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7414A -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7414A
CN114977414A CN202210671543.0A CN202210671543A CN114977414A CN 114977414 A CN114977414 A CN 114977414A CN 202210671543 A CN202210671543 A CN 202210671543A CN 114977414 A CN114977414 A CN 114977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battery
temperature
battery cluster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15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7414B (zh
Inventor
陈士伟
李娟�
陈士波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erve Green Energy Shando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erve Green Energy Shand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erve Green Energy Shand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erve Green Energy Shand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15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7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7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7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7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7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管理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不能够对导致电池簇一致性不合格的因素进行监测分析的问题,具体是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智能管理平台,所述智能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有电流检测模块、一致分析模块、异常分析模块、容量监测平台以及存储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分析并对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满足要求时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向一致分析模块发送一致分析信号;本发明通过在充电模式与放电模式下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状态进行监控,进而在电池簇工作状态异常时及时进行异常分析。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管理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系统是整个储能系统的核心,由成百上千个单体电池串并联组成,电池簇直接并联会在充放电结束后出现环流现象,各电池簇电压被强制平衡,当内阻较小的电池簇电量充满或放光后,其他电池簇必须停止充放,造成电池簇间充不满、放不尽,造成电池容量损失和温度升高,加速电池衰减,降低电池系统可用容量。
现有的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仅能够对并联储能的电池簇进行一致性分析与监控,但是不能够对导致电池簇一致性不合格的因素进行监测分析,进而无法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另外,在通过因素分析之后排查到不符合并联储能标准的电池时,无法对该部分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处理,导致资源浪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不能够对导致电池簇一致性不合格的因素进行监测分析的问题;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对导致电池簇一致性不合格的因素及逆行监测分析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智能管理平台,所述智能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有电流检测模块、一致分析模块、异常分析模块、容量监测平台以及存储模块;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分析并对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满足要求时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向一致分析模块发送一致分析信号,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不满足要求时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分析信号;
所述一致分析模块接收到一致分析信号后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进行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实流表现值,通过实流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所述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异常分析信号后对电池簇内的电池进行异常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温度均值与温度表现值,通过电池簇的温度均值与温度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是否正常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正常时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向容量检测模块发送容量检测信号;
容量检测模块接收到容量检测信号后对电池簇的电池进行容量监测分析,通过将电池簇的电池实流值的数值大小筛选得到容判对象,将容判对象从电池簇中拆除并放入到容判集合中,对容判集合中所有的容判对象进行充放检测:将容判对象的电量放空之后,以V1为电压值对容判对象进行充电,并将容判对象电量充满的时间标记为容充时间,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容充阈值,将容判对象的容充时间逐一与容充阈值进行比较,将容充时间大于容充阈值的容判对象标记为容合对象,容量检测模块将容合对象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将电池簇的电池标记为监测对象i,i=1,2,…,n,n为正整数,将监测对象i的工作过程分割为若干个工作时段,在监测对象i进行工作时对监测对象i的工作电流进行实时获取,将放电时段内监测对象i的电流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标记为工流差值GCi,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工流阈值GCmax,将监测对象i的工流差值GCi与工流阈值GCmax进行比较:若监测时段内所有监测对象i的工流差值GCi均小于工流阈值GCmax,则判定工作时段内所有的监测对象的电流波动均满足要求,将对应的工作时段标记为正常时段;若监测时段内存在工流差值GCi大于等于工流阈值GCmax的监测对象,则判定工作时段内存在电流波动不满足要求的监测对象,将对应的工作时段标记为异常时段;将正常时段的数量与异常时段的数量的比值标记为工正比,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工正阈值,将工正比与工正阈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工正比与工正阈值的比较过程包括:若工正比小于等于工正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在工作过程的工作状态满足要求;若工正比大于工正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在工作过程的工作状态不满足要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实流表现值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