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2397B - 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2397B
CN114942397B CN202210350039.0A CN202210350039A CN114942397B CN 114942397 B CN114942397 B CN 114942397B CN 202210350039 A CN202210350039 A CN 202210350039A CN 114942397 B CN114942397 B CN 114942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lumn
heat tracing
clamping
tooth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00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2397A (zh
Inventor
李峥嵘
郝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idongkou Second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idongkou Second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idongkou Second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idongkou Second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3500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2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2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2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2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2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8Testing of lines, cables or condu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F16M13/02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repositionab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16Connectors,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螺纹手柄、齿板柱、对接头和伴热电缆头,所述螺纹手柄一端伸入容置腔内,所述齿板柱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螺纹手柄转动连接齿板柱,所述对接头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伴热电缆头伸入容置腔且连接对接头,以及;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挤压柱、设置在夹持壳体内部的半开放腔、推块和夹紧件,所述挤压柱一端伸入容置腔且连接齿板柱,另一端设置在半开放腔内,所述推块设置在半开放腔内,所述夹紧件设置在半开放腔内且转动连接在夹持壳体的内壁,本发明能够有效稳定的对伴热电缆与检测显示盒的连接处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将检测显示盒固定在管道上,有效的保障装置的平稳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伴热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上海冬季极端气温履创新低,机组防寒防冻压力倍增,伴热电缆虽早已在重要的部分进行了加装,但是由于其巡检工作量巨大,往往容易得到忽视,传统的巡检方法为人工至就地对伴热电缆进行温度感知,需接触伴热电缆本体,然此等工作非但工作量巨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若伴热电缆表面破皮,则容易造成外表面带电,从而引发触电的风险,而目前的检测显示盒只是简单的串联在伴热电缆中,也不能对检测显示盒进行固定。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伴热电缆与检测显示盒无法稳定接触,以及检测显示盒无法固定容易位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其包括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夹持壳体以及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连接形成的容置腔,所述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的顶部,所述夹持壳体设置在下壳体的底部,以及;
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螺纹手柄、齿板柱、对接头和伴热电缆头,所述螺纹手柄一端伸入容置腔内,所述齿板柱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螺纹手柄转动连接齿板柱,所述对接头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伴热电缆头伸入容置腔且连接对接头,以及;
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挤压柱、设置在夹持壳体内部的半开放腔、推块和夹紧件,所述挤压柱一端伸入容置腔且连接齿板柱,另一端设置在半开放腔内,所述推块设置在半开放腔内,所述夹紧件设置在半开放腔内且转动连接在夹持壳体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指示灯、方槽和螺纹孔,所述指示灯设置在上壳体的顶部端面,所述方槽设置在上壳体的端面上,所述螺纹孔自上壳体顶部端面凹陷形成,所述螺纹手柄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连接形成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线缆孔,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连接形成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手柄上设置有转动块,所述齿板柱自顶部端面凹陷形成有转动槽,所述转动块设置在转动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齿板柱上设置有挡板和第一弹簧,所述挡板同轴心设置在齿板柱上,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挡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壳体内部的底部端面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对接头上设置有固定环、配合块、异形槽、线槽和触点,所述固定环嵌入环形槽内,所述配合块同轴心设置在固定环内