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3248A - 一种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3248A
CN114923248A CN202210644795.4A CN202210644795A CN114923248A CN 114923248 A CN114923248 A CN 114923248A CN 202210644795 A CN202210644795 A CN 202210644795A CN 114923248 A CN114923248 A CN 114923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transmission
sliding
gea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47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3248B (zh
Inventor
吴伟彪
杨正恒
叶焕灿
李志强
张志威
杨添兴
陈学龙
冯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47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3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3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3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3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3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90Cleaning of purification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装置。该装置包括流通面积可变的通风箱、用于改变流通面积的通风面积调节装置、驱动通风箱中空气流动至通风箱外部的风机以及检测流动空气中预设物质的浓度的气体检测器,在气体检测器检测到的预设物质的浓度达到预设值时使风机的转速提高且使通风箱的流通面积增大,并使得流动空气经过通风面积调节装置处的通过风速大于预设风速。通过在提升风机转速的同时,使用通风面积调节装置增大了流通面积,并使得空气流过通风面积调节装置的通过风速大于预设风速,能够防止有害物质堆积,并且随着流通面积的增大,降低了风阻,保证了风量,进而保证换气量达到要求,快速有效地排出有害物质,有利于长时间的工程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缆井内有限空间进行作业的步骤是:打开电缆井,作业前一定时间内使用普通工业风扇向电缆井内进行吹风,并启用气体检测仪对井内气体进行检测,测量结果符合标准后再进入电缆井开始作业。而在电缆井内作业前及作业期间应一直对电缆井内的有限空间采取通风措施,并对有限空间内氧气、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检测及二次检测,其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当检测结果不符合相关标准时,作业需要中断并撤离操作人员,重新进行吹气通风,直至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十分浪费时间。
由于有毒有害的物质一般都重于空气,在作业过程中逐渐产生后易堆积不易排出,往往需要每间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按照上述的处理措施,撤离操作人员并进行吹气通风,十分不利于长时间的工程作业。
基于以上所述,亟需一种通风装置,能够根据有害物质的浓度调节通风设置,快速有效地排出有害物质,保障工程作业的持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装置,能够根据有害气体的浓度调节通风设置,快速有效地排出有害气体,保障工程作业的持续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装置,包括流通面积可变的通风箱、用于改变上述流通面积的通风面积调节装置、驱动上述通风箱中空气流动至上述通风箱外部的风机以及检测流动空气中预设物质的浓度的气体检测器,上述通风装置被配置为在上述气体检测器检测到的上述预设物质的浓度达到预设值时,使上述风机的转速提高,并通过调节上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使得上述通风箱的上述流通面积增大,同时使得流动空气经过上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处的通过风速大于预设风速。
可选地,上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轴和若干活动件,上述活动件包括滑动件和可折叠遮挡件,每一上述滑动件均滑动穿设在上述滑动轴上,相邻上述滑动件之间设置有一个上述可折叠遮挡件,至少部分上述滑动件被配置为能够沿上述滑动轴朝正向移动以撑开上述可折叠遮挡件使得上述流通面积减小,或者朝反向移动以折叠上述可折叠遮挡件使得上述流通面积增大。
可选地,上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上述通风箱中的若干活动件,上述活动件包括板状件,上述板状件与上述通风箱中的空气流动方向的夹角可调。
可选地,上述通风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结构,上述第一传动结构的输入端与上述风机传动连接,上述第一传动结构的输出端与上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的上述活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上述活动件移动或者转动。
可选地,上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可滑动齿条,上述可滑动齿条与上述活动件固定连接;滑动槽,上述滑动槽固定设置在上述通风箱上,上述可滑动齿条滑动设置在上述滑动槽中;第一转轴结构,上述第一转轴结构转动设置在上述通风箱上,上述第一转轴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上述可滑动齿条吻合的第一齿轮,上述第一转轴结构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内齿轮;第二转轴结构,上述第二转轴结构的一端与上述风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卡接件,上述卡接件包括壳体、第一弹性件和滑动设置在上述壳体中的滑块,上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述第二转轴结构的另一端上,上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上述滑块穿设在上述开口中,上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上述滑块的底面以及上述壳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上述滑块的顶面设置有与上述内齿轮啮合的传动齿,上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随着上述风机的转速的提高而延展,且上述第二转轴结构达到预设转速时,上述第一弹性件延展至使得上述传动齿与上述内齿轮啮合传动的位置。
