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1496A - 干燥机 - Google Patents

干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1496A
CN114981496A CN202180009745.2A CN202180009745A CN114981496A CN 114981496 A CN114981496 A CN 114981496A CN 202180009745 A CN202180009745 A CN 202180009745A CN 114981496 A CN114981496 A CN 114981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microwaves
rotary tub
drying
microwave ir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97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大辅
西村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81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1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06F33/50Control of washer-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06F33/50Control of washer-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33/52Control of the operational step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1/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 F26B11/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 F26B11/04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slightly-inclined axi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4Mode transformers or mode stirr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干燥机具备:槽(1),其收容干燥对象物;照射部(31),其照射电磁波;分支部,其将从照射部(31)照射出的电磁波分支为多个电磁波;多个波导管,所述多个波导管用于将多个电磁波分别从分支部传输到槽(1);以及控制部(40),其控制照射部(31)。构成为向槽(1)内照射多个电磁波。构成为通过使多个电磁波相互叠加来降低槽(1)内的最大电场强度。

Description

干燥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对衣物等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的干燥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在对衣物的水分进行加热的热源中使用微波、即电磁波的方法,来作为实现衣物干燥机和洗涤干燥机等的干燥性能的高速化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向衣物照射微波来直接加热衣物的水分,由此能够迅速地使衣物的水分蒸发。因而,与以往的使用了加热器和热泵等的暖风干燥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使衣物干燥。
图17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的衣物干燥机的框图。该衣物干燥机具备:微波照射单元101,其向衣物照射微波;衣物库102,其收纳衣物;送风机103,其向衣物库102内导入外部空气并送出衣物库102内的空气;以及加热器104,其用于对衣物进行干燥。另外,该衣物干燥机具备:微波控制单元105,其控制微波照射单元101;微波反射探测单元106,其感测微波的反射的状态;以及控制电路107,其控制微波控制单元105。
该结构的衣物干燥机利用微波直接加热附着于衣物纤维的水,由此能够在衣物的含水率为约30%以下的情况下缩短衣物的干燥时间。另外,能够在衣物带有金属纽扣等的情况下通过探测到微波的反射波发生了异常,来停止微波的照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00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以往的衣物干燥机中,在被收纳到衣物库102内的衣物带有纽扣和拉链等金属的情况下,如果衣物库102内的微波的电场强度变强而产生火花(spark),则是危险的。因此,即使在收纳有带金属的衣物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降低火花的产生的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本公开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提供一种更适当地控制通过照射电磁波来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的干燥机的技术。
本公开的干燥机具备:槽,其收容干燥对象物;照射部,其照射电磁波;分支部,其将从照射部照射出的电磁波分支为多个电磁波;多个波导管,所述多个波导管用于将多个电磁波分别从分支部传输到槽;以及控制部,其控制照射部。构成为向槽内照射多个电磁波。构成为通过使多个电磁波相互叠加来降低槽内的最大电场强度。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更适当地控制通过照射电磁波来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的干燥机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洗涤干燥机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微波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微波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由微波探测部探测到的反射波的强度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由输出调整部对微波照射部的输出进行调整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微波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微波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设置有相位差的情况下的旋转槽内的电场强度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另一微波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0是概要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洗涤干燥机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微波照射口的配置的图。
图12是概要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洗涤干燥机的电磁波屏蔽件的结构以及微波照射的情形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3是概要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其它洗涤干燥机的电磁波屏蔽件的结构以及微波照射的情形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4是概要性地示出实施方式4的衣物干燥机的电磁波屏蔽件的结构以及微波照射的情形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微波照射口的配置的图。
图16是示出其它实施方式的微波照射口的配置的图。
图17是以往的衣物干燥机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其中,有时省略非必要的详细的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已经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者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
此外,附图以及下面的说明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而提供的,并非意图通过它们来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实施方式1)
下面,使用图1~图5来说明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干燥机的一例,使用对衣物等洗涤物进行加热来使洗涤物干燥的滚筒式的洗涤干燥机50进行说明。
图1是概要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洗涤干燥机50的结构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50具有对衣物等洗涤物进行洗涤并进行干燥的功能。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50作为仅执行洗涤功能的洗衣机发挥功能,作为仅执行干燥功能的干燥机发挥功能,作为执行洗涤功能和干燥功能的洗涤干燥机发挥功能。此外,将图1的左方向定义为洗涤干燥机50的前表面侧。
如图1所示,洗涤干燥机50具有外槽3和旋转槽1来作为用于收容被清洗物即洗涤物以及作为液体的洗涤水的洗涤槽(槽)。
外槽3形成为能够积存清洗水的有底圆筒形状。外槽3通过设置在外槽3的下方的减振器4而以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在壳体2(主体)内。用于收容衣物等洗涤物的旋转槽1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在外槽3内。此外,在提及干燥功能的情况下,衣物等洗涤物也称为干燥对象物。旋转槽1形成为有底圆筒形状。旋转槽1设置为旋转轴相对于水平前高后低、即、使洗涤干燥机50的前方相对地向上方倾斜。此外,旋转槽1的旋转轴也可以水平地构成。