监测对象i工作时的实时电流值标记为实流值SLi,将监测对象的实流值SLi建立实流集合,对实流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实流表现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的过程包括: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实流表现阈值,将实流表现值与实流表现阈值进行比较:若实流表现值小于实流表现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满足要求,一致分析模块将一致合格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若实流表现值大于等于实流表现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不满足要求,一致分析模块将异常分析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管理平台接收到异常分析信号后将异常分析信号发送至异常分析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温度均值的获取过程包括:获取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为监测对象表面温度值与空气温度值的平均值;将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进行求和取平均数得到电池簇的温度均值;
温度表现值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建立温度集合,对温度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电池簇的温度表现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对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是否满足要求的具体过程包括: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温度阈值与温度表现阈值,将电池簇的温度均值、温度表现值分别与温度阈值、温度表现阈值进行比较:若温度均值小于温度阈值且温度表现值小于温度表现阈值,则判定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正常,异常分析模块将内阻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否则,判定电池簇的工作温度异常,异常分析模块将温度调节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电池簇进行放电检测与充电检测对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满足要求时执行步骤二;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不满足要求时执行步骤三;
步骤二: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进行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实流表现值,通过实流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一致性满足要求时将一致合格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在一致性不满足要求时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对电池簇内的电池进行异常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温度均值与温度表现值,通过温度均值与温度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是否正常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正常时执行步骤四;在电池簇的工作温度异常时进行温度调节;
步骤四:对电池簇的电池进行容量监测分析并获取到容判对象,对容判对象进行充放检测并得到容合对象,将容合对象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
本发明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1、通过电流检测模块可以在充电模式与放电模式下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将工作过程切分为工作时段,通过短时间段内电池的电流变化情况来电池簇的工作状态进行判定,进而在电池簇工作状态异常时及时进行异常分析,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正常时对一致性进行分析,进而保证电池储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2、通过一致性分析结果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进行异常分析,进而保证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能够满足要求,避免在电池系统充放电结束时出现电池簇间充不满、放不尽的现象,造成电池容量损失;
3、通过对电池簇进行异常分析可以对导致电池簇工作状态异常或一致性不合格的因素进行分析判定,因素为温度异常时及时进行温度调节,因素为电池内阻因素时及时将不满足多簇并联储能要求的单元电池进行剔除,以防止不满足要求的单元电池影响整个电池系统的储蓄电量;
4、通过对电池簇的电池进行容量检测可以将不满足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进行剔除,然后对剔除的电池进行容量分析,进而通过容量分析结果对电池是否能够重新投入到多簇串联储能系统中进行判定,对满足多簇串联储能要求的电池进行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有电流检测模块、一致分析模块、异常分析模块、容量检测模块以及存储模块。
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分析:电池簇的工作模式包括放电模式与充电模式,充电模式与放电模式的电流监测过程相似,但采用了不同的阈值进行数据比对。将电池簇的电池标记为监测对象i,i=1,2,…,n,n为正整数,在电池簇进行放电时对监测对象i进行放电检测:将监测对象i的放电过程分割为若干个放电时段,在监测对象i进行放电时对监测对象i的放电电流进行实时获取,将放电时段内监测对象i的电流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标记为放流差值FCi,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放流阈值FCmax,将监测对象i的放流差值FCi与放流阈值FCmax进行比较:若监测时段内所有监测对象i的放流差值FCi均小于放流阈值FCmax,则判定放电时段内所有的监测对象的电流波动均满足要求,将对应的放电时段标记为正常时段;若监测时段内存在放流差值FCi大于等于放流阈值FCmax的监测对象,则判定放电时段内存在电流波动不满足要求的监测对象,将对应的放电时段标记为异常时段;将正常时段的数量与异常时段的数量的比值标记为放正比,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放正阈值,将放正比与放正阈值进行比较:若放正比小于等于放正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在放电过程的工作状态满足要求,电流检测模块将一致分析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管理平台接收到一致分析信号后将一致分析信号发送至一致分析模块;若放正比大于放正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在放电过程的工作状态不满足要求,电流检测模块将异常分析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管理平台接收到异常分析信号后将异常分析信号发送至异常分析模块。