可选地,上述第一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一传动带齿轮、主动齿轮和第一传动带,上述第一传动带齿轮设置在上述第二转轴结构靠近上述风机的一端,上述主动齿轮设置在上述风机的输出端,上述第一传动带套设在上述第一传动带齿轮与上述主动齿轮上。
可选地,上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弹性复位结构,上述弹性复位结构被配置为在上述风机的转速降低时驱动上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缩小上述流通面积。
可选地,上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使得上述流通面积最大时,上述可滑动齿条上与上述第一齿轮接近的一端被配置为远端;上述第一传动结构还包括缓冲结构,上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齿牙、与上述可滑动齿条同向的滑轨和套设在上述滑轨上的第二弹性件,上述滑轨固定设置在上述远端,上述缓冲齿牙滑动设置在上述滑轨上并与上述第一齿轮吻合,上述第二弹性件抵接在上述缓冲齿牙和上述远端之间。
可选地,上述通风装置还包括过滤结构和除尘结构,上述过滤结构设置在上述通风箱内,且沿垂直于上述流动空气的方向设置;上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刷、集尘箱和至少两个除尘转轮,上述集尘箱固定设置在上述除尘刷的下方,上述除尘转轮被配置为转动固定,两个上述除尘转轮上套设有除尘传动带,上述除尘刷与上述除尘传动带固定连接,上述除尘传动带被配置为转动时上述除尘刷在上述过滤结构表面滑动。
可选地,上述除尘传动带为链条;上述通风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结构,上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三转轴结构,上述第三转轴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与上述链条啮合的第二齿轮,上述第三转轴结构的另一端与上述风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通风装置,在检测到空气中的预设物质浓度达到预设值后,在提升风机转速的同时,使用通风面积调节装置增大了流通面积,同时保证空气流过通风面积调节装置的通过风速大于预设风速,能够防止有害物质堆积,并且随着流通面积的增大,降低了风阻,保证了风量,进而保证换气量达到要求,快速有效地排出有害物质,有利于长时间的工程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第一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第二轴测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中沿C-C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高换气量时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B-B方向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通风装置中的除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总装图。
图中:
100、通风箱;200、风机;201、第一风机;202、第二风机;300、气体检测器;400、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1、滑动轴;402、滑动件;500、弹性复位结构;600、第一传动结构;601、滑动槽;602、可滑动齿条;603、第一转轴结构;6031、第一齿轮;6032、第一转轴;6033、第一转轴座;6034、内齿轮;604、第二转轴结构;6041、卡接件;60411、壳体;60412、第一弹性件;60413、滑块;6042、第二转轴座;6043、第二转轴;6044、第一传动带;6045、第一传动带齿轮;605、缓冲结构;6051、滑轨;6052、缓冲齿牙;6053、第二弹性件;701、第三转轴结构;7011、第二齿轮;7012、第三转轴;7013、第三转轴座;7014、第二传动带齿轮;7015、第二传动带;801、集尘箱;802、除尘刷;803、除尘转轮;804、除尘传动带;900、过滤结构;1000、通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根据图1至图9介绍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风装置。该通风装置常用于电缆井、检修管道等密闭空间,检修人员在进入类似密闭空间前,需要先启动该通风装置对密闭空间进行吹气或者抽气,将密闭空间内的有害物质排出,并在检修的过程中保持通风装置的运作,防止密闭空间内存在堆积有害物质的现象,维持安全的工作环境。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理解,以使用该通风装置对电缆井进行抽气为例介绍,在实际应用时,本发明不局限于使用该通风装置对电缆井进行抽气。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箱100、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风机200和气体检测器300,该通风装置的一端与电缆井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其中,气体检测器300安装在空气流经的位置,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氧气含量、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等影响工作安全性的预设物质的浓度。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需要检测的预设物质可以为一种,也可以为多种,当然根据所检测预设物质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气体检测器300。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气体检测器300用于检测有害物质的浓度,且安装在通风箱100内部的下方,如此有利于精确检测因重于空气而容易堆积在通风箱100内下方的有害物质。