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5754A - 电梯的控制装置以及移动体的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控制装置以及移动体的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5754A
CN114955754A CN202110891762.5A CN202110891762A CN114955754A CN 114955754 A CN114955754 A CN 114955754A CN 202110891762 A CN202110891762 A CN 202110891762A CN 114955754 A CN114955754 A CN 114955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body
car
call registration
user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17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五明清司
田口浩
小堀真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55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57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3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eparation of passengers or 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电梯的控制装置以及移动体的管理装置,能够抑制移动体利用电梯时移动体移动效率的降低。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移动体属性取得部,其从自主移动的移动体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该移动体属性信息示出不允许在电梯的多台轿厢中与移动体同乘的其它物体;和分配部,其在从移动体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情况下,根据移动体属性取得部所取得的移动体属性信息,将多台轿厢中的未被分配给来自其它物体的呼梯登记的轿厢分配给来自移动体的呼梯登记。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具备:决定部,其将多台轿厢中的未被分配给来自其它物体的呼梯登记的轿厢决定为移动体乘坐的分配轿厢;和呼梯登记部,其向控制装置发送将决定部决定出的分配轿厢调配到移动体所在层站的呼梯登记。

Description

电梯的控制装置以及移动体的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控制装置以及移动体的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当满足了在电梯的轿厢中移动体不能与利用者同乘的条件的情况下,该控制装置会对移动体发送使其不乘坐该轿厢的信息。因此,能够在考虑到利用者的安全的同时运行电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090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的控制装置中,无论固有条件如何,都预先对移动体设定有移动体能够与利用者同乘的条件。因此,在移动体利用电梯时,移动体的移动效率不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移动体利用电梯时移动体的移动效率降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以及移动体的管理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移动体属性取得部,其从自主移动的移动体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该移动体属性信息示出不允许在电梯的多台轿厢中与所述移动体同乘的其它物体;以及分配部,其在从所述移动体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体属性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移动体属性信息,将所述多台轿厢中的未被分配给来自所述其它物体的呼梯登记的轿厢分配给来自所述移动体的呼梯登记。
本发明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具备:移动体属性取得部,其从自主移动的移动体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该移动体属性信息示出不允许在电梯的多台轿厢中与所述移动体同乘的其它物体;控制信息取得部,其从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取得所述多台轿厢的控制信息;决定部,其根据所述移动体属性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移动体属性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控制信息,将所述多台轿厢中的未被分配给来自所述其它物体的呼梯登记的轿厢决定为所述移动体乘坐的分配轿厢;以及呼梯登记部,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将所述决定部决定出的所述分配轿厢调配到所述移动体所在的层站的呼梯登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控制装置根据移动体属性信息来分配移动体要乘坐的轿厢。因此,能够抑制移动体利用电梯时移动体的移动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层站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移动体属性信息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利用者属性信息的图。
图5是对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进行的应对来自移动体的呼梯登记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是对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进行的对来自移动体的呼梯登记分配轿厢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9是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的电梯的层站的俯视图。
图10是对实施方式2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进行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井道;2:机房;3:层站;4:轿厢;5:登记装置;6:控制装置;7:移动体;8:管理装置;9:第1移动体属性存储部;10:第1移动体属性取得部;11:第1利用者属性存储部;12:第1利用者属性取得部;13:第1轿厢信息存储部;14:控制信息存储部;15:分配部;16:第1模式设定部;17:控制部;18:到达检测部;19:控制信息取得部;20:位置取得部;21:第2移动体属性存储部;22:第2移动体属性取得部;23:第2利用者属性存储部;24:第2利用者属性取得部;25:第2轿厢信息存储部;26:决定部;27:第2模式设定部;28:呼梯登记部;29:乘梯待机指令部;30:待机位置;100a:处理器;100b:存储器;200:硬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样的标记。适当简化或省略该部分的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层站的俯视图。
