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5362A -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5362A
CN114955362A CN202210535541.9A CN202210535541A CN114955362A CN 114955362 A CN114955362 A CN 114955362A CN 202210535541 A CN202210535541 A CN 202210535541A CN 114955362 A CN114955362 A CN 114955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carrier
conveyor belt
convey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55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宜仲
张胜
于洋
王瑛琨
黄守民
刘付旭光
李运奇
赖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kang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kang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kang Med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kang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55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53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5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5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3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 B65G1/1376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the orders being assembled on a commissioning convey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16Codes or marks on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33Position of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B65G2203/046RF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样本试管上贴有RFID芯片,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包括:隔离罩,隔离罩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射频天线用于与RFID芯片进行数据交换,隔离罩的壳体的材料至少包含有金属材质,隔离罩用于隔离外界干扰信号;传送机构,传送机构一端设置于隔离罩内部,另一端与储存库连接,传送机构用于将隔离罩内的样本载架输送到储存库,或者将储存库转回的空载架输送到回收框;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射频天线、传送机构连接,控制机构用于:通过射频天线接收RFID芯片上的样本信息;控制传送机构输送样本载架或空载架。本申请能够在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批量交接,能够有效提高交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样本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样本交接的方式一般为两种:一是人工交接,为保证样本的安全,要求外采人员不能进入实验室而完成交接,就要求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同步工作交接,如此,外采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必须保持高度一致,不仅会增加人工的工作量,而且效率较低,灵活性较差;二是自动化交接,通过逐个扫描条码的方式读取样本条码,样本数量多时,从样本交接到完成条码识别,输出交接结果耗时较长,甚至出现排队交接的现象,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样本交接过程中出现的灵活性差、耗时较长以及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能够自动快速地进行交接,有效提高交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样本试管上贴有RFID芯片,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包括:隔离罩,隔离罩内设置有天线模块,天线模块用于与RFID芯片进行数据交换,隔离罩的壳体的材料至少包含有金属材质,隔离罩用于隔离外界干扰信号;传送机构,传送机构一端设置于隔离罩内部,另一端与储存库连接,传送机构用于将隔离罩内的样本载架输送到存储库,或者将存储库转回的空载架输送到回收框;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天线模块、传送机构连接,控制机构用于:通过天线模块接收RFID芯片上的样本信息;控制传送机构输送样本载架或空载架。