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7988A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7988A
CN114967988A CN202210399261.XA CN202210399261A CN114967988A CN 114967988 A CN114967988 A CN 114967988A CN 202210399261 A CN202210399261 A CN 202210399261A CN 114967988 A CN114967988 A CN 114967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lay
layer
display panel
conductiv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92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方
李曼曼
许传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92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79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7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7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的第一侧的引线层,引线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多条触控连接走线和多条显示连接走线;其中,多条触控连接走线之间设置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间隔区域,至少两个间隔区域设置有显示连接走线,相邻间隔区域之间被触控连接走线所间隔。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能够减小布线区域的宽度。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面板因具有方便人机交互的优点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功能层、显示功能层等结构均被制作在显示区,同时触控功能层、显示功能层等结构均需要通过弯折区内的走线与邦定(bonding)区的邦定端子电连接。
目前受限于制作工艺,弯折区内与触控功能层连接的走线占用了大量空间,导致弯折区的宽度在收窄时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能够减小触控显示面板中布线区域的宽度。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的第一侧的引线层,引线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多条触控连接走线和多条显示连接走线;其中,多条触控连接走线之间设置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间隔区域,至少两个间隔区域设置有显示连接走线,相邻间隔区域之间被触控连接走线所间隔。
其中,触控连接走线包括连接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优选的,多条触控连接走线的第一导线段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多条触控连接走线的第二导线段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第一导线段的线宽大于显示连接走线的线宽;优选的,第一导线段的线宽大于第二导线段的线宽。
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可弯折区,以及位于可弯折区相对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和邦定区;多条触控连接走线和多条显示连接走线由第一非弯折区延伸至可弯折区;第一导线段位于第一非弯折区,第二导线段的至少部分位于可弯折区;优选的,邦定区设置有邦定焊盘,邦定焊盘与触控连接走线和显示连接走线电连接。
其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衬底的第一侧且沿远离衬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以及触控层,显示层以及触控层位于第一非弯折区;其中,显示连接走线与显示层电连接,触控连接走线与触控层电连接;优选的,多条显示连接走线均为与显示层电连接的直流电位线;优选地,显示层包括发光器件层,多条显示连接走线均为与发光器件层中的阴极层电连接的直流电位线。
其中,多条第二导线段以及多条显示连接走线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其中,第二导线段以及显示连接走线均为叠层结构,且叠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材料层、第二导电材料层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其中,第一导电材料层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的厚度小于第二导电材料层的厚度,第一导电材料层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的耐腐蚀性强于第二导电材料层的耐腐蚀性。
其中,第一导电材料层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的材料均为钛,第二导电材料层的材料为铝。
其中,每条触控连接走线中的第二导线段为至少两条且沿第一方向并列排布,每条触控连接走线中的第一导线段与至少两条第二导线段电连接。
其中,第一非弯折区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呈圆形、椭圆形、或边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正多边形。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衬底上形成引线层,引线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多条触控连接走线和多条显示连接走线;多条触控连接走线之间设置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间隔区域,至少两个间隔区域设置有显示连接走线,相邻间隔区域之间被触控连接走线所间隔,触控连接走线的至少部分的制作工艺精度小于显示连接走线的制作工艺精度。
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利用相邻两条触控连接走线之间的空间放置显示连接走线,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空间,缩小触控显示面板布线区域的宽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连接走线、显示连接走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是图2结构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结构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触控显示面板在可弯折区未弯折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第二导线段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中触控连接走线、显示连接走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是图5触控显示面板在可弯折区弯折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相关技术中触控显示面板中的信号线在触控显示面板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1000包括衬底1100以及引线层1200,引线层1200设置在衬底1100的第一侧,其中,衬底1100主要起支撑作用,引线层1200主要用于布线,同时引线层1200包括沿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并列设置的多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和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衬底1100可以为柔性衬底,例如可以包括聚酰亚胺等材料。衬底1100可以为硬性衬底,例如可以是玻璃基板等。
具体地,触控连接走线1210用于传输触控显示面板1000中的触控信号,显示连接走线1220用于传输触控显示面板1000中有画面显示相关显示信号。
