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5074A - 一种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5074A
CN114935074A CN202210648085.9A CN202210648085A CN114935074A CN 114935074 A CN114935074 A CN 114935074A CN 202210648085 A CN202210648085 A CN 202210648085A CN 114935074 A CN114935074 A CN 114935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follower
insertion hole
limit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80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5074B (zh
Inventor
金俊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Gua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Gua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Gua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Gua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80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5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5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0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8914 priority patent/WO202323700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5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1Allowing quick release of the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装置,包括:壳体,一面形成有插入孔;滑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每一所述滑动件分别与每一所述插入孔一一对应;随动件,设置于所述滑动件背离所述壳体形成有插入孔的一面,并分别与每一所述滑动件相配合,所述随动件绕第一轴线转动时,所述滑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沿所述插入孔的插入方向观察,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插入孔内的投影与所述插入孔存在重合部分;所述插入孔包括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所述滑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入孔相对应的第一滑动件和与所述第二插入孔相对应的第二滑动件,以配合设备模组上的连接件实现灵活、快速、准确、密集、可重复性高且安全地拆卸和安装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双模组安装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视、电影、舞台和内容创作(youtuber、tiktok等)的拍摄过程中,需要安装灯/照明设备/反射器/漫射器/视频墙元素/相机/绿色屏幕/纺织品/布景元素等设备单元。现有的设备单元通过多个设备模组阵列组合而成,每一设备模组通过一连接件与支架相固定。但设备模组之间距离较大,单个模组仅依靠自身的连接件与支架连接,当该设备模组或连接件结构强度失效时,可能造成掉落事故。且现有的设备模组之间安装距离难以标准化,无法准确、可重复地再现设备单元。同时,电影拍摄场景经常变换转移,导致设备单元也需要频繁地拆卸和安装。同时,同一拍摄场景中,也可能中途需要更换设备单元的配置,例如移除、旋转、更换、或重新对齐阵列中的单个设备模组,现有的拆卸和安装方式不够灵活,且需要借助工具,拆卸和安装速度慢。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装置,以配合设备模组上的连接件实现灵活、快速、准确、密集、可重复性高且安全地拆卸和安装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装置,以配合设备模组上的连接件实现灵活、快速、准确、密集、可重复性高且安全地拆卸和安装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一种安装装置,包括:
壳体,一面形成有插入孔;
滑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每一所述滑动件分别与每一所述插入孔一一对应;
随动件,设置于所述滑动件背离所述壳体形成有插入孔的一面,并分别与每一所述滑动件相配合,
所述随动件绕第一轴线转动时,所述滑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沿所述插入孔的插入方向观察,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插入孔内的投影与所述插入孔存在重合部分;
所述插入孔包括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所述滑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入孔相对应的第一滑动件和与所述第二插入孔相对应的第二滑动件。
更优地,所述安装装置还包括:
锁紧机构,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当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且锁紧机构位于锁紧位置时,所述随动件不可转动,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位置且不可滑动;
当所述锁紧机构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滑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随动件绕所述第一轴线可转动,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平行。
更优地,当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位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
当所述随动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时,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垂直。
更优地,所述滑动件包括:
第一主体部,形成有沿所述插入方向贯穿所述第一主体部并与所述插入孔相连通的第一贯穿孔;
定位部,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部靠近所述随动件的一面,并与所述随动件相配合。
更优地,所述滑动件还包括:
阻挡部,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背离所述随动件的一面;
当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且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位置时,所述阻挡部沿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插入孔内的第一投影与所述插入孔存在重合部分,所述定位部沿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插入孔内的第二投影与所述插入孔存在重合部分;
当所述随动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且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至第二滑动位置时,所述阻挡部沿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插入孔内的第三投影与所述插入孔不重合,所述定位部沿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插入孔内的第四投影与所述插入孔完全重合。
更优地,所述随动件包括;
第二主体部,
随动部,形成于所述第二主体部靠近所述滑动件的一面,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随动件的一面形成有与随动部相配合的抵接部;
所述随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滑动件相配合的第一随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相配合的第二随动部。
更优地,所述随动部为凹陷形成于所述第二主体部靠近所述滑动一面的凹槽,所述抵接部自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随动件的一面延伸入所述凹槽内。