在电池簇进行充电时对监测对象i进行充电检测:将监测对象i的充电过程分割为若干个充电时段,在监测对象i进行充电时对监测对象i的充电电流进行实时获取,将充电时段内监测对象i的电流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标记为充流差值CCi,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充流阈值CCmax,将监测对象i的充流差值CCi与充流阈值CCmax进行比较:若监测时段内所有监测对象i的充流差值CCi均小于充流阈值CCmax,则判定充电时段内所有的监测对象的电流波动均满足要求,将对应的充电时段标记为正常时段;若监测时段内存在充流差值CCi大于等于充流阈值CCmax的监测对象,则判定充电时段内存在电流波动不满足要求的监测对象,将对应的充电时段标记为异常时段;将正常时段的数量与异常时段的数量的比值标记为充正比,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充正阈值,将充正比与充正阈值进行比较:若充正比小于等于充正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在充电过程的工作状态满足要求,电流检测模块将一致分析信号发送至一致分析模块;若充正比大于充正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在充电过程的工作状态不满足要求,电流检测模块将异常分析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管理平台接收到异常分析信号后将异常分析信号发送至异常分析模块;在充电模式与放电模式下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将工作过程切分为工作时段,通过短时间段内电池的电流变化情况来电池簇的工作状态进行判定,进而在电池簇工作状态异常时及时进行异常分析,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正常时对一致性进行分析,进而保证电池储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可以理解的,放电过程与充电过程统称为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阈值对充流差值与放流差值进行比对,然后通过正常时段与异常时段的数量比值对工作过程中电池簇的工作状态进行反馈。
一致分析模块接收到一致分析信号后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进行分析:将监测对象i工作时的实时电流值标记为实流值SLi,将监测对象的实流值SLi建立实流集合,对实流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实流表现值,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实流表现阈值,将实流表现值与实流表现阈值进行比较:若实流表现值小于实流表现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满足要求,一致分析模块将一致合格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若实流表现值大于等于实流表现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不满足要求,一致分析模块将异常分析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管理平台接收到异常分析信号后将异常分析信号发送至异常分析模块;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进行异常分析,进而保证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能够满足要求,避免在电池系统充放电结束时出现电池簇间充不满、放不尽的现象,造成电池容量损失。
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异常分析信号后对电池簇内的电池进行异常分析:获取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为监测对象表面温度值与空气温度值的平均值;将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进行求和取平均数得到电池簇的温度均值,将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建立温度集合,对温度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电池簇的温度表现值,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温度阈值与温度表现阈值,将电池簇的温度均值、温度表现值分别与温度阈值、温度表现阈值进行比较:若温度均值小于温度阈值且温度表现值小于温度表现阈值,则判定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正常,异常分析模块将容量检测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管理平台接收到容量检测信号后将容量检测信号发送至容量检测模块;否则,判定电池簇的工作温度异常,异常分析模块将温度调节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对导致电池簇工作状态异常或一致性不合格的因素进行分析判定,因素为温度异常时及时进行温度调节,因素为电池内阻因素时及时将不满足多簇并联储能要求的单元电池进行剔除,以防止不满足要求的单元电池影响整个电池系统的储蓄电量。
容量检测模块接收到容量检测信号后对电池簇的电池进行容量监测分析: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实流阈值,将监测对象i的实流值逐一与实流阈值进行比较,将实流值小于实流阈值的监测对象标记为容判对象,将容判对象从电池簇中拆除并放入到容判集合中;容判集合是所有从并联电池簇中拆除的容判对象组成的集合,对容判集合中所有的容判对象进行充放检测:将容判对象的电量放空之后,以V1为电压值对容判对象进行充电,并将容判对象电量充满的时间标记为容充时间,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容充阈值,将容判对象的容充时间逐一与容充阈值进行比较,将容充时间大于容充阈值的容判对象标记为容合对象,容量检测模块将容合对象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将不满足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进行剔除,然后对剔除的电池进行容量分析,进而通过容量分析结果对电池是否能够重新投入到多簇串联储能系统中进行判定,对满足多簇串联储能要求的电池进行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电池簇进行放电检测与充电检测对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满足要求时执行步骤二;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不满足要求时执行步骤三;
步骤二: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进行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实流表现值,通过实流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一致性满足要求时将一致合格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在一致性不满足要求时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对电池簇内的电池进行异常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温度均值与温度表现值,通过温度均值与温度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是否正常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正常时执行步骤四;在电池簇的工作温度异常时进行温度调节;
步骤四:对电池簇的电池进行容量监测分析并获取到容判对象,对容判对象进行充放检测并得到容合对象,将容合对象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工作时,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电池簇进行放电检测与充电检测对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进行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实流表现值,通过实流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对电池簇的电池进行容量监测分析并获取到容判对象,对容判对象进行充放检测并得到容合对象,将容合对象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智能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有电流检测模块、一致分析模块、异常分析模块、容量监测平台以及存储模块;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分析并对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满足要求时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向一致分析模块发送一致分析信号,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不满足要求时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分析信号;