风机200用于吹气或者抽气,使得通风箱100中的空气流动。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固定设置在通风箱100中,与通风箱100的内壁面之间的可用于流通空气的间隙被定义为空气流通面,该空气流通面的面积被定义为流通面积,空气通过该空气流通面的速度被定义为经过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的通过风速。当气体检测器300所检测到的预设物质的浓度达到预设值时,提高风机200的转速并通过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增大上述流通面积,在保证通过风速大于预设风速的同时,减小风阻,增大换气量,快速有效地进行换气,调整空气中预设物质的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气体检测器300检测的是有害物质的浓度,因此此处的预设值一般设置为有害物质正常范围的最大值或高于该最大值的某一个数值;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气体检测器300检测的是氧气含量的浓度,那么此处的预设值一般设置为氧气含量正常范围的最小值或者小于该最小值的某一个数值。
使用时,示例性的,在气体检测器300检测到的某种有害物质浓度低于预设值,风机200保持在低风量转速,通风箱100中的换气量保持在预设值,此时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使得通风箱100内空气的流通面积维持在预设大小。而在气体检测器300检测到的某种有害物质浓度等于或者高于预设值时,风机200提高转速,此时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增大流通面积,使得通风箱100内的空气流通面积增大,风阻降低,在不降低通过风速的同时,显著提高换气量。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只需要满足通过风速大于预设风速就可以达到防止有害物质堆积的效果,因此由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所控制的流通面积的大小与风机200的转速之间可以线性同时增大或者阶段性同步增大。其中,两者线性同时增大,即随着风机200转速的提高,流通面积同时增大,当风机200的转速达到最高转速时,流通面积也达到最大尺寸,只要保证通过风速大于预设风速即可。两者阶段性同步增大,即当风机200的转速在一定范围内时,流通面积维持在一个数值,当风机200的转速在另一个范围内时,流通面积变化至另一个不同的数值。由于两者的对应关系受到通风箱100的形状、内部其他结构的风阻等多种因素影响,本发明中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发明中的通风箱100仅仅是一个用于辅助理解空气的流通面积的概念,并非一定是单独存在的一个箱体,也并非在单独存在时只能是箱体的形状,只要能够与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形成大小可控的空气流通面即可。例如,将上述的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和风机200设置在电缆井的内壁上,再将气体检测器300设置在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也能够达到本发明要达到的保障工作安全性的效果,亦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通风装置,通过控制风机200的转速和流通面积的大小,在检测到空气中的预设物质浓度达到预设值后,在提升风机200转速的同时,使用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增大了流通面积,同时保证空气流过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的通过风速大于预设风速,能够防止有害物质堆积,并且随着流通面积的增大,降低了风阻,保证了风量,进而保证换气量达到要求,快速有效地排出有害物质,有利于长时间的工程作业。
下面以两个具体的实施例介绍本发明所提供的通风装置。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的结构发生变化以改变通风箱100中的流通面积。具体的,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包括滑动轴401和若干活动件,活动件包括滑动件402和可折叠遮挡件。其中,滑动轴401固定设置在通风箱100中,滑动件402上均设置有与滑动轴401对应的滑动孔,每一滑动件402滑动穿设在滑动轴401上,相邻滑动件402之间设置有一个可折叠遮挡件,在本实施例中,可折叠遮挡件优选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例如棉料、软质塑料等。
当气体检测器200检测到预设物质浓度达到预设值时,随着风机200转速的提高,滑动件402在滑动轴401上滑动以折叠上述的可折叠遮挡件,利用峡谷效应维持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处的通过风速大于预设风速,并且流通面积增大,风阻降低,风量也就显著增大,在保证风速的同时保证了换气量,能够快速排出电缆井中的有害物质。为了方便说明,将折叠可折叠遮挡件时滑动件402的滑动方向定义为反向,与之相反的滑动方向定义为正向。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述的滑动轴401有多种设置方式,只要能够满足流通面积的改变需求即可,例如窗帘式的结构或者伞式的结构。示例性地,滑动轴401可以选用光轴,两端固定在通风箱100的内表面上;滑动轴401也可以采用与通风箱100中的空气流通方向成一定夹角或平行的光轴,一端固定在靠近通风箱100进风侧的内表面上,另一端向通风箱100出风侧延伸,并且滑动轴401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限位件,防止滑动件402脱离滑动轴401;滑动轴401也可以采用弯轴,利用常见的安装支架一类的结构安装在通风箱100中,利用弯轴的预设形状,进一步减小可折叠遮挡件展开后所产生的风阻,减少空气流动的能量损耗,进一步保证风速足以快速排出堆积的有害物质。
可选地,通风装置中还包括弹性复位结构500和第一传动结构600,弹性复位结构500用于驱动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中的滑动件402正向滑动,缩小上述的流通面积,第一传动结构600则与风机20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变化,增大上述的流通面积。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结构中,还可以利用其他驱动结构来驱动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变化,例如电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等,这些也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之内。