更优地,所述滑动件还包括套接于所述抵接部上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所述抵接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与所述随动部的凹槽侧壁滚动接触。
更优地,所述随动部包括:
第一限位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时,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位置;
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连通,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
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连通,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时,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三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二滑动位置。
更优地,所述随动部的凹槽槽壁包括:
抵接面,所述凹槽槽壁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一面;
限位面,与所述抵接面相对且位于所述凹槽槽壁靠近所述第一轴线的一面;
所述抵接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所述滑动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以与所述限位面相抵接。
更优地,所述抵接面包括:
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应;
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应;
第三抵接面,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对应;
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连,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三抵接面相连;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D1,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D2,所述第三抵接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D3,所述滑动件自所述第一滑动位置至所述第二滑动位置的距离记为T,满足关系式:
D1=D2;
D1-D3=T;
D2-D3=T。
更优地,所述限位面包括:
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应;
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应;
第三限位面,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对应;
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三限位面相连;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X1,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X2,所述第三限位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X3,所述滑动件自所述第一滑动位置至所述第二滑动位置的距离记为T,满足关系式:
X1>X2;
X1>X3;
X2=X3;
X1-X2=T;
X1-X3=T。
更优地,所述第二主体部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贯穿形成有第二贯穿孔;
所述安装装置还包括:
转动轴,插入所述第二贯穿孔,所述随动件绕所述转动轴转动。
更优地,所述随动部还包括:
悬臂,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的方向延伸形成。
更优地,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形成有限位凸起。
更优地,所述安装装置还包括延伸出所述壳体的连接扣。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每一滑动件与每一插入孔的一一对应配合以固定或释放设备模组上的连接件,无需借助工具,提高了拆卸与安装设备的速度和灵活性;通过一随动件与每一滑动件配合,以同时控制多个滑动件,提高拆卸与安装设备的速度;通过设置第一滑动件及与第一滑动件对应的第一插入孔,以及第二滑动件和第二插入孔,将相邻的两个设备模组对齐、安装、保护到同一设备单元中,使得设备模组可以更密集、准确地安装和拆卸,以提高设备拆卸与安装的可重复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安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安装装置在分解上壳体和支架连接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安装装置的一角度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安装装置的另一角度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随动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随动件与滑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5状态下滑动件的抵接部和转动套位于第一限位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随动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随动件与滑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图7状态下滑动件的抵接部和转动套位于第二限位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随动件位于第三转动位置时随动件与滑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为图9状态下滑动件的抵接部和转动套位于第三限位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件与滑动件和随动件配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滑动件处于第一滑动位置时,连接件未插入插入孔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滑动件处于第一滑动位置时,连接件插入插入孔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两个设备模组通过安装装置连接在一起时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两个设备模组通过安装装置连接在一起时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沿插入方向观察时,所述的第一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位置和第二滑动件位于第二滑动位置时的投影视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0、安装装置;200、设备模组;300、连接件;301、限位台阶;400、支架;500、支架连接机构;10、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20、插入孔;30、滑动件;40、随动件;L1、第一轴线;F1、第一方向;F20、插入方向;50、投影;21、第一插入孔;22、第二插入孔;310、第一滑动件;320、第二滑动件;60、锁紧机构;31、第一主体部;32、第一贯穿孔;33、定位部;34、阻挡部;51、第一投影;52、第二投影;53、第三投影;54、第四投影;41、第二主体部;42、随动部;4210、第一随动部;4220、第二随动部;35、抵接部;36、转动套;43、凹槽侧壁;421、第一限位部;422、第二限位部;423、第三限位部;431、抵接面;432、限位面;4311、第一抵接面;4312、第二抵接面;4313、第三抵接面;4321、第一限位面;4322、第二限位面;4323、第三限位面;44、第二贯穿孔;70、转动轴;45、悬臂;37、第一复位弹簧;341、平面;342、斜面;61、锁紧件;62、锁紧开关;63、限位槽;64、第二复位弹簧;80、导向机构;81、上导向座;82、下导向座;83、导向板;46、限位凸起;38、滑动开关;210、第一设备模组;220、第二设备模组;3010、第一连接件;3020、第二连接件;84、连接扣;110、第一安装装置;120、第二安装装置;130、第三安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图17,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装装置100,该安装装置100包括:壳体10、插入孔20、滑动件30、随动件40、转动轴70、锁紧机构60、导向机构80、支架连接机构500。
