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5699A - 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5699A
CN114965699A CN202210647417.1A CN202210647417A CN114965699A CN 114965699 A CN114965699 A CN 114965699A CN 202210647417 A CN202210647417 A CN 202210647417A CN 114965699 A CN114965699 A CN 114965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liding
clamping
concret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74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宁
赵飞
邵中磊
陈香
徐力
芦琴
孟停
陈丽婻
顾周南
陈玉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zheng Test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zheng Test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zheng Test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zheng Test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74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56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5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569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01N29/045Analysing solids by imparting shocks to the workpiece and detecting the vibrations or the acoustic waves caused by the sho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3Solids
    • G01N2291/0232Glass, ceramics, concrete or sto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应用在混凝土缺陷检测的领域,其包括仪器主机和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导线与仪器主机相连,还包括延伸杆、夹持机构、支撑机构和弹触组件,延伸杆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操作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测试端;延伸杆的测试端设有滑轨,滑轨设于用于定位的测线的一侧,支撑机构滑动设于滑轨内,用于支撑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传感器;弹触组件于滑轨内分布有多组,且多组弹触组件与用于定位的测点一一对应,用于使传感器在测点处与被测混凝土接触;延伸杆的操作端设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支撑机构相连,用于控制支撑机构沿滑轨滑动。本申请具有帮助操作者检测位于狭窄空间内的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缺陷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造船、机械等多种领域。在生产或使用的过程中,混凝土可能受制作工艺、原料配比、使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内部开裂或空洞,混凝土内部的缺陷会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对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至关重要。
相关技术中,是使用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对混凝土的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由仪器主机、传感器以及连接仪器主机和传感器的导线等构件组成,操作者在被测混凝土表面画上测线和均匀分布于测线上的测点,将传感器依次固定于各测点上,并通过敲击测点旁的混凝土发出弹性波。传感器可接收反射回的弹性波,当混凝土内部具有缺陷时,传感器检测到弹性波返回时间延长,将信息传至仪器主机后可在电脑上显示,以供操作者直观地察看。
然而,在检测过程中,操作者需手持传感器,使传感器固定于测点的位置上或转移向下一测点处。当混凝土的被测区域处于较为狭窄的空间内时,手持传感器进行固定或移位的操作较难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时,混凝土的被测区域处于狭窄的空间而导致手持传感器检测的操作难以实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包括仪器主机和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导线与仪器主机相连,还包括延伸杆、夹持机构、支撑机构和弹触组件,所述延伸杆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操作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测试端;
所述延伸杆的测试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设于用于定位的测线的一侧,所述支撑机构滑动设于所述滑轨内,用于支撑所述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传感器;所述弹触组件于所述滑轨内分布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弹触组件与用于定位的测点一一对应,用于使所述传感器在测点处与被测混凝土接触;