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方面通过在隔离罩内设置天线模块,能够迅速地批量读取所有贴有RFID芯片的试管的全部样本信息,再利用传送机构将已读取的样本自动输送至存储库,不仅避免人工交接效率低、灵活性差的问题,还可以避免传统自动化交接需要依次逐个扫描条码,给用户造成输出交接结果耗时长、效率低等较差的体验;另一方面,将射频设置在隔离罩内,能够有效避免隔离罩外其他未放入隔离罩内的带有RFID芯片的试管带来的信号干扰,从而造成交接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申请方案通过设置隔离罩内的天线模块,能够实现批量读取样本信息,设置隔离罩能够有效屏蔽隔离罩外部的干扰信号,再利用传送机构,能够自动将样本载架输送至存储库,并将空载架输送到回收框,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批量交接,有效提高了交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传送机构包括载入传送单元和旋转传送单元,回收框设置于旋转传送单元下方;载入传送单元包括载入传送带和第一驱动单元,旋转传送单元包括旋转轴、第四驱动单元、旋转传送带和第二驱动单元,载入传送单元的一端设置于隔离罩内,另一端与旋转传送单元连接,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载入传送带输送样本载架至旋转传送单元;旋转传送单元包括旋转轴、第四驱动单元、旋转传送带和第二驱动单元,旋转轴设置于旋转传送带下方,第四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旋转轴带动旋转传送带水平旋转,旋转传送带设置于载入传送带和存储库之间,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旋转传送带输送样本载架至存储库,或输送空载架至回收框。在隔离罩内完成样本信息的交接时,由载入传送带将样本载架输送至旋转传送单元,旋转传送单元将样本载架输送至存储库,完成样本的交接;当存储库将接收到的样本试管全部取出并存储后,存储库将空载架转回到旋转传送带,旋转传送带在接收到空载架后,由第四驱动单元带动旋转轴水平转动,使得旋转传送带的输出端转动到回收框上方,空载架随旋转传送带继续运动,最终掉落到回收框内,完成空载架的回收。通过设置旋转传送单元,只需转动旋转传送单元在水平方向的角度,改变旋转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即可实现输送样本载架至存储库和回收存储库转回的空载架的双向传递,整个过程自动完成,简单便捷,可以有效提高样本交接的效率。
进一步的,传送机构还包括入库传送单元,入库传送单元包括入库传送带和第三驱动单元;入库传送带设置于旋转传送带和存储库之间,入库传送带用于连接存储库和旋转传送带。在样本信息交接完毕时,旋转传送带保持与载入传送带和入库传送带相同的方向,第一驱动单元带动载入传送带运动,进而将置于载入传送带上的样本载架输送至旋转传送带,第二驱动单元带动旋转传送带再将样本载架输送给入库传送带,完成样本的交接;当存储库将接收到的样本试管全部取出并存储后,将空载架转回到入库传送带,第三驱动单元带动入库传送带再将空载架输送到旋转传送带,旋转传送带在接收到空载架后,由第四驱动单元带动旋转轴水平转动,使得旋转传送带的输出端转动到回收框上方,空载架随旋转传送带继续运动,最终掉落到回收框内,完成空载架的回收。通过设置入库传送单元,可以将接收到旋转传送单元输送的样本载架,直接输送到存储库内部,使得样本在存储库内完成交接,样本交接更安全,避免出现样本在存储库外部交接造成的错漏遗失等情况。
进一步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上,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样本载架或空载架的位置。检测机构能够监测载架在传送机构上的位置,以及载架的进入和离开。当检测机构检测到载架由隔离罩内进入时,则启动传送机构向存储库的方向运动,并将样本载架输送到存储库,并在全部样本载架输送至存储库时,关闭传送机构,完成样本的交接;当检测机构检测到载架由存储库转回时,则启动传送机构向回收框的方向运动,并将空载架输送至回收框,并在全部空载架输送至回收框时,关闭传送机构,完成空载架的回收过程。通过监测载架的进入和离开,可以及时监测反馈载架到达的位置,以便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可以自动进行下一步动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第一天线设置于隔离罩的下侧面。由于下侧面距离RFID芯片最近,将第一天线设置于下侧面,第一信号与RFID进行数据交换的信号强度更强,进而读取样本信息的时间更快,样本交接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第一天线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左侧与载入传送台连接,支撑部右侧设置有推杆和第五驱动单元,支撑部两侧设置有导向板,支撑部用于固定第一天线并支撑放置的样本载架,推杆与第五驱动单元连接,第五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推杆将样本载架推至载入传送带。通过设置支撑部及推杆,不仅可以支撑样本载架,还可以在样本信息交接完成后,有推杆将载架推入到载入传送带,以便载入传送带将载架输送出去。使得在隔离罩内的载架不仅可以放置于载入传送带上,还可以放置在支撑部上,有效增加了隔离罩内载架的容量,达到大批量快速甚至一次性交接的目的,实现大批量样本信息的快速准确地交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天线模块还包括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第二天线设置于隔离罩内的上侧面,第三天线设置于隔离罩的左侧面。在上侧面和左侧面也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使得信号覆盖面更广,信号强度更大,载架上样本信息的交接更顺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隔离罩的后侧面设置有窗口,窗口用于容纳载入传送带与旋转传送带输送的样本载架。在隔离罩后侧面开设有窗口,在隔离罩内的样本完成样本信息的交接时,载入传送带通过该窗口将载架输送至旋转传送带,完成载架由隔离罩内部到隔离罩外部的传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隔离罩的一侧设置有罩门,罩门的一边与隔离罩内侧底面可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可活动连接的罩门,可以在载架的放置完成后关上罩门,避免罩门外未交接的样本的RFID芯片对隔离罩内的样本造成干扰。
