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6974A - 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6974A
CN114946974A CN202210669790.7A CN202210669790A CN114946974A CN 114946974 A CN114946974 A CN 114946974A CN 202210669790 A CN202210669790 A CN 202210669790A CN 114946974 A CN114946974 A CN 114946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zymolysis
green tea
risk
tea extract
biochem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97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淑燚
张丽
王军
李利君
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min Foodstuff Z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min Foodstuff Z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min Foodstuff Z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min Foodstuff Z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97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69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6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6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8Extraction of water soluble tea constitu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66Addition of, or treatment with,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属于绿茶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选用复合酶对炒青绿茶的萃取液进行酶解,通过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酶解工艺的各个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选定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作为优化参数,以感官评价和生化品质评价为响应值,通过双响应面法设计优化绿茶萃取液的酶解工艺,经综合分析得出酶解绿茶萃取液最优的工艺方案。在此条件下,酶解绿茶萃取液口感鲜爽、无苦涩味,为绿茶萃取液的酶解工艺优化研究提供了工业化生产和技术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绿茶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萃取液(又称茶浸提液)是以鲜茶、成品茶叶为原料,经浸提、过滤等工序制得的原茶汤,是许多茶饮料,如浓缩茶、速溶茶深加工的原料。茶萃取液中富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儿茶素、黄酮以及咖啡碱等,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也是茶汤中主要的风味与滋味物质。茶汤的感官风味与其理化成分密不可分,茶多酚是构成茶汤的苦味、涩味和回甘生津的主要物质,茶氨酸能够增加茶汤的鲜爽度和甜度,茶多糖有利于茶汤滋味、风味和汤色的提高,咖啡碱是绿茶中的主要苦味物质。在原茶汤中,由于滋味物质的组成与含量不同常导致茶汤苦涩味重、收敛性强,从而影响成品茶饮料的感官风味。研究表明,使用外源酶对茶叶深加工进行前处理,能够改善茶饮料的风味品质与营养价值,因为酶催化滋味成分的重组与合成,例如单宁酶可断裂儿茶酚与没食子酸间的酯键,生成非酯型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减轻苦涩味;纤维素酶可水解茶叶中的纤维素,增加茶氨酸、可溶性多糖等的含量;果胶酶可以通过分解果胶,释放可溶性多糖等。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繁多与复杂可能使得茶萃取液的酶解效果不够理想,感官品质不能有效提升。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记载利用双响应面法提高绿茶萃取液感官品质的方法。
因此,本研究采用复合酶M(单宁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复配)酶解炒青绿茶萃取液,通过对酶解工艺中的加工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选定优化参数,以感官评价和生化品质为标准,利用双响应面优化设计的方法,优化绿茶萃取液的酶解工艺,得出最优的工艺参数,有效地降低了的苦涩感,增加了鲜甜度,提高了绿茶萃取液的感官品质,不仅为工业化生产参数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也为绿茶萃取液的酶解工艺优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选用由单宁酶、纤维素酶以及果胶酶组合的复合酶M对炒青绿茶的萃取液进行酶解,通过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酶解工艺的各个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选定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作为优化参数,以感官评价和生化品质评价为响应值,通过双响应面法设计优化绿茶萃取液的酶解工艺,经综合分析得出酶解绿茶萃取液最优的工艺方案。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酶解茶萃取液:将绿茶用水低温逆流浸提、超滤得茶萃取液,向所述茶萃取液中加入由单宁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组成的复合酶进行酶解,得到酶解茶萃取液;
(2)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步骤(1)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步骤(1)中的三个高风险因素,作为关键工艺参数;
(3)针对步骤(2)确定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所述关键工艺参数的最优水平;
(4)根据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双响应面试验,得到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和感官评价对所述关键工艺参数的回归方程;
