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0832A - 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0832A
CN114940832A CN202210584130.9A CN202210584130A CN114940832A CN 114940832 A CN114940832 A CN 114940832A CN 202210584130 A CN202210584130 A CN 202210584130A CN 114940832 A CN114940832 A CN 114940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parts
wood
reed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41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甲文
朱文
朱坤
朱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Ruijing Hongx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Ruijing Hongx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Ruijing Hongx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Ruijing Hongx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841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0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0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0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9/00Compositions of 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of derivative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89/00 - C08L9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0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6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 C08L2207/062HDP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50‑60份芦苇粉、25‑30份HDPE塑料、1‑3份增韧剂、3‑5份润滑剂、0.4‑1.2份抗氧化剂以及2‑4份着色剂。本发明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通过对芦苇进行预处理以及加入高效防霉剂,不仅提高了芦苇在木塑制品中的使用性能,而且还提高了木塑制品的防霉性能。

Description

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塑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塑,即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用木粉、木纤维或植物纤维填充热塑性聚合物的绿色环保复合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塑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兼有木材和塑料的优点,可以实现工业基础材料废物利用。将塑料和木质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热挤压成型的板材,称之为挤压木塑复合板材。
目前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填料制备木塑复合材料,主要以木粉、稻糠、果壳、秸秆、麻类等纤维为主,而对芦苇的研究较少。芦苇属于天然植物纤维,具有长径比大、比表面积大、密度低、价廉、可再生性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但是芦苇的密度较低,其强度低于木材,且亲水性芦苇与塑料的相容性差,因此需要对芦苇进行处理后使用到木塑材料中,才能保证木塑性能。
另外,虽然木塑复合材料综合了塑料的优点后,其防霉性能优于木材,但是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含有的植物纤维空隙较大,长时间受潮出现霉菌,严重影响木塑材料的性能和寿命。现有技术中通常往木塑复合材料中加入防霉剂来达到防霉效果,但是往往无法达到高效且长效的防霉。尤其是芦苇的密度低孔隙多,也给防霉增加了难度。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芦苇进行预处理以及加入高效防霉剂,不仅提高了提高了芦苇在木塑制品中的使用性能,而且还木塑制品的防霉性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芦苇进行预处理,提高了芦苇自身的强度以及与塑料的相容性;通过加入高效防霉剂,可以达到长效、高效防霉的效果,两者综合提高了木塑制品的性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其制备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50-60份芦苇粉、25-30份HDPE塑料、1-3份增韧剂、3-5份润滑剂、0.4-1.2份抗氧化剂以及2-4份着色剂。
所述芦苇粉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
(1)将芦苇粉置于气流粉碎机中,然后同时喷入硅酸钠水溶液和氯化钙水溶液,干燥后得胶凝型芦苇粉,将胶凝型芦苇粉置于盐酸溶液(2mol/L)中浸渍12-24h,干燥备用;
(2)将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与引发剂置于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60-70℃下滴加丙烯酸,滴完后保温反应4-6h,得到的聚合产物备用;
(3)将步骤(1)得到的胶凝型芦苇粉与(5-10倍量)干燥甲苯混合,然后逐滴加入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滴完后反应3-5h,然后过滤、用甲醇洗涤、烘干,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1)中,芦苇粉、硅酸钠水溶液、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1-0.3):(0.08-0.2),硅酸钠水溶液的模数为2-3,波美度为40-50,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40%。