,所述异形槽设置在配合块上,所述线槽设置在配合块内,所述触点同轴心设置在线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齿板柱上设置有齿板,所述对接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板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固定环、配合块、异形槽、线槽和触点皆对称设置在齿轮的两侧,所述指示灯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槽,所述齿轮上设置有第二接线槽,所述第一接线槽设置在指示灯的底部端面上,所述第二接线槽设置在齿轮其中一个齿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伴热电缆头上设置有接线头、配合环、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和外配合柱,所述接线头设置在配合环内,所述第一凸块设置在配合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凸块设置在外配合柱的侧壁上,所述接线头嵌入线槽,所述配合环嵌入配合块内,所述第一凸块嵌入异形槽内,所述第二凸块嵌入方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挤压柱上设置有锥形块,所述推块上设置有弧边,所述锥形块与弧边相互配合,所述推块上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上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夹持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柱设置在滑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紧件上设置有弧形片、支撑杆、转动杆和抱紧件,所述弧形片设置在支撑杆上且与推块贴合,所述支撑杆同轴心设置在转动杆上,所述抱紧件设置在支撑杆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稳定的对伴热电缆与检测显示盒的连接处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将检测显示盒固定在管道上,有效的保障装置的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固定单元和夹持单元示意图。
图3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容置腔剖面图。
图4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上壳体剖面图。
图5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对接头。
图6为第三个实施例中的伴热电缆头。
图7为第三个实施例中的夹持单元示意图。
图8为第三个实施例中的夹持壳体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防护单元100,防护单元100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夹持壳体103以及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相互连接形成的容置腔A,上壳体101设置在下壳体102的顶部,夹持壳体103设置在下壳体102的底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可以通过焊接、粘结等固定方式结合到一起,一方面是方便组装本装置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固定单元200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以及;
固定单元200,固定单元200包括螺纹手柄201、齿板柱202、对接头203和伴热电缆头204,螺纹手柄201一端伸入容置腔A内,齿板柱202设置在容置腔A内,螺纹手柄201转动连接齿板柱202,对接头203设置在容置腔A内,伴热电缆头204伸入容置腔A且连接对接头203,固定单元200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两根伴热电缆头204连接固定,保证这两根伴热电缆头204可以紧密连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手柄201,使得齿板柱202下降,齿板柱202下降就会使得对接头转动,继而将两边的伴热电缆头204压合连接在一起,以及;
夹持单元300,夹持单元300包括挤压柱301、设置在夹持壳体103内部的半开放腔B、推块302和夹紧件303,挤压柱301一端伸入容置腔A且连接齿板柱202,另一端设置在半开放腔B内,推块302设置在半开放腔B内,夹紧件303设置在半开放腔B内且转动连接在夹持壳体103的内壁,夹持单元300的作用就是将整个装置抱和在管道的外壁上,可以防止因外部因素(例如刮风、人为碰撞等)使得本装置产生移动或者掉落,导致装置损坏或者接触不良,齿板柱202下降的同时会使得挤压柱301下降,挤压柱301下降会挤压推块302,使得推块302向两边移动,继而实现两侧的夹紧件303的转动,使得夹紧件303的下半部分牢牢的贴合在管道外壁上。
实施例2
参照图3~图5,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详细的是,上壳体101上设置有指示灯101a、方槽101b和螺纹孔101c,指示灯101a设置在上壳体101的顶部端面,方槽101b设置在上壳体101的端面上,螺纹孔101c自上壳体101顶部端面凹陷形成,螺纹手柄201与螺纹孔101c螺纹配合,旋转螺纹手柄201会使其沿着螺纹孔101c的方向旋转向下,继而对齿板柱202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指示灯101a的作用是方便工作人员检查,当工作人员在多个管道之间巡检的时候就可以一眼看出哪根伴热电缆出现断电的情况,如果伴热电缆没电,指示灯就会熄灭,反之则常亮。
较佳的,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相互连接形成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线缆孔102a,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相互连接形成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102b,线缆孔102a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形成的新壳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两个伴热电缆头204对接的时候不会歪斜,保证有效连接,环形槽102b的作用是在安装对接头的时候,直接将对接头203的两端插入环形槽102b,这种设置可以在稳固对接头203的同时也能保证其能正常转动。
更为细致的是,螺纹手柄201上设置有转动块201a,齿板柱202自顶部端面凹陷形成有转动槽201b,转动块201a设置在转动槽201b内,这种设置的目的是在螺纹手柄201转动的时候只会给齿板柱202施加一个向下的力而不会提供旋转的力。
进一步的,齿板柱202上设置有挡板202a和第一弹簧202b,挡板202a同轴心设置在齿板柱202上,第一弹簧202b一端固定连接挡板202a,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壳体102内部的底部端面上,挡板202a是为了在齿板柱202下移到最低点的时候将齿板柱202卡住防止其继续下移,防止挤压柱301移动到推块302的下方导致卡死,而第一弹簧202b是在需要将两个伴热电缆头204解除锁定的时候,可以使得齿板柱202快速回位,提高工作效率。