具体地,该安装装置100的一端与设备模组200上的连接件300相连接,另一端与环境中的支架400相连接。
具体地,设备模组200的连接件300是可以任一能够起到连接两物体,并提供满足实际结构强度需求的常规连接件300,例如安全绳、螺钉、螺栓、销钉、锁链等常规的标准件,也可以是在常规标准件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结构改进后的非标准件。本实施方式中,该连接件300为一端与设备模组200相连接,且另一端形成有一限位台阶301的栓体结构,参见图11-图13,连接件300沿插入孔20的插入方向F20延伸而成,限位台阶301自该连接件300的侧壁沿第一方向F1延伸而成。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00沿插入孔20的插入方向F20插入至插入孔20内,安装装置100的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F1滑动,从而与连接件300的限位台阶301相配合,当滑动件30位于第一滑动位置时,通过限位台阶301与滑动件30相抵接以限制连接件300沿插入方向F20活动,当滑动件30位于第二滑动位置时,通过限位台阶301与滑动件30相分离,以释放连接件300沿插入方向F20活动。
在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00也可以是安全绳、螺钉、螺栓、销钉、锁链等常规的标准件,通过在标准件上设置与滑动件30的滑动动作相配合的限位结构以实现卡紧或释放连接件300的目的。例如当连接件300为安全绳时,可以通过在安全绳靠近滑动件30的一端设置死扣,通过死扣围成的通孔与滑动件30相套接或分离实现对安全绳的限位与释放。当滑动件3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死扣被封死于滑动件30与插入孔20构成的封闭空间内,当滑动件30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滑动件30与插入孔20构成的开放空间,死扣的通孔通过开放空间脱离滑动件30,从而释放连接件300。又例如螺钉、螺栓、销钉、锁链等标准件,也可以通过在其上设置类似死扣围成的通孔与滑动件30相配合,而实现对滑动件30相套接或分离,以实现连接件300的释放与限位。
可以理解的是,安全绳、螺钉、螺栓、销钉、锁链等常规的标准件还可以通过其他常规的限位结构实现与滑动件30的配合限位或释放,例如在标准件上设置常规的限位销、限位孔、限位轴等方式实现与滑动件30的配合,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环境中的支架400可以理解为永久性的固定媒介,例如固定于墙体上的支架400、固定于天花板上的支架400、或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架400,也可以是临时性搭建的支架400。支架400可以是常规的框体结构、管体结构、悬臂45式结构、挂壁式结构、悬吊式结构,也可以是借由吊机、特种车辆上挂钩或其他能够起到支撑设备单元的支撑架体。本实施方式中,支架400为由管体结构组装而成的支架400。相应地,本实施方式的安装装置100上设置有与该管体结构相配合和支架连接机构500。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装置100的支架连接机构500可以根据采用的支架400不同,而适应性的采用与该支架400相匹配的支架连接机构500。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架400是管体结构,故而支架连接机构500为图1所示的管夹。
具体地,插入孔20形成于壳体10的一面,支架连接机构500设置于壳体10的另一面,插入孔20用于与连接件300相配合,连接件300的一端与设备模组200相连接,连接件300的另一端插入插入孔20内,并通过滑动件30限位卡死。支架连接机构500与环境中的支架400相固定,本实施方式中,支架400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管体,从而实现将设备模组200固定于支架400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安装装置100本身的拆卸与安装,壳体10包括;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插入孔20形成于下壳体12上,且插入孔20贯穿该下壳体12,连接件300自下壳体12背离上壳体11的一面插入插入孔20内。支架连接机构500设置于上壳体11上,且固定于上壳体11背离下壳体12的一面,从而,设备模组200通过连接件300固定于下壳体12的背离上壳体11的一侧,支架400位于上壳体11背离下壳体12的一侧,安装装置100位于连接件300与支架400之间,起到连接的作用。
具体地,滑动件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滑动件30的数量可以为任意整数个,本实施方式中,设备模组200的数量为2个,每一安装装置100上的滑动件30的数量为2个。相应地,插入孔20的数量也可以为任意整数个,且滑动件30的数量与插入孔20的数量相对应,故插入孔20的数量为2个,并且,每一所述滑动件30分别与每一所述插入孔20一一对应。
本实施方式中,滑动件30包括第一滑动件310和第二滑动件320,相应地,插入孔20包括第一插入孔21和第二插入孔22;相应地,随动部42包括第一随动部4210和第二随动部4220,与该安装装置100相配合的连接件300包括第一连接件3010和第二连接件3020,与该第一连接件3010相连接的设备模组200为第一设备模组210,与该第二连接件3020相连的设备模组200为第二设备模组220。其中,第一滑动件310与第一插入孔21相对应。第一设备模组210的第一连接件3010插入第一插入孔21中,并与第一滑动件310相配合,随动件40的第一随动部4210用于控制第一滑动件310的动作。第二设备模组220的第二连接件3020插入第二插入孔22中,并与第二滑动件320相配合,随动件40的第二随动部4220用于控制第二滑动件320的动作。
具体地,第一插入孔21与第一滑动件310相对应,第二插入孔22与第二滑动件320相对应。通过设置与第一插入孔21相对应的第一滑动件310用于连接第一设备模组210,设置与第二插入孔22相对应的第二滑动件320用于连接第二设备模组220,从而将两设备模组200对齐、装配、保护到同一设备单元中,两两设备模组200相连,当其中一设备模组200的结构强度失效时,相邻的另一设备模组200通过安装装置100起到了维持设备单元整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提高了设备拆卸与安装的安全性。
具体地,随动件40设置于所述滑动件30背离所述壳体10形成有插入孔20的一面,并分别与每一所述滑动件30相配合,本实施方式中,随动件40分别与第一滑动件310和第二滑动件320相配合,具体地,随动件40上的第一随动部4210与第一滑动件310相配合,随动件40上的第二随动部4220与第二滑动件320相配合,通过设置一随动件40分别与每一滑动件30相配合,从而实现同时控制每一滑动件30,进而实现同时拆卸与安装第一设备模组210和第二设备模组220,提高了设备拆卸与安装的速度。
具体地,所述随动件40绕第一轴线L1转动时,所述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F1滑动;沿所述插入孔20的插入方向F20观察,所述滑动件30在所述插入孔20内的投影50与所述插入孔20存在重合部分;从而,通过每一滑动件30一一对应每一插入孔20,进而实现每一滑动件30一一对应控制每一设备模组200,从而实现第一滑动件310控制第一设备模组210拆卸与安装,第二滑动件320控制第二设备模组220拆卸与安装,提高了设备拆卸与安装的灵活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安装装置100的安全性,将随动件40的转动状态配置为转动锁紧状态和转动释放状态,两种状态的切换可以通过增加一锁紧机构60来实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装置100还包括:锁紧机构60。该锁紧机构60包括:锁紧件61、锁紧开关62、限位槽63、及第二复位弹簧64。
具体地,锁紧机构60沿所述第一轴线L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本实施方式中,随动件40上设置有与锁紧机构60相配合的悬臂45,悬臂45自所述第二主体部41的外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L1的方向延伸形成。悬臂45既用于拨动随动件40,以实现随动件40绕第一轴线L1转动,也用于与锁紧机构60相配合,实现转动锁紧状态与转动释放状态的切换。锁紧机构60包括锁紧件61和锁紧开关62,锁紧件61上形成有限位槽63,当切换为转动锁紧状态时,悬臂45位于限位槽63内以实现锁紧,当切换为转动释放状态时,按下锁紧开关62,锁紧开关62沿第一轴线L1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悬臂45脱离限位槽63,悬臂45失去限制,使得随动件40能够绕第一轴线L1转动。
具体地,为了便于锁紧开关62复位,在锁紧开关62与下壳体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64。当按下锁紧开关62,锁紧开关62从初始位置沿第一轴线L1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悬臂45脱离限位槽63,当松开锁紧开关62,锁紧开关62在第二复位弹簧64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随动件40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松开锁紧开关62,悬臂45才会再次锁死在限位槽63内。