在外槽3的背面安装有驱动马达6。驱动马达6使旋转槽1绕旋转轴沿正向和反向进行旋转。洗涤干燥机50通过由驱动马达6的驱动引起的旋转槽1的旋转,来对收容于旋转槽1内的洗涤物进行搅拌清洗、漂洗、脱水及干燥。
在壳体2的前部以与旋转槽1及外槽3的开口端侧相向的方式设置有门体5。使用者通过打开门体5,从而能够针对旋转槽1取出放入洗涤物(衣物)。
另外,在外槽3的前部开口部的缘部以遍及缘部的整周的方式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构件(未图示)。当使用者关闭门体5时,密封构件被门体5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确保外槽3针对机外的水密性和气密性。
供水管13与外槽3的上部连接。供水阀12设置在供水管13的中途。供水阀12经由供水管13向外槽3内供给水。另外,排水管11与外槽3的最下部连接。排水阀10设置在排水管11的中途。排水阀10将外槽3内的水经由排水管11排出到机外。
在外槽3的下方设置有减振器4。减振器4支承外槽3,并且在脱水时等使因旋转槽1内的洗涤物的偏移等而产生的外槽3的振动衰减。在减振器4中安装有布量探测部(未图示)。布量探测部根据因旋转槽1内的洗涤物等引起的重量变化来探测减振器4的轴沿上下进行位移的位移量。洗涤干燥机基于由布量探测部探测到的位移量来探测旋转槽1内的洗涤物的量。
另外,洗涤干燥机50具备:循环风道7,其用于使外槽3和旋转槽1内的空气进行循环;以及微波加热装置30,其对旋转槽1内的洗涤物的水分进行加热。构成对作为干燥对象物的衣物进行加热的加热部的微波加热装置30使微波从设置在外槽3内的微波照射口32照射,来对旋转槽1内的洗涤物的水分进行加热。
循环风道7构成为用于在干燥工序中使作为干燥对象物的洗涤物干燥的空气循环风道。在空气循环风道中包括外槽3和旋转槽1。循环风道7设置为与设置在外槽3的上部侧面的吹出口8即干燥用空气吹出口、设置在外槽3的后部侧面的排出口9即干燥用空气排出口及外槽3连接。
送风风扇16设置在循环风道7内来作为送风装置。送风风扇16使外槽3和旋转槽1内的干燥用空气在循环风道7内循环。
循环风道7与进气风道14及排气风道15连接。进气风道14将壳体2内的空气导入到循环风道7内。排气风道15将循环风道7内的空气排出到循环风道7外。进气风道14和排气风道15的未与循环风道7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分别向循环风道7外开放。排气风道15设置在比进气风道14靠干燥用空气的流动的上游侧的位置。此外,也可以不设置排气风道15,而通过排水管11将空气排出到循环风道7外。
在循环风道7中组入对干燥用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7。加热器17设置在比进气风道14靠下游侧且比吹出口8靠跟前的位置。加热器17也与微波加热装置30同样地构成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加热器17与微波加热装置30同时被通电或取代微波加热装置30而被通电。
此外,作为利用加热部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加热的方法,存在利用微波进行直接加热的方法以及通过利用加热器等对循环的空气或旋转槽1的内壁进行加热来间接地进行加热的方法等。通过将利用加热器17加热后的空气供给到旋转槽1并使该空气进行循环,从而能够使被微波加热后的水分相对于干燥对象物蒸发,并促进该水分从旋转槽1向外排出。此外,作为促进干燥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于组入加热器17。
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50利用从微波加热装置30经由微波照射口32照射到旋转槽1的微波来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此外,在由于干燥对象物的衣物等带有纽扣和拉链等金属而产生了火花的情况下或者在产生火花的可能性高的情况下,减少或停止从微波加热装置30照射到旋转槽1的微波的输出,并切换为利用加热器17进行的干燥。
接着,对干燥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当送风风扇16被驱动时,在旋转槽1内因从洗涤物夺取的水分而变为多湿状态的干燥用空气通过设置在外槽3的侧面下部的排出口9而流入到循环风道7或排气风道15。在未设置排气风道15的情况下,流入到循环风道7或排水管11。
流入到排气风道15的空气被排出到循环风道7外。另一方面,流入到循环风道7的空气因送风风扇16而被送向加热器17,在加热器17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该空气被加热器17加热。
进气风道14被设置为与送风风扇16的进气侧的循环风道7连通。进气风道14还被设置为与比加热器17靠上游侧的循环风道7连通。因而,从进气风道14进入的循环风道7外的空气在与流到循环风道7侧的干燥用空气混合后,通过加热器17。此时,在加热器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混合后的空气被加热器17加热。另外,通过使循环风道7外的空气与干燥用空气混合,从而与混合前的干燥用空气的湿度相比,混合后的干燥用空气的湿度变低。
通过加热器17后的空气通过吹出口8而再次被吹出到旋转槽1内。此外,在不具有洗涤功能的衣物干燥机中,也可以不具备用于积存清洗水的外槽3、供水阀12、供水管13以及排水阀10等。而且,旋转的旋转槽1与循环风道7的连接构成为旋转槽1在毛毡等密封构件上滑动。
流入温度探测部18设置在循环风道7内的吹出口8附近或加热器17附近。流入温度探测部18探测流入到旋转槽1的干燥用空气的温度。流入温度探测部18例如由热敏电阻等构成。
控制装置20设置在壳体2内。控制装置20控制送风风扇16和微波加热装置30等。控制装置20还控制驱动马达6、供水阀12以及排水阀10等,依次执行清洗、漂洗以及干燥各工序来进行洗涤干燥运转。
图2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微波加热装置30的结构。微波加热装置30具有:微波照射部31,其照射微波;波导管34,其是用于引导照射出的微波的传输路径;微波照射口32,其设置在波导管34的前端且外槽3内;以及微波控制装置40,其调整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的微波的输出。波导管34例如由方形波导管构成。
并且,微波加热装置30具有反射部33和微波探测部36。反射部33设置在波导管34内,使从旋转槽1反射后的微波的一部分或全部反射后照射到旋转槽1内。由此,能够减少能量损失来缩短干燥时间。另外,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即简单地实现使由微波加热装置30产生的微波分散地入射到旋转槽1内的结构。
微波探测部36设置在反射部33与微波照射口32之间,用于探测反射部33与微波照射口32之间的微波的强度。微波探测部36能够探测微波照射部31所照射的2.45GHz频段的频率的微波。微波探测部36探测从旋转槽1反射后返回到微波照射部31的反射波的强度。微波探测部36由于设置在旋转槽1与反射部33之间,因此不会受到微波照射部31的影响,能够高精度地探测从旋转槽1反射的微波的反射波的强度。
如后述那样,基于被照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的强度与从旋转槽1反射后的反射波的强度之比,来估计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的量。在该情况下,微波探测部36也探测被照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的强度。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微波探测部36能够如一般的定向耦合器那样分别探测从微波照射部31向旋转槽1的方向行进的微波的入射波的强度以及从旋转槽1向微波照射部31的方向行进的微波的反射波的强度。另外,也可以设置多个微波探测部36,从而能够分别探测入射波和反射波。
另外,微波探测部36也可以探测被照射到旋转槽1内的入射波与从旋转槽1反射后的反射波的合成波的强度。在该情况下,由于也可以不设置定向耦合器,因此能够抑制洗涤干燥机50的制造成本和尺寸等。此外,作为波导管34的前端部的微波照射口32也可以与波导管34成为一体。
微波照射部31是磁控管等微波振荡器,用于激发微波加热装置可使用的2.45GHz频段的频率的电磁波。此外,微波照射部31所发出的电磁波不限于作为ISM(IndustryScience Medical: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而分配的2.45GHz频段的频率的电磁波,也可以是同样地分配的915MHz频段等频率的电磁波。
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由微波控制装置40调整为任意的输出的微波。照射出的微波通过波导管34和微波照射口32而被照射到旋转的旋转槽1内,来对衣物等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加热。此时,通过从送风风扇16向旋转槽1内的干燥对象物吹送干燥用空气,从而从干燥对象物蒸发的水分与干燥用空气一起从排出口9通过排气风道15排出到外槽3外。由此,促进干燥对象物的干燥。
被照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中的未被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吸收的微波的一部分作为反射波而从旋转槽1通过微波照射口32返回到微波照射部31。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将返回到微波照射部31的微波转换为热,并处理为废热。
图3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微波控制装置40的结构。微波控制装置40通过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以及集成电路等硬件来实现。
微波控制装置40具备强度获取部41、输出调整部42以及水分量估计部43。这些结构作为硬件而通过任意的计算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以及其它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等来实现。作为软件而通过被加载于存储器的程序等来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通过它们的协作来实现的功能块。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这些功能块能够由只有硬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等各种结构来实现。