进一步地,步骤(2)中,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1.2),引发剂的加入量为0.2-0.4%,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过硫酸铵/硫酸亚铁或者偶氮二异庚腈。
进一步地,步骤(3)中,胶凝型芦苇粉与聚合产物的质量比为1:(0.1-0.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木塑制品中所用的防霉剂,其在木塑制品中的用量为1-6份,所述防霉剂的制备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3-5份壳聚糖、2-4份有机铜化合物、10-18份蒙脱石粉、2-4份蓖麻油、10-20份褐煤蜡、4-8份纳米氧化钙粉、10-20份活性炭、12-30份常温固化涂料、碳酸氢钾2-5份以及碳酸氢铵0.4-1份。
进一步地,所述常温固化涂料为环氧涂料或者有机硅涂料,所述有机铜化合物为噻菌铜、松脂酸铜、喹啉铜、环烷酸铜或者乙酸铜。
进一步地,所述防霉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S1、将蒙脱石粉分成第一份蒙脱石粉和第二份蒙脱石粉,然后将蓖麻油、第一份蒙脱石粉、碳酸氢钾与熔融褐煤蜡混合,制备成混合液保温(80-90℃)备用;
S2、将壳聚糖、有机铜化合物与醋酸溶液(加入量前二者原料质量的5-10倍)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第二份蒙脱石粉,在40-60℃浸渍3-6h,蒸发水分,然后加入步骤S1得到的混合液,混匀后导入制粒机(90-100℃)中制粒,过筛(40-80目)、干燥后得物料一;
S3、将纳米氧化钙粉、活性炭置于分散机(800-1000r/min)分散1-2h,然后与常温固化涂料、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喷涂于物料一的表面,然后(30-40℃)固化即得防霉剂成品。
进一步地,第一份蒙脱石粉与第二份蒙脱石粉的质量比为1:(1-3),蒙脱石粉的粒径为30-40μm,活性炭孔径为50-10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木塑制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防霉剂的表面喷涂熔融聚丙烯蜡(选取130-150℃熔点)和浮石粉,冷却干燥后,再按照配方量与其他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120-130℃的炼胶机混炼后,再导入到170-200℃的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得木塑制品。
进一步地,防霉剂、聚丙烯蜡、浮石粉的质量比为(3-8):1:(0.05-0.1),浮石粉的容重为0.3-0.4g/cm3
本发明中,HDPE粒料的分子量为10-30万,所述增韧剂为液体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所述润滑剂为硬胆酸锌、聚酯蜡或者硬脂酸钙,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或者168,所述着色剂为氧化铁红或者氧化铁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对芦苇进行预处理时,首先对芦苇粉的表面进行硅酸钠和氯化钙水溶液的喷洒处理,使得芦苇粉的孔隙中填充凝胶,提高了芦苇粉的强度。
(2)本发明对芦苇进行预处理时,还将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与丙烯酸聚合成聚合物后,再与芦苇粉表面凝胶中的硅羟基反应,不仅提高了芦苇粉与塑料的相容性,而且其表面同时含极性(羧基)和非极性(聚烯烃)基团,还提高了自身的表面活性。
(3)本发明制备木塑制品时加入的防霉剂,具有广谱杀菌和防霉效果,通过分层以及多孔无机材料的设计,可以达到长效、高效防霉的效果。
(4)本发明在制备防霉剂时,先将壳聚糖、有机铜化合物(两者具备防霉杀菌效果)载入蒙脱石粉中,然后再用含蓖麻油(具备杀菌效果)与蒙脱石粉的褐煤蜡包覆,这样既能有效释放防霉成分,而且还能保证防霉成分的稳定性。
(5)本发明在制备防霉剂时,还在表层喷涂含氧化钙、活性炭的涂料,制成双层结构,不仅实现长效防霉,而且具备干燥效果的纳米氧化钙粉在吸水后还能生成含杀菌效果的氢氧化钙,进一步提高了防霉剂的防霉杀菌效果。
(6)本发明制备的防霉剂的表面为有机涂料,也进一步增强了防霉剂与HDPE的相容性。
(7)本发明在制备防霉剂时,在内层褐煤蜡加入碳酸氢钾,在外层涂料中加入碳酸氢铵,碳酸氢钾/碳酸氢铵在混料过程中与无机材料蒙脱石粉/活性炭亲和,然后加热释放二氧化碳,使得蒙脱石粉/活性炭周围形成孔隙,促进了防霉成分的释放。
(8)由于预处理后的芦苇粉表面接枝高分子中的羧基,容易在混炼阶段与防霉剂表面孔隙中的氧化钙(碱性氧化物)反应,从而影响防霉剂的防霉效果以及芦苇粉的表面性能;因此本发明在混料阶段,首先将防霉剂的表面喷涂熔融聚丙烯蜡,由于聚丙烯蜡熔点高不易在混炼阶段融化,但可以在挤出成型时融化并混合在物料中,因此避免了芦苇粉与防霉剂之间的相互影响,又不会影响防霉剂的释放,且促进了物料的挤出效果。
(9)本发明在木塑制品的制备工艺中,还在聚丙烯蜡中加入浮石粉,浮石粉密度小,在挤出阶段聚丙烯蜡融化时,浮石粉密度小则夹带聚丙烯蜡一起至物料表层,有效提高木塑制品的表面光滑性以及表层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芦苇粉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
(1)将芦苇粉置于气流粉碎机中,然后同时喷入硅酸钠水溶液(模数为2,波美度为40)和氯化钙水溶液(质量浓度为20%),干燥后得胶凝型芦苇粉,将胶凝型芦苇粉置于盐酸溶液(2mol/L)中浸渍12h,干燥备用;其中,芦苇粉、硅酸钠水溶液、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1:0.08;
(2)将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与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置于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60℃下滴加丙烯酸,滴完后保温反应4h,得到的聚合产物备用;其中,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引发剂的加入量为0.2%。
(3)将步骤(1)得到的胶凝型芦苇粉与(5倍量)干燥甲苯混合,然后逐滴加入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滴完后反应3h,然后过滤、用甲醇洗涤、烘干,即可。其中,胶凝型芦苇粉与聚合产物的质量比为1:0.1。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木塑制品中所用的防霉剂,其在木塑制品中的用量为1份,防霉剂的制备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3份壳聚糖、2份有机铜化合物(噻菌铜)、10份蒙脱石粉、2份蓖麻油、10份褐煤蜡、4份纳米氧化钙粉、10份活性炭、12份常温固化涂料(环氧涂料)、2份碳酸氢钾以及0.4份碳酸氢铵。