在图1的电梯中,井道1贯穿未图示的建筑物的各个楼层。机房2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多个层站3分别设置于建筑物的各个楼层。多个层站3分别与井道1对置。图1中示出了多个层站3中的一个层站3。
多台轿厢4设置于井道1的内部。多台轿厢4分别与层站3相邻。例如,多台轿厢4配置为从层站3的入口朝向里面排列。
多个登记装置5分别设置于多个层站3。图1中示出多个登记装置5中的一个登记装置5。
控制装置6设置于机房。控制装置6与多个登记装置5中的每一个连接。控制装置6设置为能够对电梯进行整体控制。
多个移动体7配置在建筑物的内部。多个移动体7分别设置为能够在建筑物的各个楼层在地面上自主地移动。多个移动体7分别设置为能够在任意的时刻与控制装置6进行通信。
管理装置8设置于机房。管理装置8设置为能够在任意的时刻与多个移动体7中的各个移动体7进行通信。管理装置8设置为能够控制多个移动体7中的各个移动体7。
例如,在层站3处,电梯的利用者通过在登记装置5刷ID卡来进行轿厢4的呼梯登记。这时,登记装置5从ID卡取得表示该利用者的属性的利用者属性信息和该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信息。登记装置5将包含目的地楼层信息的呼梯登记信息和与该呼梯登记信息对应的利用者属性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将多台轿厢4中的任意的轿厢4分配给来自该利用者的呼梯登记。控制装置6将该轿厢4调配到该层站3。之后,在该利用者到达了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解除该轿厢4已被分配给来自该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状态。
管理装置8对移动体7发送向与当前所在楼层不同的目的地楼层移动的指令。该情况下,移动体7向层站3移动。移动体7在到达了层站3的情况下,对控制装置6进行轿厢4的呼梯登记。这时,控制装置6从移动体7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控制装置6使用移动体属性信息,将多台轿厢4中的任意的轿厢4分配给来自该移动体的呼梯登记。具体而言,在该移动体7具有不被允许与利用者以及其它移动体7同乘的移动体属性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会将未被分配给来自利用者以及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分配给来自该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控制装置6将该轿厢4调配到该层站3。在该移动体7到达了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解除该轿厢4已被分配给来自该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状态。
接下来,使用图2对控制装置6进行说明。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6具备第1移动体属性存储部9、第1移动体属性取得部10、第1利用者属性存储部11、第1利用者属性取得部12、第1轿厢信息存储部13、控制信息存储部14、分配部15、第1模式设定部16、控制部17以及到达检测部18。
第1移动体属性存储部9存储移动体属性信息,该移动体属性信息表示在轿厢4的内部移动体7是否被允许与作为其它物体的利用者或其它移动体7同乘。第1移动体属性存储部9存储与多个移动体7分别对应的多个移动体属性信息。
第1移动体属性取得部10在从多个移动体7中的任意的移动体7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情况下,从该移动体7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第1移动体属性取得部10在取得了移动体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将存储于第1移动体属性存储部9中的与该移动体7对应的移动体属性信息更新为最新的移动体属性信息。
第1利用者属性存储部11存储利用者属性信息,该利用者属性信息表示在轿厢4的内部利用者能否与移动体7同乘。
第1利用者属性取得部12从登记装置5取得与利用者的呼梯登记信息对应的利用者属性信息。第1利用者属性取得部12在取得了利用者属性信息的情况下,使第1利用者属性存储部11存储利用者属性信息。
第1轿厢信息存储部13存储将多个层站3各自处的多台轿厢4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信息与表示多台轿厢4是否为移动体7能够乘坐的设定的信息对应起来而得到的轿厢信息。
控制信息存储部14针对多台轿厢4分别存储将被分配了该轿厢4的呼梯登记信息与该轿厢4当前所在楼层信息对应起来而得到的控制信息。在各个呼梯登记信息中,包含进行了该呼梯登记的利用者或移动体7的识别信息、和该呼梯登记的出发楼层以及目的地楼层的信息。在目的地楼层不明的情况下,例如,控制装置6将该呼梯登记的方向上的终端楼层设为目的地楼层。
分配部15从登记装置5接收包含目的地楼层信息的来自利用者的呼梯登记信息。分配部15将多台轿厢4中的任意的轿厢4分配给来自利用者的呼梯登记。分配部15将控制信息存储部14存储的控制信息更新为该轿厢4已被分配给来自该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控制信息。
分配部15在接收到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信息的情况下,从第1移动体属性存储部9取得该移动体7的移动体属性信息。
分配部15使用第1轿厢信息存储部13存储的轿厢信息,将多台轿厢4中的、被设定为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能够乘坐的1台以上的轿厢4设定为分配候选。
分配部15使用移动体属性信息来判定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是否被允许与利用者同乘。
分配部15在判定为允许移动体7与利用者同乘的情况下,使用控制信息存储部14存储的控制信息和第1利用者属性存储部11存储的利用者属性信息,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分配部15在判定为不允许移动体7与利用者的同乘的情况下,使用控制信息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任意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分配部15使用移动体属性信息来判定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是否被允许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
分配部15在判定为不允许移动体7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的情况下,根据控制信息将已被分配给来自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这时,分配部15根据控制信息来判定该其它移动体7是否会在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所在的楼层下梯、或者该其它移动体7是否会在到达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所在的楼层之前下梯。分配部15在判定为该其它移动体7会下梯的情况下,不将已分配给来自该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分配部15在判定为允许移动体7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的情况下,使用控制信息和第1移动体属性存储部9存储的多个移动体属性信息,将已分配给来自不允许与移动体7同乘的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这时,分配部15根据控制信息来判定该其它移动体7是否会在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所在的楼层下梯、或者该其它移动体7是否会在到达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所在的楼层之前下梯。分配部15在判定为该其它移动体7会下梯的情况下,不将已分配给来自该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分配部15在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为2台以上的情况下,根据第1轿厢信息存储部13存储的轿厢信息来判定2台以上的分配候选的轿厢4中配置的优先顺序最高的轿厢4。具体而言,例如,分配部15根据轿厢信息,将2台以上的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中的、距层站3的入口最远的轿厢4判定为配置的优先顺序最高的轿厢4。分配部15将被判定为配置的优先顺序最高的轿厢4分配给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