在由控制装置20控制的清洗工序、漂洗工序或干燥工序中,微波控制装置40按照来自控制装置20的指示来控制微波照射部31。此外,微波控制装置40也可以在清洗工序中加热清洗水或者在漂洗工序中加热漂洗水。另外,也可以在干燥工序中对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加热或者对附着于洗涤物或干燥对象物的细菌进行加热杀菌。这样,微波控制装置40在干燥工序以外也可以在清洗和漂洗等工序中使微波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到旋转槽1。此外,在加热清洗水或漂洗水时,也可以向积存有它们的外槽3照射微波。
强度获取部41获取由微波探测部36探测到的微波的强度。
输出调整部42根据由强度获取部41获取到的反射波的强度来调整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的微波的输出。具体地说,输出调整部42维持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的微波的输出,以使由强度获取部41获取到的反射波的强度不超过规定值。在由强度获取部41获取到的反射波的强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调整部42降低微波的输出。由此,能够准确地探测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的上升,来降低来自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也就是说,即使在旋转槽1内的干燥对象物附带金属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火花的产生并利用微波有效地促进干燥。此外,强度获取部41期望以比旋转槽1的旋转周期短的时间间隔获取微波的强度。
水分量估计部43基于从旋转槽1反射后的反射波的强度或者基于被照射到旋转槽1内的入射波的强度与从旋转槽1反射后的反射波的强度之比,来估计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的量。例如,在基于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强度之比的情况下,微波探测部36能够独立地探测入射波的强度和反射波的强度。强度获取部41从微波探测部36获取入射波的强度和反射波的强度。
水分量估计部43使用将由强度获取部41获取到的入射波的强度与反射波的强度之比设为变量的数式以及表示强度比与水分量的对应关系的表或图表等,根据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强度比来估计残存的水分量。用于根据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强度比来估计水分量的数式、表或图表被预先保存于微波控制装置40所具备的存储装置。此外,水分量估计部43期望基于反射波的强度的平均值来估计水分量。由此,能够提高水分量的估计精度。
也可以是,在由水分量估计部43估计出的水分的量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调整部42降低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如果旋转槽1内的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的量变少,则被水分吸收的微波的量减少。在该情况下,如果向旋转槽1内持续照射相同强度的微波,则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变高,容易产生火花。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降低从微波照射口32照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的输出来降低产生火花的可能性。基于由强度获取部41获取到的反射波的强度来计算水分的量。因而,在该情况下,输出调整部42也根据由强度获取部41获取到的反射波的强度来调整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
图4示出由微波探测部36探测到的反射波的强度和含水量的例子。此外,所照射的微波的输出设为固定。例如能够根据由设置于旋转槽1的负荷传感器(load cell)等测定出的干燥对象物的重量来求出含水量。
随着干燥对象物的含水量减少,则要吸收被照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的水分减少。由此,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上升,并且反射波的强度也上升。如果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上升,则因存在于旋转槽1内的金属而产生火花的可能性也上升。因而,在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变高到产生火花的程度之前,输出调整部42降低向旋转槽1内照射的微波的输出。由此,能够维持干燥的效率并抑制火花的产生。此外,也可以是,水分量估计部43计算干燥对象物的干燥程度,输出调整部42基于该程度来调整微波的输出。
图5示出在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的时间内由输出调整部42对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进行调整的例子。在干燥工序开始之后、干燥对象物中含有比较多的水分的期间,被照射到旋转槽1的电磁波大多被水分吸收而有助于加热。因而,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不会过度变高,反射波的强度也低。此时,即使干燥对象物带有金属的纽扣和拉链等,产生火花的可能性也低。因此,也可以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任意的输出的电磁波。此外,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也可以根据被估计为被干燥对象物含有的水分量、由设置于旋转槽1的负荷传感器等测定出的干燥对象物的重量、由使用者设定的干燥时间、室温以及湿度等来决定。
在干燥工序的后半部分等中,在由水分量估计部43估计出的水分的量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调整部42降低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输出调整部42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使用多个阈值来阶段性地降低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另外,输出调整部42也可以随着水分量变少而连续地降低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
并且,在输出调整部42根据反射波的强度来调整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在反射波的强度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降低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另外,输出调整部42也可以使用多个阈值来阶段性地降低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另外,输出调整部42也可以随着反射波的强度上升而连续地降低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另一方面,在干燥工序的中途追加了湿的干燥对象物的情况下或者在旋转的旋转槽1内干燥对象物的偏移方式发生变化而反射波的强度减少的情况下,输出调整部42也可以根据反射波的强度的变化来提高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由此将所照射的微波的能量维持得较高,从而提高干燥效率。
由水分量估计部43估计出的水分量也可以用于控制装置20控制洗涤干燥机50的运转。例如,控制装置20也可以在水分量变少至作为干燥完成的规定值时停止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来结束干燥工序。用于判定是否使干燥工序结束的水分量的阈值既可以根据干燥对象物的种类来决定,也可以受理使用者的设定。
例如,关于想要比较多地残留含有的水分的量而加工成湿润的肌肤触感的干燥对象物,也可以将水分量的阈值设定得较高,在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的量比较多的状态下结束干燥。另外,例如控制装置20也可以在停止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之后,利用加热器17执行追加的干燥运转,在使水分量尽量减少后结束干燥工序。
这样,基于根据反射波的强度估计的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以及根据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强度比估计的旋转槽1内的含水量,来调整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的微波的输出。由此,能够抑制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过度变高。因而,能够抑制火花的产生。
另外,在干燥工序的整个范围内能够适当地抑制来自干燥对象物带有的金属的火花,并利用微波直接加热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因而,能够提高干燥效率,缩短干燥时间。而且,能够在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量变少至作为干燥完成的规定值时停止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来结束干燥工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洗涤干燥机50具备:旋转槽1,其收容干燥对象物;微波照射部31,其向旋转槽1照射微波(电磁波),以对收容于旋转槽1的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加热来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以及微波探测部36,其设置在微波照射部31与旋转槽1之间,用于探测微波的强度。
由此,能够更正确地检测微波照射部31与旋转槽1之间的微波的强度。因而,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旋转槽1的内部的微波的强度。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微波探测部36也可以构成为探测从旋转槽1反射后的反射波的强度。