其中,多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之间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间隔区域1201,至少两个间隔区域1201设置有显示连接走线1220,相邻间隔区域1201之间被触控连接走线1210所间隔。
也就是说,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分散在多个触控连接走线1210之间。例如,相邻两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之间存在一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或者,相邻两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之间存在两条或者更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任一间隔区域1201可设置有一条或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
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至少部分区段可通过触控层制程工艺制作,受限于触控层制程的精度,导致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部分区段的PITCH(相邻两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部分区段的中心距离)较大,例如大于40um,也就是说,相邻两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之间的空间较大。相邻触控连接走线1210之间的间距(可以是相邻第一导线段1211之间的间距)可等于触控层制程工艺所能达到的最小尺寸。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最大宽度(可以是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可等于触控层制程工艺所能达到的最小尺寸。触控层制程工艺精度低,可以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掩模板(mask)的成本。而本实施方式就是利用相邻两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之间的空间放置显示连接走线1220,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空间,缩小触控显示面板1000布线区域的宽度。其中,显示连接走线1220可通过制作显示层所采用的阵列(Array)制程工艺制作,故制作精度较高,可以制作线宽较小的显示连接走线1220,也可以将线间距制作的较小。
继续参阅图2,触控连接走线1210包括连接的第一导线段1211和第二导线段1212。
其中,第一导线段1211和第二导线段1212可以非同层设置,也可以同层设置。结合图3,当第一导线段1211和第二导线段1212非同层设置时,第一导线段1211与第二导线段1212可通过换线孔11电连接。
其中,显示连接走线1220和第二导线段1212可以同层设置,也可以非同层设置,例如在图4中,显示连接走线1220和第二导线段1212同层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多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第一导线段1211沿第一方向X并列设置。可选的,多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第二导线段1212沿第一方向X并列设置。受限于触控层制程的精度,,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D1大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线宽D2。第一导线段1211可通过触控层制程工艺制作。第一导线段1211与触控层中的部分膜层可通过对同一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得到,即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相邻第一导线段1211之间的间距可等于触控层制程工艺所能达到的最小尺寸。如图2所示,相邻第一导线段1211之间的间距为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距。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可等于触控层制程工艺所能达到的最小尺寸。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D1为在垂直于第一导线段1211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D1为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线宽D2为在垂直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D1为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
可选的,第二导线段1212可以通过触控层制程工艺制作。第二导线段1212与触控层中的部分膜层可通过对同一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得到,即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相邻第二导线段1212之间的间距可等于触控层制程工艺所能达到的最小尺寸。第二导线段1212的线宽可等于触控层制程工艺所能达到的最小尺寸。第二导线段1212的线宽D3可以等于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D1。第二导线段1212的线宽D3为在垂直于第二导线段1212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二导线段1212的线宽为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
可选的,第二导线段1212可以通过制作显示层所采用的阵列制程工艺制作。第二导线段1212与显示层中的部分膜层可通过对同一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得到,即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第二导线段1212的线宽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
为了逐步缩小触控显示面板1000布线区域的宽度,可选的,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D1大于第二导线段1212的线宽D3,从而第二导线段1212所占布线区域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导线段1211所占布线区域的宽度,进而可以减小引线层1200的体积,提高可弯折性能。
结合图1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1000包括可弯折区1001,以及位于可弯折区1001相对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1002以及邦定区1003。
其中,第一非弯折区1002主要用于实现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邦定区1003用于邦定显示驱动芯片、触控芯片和柔性电路板等邦定元件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弯折区1001可进行弯折,以使得邦定有邦定元件的邦定区1003位于第一非弯折区1002的背面,以实现触控显示面板1000的窄边框设计。示例性的,邦定区1003与柔性电路板邦定,显示驱动芯片和触控芯片可邦定于柔性电路板上。示例性的,显示驱动芯片和触控芯片邦定在邦定区1003上。
其中,多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和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可由第一非弯折区1002延伸至可弯折区1001。具体地,设置触控连接走线1210和显示连接走线1220由第一非弯折区1002延伸至可弯折区1001,可以使得第一非弯折区1002中的显示信号和触控信号传输至可弯折区1001,从而在将可弯折区1001弯折后,第一非弯折区1002中的显示信号和触控信号能够传输至第一非弯折区1002的背面,即通过可弯折区1001,实现将触控显示面板1000正面的显示信号和触控信号传输至触控显示面板1000的背面。第一非弯折区1002指向可弯折区1001的方向可平行于方向Y。
其中,第一导线段1211可位于第一非弯折区1002,第二导线段1212的至少部分可位于可弯折区1001。可选的,第二导线段1212的全部可位于可弯折区1001。第二导线段1212的一部分可位于可弯折区1001,另一部分可位于第一非弯折区1002。可选的,具体地,设置位于第一非弯折区1002的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D1大于位于可弯折区1001的第二导线段1212的线宽D3,可以使可弯折区1001的宽度小于第一非弯折区1002的宽度,降低将可弯折区1001进行弯折的难度。