进一步的,隔离罩内侧底面向罩门一侧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用于在打开罩门至与内侧底面持平时支撑罩门。将罩门打开至与隔离罩内侧底面持平时,延伸部可以限制罩门继续向下旋转,支撑住罩门与隔离罩内侧底面持平,此时,罩门可以作为一个置物平台,暂时存放未来得及放入隔离罩内的载架。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全自动样本交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包括:获取射频天线传递的贴有RFID芯片的样本试管的样本信息;向传送机构发送输送样本载架至存储库的指令;获取空载架转回信息;向传送机构发送输送空载架至回收框的指令。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的隔离罩及传送机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的机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的隔离罩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隔离罩100、罩门110、第二天线120、第三天线130、第一天线140、支撑部150、导向板151、推杆152、第五驱动单元153、延伸部160、窗口170、传送机构200、旋转传送单元210、第一检测单元211、第二检测单元212、旋转传送带213、第二驱动单元214、第四驱动单元215、旋转轴216、入库传送单元220、第三检测单元221、第四检测单元222、入库传送带223、第三驱动单元224、载入传送单元230、第一驱动单元231、载入传送带232、存储库300、回收框400、机座500、载架600、试管孔610、试管6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不大于、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本申请描述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设置、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样本试管620上贴有RFID芯片,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包括:隔离罩100,隔离罩100内设置有天线模块,天线模块用于与RFID芯片进行数据交换,隔离罩100的壳体的材料至少包含有金属材质,隔离罩100用于隔离外界干扰信号;传送机构200,传送机构200一端设置于隔离罩100内部,另一端与存储库300连接,传送机构200用于将隔离罩100内的样本载架600输送带存储库300,或者将存储库300转回的空载架600输送到回收框400;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天线模块、传送机构200连接,控制机构用于:通过天线模块接收RFID芯片上的样本信息;控制传送机构200输送样本载架600或空载架600。
具体的,隔离罩100内放置有样本载架600、载架600上设置有多个试管孔610,试管孔610内插有装载样本的试管620。控制机构通过天线模块可以获取到预先记录在RFID芯片的样本信息,并将获取到的样本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便于后续查看或回溯,完成样本信息的交接。而在样本信息交接完成后,再将载有该批样本试管620的载架600输送至存储库300,将样本试管620进行保存,进而完成样本的交接。
可以理解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样本名称、批次、数量已经采集时间等信息预先写入到对应样本的RFID芯片中,在交接样本信息过程中,可以选择识别记录全部样本信息,或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样本信息进行交接。
可以理解的,隔离罩100可以设置为金属罩体,在进行样本信息交接时,将隔离罩100罩上,屏蔽外界干扰信号,准确快速地进行样本信息的交接,交接完成后,移开隔离罩100,若需要进行下一批样本交接,则放入下一批装载有样本试管620的载架600,循环进行样本信息的交接;或者将隔离罩100上开设有盖子,在进行样本信息交接时,将盖子盖上,交接完成后,放入下一批载架600时,再打开盖子放入载有样本试管620的载架600。
参照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离罩100的一侧设置有罩门110,罩门110的一边与隔离罩100内侧底面可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罩门110,可以在样本载架600放置完成后关上罩门110,进行样本信息的交接,从而避免罩门110外待交接的样本试管620上贴着的RFID芯片,对隔离罩100内正在交接的样本信息的信号造成干扰,进而影响样本信息交接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隔离罩100内侧底面向罩门110一侧设置有延伸部160,延伸部160用于在打开罩门110至与内侧底面持平时支撑罩门110。将罩门110打开至与隔离罩100内侧底面持平时,延伸部160可以限制罩门110继续向下旋转,支撑住罩门110与隔离罩100内侧底面持平,此时,罩门110可以作为一个置物平台,暂时存放待交接的样本载架600,如此,在有较多待交接的样本时,可以避免操作人员无法快速将大批量载架600放入罩体内时,操作人员长时间手持载架600,有效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参照图4,可以理解的,为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可以在隔离罩100下方设置机座500,机座500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可以理解的,可以在罩门110上设置限位结构,例如限位杆或支撑柱:限位杆可伸缩地连接罩门110与隔离罩100体,罩门110关闭时,限位杆自动收缩,罩门110打开时,限位杆自动伸长至罩门110转动至水平位置;支撑柱设置于罩门110外侧,在罩门110旋转至水平时,支撑柱也旋转至机座500上平面上,支撑罩门110保持水平。如此,通过结构简单的限位结构,即可将罩门110固定在水平方向,使得罩门110起到一个暂存样本载架600的置物平台的作用。
当然,罩门110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左侧、右侧或者上侧通过旋转或抽拉的方式打开或关闭。
参照图3和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离罩100的后侧面设置有窗口170,窗口170用于容纳载入传送带232与旋转传送带213输送的样本载架600。在隔离罩100后侧面开设有窗口170,在隔离罩100内的样本完成样本信息的交接时,载入传送带232通过该窗口170将载架600输送至旋转传送带213,完成载架600由隔离罩100内部到隔离罩100外部的传送。
