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2757B - 一种燃料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2757B
CN114922757B CN202210575294.5A CN202210575294A CN114922757B CN 114922757 B CN114922757 B CN 114922757B CN 202210575294 A CN202210575294 A CN 202210575294A CN 114922757 B CN114922757 B CN 114922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needle valve
channel
oil
lubricat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52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2757A (zh
Inventor
杨丽
黑小芙
吴朝晖
陶国华
李大保
刘博�
刘利军
张继光
韩连任
周秀亚
田新娜
王雁冰
王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52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27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2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2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2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2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1/00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 F02M61/16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61/02 - F02M61/14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1/00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 F02M61/04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having valves, e.g. having a plurality of valves in series
    • F02M61/042The valves being provided with fuel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1/00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 F02M61/04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having valves, e.g. having a plurality of valves in series
    • F02M61/10Other injectors with elongated valve bodies, i.e. of needle-valve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喷射装置,该燃料喷射装置包括壳体、驱动活塞、喷油器本体、吸油阀、针阀组件和喷嘴,壳体上设有安装腔、第一燃料通道、加压油通道以及润滑油回收通道,驱动活塞限定出燃料腔,喷油器本体内有第二燃料通道和润滑油输入通道,吸油阀用于连通或者阻断第二燃料通道和燃料腔,针阀组件包括针阀体和针阀座,针阀座上设有润滑油流通通道和第四燃料通道,针阀体可滑动地设在针阀座内,喷嘴安装在针阀座上,润滑油的压力大于燃料压力。该燃料喷射装置能够对多处精密配合的表面进行润滑,延长了燃料喷射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有毒的燃料混入润滑油内,润滑油能够循环使用且无需设计分离装置,降低了燃料喷射装置的制造和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燃料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喷射装置,应用于发动机燃料喷射系统,属于动力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船用大功率中低速新燃料发动机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排放标准日益严苛,船用发动机替代能源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低碳燃料甲醇和零碳燃料氨,作为新兴燃料制备技术较为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依托原有柴油机结构,开发灵活燃料发动机可以灵活地兼顾排放和动力性能。而燃料喷射装置又是发动机燃料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十分有必要相应地研制灵活燃料喷射装置(可以喷射柴油或者甲醇或者氨)。
