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1376A -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1376A
CN114911376A CN202210613245.6A CN202210613245A CN114911376A CN 114911376 A CN114911376 A CN 114911376A CN 202210613245 A CN202210613245 A CN 202210613245A CN 114911376 A CN114911376 A CN 114911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rea
electrode
sub
touch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32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启兵
吴莹莹
张鹏
周星耀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32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13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1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1376A/zh
Priority to US18/079,217 priority patent/US20230115692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边框区包括多条第一走线和多条第二走线,第一走线通过第一连接端与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走线通过第二连接端与第二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至少位于触控区在第二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端位于触控区在第一方向的同一侧;和/或,至少位于触控区在第一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二子触控电极的第二连接端位于触控区在第二方向的同一侧。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各第一走线和各第二走线之间存在最大的阻抗差,一定程度上防止静电以固定的走线作为释放路径,避免固定的走线被静电击伤,提高了整机的抗静电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式电子产品都不断朝向操作简便、小体积以及大屏幕尺寸的方向迈进,特别是携带式的电子产品对于体积及屏幕尺寸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许多电子产品都整合了触控显示面板,以节省键盘或是操控按键所需的空间,进而扩大屏幕的面积。
现有的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的触控面板设计中,不同位置的触控电极会选择从触控面板的两侧进线,然后在边框区绕线以与柔性电路板连接。可以理解,远离柔性电路板一侧进线的绕线其长度较长,阻抗较大,靠近柔性电路板一侧进线的绕线则长度较短,阻抗较小。然而,上述的触控面板设计在遇到大静电时,由于各绕线的阻抗差异较大,会优先击伤阻抗较小的绕线,导致整机的抗静电能力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以平衡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的绕线的阻抗,避免阻抗差异过大引起整机抗静电能力下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和围绕所述触控区的边框区,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绝缘;
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多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边框区包括多条第一走线和多条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走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二走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至少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侧;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第二子触控电极,至少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同一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将至少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侧;和/或,将至少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同一侧,使得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中,位于中间位置且与所有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同一侧,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中,位于中间位置且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连接端设置在同一侧,可以至少避免第一触控电极对应连接的第一走线存在最大的阻抗差,至少避免第二触控电极对应连接的第二走线存在最大的阻抗差,由此来减小触控面板中走线的阻抗差异,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静电以固定的走线作为释放路径,也由此避免固定的走线被静电击伤,改善了触控面板的触控不良问题,提高了整机的抗静电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的触控面板设计会存在整机抗静电能力差的问题。具体地,图1是现有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式示意图,参考图1,现有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100和围绕触控区100的边框区200,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11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12,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绝缘。另外,边框区200包括多条第一走线21和多条第二走线22(图中以虚线进行示意,并非表示第二走线22存在断点),第一触控电极11包括第一连接端101,第二触控电极12包括第二连接端102,第一走线21通过第一连接端101与第一触控电极11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走线22通过第二连接端102与第二触控电极12一一对应电连接。
