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1692A - 导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导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1692A
CN114931692A CN202111196979.0A CN202111196979A CN114931692A CN 114931692 A CN114931692 A CN 114931692A CN 202111196979 A CN202111196979 A CN 202111196979A CN 114931692 A CN114931692 A CN 114931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insertion portion
image guide
tube
reinforc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69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嶋田直矢
早川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31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1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02Balloon catheters characterised by balloon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7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light-conductive means, e.g. optical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27Making of balloon cath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doscop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管系统,其能够抑制当轴线方向上的压缩力作用于球囊时图像引导件发生折损,即使假设图像引导件发生了折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折损部从插入部的外表面露出。导管系统(10)的内视镜(14)的插入部(80)具有:位于插入部(80)的顶端部的透镜单元(84);将由透镜单元(84)获得的图像向插入部(80)的基端侧传送的图像引导件(88);和以在全周范围内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的加强构造(90)。加强构造(90)设在插入部(80)中的膨胀状态下的球囊(22)所接触的部分。

Description

导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管系统。
背景技术
导管系统例如具有用于治疗卵管的病变部(狭窄部或堵塞部)的球囊导管、和内视镜。球囊导管具有:有挠性的外管;以相对于外管能够在外管的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设于外管的内腔的内管;将外管的顶端部与内管的顶端部彼此相连、并且向外管的径向内侧膨胀的管状的球囊。
在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中,球囊在将膨胀状态下的球囊由卵管镜的线状的插入部支承的状态下,通过使向顶端方向的推入力从内管向球囊传递,而使球囊的顶端部一边卷回一边从外管的顶端开口突出并插入至卵管口。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医疗用内视镜的构造。这种内视镜的插入部具有:设在插入部的顶端部的透镜单元(对物透镜);沿着插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将由透镜单元获得的图像向插入部的基端侧传送的图像引导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900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中,对于如卵管的病变部完全堵塞那样的症例,当通过球囊推展病变部时有时需要比较大的推入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对球囊作用了比较大的轴线方向上的压缩力,所以有时插入部会与球囊一起过度弯折。于是,存在插入部的图像引导件折损的隐患。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导管系统,其能够抑制当轴线方向上的压缩力作用于球囊时图像引导件发生折损,即使假设图像引导件发生了折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折损部从插入部的外表面露出。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一种导管系统,其具有:球囊导管,其具有:有挠性的外管;以相对于所述外管能够在该外管的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外管的内腔的内管;将所述外管的顶端部与所述内管的顶端部彼此相连、并且向所述外管的径向内侧膨胀的管状的球囊;和内视镜,其具有插入至所述球囊的内腔的线状的插入部,其中,所述球囊在将膨胀状态的该球囊由所述插入部支承的状态下,通过使向顶端方向的推入力从所述内管向所述球囊传递,而使所述球囊的顶端部一边卷回一边从所述外管的顶端开口向所述顶端方向突出,所述插入部具有:位于该插入部的顶端部的透镜单元;沿着所述插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将由所述透镜单元获得的图像向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传送的图像引导件;和以在全周范围内将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的加强构造,所述加强构造设在所述插入部中的膨胀状态下的所述球囊所接触的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加强构造能够提高插入部(插入部中的膨胀状态下的球囊所接触的部分)的刚性,所以能够抑制当对球囊作用有轴线方向上的压缩力时插入部过度弯折。由此,能够抑制图像引导件折损。另外,即使假设图像引导件发生了折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折损部从插入部的外表面露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导管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图1的导管系统的局部省略纵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内视镜的顶端部的局部省略放大纵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横剖视图。