但是两种新型燃料均有腐蚀性,且粘度较小,这就意味着润滑性较差,腐蚀磨损程度高。新型燃料流经燃料喷射装置的精密偶件(偶件是指能够相对运动的两个零件)时,一方面对精密偶件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更严苛的防腐蚀要求;另一方面腐蚀零件脱落的碎屑被新型燃料冲刷到精密偶件之间微小间隙之间,容易引起精密偶件的卡滞故障,从而影响喷射器正常工作。并且出于防腐蚀以及安全考虑,凡是掺混了这两种新型燃料的油液(如柴油或润滑油)都不能直接回流至油箱,而是需要单独收集起来做特殊的分离处理。这样就会使得被新燃料污染的油液无法循环利用,需要一次性准备大量油液,增加油液使用和仓储成本,与此同时,增设的分离处理装置加大了系统使用成本,经济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料喷射装置,该燃料喷射装置能够对多处精密配合的表面进行润滑,确保了精密配合处的运动件的润滑状况,延长了燃料喷射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较好地避免有毒的燃料混入润滑油内,润滑油能够循环使用且无需设计专用的分离装置,降低了燃料喷射装置的制造和使用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喷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腔、第一燃料通道、加压油通道以及润滑油回收通道,所述安装腔的一端敞开设置;驱动活塞,所述驱动活塞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驱动活塞与所述安装腔的封闭端之间能够限定出与所述加压油通道连通的加压油腔,所述驱动活塞限定出燃料腔;喷油器本体,所述喷油器本体与所述壳体及所述驱动活塞配合,以封闭所述安装腔以及所述燃料腔,所述喷油器本体内有第二燃料通道、第三燃料通道和润滑油输入通道,所述第二燃料通道与所述第一燃料通道以及所述燃料腔连通,所述第三燃料通道与所述燃料腔连通,所述喷油器本体、所述驱动活塞以及所述壳体合围成与所述润滑油回收通道相连的润滑油回油腔,所述润滑油输入通道与所述喷油器本体与所述驱动活塞的配合间隙连通;吸油阀,所述吸油阀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喷油器本体内,且用于连通或者阻断所述第二燃料通道和所述燃料腔,所述吸油阀与所述喷油器本体的配合缝隙与所述润滑油输入通道连通;针阀组件,所述针阀组件包括针阀体和针阀座,所述针阀座上设有润滑油流通通道和第四燃料通道,所述润滑油流通通道与所述润滑油输入通道以及所述针阀体与所述针阀座的配合缝隙连通,所述第四燃料通道与所述第二燃料通道连通,所述针阀体可滑动地设在所述针阀座内;喷嘴,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针阀座上,所述喷嘴被配置为在所述针阀体的作用下与所述第四燃料通道连通或者阻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油器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燃料腔相连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与所述燃料腔相连的一端为锥孔,所述吸油阀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配合孔内且所述吸油阀上设有与所述锥孔配合的锥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油阀的周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凹槽,所述喷油器本体上设有吸油限位叉,所述吸油限位叉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一端分叉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分叉止抵在所述限位凹槽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活塞朝向所述加压油腔的顶壁上设有储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阀座上设有密封锥部,所述喷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密封锥部配合的密封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油器本体的下端设有配合槽;所述针阀组件还包括针阀弹性件和针阀限位件,所述针阀限位件连接在所述配合槽的顶壁上,所述针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针阀限位件且止抵在所述针阀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嘴通过喷嘴定位件连接在所述针阀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下部与所述喷油器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料喷射装置还包括联结套筒,所述联结套筒套设在所述喷油器本体下端且用于密封连接所述喷油器本体和所述针阀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料喷射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壳体上的缸盖,所述缸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抽吸缝隙,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抽吸缝隙连通的抽吸通道,所述缸盖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