由此,能够更正确地检测微波照射部31与旋转槽1之间的微波的强度。因而,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旋转槽1的内部的微波的强度。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微波照射部31向旋转槽1照射2.45GHz频段或915MHz频段的频率的微波,微波探测部探测2.45GHz频段或915MHz频段的频率的反射波的强度。
由此,能够利用微波加热装置30可利用的频带的微波来正确地检测旋转槽1的内部的微波的强度。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将从旋转槽1反射后的反射波反射到旋转槽1的反射部33,微波探测部36设置在反射部33与旋转槽1之间。
由此,能够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干燥效率。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控制微波照射部31的微波控制装置40(控制部),微波控制装置40具备:强度获取部41,其获取由微波探测部36探测到的反射波的强度;以及输出调整部42,其根据由强度获取部41获取到的反射波的强度来调整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
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旋转槽1的内部的微波的强度来抑制火花的产生。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在由强度获取部41获取到的反射波的强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调整部42降低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
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旋转槽1的内部的微波的强度来抑制火花的产生。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微波控制装置40还具备水分量估计部43,该水分量估计部43基于被照射到旋转槽1的微波的强度与从旋转槽1反射后的反射波的强度之比,来估计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的量。
由此,能够更正确地估计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的量。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在由水分量估计部43估计出的水分的量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调整部42降低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
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旋转槽1的内部的微波的强度来抑制火花的产生。另外,在水分的量变少至作为干燥结束的规定值时,微波控制装置40能够停止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来结束干燥工序。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构成为:旋转槽1收容洗涤物,设置为能够用清洗水洗涤所收容的洗涤物,在对收容于旋转槽1的洗涤物进行洗涤时,微波照射部31向旋转槽1照射微波以加热清洗水,在对收容于旋转槽1的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时,微波照射部31向旋转槽1照射微波以对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加热。
由此,能够提高洗涤以及干燥的效率及效果。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如下功能:通过从微波照射部31向旋转槽1照射微波来对收容于旋转槽1的洗涤物或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加热,从而对洗涤物或干燥对象物进行加热杀菌。
由此,能够提高干燥机的附加价值。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微波控制装置40也可以具备:强度获取部41,在微波被照射到旋转槽1以对收容于旋转槽1的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加热来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时,该强度获取部41获取从旋转槽1反射后的反射波的强度;以及输出调整部42,其根据由强度获取部41获取到的反射波的强度来调整向旋转槽1照射微波的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
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旋转槽1的内部的微波的强度来抑制火花的产生。另外,能够在水分的量变少至作为干燥完成的规定值时停止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来结束干燥工序。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控制程序也可以使计算机作为强度获取部41、输出调整部42发挥功能,所述强度获取部41在微波被照射到旋转槽1以对收容于旋转槽1的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加热来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时,获取从旋转槽1反射后的反射波的强度,所述输出调整部42根据由强度获取部41获取到的反射波的强度来调整向旋转槽1照射微波的微波照射部31的输出。
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旋转槽1的内部的微波的强度来抑制火花的产生。
(实施方式2)
图6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微波加热装置30的结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图6的微波加热装置30除了具备实施方式1的在图2中示出的微波加热装置30的结构之外还具备第二微波照射部37。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及动作标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
图7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微波控制装置40的结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微波控制装置40具备相位变更部44,该相位变更部44对从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照射的微波的相位差进行变更。
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微波控制装置40中,第二微波照射部37与微波照射部31分开地设置。第二微波照射部37的设置场所只要是能够向旋转槽1照射微波的场所即可,没有特别地限定。
在清洗、漂洗或干燥运转中的任意的定时,相位变更部44使从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向旋转槽1照射的微波的相位差发生变化。由此,由从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照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产生的合成波的电场强度发生变化。由此,旋转槽1内的微波的强度的分布发生变化。
图8示出在洗涤干燥机50中利用相位变更部44对从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照射的微波设置相位差并将所述微波同时照射到旋转槽1的情况下的微波的一个周期的期间的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例如,在图8中示出从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照射的微波的相位差为0度的情况和为90度的情况这两种情况。图表的纵轴表示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图表的横轴表示以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的微波为基准的相位。在此,从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照射的微波的输出值相同,在一个周期的期间为固定值。另外,在相位差为0度时和相位差为90度时,从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照射的微波的输出值相同。
如图8所示,根据从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照射的微波的相位差,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发生变化。此外,将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也称为最大电场强度。与相位差为0度的情况、即从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照射的微波为相同相位的情况相比,在微波的相位差超过0度且小于180度时,旋转槽1内的最大电场强度变低。
这是因此,通过对微波设置相位差,从而使在旋转槽1内多个微波的电场强度为最大的定时不同,由这些微波相互叠加得到的合成波的最大电场强度变低。由旋转槽1内的干燥对象物中包括的金属等引起的火花是与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的强度成比例地产生的。因而,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火花的产生。
特别是,在微波的相位差处于45度至135度的范围、期望的是相当于微波的约1/4波长的量的相位差处于90度附近时,旋转槽1内的最大电场强度变低。由此,通过使从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照射的相位差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控制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