在如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中,示例性地,共包括8条第一触控电极11和8条第二触控电极12,该两种触控电极相互交叉,从而构成互电容的触控结构。其中,以第一触控电极11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12为触控感测电极为例,图中以T0-T7表示8条第一触控电极11,以R0-R7表示8条第二触控电极12,当向一条第一触控电极11(例如T4)输入触控驱动信号后,在某一第二触控电极12(例如R4)接收到与其他第二触控电极12不同的电信号时,即可认为该第二触控电极12(例如R4)上接收到感测信号,则表示该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T4和R4)相交点附近的区域存在触控动作,也即通过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之间形成的电容,可以反馈触控信号,确定触控位置,以此可以触发相应的触控指令。基于以上的驱动原理,对于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均需要设置走线与触控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连接,一方面通过走线向第一触控电极11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另一方面,通过走线接收第二触控电极12反馈的触控感测信号。一般而言,连接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走线会设置在边框区200,而且,一般会按照与触控电极连接的连接端口在边框区200上均分的形式进行设计来排布走线。换言之,如图1所示,会将一半的第一触控电极11(即T0-T3)从下侧引出第一走线21,另一半的第一触控电极11(即T4-T7)从上侧引出第一走线21,同时会将一半的第二触控电极12(即R0-R3)从左侧引出第二走线22,另一半的第二触控电极12(即R4-R7)从右侧引出第二走线22。此时,在边框区200中,与触控电极连接的连接端口会均分地处在四个区域。以第一触控电极11上与第一走线21连接的连接端口为第一连接端101,以第二触控电极12上与第二走线22连接的连接端口为第二连接端102,由此,T0-T3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01、R0-R3连接的第二连接端102、T4-T7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01和R4-R7连接的第二连接端102则均匀分布在边框区200的不同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上下侧和左右侧主要取决于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延伸方向,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中均分的两部分触控电极与走线连接的端口实质上会布置在触控电极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第一触控电极11沿纵向延伸时,则两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11会分别从上下两侧引出走线,第二触控电极12沿横向延伸,则两部分的第二触控电极12会设置分别从左右侧引出走线。
当然,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设置,仅为示例的一种现有设计,在其他触控电极设置中,存在相同的设计规律,即会将同一种触控电极划分为两部分,该两部分触控电极与走线的连接端口会布置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两侧,使得边框区中与触控电极连接的连接端口均分地处在四个区域。
然而,上述的现有设计中,由于需要将走线与触控驱动芯片连接,一般会在触控面板的边框区设置接入区(图中未示出),即,与触控电极连接的走线会汇总延伸至该接入区,通过在接入区绑定柔性线路板以与触控驱动芯片连接。下面以图1为例,假设接入区设置在上侧,可以理解,T4-T7(尤其T4)对应的第一连接端101距离上侧的接入区较近,其对应的第一走线21的长度较短,阻抗较小。相反,T0-T3(尤其T3)对应的第一连接端101距离上侧的接入区较远,其对应的第一走线21的长度较长,阻抗较大。由此可知,由于现有的关于第一连接端101的位置设计问题,导致T4对应的第一走线21最短,阻抗最小,T3对应的第一走线21最长,阻抗最大。换言之,连接第一触控电极11的各条第一走线21的阻抗存在明显的区别,由此导致在遇到静电的情况下,其更容易且会更多地从阻抗最小的T4对应的第一走线21上释放,极大概率会损伤到T4对应的第一走线21,导致触控面板的触控不良问题,使得整机抗静电能力下降。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和围绕触控区的边框区,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绝缘;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边框区包括多条第一走线和多条第二走线,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第二连接端,第一走线通过第一连接端与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走线通过第二连接端与第二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相交,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至少位于触控区在第二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端位于触控区在第一方向的同一侧;和/或,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电极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相交,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为第二子触控电极,至少位于触控区在第一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二子触控电极的第二连接端位于触控区在第二方向的同一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将至少位于触控区在第二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端位于触控区在第一方向的同一侧;和/或,将至少位于触控区在第一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二子触控电极的第二连接端位于触控区在第二方向的同一侧,使得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中,位于中间位置且与所有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同一侧,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中,位于中间位置且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连接端设置在同一侧,可以至少避免第一触控电极对应连接的第一走线存在最大的阻抗差,至少避免第二触控电极对应连接的第二走线存在最大的阻抗差,由此来减小触控面板中走线的阻抗差异,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静电以固定的走线作为释放路径,也由此避免固定的走线被静电击伤,改善了触控面板的触控不良问题,提高了整机的抗静电能力。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100和围绕触控区100的边框区200,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11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12,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二触控电极12绝缘。多条第一触控电极11沿第一方向1延伸,沿第二方向2依次排列;多条第二触控电极12沿第二方向2延伸,沿第一方向1依次排列;其中,第一方向1与第二方向2相交。边框区200包括多条第一走线21和多条第二走线22,第一触控电极11包括第一连接端101,第二触控电极12包括第二连接端102,第一走线21通过第一连接端101与第一触控电极11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走线22通过第二连接端102与第二触控电极12一一对应电连接。