喷射装置的有益效果:由于壳体上设有润滑油输入通道、润滑油回收通道、润滑油回油腔以及润滑油流通通道,使得润滑油能够渗入到驱动活塞与壳体的配合缝隙、驱动活塞与喷油器本体的配合缝隙、吸油阀与喷油器本体配合缝隙以及针阀体与针阀座的配合缝隙内,保障了针阀体、针阀座、吸油阀、驱动活塞以及壳体的精准运动,减小了卡滞故障和失效事故发生的可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延长了系统使用寿命;由于润滑油的压力始终大于燃料的压力,避免了燃料渗入润滑油内的现象,使得润滑油能够通过润滑油回收通道进行回收使用,无需设计专用的分离装置,降低了燃料喷射装置的制造和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喷射装置拆除缸盖的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充入加压油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充入加压油的另一个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安装腔;12、第一燃料通道;13、加压油通道;14、润滑油回收通道;
2、驱动活塞;21、加压油腔;22、燃料腔;
3、喷油器本体;31、第二燃料通道;32、第三燃料通道;33、润滑油输入通道;34、润滑油回油腔;35、配合孔;36、配合槽;
4、吸油阀;41、锥头部;
5、针阀组件;51、针阀体;52、针阀座;521、第四燃料通道;522、润滑油流通通道;53、针阀弹性件;54、针阀限位件;
6、喷嘴;7、吸油限位叉;8、喷嘴定位件;9、联结套筒;10、第一密封件;20、第二密封件;30、针阀座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喷射装置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喷射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料喷射装置包括壳体1、驱动活塞2、喷油器本体3、吸油阀4、针阀组件5和喷嘴6,壳体1上设有安装腔11、第一燃料通道12、加压油通道13以及润滑油回收通道14,安装腔11的一端敞开设置,驱动活塞2可滑动地设在安装腔11内,驱动活塞2与安装腔11的封闭端之间能够限定出与加压油通道13连通的加压油腔21,驱动活塞2限定出燃料腔22,喷油器本体3与壳体1及驱动活塞2配合,以封闭安装腔11以及燃料腔22,喷油器本体3内有第二燃料通道31、第三燃料通道32和润滑油输入通道33,第二燃料通道31与第一燃料通道12以及燃料腔22连通,第三燃料通道32与燃料腔22连通,喷油器本体3、驱动活塞2以及壳体1合围成与润滑油回收通道14相连的润滑油回油腔34,润滑油输入通道33与喷油器本体3与驱动活塞2的配合间隙连通,吸油阀4可滑动地配合在喷油器本体3内,且用于连通或者阻断第二燃料通道31和燃料腔22,吸油阀4与喷油器本体3的配合缝隙与润滑油输入通道33连通;针阀组件5包括针阀体51和针阀座52,针阀座52上设有润滑油流通通道522和第四燃料通道521,润滑油流通通道522与润滑油输入通道33以及针阀体51与针阀座52的配合缝隙连通,第四燃料通道521与第三燃料通道32连通,针阀体51可滑动地设在针阀座52内,喷嘴6安装在针阀座52上,喷嘴6被配置为在针阀体51的作用下与第四燃料通道521连通或者阻断,润滑油的压力大于燃料压力。
首先需要说明的,燃料从第一燃料通道12进入壳体1,然后通过第二燃料通道31进入喷油器本体3,当吸油阀4的所受压力足够大时,燃料就能够将吸油阀4顶起使得第二燃料通道31与燃料腔22连通。当燃料腔22与第二燃料通道31连通后,燃料会源源不断地进入燃料腔22,当燃料腔22充满燃料时,加压油泵将加压油通过加压油通道13输入加压油腔21内,从而推动驱动活塞2压缩燃料腔22,使得燃料腔22内的燃料压力增大,当燃料增大到一定值时就能够推动吸油阀4向下运动使得第二燃料通道31与燃料腔22阻断。这样即便驱动活塞2继续运动燃料腔22内的燃料也不会进入第二燃料通道31内,从而使得吸油阀4起到单向阀的作用。燃料腔22内的燃料流入第三燃料通道32,使得与之相连的第四燃料通道521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当第四燃料通道521内的燃料压力增大到足以克服针阀体51开启的压力时,针阀体51就能够运动到第四燃料通道521与喷嘴6连通的位置,此时燃料就能够从喷嘴6喷出到指定位置。相应的,当燃料喷出后,第四燃料通道521内的压力降低,针阀体51回落使得第四燃料通道521与喷嘴6阻断,喷嘴6停止喷射。第四燃料通道521内的压力降低,随之第三燃料通道32以及燃料腔22内的压力也降低,燃料就能够重新顶起吸油阀4实现燃料进入燃料腔22内。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上述工作过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燃料喷射装置具有四处运动副,驱动活塞2能够在加压油的作用下相对壳体1以及喷油器本体3滑动,吸油阀4在燃料的作用下相对喷油器本体3滑动,针阀体51在燃料的作用下相对针阀座52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有润滑油输入通道33、润滑油回收通道14、润滑油回油腔34以及润滑油流通通道522。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润滑油从润滑油输入通道33进入喷油器本体3后,由于吸油阀4与喷油器本体3配合缝隙与润滑油输入通道33连通,且喷油器本体3与驱动活塞2的配合缝隙与润滑油润滑油输入通道33连通,润滑油输入通道33内的润滑油能够进入吸油阀4与喷油器本体3配合缝隙以及喷油器本体3与驱动活塞2的配合缝隙内;由于润滑油流通通道522和针阀体51与针阀座52的配合缝隙连通,润滑油流通通道522内的润滑油能够进入针阀体51与针阀座52的配合缝隙内。