分配部15在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为1台的情况下,将该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分配给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
分配部15在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为0的情况下,在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再次进行设定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动作。
第1模式设定部16在分配部15对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分配了轿厢4的情况下,设定该轿厢4的运转模式。具体而言,例如,在对来自不允许与利用者同乘的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分配了轿厢4的情况下,第1模式设定部16将该轿厢4的运转模式设定为仅移动体7能够乘坐的移动体专用运转模式。例如,在对来自允许与利用者同乘的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分配了轿厢4的情况下,第1模式设定部16将该轿厢4的运转模式设定为移动体7和利用者能够乘坐的移动体同乘运转模式。
控制部17根据存储于控制信息存储部14的控制信息和第1模式设定部16所决定的运转模式来控制轿厢4的运行。具体而言,控制部17将多台轿厢4分别调配到对应的进行了呼梯登记的利用者或移动体7所在的层站3。这时,控制部17以第1模式设定部16所设定的运转模式来控制该轿厢4。控制部17根据轿厢4的运行控制而更新存储于控制信息存储部14的多台轿厢4各自的当前所在楼层信息。
到达检测部18使用控制信息存储部14存储的控制信息来检测乘坐轿厢4的利用者或移动体7到达目的地楼层的情况。到达检测部18在检测到利用者或移动体7到达了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将该轿厢4已被分配给来自该利用者或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状态解除。具体而言,到达检测部18在控制信息存储部14所存储的控制信息中,从已被分配了该轿厢4的呼梯登记的信息中将来自该利用者或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信息删除。这时,到达检测部18根据已被分配给该轿厢4的剩余的呼梯登记的信息来设定该轿厢4的运转模式。具体而言,例如,在剩余的呼梯登记中包含来自不允许与利用者同乘的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情况下,到达检测部18将该轿厢4的运转模式设定为仅移动体7能够乘坐的移动体专用运转模式。例如,在剩余的呼梯登记中包含来自允许与利用者同乘的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情况下,到达检测部18将该轿厢4的运转模式设定为移动体同乘运转模式。例如,在剩余的呼梯登记中不包含来自任何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情况下,到达检测部18将该轿厢4的运转模式设定为移动体7不乘坐的通常运转模式。
接下来,使用图3对第1移动体属性存储部9存储的移动体属性信息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移动体属性信息的图。
图3示出多个移动体属性信息。移动体属性信息按照每个移动体7而存储。移动体属性信息是将“移动体标识符”信息、“可否与利用者同乘”信息和“可否与其它移动体同乘”信息对应起来而得到的信息。
“移动体标识符”信息是多个移动体7各自所固有的识别信息。“可否与利用者同乘”信息是表示是否允许移动体7与利用者同乘轿厢4的信息。“可否与其它移动体同乘”信息是表示是否允许移动体7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轿厢4的信息。
在“可否与利用者同乘”信息中,“可以”这一显示表示允许移动体7与利用者同乘轿厢4。在“可否与利用者同乘”信息中,“不可”这一显示表示不允许移动体7与利用者同乘轿厢4。
在“可否与其它移动体同乘”信息中,“可以”这一显示表示允许移动体7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轿厢4。在“可否与其它移动体同乘”信息中,“不可”这一显示表示不允许移动体7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轿厢4。
接下来,使用图4对第1利用者属性存储部11所存储的利用者属性信息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所存储的利用者属性信息的图。
图4示出多个利用者属性信息。利用者属性信息是将“利用者标识符”信息与“可否与移动体同乘”信息对应起来而得到的信息。
“利用者标识符”信息是识别利用者的信息。“可否与移动体同乘”信息是表示该利用者能否与移动体7同乘轿厢4的信息。
在“可否与移动体同乘”信息中,“可以”这一显示表示该利用者能够与移动体7同乘轿厢4。在“可否与移动体同乘”信息中,”不可”这一显示表示该利用者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轿厢4。例如,在利用者使用了轮椅的情况下,该利用者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轿厢4。
接下来,使用图5对控制装置6进行的与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对应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是对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进行的与来自移动体的呼梯登记对应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控制装置6在从移动体7接收到呼梯登记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01的动作。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1中,控制装置6从发送了该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
之后,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102的动作。在步骤S102中,控制装置6进行对来自该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分配轿厢4的动作。
之后,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103的动作。在步骤S103中,控制装置6将所分配的轿厢4调配到该移动体7所在的层站3。
之后,控制装置6结束与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对应的动作。