图5是使用图1的导管系统的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的第1说明图。
图6是所述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的第2说明图。
图7是所述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的第3说明图。
图8是所述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的第4说明图。
图9是所述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的第5说明图。
图10是所述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的第6说明图。
图11是第1变形例的内视镜的插入部的顶端侧的局部省略纵剖视说明图。
图12是第2变形例的内视镜的插入部的顶端侧的局部省略纵剖视说明图。
图13A是第3变形例的内视镜的插入部的顶端侧的局部省略纵剖视说明图,图13B是沿着图13A的XIIIB-XIIIB线的横剖视说明图。
图14A是第4变形例的内视镜的插入部的顶端侧的局部省略纵剖视说明图,图14B是沿着图14A的XIVB-XIVB线的横剖视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导管系统
12…球囊导管
14、14A~14D…内视镜
22…球囊
24…外管
54…顶端开口
62…内管
80、80a~80d…插入部
82…管部件
84…透镜单元
86…光线引导件
88…图像引导件
90、90a~90d…加强构造
96…粘接剂
98…加强管
100…线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优选实施方式,边参照添附的附图边说明本发明的导管系统。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导管系统10具有球囊导管12、和作为医疗器械的内视镜14(卵管镜)。如图5至图10所示,导管系统10例如用于治疗卵管202的病变部204(狭窄部或堵塞部等)的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中。然而,导管系统10也可以用于治疗卵管202以外的手术,例如用于治疗血管、胆管、气管、食道、尿道、大肠、其他脏器等生物体管内的病变部的手术。
在关于导管系统10的以下说明中,将图1中的左侧(箭头X1方向)称为“顶端”,将图1中的右侧(箭头X2方向)称为“基端”。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球囊导管12具有:外侧导管16;设于外侧导管16的滑动件18;插入至外侧导管16内的内侧导管20;和球囊22。
外侧导管16具有:具有挠性的长尺寸的外管24;设在外管24的基端部的外管管座26(外管操作部);和设在外管管座26的固定螺丝28。外管24的全长优选设定为100mm以上1500mm以下,更优选设定为200mm以上1000mm以下。
图2中,外管24包括外管主体30、和设在外管主体30的顶端部的顶端部件32(顶端片)。作为外管主体30以及顶端部件32各自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举出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等)、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弹性体树脂(聚烯烃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酰胺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等)、具有挠性的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硅橡胶等)、软质聚氯乙烯、聚氨酯、聚酰胺、氟树脂等。
在外管主体30形成有从顶端贯穿至基端的第1内腔34。外管主体30的顶端部以在轴线方向上弯曲为圆弧状的方式被赋予形状。外管主体30在全长范围具有大致固定的外径。
为了防止球囊导管12和生物体组织的损伤,顶端部件32的外周面是弯曲的。在顶端部件32形成有用于使球囊22与顶端部件32相比向顶端方向(箭头X1方向)导出的球囊导出孔52。球囊导出孔52与外管24的顶端开口54连通。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外管管座26由硬质树脂或金属(不锈钢、钛、钛合金等)构成。作为硬质树脂,例如能够举出聚碳酸酯、丙烯树脂、聚酯、聚烯烃、苯乙烯类树脂、聚酰胺、聚砜、聚芳酯、聚醚酰亚胺等。
在图2中,外管管座26以中空状形成为易于由人手操作的大小。在外管管座26设有:与外管24的第1内腔34连通的第1空间53;位于第1空间53的基端侧并供内侧导管20穿插的第1穿插孔55;和用于向第1空间53导入球囊扩张流体的第1导入端口部56。球囊扩张流体用于使图2所示的球囊22向外管24的径向内侧膨胀。球囊扩张流体例如是生理食盐水。在外管管座26设有防止第1空间53内的球囊扩张流体经由第1穿插孔55向外部漏出的第1密封部件57。
固定螺丝28用于将内侧导管20相对于外管管座26固定。固定螺丝28的构成材料能够举出与外管管座26同样的材料。
滑动件18在相对于外管主体30的外周面能够在外管24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能够滑动)的状态下设置。滑动件18的全长短于外管24的全长。滑动件18具有:长尺寸的管状的滑动件主体58;和设在滑动件主体58的基端部的滑动件管座60(滑动件操作部)。滑动件主体58以及滑动件管座60各自由与上述的外管管座26同样的材料构成。滑动件管座60以环状形成为易于由人手操作的大小。