其中,邦定区1003还设置有邦定焊盘10031,邦定焊盘10031与触控连接走线1210和显示连接走线1220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与触控连接走线1210、显示连接走线1220电连接的邦定焊盘10031不是同一个。邦定焊盘10031可为多个。一部分邦定焊盘10031可与触控连接走线1210电连接;另一部分邦定焊盘10031可与显示连接走线1220电连接。
具体地,在将驱动芯片和触控芯片等邦定元件邦定在邦定区1003上后,驱动芯片和触控芯片上的输入、输出引脚均与邦定焊盘10031电连接,其中,触控芯片通过邦定焊盘10031与触控连接走线1210电连接,驱动芯片通过邦定焊盘10031与显示连接走线1220电连接。
结合图1和图5,触控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位于衬底1100的第一侧且沿远离衬底110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1300以及触控层1400。其中显示层1300用于显示画面,触控层1400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摸信号,且显示层1300以及触控层1400位于第一非弯折区1002。
其中,显示层1300可包括位于衬底1100的第一侧且沿远离衬底110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驱动阵列层和发光器件层。驱动阵列层可包括层叠设置的半导体层、导电层和绝缘层等。驱动阵列层可用于形成薄膜晶体管、储存电容、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等结构,触控层1400通常触控电极等结构。触控层1400可为电容式触控层等。电容式触控层可包括自容式触控层或互容式触控层。
发光器件层可为有机发光器件层等。发光器件层可包括沿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阳极层、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层。
可选的,触控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薄膜封装层。薄膜封装层可位于发光器件层和触控层1400之间。薄膜封装层可包括沿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交替层叠设置的有机层和无机层。
其中,第一非弯折区1002包括显示区10021以及位于显示区10021外围的边框区10022(为非显示区),可弯折区1001与边框区10022连接,其中,显示层1300以及触控层1400具体位于显示区10021,引线层1200位于边框区10022、可弯折区1001以及邦定区1003,也就是说,触控连接走线1210中的第一导线段1211可位于边框区10022中。
其中参阅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将可弯折区1001进行弯折的难度,将位于可弯折区1001的引线层1200的厚度设置成小于位于第一非弯折区1002的引线层1200的厚度。
其中,显示连接走线1220与显示层1300电连接,触控连接走线1210与触控层1400电连接。
其中,显示连接走线1220可以与显示层1300中的扫描线或者数据线、电源线等结构同层设置,即对同一导电层进行图案化而得到显示连接走线1220以及扫描线,或者得到显示连接走线1220以及数据线。
其中,第一导线段1211可以与触控层1400中的触控电极同层设置,即对同一导电层进行图案化而得到第一导线段1211以及触控电极。
其中,为了屏蔽相邻两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所传输信号之间的干扰,设置显示连接走线1220均为与显示层1300电连接的直流电位线,也就是说,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均传输的是直流信号。
具体地,设置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传输直流信号,既可以屏蔽相邻两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所传输信号之间的干扰,也可以避免显示连接走线1220所传输的信号干扰触控连接走线1210所传输的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均为与发光器件层中的阴极层电连接的直流电位线。具体地,发光器件层通常包括阳极层以及阴极层,而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均与阴极层电连接,也就是说,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均为ELVSS信号线,相当于低电位信号线。
其中,发光器件层具体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层,也可以是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层,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条第二导线段1212与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同层设置。多条第二导线段1212与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可材料相同,也就是说,对同一层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得到多条第二导线段1212以及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
其中,将第二导线段1212与显示连接走线1220同层设置,可以减小可弯折区1001的走线层的层数,减小可弯折区1001的厚度,可以减小在将可弯折区1001进行弯折时,各个材料层之间的应力,从而提高可弯折区1001的弯折性能,避免在弯折过程中,可弯折区1001发生断裂。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条第二导线段1212以及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也可以非同层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阅图6,第二导线段1212以及显示连接走线1220均为叠层结构,且叠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材料层1221、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1223;其中,第一导电材料层1221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1223的厚度小于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的厚度,第一导电材料层1221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1223的耐腐蚀性强于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的耐腐蚀性。第一导电材料层1221、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1223可沿衬底1100的厚度方向Z依次层叠设置。第一导电材料层1221、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1223可包括金属材料等。
具体地,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作为传输信号的主体部,第一导电材料层1221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1223的厚度小于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的厚度,用于保护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被外界水汽腐蚀,从而提高第二导线段1212以及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可靠性,进而提供可弯折区1001的可靠性。
在一应用场景中,考虑到钛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和弯折性能,铝具有较强的导电性能和弯折性能,设置第一导电材料层1221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1223的材料均为钛,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的材料为铝。
其中,本申请对第一导电材料层1221、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1223的材料不做限制,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材料层1222的材料也可以是铜。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线段1212和显示连接走线140也可以是单层结构,例如触控连接走线130和显示连接走线140的材料为铝。