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1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为第一子触控电极111,至少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和/或,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电极12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为第二子触控电极122,至少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同一侧。
其中,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的含义实质是指两种延伸方向不同的触控电极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此时为保证两触控电极之间相互绝缘,一般需要在相交出设置跨桥结构。另外还值得说明的是,此处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主要是针对触控区100内的相交的情况,对于将触控电极延伸至边框区实现相交的情况此处暂不做介绍。
首先,示例第一方向1为列方向,第二方向2为行方向,第一方向1和第二方向2相互垂直。在此基础上,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可分别作为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实现触控操作,此处不再赘述。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端101表示边框区200的第一走线21与第一触控电极11连接的连接端口,第二连接端102表示边框区200的第二走线22与第二触控电极12连接的连接端口。第一连接端101的位置代表了第一触控电极11引出第一走线21的位置,第二连接端102的位置代表了第二触控电极12引出第二走线22的位置。
如图2所示,由于该触控面板呈圆形,在第二方向2即行方向上排列且靠近边缘位置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长度,小于靠近中间位置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长度;在第一方向1即列方向上靠近边缘位置的第二触控电极12的长度,小于靠近中间位置的第二触控电极12的长度。由此,导致一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11(T0、T1、T6和T7)未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一部分的第二触控电极12(R0、R1、R6和R7)未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而在第一方向1即列方向上排列且靠近中间位置的第二触控电极12(T2、T3、T4和T5)由于长度较长,会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在第二方向2即行方向上排列且靠近中间位置的第一触控电极11(R2、R3、R4和R5)也由于长度较长,会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为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为第二子触控电极122,并且限定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中处于触控区100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第一方向1上的同一侧,和/或,限定第二子触控电极122中处于触控区100中间位置的第二子触控122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第二方向2上的同一侧,实质是对排列在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和排列在中间位置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走线引出位置进行限定。
具体地,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实际上是触控区100中依次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中,位于最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换言之,由于触控面板呈圆形,位于最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也可以理解为长度最长的相邻的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以图2所示触控面板为例,则是指T3和T4。该长度最长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特殊之处在于,当该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分别在第一方向1上的两侧引出第一走线21时,可参考图1,T3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下侧,T4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上侧时,则该两条第一走线21会具有该触控面板所有走线中最大的长度差,也即具有最大阻抗差。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此长度最长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设置位于同侧,也即走线从同一侧引出,可以避免该两条走线形成最大阻抗差。对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而言,其对应连接的所有第一走线21之间的最大阻抗差会有所降低,由此可减小触控面板中第一走线的阻抗差异。
更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中间位置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即长度最长的相邻的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连接端位于同侧,例如均设置在靠近接入区的一侧或者均设置在远离接入区的一侧,对于设置在靠近接入区的一侧而言,该两个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连接端对应的走线会被边框区中其他的走线所包围,也即该两个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对应走线会设置在内侧;而对于设置在远离接入区的一侧而言,该两个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连接端对应的走线会围绕边框区其他的走线,也即该两个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对应走线会设置在外侧。然而,现有技术中将该两条相邻且长度最长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连接端分别设置在两侧,则其对应的走线会在边框区的不同位置延伸,导致该两条走线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包括长度上的明显差异,进而导致阻抗上的明显差异。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长度最长的相邻的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连接端位于同侧,可以保证对应的走线布线基本一致,可以避免对应两条走线的长度存在明显差异,从而避免了依次排列的各第一触控电极对应走线的阻抗发生明显差异,使得各走线的抗静电能力不会发生突变,避免由于部分相邻走线抗静电能力差异明显引起的整体抗静电能力差的问题。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长度最长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连接端设置于同侧,尤其是将其均设置在靠近接入区的一侧,可以保证对应的走线被边框区中其他的走线所包围,对于各依次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而言,阻抗最小的走线会被其他走线保护,从而能够保证整体的抗静电能力,降低抗静电风险。