在使滑动件18相对于外管主体30移动至最基端侧(箭头X2方向)的状态(使滑动件18的基端位于外管管座26的顶端的状态)下,外管主体30的顶端侧与滑动件18相比在顶端侧露出,并且以圆弧状弯曲。在使滑动件18相对于外管主体30移动至最顶端侧(箭头X1方向)的状态下,外管主体30的顶端侧依照滑动件主体58的形状而以直线状延伸。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内侧导管20具有长尺寸的内管62、和设在内管62的基端部的内管管座64(内管操作部)。内管62的全长优选设定为100mm以上1500mm以下,更优选为设定为200mm以上1000mm以下。
在图2中,作为内管62的构成材料,能够举出比较硬质的树脂(例如氟树脂、聚碳酸酯、聚酰亚胺、PEEK树脂等)或金属(例如不锈钢、钛、钛合金等)。在内管62形成有从顶端贯穿至基端的第2内腔66。
内管62穿插于外管管座26,并且配设在外管主体30的第1内腔34。内管62的顶端与外管主体30的顶端相比位于基端方向(箭头X2方向)。在内管62的外周面与外管主体30的内周面之间,设有供球囊扩张流体流通的外侧腔室Sa(扩张用腔室)。
在内管62的第2内腔66插入有作为球囊支承设备发挥功能的内视镜14的长尺寸的插入部80。在插入部80插入至内管62的第2内腔66内的状态下,在内管62与插入部80之间形成有供灌流液流通的内侧腔室Sb(灌流用腔室)。灌流液例如为生理食盐水。此外,在图2中,将插入部80的构成简略化表示。在图5至图10中也是同样的。
内管管座64由与外管管座26同样的材料构成。内管管座64形成为中空状。在内管管座64设有:与内管62的第2内腔66连通的第2空间68;位于第2空间68的基端侧并供插入部80穿插的第2穿插孔70;和用于向第2空间68导入灌流液的第2导入端口部72。在内管管座64设有防止第2空间68内的灌流液经由第2穿插孔70向外部漏出的第2密封部件73。
球囊22是将外管24的顶端部与内管62的顶端部彼此相连的管状部件。球囊22通过球囊扩张流体而向外管24的径向内侧膨胀。换言之,球囊22以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
球囊22优选为由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等)、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弹性体树脂(聚烯烃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酰胺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聚苯乙烯弹性体等)、具有挠性的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三元乙丙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硅橡胶等)、软质聚氯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异戊二烯、聚酯、氟树脂等构成。
球囊22的一端部与外管24的顶端部(顶端部件32的基端部)粘接或熔融。换言之,球囊22的一端部在外管24中的球囊导出孔52的基端侧的附近粘接或熔融。具体地,球囊22的一端部夹持在外管主体30的顶端与顶端部件32之间。
另外,球囊22的另一端部通过球囊固定部件74而固定在内管62的顶端部的外周面。此外,球囊22的另一端部也可以与内管62的内周面的顶端部粘接或熔融。球囊22具有能够供内视镜14的插入部80插入的内腔76。在球囊22的外周面与外管主体3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顶端封闭的袋状的外侧空间Sc。球囊固定部件74形成为圆环状。球囊固定部件74配设于外管主体30的第1内腔34。
如图7所示,球囊22通过从内管62向球囊22传递推入力(顶端方向的推入力),而使球囊22的顶端部22a一边卷回一边从外管24的顶端开口54向顶端方向突出。此时,球囊22在与外管24的顶端开口54相比在箭头X1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22b中,形成有在径向上双重折叠的部分。
图2中,内视镜14是用于观察卵管202(参照图5)的卵管镜。内视镜14具有插入至球囊导管12的内管62的第2内腔66和球囊22的内腔76内的具有挠性的长尺寸的插入部80。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内视镜14具有显示器等显示部、和用于使拍摄的图像(内视镜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的拍摄控制装置。在插入部80的基端,设有用于操作插入部80的未图示的操作部。插入部80的全长例如设定为大约2000mm。然而,插入部80的全长能够适当设定。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插入部80具有管部件82、透镜单元84、多个光线引导件86、图像引导件88以及加强构造90。管部件82具有挠性。管部件82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由聚酰亚胺、聚氨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树脂材料构成。
透镜单元84设在管部件82的顶端部。透镜单元84具有圆形状的外周面。透镜单元84包括对物透镜。此外,透镜单元84也可以包括多片透镜。透镜单元84的轴线Ax1相对于管部件82的轴线Ax2偏置(参照图4)。透镜单元84的一个面92a位于插入部80的顶端。
光线引导件86是将来自设在插入部80的基端侧的未图示的光源(例如LED)的光向插入部80的顶端引导的导光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线引导件86设有五个。然而,光线引导件86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五个以上)。
光线引导件86沿着管部件82的轴线Ax2延伸。光线引导件86在管部件82的全长范围内延伸。各光线引导件86的顶端部沿着透镜单元84的外周面排列(参照图4)。光线引导件86例如使多根光纤集束而形成。然而,光线引导件86也可以由一根光纤形成。作为光纤,例如使用了芯材以及包覆材由塑料构成的塑料制光纤。然而,光纤也可以为芯材以及包覆材由玻璃(例如石英玻璃)构成的玻璃制光纤。
图像引导件88是将由透镜单元84获得的图像向插入部80的基端侧引导的传送部件。图像引导件88与透镜单元84同轴配置。也就是说,图像引导件88的轴线Ax3相对于管部件82的轴线Ax2偏置。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面94相对于透镜单元84的另一个面92b接触或接近。图像引导件88的外径为透镜单元84的外径以下。图像引导件88由与上述的光线引导件86同样的光纤形成。