在润滑过程中,由于有润滑油回油腔34的存在,流动的润滑油最后都会回到润滑油回油腔34然后润滑油回收通道14内流出并且进行循环使用。这样上述四处运动副处均有润滑油的存在,运动副缝隙中流动着干净的润滑油,在干净润滑油的冲刷下,脱落的零部件碎屑根本不会保持在运动副缝隙这种微小间隙之中,针阀体51、针阀座52、吸油阀4、驱动活塞2以及壳体1的寿命得以延长,维修更换周期得到延长,选材、加工、维护成本降低,保障了上述部件的精准运动,减小卡滞故障和失效事故发生的可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由于喷油器本体3与吸油阀4的配合缝隙、针阀体51与针阀座52的配合缝隙、驱动活塞2与壳体1的配合缝隙均可能存在燃料泄露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润滑油的压力始终大于燃料的压力,这种油压差就能够起到密封作用,即润滑油能够从润滑油的相关通道内向压力更低的燃料的相关通道内流动,而燃料不能够从压力较低的通道内流向压力较高的润滑油的相关通道。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有可能润滑油渗透到运输燃料的流道或者缝隙内,而不会出现燃料渗透到运输润滑油的流道或者缝隙内。具体来说,燃料不会从针阀体51与针阀座52的配合缝隙向上泄露至润滑油流通通道522内;燃料不会从驱动活塞2与喷油器本体3的配合缝隙进入润滑油回油腔34,燃料也不会从喷油器本体3与吸油阀4的配合缝隙进入润滑油回收通道14。而微量的润滑油,由于不存在燃料的回油管路,润滑油与燃料一起在喷嘴6喷出后参与燃烧。在本实施例中,渗入燃料的润滑油的含量非常少,对整个发动机的碳排放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此,润滑油能够通过润滑油回收通道14进行回收使用,无需设计专用的分离装置,降低了燃料喷射装置的制造和使用成本。
可选的,第一燃料通道12的入口处设有进油管,进油管上设有切换阀,切换阀的多个阀口分别与多种燃料源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切换阀的多个阀口能够与甲醇源、柴油源和氨源相连。通过控制切换阀就能够控制进入燃料喷射装置内的燃料种类,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燃料喷射装置能够使用多种不同的燃料,提升了燃料喷射装置的兼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油器本体3上设有与燃料腔22相连的配合孔35,配合孔35与燃料腔22相连的一端为锥孔,吸油阀4可滑动地配合在配合孔35内且吸油阀4上设有与锥孔配合的锥头部41。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前文所述,燃料从第一燃料通道12进入壳体1,然后通过第二燃料通道31进入喷油器本体3,吸油阀4的承压锥面所受压力足够大时就能够将吸油阀4顶起使得第二燃料通道31与燃料腔22连通。在加压开始时,吸油阀4需要将第二燃料通道31和燃料腔22完全隔绝,在本实施例中,喷油器本体3上用于容纳吸油阀4的配合孔35的一端为锥孔,吸油阀4上设有锥头部41,这种锥形配合结构能够提升吸油阀4对配合孔35的密封效果,从而确保第二燃料通道31与燃料腔22能够完全隔绝,确保了燃料喷射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油阀4的周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凹槽,喷油器本体3上设有吸油限位叉7,吸油限位叉7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一端分叉的限位部,限位部的分叉止抵在限位凹槽的侧壁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吸油阀4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相对喷油器本体3进行滑动,吸油阀4的上设有限位凹槽,喷油器本体3上设有吸油限位叉7能够对吸油阀4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吸油阀4脱离喷油器本体3的现象发生。当然,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吸油限位叉7。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活塞2朝向加压油腔21的顶壁上设有储油槽。可以理解的是,假设驱动活塞2的顶壁是一个简单平面,那么,当驱动活塞2位于最高点位置时,整个顶面平面与壳体1贴合,则通入的加压油对驱动活塞2的作用面积很小,只有油路管径横截面积那么小,推动效果不佳;而本实施例中,在驱动活塞2的顶壁上设有储油槽,顶壁除去储油槽的平面接触壳体1时,加压油可以预先充满储油槽,加压油对驱动活塞2的作用面积就变成了储油槽向顶面的投影面积,可以有力地推动驱动活塞2向下移动,离开最高点位置,从而确保了驱动活塞2能够稳定地压缩燃料腔2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储油槽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此不对储油槽的形状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阀座52上设有密封锥部,喷嘴6的一端设有与密封锥部配合的密封锥孔。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第四燃料通道521内的燃料压力增大到足以克服针阀体51开启的压力时,针阀体51就能够运动到第四燃料通道521与喷嘴6连通的位置,此时燃料就能够从喷嘴6喷出到指定位置。