具体地,当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且锁紧机构60位于锁紧位置时,所述随动件40的悬臂45位于限位槽63内,使得随动件40不可转动。此时,所述滑动件30位于第一滑动位置,且滑动件30的抵接部35位于随动件40的第一限位部421内,使得滑动件30处于不可滑动状态;
当所述锁紧机构60沿所述第一轴线L1的延伸方向滑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随动件40的悬臂45脱离限位槽63,使得随动件40绕所述第一轴线L1可转动,当随动件40转动后离开第一转动位置后,滑动件30脱离第一限位部421,使得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F1可滑动。需要注意的是,当锁紧机构60处于转动释放状态即解锁位置,但随动部42依然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滑动件30依然处于不可滑动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轴线L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入孔20的插入方向F20相平行。本实施方式中,插入孔20分为第一插入孔21和第二插入孔22,故而插入方向F20包括第一插入方向F20和第二插入方向F20,第一插入方向F20和第二插入方向F20相平行,故而后续统称为插入方向F20。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通过随动件40直接控制滑动件30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对连接件300的限位与释放,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滑动件30位于第一滑动位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F1可滑动;当所述随动件40绕所述第一轴线L1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时,所述滑动件30沿所述第一方向F1滑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轴线L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入方向F20相平行,所述第一方向F1与所述插入方向F20相垂直。
需要注意的是,当随动件4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既可以通过转动随动件40至第三转动位置,从而实现对连接件300的释放,也可以通过直接按压推动滑动件30的方式,使得滑动件30从第一滑动位置滑动至第二滑动位置。还可以通过在滑动件30上设置斜台结构,通过连接件300抵压斜台,使得滑动件30受到一沿第一方向F1的推力,以推动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F1滑动至第二滑动位置,进而将连接件300挤入插入孔20中,并通过一第一复位弹簧37推动滑动件30复位至第一滑动位置,进而将连接件300锁死在插入孔20中。此时可以再通过按压推动滑动件30或转动随动件40至第三转动位置的方式,重新令滑动件30从第一滑动位置滑动至第二滑动位置,进而释放连接件300,解除对连接件300的锁死,使得连接件300可以沿插入方向F20抽出插入孔20。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避免连接件300插入过深,所述滑动件30包括:第一主体部31和定位部33。
具体地,第一主体部31形成有沿所述插入方向F20贯穿所述第一主体部31的第一贯穿孔32,且第一贯穿孔32与所述插入孔20相连通;使得连接件300插入插入孔20后能通过滑动件30,以便于连接件300上的限位台阶301与滑动件30相配合实现限位与释放。
具体地,定位部33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部31靠近所述随动件40的一面,并与所述随动件40相配合。连接件300插入插入孔20后,沿第一贯穿孔32通过滑动件30,并与滑动上的定位部33相抵接,以避免连接件300插入过深。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件310与第二滑动件320上均设置有定位部33,使得两个连接件300插入插入孔20后,通过定位部33的定位作用,使得两连接件300在插入方向F20上相平齐,进而实现与连接件300连接的设备模组200相对齐。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按压滑动件30,使其沿第一方向F1滑动,滑动件30还包括滑动开关38和第一复位弹簧37。
具体地,滑动开环设置于第一主体部31背离转动轴70的一侧,转动轴70沿第一轴线L1设置,随动件40绕转动轴70即第一轴线L1转动,第一复位弹簧37设置于转动轴70与第一主体部31之间,通过按压滑动开关38,以推动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F1滑动,进而实现滑动件30从第一滑动位置运动至第二滑动位置。当松开滑动开关38后,第一复位弹簧37推动滑动件30复位到第一滑动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滑动件30均包括对应的第一复位弹簧37和滑动开关38,即第一滑动件310与第二滑动件320应该包含了两套相同配置的第一复位弹簧37和滑动开关38,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连接件300插入插入孔20后沿原路径退出,所述滑动件30还包括:阻挡件。
具体地,阻挡部34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部31背离所述随动件40的一面;且如图12所示,阻挡部34靠近随动件40的一面设置为平面341,阻挡部34背离随动件40的一面设置为斜面342,连接件300自阻挡部34背离随动件40的一面插入,连接件300限位台阶301与阻挡部34的斜面342抵接产生一沿第一方向F1的分力,使得连接件300顺着斜面342推动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F1滑动至第二滑动位置,从而令连接件300挤入滑动件30内,并与定位部33相接触定位。而后,滑动件30通过一第一复位弹簧37推动滑动件30从第二滑动位置复位至第一滑动位置,阻挡部34靠近随动件40的一面,即平面341与限位台阶301相正对,此时由于不存在限位台阶301与斜面342的接触,因此,不存在一推动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F1滑动的分力,使得连接件300被锁死在滑动件30内,即连接件300被锁死在插入孔20内。
当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且所述滑动件30位于第一滑动位置时,所述阻挡部34沿所述插入方向F20在所述插入孔20内的第一投影51与所述插入孔20存在重合部分,此时,该重合部分对应的是阻挡部34的斜面342部分,以便连接件300顺着斜面342挤入滑动件30,沿与插入方向F20相反的方向观察,该重合部分对应的是阻挡部34的平面341部分,以便于阻挡部34将连接件300锁死在滑动件30内,即锁死在插入孔20内。
所述定位部33沿所述插入方向F20在所述插入孔20内的第二投影52与所述插入孔20存在重合部分;以便于连接件300与定位部33接触定位。
当所述随动件40绕所述第一轴线L1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且所述滑动件30沿所述第一方向F1滑动至第二滑动位置时,所述阻挡部34沿所述插入方向F20在所述插入孔20内的第三投影53与所述插入孔20不重合,以便于连接件300插入或抽出插入孔20,需要注意的是,连接件300插入插入孔20对应设备模组200的安装,连接件300抽出插入孔20对应设备模组200的拆卸。所述定位部33沿所述插入方向F20在所述插入孔20内的第四投影54与所述插入孔20完全重合,以便于连接件300与定位部33接触定位。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随动件40对滑动件30的控制,所述随动件40包括;第二主体部41、随动部42。