接下来,使用图6对控制装置6对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分配轿厢4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对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进行的对来自移动体的呼梯登记分配轿厢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步骤S201中,控制装置6使用轿厢信息将多台轿厢4中的、被设定为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能够乘坐的1台以上的轿厢4设定为分配候选。
之后,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02的动作。在步骤S202中,控制装置6判定该移动体7是否被允许与利用者同乘。
当在步骤S202中判定为允许该移动体7与利用者同乘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03的动作。在步骤S203中,控制装置6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当在步骤S202中判定为不允许该移动体7与利用者同乘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04的动作。在步骤S204中,控制装置6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任意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在进行了步骤S203或步骤S204的动作之后,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05的动作。在步骤S205中,控制装置6判定该移动体7是否被允许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
当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允许该移动体7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06的动作。在步骤S206中,控制装置6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不允许与移动体7同乘的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当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不允许该移动体7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07的动作。在步骤S207中,控制装置6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与该移动体7不同的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在进行了步骤S206或步骤S207的动作之后,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08的动作。在步骤S208中,控制装置6判定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是否为2台以上。
当在步骤S208中判定为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为2台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09的动作。在步骤S209中,控制装置6根据轿厢信息将2台以上的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中的配置的优先顺序最高的轿厢4分配给来自该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控制装置6更新控制信息。之后,控制装置6结束分配轿厢4的动作。
当在步骤S208中判定为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小于2台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10的动作。在步骤S210中,控制装置6判定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是否为1台。
当在步骤S210中判定为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为1台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11的动作。在步骤S211中,控制装置6将该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分配给来自该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控制装置6更新控制信息。之后,控制装置6结束分配轿厢4的动作。
当在步骤S210中判定为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不是1台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为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12的动作。在步骤S212中,控制装置6等待规定的时间经过。之后,控制装置6进行步骤S201以后的动作。
根据在以上内容中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1,控制装置6根据移动体属性信息将未被分配给来自作为不允许与移动体7同乘的其它物体的利用者或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分配给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因此,能够针对移动体7所进行的呼梯登记分配与该移动体7所固有的条件对应的轿厢4。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移动体利用电梯时移动体的移动效率降低。此外,能够根据各移动体所固有的条件对来自种类不同的多个移动体的各个呼梯登记分配多台轿厢4中的任意的轿厢4。因此,种类不同的移动体能够安全且高效地利用电梯。
此外,控制装置6根据移动体属性信息来设定运转模式。因此,在不允许与利用者同乘的移动体7乘坐于轿厢4时,能够抑制该轿厢4被分配给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轿厢4的利用效率。
此外,控制装置6在从移动体7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情况下,从该移动体7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因此,例如在移动体7从由于搬运货物而被允许与人一起乘梯的状态变化为不允许与人一起乘梯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移动体7与利用者同乘轿厢4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根据移动体7的状态对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分配轿厢4。
此外,控制装置6根据利用者属性而不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分配给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因此,例如能够抑制轮椅的利用者正在乘坐或者预定乘坐的轿厢4被分配给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利用者的安全性。
此外,控制装置6根据轿厢信息对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分配轿厢。因此,控制装置6能够针对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分配存在于对利用者来说便利性较低的位置的轿厢4。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此外,能够抑制层站3拥挤。
