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5273A -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5273A
CN114625273A CN202210234116.6A CN202210234116A CN114625273A CN 114625273 A CN114625273 A CN 114625273A CN 202210234116 A CN202210234116 A CN 202210234116A CN 114625273 A CN114625273 A CN 114625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lay panel
driving signal
touch driv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41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41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52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5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52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发射电极、接收电极以及触控驱动信号总线,通过触控驱动信号总线对任意一行发射电极由两端向中间或者由中间向两端同时进行驱动,以此降低触控驱动信号总线中的负载,并降低不同区域的发射电极接收到触控驱动信号的延迟,从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触控显示面板在车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一般来说,触控功能已成为多数显示面板的标配之一,其中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应用较为广泛,基本原理是使用手指或触控笔等工具与触控面板之间产生电容,并利用触控前后电容变化所形成的电信号来确认触控显示面板是否被触摸及确认触摸坐标。
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重要触控技术是互容式触控,由于互容式触控需要的触控驱动信号走线的数量较少,并且通过一层或两层金属实现触控功能,可以满足显示面板厚度减薄的要求。现有单层互容式触控技术通常采用单向扫描的方式进行驱动,由于触控驱动信号总线存在电阻,使得不同区域的发射电极接收到的触控驱动信号存在延迟,导致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降低。
综上所述,现有触控显示面板存在由于线路中的负载导致触控灵敏度降低的问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来改善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可以降低线路中的负载,以此降低不同区域的发射电极接收到的触控驱动信号的延迟,从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下边框区域,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发射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所述发射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成行,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成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异;
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所述接收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所述发射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同一层,并且与所述接收电极相互交错设置形成互电容;以及
多条触控驱动信号总线,设置于所述下边框区域,用于将触控驱动信号传递至对应的所述发射电极;
其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所述发射电极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向对应的一行所述发射电极的两端至中间或者由中间至两端同时传递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下边框区域包括绑定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焊盘;
其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的相对两端电性连接于两个不同的所述焊盘,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的两个所述焊盘同时向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传递相同的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下边框区域包括绑定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焊盘;
其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的中间区域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焊盘。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条触控驱动信号走线,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发射电极,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的相对另一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
其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与所述发射电极设置于同一层,并且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设置于不同层。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器件层,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所述显示器件层包括多层金属层;
其中,多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与所述显示器件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同一层。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包括主线和电性连接于所述主线的副线,所述主线与所述副线设置于不同层,并且对位设置,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电性连接于所述主线与所述副线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上的封装层和触控绝缘层,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绝缘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接收电极与相邻一列的多个所述发射电极相互交错设置形成互电容。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发射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发射主干以及自所述发射主干的一侧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发射支干;
所述接收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接收主干以及自所述第二主干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接收支干;
其中,所述发射支干与所述接收支干相互交错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如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下边框区域,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射电极、接收电极以及触控驱动信号总线,所述发射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所述发射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成列,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成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异,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所述接收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所述发射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同一层,并且与所述接收电极相互交错设置形成互电容,多条触控驱动信号总线设置于所述下边框区域,用于将触控驱动信号传递至对应的所述发射电极,位于同一行的多个所述发射电极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通过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向对应的一行所述发射电极的两端至中间或者由中间至两端同时传递所述触控驱动信号,以对任意一行发射电极由两端向中间或者由中间向两端同时进行驱动,以此降低触控驱动信号总线中的负载,并降低不同区域的发射电极接收到触控驱动信号的延迟,从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区域的叠层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叠层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AA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AA的非显示区域NA,所述非显示区域NA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AA一侧的下边框区域DB。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发射电极TX和接收电极RX,所述发射电极TX和所述接收电极RX均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AA,多个所述发射电极TX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设置成行,多个所述发射电极TX沿第二方向Y间隔排布设置成列,多个所述接收电极RX沿所述第一方向X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相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图1所示的俯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视角为例,所述第一方向X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Y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意了m行*n列(m、n均为正整数)的发射电极TX以及n个接收电极RX,并不代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实际包含的发射电极TX以及接收电极RX的数量。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叠层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设置于所述衬底10上的显示器件层20以及覆盖所述显示器件层20的发光侧的封装层30。