防霉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S1、将蒙脱石粉(粒径30μm)按照质量比1:1分成第一份蒙脱石粉和第二份蒙脱石粉,然后将蓖麻油、第一份蒙脱石粉、碳酸氢钾与熔融褐煤蜡混合,制备成混合液保温(80℃)备用;
S2、将壳聚糖、有机铜化合物与醋酸溶液(加入量前二者原料质量的5倍)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第二份蒙脱石粉,在40℃浸渍3h,蒸发水分,然后加入步骤S1得到的混合液,混匀后导入制粒机(90℃)中制粒,过筛(40目)、干燥后得物料一;
S3、将纳米氧化钙粉、活性炭(孔径50nm)置于分散机(800r/min)分散1h,然后与常温固化涂料、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喷涂于物料一的表面,然后(30℃)固化即得防霉剂成品。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木塑制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防霉剂的表面喷涂熔融聚丙烯蜡(选取130-150℃熔点)和浮石粉(容重0.3-0.4g/cm3),冷却干燥后,再按照配方量与其他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120℃的炼胶机混炼后,再导入到170℃的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得木塑制品。
其中,防霉剂、聚丙烯蜡、浮石粉的质量比为3:1:0.05。
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芦苇粉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
(1)将芦苇粉置于气流粉碎机中,然后同时喷入硅酸钠水溶液(模数为2.5,波美度为45)和氯化钙水溶液(质量浓度为30%),干燥后得胶凝型芦苇粉,将胶凝型芦苇粉置于盐酸溶液中浸渍18h,干燥备用;其中,芦苇粉、硅酸钠水溶液、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2:0.14;
(2)将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与引发剂(过硫酸铵/硫酸亚铁)置于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65℃下滴加丙烯酸,滴完后保温反应5h,得到的聚合产物备用;其中,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1,引发剂的加入量为0.3%。
(3)将步骤(1)得到的胶凝型芦苇粉与(8倍量)干燥甲苯混合,然后逐滴加入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滴完后反应4h,然后过滤、用甲醇洗涤、烘干,即可。其中,胶凝型芦苇粉与聚合产物的质量比为1:0.3。
防霉剂的制备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4份壳聚糖、3份有机铜化合物(环烷酸铜)、14份蒙脱石粉、3份蓖麻油、15份褐煤蜡、6份纳米氧化钙粉、15份活性炭、21份常温固化(有机硅)涂料、3份碳酸氢钾以及0.7份碳酸氢铵。
防霉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S1、将蒙脱石粉(粒径35μm)按照质量比1:2分成第一份蒙脱石粉和第二份蒙脱石粉,然后将蓖麻油、第一份蒙脱石粉、碳酸氢钾与熔融褐煤蜡混合,制备成混合液保温(85℃)备用;
S2、将壳聚糖、有机铜化合物与醋酸溶液(加入量前二者原料质量的8倍)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第二份蒙脱石粉,在50℃浸渍4.5h,蒸发水分,然后加入步骤S1得到的混合液,混匀后导入制粒机(95℃)中制粒,过筛(60目)、干燥后得物料一;
S3、将纳米氧化钙粉、活性炭(孔径80nm)置于分散机(900r/min)分散1.5h,然后与常温固化涂料、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喷涂于物料一的表面,然后(35℃)固化即得防霉剂成品。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木塑制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防霉剂的表面喷涂熔融聚丙烯蜡和浮石粉,冷却干燥后,再按照配方量与其他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125℃的炼胶机混炼后,再导入到185℃的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得木塑制品。
其中,防霉剂、聚丙烯蜡、浮石粉的质量比为5.5:1:0.0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芦苇粉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
(1)将芦苇粉置于气流粉碎机中,然后同时喷入硅酸钠水溶液(模数为3,波美度为50)和氯化钙水溶液(质量浓度为40%),干燥后得胶凝型芦苇粉,将胶凝型芦苇粉置于盐酸溶液中浸渍24h,干燥备用;其中,芦苇粉、硅酸钠水溶液、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3):0.2;
(2)将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与引发剂(偶氮二异庚腈)置于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70℃下滴加丙烯酸,滴完后保温反应6h,得到的聚合产物备用;其中,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2,引发剂的加入量为0.4%。
(3)将步骤(1)得到的胶凝型芦苇粉与(10倍量)干燥甲苯混合,然后逐滴加入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滴完后反应5h,然后过滤、用甲醇洗涤、烘干,即可。其中,胶凝型芦苇粉与聚合产物的质量比为1:0.5。
防霉剂的制备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5份壳聚糖、4份有机铜化合物(乙酸铜)、18份蒙脱石粉、4份蓖麻油、20份褐煤蜡、8份纳米氧化钙粉、20份活性炭、30份常温固化(环氧)涂料、5份碳酸氢钾以及1份碳酸氢铵。
防霉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S1、将蒙脱石粉(粒径40μm)按照质量比1:3分成第一份蒙脱石粉和第二份蒙脱石粉,然后将蓖麻油、第一份蒙脱石粉、碳酸氢钾与熔融褐煤蜡混合,制备成混合液保温(90℃)备用;
S2、将壳聚糖、有机铜化合物与醋酸溶液(加入量前二者原料质量的10倍)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第二份蒙脱石粉,在60℃浸渍6h,蒸发水分,然后加入步骤S1得到的混合液,混匀后导入制粒机(100℃)中制粒,过筛(80目)、干燥后得物料一;
