
(2)NH3气体浓度测试
采用GPRS型氨气传感器(型号:JXBS-7001-NH3,供应商:精讯畅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该传感器依托手机信号网络进行气体中氨气浓度数据传输)自动测量和上传地膜覆盖空间中NH3气体的平均浓度。测量时间段为2018年11月5-7日连续3天,测量时间是每天白天12:00点和夜间2:00点,NH3平均浓度=(3天某一时间点NH3浓度之和)/3。
3、地膜结水珠试验
选取地膜上一块面积为0.1m×0.1m,统计该面积内直径大于2mm水珠的平均个数。文献4(张胜军等,膜下凝结水珠对滴灌带灼伤的研究[J],节水灌溉,2014,6,29-31)介绍地膜水珠直径大于一定值(例如:5mm)时,水珠形成的透镜体能聚焦太阳光,能明显灼烧到地膜覆盖下的农作物,因此地膜上水珠的个数越少越有利于农业生产。测量时间段为2018年11月5-7日连续3天,测量时间是每天白天12:00点,水珠的平均个数=(3天水珠个数之和)/3。
4、地膜朝向土壤一面的接触角测试
接通DSA100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电源,然后将每个实施例得到地膜剪取大小相等的3片膜试样,将这3片膜试样的朝向土壤一面朝上固定在工作台上,将0.01ml的蒸馏水在针头上形成水滴,滴于膜试样表面,当水滴在膜试样上静置50s,转动目镜中的十字线作水滴与膜试样接触点处的切线,切线与膜试样水平面的夹角即为接触角。在3个不同位置测量接触角,取其平均值作为这个膜试样朝向土壤一面的接触角。
5、从表1-4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4、5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在白天12点时它们对应的土壤温度能维持在15.9-16.1℃,此温度范围与白天的环境温度相似;夜间2点时土壤的温度能维持在15.4-15.7℃,能比环境温度高出约8.6℃。这是因为白天时地膜换气孔隙开放,白天外界环境中的热空气进入到地膜空间,热空气能加热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达到与环境温度相似程度,而夜间时实施例1、4、5地膜的换气孔隙关闭,夜间寒冷空气进入不到地膜覆盖的空间,这使得地膜覆盖土壤的温度降低不至过快,因此夜间实施例1、4、5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可以远高于外界环境温度。实施例1、4、5地膜覆盖的空间在白天12点时二氧化碳的浓度范围为370-381ppm,夜间2点时二氧化碳的浓度范围为968-1000ppm,夜间地膜覆盖空间中二氧化碳浓度比白天二氧化碳浓度大的原因是,农作物白天在阳光的作用下以光合作用为主,会吸收二氧化碳,夜间农作物以呼吸作用为主,夜间会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实施例1、4、5的地膜覆盖空间在白天二氧化碳浓度尽管变低,但是二氧化碳浓度仍然高于光合作用所需的300ppm,这足能维持农作物正常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在白天时实施例1、4、5地膜上的换气孔打开,外界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能补充进地膜覆盖的空间,使得地膜覆盖空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至于降至过低。实施例1、4、5地膜覆盖的空间在白天12点时氨气的浓度范围为0.7-0.9ppm,夜间2点时氨气的浓度范围为0.9-1.2ppm,这样的氨气范围远低于5ppm,不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伤害,这是由于实施例1、4、5地膜的换气孔在白天能够开放,使得有害氨气气体能够及时释放到外界环境中,不会在地膜覆盖的空间内不断积累。实施例1、4、5地膜的亲水层的接触角皆小于10°,说明实施例1、4、5地膜的亲水层的亲水性优异,水滴在这样的亲水层会铺展开而不会结成水滴,表4结果显示实施例1、4、5地膜表面的确没有发现明显的水滴,说明上述实施例地膜的亲水层产生了不结水滴的效果。上述这些都说明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分范围和制备方法下所制备出来的地膜能够有效维持土壤的温度、有效提升地膜覆盖空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降低氨气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地膜上没有明显水珠。
就对比实施例6而言,表2结果显示对比实施6例制备的地膜所覆盖的空间中二氧化碳浓度在白天12点时为100ppm,这已经远低于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300ppm;另外对比实施例6制备的地膜所覆盖的空间中氨气浓度为46-5.2ppm,是实施例4地膜所覆盖空间中氨气浓度的5.1-7.4倍。对比实施例6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其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中没有负热材料,因此对比实施例6制备的地膜也就没有能够随温度变化而换气的性能,这会导致对比实施例6地膜不能及时从外界新鲜空气中补充二氧化碳进入地膜空间,也不能及时排出对比实施例6地膜覆盖空间中的有害氨气气体。
就对比实施例7而言,表2结果显示对比实施例7制备的地膜所覆盖的空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白天12点时为210ppm,这已经远低于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300ppm浓度;另外对比实施例7制备的地膜所覆盖的空间中氨气的浓度为4.1-4.2ppm,是实施4地膜所覆盖空间中氨气浓度的4.6-6倍。对比实施例7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其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中的负热材料是ZrW2O8,而不是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没有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就不能引发负热材料颗粒周围的有机单体在其颗粒表面聚合,也就不能在负热材料颗粒表面形成致密的、刚性的高分子壳体,这就引起了当温度升高时,ZrW2O8颗粒随温度的升高而收缩,但是ZrW2O8颗粒周围的刚性不强的高分子基体也随之收缩变形,也就导致了负热材料与高分子壳体之间没有产生有效的孔隙,因此对比实施7地膜没有有效的换气作用,这就导致对比实施7地膜不能及时将外界新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补充进地膜覆盖空间,也不能及时排出地膜覆盖空间中的氨气气体。