此外,如图8所示,通过使相位差发生变化,从而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的最小值变大。因而,即使使相位差发生变化,作为电场强度的时间积分值的微波的输出的降低也少。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不降低微波的输出的情况下降低旋转槽1内的最大电场强度。由此,能够防止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过度变高来抑制火花的产生。另外,能够在干燥工序中适当地抑制来自干燥对象物带有的金属的火花,并利用微波直接加热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因而,能够提高干燥效率,缩短干燥时间。
此外,对微波照射部31和第二微波照射部37进行了说明,但只要向旋转槽1内照射具有不同的多个相位的微波,则微波照射部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另外,也可以在不使用微波控制装置40的相位变更部44的另一结构中,使向旋转槽1照射的多个微波的相位不同。例如,在图9中示出另一微波加热装置30的结构。图9的微波加热装置30除了具备图2所示的微波加热装置30的结构之外还具备用于引导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出的微波的第二波导管34a以及设置在第二波导管34a的前端且外槽3内的第二微波照射口32a。另外,在波导管34中设置有波导管分支部35。波导管分支部35能够将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出的微波分配到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
根据波导管34与第二波导管34a的长度上的差异以及波导管34与第二波导管34a的针对电波行进方向的截面形状的尺寸上的差异,来对从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照射的微波设置相位差。
此外,对波导管34和第二波导管34a以及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进行了说明,但只要向旋转槽1内照射具有不同的多个相位的微波即可,波导管和微波照射口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另外,也可以是将多个微波照射部、多个波导管以及多个微波照射口组合的结构。
而且,在向旋转槽1内照射具有多个相位的微波的情况下,期望的是,各微波的相位差为相位差不同的微波的数量除以180度而得到的值的附近。例如,在照射n个具有不同的相位的微波的情况下,第N个照射的微波的相位(度)相对于第一个照射的微波用(数1)表示。
[数1]
Figure BDA0003751831740000161
另外,该相位的范围只要为相对于上述的相位θ(N)±(180/n)/2以内的范围即可,没有特别地限定。此外,第N个照射的微波的相位(度)相对于第一个照射的微波也可以是-θ(N)。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洗涤干燥机50具备:旋转槽1,其收容干燥对象物;微波照射部31,其照射微波;波导管分支部35,其将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出的微波分支为多个微波;多个波导管(34和34a),所述多个波导管(34和34a)用于将多个微波分别从波导管分支部35传输到旋转槽1;以及微波控制装置40,其控制微波照射部31,其中,洗涤干燥机50构成为向旋转槽1内照射多个微波,且构成为通过使多个微波相互叠加来降低旋转槽1内的最大电场强度。
由此,能够防止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过度变高来抑制火花的产生。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洗涤干燥机50也可以具备:旋转槽1,其收容干燥对象物;多个微波照射部(31和37),所述多个微波照射部(31和37)分别照射多个微波;波导管34,其用于将多个微波从多个微波照射部(31和37)传输到旋转槽1;以及微波控制装置40,其控制多个微波照射部(31和37)。微波控制装置40也可以构成为控制多个微波照射部(31和37),来使向旋转槽1内照射的多个微波产生规定的相位差。此外,多个微波照射部也可以为三个以上。波导管和微波照射口也可以设为多个。
由此,能够防止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过度变高来抑制火花的产生。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洗涤干燥机50也可以具备:旋转槽1,其收容干燥对象物;微波照射部31,其照射微波;波导管分支部35,其将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出的微波分支为多个微波;多个波导管(34和34a),所述多个波导管(34和34a)用于将多个微波分别从波导管分支部35传输到旋转槽1;以及微波控制装置40,其控制微波照射部31。也可以构成为使多个波导管(34和34a)的长度或截面形状不同,来使向旋转槽1内照射的多个微波产生规定的相位差。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后述的实施方式5中记载的多个波导管(34和34a)的介电常数进行组合,使多个波导管(34和34a)的长度、截面形状以及介电常数中的至少一者不同,来使向旋转槽1内照射的多个微波产生规定的相位差。此外,多个波导管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微波照射部也可以为多个。
由此,能够防止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过度变高来抑制火花的产生。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洗涤干燥机50也可以构成为使向旋转槽1照射的多个微波的相位差超过0度且小于180度。
由此,能够防止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过度变高来抑制火花的产生。
(实施方式3)
下面,使用图10~图13来说明实施方式3。图10是概要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洗涤干燥机50的结构的纵剖视图。此外,微波加热装置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图2相同。另外,微波控制装置的结构与图3相同。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及动作标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洗涤干燥机50中,在壳体2的前表面以与旋转槽1的开口部1a及外槽3的外槽开口部3a相向地设置有用于取出放入洗涤物的投入口60。在投入口60设置有对投入口60进行开闭的门体5。另外,在投入口60与开口部1a之间设置有筒状的连通部65。连通部65防止通过投入口60取出放入的洗涤物向壳体2内的下部落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部65从外槽开口部3a起向投入口60的方向与外槽3一体地形成。但是,并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被固定在投入口60侧。
另外,在投入口60与连通部65的间隙以遍及整周的方式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构件55。密封构件55将投入口60与外槽3弹性地连接,并且对门体5进行密封。也就是说,当使用者关闭门体5时,密封构件55被门体5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确保外槽3针对机外的水密性和气密性。
另外,由微波加热装置30产生的微波被作为微波的传输路径的波导管34送出,并在波导管34的终端被从设置于连通部65的微波照射口32照射到旋转槽1内。由此,对旋转槽1内的洗涤物的水分进行加热以使其蒸发。
微波照射口32构成为用于将由微波加热装置30产生的微波从旋转槽1的开口部1a的附近入射到旋转槽1内。由此,能够使微波经由开口部1a高效地入射到旋转槽1内。另外,不需要如微波照射口32设置在旋转槽1的周侧面的外侧或底面的后侧的情况那样使微波能够透过构成旋转槽1的壁面的材料。因而,通过用不锈钢钢板等导电性材料构成旋转槽1,从而能够抑制所照射的微波从壳体向外部泄漏。
这样,与微波透过旋转槽1的壁面入射的结构相比,洗涤干燥机50的壳体2也不需要特别设置用于屏蔽微波的结构。因而,能够实现洗涤干燥机50的小型化,另外,也能够比较大地构成用于收容洗涤物的旋转槽1内部的空间容积。特别是,如果是衣物干燥机,则存在不具有外槽3的结构,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即简单地实现用于抑制微波的泄漏的结构。
图11是示出从旋转槽1内观察投入口60时的、微波照射口32的配置的示意图。微波照射口32设置在开口部1a的附近例如设置于连通部65。此外,如图11所示,微波照射口32也可以设置在连通部65的上侧,且构成为使微波朝向比包括旋转槽1的旋转中心在内的旋转中心靠下侧的位置照射到处于旋转槽1内的下侧的干燥对象物(衣物)。
如果是将微波照射口32设置在连通部65的上侧的结构,则能够在衣物多的情况下或者在即使衣物少也因由搅拌引起的旋转而将衣物抬起到上部的情况下,在旋转槽1内的上部附近使衣物干燥。由于在搅拌了衣物的状态下照射微波来对洗涤物的水分进行加热,因此能够避免衣物的局部加热。此外,也可以是将微波照射口32设置在连通部65的下侧的结构。即使在干燥工序的翻滚期间,也由于重力的影响而在大致旋转的滚筒内的下部搅拌衣物,因此衣物存在于滚筒内下部的比例高。由此,能够高效地使衣物干燥。
此时,如后述那样,在外槽3的上部侧面设置有干燥用空气的吹出口8。因而,旋转槽1的开口部1a比投入口60的开口部大。因此,在开口部1a与投入口60的连接部分产生高度差。在此,考虑到经由投入口60针对旋转槽1内取出放入衣物时的使用便利性而构成为高度差在旋转槽1的下侧变小。即,投入口60的中心设置在比开口部1a的中心靠下侧的位置。其结果,如图11所示,在从旋转槽1内观察投入口60时,连通部65的上侧比投入口60的下侧宽。因而,能够在此配置微波照射口32。
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即简单地实现用于将微波从开口部1a高效地入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照射口32的配置结构。另外,能够向在旋转槽1的下部被搅拌的洗涤物准确地照射微波。
此外,也可以在从开口部1a向处于旋转槽1内的下侧的洗涤物照射微波时,通过驱动马达6使旋转槽1内的洗涤物翻滚。由此,不需要在微波照射口32设置用于使微波的照射的方向可变的复杂的结构、例如搅拌器(stirrer)。因此,能够抑制洗涤物的干燥程度的不均并缩短干燥时间。