所述显示器件层20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10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1以及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1上的发光器件层22。
所述发光器件层22中的发光器件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ttingdiode,OLED),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阴极。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层22中的发光器件也可以是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emttingdiode,Micro LED)芯片。
所述封装层30可以为薄膜封装层,具体可以是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以及无机封装层依次叠加所形成的叠层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为单层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所述发射电极TX与所述接收电极RX设置于同一层,所述发射电极TX与所述接收电极RX相互交错设置形成互电容。
所述接收电极RX与相邻一列的多个所述发射电极TX相互交错设置形成互电容。
如图1所示,每一个所述接收电极RX对应一列所述发射电极TX。以第一列发射电极TX以及第一个接收电极RX为例,第一个接收电极RX与第一列的多个发射电极TX交错设置形成互电容。
具体的,所述发射电极TX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发射主干TX`以及自所述发射主干TX`的一侧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反的方向延伸出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发射支干TX``。
所述接收电极RX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接收主干RX`以及自所述第二主干RX`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接收支干RX``。
所述发射电极TX的发射支干TX``与所述接收电极RX的接收支干RX``相互交错设置形成互电容。如图1所示,所述发射电极TX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发射支干TX``与所述发射主干TX`之间形成凹槽,所述接收电极RX的接收支干RX``可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接收电极RX上的相邻两个所述接收支干RX``与所述接收主干RX`之间同样可以形成凹槽,所述发射电极TX的发射支干TX`可以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如图2所示,所述发射电极TX和所述接收电极RX可以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20的出光侧,并且位于所述封装层30背离所述显示器件层20的一侧上。
所述发射电极TX可以与所述接收电极RX的材料相同,如此可以采用同一道金属成膜以及图案化工艺,同时制备形成所述发射电极TX和所述接收电极RX,不仅可以减少制程的数量以及制程所需的掩膜板的数量,以此减少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膜层厚度。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有机平坦层40,所述有机平坦层40设置于所述封装层30背离所述显示器件层20的一侧,并且覆盖所述发射电极TX和所述接收电极RX。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可以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上先形成所述发光器件层22,然后在所述发光器件层22上形成覆盖所述发光器件层22的封装层30,再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的方式在所述封装层30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然后在所述金属薄膜表面覆盖一层光阻,并采用黄光制程对所述金属薄膜进行图案化,将光阻剥离后,形成所述发射电极TX和接收电极RX,然后在所述发射电极TX和接收电极RX上再覆盖一层具有较高透光率的透明有机材料,待所述透明有机材料固化后形成所述有机平坦层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叠层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绝缘层50,所述触控绝缘层50设置于所述封装层30背离所述显示器件层20的一侧,所述发射电极TX和所述接收电极RX设置于所述触控绝缘层50背离所述30的一侧上,所述有机平坦层40设置于所述触控绝缘层50上,并且覆盖所述发射电极TX和所述接收电极RX。
通过在发射电极TX、接收电极RX与显示器件层20之间增设触控绝缘层50,以增加发射电极TX、接收电极RX与显示器件层2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减小发射电极TX、接收电极RX与显示器件层20中的阴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所述触控绝缘层50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NO)或者有机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绝缘材料的组合。
如图1所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设置于所述下边框区域DB,用于将触控驱动信号传递至对应的所述发射电极TX。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多个焊盘13、多条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以及多条触控感性信号走线15,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AA内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发射电极TX,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边框区域DB,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所述触控感应信号走线1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AA内,并连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接收电极RX,所述触控感应信号走线15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边框区域DB,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焊盘13。
所述下边框区域DB可以包括绑定区BA以及弯折区FA,所述弯折区FA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AA与所述绑定区BA之间,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可以设置于所述弯折区FA与所述绑定区BA之间。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FA可以进行弯折,以使所述下边框区域DB中位于所述弯折区FA背离所述显示区域AA一侧的部分可以弯折至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背部,以此减小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区域DB的宽度。
所述焊盘13设置于所述绑定区BA内。所述绑定区BA可以用于绑定触控驱动芯片,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可以电性连接于所述焊盘13,触控驱动芯片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可以通过焊盘13、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以及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传递至对应的所述发射电极TX。
进一步的,位于同一行的多个所述发射电极TX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向对应的一行所述发射电极TX的两端至中间或者由中间至两端同时传递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如图1所示,以第一行发射电极TX为例,位于第一行的n个发射电极TX1至TXn通过各自对应的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连接至同一条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接收到触控驱动芯片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后,再通过各条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传递至各个发射电极,如此可以避免将各条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都引出至绑定区BA内与对应的焊盘连接,以此减少绑定区BA内焊盘13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小下边框区域DB的宽度,从而可以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相对两端电性连接于两个不同的所述焊盘13,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的两个所述焊盘13同时向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传递相同的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如图1所示,以第一行发射电极TX1至TXn为例,与第一行发射电极TX1至TXn电性连接的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绑定区BA,并与所述绑定区BA内的两个不同的焊盘13连接,该两个焊盘13同时向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两端传递出相同的触控驱动信号,并经由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两端传递至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中间区域,以此实现由第一行发射电极左右两端的发射电极TX1和TXn同时向中间的发射电极进行驱动,如此不仅可以保证同一行发射电极中的各个发射电极TX接收到的触控驱动信号的均一性,还可以提高对于发射电极TX的驱动能力,从而提高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中间区域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焊盘13。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中间区域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焊盘13。