就对比实施8而言,表1结果显示,对比实施例8制备的地膜所覆盖的土壤温度在夜间2点的温度是10.1℃,比实施例4低了5.6℃,即对比实施例8地膜在夜间没有有效维持土壤温度。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8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中负热材料的颗粒大小为9-28目,即负热材料颗粒的尺寸已大于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这使得负热材料颗粒尺寸远超出了换气层和亲水层的厚度之和,即部分负热材料颗粒不仅贯穿了换气层和亲水层,还从亲水层表面明显突出来一部分,这导致高分子基体或壳体对负热材料难以形成有效的包覆,即负热材料颗粒与高分子基体之间始终会产生较大的空隙缺陷,因此夜间寒冷的空气会通过这些较大的空隙进入到地膜所覆盖的空间,从而使地膜所覆盖的土壤温度在夜间降低过快。
就对比实施例9而言,表2结果显示对比实施例9地膜所覆盖的空间中二氧化碳浓度在白天12点时为180ppm,这远低于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300ppm;另外对比实施例9制备的地膜所覆盖的空间中氨气浓度也达到了4.0-4.1ppm,是实施例4地膜所覆盖空间中氨气浓度的4.6-5.8倍。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9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中负热材料的颗粒大小为115-400目,该尺寸低于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这会导致负热材料颗粒过于深埋在换气层和亲水层中,负热材料与高分子基体之间的空隙也深埋于高分子基体内部,而换气层和亲水层表面则无明显孔隙,这就难以实现膜内外的气体进行有效交换。
就对比实施10而言,表4结果显示对比实施10制备的地膜上所结水珠的个数达到了40个,其亲水层接触角为113°,远高于实施例4所制备的地膜所结水珠0个和亲水层接触角4°。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10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换气层中丙烯酸羟丙酯的用量为10重量份,聚乙烯醇为15重量份,这两者的用量均低于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就会导致亲水层中的亲水组分过少,使得对比实施例10地膜的亲水层难以将水珠铺展开并结较多的水珠。对比实施例10地膜上较多的水珠既阻碍日光进入地膜空间,水珠的蒸发也吸收了较多的日光能,因此对比实施例10地膜的土壤温度(白天12点为13.4℃,夜间2点为11.1℃)也远低于实施例4地膜的土壤温度。
就对比实施11而言,表1结果显示对比实施例11地膜所覆盖的土壤温度,在白天12点时为12℃,在夜间2点时为9.6℃,皆远低于实施例4地膜所覆盖的土壤温度。表4结果显示对比实施11地膜上所结水珠的个数达到了29个,其亲水层的接触角为86°,远高于实施例4地膜所结水珠0个和亲水层的接触角4°。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11地膜与实施例4地膜的区别是换气层和亲水层中皆没有氯磺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具有很好的粘接性,可以使各涂层之间有效地相容和粘接在一起,而对比实施例11没有使用氯磺化聚乙烯,这导致换气层在面膜层上的附着性并不是很好,换气层与面膜层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孔隙,这使得地膜外夜间寒冷空气很容易通过空隙进入到地膜空间内,从而使土壤温度降低过快。另外对比实施例11的亲水层也没有使用氯磺化聚乙烯,使得亲水层在换气层表面的附着性也不是很好,导致部分亲水层脱落,亲水层的亲水性降低,因此对比实施例11地膜上所结的水珠较多。
就对比实施例12而言,表1结果显示对比实施例12制备的地膜所覆盖的土壤温度,在白天12点时为11.9℃,在夜间2点时为9.8℃,皆远低于实施例4地膜所覆盖的土壤温度。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12制备的地膜呈黑色,不透明,阳光不易直接透过地膜加热地膜覆盖的空间和土壤,导致土壤温度升温慢,特别是在冬季,白天12点时正是一天内日光最为充足时,但是对比实施例12没能有效利用这一时间段的日光能来快速提高土壤温度,也由于在白天日光最充足时土壤没能吸收和存储足够多的热量,因此在夜间时对比实施例12地膜所覆盖的土壤温度也较低。表2结果显示对比实施12地膜所覆盖的空间中二氧化碳浓度在白天12点时为230ppm,已经远低于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300ppm的浓度;另外对比实施例12地膜所覆盖的空间中氨气的浓度为5.1ppm,也远高于实施4地膜所覆盖空间中氨气浓度。这可能是因为对比实施例12的中间层没有使用实施例4那样的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单体,以及没有使用负载了引发剂的负热材料,这就导致没有在负热材料颗粒表面形成致密且有刚性的高分子壳体,进而导致负热材料颗粒在膨胀或收缩时,负热材料颗粒周围的高分子基体因弹性过大也随之膨胀或收缩,使得负热材料颗粒与高分子基体之间的孔隙可能过小,这导致对比实施例12地膜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温度调节孔隙大小和换气的作用,最终引起外界新鲜空气中的CO2难以补充到对比实施例12地膜覆盖的空间内,以及对比实施例12地膜覆盖空间中的NH3难以被及时交换到地膜外。表4结果显示对比实施12地膜上结水珠的个数达到了62个,其朝向土壤表面的接触角为121°,远高于实施例4所制备的地膜所结水珠0个和亲水层的接触角4°。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12地膜的上下层皆是聚乙烯的疏水高分子材质,这种材质的地膜易结水珠,这些水珠阻碍了阳光直射入地膜覆盖空间,同时这些水珠蒸发也吸收了大量热能,这也是导致对比实施12地膜所覆盖土壤温度较低的重要因素。
表1实施例1、实施例4、实施例5、对比实施例6~12得到的地膜所覆盖的土壤在深度为5cm位置的平均温度,地膜外白天12:00点的环境平均温度是16.4℃,地膜外夜间2:00点的环境平均温度是6.8℃
样品 白天12:00点土壤平均温度 夜间2:00点土壤平均温度
实施例1 15.9℃ 15.4℃
实施例4 16.1℃ 15.7℃
实施例5 16.1℃ 15.5℃
对比实施例6 16.3℃ 16.1℃
对比实施例7 16.1℃ 15.7℃
对比实施例8 13.3℃ 10.1℃
对比实施例9 16.2℃ 16.0℃
对比实施例10 13.4℃ 11.1℃
对比实施例11 12℃ 9.6℃
对比实施例12 11.9℃ 9.8℃
表2实施例1、实施例4、实施例5、对比实施例6~12得到的地膜所覆盖空间中CO2气体平均浓度,地膜外环境中CO2气体平均浓度为400ppm
Figure GDA0004151118690000321