(5)对步骤(4)中所得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得到最佳工艺参数。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水的硬度≤1德国度,无色无味无肉眼可见杂质,pH值控制在6.5±0.5。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自来水依次经过原水箱、砂罐、炭罐、过滤器、原水箱、过滤器、RO膜。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超滤所用的过滤孔径为0.1-0.5μm,进一步优选为0.2μm。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
采用鱼骨图分析列举潜在酶解工艺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对各潜在影响因素作定量风险评估,对每一个因素的风险严重度(severity,S)、风险发生度(probility,P)和风险检测度(detectablity,D)进行属性评分,其评分原则如表1所示。通过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对各类因素发生的风险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计算公式如下:
风险优先系数RPN=S×P×D
式中,S为风险严重度的评分,P为风险发生度的评分,D为风险检测度的评分。
表1.风险评分规则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031
优选地,步骤(2)中,三个高风险因素为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单因素试验具体为:设置酶添加量为茶叶质量的0.01%(wt)、0.02%(wt)、0.03%(wt)、0.04%(wt)、0.05%(wt);设置酶解温度分别为30℃、40℃、50℃、60℃、70℃;设置酶解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50min、70min、90min。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的计算如下式所示:
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B=A×R
式中,A为生化因子权重数集,R为生化成分含量数集(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氨基酸+多糖)/多酚类mg/mL)。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化因子权重数集A=(a1,a2,a3,a4,a5)=(0.3802,0.1628,0.1206,0.1920,0.1444)。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感官评价的方法为:按照表2的评分规则,对酶解绿茶萃取液滋味的涩味、苦味、甜味和鲜味4个方面进行评分,对酶解绿茶萃取液进行综合性评价。
表2.酶解绿茶萃取液感官评分标准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041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回归方程为:
Y1=622.76-3.56A+24.01B-12.72C-12.90AB-1.45AC+23.12BC-11.95A2-8.73B2-15.60C2
Y2=81.90+3.12A+2.96B-0.1125C-2.90AB+2.30AC-1.43BC+0.4625A2+1.49B2-2.06C2
式中,Y1为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Y2为感官评价,A为酶添加量,B为酶解温度,C为酶解时间。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计算包括以下步骤:通过Design Expert 8.0.6数据分析软件优化对两个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得到最佳酶解工艺参数的理论值,结合前期单因素实验和实际生产情况,对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最佳工艺参数。
最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0.026%、酶解温度为59℃、酶解时间47min。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方法在提高绿茶萃取液的感官和生化品质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选用由单宁酶、纤维素酶以及果胶酶组合的复合酶M对炒青绿茶的萃取液进行酶解,通过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酶解工艺的各个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选定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作为优化参数,以感官评价和生化品质评价为响应值,通过双响应面法设计优化绿茶萃取液的酶解工艺,经综合分析得出酶解绿茶萃取液最优的工艺方案为:酶添加量0.026%、酶解温度59℃、酶解时间47min。在此条件下,酶解绿茶萃取液的平均模糊综合评判值为642.7,平均感官评价为87.2,此时酶解绿茶萃取液口感鲜爽、无苦涩味。本发明为绿茶萃取液的酶解工艺优化研究提供了工业化生产和技术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绿茶萃取液酶解工艺的分析鱼骨图。
图2为酶加量对酶解绿茶萃取液感官评价的影响,图中,字母a、b、c表示差异显著(p<0.05);苦味、涩味分值越高,味道越弱;甜味和鲜味分值越高,味道越强。
图3为酶解时间对酶解绿茶萃取液感官评价的影响,图中,字母a、b、c表示差异显著(p<0.05);苦味、涩味分值越高,味道越弱;甜味和鲜味分值越高,味道越强。
图4为酶解温度对酶解绿茶萃取液感官评价的影响,图中,字母a、b、c表示差异显著(p<0.05);苦味、涩味分值越高,味道越弱;甜味和鲜味分值越高,味道越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下述内容仅仅是对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的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公开的内容对本申请的发明作出多种改变和修饰,而其也应当属于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之中。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通过常规商业途径获得。若无特殊说明,下文中所述含量均为质量含量。若无特殊说明,理解为在室温下进行。
下述实施例中,材料与仪器如下:
炒青绿茶:G02-D系列,福建兴旺茶业有限公司;复合酶M:由单宁酶、纤维素酶以及果胶酶组成,凯爱瑞食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福林酚、蒽酮、葡萄糖、碳酸钠、没食子酸、氧化镁、硫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腈、甲醇、乙醇(色谱纯):上海安谱;咖啡碱、茶氨酸(HPLC标品):美国阿法埃莎公司;电子分析天平:BS223型,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DK-S28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双联过滤器:YWDL-1P1S型,天台县清楚筛网有限公司;水处理装置:自组仪器,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罐组低温逆流装置:自组仪器,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487型,美国沃特世公司;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美国菲罗门公司。