所述延伸杆的操作端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机构沿所述滑轨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对狭窄空间内的混凝土进行内部缺陷检测时,先通过导线使传感器与仪器主机相连,再通过夹持机构夹持传感器,将传感器安装在延伸杆测试端的支撑机构上,随后将延伸杆伸至测线的一侧,使传感器的位置对准测线。操作者在延伸杆的操作端通过控制组件控制支撑机构沿滑轨滑动,带动传感器沿测线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支撑机构会依次触发各组弹触组件,弹触组件用于使传感器在支撑机构的带动下,在各测点处与被测混凝土接触,从而实现对被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
可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板、一对夹持板、调节组件以及锁紧组件,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传感器适配嵌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一对所述夹持板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所述传感器夹设于一对所述夹持板之间,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一对所述夹持板之间的距离;所述锁紧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用于将所述夹持板的位置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用于将夹持板、调节组件、锁紧组件和传感器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安装槽用于容纳传感器。操作者将传感器嵌入安装槽内后,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一对夹持板之间的距离,使一对夹持板同时与传感器相贴,再通过锁紧组件将一对夹持板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了将传感器稳定地夹持于一对夹持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夹持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夹持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夹持齿轮位于所述安装槽远离被测混凝土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上于所述夹持齿轮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沿一对所述夹持板相对移动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均设有燕尾块,所述第一齿条通过与自身相连的所述燕尾块滑动设于所述夹持齿轮上方的燕尾槽内,所述第二齿条通过与自身相连的所述燕尾块滑动设于所述夹持齿轮下方的燕尾槽内,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夹持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一齿条与其中一所述夹持板相连,所述第二齿条与另一所述夹持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起导向的作用,燕尾块对应嵌入燕尾槽中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能沿燕尾槽滑动。需要调节一对夹持板之间的距离时,操作者可转动夹持齿轮,夹持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沿燕尾槽相背或相向移动,使一对夹持板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
可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片和锁紧螺栓,所述锁紧片设于所述夹持板上,所述锁紧片上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一对所述夹持板相对移动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后与所述安装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对夹持板同时与传感器相贴时,操作者可将锁紧螺栓穿过腰型孔后与安装板相连,以将一对夹持板的位置固定。
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弹挡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滑动设于所述滑轨内,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导向块,所述滑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块相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所述弹挡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转向并对所述第二支撑杆进行限位;所述第三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且所述第三支撑杆朝用于定位的测线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安装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和导向槽起导向作用,使第一支撑杆沿滑轨滑动的同时,也沿着导向槽滑动,限制了第一支撑杆在滑动过程中朝滑轨与导向槽相对的侧壁偏移,同时限制了第一支撑杆沿滑轨高度方向的位移。第一支撑杆沿滑轨滑动时可带动传感器沿测线移动;第二支撑杆转动后,可带动传感器接触或脱离被测混凝土;第三支撑杆可使传感器的位置避开延伸杆并对准测线,以便进行检测。弹挡组件则用于控制第二支撑杆的转向,并对第二支撑杆的位置进行限定。
可选的,所述弹挡组件包括扭簧、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相互铰接的铰接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扭簧驱使所述第二支撑杆朝背向所述延伸杆操作端的方向转动;