具体地,随动部42形成于所述第二主体部41靠近所述滑动件30的一面,所述定位部33靠近所述随动件40的一面形成有与随动部42相配合的抵接部3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随动部42为凹陷形成于所述第二主体部41靠近所述滑动一面的凹槽,所述抵接部35自所述定位部33靠近所述随动件40的一面延伸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滑动件30还包括套接于所述抵接部35上的转动套36,所述转动套36与所述抵接部3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36与所述随动部42的凹槽侧壁43滚动接触。如果直接令抵接部35与凹槽侧壁43接触,二者的摩擦为滑动摩擦,令转动套36与抵接部35转动连接,转动套36与凹槽槽壁直接相当于滚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的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的摩擦力,使得随动件40的转动更顺滑。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F1滑动,该安装装置100还包括导向机构80,导向机构80包括上导向座81和下导向座82,滑动件30设置于上导向座81与下导向座82之间,上导向座81与下导向座82均设置有沿第一方向F1延伸的导向板83,以起到引导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F1滑动的作用。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单元安装的安全性,所述安装装置100还包括:连接扣84。所述连接扣84延伸出所述壳体10,连接扣84用于与安全绳相配合,通过安全绳将安装装置100与支架400或设备模组200相连接,当连接件300失效时,通过安全绳起到双重保障的目的,进而提高了安装装置100的安全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扣84形成于所述导向机构80上,具体地,连接扣84形成于所述下导向座82上,且自所述下导向座82的一侧向外延伸出下壳体1210,以便于安全绳与连接扣84相连。具体地,连接扣84为中心形成有贯穿孔的环状结构,环状结构既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圆环形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形成封闭环状的多边形结构。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8,沿插入孔20方向观察,连接扣84为矩形且带圆弧倒角的环状结构,安全绳穿过该环状结构的中心并与连接扣84相绑定,从而起到将连接件300与设备模组200或支架400相连接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安装装置100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转动件绕第一轴线L1转动,所述第二主体部41沿所述第一轴线L1的延伸方向贯穿形成有第二贯穿孔44;所述安装装置100还包括:转动轴70,转动轴70插入所述第二贯穿孔44,且所述随动件40绕所述转动轴70转动。
具体地,转动轴70与支架连接机构500相铰接,支架连接机构500绕转动轴70可转动,使得管体穿过支架连接机构500后,能够通过转动支架连接机构500,令与安装装置100相连的两设备模组200沿管体的延伸方向实现并排与并列配置的切换。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随动件40的三级控制,所述随动部42包括:第一限位部421、第二限位部422、第三限位部423。
具体地,所述抵接部35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421内时,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30位于第一滑动位置;第二限位部422与所述第一限位部421相连通,所述抵接部35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422时,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30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第三限位部423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22相连通,所述抵接部35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423时,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三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30位于第二滑动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实现随动件40的三级控制,所述随动部42的凹槽槽壁包括:抵接面431和限位面432。
具体地,抵接面431位于所述凹槽槽壁远离所述第一轴线L1的一面。限位面432与所述抵接面431相对,限位面432位于所述凹槽槽壁靠近所述第一轴线L1的一面。所述抵接面431与所述滑动件30相抵接,所述滑动件30可沿第一方向F1滑动以与所述限位面432相抵接。
具体地,所述抵接面431包括:
第一抵接面4311,与所述第一限位部421相对应;
第二抵接面431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22相对应;
第三抵接面4313,与所述第三限位部423相对应;
所述第一抵接面4311与所述第二抵接面4312相连,所述第二抵接面4312与所述第三抵接面4313相连;所述第一抵接面4311与所述滑动件30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L1的距离记为D1,所述第二抵接面4312与所述滑动件30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L1的距离记为D2,所述第三抵接面4313与所述滑动件30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L1的距离记为D3,所述滑动件30自所述第一滑动位置至所述第二滑动位置的距离记为T,满足关系式:
D1=D2;
D1-D3=T;
D2-D3=T。
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且所述抵接部35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421内时,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30位于第一滑动位置;所述抵接部35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422时,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30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所述抵接部35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423时,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三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30位于第二滑动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抵接面4311与第二抵接面4312是相连的面,且当随动件40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与第二转动位置时,滑动件30均位于第一滑动位置。为了便于用户获知随动件40是否成功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或者便于用户获知随动件40是否成功从第二转动位置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第一限位面4321与第二限位面4322之间还形成有限位凸起46,该限位凸起46为球面凸起,体积以实际应用中不影响随动件40相对滑动件30转动为准,使得用户在转动随动件40时,当随动件40从第一转动位置成功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或随动件40从第二转动位置成功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时,能够通过滑动件30与限位凸起46之间的挤压产生的作用力或者撞击产生的声响,获知随动件40是否转动至指定位置。
具体地,所述限位面432包括:
第一限位面4321,与所述第一限位部421相对应;
第二限位面432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22相对应;
第三限位面4323,与所述第三限位部423相对应;
所述第二限位面4322与所述第三限位面4323相连;所述第一限位面4321与所述滑动件30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L1的距离记为X1,所述第二限位面4322与所述滑动件30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L1的距离记为X2,所述第三限位面4323与所述滑动件30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L1的距离记为X3,所述滑动件30自所述第一滑动位置至所述第二滑动位置的距离记为T,满足关系式:
X1>X2;
X1>X3;
X2=X3;
X1-X2=T;
X1-X3=T。