此外,位于中间位置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长度最长,也即其负载最大。负载最大的该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从图形上来看,需要设置最多的跨桥结构,而跨桥结构又是抗静电能力最薄弱的地方,因此,该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抗静电能力的优化和改善是改善了整体静电风险的最短板,能够使得整体抗静电能力最大化的提升。而从功能性角度来看,位于中间位置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长度最长,与其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12数量也就最多,电容的负载更大,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瞬时电流最大。负载最大的触控电极在相同的阻抗差异的时候更加容易发生风险,因此从该角度来说,该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抗静电能力也能够最大化的提升整个触控系统的抗静电能力。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长度最长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连接端设置于同侧,可以使该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弥补抗静电能力差的问题,从整体上改善走线的抗静电能力问题。
同理可知,对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即列方向上排列且位于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而言,将其连接的第二连接端102设置在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同一侧,同样能够避免两条第二走线22形成最大阻抗差,对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而言,其对应连接的所有第二走线22之间的最大阻抗差会有所降低,由此可减小触控面板中第二走线的阻抗差异。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减少第一走线和/或第二走线的阻抗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静电以固定的走线作为释放路径,也由此可避免固定的走线被静电击伤,改善触控面板的触控不良问题,提高整机的抗静电能力。
此处需要补充的是,考虑到第一触控电极11在触控面板上的相对位置并非绝对,最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实际情况会存在不同。位于最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可以是位于正中位置的一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以及与其相邻的一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也可以是位于中心线两侧且与中心线距离最近的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由上可知,对于位于最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当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分别均匀且对称地排布在触控面板上时,对于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同理,触控电极的数量一定程度会决定最中间位置相邻两条触控电极的实际情况。可以想象,当触控电极的数量为奇数时,则存在一条触控电极位于正中位置,最中间位置的相邻两条触控电极即表示正中位置的一条触控电极和与其相邻的一条触控电极;当触控电极的数量为偶数时,则正中位置并不会存在触控电极,最中间位置的相邻两条触控电极即表示位于中心线两侧且距离中心线最近的两条触控电极。
基于上述最中间位置相邻两条触控电极的情况分子,继续参考图2,可选地,存在N1条第一触控电极11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存在M1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N1为正偶数,且N1和M1满足:M1>N1/2;和/或,存在N2条第二触控电极12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存在M2条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同一侧,N2为正偶数,且N2和M2满足:M2>N2/2。
首先,该方案实质是提供了有关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以及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第二连接端102的设置方案,其中涉及到第一连接端101设置在同一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具体选择,以及第二连接端102设置在同一侧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整体布局。以纵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为例,当存在正偶数条第一触控电极11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时,也即其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数量为正偶数,则位于中间位置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实质应为中心线两侧且距离中心线最近的两条第一触控电极11,即T3和T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两条第一触控电极11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01设置在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即列方向上的同一侧,图中示例为T3和T4的连接端位于上侧。在此基础上,也可考虑将其他的部分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与该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一样设置在同一侧。