加强构造90以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在全周范围内覆盖的方式设置。加强构造90设在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侧,并且没有设在图像引导件88的基端侧。加强构造90设在插入部80中的膨胀状态下的球囊22所接触的部分。加强构造90的全长L1大于球囊导管12的前期状态中的球囊22的全长L2(参照图1)。具体地,加强构造90仅设在离插入部80的顶端为25cm的范围内。
加强构造90包括填充于管部件82的内腔的柔软的粘接剂96。粘接剂96在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的全周范围内接触(粘接)。粘接剂96与管部件82的内周面、各光线引导件86的外周面以及透镜单元84的外周面接触(粘接)。此外,粘接剂96也可以为,与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相比没有填充至顶端侧(透镜单元84的外周侧)。在该情况下,与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相比在顶端侧,填充不同于粘接剂96的其他类型的粘接剂(例如硬质的粘接剂),通过该粘接剂使透镜单元84相对于管部件82固定。
通常,在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面94和透镜单元84的另一个面92b上形成有微小的凹凸。因此,在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面94和透镜单元84的另一个面92b接近的情况下,优选在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面94与透镜单元84的另一个面92b之间夹着粘接剂96。由此,在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面94的凹部和透镜单元84的另一个面92b的凹部内填充有粘接剂96而能够降低以界面的凹凸为起因的图像紊乱,由此能够更清晰地拍摄内视镜图像。此外,也可以为,在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面94与透镜单元84的另一个面92b之间夹着性质与粘接剂96不同的粘接剂。
作为粘接剂96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举出硅类、环氧类、氨基酯类等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粘接剂96优选为,基于JISK6253规格由A型硬度计测定出的硬度为30以上,且基于JISK6253规格由D型硬度计测定出的硬度为65以下。该情况下,能够在插入部80的顶端侧持有适当的挠性。
接下来,说明使用这样构成的导管系统10的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
在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中,在准备工序中,准备上述的导管系统10。在准备工序中,用户将内管62在完全拉拽至基端侧(箭头X2方向)的状态下由固定螺丝28进行固定。而且,将滑动件18设为前期状态。由此,外管主体30的顶端侧通过滑动件主体58而笔直地延伸。
接着,在插入工序中,用户将球囊导管12经过颈管插入至子宫底200。并且,如图5所示,在滑动工序中,将滑动件18相对于外管24向外管24的基端方向拉回。由此,外管主体30的顶端侧从滑动件18露出而成为弯曲形状。此时,用户一边使内视镜14的插入部80的顶端位于外管24的顶端开口54来确认内视镜图像,一边使外管24的顶端开口54位于卵管口202a的附近。
然后,进行球囊导出工序。具体地,在球囊导出工序中,如图6所示,向第1导入端口部56供给球囊扩张流体(加压工序)。于是,球囊扩张流体从第1导入端口部56经由外侧腔室Sa向球囊22的外侧空间Sc供给。因此,球囊22通过向外侧空间Sc供给的球囊扩张流体向径向内侧推压而弹性变形。即,球囊22中的位于插入部80的外周侧的部位与插入部80的外周面紧密接触。球囊22中的与插入部80的顶端相比位于顶端侧的部位处,内表面彼此相互接触。
然后,用户在将固定螺丝28松缓的状态下操作内管管座64而使内管62相对于外管24前进(前进工序)。于是,如图7所示,由内管62向顶端方向推动的球囊22与插入部80一起相对于外管24前进。即,通过推入力从内管62向球囊22传递,球囊22与插入部80一起从外管24的顶端开口54向顶端方向(箭头X1方向)突出。
在前进工序中,球囊22的一端部固定于外管24的顶端部,由此,球囊22一边使其顶端部22a(突出端部)卷回一边前进。也就是说,球囊22以在其顶端部22a(突出端部)使内表面朝向外侧的方式卷回。因此,球囊22前进相当于插入部80的前进距离一半的距离。
接着,用户基于内视镜图像来判断球囊22是否到达了病变部204。在球囊22位于病变部204近前的情况下,将球囊扩张流体减压,并且向第2导入端口部72供给灌流液(灌流用流体)(减压工序)。由此,灌流液经由内侧腔室Sb流通至球囊22与内视镜14的插入部80之间。接着,如图8所示,用户使内视镜14后退规定距离(后退工序)。然后,再次进行上述的加压工序以及前进工序。
并且,如图9所示,在前进工序中,若球囊22的顶端部22a与病变部204接触,则用户当将内管62向顶端方向推入时,会对球囊22作用比较大的轴线方向上的压缩力。这样的压缩力在病变部204完全堵塞的情况下容易变大。
但是,由于以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在全周范围内覆盖的方式设有加强构造90(粘接剂96),所以与没有设置加强构造90的情况相比较,提高了插入部80的顶端侧的刚性。因此,当对球囊22作用有轴线方向上的压缩应力时,抑制了插入部80的顶端侧过度弯折。由此能够抑制图像引导件88折损。
然后,如图10所示,若球囊22从病变部204完全通过,则通过球囊22而使病变部204扩开。也就是说,卵管202的狭窄或堵塞得到改善。
当扩开病变部204之后,用户在将球囊扩张流体减压之后将球囊导管12以及内视镜14拔出(拔出工序)。此外,在球囊导管12的拔出前,也可以为,经由第2导入端口部72注入灌流液,同时拉动内管62而使球囊22后退,同时以使内视镜14位于球囊22的顶端部22a的方式进行操作,由此当拔出工序时一边观察卵管202内一边拔出球囊导管12。由此,结束卵管镜下卵管形成手术。
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加强构造90来提高插入部80(插入部80中的膨胀状态下的球囊22所接触的部分)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当对球囊22作用有轴线方向上的压缩力时插入部80过度弯折。由此,能够抑制图像引导件88折损。另外,即使假设图像引导件88发生了折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折损部使管部件82破损而从插入部80的外表面露出。