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背向所述延伸杆操作端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挡板一体成型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扭簧的驱使下抵贴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挡板用于将第二限位挡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扭簧用于抵推第二支撑杆,使第二支撑杆始终具有背向延伸杆操作端转动的趋势,第二限位挡板与第二支撑杆相抵贴后,限制了第二支撑杆继续朝背向延伸杆操作端的方向转动。
可选的,所述滑轨的底壁上对应于各所述弹触组件处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弹触组件包括弹触弹簧、滑移块、连接杆和压触挡块,所述滑移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滑移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弹触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与所述滑移块之间;将所述滑移块延伸出所述第一滑槽的侧面设为斜面,所述斜面朝所述延伸杆的操作端设置,且所述斜面的最低端与所述滑轨的底壁齐平;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滑移块上远离所述导向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导向块的一侧与所述滑轨的侧壁之间具有供所述连接杆容纳的间隙,所述压触挡块设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滑移块的一端,所述压触挡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槽用于容纳弹触弹簧和滑移块,第一支撑杆沿滑轨滑动时经过滑移块的斜面,滑移块受到第一支撑杆的挤压后,弹触弹簧被压缩,滑移块朝向第一滑槽的槽底滑动,此时压触挡块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与压触挡块相抵接的第二支撑杆受压后转动,带动第三支撑杆移动,使安装于第三支撑杆上的传感器靠近测点,并在滑移块完全被压进第一滑槽内时与测点相接触。第一支撑杆脱离滑移块后,滑移块在弹触弹簧的推动下向上移动,带动压触挡块恢复原位;第二支撑杆则被扭簧推动而转动至与第二限位挡板相抵贴,带动安装于第三支撑杆上的传感器脱离被测混凝土。
可选的,将所述压触挡块朝向所述延伸杆操作端的一侧的下沿设为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触挡块与第二支撑杆相抵贴的同时,第二支撑杆在第一支撑杆的带动下沿滑轨移动,因此会产生磨损,设置弧面后改善了压触挡块与第二支撑杆在相贴处磨损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推动杆、推板和若干支撑座,所述延伸杆的操作端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推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各所述支撑座间隔设于所述延伸杆上,且各所述支撑座上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推动杆的支撑槽,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推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推动推板,使推板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推动杆被推板推动后,带动第一支撑杆沿着滑轨与推板同步滑动,实现了在延伸杆的操作端控制传感器沿测线移动。支撑座可对推动杆进行支撑,减小推动杆受自身重力、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下坠或晃动,导致推动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或推动杆与推板之间的衔接处损坏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延伸杆的表面于所述第二滑槽处安装有刻度尺,所述推板上安装有计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过程中,操作者可通过刻度尺读取传感器沿测线移动的距离,计时器用于辅助操作者以均匀的速度推动推板,减少传感器在测点处与被测混凝土接触时间过短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操作者先通过导线使传感器与仪器主机相连,再通过夹持机构夹持传感器,将传感器安装在支撑机构上,随后将延伸杆伸至测线的一侧,使传感器的位置对准测线,通过控制组件控制支撑机构沿滑轨滑动,带动传感器沿测线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支撑机构会依次触发各组弹触组件,弹触组件被触发后,传感器会在支撑机构的带动下在测点处与被测混凝土接触,从而实现对被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
2、操作者将传感器嵌入安装槽内后,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一对夹持板之间的距离,使一对夹持板同时与传感器相贴,再通过锁紧组件将一对夹持板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了将传感器稳定地夹持于一对夹持板之间;