具体地,可考虑将位于中心线同一侧的所有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图中以T4及其右侧的所有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为例)的第一连接端101设置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即上侧)。同时,由于T3的连接端也与T4一样设置于上侧,且还可以设置T3左侧的部分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上侧。因此,第一连接端101位于上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应至少包括T3及其右侧的所有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其中,T3右侧的所有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实质上为一半数量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由此,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数量(M1),应至少比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总数量(N1)的一半多一个。如图2所示,T0和T1以及T6和T7未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而只有T2-T5共4个第一触控电极11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也即T2-T5均为第一子触控电极111,那么,T2-T5共4个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中至少3个第一子触控电极111(T3-T5)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上侧,也即可得N1和M1存在数量关系为:M1>N1/2。上述仅以纵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11作为示例,该数量关系同样适用于横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12,即,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同一侧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数量(M2),应至少比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数量(N2)的一半多一个,即M2>N2/2。
需要说明的是,以纵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为例,设置上述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数量关系的方案,实质是将大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第一连接端101置于同一侧,由此可知,位于同一侧的第一触控电极11连接的第一走线21相对位于两侧的情况而言,其长度差距较小,阻抗差异较小,在大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同一侧的基础上,能够使各第一走线21之间的阻抗差异减小,对防止静电以固定走线释放同样具有积极效果。对于第二触控电极亦然,此处不再赘述。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还可选地,存在N1条第一触控电极11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存在M1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N1为正奇数,且N1和M1满足:M1≥(N1+1)/2;和/或,存在N2条第二触控电极12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存在M2条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同一侧,N2为正奇数,且N2和M2满足:M2≥(N2+1)/2。
此处同样以纵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为例,当存在正奇数条第一触控电极11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时,也即其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数量为正奇数,则位于中间位置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实质为中心线上的一条第一触控电极11和与其相邻的一条第一触控电极11(示例为T4和T5),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两条第一触控电极11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01设置在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即列方向上的同一侧,图中示例T4和T5的连接端位于上侧。在此基础上,也可考虑将其他的部分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与该两条第一触控电极11一样设置在同一侧。具体地,可考虑将位于中心线同一侧的所有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图中以T4右侧的所有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为例)的第一连接端101设置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即上侧)。同时,由于T4的连接端同样设置于上侧,且还可以设置T4左侧的部分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上侧。因此,第一连接端101位于上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应至少包括T4及其右侧的所有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其中T4及其右侧的所有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之和,实质上等于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加一之后的一半。由此,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数量(M1),应至少等于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总数量(N1)加一后的一半,如图所示,T0和T1以及T7和T8未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而只有T2-T6共5个第一触控电极11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也即T2-T6均为第一子触控电极111,那么,T2-T6共5个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中至少3个第一子触控电极111(T4-T6)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上侧,也即可得,N1和M1存在数量关系为:M1≥(N1+1)/2。同理,该数量关系同样适用于横向延伸第二触控电极12,即,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同一侧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数量(M2),应至少等于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数量(N2)加一后的一半,即M2≥(N2+1)/2。