加强构造90设在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侧,并且没有设在图像引导件88的基端侧。
根据这样的构成,与在图像引导件88的全长范围内设置加强构造90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单地制造插入部80。由此,能够抑制内视镜14(导管系统10)的制造成本。
加强构造90的全长大于球囊导管12的前期状态下的球囊22的全长。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有效提高插入部80中的膨胀状态下的球囊22所接触的部分(由球囊22加压的部分)的刚性。
插入部80具有将透镜单元84以及图像引导件88覆盖的管部件82。加强构造90包括填充至管部件82的内腔中的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侧的粘接剂96。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加强构造90的插入部80。
粘接剂96与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和管部件82的内周面接触。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粘接剂96有效地提高插入部80的顶端侧的刚性。另外,通过粘接剂96能够将图像引导件88相对于管部件82固定。
插入部80具有用于将来自该插入部80的基端侧的光向该插入部80的顶端引导的光线引导件86。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该光线引导件86提高插入部80的刚性。
(第1变形例)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11一边说明第1变形例的内视镜14A。此外,在本变形例的内视镜14A中,针对与上述内视镜14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针对后述的第2至第4变形例的内视镜14B~14D也是同样。
如图11所示,内视镜14A的插入部80a具有管部件82、透镜单元84、多个光线引导件86、图像引导件88以及加强构造90a。加强构造90a以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在全周范围内覆盖的方式设置。加强构造90a设在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侧,并且没有设在图像引导件88的基端侧。加强构造90a设在插入部80a中的膨胀状态下的球囊22所接触的部分。加强构造90a的全长大于球囊导管12的前期状态中的球囊22的全长L2(参照图1)。具体地,加强构造90a仅设在离插入部80a的顶端为25cm的范围内。
加强构造90a包括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包覆的加强管98。加强管98由具有挠性的高分子材料构成。具体地,加强管98例如优选为聚碳酸酯、丙烯树脂、聚酯、聚烯烃、苯乙烯类树脂、聚酰胺、聚砜、聚芳酯、聚醚酰亚胺等。另外,加强管98也可以由氟类树脂(PFA、PTFE、FEP、ETFE、PVDF、PCTFE、ECTFE等)、PEEK树脂、聚碳酸酯、PMMA、弹性体树脂(聚烯烃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酰胺弹性体、氟树脂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等)、具有挠性的树脂(天然橡胶、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硅橡胶、软质聚氯乙烯、聚氨酯、聚异戊二烯、聚酰亚胺、聚酰胺等)构成。
加强管98的内周面与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接触。在加强管98的外周侧存在有空间。也就是说,加强管98相对于管部件82的内周面分离,并且相对于各光线引导件86分离。加强管98的顶端延伸至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的位置为止。
在这样的内视镜14A中,关于与上述的内视镜14同样的构成,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变形例起到了以下的效果。
加强构造90a包括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包覆的加强管98。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由加强管98有效抑制图像引导件88过度弯折。
加强管98由具有挠性的树脂材料构成。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插入部80a的顶端侧适度挠曲。由此,能够将插入部80以及球囊22顺着卵管202的形状顺畅地推进。
本变形例不限定于上述构成。加强构造90a的构成也可以包括加强管98和上述的粘接剂96。在该情况下,粘接剂96填充至管部件82的内腔中的加强管98的外周侧。
(第2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图12来说明第2变形例的内视镜14B。如图12所示,内视镜14B的插入部80b具有管部件82、透镜单元84、多个光线引导件86、图像引导件88以及加强构造90b。加强构造90b以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在全周范围内覆盖的方式设置。加强构造90b设在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侧,并且没有设在图像引导件88的基端侧。加强构造90b设在插入部80b中的膨胀状态下的球囊22所接触的部分。加强构造90b的全长大于球囊导管12的前期状态中的球囊22的全长L2(参照图1)。具体地,加强构造90b仅设在离插入部80b的顶端为25cm的范围内。
加强构造90b包括以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以螺旋状卷绕的方式设置的线状部件100。也就是说,加强构造90b形成为线圈形状。线状部件100形成为实心。然而,线状部件100也可以形成为中空。