洗涤干燥机50利用从微波加热装置30经由微波照射口32照射到旋转槽1的微波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由于微波从旋转槽1的开口部1a向旋转槽1内入射,因此微波直接朝向干燥对象物照射。因而,洗涤干燥机50为微波被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吸收而能够高效地加热的构造。由此,能够在维持由微波加热装置30产生的加热所需的微波的基础上向旋转槽1内照射微波来实现干燥时间的缩短。即使在组合加热器17的输出来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干燥工序中的电力受制约的期间将能够直接加热水分的微波的输出的比例维持得较高。由此,能够缩短干燥时间。
在洗涤干燥机50中,向旋转槽1内照射微波。因而,需要构成为使泄漏到洗涤干燥机50的外部的电磁波的强度为在所使用的地区决定的基准值以下。因此,洗涤干燥机50也可以具备用于抑制从微波照射口32照射出的电磁波的泄漏的电磁波屏蔽件。
在图12中省略洗涤干燥机50的与供排水机构有关的结构以及与送风装置有关的结构,并且概要性地示出电磁波屏蔽件的结构以及从微波照射口32照射微波的情形。如在图12中用阴影线所示的那样,电磁波屏蔽件构成为至少包括门体5、投入口60以及旋转槽1。并且,构成为在用于确保外槽3的水密性的密封构件55和连通部65的外侧包括罩部24。
罩部24与密封构件55同样地设置为容许洗涤干燥机50的脱水工序中的大的振动。此外,电磁波屏蔽件也可以构成为包括连通部65。
电磁波屏蔽件由包括能够反射或吸收微波的金属等电磁波屏蔽材料的材料形成。另外,也可以在门体5与投入口60的接点构成扼流构造,以屏蔽从门体5与投入口60的间隙泄漏的电磁波或者使该电磁波衰减。作为扼流构造,能够采用在微波炉等技术领域中已知的任意的扼流构造。
构成为向旋转槽1内照射的微波从开口部1a入射。因此,不需要与例如树脂材料等组合来构成以使微波透过形成用于收容干燥对象物并被照射微波的空间的旋转槽1的壁面或者特别设置开口以照射微波。只要利用一般用于洗涤干燥机的旋转槽的、例如不锈钢钢板那样的金属材料来构成旋转槽1即可,也不需要在旋转槽1的外侧的周围特别地屏蔽微波的结构,从而实现简易的结构即简单的结构。由此,能够在不使洗涤干燥机50主体大型化的情况下确保用于收容干燥对象物的容积。
此外,电磁波屏蔽件的结构没有特别地限定。在图13中省略洗涤干燥机50的与供排水机构有关的结构以及与送风装置有关的结构,并且概要性地示出其它电磁波屏蔽件的结构以及从微波照射口32照射微波的情形。外槽3也可以构成为由包括电磁波屏蔽材料的材料形成。另外,既可以构成为用包括电磁波屏蔽材料的材料形成外槽3或壳体2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它们的组合使向洗涤干燥机的外侧的电磁波衰减到安全的水平。
作为与泄漏电磁波有关的标准,例如存在针对利用频率为2.45GHz频段的电磁波(微波)进行食品的加热的额定高频输出为2kW以下的微波炉以及还具有附加装置的微波炉而规定的日本工业标准“JIS C9250”。在该标准的5.8中规定了“通过该标准的8.2.12中规定的泄漏电波的功率密度试验而测定出的泄漏电波的功率密度:(1)在将门关闭时为1mW/cm2以下、(2)在将门打开并固定至振荡管的振荡停止装置要动作之前的最大的位置时为5mW/cm2以下、(3)在约束了主要的振荡停止装置以外的振荡停止装置的状态下为5mW/cm2以下”。另外,在电气用品安全法第8条第1项中规定的、关于由经济产业省令决定的用于决定技术上的基准的“决定电气用品的技术上的基准的省令”的解释的通知的附表第8的2(95)ト项中也规定了大致同样的内容。对于洗涤干燥机,认为与微波炉同样的基准也是妥当的。
另外,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由各国专家基于科学依据制作出的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的准则来作为人体防护的暴露限度值。在该准则中规定了暴露限制值为0.08W/kg(1mW/cm2)。在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出的国际标准“IEC 62233”以及基于其制定出的日本工业标准“JIS1912”中,规定了来自家庭用电气设备以及类似设备的与人体暴露有关的电磁场的测定方法。在该标准所规定的测定方法中,通过对探测电磁场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加权,从而将电磁场测定为相对于暴露限制值的比例,如果未超过在ICNIRP的准则中规定的暴露限制值,则判定为适于ICNIRP的准则。电磁波屏蔽件构成为符合这些标准。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微波照射口32只要处于经由开口部1a向旋转槽1内照射微波的位置即可,也可以设置在连通部65以外。例如,微波照射口32也可以设置于门体5或者设置在外槽3与旋转槽1之间。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洗涤干燥机50具备:壳体2,其具有供干燥对象物投入的投入口60;门体5,其用于对投入口60进行开闭;旋转槽1,其具有开口部1a,用于收容干燥对象物;微波照射部31,其照射微波;微波照射口32,其用于将微波从开口部1a照射到旋转槽1;以及波导管34,其用于将微波从微波照射部31传输到微波照射口32。微波照射口32设置在开口部1a的附近。
由此,能够使微波经由开口部1a高效地入射到旋转槽1内。因此,能够抑制干燥对象物的干燥程度的不均并缩短干燥时间。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是,洗涤干燥机50具备设置在投入口60与开口部1a之间的连通部65,微波照射口32设置于连通部65。
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即简单的配置结构来实现用于使微波从开口部1a高效地入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照射口32。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是,洗涤干燥机50具备电磁波屏蔽件,该电磁波屏蔽件用于抑制电磁波从壳体2泄漏到外部,电磁波屏蔽件构成为包括门体5以及旋转槽1及外槽3中的至少一方。
由此,例如旋转槽1的壁面的材质没有用于构成为能够透过微波的制约。即,通过用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旋转槽1,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用于抑制所照射的微波的泄漏的结构。因此,不需要在旋转槽1的外侧周围特别地设置用于屏蔽微波的屏蔽单元,能够将洗涤干燥机50的壳体2小型化。另外,能够使用于收容干燥对象物的旋转槽1内的空间容积比较大。
(实施方式4)
下面,使用图14来说明实施方式4。图14概要性地示出实施方式4的衣物干燥机的电磁波屏蔽件的结构以及照射微波的情形。对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一般来说,衣物干燥机除了有在外槽3内设置旋转槽1的结构、例如在实施方式3中已说明的从洗涤干燥机50去除与供排水有关的结构及与脱水工序的振动对策有关的结构而得到的结构之外,还有不具备外槽3而将旋转槽1构成为风道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不具备外槽3的衣物干燥机51进行说明。
在不具有洗涤功能的衣物干燥机51中,不具备在实施方式3中已说明的洗涤干燥机50的积存清洗水的外槽3、供水阀12、供水管13以及排水阀10。而且,旋转的旋转槽1与循环风道7的连接构成为旋转槽1在毛毡等密封构件上滑动。
在图14中省略衣物干燥机51的与送风装置有关的结构,并且概要性地示出电磁波屏蔽件的结构以及从微波照射口32照射微波的情形。如图14所示,电磁波屏蔽件构成为至少包括门体5、投入口60、连通部65以及旋转槽1。此外,连通部65被固定于投入口60。
并且,如在图14中用阴影线所示那样,电磁屏蔽件构成为包括被设置在连通部65与旋转槽1之间的固定壁70以及旋转屏蔽部71。固定壁70以使连通部65的旋转槽1侧的整周没有间隙的方式被固定。旋转屏蔽部71与固定壁70以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旋转槽1的前端,来屏蔽微波并且抑制空气的泄漏。
关于旋转屏蔽部71的材料及结构,既可以设为包含电磁波屏蔽材料的毛毡状,也可以设为金属制的滚珠轴承(ball bearing)状,还可以一体地抑制微波及空气的泄漏。另外,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分别单独地抑制微波的泄漏及空气的泄漏。例如,也可以设置与旋转体对应的非接触的扼流构造以屏蔽微波,并且与其分开地设置与以往相同的毛毡以抑制空气的泄漏。
如上所述构成的衣物干燥机51与在实施方式3中已说明的洗涤干燥机50的干燥工序同样地进行动作并发挥作用效果。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衣物干燥机51具备:壳体2,其具有供干燥对象物投入的投入口60;门体5,其用于对投入口60进行开闭;旋转槽1,其具有开口部1a,用于收容干燥对象物;微波照射部31,其照射微波;微波照射口32,其用于将微波从开口部1a照射到旋转槽1;以及波导管34,其用于将微波从微波照射部31传输到微波照射口32。微波照射口32设置在开口部1a的附近。
由此,能够使微波经由开口部1a高效地入射到旋转槽1内。因此,能够抑制干燥对象物的干燥程度的不均并缩短干燥时间。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是,衣物干燥机51具备设置在投入口60与开口部1a之间的连通部65,微波照射口32设置于连通部65。
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即简单的配置结构来实现用于使微波从开口部1a高效地入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照射口32。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是,衣物干燥机51的壳体2具备电磁波屏蔽件,该电磁波屏蔽件用于抑制电磁波从壳体2泄漏到外部,电磁波屏蔽件构成为包括旋转槽1和门体5。
由此,旋转槽1的壁面的材质没有用于构成为能够透过微波的制约。即,通过用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旋转槽1,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用于抑制所照射的微波的泄漏的结构。因此,不需要在旋转槽1的外侧周围特别地设置用于屏蔽微波的屏蔽单元,能够将衣物干燥机51的壳体2小型化。另外,能够使用于收容干燥对象物的旋转槽1内的空间容积比较大。
(实施方式5)
下面,使用图15来说明实施方式5。图15示出从旋转槽1内观察投入口60时的微波照射口32的配置。微波加热装置3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的图9相同。对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结构及动作标注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2不同之处。