同理,无论正偶数条第一触控电极11或正奇数条第一触控电极11,上述两方案的目的均是尽可能多地将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设置在同一侧,以此使各第一走线21之间的阻抗差异减小,对防止静电以固定走线释放产生积极效果,对于第二触控电极亦然,此处同样不再赘述。
如图2中包括8条第一触控电极和8条第二触控电极,以及图3中包括7条第一触控电极和7条第二触控电极仅为示例,其中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连接端的位置同样为一种示例。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当除中间位置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外,触控面板上还包括其他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外,还可将其他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与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一样,连接端设置在同侧。换言之,除图2所示将T3-T7设置在上侧外,还可将T2的连接端翻转至上侧。如图2和图3实质上是分别以8×8和7×7的触控电极阵列作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设置9×9的触控电极阵列。本发明实施例针对7×7、8×8和9×9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连接端的位置提供了详细的设计方案,详见表1。
表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触控面板连接端位置的设计方案。
Figure BDA0003672614710000171
Figure BDA0003672614710000181
下面以第一触控电极设计5+2和第二触控电极设计5+2为例对该表1的连接端位置设计方案进行解释,参考图3,第一触控电极设计5+2表示该7×7的触控面板中5个第一触控电极的连接端位于上侧,即T2-T6的连接端位于上侧;2个第一触控电极的连接端位于下侧,即T0和T1的连接端位于下侧;第二触控电极设计5+2表示该7×7的触控面板中5个第二触控电极的连接端位于左侧,即R0-R4的连接端位于左侧,2个第二触控电极的连接端位于右侧,即R5-R6的连接端位于右侧。由此,如图2所示触控面板的连接端设计实质为第一触控电极设计5+3和第二触控电极设计5+3;如图4所示触控面板的连接端设计实质为第一触控电极设计6+2和第二触控电极设计5+3。
另外还想说明的是,上述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数量均为正偶数,或图3实施例中,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数量均为正奇数,主要是考虑其适用在圆形等中心对称的触控面板上,因而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数量相等。当然,实际应用中会存在不同的场景,例如触控面板呈长宽不等的矩形或类矩形形状时,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数量可不相等,因此,也可存在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数量为正偶数且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数量为正奇数的情况,或者,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数量为正奇数且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数量为正偶数的情况。在此类应用场景下,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的连接端的设置,仍可分别单独依据上述的数量关系进行设计,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数量并不存在相互的绑定关系。示例性地,也可存在以下两种设置方案:
存在N1条第一触控电极11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存在M1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N1为正偶数,且N1和M1满足:M1>N1/2;存在N2条第二触控电极12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存在M2条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同一侧,N2为正奇数,且N2和M2满足:M2≥(N2+1)/2。
存在N1条第一触控电极11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存在M1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N1为正奇数,且N1和M1满足:M1≥(N1+1)/2;存在N2条第二触控电极12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存在M2条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同一侧,N2为正偶数,且N2和M2满足:M2>N2/2。
可以理解,上述均是对于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的连接端的位置的设计方案,对于未与所有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和未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其连接端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同样给出了具体方案。继续参考图2和图3,可选地,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1未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且未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为第三子触控电极113;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电极12未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未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为第四子触控电极124。在第二方向2上位于触控区100中心轴第一侧的第三子触控电极113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第一侧,在第二方向2上位于触控区100中心轴第二侧的第三子触控电极113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第二侧。在第一方向1上位于触控区100中心轴第一侧的第四子触控电极124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第二侧,在第一方向1上位于触控区100中心轴第二侧的第四子触控电极124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第一侧。