满足上述关系式,且所述抵接部35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421内时,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30位于第一滑动位置;所述抵接部35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422时,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30可以在第一滑动位置与第二滑动位置之间来回滑动;所述抵接部35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423时,所述随动件40位于第三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30位于第二滑动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4和图15,两个设备模组200即第一设备模组210和第二设备模组220通过6个安装装置100安装在支架400上,每一设备模组200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连接件,6个安装装置100中的两个位于两个设备模组200之间,该两个安装装置100中的任一分别与两个连接件300相连,从而将相邻的两个设备模组200对齐装配在一起,本实施方式中,沿支架400即管体的延伸方向,两个设备模组200并排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转动支架连接机构500,使得两个设备模组200沿管体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在每一设备模组200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连接件300的方案,还可以在每一设备模组200四个边上设置更多数量的连接件300组合,从而灵活地实现并排与并列两种配置方式,使得任一设备模组200分别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相邻的设备模组200相连接,当任一设备模组200在一个方向上的安装失效时,至少还有其他三个方向的相邻设备模组200提供连接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整个设备单元的整体结构强度,提升设备拆卸与安装的安全性。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本实施方式的设有1个滑动件30和1个插入孔20的安装装置100(以下简称第一安装装置110)可以与其他设有2个滑动件30和2个插入孔20的安装装置100(以下简称第二安装装置120)以及其他设有4个滑动件30和4个插入孔20的安装装置100(以下简称第三安装装置130)配合应用于一具体的设备模组200中。本应用场景中,设备为灯具,设备模组200为灯具模组,设备单元为灯具单元,可以理解的是,设备还可以是应用于电视、电影、舞台和内容创作(youtuber、tiktok等)的拍摄过程中,需要安装的反射器/漫射器/视频墙元素/相机/绿色屏幕/纺织品/布景元素等设备。
具体地,本应用场景中,包括4个设备模组200,4个设备模组200组成1个设备单元,具体地,4个设备模组200阵列配置为两排两列,组成一个大四方形的设备单元,该四方形的四角分别通过一第一安装装置110实现与支架400相连,本应用场景中,支架400为管体结构,相应地,安装装置100上的支架400连接机构为与该管体结构相配合的管夹。相邻的2个设备模组200之间通过第二安装装置120相连,该四方形的中心区域,即4个设备模组200的相交处,通过第三安装装置130分别与4个设备模组200相连,从而通过1个第三安装装置130、4个第二安装装置120、4个第一安装装置110将4个设备模组200组成1个设备单元阵列。
其中,每个设备模组200均通过连接件300实现与安装装置100的连接,连接件300与安装装置100之间,通过插入孔20与滑动件30的配合实现安装于拆卸,可以将单个设备模组200从设备单元中移除、旋转、更换、或重新对齐,从而实现灵活地拆卸与安装设备模组200。
其中,连接件300与安装装置100的安装和拆卸,通过安装装置100上的滑动件30与插入孔20相配合,通过安装装置100上的滑动开关38,即可实现连接件300与安装装置100的安装与拆卸,无需借助工具,通过随动件40同时控制多个滑动件30,实现多个连接件300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从而实现快速地拆卸与安装设备模组200。
其中,相邻设备模组200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安装装置100上两插入孔20之间的距离,对于本实施方式的1个插入孔20的安装装置100,设备模组200与支架40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当于该插入孔20与支架400连接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插入孔20是形成于安装装置100上的具有固定位置的零件,支架400连接机构是与转动轴70相交接且设置于安装装置100上的零件,使得安装装置100相当于起到了距离标准件的作用,通过安装装置100将安装距离标准化,使得安装拆卸过程中可以准确地计算、记录每一设备模组200相对于支架400或另一设备模组200的距离,从而实现准确安装。
相应地,由于能够准确地计算和记录安装距离,当应用场景切换且需要复原某一次场景中设备单元时,可以通过记录的配置方式,准确地还原出该设备单元,从而使安装拆卸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其中,由于两相邻模组之间的距离被转化为安装装置100上两插入孔20之间的距离,且连接件300与插入孔20配合的插入方向F20垂直于两相邻模组并列或并排相邻的方向,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对安装距离造成干涉影响,可以最大限度缩小两模组之间的安装距离,从而实现密集地安装,以及在灯组密集排列情况下便捷地拆卸。
其中,通过滑动件30与插入孔20配合实现对连接件300的锁紧与释放,同时,通过在安装装置100上设置连接扣84,通过安全绳与连接扣84的配合进行双重保障,当其中任一连接方式失效时,另一连接方式起到的保险的作用,从而提高安装与拆卸的安装性。同时通过在安装装置100上设置锁紧机构60,避免滑动件30随意滑动,且通过滑动件30的具体结构,使得连接件300易于插入,而需要通过锁紧机构60以及随动件40解除锁紧,才能通过滑动开关38将滑动件30滑动至第二滑动位置,以便于连接件300退出,从而保证了安装与拆卸的安全性。
借此,通过每一滑动件30与每一插入孔20的一一对应配合以固定或释放设备模组200上的连接件300,无需借助工具,提高了拆卸与安装设备的速度和灵活性;通过一随动件40与每一滑动件30配合,以同时控制多个滑动件30,提高拆卸与安装设备的速度;通过设置第一滑动件310及与第一滑动件310对应的第一插入孔21,以及第二滑动件320和第二插入孔22,将相邻的两个设备模组200对齐、安装、保护到同一设备单元中,使得设备模组200可以更密集、准确地安装和拆卸,以提高设备拆卸与安装的可重复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一面形成有插入孔;
滑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每一所述滑动件分别与每一所述插入孔一一对应;
随动件,设置于所述滑动件背离所述壳体形成有插入孔的一面,并分别与每一所述滑动件相配合,
所述随动件绕第一轴线转动时,所述滑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沿所述插入孔的插入方向观察,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插入孔内的投影与所述插入孔存在重合部分;
所述插入孔包括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所述滑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入孔相对应的第一滑动件和与所述第二插入孔相对应的第二滑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还包括:
锁紧机构,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当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且锁紧机构位于锁紧位置时,所述随动件不可转动,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位置且不可滑动;
当所述锁紧机构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滑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随动件绕所述第一轴线可转动,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位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
当所述随动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时,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
第一主体部,形成有沿所述插入方向贯穿所述第一主体部并与所述插入孔相连通的第一贯穿孔;
定位部,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部靠近所述随动件的一面,并与所述随动件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还包括:
阻挡部,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背离所述随动件的一面;
当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且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位置时,所述阻挡部沿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插入孔内的第一投影与所述插入孔存在重合部分,所述定位部沿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插入孔内的第二投影与所述插入孔存在重合部分;