可以理解的,在隔离罩100后侧开设窗口170,可以较大的方便样本载架600的传送,但是也会让已交接完的贴有RFID芯片的样本试管620的样本信息,再次被隔离罩100内部的天线模块传递给控制机构,此时,只需对样本信息进行去重,即可在便捷传送样本载架600的同时,保证样本信息的准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传送机构200包括载入传送单元230和旋转传送单元210,回收框400设置于旋转传送单元210下方;载入传送单元230包括载入传送带232和第一驱动单元231,旋转传送单元210包括旋转轴216、第四驱动单元215、旋转传送带213和第二驱动单元214,载入传送单元230的一端设置于隔离罩100内,旋转传送单元210设置于载入传送带232和存储库300之间,第二驱动单元214用于驱动旋转传送带213输送样本载架600至存储库300,或输送空载架600至回收框400。在完成样本信息的交接时,由载入传送带232将样本载架600输送至旋转传送单元210,旋转传送单元210将样本载架600输送至存储库300,完成样本的交接;当存储库300将接收到的样本试管620全部取出并存储后,存储库300将空载架600转回到旋转传送带213,旋转传送带213在接收到空载架600后,由第四驱动单元215带动旋转轴216水平转动,使得旋转传送带213的输出端转动到回收框400上方,空载架600随旋转传送带213继续运动,最终掉落到回收框400内,完成空载架600的回收。通过设置旋转传送单元210,只需转动旋转传送单元210在水平方向的的角度,改变旋转传送带213的运动方向,即可实现输送样本载架600至存储库300和回收存储库300转回的空载架600的双向传递,整个过程自动完成,简单便捷,可以有效提高样本交接的效率。
参照图3,进一步的,传送机构200还包括入库传送单元220,入库传送单元220包括入库传送带223和第三驱动单元224;入库传送带223设置于旋转传送带213和存储库300之间,入库传送带223一端与存储库300连接,另一端与旋转传送带213连接。在样本信息交接完毕时,旋转传送带213保持与载入传送带232和入库传送带223相同的方向,第一驱动单元231带动载入传送带232运动,进而将置于载入传送带232上的样本载架600输送至旋转传送带213,第二驱动单元214带动旋转传送带213再将样本载架600输送给入库传送带223,第三驱动单元224驱动入库传送带223输送样本载架600至存储库300,完成样本的交接;当存储库300将接收到的样本试管620全部取出并存储后,将空载架600转回到入库传送带223,第三驱动单元224带动入库传送带223再将空载架600输送到旋转传送带213,旋转传送带213在接收到空载架600后,由第四驱动单元215带动旋转轴216水平转动,使得旋转传送带213的输出端转动到回收框400上方,空载架600随旋转传送带213继续运动,最终掉落到回收框400内,完成空载架600的回收。通过设置入库传送单元220,可以将接收到旋转传送单元210输送的样本载架600,直接输送到存储库300内部,使得样本在存储库300内完成交接,样本交接更安全,避免出现样本在存储库300外部交接造成的错漏遗失等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200上,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样本载架600或空载架600的位置。检测机构能够监测载架600在传送机构200上的位置,以及载架600的进入和离开。当检测机构检测到载架600由隔离罩100内进入时,则启动传送机构200向存储库300的方向运动,并将样本载架600输送到存储库300,并在全部样本载架600输送至存储库300时,关闭传送机构200,完成样本的交接;当检测机构检测到载架600由存储库300转回时,则启动传送机构200向回收框400的方向运动,并将空载架600输送至回收框400,并在全部空载架600输送至回收框400时,关闭传送机构200,完成空载架600的回收过程。通过监测载架600的进入和离开,可以及时监测反馈载架600到达的位置,以便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可以自动进行下一步动作。
可以理解的,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单元211和第二检测单元212,旋转传送带213两端设置有第一检测单元211和第二检测单元212,第一检测单元211设置于旋转传送单元210上与载入传送带232连接的一端,第二检测单元212设置于旋转传送单元210上与入库传送带223连接的一端,第一检测单元211和第二检测单元212用于检测载架600的进入和离开。在旋转传送带213的两端设置第一检测单元211和第二检测单元212,第一检测单元211可以监测从载入传送带232输送的样本载架600,以及从旋转传送带213掉落到回收框400的空载架600,第二检测单元212可以监测旋转传送带213输送到入库传送带223的样本载架600,以及从入库传送带223转回的空载架600,使得旋转传送带213前端的空载架600未进入到载入传送带232,且空载架600在完全进入到旋转传送带213后端时,即,前端空载架600还未离开旋转传送带213,且后端空载架600已完全进入时,再转动旋转传送带213,避免旋转传送带213还未旋转到位时,出现空载架600由于未完全进入到旋转传送带213而部分悬空继而跌落到回收框400外的情况。
进一步的,旋转传送带213两端还可以各设置有一个挡杆,在水平转动旋转传送单元210时,放下挡杆,阻挡空载架600通过,避免出现空载架600在转动过程中掉落至回收框400外的情况。在旋转传送带213的输出端转动至回收框400上方时,抬起两个挡杆,允许空载架600通过,使得空载架600随旋转传送带213运动,直至掉落到回收框400内,完成空载架600的回收。
当然,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221和第四检测单元222,入库传送带223两端设置有第三检测单元221和第四检测单元222,第三检测单元221设置于入库传送单元220上与旋转传送单元210连接的一端,第四检测单元222设置于入库传送单元220上与存储库300连接的一端,第三检测单元221和第四检测单元222用于检测载架600的进入和离开。第三检测单元221可以监测从旋转传送带213输送的样本载架600,以及从入库传送带223转回到旋转传送带213的空载架600,第四检测单元222可以监测到入库传送带223输送到存储库300的样本载架600,以及从存储库300转回的空载架600,通过监测载架600的进入和离开,可以及时监测反馈载架600到达的位置,以便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可以自动进行下一步动作。