3、第一支撑杆沿滑轨滑动时经过滑移块的斜面,滑移块受到第一支撑杆的挤压后朝向第一滑槽的槽底滑动,压触挡块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与压触挡块相抵接的第二支撑杆受压后转动,带动第三支撑杆移动,使传感器与测点相接触,第一支撑杆脱离滑移块后,滑移块在弹触弹簧的推动下向上移动,带动压触挡块恢复原位,第二支撑杆则被扭簧推动而转动至与第二限位挡板相抵贴,带动安装于第三支撑杆上的传感器脱离被测混凝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延伸杆测试端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延伸杆测试端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延伸杆操作端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仪器主机;2、传感器;3、导线;4、延伸杆;41、操作端;42、测试端;43、第二滑槽;5、夹持机构;51、安装板;511、安装槽;512、燕尾槽;52、夹持板;53、调节组件;531、夹持齿轮;532、第一齿条;533、第二齿条;54、锁紧组件;541、锁紧片;5411、腰型孔;542、锁紧螺栓;6、支撑机构;61、第一支撑杆;62、第二支撑杆;63、第三支撑杆;64、弹挡组件;641、扭簧;642、第一限位挡板;643、第二限位挡板;7、弹触组件;71、弹触弹簧;72、滑移块;73、连接杆;74、压触挡块;8、滑轨;81、导向槽;82、第一滑槽;9、控制组件;91、推动杆;92、推板;93、支撑座;931、支撑槽;10、燕尾块;11、导向块;12、斜面;13、弧面;14、刻度尺;15、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参照图1,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包括仪器主机1和传感器2,操作者可通过导线3将传感器2连接在仪器主机1上,随后,将传感器2与绘制于被测混凝土表面的测点接触的同时,在测点旁进行激振,以产生用于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冲击弹性波,传感器2可接收反射回的冲击弹性波,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给仪器主机1,仪器主机1连接电脑后可呈现出检测结果;此外,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还包括延伸杆4,以及安装在延伸杆4上的夹持机构5、支撑机构6、弹触组件7和控制组件9。其中,延伸杆4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操作端41,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测试端42。特别地,延伸杆4的测试端42安装有一条滑轨8。
参照图1,进行检测前,操作者首先将传感器2安装在延伸杆4的测试端42,具体地,是将传感器2安装于夹持机构5上。夹持机构5安装在支撑机构6上,支撑机构6滑动设于滑轨8内,操作者将传感器2安装于夹持机构5上之后,可将延伸杆4的测试端42伸至测线附近,使传感器2对准测线。随后,操作者可在延伸杆4的操作端41通过控制组件9控制支撑机构6沿滑轨8滑动,使安装在夹持机构5上的传感器2随支撑机构6同步移动,实现了在延伸杆4的操作端41控制传感器2沿测线移动。弹触组件7具有若干组,且各组弹触组件7与测点的位置一一对应,支撑机构6沿滑轨8移动的过程中,会依次触发各组弹触组件7。弹触组件7被触发后可使传感器2在测点处与被测混凝土相贴,从而接收到反射回的冲击弹性波,以实现对狭窄空间内的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
参照图2和图3,具体地,支撑机构6包括第一支撑杆61、第二支撑杆62、第三支撑杆63和弹挡组件64。第一支撑杆61滑动设于滑轨8内,特别地,滑轨8远离测线的侧壁上设有燕尾型的导向槽81,导向槽81沿滑轨8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一支撑杆61上具有适配卡入导向槽81内的导向块11,导向块11与第一支撑杆61之间一体成型,第一支撑杆61带动导向块11滑动设于导向槽81内。导向块11和导向槽81起导向的作用,使第一支撑杆61始终紧贴于滑轨8远离测线的侧壁滑动,并限制了第一支撑杆6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参照图1和图2,第二支撑杆62通过铰接轴铰接于第一支撑杆61上,故可绕铰接轴转动,弹挡组件64设于第一支撑杆61与第二支撑杆62之间,用于控制第二支撑杆62的转动,并限制第二支撑杆62的位置。具体地,弹挡组件64包括扭簧641、第一限位挡板642和第二限位挡板643。扭簧641套设于铰接轴外,扭簧64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61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62相连,使第二支撑杆62在扭簧641的抵推下,始终具有朝背向延伸杆4操作端41的方向转动的趋势。第一限位挡板642焊接于第一支撑杆61上背向延伸杆4操作端41的一侧,用于将第二限位挡板643安装在第一支撑杆61上,第二限位挡板643一体成型设于第一限位挡板642上远离滑轨8的一侧,第二支撑杆62在扭簧641的推动下与第二限位挡板643相抵贴,第二限位挡板643限制了第二支撑杆62继续朝背向延伸杆4操作端41的方向转动。
参照图1和图2,第三支撑杆63设于第二支撑杆62远离第一支撑杆61的一端,且与第二支撑杆62之间一体成型。特别地,第三支撑杆63朝向测线延伸,夹持机构5安装于第三支撑杆63远离第二支撑杆62的一端。第三支撑杆63使夹持机构5的位置避开了延伸杆4,减少了延伸杆4对传感器2检测造成的影响,并使夹持机构5位于测线上方,使传感器2能够在测点处与被测混凝土接触。
参照图2和图4,夹持机构5包括安装板51、一对夹持板52、调节组件53以及锁紧组件54。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板51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于第三支撑杆63上。具体地,第三支撑杆63远离第二支撑杆62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板,安装板51通过螺栓与连接板相连。一对夹持板52、调节组件53和锁紧组件54均安装在安装板51上,安装板51上具有与传感器2相适配的安装槽511,安装槽511设于一对夹持板52之间,传感器2嵌入安装槽511内,且夹设于一对夹持板52之间,一对夹持板52朝向传感器2的一侧均与传感器2相适配。调节组件53与一对夹持板52相连,操作者可通过调节组件53调整一对夹持板52之间的距离,当一对夹持板52均与传感器2相贴后,通过锁紧组件54将一对夹持板52的位置固定,从而将传感器2稳定地夹持于一对夹持板52之间。