Figure GDA0004151118690000331
表3实施例1、实施例4、实施例5、对比实施例6~12得到的地膜所覆盖空间中NH3气体平均浓度,地膜外环境中NH3气体平均浓度为0ppm
Figure GDA0004151118690000332
表4实施例1、实施例4、实施例5、对比实施例6~12得到的地膜在0.1m×0.1m面积上所结水珠的平均个数及它们朝向土壤表面的接触角
Figure GDA0004151118690000333
Figure GDA0004151118690000341

Claims (8)

1.一种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面膜层(1),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2)和亲水层(3),所述的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11),所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负热材料(21)为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所述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丁酯24-35份、苯乙烯3-7份、氯磺化聚乙烯2.5-6.5份,负热材料3-6份,亲水层是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所述的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羟丙酯15-30份、苯乙烯1-5份、氯磺化聚乙烯1-5份、聚乙烯醇20-40份;一种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溶于99重量份的甲苯溶剂中获得溶液A,然后将颗粒大小为100-32目、30重量份的ZrW2O8在25℃下浸泡在A溶液中15h,再将浸泡过的ZrW2O8取出,室温下风干10h后得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其中过氧化苯甲酰重量占到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总重量的0.1-0.12%;
(S2)在容器中将2.5-6.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3-7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B;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OP-10乳化剂和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0-360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min后得到乳液D;
(S3)将盛有乳液D的容器至水浴中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从在步骤(S1)得到的负载过氧化苯甲酰的ZrW2O8负热材料颗粒中取出3-6重量份加入至乳液D中,搅拌下再将24-35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滴加进乳液D,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丁酯同时,也将步骤(S2)得到的溶液C滴加入乳液D中,滴速为每5秒1滴;
(S4)当步骤(S3)中的丙烯酸丁酯和溶液C滴加结束后,反应体系升温至一定温度,并在一定的搅拌速度下恒温搅拌反应一定的时间;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入浓氨水调节混合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E;
(S5)基于步骤(S1)-(S4)的可温度调节换气层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的:将步骤(S4)得到的白色乳液E涂覆于面膜层表面,控制乳液E层厚度为0.1-0.3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透明的、附着于面膜层表面的由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组成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
(S6)将1-5重量份的氯磺化聚乙烯溶解在1-5重量份的苯乙烯中获得溶液F;将0.5重量份的过硫酸铵引发剂溶解在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G;
(S7)然后向步骤(S6)得到的溶液F中加入20-40重量份聚乙烯醇粉末、3.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5.1重量份的OP-10乳化剂、5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转速为350-360r/min之间室温下搅拌300min得到乳液H;
(S8)将盛有步骤(S7)得到的乳液H的容器在水浴中加热至82℃,然后在此温度和搅拌下将15-30重量份的丙烯酸羟丙酯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2秒1滴,搅拌速度为250r/min;在滴加丙烯酸羟丙酯同时,也将步骤(S6)得到的溶液G滴加入乳液H,滴速为每5秒1滴;当丙烯酸羟丙酯和溶液G滴加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5℃下,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5h,搅拌速度为250r/min;当恒温搅拌反应结束后,所得混合液降至室温,再加浓氨水调节混合溶液pH至中性,得到白色乳液I;
(S9)将步骤(S8)得到的白色乳液I涂覆在步骤(S5)得到的可温度调节的换气层表面,控制乳液I层厚度为0.08-0.2mm,室温下干燥后得到附着于换气层表面的由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组成的亲水层;