继续参阅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中的第二导线段1212为至少两条且沿第一方向X并列排布,每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中的第一导线段1211与至少两条第二导线段1212电连接。
具体地,相比较于触控连接走线1210只包括一条第一导线段1211和一条第二导线段1212,设置至少两条第二导线段1212与第一导线段1211电连接,可以减小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传输阻抗。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连接走线1210也可以只包括一条第一导线段1211和一条第二导线段1212,此时可以通过增大线宽的方式减小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传输阻抗。
参阅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连接走线1210和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方向X相交,例如可以是垂直,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连接走线1210和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不与第一方向垂直,例如在图7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线段1212和显示连接走线1220为折线形,而非图2中的直线形,使得可弯折区1001中的第二导线段1212和显示连接走线1220整体占据区域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小于第一非弯折区1002的第一导线段1211和显示连接走线1220整体占据区域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进一步降低布线区域的宽度。
继续参阅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区10021可为矩形或不同于矩形的异形显示区,显示区10021可呈圆形、椭圆形、或边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正多边形或圆角正多边形等。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1000适用于屏幕为圆形、椭圆形、或边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正多边形的电子设备,例如,触控显示面板1000应用于手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区10021也可以是矩形,本申请对显示区10021的形状不做限制。
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300包括触控显示面板310。
其中触控显示面板310与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应用场景中,电子设备300可以是显示区域呈圆形、椭圆形、或边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正多边形的设备。
结合图1、图2以及图10,在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410:提供衬底1100。
S420:在衬底1100上形成引线层1200,引线层1200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多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和多条显示连接走线1220;多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之间设置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间隔区域1201,至少两个间隔区域1201设置有显示连接走线1220,相邻间隔区域1201之间被触控连接走线1210所间隔,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至少部分的制作工艺精度小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制作工艺精度。
其中,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部分或全部的制作工艺精度小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制作工艺精度。触控连接走线1210的部分或全部通过制作触控层所用的制作工艺制作,显示连接走线1220通过制作显示层所采用的阵列制程工艺制作。触控层制程工艺精度低,可以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掩模板(mask)的成本。
可选的,触控连接走线1210包括连接的第一导线段1211和第二导线段1212,第一导线段1211的制作工艺精度小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制作工艺精度,第二导线段1212的制作工艺精度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制作工艺精度相同。
具体地,第一导线段1211的制作工艺精度小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制作工艺精度。第一导线段1211的制作工艺所制作的最小线宽尺寸小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制作工艺所制作的最小线宽尺寸。第一导线段1211的制作工艺所制作的最小线间距尺寸小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制作工艺所制作的最小线间距尺寸。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可等于第一导线段1211的制作工艺所制作的最小线宽尺寸。相邻第一导线段1211之间的线间距可等于第一导线段1211的制作工艺所制作的最小线间距尺寸。第一导线段1211的线宽D1大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线宽D2。
第二导线段1212的制作工艺精度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制作工艺精度相同。可选的,第二导线段1212的线宽D3与显示连接走线1220的线宽D相等。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一导线段1211的制作工艺精度低,导致相邻第一导线段1211之间的间距大,存在闲置空间,而本实施方式在制作时,将显示连接走线1220放置在相邻两条触控连接走线1210之间的闲置空间中,可以缩小触控显示面板布线区域的宽度。
其中,采用本实施方式中的制作方法所制作的触控显示面板与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相关技术中,如图11所示,多条显示连接走线240位于触控连接走线的两侧,触控连接走线之间设置虚拟走线20。
同时受限于触控层制程的精度,非弯折区2023的触控连接走线的第一导线段220的PITCH(相邻两条第一导线段220的中心距离)大于40um,而弯折区201的走线的PITCH只有10um左右,因此在弯折区201,触控连接走线的第一导线段220与相邻两条第二导线段230电连接,第二导线段230之间存在闲置的虚拟走线20(dummy走线),造成空间的浪费。闲置的弯折走线20不用于传输信号或电位。
图2的技术方案与图11的技术方案相比,图2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显示连接走线1220替换闲置的虚拟走线20(dummy走线),能够缩小可弯折区的宽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一侧的引线层,
所述引线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多条触控连接走线和多条显示连接走线;
其中,所述多条触控连接走线之间设置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间隔区域,至少两个所述间隔区域设置有所述显示连接走线,相邻所述间隔区域之间被所述触控连接走线所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连接走线包括连接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