具体地,如图5所示,弹性复位结构500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通风箱10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中的活动件固定连接,在活动件发生位置或角度的变化以增大流通面积时,弹性复位件受拉伸、压缩或弯折,积蓄有弹性势能,需要缩小流通面积时,该弹性势能驱动活动件复位。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通风箱10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轴401上远离弹簧的滑动件402固定连接。使用时,在需要扩大流通面积时,滑动件402反向滑动,弹簧在滑动件402的驱动下压缩,变化成如图5所示的压缩状态,而在需要缩小流通面积时,被压缩的弹簧开始复位,并带动滑动件402正向滑动以展开可折叠遮挡件,实现流通面积的缩小。
具体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传动结构600包括可滑动齿条602、滑动槽601、第一转轴结构603和第二转轴结构604。
如图2所示,可滑动齿条602与上述滑动件402固定连接并带动滑动件402发生位置变化。滑动槽601设置在通风箱100的外侧表面上,可滑动齿条602滑动设置在滑动槽601中,保证了可滑动齿条602的滑动方向。可选地,在实施例一中,滑动槽601设置在通风箱100的外顶面上,便于维护。
第一转轴结构603转动设置在通风箱100的外侧表面上,如图3所示,第一转轴结构603包括第一转轴6032、第一齿轮6031、第一转轴座6033和内齿轮6034。第一转轴座6033固定设置在通风箱100的外侧表面上,第一转轴6032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座6033中,第一齿轮6031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座6033的一端,并且与可滑动齿条602啮合。内齿轮6034则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座6033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结构604形成传动连接。可选地,第一转轴座6033也固定设置在通风箱100的外顶面上,方便第一转轴结构603与可滑动齿条602形成传动连接。
第二转轴结构604转动设置在通风箱100的外侧表面上,并与风机200传动连接。如图3所示,第二转轴结构604包括卡接件6041、第二转轴座6042、第二转轴6043。其中,第二转轴座6042固定设置在通风箱100的外侧表面上,第二转轴6043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轴座6042中,卡接件6041设置在第二转轴6043的另一端并与上述内齿轮6034形成传动连接,使得风机200、第二转轴结构604和第一转轴结构603依次形成传动连接。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6043靠近风机2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传动带齿轮6045,风机200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在第一传动带齿轮6045和主动齿轮上套设有第一传动带6044,使得风机200带动第二转轴6043转动,并且同步提高转速或者降低转速。
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卡接件6041包括壳体60411、第一弹性件60412和滑动设置在壳体60411中的滑块60413。壳体60411选用中空结构,壳体6041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结构604上,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滑块60413穿设在该开口中,滑块60413的顶面设置有与内齿轮6034啮合的传动齿,使得滑块60413向远离第二转轴结构604的方向滑动时,传动齿与内齿轮6034啮合形成传动连接。第一弹性件60412选用弹簧,第一弹性件60412的两端分别与滑块60413的底面以及壳体6041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并随着滑块60413在壳体60411中的滑动而拉伸或缩回,使得卡接件6041根据第二转轴结构604的转速,选择性地与内齿轮6034啮合形成传动连接。
示例性的,使用时,随着风机200转速的提高,第二转轴结构604的转速也随之提高。在风机200的转速在低风量转速时,第二转轴结构604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第一弹性件60412牵引滑块60413,使得滑块60413上的传动齿与内齿轮6034分离,第二转轴结构604相对于第一转轴结构603单独旋转。而当风机200的转速提高至高风量转速时,第二转轴结构604的转速达到或者超过预设转速,第一弹性件60412因滑块60413转动时会产生更大的离心力而受拉伸,使得传动齿与内齿轮6034啮合,第二转轴结构604带动第一转轴结构603同时旋转,进而由第一转轴结构603中的第一齿轮6031驱动可滑动齿条602滑动,进一步使得滑动件402反向滑动以折叠可折叠遮挡件,扩大流通面积。而当风机200的转速降低至低风量转速或更低转速时,在第一弹性件60412的牵引下传动齿与内齿轮6034分离,第一转轴结构603不再被第二转轴结构604驱动,此时的滑动件402则在上述的弹性复位结构500的驱动下,正向滑动以展开可折叠遮挡件,缩小流通面积。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结构600还包括缓冲结构605。如图5所示,当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使得流通面积最大时,将可滑动齿条602上与第一齿轮6031接近的一端定义为远端,缓冲结构605就固定设置该远端。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缓冲结构605包括缓冲齿牙6052、与可滑动齿条602同向的滑轨6051和套设在滑轨6051上的第二弹性件6053,滑轨6051固定设置在远端,缓冲齿牙6052滑动设置在滑轨6051上并与第一齿轮6031吻合,第二弹性件6053抵接在缓冲齿牙6052和远端之间。
