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4531A - 一种拼接式降水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拼接式降水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4531A
CN114934531A CN202210464239.9A CN202210464239A CN114934531A CN 114934531 A CN114934531 A CN 114934531A CN 202210464239 A CN202210464239 A CN 202210464239A CN 114934531 A CN114934531 A CN 114934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aft
main
connecting piece
mai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42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4531B (zh
Inventor
杨凌焱
罗建波
华天波
董海龙
冯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42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4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4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4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4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4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0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lowering level of 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式降水井,所述降水井由若干井筒叠合构成,各井筒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位于井筒顶端的连接孔内设有主连接件,位于井筒底端的连接孔内设有副连接件;相邻井筒间经主连接件与副连接件相互卡合完成连接,且相邻井筒的筒壁连接面之间还设有塑料垫圈。本降水井通过若干井筒叠合构成,各井筒通过主连接件、副连接件连接,过程中无能源消耗,且仅需旋转副连接件构件即可实现连接功能,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本降水井耗用材料少,可反复回收使用,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Description

一种拼接式降水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式降水井。
背景技术
在开挖深基坑的工程中,当地下水位较高时,由于土水压力差的关系,地下水可能对基坑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例如地基承载力下降、坑底冒水、管涌、流砂及潜蚀等。因此,为了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对基坑进行降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降水方法根据地质条件、降水目的及技术要求等分为不同方式,其中降水井为一种常用的降水方式。目前降水井主要采用钢管,一般情况下上下节管段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耗时较多且焊机作业需要耗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拼接式降水井,本降水井通过若干井筒叠合构成,各井筒通过主连接件、副连接件连接,过程中无能源消耗,且连接方便。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拼接式降水井,所述降水井若干井筒叠合构成,各井筒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位于井筒顶端的连接孔内设有主连接件,位于井筒底端的连接孔内设有副连接件;相邻井筒间经主连接件与副连接件相互卡合完成连接,且相邻井筒的筒壁连接面之间还设有塑料垫圈。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井筒的顶端筒壁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3个连接孔。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井筒的底端筒壁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3个连接孔。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当第一井筒与顶端第二井筒相连时,所述第一井筒的顶端的各第一连接孔内设有第一主连接件,所述第二井筒的底端的各第二连接孔内设有第二副连接件;所述第一主连接件包括第一主板和第一扣板,所述第一主板为竖直设置的板体结构,且所述第一主板设置于第一井筒的筒壁外侧,所述第一主板的顶端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扣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板的底端,并与所述第一主板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扣板贯穿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扣板的扣接端位于所述第一井筒的筒壁内侧;所述第二副连接件包括第二主板、反扣板、连接柱和第二扣板,所述第二主板为竖直板体结构,并位于所述第二井筒的筒壁内侧,所述反扣板设置于第二主板底端,并朝向于第二井筒的内侧,所述连接柱设置于第二主板的顶端并贯穿于第二连接孔设置,所述连接柱的末端与第二扣板相接;所述第二扣板穿过第一插孔扣接于第一主板的外侧,所述反扣板与第一扣板扣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扣板为C型结构,所述反扣板与第二主板垂直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柱与第二主板的板体垂直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第一插孔为横向条形孔体,所述第二扣板为竖向条状结构板体。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连接件为钢制结构体,所述第二副连接件为钢制结构体。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副连接件为焊接成型结构。
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降水井通过若干井筒叠合构成,各井筒通过主连接件、副连接件连接,过程中无能源消耗,且仅需旋转副连接件构件即可实现连接功能,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本降水井耗用材料少,可反复回收使用,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降水井的井筒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降水井的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降水井的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降水井中相邻井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其中,10-井筒,11-连接孔,21-第一主板,22-第一插孔,23-第一扣板,31-第二主板,32-反扣板,33-连接柱,34-第二扣板,101-第一井筒,101a-第一连接孔,102-第二井筒,102a-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如未特别写出具体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则本发明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可以得知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式降水井,所述降水井若干井筒10叠合构成,各井筒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连接孔11,位于井筒10顶端的连接孔11内设有主连接件,位于井筒10底端的连接孔11内设有副连接件;相邻井筒10间经主连接件与副连接件相互卡合完成连接,且相邻井筒10的筒壁连接面之间还设有塑料垫圈。
井筒10的顶端筒壁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3个连接孔11。井筒10的底端筒壁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3个连接孔11。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1以第一井筒101与顶端第二井筒102相连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井筒101的顶端的各第一连接孔101a内设有第一主连接件,所述第二井筒102的底端的各第二连接孔102a内设有第二副连接件。所述第一主连接件为钢制结构体,所述第二副连接件为钢制结构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副连接件为焊接成型结构。
具体地,第一主连接件包括第一主板21和第一扣板23。所述第一主板21为竖直设置的板体结构,且所述第一主板21设置于第一井筒101的筒壁外侧。第一主板21的顶端设有第一插孔22。
第一扣板23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板21的底端,并与所述第一主板21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扣板23贯穿第一连接孔101a,所述第一扣板23的扣接端位于所述第一井筒101的筒壁内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板23为C型结构,所述反扣板32与第二主板31垂直设置。
第二副连接件包括第二主板31、反扣板32、连接柱33和第二扣板34。
第二主板31为竖直板体结构,并位于所述第二井筒102的筒壁内侧。所述反扣板32设置于第二主板31底端,并朝向于第二井筒102的内侧。
所述连接柱33设置于第二主板31的顶端并贯穿于第二连接孔102a设置,所述连接柱33的末端与第二扣板34相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柱33与第二主板31的板体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第一插孔22为横向条形孔体,所述第二扣板34为竖向条状结构板体。
所述第二扣板34穿过第一插孔22扣接于第一主板21的外侧,所述反扣板32与第一扣板23扣接。
具体连接过程为:
下放第一井筒101,然后,下放第二井筒102,将第二井筒102的各第二连接孔102a与各第一连接孔101a对齐,然后副连接件中以第二扣板34横向对齐第一插孔22的方向横向插入第一插孔22中,从而实现第二扣板34穿过第一插孔22扣接于第一主板21外侧的目的。
然后,将附连接件旋转90度,使反扣板32与第一扣板23扣接。
此时,反扣板32与第一扣板23扣接嵌合,并且第二扣板34旋转90度后竖向长度大于第一插孔22的竖向宽度,亦形成嵌合,主连接件与附连接件通过形状结构设计上的扣接嵌合互相约束,实现上下井筒的机械连接。
本降水井通过若干井筒叠合构成,各井筒通过主连接件、副连接件连接,过程中无能源消耗,且仅需旋转副连接件构件即可实现连接功能,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本降水井耗用材料少,可反复回收使用,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拼接式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若干井筒(10)叠合构成,各井筒(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连接孔(11),
位于井筒顶端的连接孔(11)内设有主连接件,位于井筒底端的连接孔(11)内设有副连接件;
相邻井筒(10)间经主连接件与副连接件相互卡合完成连接,且相邻井筒(10)的筒壁连接面之间还设有塑料垫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10)的顶端筒壁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3个连接孔(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10)的底端筒壁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3个连接孔(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井筒(101)与顶端第二井筒(102)相连时,所述第一井筒(101)的顶端的各第一连接孔(101a)内设有第一主连接件,所述第二井筒(102)的底端的各第二连接孔(102a)内设有第二副连接件;
所述第一主连接件包括第一主板(21)和第一扣板(23),所述第一主板(21)为竖直设置的板体结构,且所述第一主板(21)设置于第一井筒(101)的筒壁外侧,所述第一主板(21)的顶端设有第一插孔(22),所述第一扣板(23)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板(21)的底端,并与所述第一主板(21)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扣板(23)贯穿第一连接孔(101a),所述第一扣板(23)的扣接端位于所述第一井筒(101)的筒壁内侧;
所述第二副连接件包括第二主板(31)、反扣板(32)、连接柱(33)和第二扣板(34),所述第二主板(31)为竖直板体结构,并位于所述第二井筒(102)的筒壁内侧,所述反扣板(32)设置于第二主板(31)底端,并朝向于第二井筒(102)的内侧,所述连接柱(33)设置于第二主板(31)的顶端并贯穿于第二连接孔(102a)设置,所述连接柱(33)的末端与第二扣板(34)相接;
所述第二扣板(34)穿过第一插孔(22)扣接于第一主板(21)的外侧,所述反扣板(32)与第一扣板(23)扣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板(23)为C型结构,所述反扣板(32)与第二主板(31)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3)与第二主板(31)的板体垂直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第一插孔(22)为横向条形孔体,所述第二扣板(34)为竖向条状结构板体。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连接件为钢制结构体,所述第二副连接件为钢制结构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连接件为焊接成型结构。
CN202210464239.9A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拼接式降水井 Active CN114934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4239.9A CN114934531B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拼接式降水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4239.9A CN114934531B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拼接式降水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4531A true CN114934531A (zh) 2022-08-23
CN114934531B CN114934531B (zh) 2024-04-12