所述一致分析模块接收到一致分析信号后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进行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实流表现值,通过实流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所述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异常分析信号后对电池簇内的电池进行异常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温度均值与温度表现值,通过电池簇的温度均值与温度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是否正常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正常时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向容量检测模块发送容量检测信号;
容量检测模块接收到容量检测信号后对电池簇的电池进行容量监测分析,通过将电池簇的电池实流值的数值大小筛选得到容判对象,将容判对象从电池簇中拆除并放入到容判集合中,对容判集合中所有的容判对象进行充放检测:将容判对象的电量放空之后,以V1为电压值对容判对象进行充电,并将容判对象电量充满的时间标记为容充时间,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容充阈值,将容判对象的容充时间逐一与容充阈值进行比较,将容充时间大于容充阈值的容判对象标记为容合对象,容量检测模块将容合对象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将电池簇的电池标记为监测对象i,i=1,2,…,n,n为正整数,将监测对象i的工作过程分割为若干个工作时段,在监测对象i进行工作时对监测对象i的工作电流进行实时获取,将放电时段内监测对象i的电流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标记为工流差值GCi,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工流阈值GCmax,将监测对象i的工流差值GCi与工流阈值GCmax进行比较:若监测时段内所有监测对象i的工流差值GCi均小于工流阈值GCmax,则判定工作时段内所有的监测对象的电流波动均满足要求,将对应的工作时段标记为正常时段;若监测时段内存在工流差值GCi大于等于工流阈值GCmax的监测对象,则判定工作时段内存在电流波动不满足要求的监测对象,将对应的工作时段标记为异常时段;将正常时段的数量与异常时段的数量的比值标记为工正比,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工正阈值,将工正比与工正阈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工正比与工正阈值的比较过程包括:若工正比小于等于工正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在工作过程的工作状态满足要求;若工正比大于工正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在工作过程的工作状态不满足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实流表现值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监测对象i工作时的实时电流值标记为实流值SLi,将监测对象的实流值SLi建立实流集合,对实流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实流表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的过程包括: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实流表现阈值,将实流表现值与实流表现阈值进行比较:若实流表现值小于实流表现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满足要求,一致分析模块将一致合格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若实流表现值大于等于实流表现阈值,则判定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不满足要求,一致分析模块将异常分析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管理平台接收到异常分析信号后将异常分析信号发送至异常分析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均值的获取过程包括:获取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为监测对象表面温度值与空气温度值的平均值;将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进行求和取平均数得到电池簇的温度均值;
温度表现值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监测对象i的温度数据WDi建立温度集合,对温度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电池簇的温度表现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是否满足要求的具体过程包括: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温度阈值与温度表现阈值,将电池簇的温度均值、温度表现值分别与温度阈值、温度表现阈值进行比较:若温度均值小于温度阈值且温度表现值小于温度表现阈值,则判定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正常,异常分析模块将内阻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否则,判定电池簇的工作温度异常,异常分析模块将温度调节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电池簇的电池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电池簇进行放电检测与充电检测对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满足要求时执行步骤二;在电池簇的工作状态不满足要求时执行步骤三;
步骤二: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进行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实流表现值,通过实流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内的电池工作一致性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一致性满足要求时将一致合格信号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在一致性不满足要求时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对电池簇内的电池进行异常分析并得到电池簇的温度均值与温度表现值,通过温度均值与温度表现值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是否正常进行判定,在电池簇的工作温度正常时执行步骤四;在电池簇的工作温度异常时进行温度调节;
步骤四:对电池簇的电池进行容量监测分析并获取到容判对象,对容判对象进行充放检测并得到容合对象,将容合对象发送至智能管理平台。
CN202210671543.0A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Active CN114977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1543.0A CN114977414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1543.0A CN114977414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7414A true CN114977414A (zh) 2022-08-30
CN114977414B CN114977414B (zh) 2024-04-19

Family

ID=8296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1543.0A Active CN114977414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741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8569A (zh) * 2022-09-21 2022-10-28 苏州梦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设备监控系统
CN115663312A (zh) * 2022-12-27 2023-01-31 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池保护的电池运行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5951230A (zh) * 2023-03-10 2023-04-11 苏州时代华景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储能箱的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7013606A (zh) * 2023-08-14 2023-11-07 欧米勒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伏发电智能储能控制系统