参照图4,调节组件53包括夹持齿轮531、第一齿条532和第二齿条533。夹持齿轮531转动安装在安装板51上,且位于安装槽511远离被测混凝土的一侧;第一齿条532和第二齿条533均安装在安装板51上,且与夹持齿轮531啮合设置。具体地,安装板51上于夹持齿轮53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燕尾槽512,燕尾槽512沿一对夹持板52相对移动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齿条532上和第二齿条533上均焊接有燕尾块10,第一齿条532通过与自身相连的燕尾块10滑动设于夹持齿轮531上方的燕尾槽512内,第二齿条533通过与自身相连的燕尾块10滑动设于夹持齿轮531下方的燕尾槽512内,燕尾块10卡入燕尾槽512内后,实现了将第一齿条532和第二齿条533安装在安装板51上,减少了第一齿条532和第二齿条533从安装板51上脱落的可能。第一齿条532与其中一个夹持板52相连,第二齿条533与另一个夹持板52相连,当第一齿条532与第二齿条533相背运动时,一对夹持板52之间的距离增加,当第一齿条532与第二齿条533相向运动时,一对夹持板52之间的距离减小。
参照图4,锁紧组件54包括锁紧片541和锁紧螺栓542。锁紧片541设于夹持板52上,与夹持板52一体成型,并与安装板51相贴。特别地,锁紧片541上设有腰型孔5411,锁紧螺栓542穿过腰型孔5411后与安装板51螺纹相连。安装传感器2时,操作者卸下锁紧螺栓542,转动夹持齿轮531,使与夹持齿轮531相啮合的第一齿条532和第二齿条533相背移动,带动一对夹持板52相互远离,将传感器2嵌入安装槽511内后,再反向转动夹持齿轮531,使对夹持板52相互靠近,直至一对夹持板52同时与传感器2相贴时,操作者可将锁紧螺栓542穿过腰型孔5411,与安装板51螺纹相连,从而将锁紧片541和夹持板52的位置固定,实现了将传感器2稳定地夹持于一对夹持板52之间。
参照图2和图3,滑轨8的底壁上对应于各组弹触组件7处均设有第一滑槽82。弹触组件7包括弹触弹簧71、滑移块72、连接杆73和压触挡块74,其中,滑移块72滑动设于第一滑槽82内,弹触弹簧71的其中一端粘接于第一滑槽82的底部,另一端粘接于滑移块72朝向第一滑槽82底部的一侧,以使滑移块72受压后可沿竖直方向朝第一滑槽82的底部滑动。滑移块72延伸出第一滑槽82的侧面设为斜面12,斜面12朝延伸杆4的操作端41倾斜,斜面12的最低端与滑轨8的底壁相齐平,以减小第一支撑杆61在滑动过程中被滑移块72阻碍的可能。连接杆73粘接于滑移块72远离导向块11的一侧,第一支撑杆61与滑轨8远离导向块11的侧壁之间留有供连接杆73伸出的间隙,减小了第一支撑杆61经过连接杆73时被连接杆73阻挡的可能。压触挡块74安装于连接杆73远离滑轨8的一端,与连接杆73之间一体成型。特别地,连接杆73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杆61,以使压触挡块74的下沿能够与第二支撑杆62相抵接。
参照图3,第一支撑杆61沿滑轨8滑动时,会依次经过各滑移块72。由于导向块11和导向槽81限制了第一支撑杆61沿竖直方向的位移,第一支撑杆61与滑移块72相接触后会将滑移块72下压,使滑移块72沿第一滑槽82向下滑动,此时压触挡块74受连接杆73的带动而下移,与压触挡块74相抵接的第二支撑杆62受压而转动,带动第三支撑杆63下移。当第一支撑杆61将滑移块72完全压进第一滑槽82内时,第三支撑杆63移动至最低点,安装于第三支撑杆63上的传感器2与测点接触,可对测点处的混凝土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当第一支撑杆61脱离滑移块72时,弹触弹簧71推动滑移块72沿第一滑槽82向上滑动,直至滑移块72、连接杆73和压触挡块74恢复原位,第一支撑杆61则继续朝向下一滑移块72滑动,以便于传感器2对下一测点进行检测。
参照图2,压触挡块74抵贴于第二支撑杆62的同时,第二支撑杆62在第一支撑杆61的带动下朝远离延伸杆4操作端41的方向移动,会对压触挡块74与第二支撑杆62相抵贴的部位造成磨损。因此,将压触挡块74朝向延伸杆4操作端41的一侧下沿设为弧面13,弧面13为圆滑过渡结构,增加了压触挡块74与第二支撑杆62之间的接触面积,改善了磨损的情况。此外,压触挡块74的下沿高于第二限位挡板643的上沿,减小了压触挡块74与第二限位挡板643相抵后,阻碍第一支撑杆61沿滑轨8移动的可能。
参照图2和图5,控制组件9包括推动杆91、推板92和若干支撑座93。延伸杆4的操作端41设有第二滑槽43,第二滑槽43为燕尾型,推板92下沿设有与第二滑槽43相适配的滑块,推板92通过该滑块滑动设于第二滑槽43内,推动杆91的一端焊接于第一支撑杆61上,另一端焊接于推板92上。特别地,推板92上安装有计时器15,延伸杆4上于第二滑槽43处安装有刻度尺14。操作者推动推板92时,推动杆91带动第一支撑杆61沿滑轨8滑动,实现了从延伸杆4的操作端41控制传感器2沿测线移动;刻度尺14可帮助操作者读取传感器2移动的距离,计时器15能够辅助操作者以较为均匀的速度推动延伸杆4,减少了推动过快导致传感器2与测点接触时间过短,未能顺利接收反射回的冲击弹性波的可能。
参照图5,此外,各支撑座93沿延伸杆4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于延伸杆4上,且位于滑轨8和推板92之间。各支撑座93的上沿均具有与推动杆91相适配的支撑槽931,推动杆91架设于各支撑座93上,并与支撑槽931的槽壁相贴,支撑座93对推动杆91进行支撑后,减少了推动杆91在自身重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产生晃动或下坠的情况,有助于使操作者更加平稳地控制第一支撑杆61滑动,同时也减小了推动杆91与第一支撑杆61的衔接处、推动杆91与推板92的衔接处损坏的可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传感器2与仪器主机1相连后,将传感器2夹持于一对夹持板52之间,再将安装板51安装在第三支撑杆63上。安装完毕后,操作者将延伸杆4的测试端42伸至测线的一侧,使传感器2接触被测混凝土时落在测点上,操作者可在延伸杆4的操作端41推动推板92,控制第一支撑杆61沿滑轨8滑动,第一支撑杆61在行进过程中,会依次经过并下压各滑移块72,滑移块72被压下后带动压触挡块74下移,使第二支撑杆62受压转动,带动第三支撑杆63、夹持机构5和传感器2下移,传感器2下移至最低点时与测点接触,接收到测点处反射的冲击弹性波,并将信息传递回仪器主机1,仪器主机1连接电脑后即可将检测结果直观呈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包括仪器主机(1)和传感器(2),传感器(2)通过导线(3)与仪器主机(1)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杆(4)、夹持机构(5)、支撑机构(6)和弹触组件(7),所述延伸杆(4)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操作端(41),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测试端(42);