另外,也可以是,多个登记装置5分别具备表示能够与移动体7同乘的呼梯登记按钮和表示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的呼梯登记按钮。第1利用者属性取得部12也可以根据在呼梯登记时被按下的呼梯登记按钮而取得对应的利用者属性信息。具体而言,也可以是,多个登记装置5分别具备标注有轮椅标记的呼梯登记按钮作为表示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的呼梯登记按钮。也可以是,在标注有轮椅标记的呼梯登记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第1利用者属性取得部12取得表示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的利用者属性信息。
另外,移动体7也可以经由管理装置8向控制装置6发送呼梯登记信息。
另外,管理装置8对移动体7发送向与当前所在楼层不同的目的地楼层移动的指令的时机可以是管理装置8作为起点生成移动指令的情况以及为了响应接到来自移动体7的移动请求而生成移动指令的情况中的任何一个时机。
另外,第1移动体属性取得部10可以仅在移动体7初次利用电梯时取得该移动体7的移动体属性信息。此外,第1移动体属性取得部10也可以在移动体7利用电梯之前预先取得该移动体7的移动体属性信息。此外,第1移动体属性存储部9也可以预先存储有移动体属性信息。该情况下,控制装置6也可以不进行从发送了该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的动作。
另外,第1利用者属性存储部11也可以预先存储有利用者属性信息。此外,在存储于第1利用者属性存储部11的利用者属性信息中,“利用者标识符”信息也可以是利用者的临时性的识别信息来代替利用者固有的识别信息。具体而言,“利用者标识符”信息也可以是表示“正在乘坐轿厢4的利用者”、“预定在1层乘坐轿厢4的利用者”等信息。
另外,第1利用者属性取得部12也可以在取得利用者属性信息时,从利用者持有的便携式终端取得利用者信息。
另外,第1利用者属性取得部12可以仅在利用者初次利用电梯时取得该利用者的利用者属性信息。此外,第1利用者属性取得部12也可以在利用者利用电梯之前预先取得该利用者的利用者属性信息。
另外,第1轿厢信息存储部13也可以存储示出多台轿厢4各自的中心位置坐标、多台轿厢4各自的轿厢门的中心位置坐标等轿厢信息作为表示多台轿厢4的配置的轿厢信息。此外,第1轿厢信息存储部13也可以存储直接地表示分别与多台轿厢4有关的配置的优先顺序的轿厢信息作为轿厢信息。该情况下,分配部15根据该配置的优先顺序来判定2台以上的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中的优先顺序最高的轿厢4。
另外,分配部15也可以当在使用移动体属性信息来判定是否允许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与利用者同乘时,与该利用者有关的利用者属性信息未存储于第1利用者属性存储部11的情况下,任意地设定该利用者的利用者属性信息。具体而言,分配部15也可以将利用者属性信息未存储于第1利用者属性存储部11的利用者设定为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的利用者。
另外,分配部15也可以在进行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的动作时,根据控制信息来判定该利用者是否会在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所在的楼层下梯、或者该利用者是否会在到达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所在的楼层之前下梯。分配部15也可以在判定为该利用者会下梯的情况下,不将已被分配给来自该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同样地,分配部15也可以当在进行将已被分配给来自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的动作时,判定为该利用者会在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所在的楼层下梯、或者该利用者会在到达发送了呼梯登记的移动体7所在的楼层之前下梯的情况下,不将已被分配给来自该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另外,分配部15也可以在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为2台以上的情况下,根据控制信息,考虑到正在乘坐轿厢4或者预定乘坐轿厢4的利用者以及移动体7的数量、重量、专用面积的合计值等来判定优先顺序最高的轿厢4。
另外,第1模式设定部16也可以将已被分配给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的运转模式设定为使得不被分配给来自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运转模式。
另外,第1模式设定部16也可以具备与到达检测部18设定运转模式的功能同样的功能。
接下来,使用图7对构成控制装置6的硬件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7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控制装置6的各功能能够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例如,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处理器100a和至少1个存储器100b。例如,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专用的硬件200。
在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处理器100a和至少1个存储器100b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的各功能通过软件、固件、或者软件与固件的组合来实现。软件和固件中的至少一方被记述为程序。软件和固件中的至少一方存储在至少1个存储器100b中。至少1个处理器100a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至少1个存储器100b中的程序来实现控制装置6的各功能。至少1个处理器100a也称为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DSP。例如,至少1个存储器100b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CD(compact disk:紧凑型光盘)、迷你盘(mini 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功能盘)等。
在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专用的硬件200的情况下,处理电路例如通过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控制装置6的各功能分别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例如,控制装置6的各功能集中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
关于控制装置6的各功能,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200来实现一部分,通过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其它部分。例如,也可以是,关于分配使移动体7乘坐的轿厢4的功能,通过作为专用的硬件200的处理电路来实现,关于分配使移动体7乘坐的轿厢4的功能以外的功能,通过至少1个处理器100a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至少1个存储器100b中的程序来实现。
这样,处理电路通过硬件200、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控制装置6的各功能。
虽然未图示,管理装置8的各功能也通过与实现控制装置6的各功能的处理电路同等的处理电路来实现。
实施方式2