更进一步的,对接头203上设置有固定环203a、配合块203b、异形槽203c、线槽203d和触点203e,固定环203a嵌入环形槽102b内,配合块203b同轴心设置在固定环203a内,异形槽203c设置在配合块203b上,线槽203d设置在配合块203b内,触点203e同轴心设置在线槽203d内,对接头203整体为对称结构,设置在对接头203两侧的固定环203a分别嵌入两侧对应的环形槽102b中,根据电缆的规格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线槽203d和触点203e。
齿板柱202上设置有齿板202c,对接头203上设置有齿轮203f,齿板202c与齿轮203f相互啮合,齿板202c的下降就会使得齿轮203f转动,固定环203a、配合块203b、异形槽203c、线槽203d和触点203e皆对称设置在齿轮203f的两侧,两侧的触点203e相互连接,指示灯101a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槽101a-1,齿轮203f上设置有第二接线槽203f-1,第一接线槽101a-1设置在指示灯101a的底部端面上,第二接线槽203f-1设置在齿轮203f其中一个齿上,导线通过第一接线槽101a-1引下来,穿过第二接线槽203f-1接入触点203e上,如果触点203e上有电,指示灯101a就会亮,反之就不亮,齿轮203f的内部设置为中空,对接头203两边的触点203e穿过齿轮203f中间的空间连接到一起,导线就连接在位于齿轮203f内部的触点203e上,而导线为较长的软性材料,在齿轮203f转动角度小于180的情况下就不会使得导线被拉断或缠绕。
实施例3
参照图6~图8,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伴热电缆头204上设置有接线头204a、配合环204b、第一凸块204c、第二凸块204d和外配合柱204e,接线头204a设置在配合环204b内,第一凸块204c设置在配合环204b的侧壁上,第二凸块204d设置在外配合柱204e的侧壁上,接线头204a嵌入线槽203d,配合环204b嵌入配合块203b内,第一凸块204c嵌入异形槽203c内,第二凸块204d嵌入方槽101b,转动螺纹手柄201,使得齿板柱202下移,继而带动齿轮203f转动,而第一凸块204c是嵌入在异形槽203c中的,齿轮203f转动又会使得配合块203b一起转动,继而使得第一凸块204c沿着异形槽203c的轨迹向内移动,也就实现了伴热电缆头204的向内移动,而设置第二凸块204d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对接头203转动的时候带动伴热电缆头204一起转动,也就是说对伴热电缆头204做了限位,使得伴热电缆头204只能向内移动而不能旋转,最终实现将两边的伴热电缆头204压合在两边的触点203e上实现稳定有效的对接。
进一步的,挤压柱301上设置有锥形块301a,推块302上设置有弧边302a,锥形块301a与弧边302a相互配合,推块302上设置有滑柱302b,滑柱302b上设置有第二弹簧302c,夹持壳体103的内壁设置有滑槽103a,滑柱302b设置在滑槽103a内,齿板柱202下移会驱动挤压柱301下移,挤压柱301的下移会使得锥形块301a将两侧的的推块302向两边推开,滑柱302b对推块302进行限位,防止其转动,而第二弹簧302c在挤压柱301上移的时候可以使得推块302快速回位。
最后,夹紧件303上设置有弧形片303a、支撑杆303b、转动杆303c和抱紧件303d,弧形片303a设置在支撑杆303b上且与推块302贴合,支撑杆303b同轴心设置在转动杆303c上,抱紧件303d设置在支撑杆303b上,弧形片303a被推块302向外推动的时候会使得抱紧件303d向内移动,抱紧件303d的内侧采用橡胶或者柔性材质,在抱紧件303d对管道进行抱紧的时候可以增大摩擦力,使得装置可以更可靠的固定在管道上。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发明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单元(100),所述防护单元(100)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夹持壳体(103)以及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相互连接形成的容置腔(A),所述上壳体(101)设置在下壳体(102)的顶部,所述夹持壳体(103)设置在下壳体(102)的底部,所述上壳体(101)上设置有指示灯(101a)、方槽(101b)和螺纹孔(101c),所述指示灯(101a)设置在上壳体(101)的顶部端面,所述方槽(101b)设置在上壳体(101)的端面上,所述螺纹孔(101c)自上壳体(101)顶部端面凹陷形成,以及;
固定单元(200),所述固定单元(200)包括螺纹手柄(201)、齿板柱(202)、对接头(203)和伴热电缆头(204),所述螺纹手柄(201)一端伸入容置腔(A)内,所述螺纹手柄(201)与螺纹孔(101c)螺纹配合,所述齿板柱(202)设置在容置腔(A)内,所述螺纹手柄(201)转动连接齿板柱(202),所述对接头(203)设置在容置腔(A)内,所述伴热电缆头(204)伸入容置腔(A)且连接对接头(203),所述螺纹手柄(201)上设置有转动块(201a),所述齿板柱(202)自顶部端面凹陷形成有转动槽(201b),所述转动块(201a)设置在转动槽(201b)内;
所述齿板柱(202)上设置有挡板(202a)和第一弹簧(202b),所述挡板(202a)同轴心设置在齿板柱(202)上,所述第一弹簧(202b)一端固定连接挡板(202a),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壳体(102)内部的底部端面上;
所述对接头(203)上设置有固定环(203a)、配合块(203b)、异形槽(203c)、线槽(203d)和触点(203e),所述固定环(203a)嵌入环形槽(102b)内,所述配合块(203b)同轴心设置在固定环(203a)内,所述异形槽(203c)设置在配合块(203b)上,所述线槽(203d)设置在配合块(203b)内,所述触点(203e)同轴心设置在线槽(203d)内;
所述齿板柱(202)上设置有齿板(202c),所述对接头(203)上设置有齿轮(203f),所述齿板(202c)与齿轮(203f)相互啮合,所述固定环(203a)、配合块(203b)、异形槽(203c)、线槽(203d)和触点(203e)皆对称设置在齿轮(203f)的两侧,所述指示灯(101a)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槽(101a-1),所述齿轮(203f)上设置有第二接线槽(203f-1),所述第一接线槽(101a-1)设置在指示灯(101a)的底部端面上,所述第二接线槽(203f-1)设置在齿轮(203f)其中一个齿上;
所述伴热电缆头(204)上设置有接线头(204a)、配合环(204b)、第一凸块 (204c)、第二凸块(204d)和外配合柱(204e),所述接线头(204a)设置在配合环(204b)内,所述第一凸块(204c)设置在配合环(204b)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凸块(204d)设置在外配合柱(204e)的侧壁上,所述接线头(204a)嵌入线槽(203d),所述配合环(204b)嵌入配合块(203b)内,所述第一凸块 (204c)嵌入异形槽(203c)内,所述第二凸块(204d)嵌入方槽(101b),以及;