线状部件100的构成包括金属材料。具体地,优选为,线状部件100例如由如不锈钢、超弹性合金(镍钛类合金、镍铝类合金、铜锌类合金等)那样的各种金属材料、和在该金属材料的外表面涂覆有树脂材料的材料构成。然而,线状部件100也可以由刚性比较高的树脂材料等构成。
线状部件100与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接触。在线状部件100与管部件82的内周面之间存在有空间。另外,在线状部件100与光线引导件86之间形成有空间。线状部件100延伸至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的位置为止。加强构造90b的线圈的间距能够适当设定。加强构造90b可以将一根线状部件100以螺旋状卷绕而形成,也可以将两根以上的线状部件100以螺旋状卷绕而形成。
在这样的内视镜14B中,关于与上述内视镜14同样的构成,起到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变形例起到以下的效果。
加强构造90b包括以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以螺旋状卷绕的方式设置的线状部件100。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线状部件100有效地抑制插入部80b的顶端侧过度弯折。另外,能够使插入部80b的顶端侧适度挠曲。
线状部件100的构成包括金属材料。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插入部80b的顶端侧适度挠曲,并且能够进一步有效抑制图像引导件88的过度弯折。
本变形例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加强构造90b也可以包括线状部件100和上述的粘接剂96而形成。另外,加强构造90b也可以包括线状部件100、粘接剂96以及加强管98而形成。在该情况下,线状部件100以将加强管98的外周面以螺旋状卷绕的方式设置。
(第3变形例)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13A以及图13B一边说明第3变形例的内视镜14C。如图13A以及图13B所示,内视镜14C的插入部80c具有管部件82、透镜单元84、多个(本变形例中为六根)光线引导件86、图像引导件88以及加强构造90c。图像引导件88以及透镜单元84相对于管部件82同轴设置。
加强构造90c以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在全周范围内覆盖的方式设置。加强构造90c设在图像引导件88的顶端侧,并且没有设在图像引导件88的基端侧。加强构造90c设在插入部80c中的膨胀状态下的球囊22所接触的部分。加强构造90c的全长大于球囊导管12的前期状态中的球囊22的全长L2(参照图1)。具体地,加强构造90c仅设在离插入部80c的顶端为25cm的范围内。
加强构造90c是通过使多个光线引导件86的顶端侧卷绕在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加强构造90c形成为线圈形状。换言之,加强构造90c如多条卷绕线圈(6条卷绕线圈)那样地形成。各光线引导件86的基端侧沿着图像引导件88的轴线方向延伸,没有形成加强构造90c。即,在图像引导件88的基端侧没有卷绕着光线引导件86。由此,与在图像引导件88的全长范围内卷绕光线引导件86的情况相比较,容易制造插入部80c。
在加强构造90c中,各光线引导件86在与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分离的状态下与管部件82的内周面接触。然而,在加强构造90c中,各光线引导件86也可以相对于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接触,也可以相对于管部件82的内周面分离。各光线引导件86的顶端部位于透镜单元84的外周侧。多个光线引导件86的顶端部在透镜单元84的周向上以等间隔设置。
在这样的内视镜14C中,关于与上述内视镜14同样的构成,起到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变形例起到以下的效果。
加强构造90c是通过使光线引导件86卷绕在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而形成的。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由光线引导件86形成加强构造90c,由此与由与光线引导件86不同的部件形成加强构造90c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谋求部件点数的削减。
光线引导件86为塑料制的光纤。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容易将光线引导件86卷绕在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
本变形例不限定于上述构成。加强构造90c也可以还包括上述的粘接剂96而形成。另外,加强构造90c也可以还包括粘接剂96以及加强管98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多个光线引导件86以在加强管98的外周面以螺旋状卷绕的方式设置。本变形例中,光线引导件86的数量可以为一根或多根(六根以上)。
(第4变形例)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14A以及图14B一边说明第4变形例的内视镜14D。如图14A以及图14B所示,内视镜14D的插入部80d具有管部件82、透镜单元84、多根(本变形例为十根)光线引导件86、图像引导件88以及加强构造90d。图像引导件88以及透镜单元84相对于管部件82同轴设置。各光线引导件86沿着图像引导件88的轴线Ax3延伸。加强构造90d在图像引导件88的全长范围内设置。加强构造90d的全长大于球囊导管12的前期状态中的球囊22的全长L2(参照图1)。
加强构造90d通过多个光线引导件86在图像引导件88的周向上配置一周而形成。换言之,多个光线引导件86将图像引导件88的外周面在全周范围内覆盖。
在这样的内视镜14D中,关于与上述的内视镜14、14A~14C同样的构成起到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变形例起到以下的效果。
光线引导件86在沿着图像引导件88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设有多个。加强构造90d通过多个光线引导件86在图像引导件88的周向上配置一周而形成。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能够由光线引导件86形成加强构造90d,所以与由与光线引导件86不同的部件形成加强构造90d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谋求部件点数的削减。