图8是实施方式2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的框图。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的部分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该部分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2中,管理装置8在向移动体7发送了移动指令的情况下,根据电梯的控制信息来决定使该移动体7乘坐的轿厢4。管理装置8向控制装置6发送将使移动体7乘坐的轿厢4调配至该移动体7所在的层站3的呼梯登记信息。控制装置6根据从管理装置8接收到的呼梯登记信息来调配轿厢4。
如图8所示,管理装置8设置为能够与多个登记装置5中的每一个进行通信。管理装置8设置为能够在任意的时刻与控制装置6进行通信。管理装置8具备控制信息取得部19、位置取得部20、第2移动体属性存储部21、第2移动体属性取得部22、第2利用者属性存储部23、第2利用者属性取得部24、第2轿厢信息存储部25、决定部26、第2模式设定部27、呼梯登记部28以及乘梯待机指令部29。
控制信息取得部19从控制装置6取得电梯的控制信息。
位置取得部20从移动体7取得该移动体7的位置信息。
第2移动体属性存储部21存储多个移动体属性信息。
第2移动体属性取得部22从移动体7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第2移动体属性取得部22在从移动体7取得了移动体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将存储于第2移动体属性存储部21的与该移动体7对应的移动体属性信息更新为最新的移动体属性信息。
第2利用者属性存储部23存储利用者属性信息。
第2利用者属性取得部24从登记装置5取得与利用者的呼梯登记信息对应的利用者属性信息。第2利用者属性取得部24使第2利用者属性存储部23存储该利用者属性信息。
第2轿厢信息存储部25存储轿厢信息。
决定部26从第2移动体属性存储部21取得与发送了移动指令的移动体7对应的移动体属性信息。
决定部26使用第2轿厢信息存储部25所存储的轿厢信息,将多台轿厢4中的、被设定为发送了移动指令的移动体7能够乘坐的1台以上的轿厢4设定为分配候选。
决定部26使用移动体属性信息来判定发送了移动指令的移动体7是否被允许与利用者同乘。
决定部26在判定为允许移动体7与利用者同乘的情况下,使用控制信息和第2利用者属性存储部23存储的利用者属性,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决定部26在判定为不允许移动体7与利用者同乘的情况下,使用控制信息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任意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决定部26使用移动体属性信息来判定发送了移动指令的移动体7是否被允许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
决定部26在判定为不允许移动体7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的情况下,使用控制信息将已被分配给来自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这时,决定部26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部15同样地,在使用控制信息判定为该其它移动体7会下梯的情况下,不将已被分配给来自该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决定部26在判定为允许移动体7与其它移动体7同乘的情况下,使用控制信息和第2移动体属性存储部21存储的多个移动体属性信息,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不允许与移动体7同乘的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这时,决定部26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部15同样地,在使用控制信息判定为该其它移动体7会下梯的情况下,不将已被分配给来自该其它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从分配候选中排除。
决定部26在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为2台以上的情况下,将该2台以上的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中配置的优先顺序最高的轿厢4决定为使发送了移动指令的移动体7乘坐的分配轿厢4。
决定部26在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为1台的情况下,将该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决定为使发送了移动指令的移动体7乘坐的分配轿厢4。
决定部26在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数量为0的情况下,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之后,再次进行设定作为分配候选的轿厢4的动作。
第2模式设定部27在决定部26决定了轿厢4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的第1模式设定部16同样地生成设定该轿厢4的运转模式的指令。
呼梯登记部28生成将决定部26决定出的轿厢4调配到该移动体7所在的楼层的层站3的呼梯登记信息。呼梯登记部28在所生成的呼梯登记信息中附加该移动体7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和变更第2模式设定部27所生成的运转模式的指令。呼梯登记部28将呼梯登记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6。
乘梯待机指令部29在决定部26决定出轿厢4的情况下,对该移动体7发送向待机位置移动的指令。
接下来,使用图9对移动体7的待机位置进行说明。
图9是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的电梯层站的俯视图。
如图9所示,多个待机位置30分别与多台轿厢4对应。多个待机位置30分别被设定为存在于该待机位置30的移动体7距所对应的轿厢4近到能够迅速乘坐该轿厢4的程度的位置、并且不妨碍乘坐任意的轿厢4的利用者的移动或者不妨碍从任意的轿厢4下梯的利用者的移动的位置。
接下来,使用图10对管理装置8进行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0是对实施方式2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进行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管理装置8在对移动体7发送向与当前所在楼层不同的目的地楼层移动的指令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301的动作。
如图10所示,在步骤S301中,管理装置8从该移动体7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
之后,管理装置8进行步骤S302的动作。在步骤S302中,管理装置8进行决定使该移动体7乘坐的分配轿厢4的动作。这时,管理装置8按照与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装置6进行的对来自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分配轿厢4的动作同样的动作来进行决定使该移动体7乘坐的分配轿厢4的动作。
之后,管理装置8进行步骤S303的动作。在步骤S303中,管理装置8生成表示将决定出的分配轿厢4调配到该移动体7所在的层站3的呼梯登记的信息。管理装置8向控制装置6发送呼梯登记的信息。
之后,管理装置8进行步骤S304的动作。在步骤S304中,管理装置8对该移动体7发送乘梯待机指令。
之后,管理装置8结束动作。