经由步骤(S1)-(S9)即可得到一种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膜层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所述的面膜层分布着透气孔的孔径大小为0.5-3mm,透气孔的分布密度为5-20个/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共聚物复合负热材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丁酯32份、苯乙烯6份、氯磺化聚乙烯5份,负热材料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丙烯酸羟丙酯19份、苯乙烯2份、氯磺化聚乙烯2份、聚乙烯醇2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S2)中所述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是2.3重量份,OP-10乳化剂是3.1重量份,去离子水是2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S3)中所述的乳液D的容器至水浴中加热至的温度为8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S4)中所述的当步骤(S3)中的丙烯酸丁酯和溶液C滴加结束后,反应体系升温至的温度为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S4)中所述的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5h,搅拌速度为250r/min。
CN202210519817.4A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982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9817.4A CN114982536B (zh)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9817.4A CN114982536B (zh)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
CN202110144477.7A CN112806199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4477.7A Division CN112806199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2536A CN114982536A (zh) 2022-09-02
CN114982536B true CN114982536B (zh) 2023-05-09

Family

ID=7586058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4477.7A Active CN112806199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519817.4A Active CN114982536B (zh)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
CN202210519840.3A Active CN114793722B (zh) 2021-02-02 2021-02-02 负载型负热材料调控透气的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4477.7A Active CN112806199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可透气无水滴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9840.3A Active CN114793722B (zh) 2021-02-02 2021-02-02 负载型负热材料调控透气的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8061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8070B (zh) * 2021-06-25 2022-1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一种手套用氯磺化聚乙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81301B (zh) * 2021-08-19 2023-06-0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蒜渣-淀粉基液体地膜的制备方法
CN113861349B (zh) * 2021-10-13 2023-05-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一种改性氯磺化聚乙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18621A (zh) * 2022-02-22 2023-10-24 南京林业大学 含负载过氧化苯甲酰负热材料的换气抗虫地膜制备方法
CN116987308A (zh) * 2022-02-22 2023-11-03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大蒜提取物和聚乙烯醇的抗虫地膜制备方法
CN115486301B (zh) * 2022-08-03 2023-11-10 河南森涛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式育苗床和育苗用水气调节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22263A (en) * 1956-07-21 1962-02-20 Hoechst Ag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lasticized 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or plasticized polymers of vinylidene chloride
CN109161059A (zh) * 2018-09-14 2019-01-08 蚌埠创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生物可控降解多功能农用除草保墒地膜
CN212035155U (zh) * 2020-02-25 2020-12-0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含氯磺化天然橡胶的透气保温地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10146B2 (ja) * 1996-02-08 2005-01-12 大倉工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フィルム
JPH09323383A (ja) * 1996-06-06 1997-12-16 Mitsubishi Chem Mkv Co 屋外展張用フィルム
CA2272549A1 (en) * 1996-11-25 1998-06-04 Michael K. Laughner Polymer blends with controlled morphologies