S3、将纳米氧化钙粉、活性炭(孔径100nm)置于分散机(1000r/min)分散2h,然后与常温固化涂料、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喷涂于物料一的表面,然后(40℃)固化即得防霉剂成品。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木塑制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防霉剂的表面喷涂熔融聚丙烯蜡和浮石粉,冷却干燥后,再按照配方量与其他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130℃的炼胶机混炼后,再导入到200℃的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得木塑制品。
其中,防霉剂、聚丙烯蜡、浮石粉的质量比为8:1:0.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芦苇粉不进行预处理,改成另外加入3份硅烷偶联剂制备木塑制品。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芦苇粉的预处理步骤不包括步骤(1),即不预先制备胶凝型芦苇粉。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芦苇粉的预处理步骤(1)为:将芦苇粉置于气流粉碎机中,然后喷入硅酸钠水溶液,干燥后得胶凝型芦苇粉,将胶凝型芦苇粉置于盐酸溶液中浸渍12h,干燥备用。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芦苇粉的预处理步骤不包括步骤(2),将步骤(3)中的聚合产物直接换成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防霉剂的制备不包括步骤S1,此时步骤S2为:将壳聚糖、有机铜化合物与醋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蒙脱石粉,在50℃浸渍4.5h,蒸发水分,干燥后得物料一。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防霉剂的制备不包括步骤S3。
对比例7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防霉剂的制备步骤S1中不加入碳酸氢钾。
对比例8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防霉剂的制备步骤S1中不加入蓖麻油。
对比例9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防霉剂的制备步骤S1中,将褐煤蜡换成54号的石蜡。
对比例10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防霉剂的制备步骤S2中不加入壳聚糖。
对比例1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防霉剂的制备步骤S2中不加入有机铜化合物。
对比例1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防霉剂的制备步骤S2中不加入纳米氧化钙粉。
对比例1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防霉剂的制备步骤S2中不加入活性炭。
对比例1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防霉剂的制备步骤S2中不加入碳酸氢铵。
对比例1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木塑制品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方量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130℃的炼胶机混炼后,再导入到200℃的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得木塑制品。
对比例1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木塑制品的制备方法,仅在防霉剂的表面喷涂熔融聚丙烯蜡。
对比例17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木塑制品的制备方法,仅在防霉剂的表面喷涂浮石粉。
一、本发明采用芦苇粉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定
采用转矩流变仪模拟木塑复合材料的挤出过程,对本发明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方法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转矩流变性能进行测试,温度设置为175℃,转子速率为70r/min。测试时间为9min,记录平衡转矩(越小表示流动性越好)和达到平衡转矩所需的时间(反映物料混合均匀的快慢),其中平衡扭矩取最后2min的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 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由表1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5在对芦苇进行预处理后,木塑复合材料的平衡转矩以及达到平衡转矩所需的时间分别低于14.4N•M和123s,尤其是实施例3、4、5,其两项指标值分别低于12.5 N•M和105s,表现出优异的流变性能。
其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加入了防霉剂,影响了芦苇粉的表面性能,结果流变性能降低。实施例3、4、5在木塑制品的制备工艺中对防霉剂的表面喷涂熔融聚丙烯蜡和浮石粉,减少了防霉剂带来的影响,改善了芦苇粉的流变性能。
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1不对芦苇粉进行预处理而改用偶联剂,结果其流变性能明显下降。对比例2-4分别改变了芦苇的预处理方法,结果复合材料流变性能也变差。
二、本发明制备的木塑制品的基本性能测定
将本发明实施例1-5、对比例1-4、15-17制备的木塑制品,按照相应国家标准中的规定进行基本性能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 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由表2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木塑制品,其静曲强度在22MPa以上,拉伸强度在18 MPa以上,冲击强度在11.0 kJ/m2以上,吸水率在0.32%以下,各项性能优异。尤其是实施例3、4、5的性能更优,其静曲强度在22MPa以上,拉伸强度在18 MPa以上,冲击强度在11.0 kJ/m2以上,吸水率在0.32%以下。
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1不对芦苇粉进行预处理而改用偶联剂,对比例2-4分别改变了芦苇的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5相比,对比例15-17改变了木塑制品制备方法中的防霉剂表面处理方法;结果对比例1-4、15-17的性能均下降。