通过设置缓冲结构605,能够在风机200的转速等于或高于上述高风量转速,即可滑动齿条602在扩大流通面积的过程中移动至与第一齿轮6031即将脱离时,减少第一齿轮6031和可滑动齿条602之间的摩擦力以及不断啮合过程中的冲击力,延长第一传动结构600的使用寿命。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滑轨6051选用两根光轴,缓冲齿牙6052通过使用直线轴承滑动设置在两根光轴上,进一步使得缓冲过程更流畅,防止缓冲过程中缓冲齿牙6052姿态偏离。第二弹性件6053选用两根相同的弹簧,分别套设在一根光轴上,进一步防止缓冲过程至缓冲齿牙6052姿态偏离,导致卡死或者磨损较大。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缓冲结构605的具体结构只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使用如一根方形轴等其他方式进一步简化的结构。因此,只要是能够实现缓冲与减少磨损的效果,均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之内。
可选地,在实施例一中,如图2和图8所示,该通风装置还包括过滤结构900和除尘结构,过滤结构900设置在通风箱100内,且沿垂直于流动空气的方向设置,以最大化过滤效果。其中,除尘机构包括除尘刷802、集尘箱801和至少两个除尘转轮803,集尘箱801固定设置在除尘刷802的下方,方便接取除尘刷802所刷下的灰尘。除尘转轮803转动固定,至少两个除尘转轮803上套设有除尘传动带804,除尘刷802与除尘传动带804固定连接。使用时,除尘传动带804转动,带动除尘刷802在过滤结构900表面滑动以扫除灰尘,扫下的灰尘则落入集尘箱801中。
进一步地,通风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结构,除尘结构受第二传动结构驱动,第二传动结构与风机200传动连接。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三转轴结构701,第三转轴结构701包括第二齿轮7011、第三转轴7012、第三转轴座7013。其中,第三转轴座7013固定设置在通风箱100的外顶面上,第三转轴7012转动设置在第三转轴座7013中。第二齿轮7011固定设置在第三转轴7012的一端,并与除尘传动带804传动连接,第二传动带齿轮7014设置在第三转轴7012的另一端,与风机20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可选地,风机200包括第一风机201和第二风机202,第一风机201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结构600连接,第二风机20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带7015与上述第二传动带齿轮7014连接,使得除尘机构与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分别独立运作,互不干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除尘传动带804选用链条,方便固定除尘刷802,也能够方便第二传动结构中的第二齿轮7011与链条啮合进行传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出于减少维护传动结构的需要,将第一传动结构600和第二传动结构设置在通风箱100的外侧表面上,并且在通风箱100的侧面开设有方便传动的过孔,例如第一传动带6044和第二传动带7015所穿过的过孔。而在一些使用环境较好或者维护成本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传动结构设置在通风箱100中,也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该通风装置还包括通风管道1000,通风管道1000的一端与通风箱100连通,另一端延伸,可以方便地与待通风的场所连通,拓宽该通风装置的适用场景。
实施例二
可选地,在实施例二中,通过改变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与通风箱100的角度来改变流通面积。具体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包括转动设置在通风箱100中的若干活动件,活动件包括板状件,板状件按照预设角度设置在通风箱100的内表面上,随着风机200转速的提高,板状件逐渐转动至平行于通风箱100中的空气流动的方向。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包括一个板状件,该板状件的外轮廓与通风箱100的内轮廓相同,板状件的一端与通风箱100转动连接并与通风箱100中空气流动的方向形成夹角,使用时,随着风机200转速的提高,板状件逐渐转动,上述夹角缩小,流通面积增大,风阻降低,保证了换气量。
可选地,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包括多个板状件和多个转动轴,同样能够通过改变板状件与通风箱100中空气流动的方向形成的夹角,改变流通面积。例如,当选用两个板状件和一根转动轴时,该转动轴竖直设置在通风箱100中,两个板状件分别转动连接在该转动轴上,形成类似铰链的结构,并分别与空气流动的方向形成夹角。使用时,随着风机200转速的提高,板状件逐渐转动,上述夹角缩小,流通面积增大,风阻降低,保证了换气量。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还存在其他的方式,也能够通过改变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的结构和/或安装角度来改变通风箱100中的流通面积,以满足利用峡谷效应产生较大通过风速的需要。
需要强调的是,实施例二中也可以进一步使用如实施例一中的第一传动结构600。由于实施例二中的活动件运动方向与实施例一中的不同,只需要在第一传动结构600中增设换向齿轮组等常见转换运动方向的结构,同样能够使得第一传动结构600驱动实施例二中的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通面积可变的通风箱(100)、用于改变所述流通面积的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驱动所述通风箱(100)中空气流动至所述通风箱(100)外部的风机(200)以及检测流动空气中预设物质的浓度的气体检测器(300),所述通风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气体检测器(300)检测到的所述预设物质的浓度达到预设值时,使所述风机(200)的转速提高,并通过调节所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使得所述通风箱(100)的所述流通面积增大,同时使得流动空气经过所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处的通过风速大于预设风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包括滑动轴(401)和若干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包括滑动件(402)和可折叠遮挡件,每一所述滑动件(402)均滑动穿设在所述滑动轴(401)上,相邻所述滑动件(40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可折叠遮挡件,至少部分所述滑动件(402)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