EP1591471A4 (en) * 2003-02-04 2007-07-25 Toray Industries FILM AND COMPOSITE MATERIAL WATER-RESISTANT AND PERMEABLE TO MOISTURE,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4774036B2 (ja) * 2007-12-28 2011-09-14 みかど化工株式会社 農業用マルチ資材及び野菜類の初期生育方法
CN101990836B (zh) * 2010-09-09 2011-11-16 四川省励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
CN102337014B (zh) * 2011-11-01 2013-01-09 深圳市欣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膨胀系数可控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36761B (zh) * 2016-08-15 2018-06-15 山东天汇防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25061A (zh) * 2016-12-05 2017-09-05 广东乐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涂覆防水层的可降解地膜
CN108059727B (zh) * 2017-12-21 2021-07-27 台州尚瑞特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黑色涂层的隔热塑料地膜及制备方法
CN109197283A (zh) * 2018-09-08 2019-01-15 佛山市森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保水地膜的制备方法
CN212035156U (zh) * 2020-02-25 2020-12-0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可透气吸热的液体橡胶基地膜
CN111480500A (zh) * 2020-04-13 2020-08-04 梁玉祥 一种多功能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22263A (en) * 1956-07-21 1962-02-20 Hoechst Ag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lasticized 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or plasticized polymers of vinylidene chloride
CN109161059A (zh) * 2018-09-14 2019-01-08 蚌埠创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生物可控降解多功能农用除草保墒地膜
CN212035155U (zh) * 2020-02-25 2020-12-0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含氯磺化天然橡胶的透气保温地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6199B (zh) 2022-04-19
CN114982536A (zh) 2022-09-02
CN112806199A (zh) 2021-05-18
CN114793722B (zh) 2023-05-05
CN114793722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82536B (zh) 基于可温度调节换气层的透气无水滴地膜制备方法
US7166224B2 (en) Water purification apparatus
MXPA06006248A (es) Material particulado que retiene agua para cultivar plantas que tiene resina absorbente de agua como componente princi
US20150232391A1 (en) Fibrous-mass product, and artificial soil using fibrous-mass product
CN108690333A (zh) 一种高阻隔可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7847B (zh) 一种环保型园林有机覆盖组合物
CN111154166B (zh) 一种油页岩半焦基多功能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EP1051354B1 (en) Plant growing medium with hydrophilic membrane and use of the membrane to control moisture
CN212035155U (zh) 一种含氯磺化天然橡胶的透气保温地膜
WO2018091986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functionalized sands
CN107987345B (zh) 一种可控透水透气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008042A1 (ja) 植物栽培システム
CN115119672B (zh) 一种防虫换气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4339027U (zh) 一种换气亲水地膜
EP1541012A1 (en) Heat insulation material for 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facility
CN212035156U (zh) 一种可透气吸热的液体橡胶基地膜
CN114561033B (zh) 一种蒜提取物基抗虫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038045A (ja) 有孔マルチフィルム
CN202035342U (zh) 一种能够降解的除草地膜
Schettini et 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novative biodegradable spray coating for soil mulching in greenhouse cultivation
CN206851515U (zh) 一种隔热防雾日光温室
JPH0724516B2 (ja) 果実の隔年結果防止方法
CN202068794U (zh) 一种能够降解的杀虫地膜
JPH05153868A (ja) 遮熱用被覆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11845U (ja) 地温調節農業用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