可以理解的,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五检测单元和第六检测单元,载入传送单元230两端也可以设置第五检测单元和第六检测单元,第五检测单元设置于载入传送带232上靠近罩门110的一端,第六检测单元设置于载入传送带232上靠近窗口170的一端。第五检测单元监测到有样本载架600推入到载入传送带232时,则由第一驱动单元231带动载入传送带232开始运动,在样本载架600运动至载入传送带232后端时,第六检测单元监测样本载架600是否完全离开载入传送带232,若第六检测单元监测到样本载架600输送数量与输入数量相同,且无新的样本载架600推入时,则关闭第一驱动单元231,停止载入传送单元230的运动,以节省功耗。
可以理解的,第一检测单元211、第二检测单元212、第三检测单元221、第四检测单元222、第五检测单元以及第六检测单元,均可以设置为光电开关。例如,在第五检测单元监测到存在样本载架600推入时,则启动第一驱动单元231,使得第一驱动单元231带动载入传送带232运动,将样本载架600输送至旋转传送带213,第一检测单元211监测到有样本载架600输送到旋转传送带213上时,则启动第二驱动模块,使得第二驱动模块带动旋转传送带213运动,将样本载架600输送到入库传送带223,当第三检测单元221监测到有样本载架600输入到入库传送带223上时,则启动第三驱动单元224,使得第三驱动单元224带动入库传送带223运动,将样本载架600输送至存储库300,在第六检测模块检测到样本载架600已全部输送至旋转传送带213上时,则关闭第一驱动单元231,使得载入传送单元230停止运动,在第二检测单元212监测到样本载架600已全部输送至入库传送单元220时,则关闭第二驱动单元214,使得旋转传送单元210停止运动,在第四检测单元222检测到样本载架600已完全输送至存储库300时,则关闭第三驱动单元224,使得入库传送单元220停止运动;在第四检测单元222检测到由存储库300转回的空载架600时,则启动第三驱动单元224,将空载架600输送至旋转传送单元210,在第二检测单元212检测到入库传送带223输送的空载架600时,则开启第二驱动单元214,若空载架600已完全进入到旋转传送单元210时,则启动第四驱动单元215,并关闭第二驱动单元214及第三驱动单元224,开始旋转传送单元210的水平旋转,待旋转传送带213旋转到回收框400上方时,则关闭第四驱动单元215,开始第二驱动单元214,开始将空载架600输送至回收框400内,若第一检测单元211监测到旋转传送带213上的空载架600已全部落到回收框400内时,则关闭第二驱动单元214,并开启第四驱动单元215,开始将旋转传送单元210复位,进行下一轮的空载架600的输送,直至空载架600已全部输送至回收框400,将旋转传送单元210复位后,关闭第四驱动单元215,待下一轮样本载架600的输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140,第一天线140设置于隔离罩100的下侧面。由于下侧面距离RFID芯片最近,将第一天线140设置于下侧面,第一信号与RFID进行数据交换的信号强度更强,进而读取样本信息的时间更快,样本交接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第一天线140上设置有支撑部150,支撑部150左侧与载入传送台连接,支撑部150右侧设置有推杆152,支撑部150两侧设置有导向板151,支撑部150用于固定第一天线140并支撑放置的样本载架600,推杆152与第五驱动单元153连接,推杆152用于将载架600推至载入传送带232上。通过设置支撑部150及推杆152,不仅可以支撑样本载架600,还可以在样本信息交接完成后,有推杆152将载架600推入到载入传送带232,以便载入传送带232将载架600输送出去。使得在隔离罩100内的载架600不仅可以放置于载入传送带232上,还可以放置在支撑部150上,有效增加了隔离罩100内载架600的容量,达到大批量样本实现快速甚至一次性交接的目的,使得大批量样本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交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模块还包括第二天线120和第三天线130,第二天线120设置于隔离罩100内的上侧面,第三天线130设置于隔离罩100的左侧面。在上侧面和左侧面也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天线120和第三天线130,使得信号覆盖面更广,信号强度更大,载架600上样本信息的交接更顺畅,可以进一步提高交接效率。
本申请一方面通过在隔离罩100内设置天线模块,能够迅速地批量读取所有贴有RFID芯片的试管620的全部样本信息,再利用传送机构200将已读取的样本自动输送至存储库300,不仅避免人工交接效率低、灵活性差的问题,还可以避免传统自动化交接需要依次逐个扫描条码,给用户造成输出交接结果耗时长、效率低等较差的体验;另一方面,将射频设置在隔离罩100内,能够有效避免隔离罩100外其他未放入隔离罩100内的带有RFID芯片的试管620带来的信号干扰,从而造成交接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申请方案通过设置隔离罩100内的天线模块,能够实现批量读取样本信息,设置隔离罩100能够有效屏蔽外部干扰信号,再利用传送机构200,能够自动将样本载架600输送至存储库300,并将空载架600输送到回收框400,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批量交接,有效提高了交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样本交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的样本交接装置,包括:获取射频天线传递的贴有RFID芯片的样本试管的样本信息;向传送机构发送输送样本载架至存储库的指令;获取空载架转回信息;向传送机构发送输送空载架至回收框的指令。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他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对于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样本试管上贴有RFID芯片,所述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包括:
隔离罩,所述隔离罩内设置有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用于与RFID芯片进行数据交换,所述隔离罩的壳体的材料至少包含有金属材质,所述隔离罩用于隔离外界干扰信号;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一端设置于所述隔离罩内部,另一端与储存库连接,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隔离罩内的样本载架输送到所述存储库,或者将所述存储库转回的空载架输送到回收框;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天线模块、所述传送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