如图4所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引线14,所述引线14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中间区域,所述引线1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绑定区BA,并与对应的所述焊盘13连接。
以第一行发射电极TX1至TXn为例,触控驱动芯片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可以通过所述引线14传递至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并经由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中间区域向左右两侧同时传递,以此实现由第一行发射电极中间的发射电极向位于其两侧的发射电极同时进行驱动,如此可以提高对于发射电极TX的驱动能力,从而提高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两端以及中间区域均电性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焊盘13,连接于同一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不同的所述焊盘13同时传递相同的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不仅可以通过两端延伸至绑定区BA,并与绑定区BA内的焊盘13连接,还可以在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中间区域通过引线14延伸至所述绑定区BA,并与对应的焊盘13连接,连接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三个焊盘13可以同时向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左右两端以及中间区域传递相同的触控驱动信号,如此可以实现对于第一行发射电极由左右两侧向中间以及由中间向左右两侧的同时驱动,从而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于发射电极的驱动能力,进而提高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多条引线14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上的多个区域引出,并延伸至所述绑定区BA内与对应的多个所述焊盘13连接,以利用多个焊盘13对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对应的一列所述发射电极同时进行驱动,如此也可以提高对于发射电极TX的驱动能力,从而提高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在此实施例中,引线1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与所述发射电极TX设置于同一层,并且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设置于不同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可以与所述发射电极TX以及所述接收电极RX设置于所述封装层30背离所述显示器件层20的一侧上,或者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可以与所述发射电极TX以及所述接收电极RX也可以设置于所述触控结缘层50背离所述封装层30的一侧上。所述有机平坦层40覆盖所述发射电极TX、所述接收电极RX以及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
结合图1和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区域的叠层示意图,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设置于不同层,连接于同一行所述发射电极TX的多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可以通过过孔VA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进行连接,过孔VA贯穿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之间的绝缘层。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引线14可以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设置于同一层,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与所述引线14之间也可以通过贯穿所述引线14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之间的绝缘层的过孔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件层20包括多层金属层,多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与所述显示器件层20中的至少一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同一层。
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叠层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器件层20包括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1以及所述发光器件层22,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10上的缓冲层210、有源层211、栅极绝缘层212、第一金属层M1、层间介质层213、第二金属层M2、钝化保护层214、第三金属层M3、平坦层215、第四金属层M4以及像素定义层216。所述发光器件层22包括发光层220和阴极层221。
所述第一金属层M1中设置有图案化的栅极231以及多条扫描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金属层M2中设置有图案化的源极232和漏极233以及多条数据线(图中未示出),第三金属层M3中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漏极233与所述阳极235的导电电极234、以及电源低压信号线VSS或者复位信号线VR,所述第四金属层M4中设置有图案化的阳极2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多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可以设置于与所述第四金属层M4设置于同一层,并且与所述第四金属层M4的材料相同,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在所述下边框区域DB内可以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216上,并且通过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216的过孔VA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叠层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与图7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多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与所述第三金属层M3设置于同一层,并且与所述第三金属层M3的材料相同。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可以通过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216以及所述平坦层215的过孔VA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也可以与所述第二金属层M2设置于同一层,并且与所述第二金属层M2的材料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叠层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与图7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多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可以分别与所述第二金属层M2以及所述第三金属层M3设置于同一层,多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可以分别通过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216以及所述平坦层215的过孔VA、以及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216、所述平坦层215和所述钝化保护层214的过孔VA与位于不同膜层的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叠层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与图7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包括主线111和电性连接于所述主线111的副线112,所述主线111与所述副线112设置于不同层,并且对位设置,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电性连接于所述主线111与所述副线112中的任意一个。
如图10所示,每条所述驱动信号总线11可以包括一条主线111和一条副线,所述主线111与所述第四金属层M4设置于同一层,所述副线112与所述第三金属层M3设置于同一层,所述主线111与所述副线112对位设置,所述主线111可以通过贯穿所述平坦层215的过孔与所述副线112连接。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12可以通过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216的过孔与所述主线111连接。通过在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主线111上并联一根副线112,可以减小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电阻,以降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负载,从而可以降低电路中的触控驱动信号的延迟,提高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线111可以与所述第三金属层M3设置于同一层,所述副线112可以与所述第二金属层M2设置于同一层;或者,所述主线111可以与所述第二金属层M2设置于同一层,所述副线112可以与所述第一金属层M1设置于同一层,如此同样可以减小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11的电阻。