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50设置有多个微波照射口32。例如图15所示那样设置有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也可以设置在开口部1a附近的连通部65的上侧的左右来避免相互干扰。
另外,如图9所示,在波导管34中设置有波导管分支部35。波导管分支部35能够将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出的微波分配到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
形成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的波导管34构成为使从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照射的微波的照射方向为筒状的连通部65的中心方向并且不彼此相向。换言之,构成为从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照射的微波的照射方向不平行。由此,能够抑制从一个微波照射口照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进行反射后从另一个微波照射口返回到微波照射部31。
例如图15所示,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也可以设置在连通部65的上侧,并且构成为使微波朝向比包括旋转槽1的旋转中心在内的旋转中心靠下侧的位置照射。另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使微波从第一微波照射口32向旋转槽1的底面方向入射的角度与微波从第二微波照射口32a向旋转槽1的底面方向入射的角度不同。
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即简单地实现用于使微波分散地从开口部1a高效地入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照射口32的配置结构。另外,能够向在旋转槽1的下部被搅拌的干燥对象物高效地照射微波。
此外,如图9所示,微波探测部36也可以设置在反射部33与第一微波照射口32及第二微波照射口32a之间,用于探测反射部33与第一微波照射口32及第二微波照射口32a之间的位置处的微波的强度。或者,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在旋转槽1内的多个位置设置微波探测部36,用于探测旋转槽1内的多个位置处的微波的强度。由此,即使在旋转槽1内产生了驻波的状况下,也能够准确地掌握旋转槽1内的微波的强度,从而调整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的微波的输出。其它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2相同。
如上所述,通过具备多个微波照射口32的结构,将微波分配到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而向旋转槽1内辐射,从而分散旋转槽1内的功率密度。另外,由于从宽的范围照射微波,因此能够降低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的附近的微波的强度。
由此,能够抑制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因旋转槽1内的干燥对象物的位置的差异而被不平衡地加热,从而抑制干燥对象物的干燥程度产生不均。另外,即使在干燥对象物带有钮扣和拉链等金属的情况下等与干燥对象物一起混入了金属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火花的产生。
此外,包括波导管分支部35的波导管34的结构也可以使微波从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以彼此附加相位差的方式照射到旋转槽1内。通过向旋转槽1内照射具有相位差的多个微波,从而各个微波的电场强度为最大的定时不同,通过这些微波相互叠加而形成的合成波的最大电场强度变低。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旋转槽1内的微波的分布的偏差。也就是说,能够抑制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的加热程度的不均。
另外,与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的强度对比地产生由旋转槽1内的干燥对象物中包括的金属等引起的火花。因而,通过对微波设置相位差来降低最大电场强度,从而能够抑制火花的产生。
为了对被照射到旋转槽1内的微波附加相位差,例如也可以使从微波照射部31到第一微波照射口32的波导管34的长度与从微波照射部31到第二微波照射口32a的波导管34的长度不同。另外,也可以使在两个波导管34内传输的微波的波长不同。作为其方法,例如也可以向波导管内插入树脂等,来使介电常数在波导管34内与第二波导管34a内不同。此外,对微波附加相位差的方法不限于此,另外也可以将它们组合。
由此,能够在壳体2内的配置上的制约下实现以成为期望的相位差的方式传输微波的波导管34的配置。此外,在从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向旋转槽1内照射微波时,其相位差优选被设定为大约90度。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设置于连通部65。也就是说,第一微波照射口32设置于连通部65,第二微波照射口32a例如只要处于使微波经由开口部1a向旋转槽1内照射的位置即可,也可以设置于门体5或者设置在外槽3与旋转槽1之间。另外,第二微波照射口32a也可以设置在旋转槽1的侧壁面或底部(后部)来向旋转槽1内照射微波。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洗涤干燥机50中,如设置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那样设置多个用于将微波照射到旋转槽1的微波照射口32。
根据该结构,由微波照射部31产生的微波被分配到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而被照射到旋转槽1内。由此,与微波照射口32为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的附近的微波的强度。因此,即使在与干燥对象物一起混入了金属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火花的产生。另外,能够抑制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被不平衡地加热,从而抑制干燥程度产生不均。
另外,能够提供在确保对干燥对象物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加热所需的微波的能量的基础上防止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过度变高且安全又使用方便的洗涤干燥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洗涤干燥机50具备:旋转槽1,其收容干燥对象物;微波照射部31,其照射微波;波导管分支部35,其将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出的微波分支为多个微波;多个波导管(34和34a),所述多个波导管(34和34a)用于将微波从波导管分支部35传输到旋转槽1;以及微波控制装置40,其控制微波照射部31。构成为使多个波导管(34和34a)中的介电常数不同,使在多个波导管(34和34a)内传输的微波的波长不同,从而使向旋转槽1内照射的多个微波产生规定的相位差。此外,多个波导管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微波照射部31也可以为多个。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实施方式2中记载的多个波导管(34和34a)的长度或截面形状与介电常数进行组合,并使其中的至少一方不同,从而使向旋转槽1内照射的多个微波产生规定的相位差。
由此,能够防止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过度变高来抑制火花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洗涤干燥机50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向旋转槽1内分别照射微波的多个微波照射口(32和32a),而向旋转槽1内照射的角度不同。由此,能够防止旋转槽1内的电场强度过度变高来抑制火花的产生。
(其它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作为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的例示,说明了实施方式1~5。然而,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例示本公开的技术,因此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或其均等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另外,也能够将在上述实施方式1~5中已说明的结构要素进行组合来作成新的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干燥机的一例,说明了洗涤干燥机50。此时,使用旋转槽1的旋转轴水平地构成或前高后低倾斜地构成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旋转槽1的旋转轴垂直地构成的立式洗涤干燥机。
另外,在实施方式5中,作为设置有多个微波照射口32的结构,设为第一微波照射口32和第二微波照射口32a这两个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6所示那样设置三个微波照射口32。此时,在对从各个微波照射口32照射的微波附加相位差的情况下,从第二微波照射口32a照射的微波相对于从第一微波照射口32照射的微波的相位差也可以被设定为大约60度,从第三微波照射口32b照射的微波相对于从第一微波照射口32照射的微波的相位差也可以被设定为大约120度。
并且,也可以设置四个以上的微波照射口32。此外,说明了在设置多个微波照射口32的情况下利用波导管分支部35分配从微波照射部31照射出的微波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在各个微波照射口32处设置微波照射部31的结构。