通过所述天线模块接收所述RFID芯片上的样本信息;
控制所述传送机构输送所述样本载架或空载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载入传送单元和旋转传送单元,所述回收框设置于所述旋转传送单元下方;
所述载入传送单元包括载入传送带和第一驱动单元,所述载入传送带一端设置于所述隔离罩内部,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传送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载入传送带输送样本载架至所述旋转传送单元;
所述旋转传送单元包括旋转轴、第四驱动单元、旋转传送带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传送带下方,所述第四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旋转传送带水平旋转,所述旋转传送带设置于所述载入传送带和所述存储块之间,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传送带输送所述样本载架至所述存储库,或输送所述空载架至所述回收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入库传送单元,所述入库传送单元包括入库传送带和第三驱动单元,所述入库传送带设置于所述旋转传送带和所述存储库之间,所述入库传送带用于连接所述旋转传送带和所述存储库,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入库传送带输送所述样板载架或空载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样本载架或所述空载架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隔离罩的下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左侧与所述载入传送台连接,所述支撑部右侧设置有推杆和第五驱动单元,所述支撑部两侧设置有导向板,所述支撑部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天线并支撑放置的样本载架,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五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五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推杆将所述样本载架推至所述载入传送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还包括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隔离罩内的上侧面,所述第三天线设置于所述隔离罩的左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的后侧面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用于允许所述载入传送带输送的样本载架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的一侧设置有罩门,所述罩门的一边与所述隔离罩内侧底面可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内侧底面向罩门一侧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在打开罩门至与所述内侧底面持平时支撑所述罩门。
11.一种全自动样本交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样本交接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所述全自动样本交接方法包括:
获取射频天线传递的贴有RFID芯片样本试管的样本信息;
向所述传送机构发送输送样本载架至存储库的指令;
获取到空载架的转回信息;
向所述传送机构发送输送空载架至回收框的指令。
CN202210535541.9A 2022-05-17 2022-05-17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4955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5541.9A CN114955362A (zh) 2022-05-17 2022-05-17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5541.9A CN114955362A (zh) 2022-05-17 2022-05-17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5362A true CN114955362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82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5541.9A Pending CN114955362A (zh) 2022-05-17 2022-05-17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536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43690U (zh) * 2013-01-29 2013-08-21 广东宝丽华服装有限公司 Rfid传送装置
CN103544514A (zh) * 2013-11-15 2014-01-29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技术的隧道式读写装置
CN207090258U (zh) * 2017-08-02 2018-03-13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射频技术进行自动识别分拣的仓储装置
WO2020083087A1 (zh) * 2018-10-23 2020-04-30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对象处理系统、方法和分拣设备
CN111167539A (zh) * 2020-02-26 2020-05-19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实验室流水线设备的试管架自动载入装置