本变形例不限定于上述构成。加强构造90d也可以还包括上述的粘接剂96而形成。另外,加强构造90d也可以还包括粘接剂96以及加强管98而形成。而且,加强构造90d也可以还包括粘接剂96、线状部件100以及加强管98而形成。本变形例中,光线引导件86的数量不限定于十根。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若总结以上的实施方式,则为如下所述。
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管系统10,具有:球囊导管12,其具有:有挠性的外管24;以相对于所述外管能够在该外管的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外管的内腔34的内管62;将所述外管的顶端部与所述内管的顶端部彼此相连、并且向所述外管的径向内侧膨胀的管状的球囊22;和内视镜14、14A~14D,其具有插入至所述球囊的内腔76的线状的插入部80、80a~80d,其中,所述球囊在将膨胀状态的该球囊由所述插入部支承的状态下,通过使向顶端方向的推入力从所述内管向所述球囊传递,而使所述球囊的顶端部22a一边卷回一边从所述外管的顶端开口54向所述顶端方向突出,所述插入部具有:位于该插入部的顶端部的透镜单元84;沿着所述插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将由所述透镜单元获得的图像向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传送的图像引导件88;和以在全周范围内将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的加强构造90、90a~90d,所述加强构造设在所述插入部中的膨胀状态下的所述球囊所接触的部分。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加强构造设在所述图像引导件的顶端侧,并且没有设在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基端侧。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加强构造的全长L1大于所述球囊导管的前期状态下的所述球囊的全长L2。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插入部具有将所述透镜单元以及所述图像引导件覆盖的管部件82,所述加强构造包括填充至所述管部件的内腔中的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侧的粘接剂96。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粘接剂与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和所述管部件的内周面接触。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加强构造包括将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包覆的加强管98。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加强管由具有挠性的高分子材料构成。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加强构造包括以将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以螺旋状卷绕的方式设置的线状部件100。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线状部件的构成包括金属材料。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插入部具有用于将来自该插入部的基端侧的光向该插入部的顶端引导的光线引导件86。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加强构造是通过使所述光线引导件卷绕于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而形成的。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光线引导件是塑料制的光纤。
在上述的导管系统中也可以为,所述光线引导件在沿着所述图像引导件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设有多个,所述加强构造是通过以使多个所述光线引导件在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周向上绕一周的方式配置而形成的。

Claims (13)

1.一种导管系统,具有:
球囊导管,其具有:有挠性的外管;以相对于所述外管能够在该外管的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外管的内腔的内管;将所述外管的顶端部与所述内管的顶端部彼此相连、并且向所述外管的径向内侧膨胀的管状的球囊;和
内视镜,其具有插入至所述球囊的内腔的线状的插入部,所述导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在将膨胀状态的该球囊由所述插入部支承的状态下,通过使向顶端方向的推入力从所述内管向所述球囊传递,而使所述球囊的顶端部一边卷回一边从所述外管的顶端开口向所述顶端方向突出,
所述插入部具有:
位于该插入部的顶端部的透镜单元;
沿着所述插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将由所述透镜单元获得的图像向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传送的图像引导件;和
以在全周范围内将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的加强构造,
所述加强构造设在所述插入部中的膨胀状态下的所述球囊所接触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造设在所述图像引导件的顶端侧,并且没有设在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基端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造的全长大于所述球囊导管的前期状态下的所述球囊的全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具有将所述透镜单元以及所述图像引导件覆盖的管部件,