以图2为例,未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11即第三子触控电极113为T0和T1以及T6和T7,未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12即第四子触控电极124为R0和R1以及R6和R7。对于纵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11而言,其中的第三子触控电极113(T0和T1与T6和T7)实际上分布在纵向中心轴(图中未示出)的两侧,以左侧为第一侧为例,则位于左侧的第三子触控电极113(T0和T1)的第一连接端101可设置在第一方向1即列方向上的第一侧(下侧),位于右侧的第三子触控电极113(T6和T7)的第一连接端101可设置在第一方向1即列方向上的第二侧(上侧)。换言之,在行方向位于纵向中心轴两侧的第三子触控电极113的第一连接端101可选择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侧。同理,对于横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12而言,其中的第四子触控电极124(R0和R1与R6和R7)实际上分布在横向中心轴(图中未示出)的两侧,继续以下侧为第一侧为例,则位于下侧的第四子触控电极124(R6和R7)的第二连接端102可设置在第二方向2即行方向上的第二侧(右侧),位于上侧的第四子触控电极124(R0和R1)的第二连接端102可设置在第二方向2即行方向的第一侧(左侧)。换言之,在列方向位于横向中心轴两侧的第四子触控电极124的第二连接端102可选择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
需要注意的是,在单独考虑第三子触控电极或第四子触控电极的连接端位置时,T0和T1的第一连接端101与T6和T7的第一连接端101可以自由设置在上下两侧,R0和R1的第二连接端102与R6和R7的第二连接端102可以自由设置在左右两侧。但是,若以触控面板整体考虑,第三子触控电极113和第四子触控电极124的连接端则存在相互限制。如上所述,在R0和R1连接端设置在左侧且R6和R7连接端设置在右侧的基础上,T0和T1连接端则需要设置在下侧,T6和T7连接端则需要设置在上侧。或者,在R0和R1连接端设置在右侧且R6和R7连接端设置在左侧的基础上,T0和T1连接端则需要设置在上侧,T6和T7连接端则需要设置在下侧。此方案主要是因为第三子触控电极并非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第四子触控电极并非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相交,对于第四子触控电极R0和R1而言,其实质上未与第三子触控电极T0、T1、T6和T7相交,当将在列方向上位于上侧的R0和R1的连接端设置在左侧时,R0和R1的连接端实际上是占据了触控区100左上侧的边缘区域,对于在行方向上位于左侧的T0和T1,则仅能将T0和T1的连接端设置在下侧,也即,其连接端设置在触控区100左下侧的边缘区域。此时,R0和R1的连接端与T0和T1的连接端不会同时占用触控区100的左上侧区域,可以避免R0和R1以及T0和T1在边框区对应的走线在布线上产生冲突,使得同一区域仅布置同一中走线即可,使得布线更为简单。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也可选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1未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且未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为第三子触控电极113;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电极12未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且未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为第四子触控电极124。在第二方向2上位于触控区100中心轴两侧的第三子触控电极113的第一连接端101均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在第一方向1上位于触控区100中心轴两侧的第四子触控电极124的第二连接端102均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同一侧。
在此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未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11即第三子触控电极113包括T0、T1、T6和T7,其中T0和T1与T6和T7在行方向上分别位于纵向中心轴的两侧,将该四条第三子触控电极113的第一连接端101设置在同一侧(上侧),目的是避免不同位置的第三子触控电极113对应的第一连接端101分布在上下两侧,可以理解,连接端位于同一侧的各第三子触控电极113对应的第一走线21在边框区200绕线距离差距较小,也即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各第三子触控电极113对应的第一走线21的长度差异,进而避免了各第一触控电极11对应的第一走线21存在较大的阻抗差异,由此也能够防止静电以固定的走线作为释放路径,避免固定的走线被静电击伤,同样能够改善触控面板的触控不良问题,提高整机的抗静电能力。同理,对于横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而言,未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12即第四子触控电极124包括R0、R1、R6和R7,其中R0和R1与R6和R7在列方向上分别位于横向中心轴的两侧,将该四条第四子触控电极124的第二连接端102设置在同一侧(左侧),目的是避免不同位置的第四子触控电极124对应的第二连接端102分布在左右两侧,由此,设置在同侧的第四子触控电极124对应连接的第二走线22的长度差异不会太大,同样能够避免各第二走线22存在较大的阻抗差异,有助于改善整机的抗静电能力。
继续参考图5,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可设置存在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端101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102相邻,且相邻的第一连接端101和第二连接端102对应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并行延伸。
其中,如图5所示,将第三子触控电极113的第一连接端101均设置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同时将第四子触控电极124的第二连接端102均设置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同一侧,会导致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部分连接端同时处于触控区100边缘的同一区域,例如R0和R1的连接端与T0和T1的连接端同时占用触控区100的左上侧区域。考虑到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延伸方向不同,与其分别连接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的延伸方向也会存在区别。然而在此实施例中,将相邻的第一连接端101和第二连接端102对应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设置为并行延伸,可以避免边框区布线杂乱的问题,防止R0和R1以及T0和T1在边框区200对应的走线在布线上产生冲突。如图5所示,R0、R1、T0和T1对应连接的两条第一走线21和两条第二走线22,实质上是并行延伸且交替排布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考虑对相邻的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的线宽及线距进行设计,以避免相互之间的信号干扰问题等。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存在交替排布的情况,而并非某一区域均排布同一种走线的情况,并且由于走线需延伸汇总至接入区(图中未示出),通过接入区上绑定焊盘和柔性线路板连接的触控芯片的引脚,需要基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需的触控信号,考虑分别向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或触控感应信号,也即需要对触控驱动芯片的引脚配合触控面板上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排布进行设计,此处不做过多限制。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与图5不同之处在于,边框区200还设置包括至少一条信号屏蔽线23,信号屏蔽线23位于相邻的第一连接端101和第二连接端102分别对应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之间。