CN112623595A (zh) * 2020-12-30 2021-04-09 普霖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存储库
CN113723574A (zh) * 2021-09-14 2021-11-30 无锡恒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高精度rfid检测通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5945883U (zh) * 2021-06-22 2022-03-04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的输送装置
CN114152768A (zh) * 2021-12-23 2022-03-08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交接数量自动计数装置及计数方法
CN217932734U (zh) * 2022-05-17 2022-11-29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43690U (zh) * 2013-01-29 2013-08-21 广东宝丽华服装有限公司 Rfid传送装置
CN103544514A (zh) * 2013-11-15 2014-01-29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技术的隧道式读写装置
CN207090258U (zh) * 2017-08-02 2018-03-13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射频技术进行自动识别分拣的仓储装置
WO2020083087A1 (zh) * 2018-10-23 2020-04-30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对象处理系统、方法和分拣设备
CN111167539A (zh) * 2020-02-26 2020-05-19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实验室流水线设备的试管架自动载入装置
CN112623595A (zh) * 2020-12-30 2021-04-09 普霖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存储库
CN215945883U (zh) * 2021-06-22 2022-03-04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的输送装置
CN113723574A (zh) * 2021-09-14 2021-11-30 无锡恒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高精度rfid检测通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4152768A (zh) * 2021-12-23 2022-03-08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交接数量自动计数装置及计数方法
CN217932734U (zh) * 2022-05-17 2022-11-29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5976A (zh) 一种用于样品的自动上料设备
JP525005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方法
CN1576849B (zh) 自动分析装置
EP0657031B1 (en) Automated chemical analyzer wit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and temporary storage of sample tubes
US20030059287A1 (en) Random access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for microplates, microplate transport and microplate conveyor
CN217932734U (zh)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
CN106955847B (zh) 一种试管分类收集设备
CN112051406B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设备
CN108593946B (zh) 在线化验室
JPH04115160A (ja) 検体自動分析装置
US9869687B2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positing, preserving and recovering specimens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in/from a refrigerated store using two distinct static robots
CN110892269A (zh) 样本分析系统及样本分析系统控制方法
CN112588592B (zh) 一种全自动芯片老化测试及pcb屏蔽测试下料机
CN110053966A (zh) 一种产品检测收料装置及方法
CN112474441A (zh) 一种全自动芯片老化测试及pcb屏蔽测试流水线设备
CN103674604A (zh) 一种自动抽样系统和方法
JP7316763B2 (ja) 分析、特に医学分析の自動実行のための自動デバイス
CN114955362A (zh) 全自动样本交接装置及方法
CN111186620B (zh) 一种采样处理装置及方法
JPS6382359A (ja)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CN115327149B (zh) 一种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分析检测方法
CN215884979U (zh) 血液周转装置和血站
JP6166001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CN212423767U (zh) 一种采样处理装置
CN219434469U (zh) 一种样本后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