当所述随动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且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至第二滑动位置时,所述阻挡部沿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插入孔内的第三投影与所述插入孔不重合,所述定位部沿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插入孔内的第四投影与所述插入孔完全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件包括;
第二主体部,
随动部,形成于所述第二主体部靠近所述滑动件的一面,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随动件的一面形成有与随动部相配合的抵接部;
所述随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滑动件相配合的第一随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相配合的第二随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部为凹陷形成于所述第二主体部靠近所述滑动一面的凹槽,所述抵接部自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随动件的一面延伸入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还包括套接于所述抵接部上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所述抵接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与所述随动部的凹槽侧壁滚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部包括:
第一限位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时,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位置;
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连通,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
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连通,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时,所述随动件位于第三转动位置,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二滑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部的凹槽槽壁包括:
抵接面,所述凹槽槽壁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一面;
限位面,与所述抵接面相对且位于所述凹槽槽壁靠近所述第一轴线的一面;
所述抵接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所述滑动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以与所述限位面相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面包括:
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应;
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应;
第三抵接面,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对应;
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连,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三抵接面相连;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D1,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D2,所述第三抵接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D3,所述滑动件自所述第一滑动位置至所述第二滑动位置的距离记为T,满足关系式:
D1=D2;
D1-D3=T;
D2-D3=T。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包括:
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应;
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应;
第三限位面,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对应;
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三限位面相连;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X1,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X2,所述第三限位面与所述滑动件相抵接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记为X3,所述滑动件自所述第一滑动位置至所述第二滑动位置的距离记为T,满足关系式:
X1>X2;
X1>X3;
X2=X3;
X1-X2=T;
X1-X3=T。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贯穿形成有第二贯穿孔;
所述安装装置还包括:
转动轴,插入所述第二贯穿孔,所述随动件绕所述转动轴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部还包括:
悬臂,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的方向延伸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形成有限位凸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还包括延伸出所述壳体的连接扣。
CN202210648085.9A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安装装置 Active CN114935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8085.9A CN114935074B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安装装置
PCT/CN2023/098914 WO2023237009A1 (zh) 2022-06-08 2023-06-07 一种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8085.9A CN114935074B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074A true CN114935074A (zh) 2022-08-23
CN114935074B CN114935074B (zh) 2023-08-11

Family

ID=82865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8085.9A Active CN114935074B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5074B (zh)
WO (1) WO202323700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7008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江门市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装置
WO2023237010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江门市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装置
WO2023237009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江门市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90132A1 (fr) * 2005-08-31 2007-03-02 Faurecia Interieur Ind Snc Dispositif perfectionne de fixation automatique d'une planche de bord sur une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203335575U (zh) * 2013-06-17 2013-12-1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锁紧装置
CN204003886U (zh) * 2014-06-13 2014-12-10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盒快速锁紧装置