Family

ID=82863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4239.9A Active CN114934531B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拼接式降水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453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17902A (ja) * 2019-01-22 2020-08-06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支柱用組立て基礎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14116671U (zh) * 2020-12-21 2021-09-03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填滤料式可拼接双层降水井管
CN217352560U (zh) * 2022-04-29 2022-09-02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降水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17902A (ja) * 2019-01-22 2020-08-06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支柱用組立て基礎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14116671U (zh) * 2020-12-21 2021-09-03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填滤料式可拼接双层降水井管
CN217352560U (zh) * 2022-04-29 2022-09-02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降水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4531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52560U (zh) 一种降水井
CN207062931U (zh) 一种连续墙接头
CN210797529U (zh) 一种转角用组合型钢板桩
CN114934531A (zh) 一种拼接式降水井
CN215165531U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钢护筒
CN206090576U (zh) 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
CN104532867B (zh) 复腔钢管桩连续墙止水效果检测方法
CN201125396Y (zh) 地下连续墙止水接头装置
CN211976106U (zh) 提高纵向刚度的顶管接口结构
CN112797227B (zh) 复杂环境超长距离顶管顶进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395824U (zh) 一种易拆卸、免焊接的止水钢板桩支护连接构件
CN205975624U (zh) 一种带有起拔孔的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
CN205975625U (zh) 一种带有腹管的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
CN205975623U (zh) 一种带有螺孔的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
CN207362853U (zh) 一种钢-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地下工程支护装置
CN201433395Y (zh) 一种环保挖桩三圆安全护筒
CN211200351U (zh) 一种二重管挤压注砂地基处理装置
CN216865394U (zh) 一种用于新旧污水井不停水接驳的接驳装置
CN219992482U (zh) 一种锁扣钢管桩与工字钢连接的支护结构
CN214497528U (zh) 组合式管廊施工基坑围护桩
CN217204194U (zh) 一种装配式矩形沉井
CN217352643U (zh) 一种咬合桩施工纠偏装置
CN215165661U (zh) 一种组合式管廊基坑支护结构
CN103741676B (zh) 地源热泵节能用能量柱
CN218437055U (zh) 一种smw工法桩h型钢下插送桩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