根据在以上内容中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2,管理装置8根据发送了移动指令的移动体7的移动体属性信息来决定使该移动体7乘坐的分配轿厢4。管理装置8对控制装置6发送将该分配轿厢4调配到该移动体7所在的楼层的呼梯登记的信息。因此,能够根据移动体7所固有的条件来分配与该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对应的轿厢4。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移动体利用电梯时移动体的移动效率降低。此外,种类不同的移动体能够安全且高效地利用电梯。
此外,管理装置8根据移动体属性信息来设定运转模式。因此,在不被允许与利用者同乘的移动体7乘坐于轿厢4时,能够抑制该轿厢4被分配给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情况。
此外,管理装置8在向移动体7发送了移动指令的情况下,从该移动体7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因此,能够根据移动体7的状态对移动体7的呼梯登记分配轿厢4。
此外,管理装置8根据利用者属性,不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不能与移动体7同乘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4决定为分配轿厢4。因此,能够提高利用者的安全性。
此外,管理装置8根据轿厢信息来决定分配轿厢4。因此,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此外,能够抑制层站3拥挤。
此外,管理装置8对移动体7发送向与分配轿厢4对应的待机位置移动的指令。因此,能够抑制该移动体7在层站3处妨碍利用者的情况。此外,在分配轿厢4到达该层站3时,能够缩短该移动体7乘坐分配轿厢4的时间。
另外,第2移动体属性取得部22可以仅在移动体7初次利用电梯时取得该移动体7的移动体属性信息。此外,第2移动体属性取得部22也可以在移动体7利用电梯之前预先取得该移动体7的移动体属性信息。此外,第2移动体属性存储部21也可以预先存储有移动体属性信息。该情况下,管理装置8也可以不进行从移动体7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的动作。
另外,第2利用者属性存储部23也可以预先存储有利用者属性信息。此外,在存储于第2利用者属性存储部23的利用者属性信息中,“利用者标识符”信息也可以是利用者的临时性的识别信息以代替利用者固有的识别信息。
另外,第2利用者属性取得部24也可以在取得利用者属性信息时,从利用者持有的便携式终端取得利用者信息。
另外,第2利用者属性取得部24可以仅在利用者初次利用电梯时取得该利用者的利用者属性信息。此外,第2利用者属性取得部24也可以在利用者利用电梯之前预先取得该利用者的利用者属性信息。
另外,决定部26也可以在进行决定分配轿厢4的动作时,进行与在实施方式1中分配部15对呼梯登记分配轿厢4的动作同样的动作。

Claims (11)

1.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
移动体属性取得部,其从自主移动的移动体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该移动体属性信息示出不允许在电梯的多台轿厢中与所述移动体同乘的其它物体;以及
分配部,其在从所述移动体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体属性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移动体属性信息,将所述多台轿厢中的未被分配给来自所述其它物体的呼梯登记的轿厢分配给来自所述移动体的呼梯登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模式设定部,该模式设定部根据所述移动体属性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移动体属性信息,将所述分配部已分配给来自所述移动体的呼梯登记的轿厢的运转模式设定为不被分配给来自不允许与所述移动体同乘的所述其它物体的呼梯登记的运转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体属性取得部在从所述移动体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情况下,从所述移动体取得所述移动体属性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利用者属性取得部,该利用者属性取得部取得利用者属性信息,该利用者属性信息表示所述电梯的利用者在所述多台轿厢中能否与所述移动体同乘,
所述分配部根据所述利用者属性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利用者属性信息,不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不能与所述移动体同乘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分配给来自所述移动体的呼梯登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轿厢信息存储部,该轿厢信息存储部存储表示在所述电梯的层站处所述多台轿厢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的轿厢信息,
所述分配部根据所述轿厢信息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轿厢信息,对来自所述移动体的呼梯登记分配轿厢。
6.一种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具备:
移动体属性取得部,其从自主移动的移动体取得移动体属性信息,该移动体属性信息示出不允许在电梯的多台轿厢中与所述移动体同乘的其它物体;
控制信息取得部,其从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取得所述多台轿厢的控制信息;
决定部,其根据所述移动体属性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移动体属性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控制信息,将所述多台轿厢中的未被分配给来自所述其它物体的呼梯登记的轿厢决定为所述移动体乘坐的分配轿厢;以及
呼梯登记部,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将所述决定部决定出的所述分配轿厢调配到所述移动体所在的层站的呼梯登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具备模式设定部,该模式设定部根据所述移动体属性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移动体属性信息,将所述决定部决定出的所述分配轿厢的运转模式设定为不被分配给来自不允许与所述移动体同乘的所述其它物体的呼梯登记的运转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体属性取得部在向所述移动体发送移动指令的情况下,从所述移动体取得所述移动体属性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具备利用者属性取得部,该利用者属性取得部取得表示所述电梯的利用者在所述多台轿厢中不能与所述移动体同乘的利用者属性信息,
所述决定部根据所述利用者属性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利用者属性信息,不将已被分配给来自不能与所述移动体同乘的利用者的呼梯登记的轿厢决定为所述分配轿厢。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具备轿厢信息存储部,该轿厢信息存储部存储表示在所述电梯的层站处所述多台轿厢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的轿厢信息,
所述决定部根据所述轿厢信息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轿厢信息来决定所述分配轿厢。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体的管理装置具备乘梯待机指令部,该乘梯待机指令部在所述决定部决定出所述分配轿厢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体发送向与所述分配轿厢对应的待机位置移动的乘梯待机指令。