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如果针阀座52与喷嘴6的配合部分密封效果较差,当针阀体51抬起时,燃料就会从针阀座52和喷嘴6的配合间隙泄露,在本实施例中,针阀座52和喷嘴6通过密封锥部和密封锥孔配合,确保了针阀座52与喷嘴6的连接密封性,从而使得当针阀体51抬起时,燃料只能从喷嘴6喷出,而不会从针阀座52与喷嘴6的配合缝隙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油器本体3的下端设有配合槽36;针阀组件5还包括针阀弹性件53和针阀限位件54,针阀限位件54连接在配合槽36的顶壁上,针阀弹性件53套设在针阀限位件54且止抵在针阀体51上。可以理解的是,当燃料喷出后,第四燃料通道521内的压力降低,针阀体51回落使得第四燃料通道521与喷嘴6阻断,喷嘴6停止喷射。本实施例中,增设的针阀弹性件53能够帮助针阀体51回落,从而确保在工作过程中,第四燃料通道521及时与喷嘴6阻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嘴6通过喷嘴定位件8连接在针阀体51上。由此,在安装喷嘴6时可以通过喷嘴定位件8进行定位,确定喷嘴6的安装角度,从而方便将燃料喷射到指定位置。有利地,喷嘴6上海可以安装挡圈,挡圈压紧后就能够避免喷嘴6在喷射燃料的过程中发生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下部与喷油器本体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10。由此,可以避免新燃料泄露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燃料喷射装置还包括联结套筒9,联结套筒9套设在喷油器本体3下端且用于密封连接喷油器本体3和针阀座52。由此,能够提升喷油器本体3和针阀座52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密封性,从而避免润滑油以及燃料泄露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燃料喷射装置还包括套设在壳体1上的缸盖,缸盖与壳体1之间设有抽吸缝隙,壳体1上还设有与抽吸缝隙连通的抽吸通道,缸盖和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20。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主机运转中的振动和热负荷环境下,发生密封不良或者彻底失效的现象,则易燃有毒的燃料向壳体1外部泄漏,泄漏到燃料喷射装置和缸盖之间。由于本实施例中,缸盖与壳体1之间设有抽吸缝隙,壳体1上还设有与抽吸缝隙连通的抽吸通道,可以在抽吸通道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抽吸装置,燃料可以从抽吸缝隙内进入抽吸通道内,然后进入抽吸装置,也就是说,泄漏到壳体1和缸盖之间的缝隙处的燃料能够及时排出系统,减少燃料积聚,防止在高温下酿成的燃烧/爆炸事故发生,防止燃料溢出酿成的中毒事故发生,实现泄漏保护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燃料喷射装置。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料喷射装置包括壳体1、驱动活塞2、喷油器本体3、吸油阀4、针阀组件5、喷嘴6、联结套筒9和缸盖,壳体1上设有安装腔11、第一燃料通道12、加压油通道13以及润滑油回收通道14,安装腔11的一端敞开设置,驱动活塞2可滑动地设在安装腔11内,驱动活塞2与安装腔11的封闭端之间能够限定出与加压油通道13连通的加压油腔21,驱动活塞2限定出燃料腔22,驱动活塞2朝向加压油腔21的顶壁上设有储油槽。喷油器本体3与壳体1及驱动活塞2配合,以封闭安装腔11以及燃料腔22,喷油器本体3内有第二燃料通道31和润滑油输入通道33,第二燃料通道31与第一燃料通道12以及燃料腔22连通,喷油器本体3、驱动活塞2以及壳体1合围成与润滑油回收通道14相连的润滑油回油腔34,吸油阀4可滑动地配合在喷油器本体3内,且用于连通或者阻断第二燃料通道31和燃料腔22,吸油阀4与喷油器本体3的配合缝隙与润滑油输入通道33连通。喷油器本体3上设有与燃料腔22相连的配合孔35,配合孔35与燃料腔22相连的一端为锥孔,吸油阀4可滑动地配合在配合孔35内且吸油阀4上设有与锥孔配合的锥头部41。吸油阀4的周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凹槽,喷油器本体3上设有吸油限位叉7,吸油限位叉7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一端分叉的限位部,限位部的分叉止抵在限位凹槽的侧壁上。喷油器本体3与壳体1的下部与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10。针阀组件5包括针阀体51、针阀座52、针阀弹性件53和针阀限位件54,针阀座52上设有润滑油流通通道522和第四燃料通道521,润滑油流通通道522与润滑油输入通道33以及针阀体51与针阀座52的配合缝隙连通,第四燃料通道521与第二燃料通道31连通,针阀体51可滑动地设在针阀座52内,针阀座52上设有密封锥部,喷嘴6的一端设有与密封锥部配合的密封锥孔。针阀限位件54连接在喷油器本体3下端的配合槽36的顶壁上,针阀弹性件53套设在针阀限位件54且止抵在针阀体51上。针阀座52通过针阀座定位件30连接在喷油器本体3上。喷嘴6通过喷嘴定位件8连接在针阀体51上,喷嘴6被配置为在针阀体51的作用下与第四燃料通道521连通或者阻断,润滑油的压力大于燃料压力。联结套筒9套设在喷油器本体3下端且用于密封连接喷油器本体3和针阀座52。缸盖套设在壳体1上,缸盖与壳体1之间设有抽吸缝隙,壳体1上还设有与抽吸缝隙连通的抽吸通道,缸盖和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20。