CN117110936A (zh) * 2023-10-25 2023-11-24 深圳市强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时序分析的ups运行状态预测维护系统
CN117849636A (zh) * 2024-01-19 2024-04-09 中汇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池安全性能测试系统
CN117849636B (zh) * 2024-01-19 2024-06-07 中汇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池安全性能测试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92519A (ja) * 2014-03-28 2015-11-02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端末及びクラスタ状態監視装置
CN109066749A (zh) * 2018-09-11 2018-12-21 缙云县曦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系统
WO2021104190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电池的并联充放电管理系统
WO2022028434A1 (zh) * 2020-08-04 2022-02-1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芯诊断功能的多支路电化学储能系统
CN114374191A (zh) * 2021-12-24 2022-04-1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储能电池舱分级保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92519A (ja) * 2014-03-28 2015-11-02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端末及びクラスタ状態監視装置
CN109066749A (zh) * 2018-09-11 2018-12-21 缙云县曦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系统
WO2021104190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电池的并联充放电管理系统
WO2022028434A1 (zh) * 2020-08-04 2022-02-1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芯诊断功能的多支路电化学储能系统
CN114374191A (zh) * 2021-12-24 2022-04-1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储能电池舱分级保护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福闯;张洪信;霍炜;赵清海;徐方超;: "软碳负极材料锂电池在储能电站应用研究", 电源学报, no. 03, 1 January 2015 (2015-01-01)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8569A (zh) * 2022-09-21 2022-10-28 苏州梦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设备监控系统
CN115663312A (zh) * 2022-12-27 2023-01-31 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池保护的电池运行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5951230A (zh) * 2023-03-10 2023-04-11 苏州时代华景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储能箱的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7013606A (zh) * 2023-08-14 2023-11-07 欧米勒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伏发电智能储能控制系统
CN117013606B (zh) * 2023-08-14 2024-05-17 欧米勒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伏发电智能储能控制系统
CN117110936A (zh) * 2023-10-25 2023-11-24 深圳市强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时序分析的ups运行状态预测维护系统
CN117110936B (zh) * 2023-10-25 2023-12-26 深圳市强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时序分析的ups运行状态预测维护系统
CN117849636A (zh) * 2024-01-19 2024-04-09 中汇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池安全性能测试系统
CN117849636B (zh) * 2024-01-19 2024-06-07 中汇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池安全性能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7414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77414A (zh) 一种基于多簇并联储能的电池存储智能管理系统
WO2021208309A1 (zh) 用于储能电站电化学电池在线评估的方法和系统
WO2021169486A1 (zh) 基于充电过程监控电池阻抗异常的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CN107612071B (zh) 一种电池组电池故障判定及处理方法
CN115201616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充电机运行在线监测方法
CN111816938A (zh) 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
CN109365325B (zh) 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CN116080456A (zh)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移动式充电桩及其储能充电监管系统
CN110927609B (zh) 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的衰退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5473319A (zh)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方法
CN104882914A (zh) 一种多电池单体均衡方法
CN109061512B (zh) 一种通过远程监控数据判定电池故障的方法
CN117199569B (zh) 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
CN11723362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性能检测测试方法
CN115825756B (zh) 分散式储能电站故障多级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6298988A (zh) 一种储能电站中电池状态的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0931895A (zh) Bms电池均衡维护方法
CN117192390A (zh) 储能电池安全评估方法、系统、储能设备及储能场站
CN114552711A (zh) 一种电芯控制方法、装置和bms设备
Wang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tation considering system operation efficiency
CN211878140U (zh) 一种基于状态自评价的蓄电池维护装置
CN113759254A (zh) 电池重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in et al. Research on Inconsistency Identific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y Pack Based on Operational Data
CN112462274A (zh) 一种基于电池自放电效应的成组电池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CN112666481A (zh) 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