滑动轴(401)朝正向移动以撑开所述可折叠遮挡件使得所述流通面积减小,或者朝反向移动以折叠所述可折叠遮挡件使得所述流通面积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通风箱(100)中的若干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包括板状件,所述板状件与所述通风箱(100)中的空气流动方向的夹角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结构(600),所述第一传动结构(600)的输入端与所述风机(20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结构(600)的输出端与所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的所述活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件移动或者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结构(600)包括:
可滑动齿条(602),所述可滑动齿条(602)与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
滑动槽(601),所述滑动槽(601)固定设置在所述通风箱(100)上,所述可滑动齿条(60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601)中;
第一转轴结构(603),所述第一转轴结构(603)转动设置在所述通风箱(100)上,所述第一转轴结构(60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可滑动齿条(602)吻合的第一齿轮(6031),所述第一转轴结构(60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内齿轮(6034);
第二转轴结构(604),所述第二转轴结构(604)的一端与所述风机(20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卡接件(6041),所述卡接件(6041)包括壳体(60411)、第一弹性件(60412)和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60411)中的滑块(60413),所述壳体(6041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结构(604)的另一端上,所述壳体(60411)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滑块(60413)穿设在所述开口中,所述第一弹性件(604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60413)的底面以及所述壳体(6041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0413)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内齿轮(6034)啮合的传动齿,所述第一弹性件(60412)被配置为随着所述风机(200)的转速的提高而延展,且所述第二转轴结构(604)达到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弹性件(60412)延展至使得所述传动齿与所述内齿轮(6034)啮合传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结构(600)还包括第一传动带齿轮(6045)、主动齿轮和第一传动带(6044),所述第一传动带齿轮(6045)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结构(604)靠近所述风机(200)的一端,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风机(200)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传动带(6044)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带齿轮(6045)与所述主动齿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弹性复位结构(500),所述弹性复位结构(500)被配置为在所述风机(200)的转速降低时驱动所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缩小所述流通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面积调节装置(400)使得所述流通面积最大时,所述可滑动齿条(602)上与所述第一齿轮(6031)接近的一端被配置为远端;
所述第一传动结构(600)还包括缓冲结构(605),所述缓冲结构(605)包括缓冲齿牙(6052)、与所述可滑动齿条(602)同向的滑轨(6051)和套设在所述滑轨(6051)上的第二弹性件(6053),所述滑轨(6051)固定设置在所述远端,所述缓冲齿牙(605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6051)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6031)吻合,所述第二弹性件(6053)抵接在所述缓冲齿牙(6052)和所述远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过滤结构(900)和除尘结构,所述过滤结构(900)设置在所述通风箱(100)内,且沿垂直于所述流动空气的方向设置;
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刷(802)、集尘箱(801)和至少两个除尘转轮(803),所述集尘箱(801)固定设置在所述除尘刷(802)的下方,所述除尘转轮(803)被配置为转动固定,两个所述除尘转轮(803)上套设有除尘传动带(804),所述除尘刷(802)与所述除尘传动带(804)固定连接,所述除尘传动带(804)被配置为转动时所述除尘刷(802)在所述过滤结构(900)表面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尘传动带(804)为链条;
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结构,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三转轴结构(701),所述第三转轴结构(70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链条啮合的第二齿轮(7011),所述第三转轴结构(701)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20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CN202210644795.4A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通风装置 Active CN114923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4795.4A CN114923248B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4795.4A CN114923248B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3248A true CN114923248A (zh) 2022-08-19