本实施例的燃料喷射装置的优点如下:
第一:第一燃料通道12可以通入不同的燃料,使得该燃料喷射装置可以喷射柴油或者甲醇或者氨;
第二:润滑油能够对多处精密配合表面进行润滑,保证了运动件的润滑状况,有利于提高燃料喷射装置使用寿命;
第三:润滑油的压力大于燃料压力,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避免了燃料渗透到运输润滑油的流道或者缝隙内,使得润滑油能够通过润滑油回收通道14进行回收使用,无需设计专用的分离装置,降低了燃料喷射装置的制造和使用成本;
第四:缸盖与壳体1之间设有抽吸缝隙,壳体1上还设有与抽吸缝隙连通的抽吸通道,避免高压易爆气体在缝隙处聚集,避免毒性气体泄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安装腔(11)、第一燃料通道(12)、加压油通道(13)以及润滑油回收通道(14),所述安装腔(11)的一端敞开设置;
驱动活塞(2),所述驱动活塞(2)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安装腔(11)内,所述驱动活塞(2)与所述安装腔(11)的封闭端之间能够限定出与所述加压油通道(13)连通的加压油腔(21),所述驱动活塞(2)限定出燃料腔(22);
喷油器本体(3),所述喷油器本体(3)与所述壳体(1)及所述驱动活塞(2)配合,以封闭所述安装腔(11)以及所述燃料腔(22),所述喷油器本体(3)内有第二燃料通道(31)、润滑油输入通道(33)和第三燃料通道(32),所述第二燃料通道(31)与所述第一燃料通道(12)以及所述燃料腔(22)连通,所述第三燃料通道(32)与所述燃料腔(22)连通,所述喷油器本体(3)、所述驱动活塞(2)以及所述壳体(1)合围成与所述润滑油回收通道(14)的润滑油回油腔(34),所述润滑油输入通道(33)与所述喷油器本体(3)与所述驱动活塞(2)的配合间隙连通;
吸油阀(4),所述吸油阀(4)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喷油器本体(3)内,且用于连通或者阻断所述第二燃料通道(31)和所述燃料腔(22),所述吸油阀(4)与所述喷油器本体(3)的配合缝隙与所述润滑油输入通道(33)连通;
针阀组件(5),所述针阀组件(5)包括针阀体(51)和针阀座(52),所述针阀座(52)上设有润滑油流通通道(522)和第四燃料通道(521),所述润滑油流通通道(522)与所述润滑油输入通道(33)以及所述针阀体(51)与所述针阀座(52)的配合缝隙连通,所述第四燃料通道(521)与所述第三燃料通道(32)连通,所述针阀体(51)可滑动地设在所述针阀座(52)内;
喷嘴(6),所述喷嘴(6)安装在所述针阀座(52)上,所述喷嘴(6)被配置为在所述针阀体(51)的作用下与所述第四燃料通道(521)连通或者阻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本体(3)上设有与所述燃料腔(22)相连的配合孔(35),所述配合孔(35)与所述燃料腔(22)相连的一端为锥孔,所述吸油阀(4)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配合孔(35)内且所述吸油阀(4)上设有与所述锥孔配合的锥头部(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阀(4)的周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凹槽,所述喷油器本体(3)上设有吸油限位叉(7),所述吸油限位叉(7)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一端分叉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分叉止抵在所述限位凹槽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活塞(2)朝向所述加压油腔(21)的顶壁上设有储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阀座(52)上设有密封锥部,所述喷嘴(6)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密封锥部配合的密封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本体(3)的下端设有配合槽(36);
所述针阀组件(5)还包括针阀弹性件(53)和针阀限位件(54),所述针阀限位件(54)连接在所述配合槽(36)的顶壁上,所述针阀弹性件(53)套设在所述针阀限位件(54)且止抵在所述针阀体(5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6)通过喷嘴定位件(8)连接在所述针阀体(5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部与所述喷油器本体(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射装置还包括联结套筒(9),所述联结套筒(9)套设在所述喷油器本体(3)下端且用于密封连接所述喷油器本体(3)和所述针阀座(5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射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壳体(1)上的缸盖,所述缸盖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抽吸缝隙,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与所述抽吸缝隙连通的抽吸通道,所述缸盖和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20)。