CN105188292A (zh) * 2015-10-26 2015-12-23 深圳市瀚邦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快拆装置及显示装置
US10054381B1 (en) * 2016-11-28 2018-08-21 Heizer Defense, LLC Slide assembly quick release pin with arm extension
CN109070292A (zh) * 2016-03-14 2018-12-21 威特巴斯堪普股份公司 可固定于均匀间隔的位置中的接合装置和具有这样的接合装置的部件组
CN109449696A (zh) * 2018-11-12 2019-03-08 张伟 一种间接供电的高安全高压电流对接方法
CN109764213A (zh) * 2019-02-15 2019-05-17 中山大山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器材的可拆卸地快速连接装置和摄像器材组件
CN209309059U (zh) * 2018-12-29 2019-08-27 大鹏纵横智能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转动锁紧连接装置
CN212271838U (zh) * 2020-04-10 2021-01-01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解锁钥匙
CN112833130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隔振器及其拆卸组件及拆卸方法
CN215861134U (zh) * 2021-07-23 2022-02-18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吊装锁及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935097U (zh) * 2018-10-16 2019-06-04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显示屏模组及显示屏
CN109667507A (zh) * 2019-02-01 2019-04-23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阻尼铰链、门体结构及家用电器
US20200256369A1 (en) * 2019-02-12 2020-08-13 Jin Gao Toolless fastener system with multiple locking positions
CN110701159A (zh) * 2019-10-22 2020-01-17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箱体的拼接锁、箱体组件和显示屏组件
CN214445685U (zh) * 2020-11-26 2021-10-22 立讯精密工业(滁州)有限公司 产品组装定位载具
CN114962906B (zh) * 2022-06-08 2023-11-24 江门市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装置
CN114935074B (zh) * 2022-06-08 2023-08-11 江门市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90132A1 (fr) * 2005-08-31 2007-03-02 Faurecia Interieur Ind Snc Dispositif perfectionne de fixation automatique d'une planche de bord sur une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203335575U (zh) * 2013-06-17 2013-12-1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锁紧装置
CN204003886U (zh) * 2014-06-13 2014-12-10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盒快速锁紧装置
CN105188292A (zh) * 2015-10-26 2015-12-23 深圳市瀚邦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快拆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9070292A (zh) * 2016-03-14 2018-12-21 威特巴斯堪普股份公司 可固定于均匀间隔的位置中的接合装置和具有这样的接合装置的部件组
US10054381B1 (en) * 2016-11-28 2018-08-21 Heizer Defense, LLC Slide assembly quick release pin with arm extension
CN109449696A (zh) * 2018-11-12 2019-03-08 张伟 一种间接供电的高安全高压电流对接方法
CN209309059U (zh) * 2018-12-29 2019-08-27 大鹏纵横智能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转动锁紧连接装置
CN109764213A (zh) * 2019-02-15 2019-05-17 中山大山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器材的可拆卸地快速连接装置和摄像器材组件
CN112833130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隔振器及其拆卸组件及拆卸方法
CN212271838U (zh) * 2020-04-10 2021-01-01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解锁钥匙
CN215861134U (zh) * 2021-07-23 2022-02-18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吊装锁及显示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谢天: "高效锥形穿孔机导板快速更换装置的设计", 《冶金设备》, no. 20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7008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江门市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装置
WO2023237010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江门市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装置
WO2023237009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江门市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074B (zh) 2023-08-11
WO2023237009A1 (zh) 2023-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35074A (zh) 一种安装装置
CN114962906B (zh) 一种安装装置
US10152293B2 (en) Display panel attachment mechanism
US20120062540A1 (en) Led screen
CN100440931C (zh) 内置于天花板中的监视壳体
US20180241915A1 (en) Panorama stitching camera
CN109584730B (zh) 拼接显示屏
US11959581B2 (en) Quick connection mechanism
WO2012141525A2 (ko) Led 디스플레이 고정프레임
WO2023237008A1 (zh) 一种安装装置
CN114060677B (zh)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WO2022011695A1 (zh) Led显示屏
WO2023237013A1 (zh) 一种连接座
JP2006114357A (ja) コネクタ
WO2019071497A1 (zh) 成像装置、相机模组以及云台相机
KR101843531B1 (ko) 커넥터 조립체
CN220962694U (zh) 前后均可维护的显示模块及显示屏
WO2023225925A1 (zh) Led显示屏
CN217208613U (zh) 易于装配的摇头摄像装置
TWI825877B (zh) 快拆機構以及具有前述快拆機構的電子裝置
CN115480438B (zh) 多功能手柄及摄影组件
WO2024027833A1 (zh) 可翻转安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220075128A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or module and oper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18011716A (zh) 连接装置、摄像模组和可穿戴设备组件
CN114636067A (zh) 分体装配的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