CN114923248B CN114923248B (zh) 2023-05-30

Family

ID=82811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4795.4A Active CN114923248B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32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7520A (zh) * 2023-11-07 2023-12-29 江苏永勃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采集实时气体含量的风机调速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17706A (ja) * 2016-08-30 2016-1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N209197085U (zh) * 2018-11-27 2019-08-02 闻易洲 一种带分布式气体监测装置的教室换气系统
CN110454883A (zh) * 2019-07-25 2019-11-15 安徽宽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风量可调的智能空气净化设备及调节方法
CN110821543A (zh) * 2019-11-18 2020-02-21 侯琛 一种地下工程用防爆通风装置
CN211217954U (zh) * 2019-12-03 2020-08-11 广东环扬未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通风柜
CN212132824U (zh) * 2020-05-20 2020-12-11 青岛普莱斯特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通风柜风速控制装置
CN114412574A (zh) * 2022-01-22 2022-04-2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预警联动保护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17706A (ja) * 2016-08-30 2016-1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N209197085U (zh) * 2018-11-27 2019-08-02 闻易洲 一种带分布式气体监测装置的教室换气系统
CN110454883A (zh) * 2019-07-25 2019-11-15 安徽宽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风量可调的智能空气净化设备及调节方法
CN110821543A (zh) * 2019-11-18 2020-02-21 侯琛 一种地下工程用防爆通风装置
CN211217954U (zh) * 2019-12-03 2020-08-11 广东环扬未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通风柜
CN212132824U (zh) * 2020-05-20 2020-12-11 青岛普莱斯特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通风柜风速控制装置
CN114412574A (zh) * 2022-01-22 2022-04-2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预警联动保护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7520A (zh) * 2023-11-07 2023-12-29 江苏永勃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采集实时气体含量的风机调速装置
CN117307520B (zh) * 2023-11-07 2024-04-19 江苏永勃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采集实时气体含量的风机调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3248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8979B (zh) 空调器
CN105201924B (zh) 一种自清洁负压风机
KR20150005594A (ko) 공기 청정 장치
KR20080013175A (ko) 공기청정기와 그 제어방법
CN114923248A (zh) 一种通风装置
CN109381935A (zh) 一种滤芯易清理的空气过滤器
CN217613642U (zh) 一种采暖通风空调设备的粉尘过滤清洗装置
CN100509188C (zh) 通讯设备用除尘器
CN211189482U (zh) 一种用于烟气治理的分离装置
CN114198326A (zh) 一种插入式循环风机
CN110325800A (zh) 空气调节机
CN113915653A (zh) 过滤装置、吸油烟机及油烟过滤方法
CN116531858A (zh) 一种生物安全柜气流过滤装置
CN210107605U (zh) 空气处理设备
KR100266289B1 (ko) 공기조화기의전기집진장치
CN116808731A (zh) 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负压保持装置
JP6135630B2 (ja) 空気清浄機
CN116428684A (zh) 一种新风净化空调及其一体化施工安装方法
KR101339940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4278360B (zh) 基于隧道施工作业的移动式粉尘阻隔捕集供氧装置及方法
CN102090864A (zh) 吸尘器刷头
KR100626807B1 (ko) 자연급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주방환기시스템
CN212318057U (zh) 一种多巷道通风控制系统
CN107726470A (zh) 一种公共场所异味清洁器
KR101837861B1 (ko) 회전하는 필터의 자동개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