所述延伸杆(4)的测试端(42)设有滑轨(8),所述滑轨(8)设于用于定位的测线的一侧,所述支撑机构(6)滑动设于所述滑轨(8)内,用于支撑所述夹持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5)用于夹持所述传感器(2);所述弹触组件(7)于所述滑轨(8)内分布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弹触组件(7)与用于定位的测点一一对应,用于使所述传感器(2)在测点处与被测混凝土接触;
所述延伸杆(4)的操作端(41)设有控制组件(9),所述控制组件(9)与所述支撑机构(6)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机构(6)沿所述滑轨(8)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安装板(51)、一对夹持板(52)、调节组件(53)以及锁紧组件(54),所述安装板(51)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6)上,所述安装板(51)上设有安装槽(511),所述传感器(2)适配嵌入所述安装槽(511)内;所述调节组件(53)设于所述安装板(51)上,一对所述夹持板(52)与所述调节组件(53)相连,所述传感器(2)夹设于一对所述夹持板(52)之间,所述调节组件(53)用于调节一对所述夹持板(52)之间的距离;所述锁紧组件(54)设于所述安装板(51)上,用于将所述夹持板(52)的位置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3)包括夹持齿轮(531)、第一齿条(532)和第二齿条(533),所述夹持齿轮(531)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51)上,且所述夹持齿轮(531)位于所述安装槽(511)远离被测混凝土的一侧;所述安装板(51)上于所述夹持齿轮(53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燕尾槽(512),所述燕尾槽(512)沿一对所述夹持板(52)相对移动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齿条(532)和所述第二齿条(533)朝向所述安装板(51)的一侧均设有燕尾块(10),所述第一齿条(532)通过与自身相连的所述燕尾块(10)滑动设于所述夹持齿轮(531)上方的燕尾槽(512)内,所述第二齿条(533)通过与自身相连的所述燕尾块(10)滑动设于所述夹持齿轮(531)下方的燕尾槽(512)内,所述第一齿条(532)和所述第二齿条(533)均与所述夹持齿轮(531)啮合设置;所述第一齿条(532)与其中一所述夹持板(52)相连,所述第二齿条(533)与另一所述夹持板(5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54)包括锁紧片(541)和锁紧螺栓(542),所述锁紧片(541)设于所述夹持板(52)上,所述锁紧片(541)上设有腰型孔(5411),所述腰型孔(5411)沿一对所述夹持板(52)相对移动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锁紧螺栓(542)穿过所述腰型孔(5411)后与所述安装板(5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第一支撑杆(61)、第二支撑杆(62)、第三支撑杆(63)和弹挡组件(64),所述第一支撑杆(61)滑动设于所述滑轨(8)内,所述第一支撑杆(61)上设有导向块(11),所述滑轨(8)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块(11)相适配的导向槽(81),所述导向块(11)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81)内;所述第二支撑杆(62)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61)远离所述滑轨(8)的一端,所述弹挡组件(64)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6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62)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支撑杆(62)的转向并对所述第二支撑杆(62)进行限位;所述第三支撑杆(63)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61)的一端,且所述第三支撑杆(63)朝用于定位的测线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三支撑杆(63)与所述安装板(5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挡组件(64)包括扭簧(641)、第一限位挡板(642)和第二限位挡板(643),所述扭簧(641)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6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62)之间相互铰接的铰接轴上,所述扭簧(6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61)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2)上,所述扭簧(641)驱使所述第二支撑杆(62)朝背向所述延伸杆(4)操作端(41)的方向转动;