夹持单元(300),所述夹持单元(300)包括挤压柱(301)、设置在夹持壳体(103)内部的半开放腔(B)、推块(302)和夹紧件(303),所述挤压柱(301)一端伸入容置腔(A)且连接齿板柱(202),另一端设置在半开放腔(B)内,所述推块(302)设置在半开放腔(B)内,所述夹紧件(303)设置在半开放腔(B)内且转动连接在夹持壳体(103)的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相互连接形成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线缆孔(102a),所述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相互连接形成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102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柱(301)上设置有锥形块(301a),所述推块(302)上设置有弧边(302a),所述锥形块(301a)与弧边(302a)相互配合,所述推块(302)上设置有滑柱(302b),所述滑柱(302b)上设置有第二弹簧(302c),所述夹持壳体(103)的内壁设置有滑槽(103a),所述滑柱(302b)设置在滑槽(103a)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303)上设置有弧形片(303a)、支撑杆(303b)、转动杆(303c)和抱紧件(303d),所述弧形片(303a)设置在支撑杆(303b)上且与推块(302)贴合,所述支撑杆(303b)同轴心设置在转动杆(303c)上,所述抱紧件(303d)设置在支撑杆(303b)上。
CN202210350039.0A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 Active CN114942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0039.0A CN114942397B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0039.0A CN114942397B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2397A CN114942397A (zh) 2022-08-26
CN114942397B true CN114942397B (zh) 2023-09-01

Family

ID=82907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0039.0A Active CN114942397B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239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209960U (zh) * 2020-03-06 2020-08-07 宏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控温伴热电缆
CN112186708A (zh) * 2020-11-06 2021-01-05 郑州利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接头的防护装置
CN112950918A (zh) * 2021-03-07 2021-06-11 江苏大唐国际如皋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传输的伴热电缆状态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13451986A (zh) * 2021-06-11 2021-09-28 祖丹锋 一种基于电力设备的快接式组合电缆接头及其组合方法
CN114188788A (zh) * 2021-12-09 2022-03-1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可伸缩接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209960U (zh) * 2020-03-06 2020-08-07 宏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控温伴热电缆
CN112186708A (zh) * 2020-11-06 2021-01-05 郑州利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接头的防护装置
CN112950918A (zh) * 2021-03-07 2021-06-11 江苏大唐国际如皋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传输的伴热电缆状态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13451986A (zh) * 2021-06-11 2021-09-28 祖丹锋 一种基于电力设备的快接式组合电缆接头及其组合方法
CN114188788A (zh) * 2021-12-09 2022-03-1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可伸缩接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2397A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42397B (zh) 一种新型伴热监控装置
CN206432406U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CN110039293B (zh) 一种钢桶大螺纹盖装配机器人专用末端执行器
CN113363768B (zh) 用于光伏模块的电缆连接器和安装方法
CN114843985A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连接装置
CN211374121U (zh) 一种新型钻孔取样机
CN107565231A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翘杆压紧型电力续接夹具及其工作方法
CN214337097U (zh) 一种端子压接电线的加工设备
CN201058380Y (zh) 一种可防灰尘的钻夹头
CN213352310U (zh) 一种led台灯安装辅助工具
CN213879137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电缆安全线夹
CN202267761U (zh) 一种光纤快速连接器
CN117254306A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模块接口端子快接装置
CN220474966U (zh) 一种多位一体化电性连接通电接插件
CN117526218B (zh) 一种液力压接连线的铁塔线缆保护装置
CN210568315U (zh) 一种设防水结构的螺口电灯
CN217655191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机组能耗在线监测装置
CN110763878A (zh) 一种电力互感器低压侧短接装置
CN217607174U (zh) 一种用于电厂热工安装的接线工具
CN220067092U (zh) 一种防止连接线脱落的电机
CN213846219U (zh) 一种防水型动力电缆连接套件
CN210576486U (zh) 一种穿刺取电装置
CN218448855U (zh) 一种线缆连接工装
CN212841256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节能型路灯
CN217545438U (zh) 一种电缆线固定合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