三、本发明制备的木塑制品的防霉性能测定
将本发明实施例1-5和对比例5-14制备的生木塑制品,按照《防霉剂防治木材霉菌及蓝变菌的试验方法》(GB/T 18261-2000)国家标准中的规定进行防霉性能的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 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由表3结果可知,与实施例1相比,本发明实施例3-5加入防霉剂后制备的木塑制品,其防霉性能优异,均为0级,未出现任何霉菌感染。而实施例2虽然较实施例1的防霉性能稍有提升,但是提升效果不够。与实施例4相比,对比例5-14分别改变了防霉剂的制备方法,结果防霉性能下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通过对芦苇进行预处理以及加入高效防霉剂,两者综合提高了木塑制品的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塑制品的制备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50-60份芦苇粉、25-30份HDPE塑料、1-3份增韧剂、3-5份润滑剂、0.4-1.2份抗氧化剂以及2-4份着色剂;
所述芦苇粉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
(1)将芦苇粉置于气流粉碎机中,然后同时喷入硅酸钠水溶液和氯化钙水溶液,干燥后得胶凝型芦苇粉,将胶凝型芦苇粉置于盐酸溶液中浸渍12-24h,干燥备用;
(2)将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与引发剂置于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60-70℃下滴加丙烯酸,滴完后保温反应4-6h,得到的聚合产物备用;
(3)将步骤(1)得到的胶凝型芦苇粉与干燥甲苯混合,然后逐滴加入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滴完后反应3-5h,然后过滤、用甲醇洗涤、烘干,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芦苇粉、硅酸钠水溶液、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1-0.3):(0.08-0.2),硅酸钠水溶液的模数为2-3,波美度为40-50,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1.2),引发剂的加入量为0.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胶凝型芦苇粉与聚合产物的质量比为1:(0.1-0.5)。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制品中所用的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剂在木塑制品中的用量为1-6份,所述防霉剂的制备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3-5份壳聚糖、2-4份有机铜化合物、10-18份蒙脱石粉、2-4份蓖麻油、10-20份褐煤蜡、4-8份纳米氧化钙粉、10-20份活性炭、12-30份常温固化涂料、碳酸氢钾2-5份以及碳酸氢铵0.4-1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木塑制品中所用的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固化涂料为环氧涂料或者有机硅涂料,所述有机铜化合物为噻菌铜、松脂酸铜、喹啉铜、环烷酸铜或者乙酸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木塑制品中所用的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S1、将蒙脱石粉分成第一份蒙脱石粉和第二份蒙脱石粉,然后将蓖麻油、第一份蒙脱石粉、碳酸氢钾与熔融褐煤蜡混合,制备成混合液保温备用;
S2、将壳聚糖、有机铜化合物与醋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第二份蒙脱石粉,在40-60℃浸渍3-6h,蒸发水分,然后加入步骤S1得到的混合液,混匀后导入制粒机中制粒,过筛、干燥后得物料一;
S3、将纳米氧化钙粉、活性炭置于分散机分散1-2h,然后与常温固化涂料、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喷涂于物料一的表面,然后固化即得防霉剂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木塑制品中所用的防霉剂,其特征在于:第一份蒙脱石粉与第二份蒙脱石粉的质量比为1:(1-3),蒙脱石粉的粒径为30-40μm,活性炭孔径为50-100nm。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木塑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防霉剂的表面喷涂熔融聚丙烯蜡和浮石粉,冷却干燥后,再按照配方量与其他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120-130℃的炼胶机混炼后,再导入到170-200℃的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得木塑制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木塑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防霉剂、聚丙烯蜡、浮石粉的质量比为(3-8):1:(0.05-0.1),浮石粉的容重为0.3-0.4g/cm3
CN202210584130.9A 2022-05-27 2022-05-27 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940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4130.9A CN114940832A (zh) 2022-05-27 2022-05-27 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4130.9A CN114940832A (zh) 2022-05-27 2022-05-27 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0832A true CN114940832A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0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4130.9A Pending CN114940832A (zh) 2022-05-27 2022-05-27 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083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0234A (zh) * 2005-09-16 2006-03-01 浙江诚信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木塑共混复合材料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847319A (zh) * 2005-04-05 2006-10-18 上海铭新环卫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芦苇塑料复合材料