所述加强构造包括填充至所述管部件的内腔中的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侧的粘接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与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和所述管部件的内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造包括将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包覆的加强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管由具有挠性的高分子材料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造包括以将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以螺旋状卷绕的方式设置的线状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部件的构成包括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具有用于将来自该插入部的基端侧的光向该插入部的顶端引导的光线引导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造是通过使所述光线引导件卷绕于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外周面而形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线引导件是塑料制的光纤。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线引导件在沿着所述图像引导件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设有多个,
所述加强构造是通过以使多个所述光线引导件在所述图像引导件的周向上绕一周的方式配置而形成的。
CN202111196979.0A 2021-02-12 2021-10-14 导管系统 Pending CN1149316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0763A JP2022123437A (ja) 2021-02-12 2021-02-12 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JP2021-020763 2021-02-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1692A true CN114931692A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6979.0A Pending CN114931692A (zh) 2021-02-12 2021-10-14 导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23437A (zh)
CN (1) CN114931692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23437A (ja) 2022-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8892B2 (en) Expandable transluminal sheath
EP1890656B1 (en) Delivery device with viewing window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10325095B (zh) 内窥镜顶部的安装装置
JP5611451B2 (ja) 胆管アクセスシース
US20070043421A1 (en) Delivery device with shortened inner tube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10888353B2 (en) Expandable access sheath
JPH06105798A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US20180028337A1 (en) Stent
JP2012055602A (ja) カテーテル
JPH06343702A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JPH0984878A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JPH10328306A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
CN218684314U (zh) 可视导管
CN114931692A (zh) 导管系统
CN108289748B (zh) 支架
JP7102846B2 (ja)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装置
JP6925869B2 (ja) ステント
WO2021075229A1 (ja) 気管支鏡、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4200272A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JP7462522B2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WO2021075230A1 (ja) 医療器具セッ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22123910A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及び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CN114931693A (zh) 球囊导管以及导管系统
JP7328864B2 (ja) 気管支末梢拡張用の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14849025A (zh) 球囊导管及导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