优选的,所述多条触控连接走线的所述第一导线段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所述多条触控连接走线的所述第二导线段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导线段的线宽大于所述显示连接走线的线宽;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线段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导线段的线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可弯折区,以及位于所述可弯折区相对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和邦定区;
多条所述触控连接走线和多条所述显示连接走线由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可弯折区;
所述第一导线段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所述第二导线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可弯折区;
优选的,所述邦定区设置有邦定焊盘,所述邦定焊盘与所述触控连接走线和所述显示连接走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侧且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以及触控层,所述显示层以及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
其中,所述显示连接走线与所述显示层电连接,所述触控连接走线与所述触控层电连接;
优选的,多条所述显示连接走线均为与所述显示层电连接的直流电位线;
优选地,所述显示层包括发光器件层,多条所述显示连接走线均为与所述发光器件层中的阴极层电连接的直流电位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二导线段以及多条所述显示连接走线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段以及所述显示连接走线均为叠层结构,且所述叠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材料层、第二导电材料层以及第三导电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材料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的厚度,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材料层的耐腐蚀性强于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的耐腐蚀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材料层的材料均为钛,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的材料为铝。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触控连接走线中的所述第二导线段为至少两条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并列排布,每条所述触控连接走线中的第一导线段与至少两条所述第二导线段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呈圆形、椭圆形、或边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正多边形。
10.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引线层,所述引线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多条触控连接走线和多条显示连接走线;所述多条触控连接走线之间设置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间隔区域,至少两个所述间隔区域设置有所述显示连接走线,相邻所述间隔区域之间被所述触控连接走线所间隔,所述触控连接走线的至少部分的制作工艺精度小于所述显示连接走线的制作工艺精度。
CN202210399261.XA 2022-04-15 2022-04-15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49679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9261.XA CN114967988A (zh) 2022-04-15 2022-04-15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9261.XA CN114967988A (zh) 2022-04-15 2022-04-15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7988A true CN114967988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7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9261.XA Pending CN114967988A (zh) 2022-04-15 2022-04-15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79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8142B (zh) 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841760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84066B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US7425766B2 (en) Film substrat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image display substrate
KR20070058972A (ko)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및 그것을 탑재한 표시 장치
CN112185984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377826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955021U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14271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357074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589461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2519959A (ja)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及び製造方法、電子機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200177A (ja) 電子装置
CN112183396B (zh)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WO2020156595A9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电路板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CN11042873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5252226A (ja) 表示パネル用のリードパッド構造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リードパッドアレイ構造
CN113838378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967988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5494978U (zh) 一种触控模组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54250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14625273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WO2020156475A1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电子装置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2817488A (zh)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装置以及触控模组制备方法
TW202213051A (zh) 觸控顯示模組以及觸控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