依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彩色电子纸、彩色电子书、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可穿戴式终端,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固定终端,例如彩色电子广告牌、彩色电子海报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下边框区域,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射电极、接收电极以及触控驱动信号总线,所述发射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所述发射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成列,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成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异,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所述接收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所述发射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同一层,并且与所述接收电极相互交错设置形成互电容,多条触控驱动信号总线设置于所述下边框区域,用于将触控驱动信号传递至对应的所述发射电极,位于同一行的多个所述发射电极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通过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向对应的一行所述发射电极的两端至中间或者由中间至两端同时传递所述触控驱动信号,以对任意一行发射电极由两端向中间或者由中间向两端同时进行驱动,以此降低触控驱动信号总线中的负载,并降低不同区域的发射电极接收到触控驱动信号的延迟,从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下边框区域,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发射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所述发射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成行,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成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异;
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多个所述接收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所述发射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同一层,并且与所述接收电极相互交错设置形成互电容;以及
多条触控驱动信号总线,设置于所述下边框区域,用于将触控驱动信号传递至对应的所述发射电极;
其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所述发射电极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向对应的一行所述发射电极的两端至中间或者由中间至两端同时传递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框区域包括绑定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焊盘;
其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的相对两端电性连接于两个不同的所述焊盘,连接于同一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的两个所述焊盘同时向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传递相同的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框区域包括绑定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焊盘;
其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的中间区域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焊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条触控驱动信号走线,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发射电极,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的相对另一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
其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与所述发射电极设置于同一层,并且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设置于不同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器件层,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所述显示器件层包括多层金属层;
其中,多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与所述显示器件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同一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总线包括主线和电性连接于所述主线的副线,所述主线与所述副线设置于不同层,并且对位设置,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走线电性连接于所述主线与所述副线中的任意一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上的封装层和触控绝缘层,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绝缘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极与相邻一列的多个所述发射电极相互交错设置形成互电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发射主干以及自所述发射主干的一侧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发射支干;
所述接收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接收主干以及自所述第二主干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接收支干;
其中,所述发射支干与所述接收支干相互交错设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CN202210234116.6A 2022-03-10 2022-03-10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6252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4116.6A CN114625273A (zh) 2022-03-10 2022-03-10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4116.6A CN114625273A (zh) 2022-03-10 2022-03-10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5273A true CN114625273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899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4116.6A Pending CN114625273A (zh) 2022-03-10 2022-03-10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52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7281A (zh) * 2022-09-22 2022-10-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7281A (zh) * 2022-09-22 2022-10-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60123B (zh) 一种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49711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9801949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545431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126806B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210379052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20891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8069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99678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571243A (zh) 显示面板
CN11079735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240597B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oled模组和显示器
US11599217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1561634B2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625273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867576A (zh) 电子装置
CN11327296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97285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57432B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CN110580113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
US2024005385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20604001U (zh) 显示设备
CN113760112A (zh) 显示装置
CN11595179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7899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