下述实施例中,测定方法如下:
感官评价测定:按照表3的感官评分标准,由5位评审员对酶解绿茶萃取液滋味的涩味、苦味、甜味和鲜味4个方面进行评分,对酶解绿茶萃取液进行综合性评价。
表3.酶解绿茶萃取液感官评分标准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061
理化成分测定:按照《GB/T 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茶多酚含量;按《GB/T 8312-2013茶咖啡碱测定》测定咖啡碱含量;按《GB/T 23193-2017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氨酸含量;按照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茶可溶性总糖含量。
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参考何文斌和钱书云等人对茶的各理化成分评价指标,结合炒青绿茶的特点,将各生化因子以及权重指数修正如下:茶多酚:0.3802,氨基酸:0.1628,可溶性糖:0.1206,咖啡碱:0.1920,(氨基酸+多糖)/多酚类:0.1444,组成权重数集A=(a1,a2,a3,a4,a5)=(0.3802,0.1628,0.1206,0.1920,0.1444),得到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价关系式如下式所示:
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B=A×R
式中:A为生化因子权重数集,R为生化成分含量数集(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氨基酸+多糖)/多酚类mg/mL)。
实施例
1、酶解茶萃取液的最佳工艺
(1)水处理:自来水→原水箱→砂罐→炭罐→过滤器→原水箱→过滤器→RO膜→纯水桶,处理后的水硬度≤1德国度,无色无味无肉眼可见杂质,pH值控制在6.5±0.5。
(2)低温逆流浸提:以料液比1:15的加水比例,于二级槽末端加水,水温为65±2℃,一级槽与二级槽槽内温度50±5℃,一级槽浸提时间为15分钟,二级槽浸提时间15分钟。
(3)超滤:使用双联过滤器(过滤孔径120目)对茶水茶渣进行过滤分离,获得茶萃取液。
(4)酶解:取1000mL的茶萃取液,添加0.026%复合酶M,置于恒温水浴锅中60℃,47min,得到酶解茶萃取液。
2、酶解关键工艺参数识别
采用风险分析识别茶萃取液酶解工艺的关键工艺参数。采用鱼骨图分析列举潜在酶解工艺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对各潜在影响因素作定量风险评估,对每一个因素的风险严重度(severity,S)、风险发生度(probility,P)和风险检测度(detectablity,D)进行属性评分,其评分原则如表4所示。通过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iskpriority number,RPN),对各类因素发生的风险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计算公式如下式:
风险优先系数RPN=S×P×D
式中:S为风险严重度的评分,P为风险发生度的评分,D为风险检测度的评分。
表4.风险评分规则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071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081
通过鱼骨图(如图1)分析列举潜在工艺影响因素,得出5大类考虑方面,包括提取液固含量、温度、pH值,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等在内的10种具象因素。通过FMEA对10种潜在影响因素作定量风险评估,并计算得出其风险性优先值,绿茶萃取液的酶解工艺风险值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结合FEMA的量化评估原则和生产实际经验,认定RPN≥10的酶解工艺因素为高风险因素。因此,由表5可知,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酶解工艺中的高风险因素即关键工艺参数。
表5.绿茶萃取液酶解工艺风险值分析结果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082
3、针对关键工艺参数的单因素试验
3.1取1000mL的绿茶萃取液,设置复合酶M的添加量为茶叶质量的0.01%、0.02%、0.03%、0.04%、0.05%,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设定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0min,通过感官评价筛选最优酶添加量。
3.2取1000mL的绿茶萃取液,设置复合酶M的添加量为茶叶质量的0.04%,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设定酶解温度分别为30℃、40℃、50℃、60、70℃,酶解时间50min,通过感官评价筛选最优酶解温度。
3.3取1000mL的绿茶萃取液,设置复合酶M的添加量为茶叶质量的0.04%,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设定酶解温度分别为50℃,设置酶解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50min、70min、90min,通过感官评价筛选最优酶解时间。
结果如图2-4所示,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加,绿茶萃取液的感官评价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酶添加量为0.04%时,绿茶萃取液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此时绿茶萃取液的苦涩味较低,且甜味与鲜爽度最高,而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加,涩味逐渐加重,鲜爽度也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蛋白量的增加导致茶汤浑浊,因此选择0.04%的复合酶M添加量为最优工艺。
复合酶M对绿茶萃取液感官评价的影响随着酶解温度的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0℃时取得最大值,此时茶萃取液具有口感清爽、苦涩感低等特点,而随着酶解温度的上升,各感官评价因素评分略有下降,可能是由于复合酶M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复合酶活有所下降,滋味物质的组成与含量转化低下。因此,综合最佳感官为评判标准,选择50℃的酶解温度为最优工艺。
在酶解时间为50min时,感官评价最高,而酶解时间过长导致绿茶萃取液无清甜鲜爽且口感浓涩,且不利于实际生产效率,因此选择50min的酶解时间为最优工艺。
4、双响应面实验
4.1Box-Behnken设计方案及试验结果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则,以感官评价和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为双响应值,对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化。响应面分析因素和水平表见下表。
表6.响应面分析法因素与水平表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091