所述第一限位挡板(642)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61)背向所述延伸杆(4)操作端(41)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挡板(643)一体成型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挡板(642)上,所述第二支撑杆(62)在所述扭簧(641)的驱使下抵贴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643)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8)的底壁上对应于各所述弹触组件(7)处均设有第一滑槽(82),所述弹触组件(7)包括弹触弹簧(71)、滑移块(72)、连接杆(73)和压触挡块(74),所述滑移块(72)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82)内,且所述滑移块(7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61)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弹触弹簧(71)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82)的槽底与所述滑移块(72)之间;将所述滑移块(72)延伸出所述第一滑槽(82)的侧面设为斜面(12),所述斜面(12)朝所述延伸杆(4)的操作端(41)设置,且所述斜面(12)的最低端与所述滑轨(8)的底壁齐平;所述连接杆(73)设于所述滑移块(72)上远离所述导向块(11)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61)远离所述导向块(11)的一侧与所述滑轨(8)的侧壁之间具有供所述连接杆(73)容纳的间隙,所述压触挡块(74)设于所述连接杆(73)远离所述滑移块(72)的一端,所述压触挡块(74)与所述第二支撑杆(62)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压触挡块(74)朝向所述延伸杆(4)操作端(41)的一侧的下沿设为弧面(1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9)包括推动杆(91)、推板(92)和若干支撑座(93),所述延伸杆(4)的操作端(41)设有第二滑槽(43),所述推板(92)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43)内,各所述支撑座(93)间隔设于所述延伸杆(4)上,且各所述支撑座(93)上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推动杆(91)的支撑槽(931),所述推动杆(9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6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推板(92)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4)的表面于所述第二滑槽(43)处安装有刻度尺(14),所述推板(92)上安装有计时器(15)。
CN202210647417.1A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 Withdrawn CN1149656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7417.1A CN114965699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7417.1A CN114965699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5699A true CN114965699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62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7417.1A Withdrawn CN114965699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56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9757A (zh) * 2024-01-26 2024-03-01 山东中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9757A (zh) * 2024-01-26 2024-03-01 山东中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7629757B (zh) * 2024-01-26 2024-04-23 山东中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0881B (zh) 一种平行度检测设备
WO2017012444A1 (zh) 一种用于板材检测的行走装置
CN114965699A (zh) 一种混凝土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仪
TW201317543A (zh) 平面度檢測裝置
CN106546200B (zh) 一种零件尺寸检测设备
CN201107300Y (zh) 衍射波时差法超声检测扫查支架
CN218445193U (zh) 一种偏光片精度检测仪
CN117109891A (zh)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回位时间自动检测设备
CN115780318A (zh) 一种多功能石英晶体振荡器测试设备
CN215448762U (zh) 一种建筑检测用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
CN114878693A (zh) 一种便携式相控阵超声波扫查装置及其扫查方法
CN110672723B (zh) 超声波检测缺陷测定尺
CN210464405U (zh) 一种用于监控塑料复合尾门的检测工装
CN210938973U (zh) 工件夹持装置
CN113049387A (zh) 一种用于检测装配式钢稳定性的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9390866U (zh) 检测装置和流水线
CN214668787U (zh) 结构改进的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
CN210154654U (zh) 一种渡越时间法物位仪表校验装置
CN215338255U (zh) 高精准度的防火涂料测厚设备
CN210014738U (zh) 一种用于产品内径检测的通止规检测机构
CN210221215U (zh) 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装置
CN212133628U (zh) 悬置检具
CN219456037U (zh) 基于超声检测换能器的测量装置
CN219574260U (zh) 一种车窗玻璃电动击碎装置动作性能试验装置
CN211043439U (zh) 一种测试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3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