CN202210575294.5A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燃料喷射装置 Active CN114922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5294.5A CN114922757B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燃料喷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5294.5A CN114922757B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燃料喷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2757A CN114922757A (zh) 2022-08-19
CN114922757B true CN114922757B (zh) 2023-04-04

Family

ID=82809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5294.5A Active CN114922757B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燃料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275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9016A (ja) * 1999-03-01 2000-09-12 Isuzu Motors Ltd インジェクタ
US6412473B1 (en) * 2000-06-29 2002-07-02 Caterpillar Inc. Rate shaped fluid driven piston assembly and fuel injector using same
JP2005009481A (ja) * 2003-05-22 2005-01-13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弁
US20120205469A1 (en) * 2010-08-16 2012-08-16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Dual Mode Fuel Injector
US20140373806A1 (en) * 2012-01-05 2014-12-25 Deyang Hou Fuel injector for multi-fuel injection with pressure intensification and a variable orifice
CN105927436B (zh) * 2016-05-19 2019-04-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自锁式电磁控制喷油器
CN111810333A (zh) * 2020-08-24 2020-10-23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燃油喷射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2757A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30226C (en) Hydraulically-actuated fuel injector and cartridge
CN101198814B (zh) 用于燃油系统的双止回阀
CA2330724C (en) Gaseous fuel injector having high heat tolerance
CN201679601U (zh) 防内漏分体式柱塞偶件
CN111828203B (zh) 一种船用低速机的燃气喷气阀
CN109404189B (zh) 一种用于低速柴油机的重油电控喷油器
KR20120020056A (ko) 수동 용량 제한 밸브
CN114922757B (zh) 一种燃料喷射装置
CN110761926A (zh) 一种低速机整体式共轨
WO2023098178A1 (zh) 一种低碳燃料喷射装置及发动机
CN109209713B (zh) 一种柱塞装置及内燃机
CN114704410B (zh) 一种双燃料增压喷射装置
CN110685841A (zh) 一种船用低速机多缸组合式高压油泵
CN216841999U (zh) 一种单阀杆双燃料喷嘴偶件
CN109441685A (zh) 船用低速机高压共轨系统
US6138643A (en) Fuel injection device with oil seal
CN211819756U (zh) 一种用于高压力共轨系统的泵油单元
CN210919301U (zh) 一种低速机整体式共轨
US11346313B2 (en) Fuel flow limiter assembly having integral fuel filter and fuel system using same
CN112081673A (zh) 一种双燃料喷射器
CN217272684U (zh) 用于大型油箱之间对接的快插接头
CN116480506A (zh) 喷射装置及发动机
CN219774246U (zh) 一种高效润滑直喷式喷油泵
CN202545080U (zh) 电控高压油泵柱塞偶件
CN218151212U (zh) 一种机械式甲醇燃料喷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