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试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表7.响应面试验方案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101
根据试验方案的条件对绿茶萃取液进行酶解处理,对不同酶解工艺下的绿茶萃取液进行感官评价以及理化成分(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和茶多糖)含量检测,并按照各理化成分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数,计算得出不同酶解工艺的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8.不同酶解条件下绿茶提取液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及感官结果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102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111
对该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Y1)和感官评价(Y2)对酶添加量(A)、酶解温度(B)和酶解时间(C)的二元多项次回归方程分别为:
Y1=622.76-3.56A+24.01B-12.72C-12.90AB-1.45AC+23.12BC-11.95A2-8.73B2-15.60C2
(R2=0.8147);
Y2=81.90+3.12A+2.96B-0.1125C-2.90AB+2.30AC-1.43BC+0.4625A2+1.49B2-2.06C2
(R2=0.8853)。
4.2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
通过Office Excel 2013(微软,美国)和DPS数据处理系统V18.10(中国)软件进行平均值、标准偏差的计算,折线图的绘制;通过Design-Expert 8.06软件的Box-Behnken设计原则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表9.基于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的方差分析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121
注:*表示影响显著(p<0.05);**表示影响极显著(P<0.01)
表10.基于感官评分的方差分析
Figure BDA0003692802150000122
注:*表示影响显著(p<0.05);**表示影响极显著(P<0.01)
由表9和表10可知:p1、p1均小于0.05,说明模型Y1和Y2均显著,失拟项分别为0.0608、0.1366>0.05,说明模型拟合性均较好。由F值可以看出,各因素对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和感官评价的影响显著性大小分别为:B(酶解温度)>C(酶解时间)>A(酶添加量),A(酶添加量)>B(酶解温度)>C(酶解时间)。其中,在模型Y1(模糊综合评判值)中,PB、PC、PAB、PBC<0.05,说明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和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以及酶解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酶解绿茶萃取液的模糊综合评判值影响较为显著,而酶添加量与其和酶解时间的交互影响作用小。在模型Y2(感官评价值)中,PA、PB、PAB、PAC<0.05,说明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添加量和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以及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对酶解绿茶萃取液的感官评价影响较为显著,而酶解时间以及其与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不大。
5、响应面最佳工艺预测与验证
通过Design Expert 8.0.6数据分析软件优化对两个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得到最佳酶解工艺参数的理论值为酶添加量0.026%、酶解温度59.029℃、酶解时间47.152min,此时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预测为643.542,感官评价值预测为87.597。结合前期单因素实验和实际生产情况,将其参数修正如下:酶添加量为0.026%、酶解温度为59℃、酶解时间为47min。
按照此条件对茶提取液进行酶解处理,对其生化成分和感官进行测定和评估,结果如下:茶多酚:1356.31±3.41mg/100mL,茶氨酸:79.52±0.08mg/100mL,茶多糖:459.18±1.79mg/100mL,咖啡碱:185.17±3.21mg/100mL,(氨基酸+多糖)/多酚类:0.397±0.001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价关系式计算得到其平均模糊综合评判值为642.7,感官评价值为87.2,与预测理论值相近,说明该模型拟合性好,可信度高。
与未酶解的绿茶萃取液(72.2±2.39)对比,酶解后的整体感官评价显著提高,其苦味、涩味有所降低,而且鲜味甜味有所提高;从测定的生化成分含量可得,原萃取液中的茶多酚(1167.6±5.43mg/100mL)、茶氨酸(56.3±1.26mg/100mL)、茶多糖(336.7±1.15mg/100mL)咖啡碱(146.1±0.89mg/100mL)含量以及(氨基酸+多糖)/多酚类(0.337±0.002)经酶解作用后也都得以提高,说明该优化的酶解工艺能够显著地改善绿茶萃取液的感官和生化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酶解茶萃取液:将绿茶用水低温逆流浸提、超滤得茶萃取液,向所述茶萃取液中加入由单宁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组成的复合酶进行酶解,得到酶解茶萃取液;
(2)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步骤(1)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步骤(1)中的三个高风险因素,作为关键工艺参数;
(3)针对步骤(2)确定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所述关键工艺参数的最优水平;
(4)根据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双响应面试验,得到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和感官评价对所述关键工艺参数的回归方程;
(5)对步骤(4)中所得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得到最佳工艺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
采用鱼骨图分析列举潜在酶解工艺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各潜在影响因素作定量风险评估,对每一个因素的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度和风险检测度进行属性评分,通过计算风险优先系数,对各类因素发生的风险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计算公式如下:
风险优先系数RPN=S×P×D