CN202110891762.5A 2021-02-22 2021-08-04 电梯的控制装置以及移动体的管理装置 Pending CN1149557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6357 2021-02-22
JP2021026357A JP7036246B1 (ja) 2021-02-22 2021-02-22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および移動体の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5754A true CN114955754A (zh) 2022-08-30

Family

ID=81213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1762.5A Pending CN114955754A (zh) 2021-02-22 2021-08-04 电梯的控制装置以及移动体的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36246B1 (zh)
CN (1) CN11495575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1122B1 (ja) 2022-06-14 2023-0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ビルシステム
JP7420172B1 (ja) 2022-07-22 2024-01-23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7480825B1 (ja) 2022-11-21 2024-05-10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割当制御装置、割当変更方法、割当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7327627B1 (ja) * 2022-12-16 2023-08-16 三菱電機ビ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呼び管理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呼び管理方法、および呼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0811A (ja) * 2006-04-24 2007-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3067497A (ja) * 2011-09-22 2013-04-1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6480040B1 (ja) * 2018-01-25 2019-03-0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JP6682672B1 (ja) * 2019-02-08 2020-04-1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号機割当て方法
WO2020230305A1 (ja) * 2019-05-15 2020-1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支援システム
WO2020234938A1 (ja) * 2019-05-17 2020-1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の移動支援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0811A (ja) * 2006-04-24 2007-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3067497A (ja) * 2011-09-22 2013-04-1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6480040B1 (ja) * 2018-01-25 2019-03-0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JP6682672B1 (ja) * 2019-02-08 2020-04-1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号機割当て方法
WO2020230305A1 (ja) * 2019-05-15 2020-1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支援システム
WO2020234938A1 (ja) * 2019-05-17 2020-1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の移動支援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36246B1 (ja) 2022-03-15
JP2022128045A (ja)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55754A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以及移动体的管理装置
CN109789984B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11824885B (zh) 基于等待的乘客的所检测到的数量的电梯轿厢分配
JP5146448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KR101903315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US9126806B2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dispatching
EP3114063B1 (en) Group call management
JP624538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
JP6317176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10844722A (zh) 基于潜在乘客的邻近度推断的电梯轿厢分配
CN111731955B (zh) 处理多个电梯服务请求
CN113942900B (zh)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配控制方法以及电梯
WO2009084077A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7352222B1 (ja) ビル管理システム、ビル管理方法、及びビル管理プログラム
KR101024799B1 (ko) 승강기 통행 제어
JP6759417B1 (ja) エレベータ割当装置
CN115151501B (zh) 电梯控制系统
CN112203963A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装置和电梯系统
JP7451661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91453B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KR102348334B1 (ko) 자율이동체와 연동된 승강기 제어 장치
JPH02132077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6081414A (zh) 针对乘客乘梯时间的电梯控制方法
CN114644261A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装置
JP2006335512A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