此外,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结构要素的任意的组合、将本公开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进行变换而得到的方式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是有效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此外,本公开的应用范围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滚筒式的衣物干燥机以及衣物干燥机。例如,也可以应用于滚筒式以外的悬挂干燥方式和波轮(pulsator)方式的立式洗涤干燥机等。
附图标记说明
1:旋转槽(槽);1a:开口部;2:壳体;3:外槽(槽);3a:外槽开口部;4:减振器;5:门体;6:驱动马达;7:循环风道;8:吹出口;9:排出口;10:排水阀;11:排水管;12:供水阀;13:供水管;14:进气风道;15:排气风道;16:送风风扇;17:加热器;18:流入温度探测部;20:控制装置;30:微波加热装置;31:微波照射部(照射部);32:微波照射口(照射口);32a:第二微波照射口(第二照射口);32b:第三微波照射口(第三照射口);33:反射部;34:波导管;34a:第二波导管;35:波导管分支部(分支部);36:微波探测部;37:第二微波照射部(第二照射部);40:微波控制装置(控制部);41:强度获取部;42:输出调整部;43:水分量估计部;44:相位变更部;50:洗涤干燥机;51:衣物干燥机(干燥机);55:密封构件;60:投入口;65:连通部;70:固定壁;71:旋转屏蔽部;101:微波照射单元;102:衣物库;103:送风机;104:加热器;105:微波控制单元;106:微波反射波探测单元;107:控制电路。

Claims (5)

1.一种干燥机,具备:
槽,其收容干燥对象物;
照射部,其照射电磁波;
分支部,其将从所述照射部照射出的所述电磁波分支为多个电磁波;
多个波导管,所述多个波导管用于将所述多个电磁波分别从所述分支部传输到所述槽;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照射部,
其中,所述干燥机构成为向所述槽内照射所述多个电磁波,
所述干燥机构成为通过使所述多个电磁波相互叠加来降低所述槽内的最大电场强度。
2.一种干燥机,具备:
槽,其收容干燥对象物;
多个照射部,所述多个照射部分别照射多个电磁波;
波导管,其用于将所述多个电磁波从所述多个照射部传输到所述槽;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多个照射部,
其中,所述控制部构成为控制所述多个照射部,来使向所述槽内照射的所述多个电磁波产生规定的相位差。
3.一种干燥机,具备:
槽,其收容干燥对象物;
照射部,其照射电磁波;
分支部,其将从所述照射部照射出的所述电磁波分支为多个电磁波;
多个波导管,所述多个波导管用于将所述多个电磁波分别从所述分支部传输到所述槽;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照射部,
其中,所述干燥机构成为使所述多个波导管的长度、截面形状以及介电常数中的至少一者不同,来使向所述槽内照射的所述多个电磁波产生规定的相位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使所述规定的相位差超过0度且小于1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多个照射口,所述多个照射口用于将所述多个电磁波分别从所述多个波导管照射到所述槽内,
所述干燥机构成为使从所述多个照射口向所述槽内照射的所述多个电磁波的角度各不相同。
CN202180009745.2A 2020-03-16 2021-01-21 干燥机 Pending CN1149814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5504 2020-03-16
JP2020-045504 2020-03-16
JP2020-168159 2020-10-05
JP2020168159 2020-10-05
PCT/JP2021/001969 WO2021186887A1 (ja) 2020-03-16 2021-01-21 乾燥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1496A true CN114981496A (zh) 2022-08-30

Family

ID=77770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9745.2A Pending CN114981496A (zh) 2020-03-16 2021-01-21 干燥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186887A1 (zh)
CN (1) CN114981496A (zh)
WO (1) WO2021186887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2921A (en) * 1995-06-05 1997-05-27 The Rubbright Group, Inc. Cylindrical microwave heating applicator with only two modes
US5859412A (en) * 1996-03-28 1999-01-12 Yagi; Shunichi Microwave and far infrared drying under reduced pressure
JP2007024379A (ja) * 2005-07-14 2007-02-01 Hiroshi Otsuki 乾燥機および乾燥機運転方法
CN1950658A (zh) * 2004-04-12 2007-04-18 财团法人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 使用微波的减压干燥方法及其装置
JP2010140696A (ja) * 2008-12-10 2010-06-24 Panasonic Corp マイクロ波処理装置
US20130219737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Goji Ltd. RF Energy Application to Rotating Chambers
CN109091761A (zh) * 2018-09-21 2018-12-28 爱心科研股份公司 微电波治癌烤疗仪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2921A (en) * 1995-06-05 1997-05-27 The Rubbright Group, Inc. Cylindrical microwave heating applicator with only two modes
US5859412A (en) * 1996-03-28 1999-01-12 Yagi; Shunichi Microwave and far infrared drying under reduced pressure
CN1950658A (zh) * 2004-04-12 2007-04-18 财团法人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 使用微波的减压干燥方法及其装置
JP2007024379A (ja) * 2005-07-14 2007-02-01 Hiroshi Otsuki 乾燥機および乾燥機運転方法
JP2010140696A (ja) * 2008-12-10 2010-06-24 Panasonic Corp マイクロ波処理装置
US20130219737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Goji Ltd. RF Energy Application to Rotating Chambers
CN109091761A (zh) * 2018-09-21 2018-12-28 爱心科研股份公司 微电波治癌烤疗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86887A1 (ja) 2021-09-23
JPWO2021186887A1 (zh)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80365A1 (ja) 乾燥機、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乾燥機の制御方法
CN107780120B (zh) 衣物处理装置
US7228647B2 (en) Drying machine and drying machine with washing func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RU2322537C1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ею
KR101704421B1 (ko) 의류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178242B1 (ko) 건조기
EP1743063A1 (en) Wash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a radiation drying unit
KR20110048849A (ko) 의류 건조기
TWI457485B (zh) A switching mechanism for switching the air supply path, a clothes dryer and a clothes dryer
CN114981496A (zh) 干燥机
JP7345127B2 (ja) 乾燥機、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57632B2 (ja) 乾燥機、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352888B2 (ja) 乾燥機、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302125A1 (en) Washing machine with improved heating system
JP2022001159A (ja) 乾燥機
KR20070063997A (ko) 드럼세탁기의 건조장치
KR100209687B1 (ko) 의류건조기의 건조장치
KR200151972Y1 (ko) 의류건조기
JP7340785B2 (ja) 乾燥機、水分量推定装置、及び水分量推定プログラム
US11346043B2 (en) Dryer appliance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in response to restricted air flow
WO2021124889A1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加熱装置を備えた乾燥機
KR101524755B1 (ko) 에너지 절감형 의류 건조기
WO2021010373A1 (ja) 乾燥機
JP7129650B2 (ja) 乾燥機
KR100209686B1 (ko) 의류건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