式中,S为风险严重度的评分,P为风险发生度的评分,D为风险检测度的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三个高风险因素为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单因素试验具体为:设置酶添加量为茶叶质量的0.01%(wt)、0.02%(wt)、0.03%(wt)、0.04%(wt)、0.05%(wt);设置酶解温度分别为30℃、40℃、50℃、60℃、70℃;设置酶解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50min、70min、9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的计算如下式所示:
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B=A×R
式中,A为生化因子权重数集,R为生化成分含量数集(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氨基酸+多糖)/多酚类mg/mL)。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因子权重数集A=(a1,a2,a3,a4,a5)=(0.3802,0.1628,0.1206,0.1920,0.14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感官评价的方法为:对酶解绿茶萃取液滋味的涩味、苦味、甜味和鲜味4个方面进行评分,对酶解绿茶萃取液进行综合性评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回归方程为:
Y1=622.76-3.56A+24.01B-12.72C-12.90AB-1.45AC+23.12BC-11.95A2-8.73B2-15.60C2
Y2=81.90+3.12A+2.96B-0.1125C-2.90AB+2.30AC-1.43BC+0.4625A2+1.49B2-2.06C2
式中,Y1为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值,Y2为感官评价,A为酶添加量,B为酶解温度,C为酶解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0.026%、酶解温度为59℃、酶解时间47min。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在提高绿茶萃取液的感官和生化品质中的应用。
CN202210669790.7A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 Pending CN1149469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9790.7A CN114946974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9790.7A CN114946974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6974A true CN114946974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62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9790.7A Pending CN114946974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6974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0849A (zh) * 2019-02-02 2019-05-03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 一种妇科止痒的中药组合物与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0849A (zh) * 2019-02-02 2019-05-03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 一种妇科止痒的中药组合物与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郝志龙;金心怡;范春梅;江丽萍;黄毅彪;陈寿松;: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乌龙茶做青叶品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no. 11, pages 2157 - 2161 *
黄德娜;李锋;曾承露;张元彪;刘洁;: "酶法提取夏秋季次品绿茶茶多酚工艺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no. 04, pages 347 - 35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6840B2 (ja) 低糖質ビールテイスト発酵アルコール飲料
CN110663931B (zh) 一种增鲜减钠调味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4454B (zh) 一种改良型烟用酒尾香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CN102711497B (zh) 加有果汁的容器装红茶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25331A (zh) 一种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JP2024015281A (ja) ビールテイスト飲料
KR20120107771A (ko) 가바쌀을 이용한 막걸리의 제조방법
WO2014174707A1 (ja) 容器詰緑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982961A (zh) 一种铁观音茶提取液及其制备方法
JP6478453B2 (ja) 麦茶飲料
CN104804970B (zh) 一种弱碱性白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14946974A (zh) 一种双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酶解萃取的方法
JP2009178099A (ja) 麦芽アルコール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522550B2 (ja) ビールテイストアルコール飲料
EP2754352B1 (en) Enzyme-treated tea extract, and tea beverage
JP4587484B2 (ja) ラッカセイ種皮抽出物含有リキ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44273B2 (ja) ルイボス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CN113678920A (zh) 一种茶汤及其在制备奶茶中的应用
JP2001078670A (ja) コーヒー成分抽出用水およびコーヒー成分抽出液
CN113080422A (zh) 一种复合精油调味汁在脱除鱼腥味方面的应用
JP2021164427A (ja) 焙じ茶エキスの製造方法
KR101786744B1 (ko) 고품질 매실 증류주의 제조방법
JP2007135545A (ja) リン酸化オリゴ糖を含有する醸造酒
CN115005489B (zh) 一种雪茄风味的电子烟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91591A (zh) 一种茶萃取液、其制备方法及茶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