CN104804448A (zh) * 2015-04-08 2015-07-2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芦苇木塑复合材料的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6046825A (zh) * 2016-06-01 2016-10-26 河北弘之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箱包废料和芦苇复合型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70339A (zh) * 2021-05-14 2021-09-10 安徽森泰木塑科技地板有限公司 一种去平衡层的改性木皮贴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7319A (zh) * 2005-04-05 2006-10-18 上海铭新环卫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芦苇塑料复合材料
CN1740234A (zh) * 2005-09-16 2006-03-01 浙江诚信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木塑共混复合材料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04804448A (zh) * 2015-04-08 2015-07-2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芦苇木塑复合材料的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6046825A (zh) * 2016-06-01 2016-10-26 河北弘之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箱包废料和芦苇复合型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70339A (zh) * 2021-05-14 2021-09-10 安徽森泰木塑科技地板有限公司 一种去平衡层的改性木皮贴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URBAKHSH A等: ""Wood plastic composites from agro-waste materials: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夏英 等: ""PP/LLDPE/芦苇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
杨中文等: "芦苇纤维/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上海塑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9416A (zh) 一种增强增韧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7187A (zh) 一种阳光面料用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68627A (zh) 木材工业植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12368B (zh) 一种抗菌阻燃材料及其应用方法
CN113493664A (zh) 一种水性无醛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171443A (zh) 一种水泵专用聚丙烯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40832A (zh) 采用芦苇的木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67813A (zh) 一种竹木纤维复合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0651A (zh) 一种巴旦木/聚烯烃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0475A (zh) 一种具有高阻隔性能的pvdc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8344A (zh) 一种耐低温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77896A (zh) 一种耐磨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540306A (ja) 高ガラス含有率を有するガラスストランド顆粒のためのサイジング組成物
CN106497118A (zh) 一种木塑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由该复合材料制成的成型板
CN109824985A (zh) 一种耐低温抗冲击聚丙烯餐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1144B (zh) 一种Pickering乳液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3721A (zh) 一种短切碳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的配方
CN109081981B (zh) 一种耐久防霉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92752A (zh) 一种低气味接枝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10013A (zh) 一种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980208A (zh) 一种生物基秸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37878A (zh) 一种短切碳纤维增强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87279A (zh) 一种防蛀防霉塑木地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10229278A (zh) 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给排水管道
CN1986589B (zh) 一种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