此处信号屏蔽线23实质上为电位固定的走线,其可以连接固定电位,即接收固定电位信号,主要目的是对相邻的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之间的分隔,避免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上传输的不同类型的触控信号之间的干扰,起到信号屏蔽的作用。信号屏蔽线23材质可选与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的材质相同,且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备,以避免增加工艺流程,节省成本。当然,也可以出于改善信号屏蔽性能的目的,选择采用不同的材料制备,此处不做过多限制。
继续参考图6,另外还可选地,信号屏蔽线23的线宽D3小于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的线宽D1和D2。其中,走线的线宽是指走线在垂直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走线的宽度一定程度影响走线的阻抗性能。可以理解,一方面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需要传输触控信号,其阻抗大小影响了触控信号在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上的压降问题;另一方面,走线的线宽也会影响所在的边框区的宽度,影响窄边框产品设计。因此,综合三种走线,将信号屏蔽线23的线宽设置小于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的线宽,可以即避免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线宽过窄而增加触控信号的压降,防止触控信号感应不良的问题,还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边框区过多,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增加屏占比。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选地,第一走线21与第二走线22在垂直触控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位于不同膜层,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所在膜层之间设置有信号屏蔽层230,信号屏蔽层230分别与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绝缘。
首先参考图5所示,将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部分连接端同时处于触控区100边缘的同一区域,例如R0和R1的连接端与T0和T1的连接端同时占用触控区100的左上侧区域,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之间存在信号干扰问题,同时由于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并行延伸,也会导致此区域走线占据的总宽度过大,影响此处窄边框设计。而如图7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并非处于同一膜层,可以想见,将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分别由第一连接端101和第二连接端102延伸至接入区时,两走线可在其所在膜层自由延伸,而不受另一种走线的限制,故而可以减少走线在此区域的排布总宽度,有助窄边框设计。而且,在该两种走线所在膜层之间设置信号屏蔽层230,同样可以起到屏蔽信号干扰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信号屏蔽层230可以是金属层,该金属层连接固定电位实现信号的屏蔽。当然,也可以仅仅是膜层较厚的绝缘层,利用相对较厚的距离,实现两层走线层之间的信号屏蔽,此处不做过多限制。
如上各实施例中所述,以第三子触控电极为例,由于其未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相交,在设计时第一连接端的位置需要兼顾第二连接端的设置位置,以避免设置在触控区的同一边缘区域,即会受到第二连接端的限制。而对于第一子触控电极而言,由于其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相交,在满足本发明核心方案的基础上,在设计第一连接端时其位置可以自由设置在上下两侧,也即可以自由进行翻转,例如除图2所示将T3和T4连接端设置在上侧外,也可将其连接端设置在下侧,其均能避免T3和T4的连接端位于不同侧导致的第一走线之间存在最大长度差的问题,也即可以避免第一走线之间存在最大阻抗差,改善整机抗静电能力。对于第二触控电极亦然,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除考虑静电的问题外,也需考虑走线上触控信号的传输性能,可以理解,走线上阻抗越大,触控信号在走线上传输所受到的压降越大,从而会影响触控信号的精确度,进而影响触控性能。因此,在对连接端的位置设置时,不仅要考虑各走线之间的最大阻抗差的问题,也需要考虑连接端位置对各条走线本身的阻抗值的影响。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可选地,边框区200包括接入区210,接入区210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上的第一侧,至少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第一侧。
此时,以第一方向1的第一侧为上侧为例,则表示接入区210设置在触控区100的上侧,对应地,处于中间位置的相邻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也即长度最长的相邻两条第一触控电极11,在该实施例中其第一连接端101实质上设置在接入区210所在的一侧,由此,第一连接端101与接入区210距离较近,第一走线21的延伸长度相对较短,因此可以避免此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第一走线21的阻抗过大,因而能够保证此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11能够更准确地接收或反馈触控信号,保证触控性能。换言之,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将在第二方向2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设置位于接入区210所在的一侧,即靠近接入区210的一侧。此时,除上述可以改善该两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对应走线的抗静电差异,提高抗静电能力外,对于设置在边框区内的接入区而言,其主要用于设置焊盘以连接走线,显然,将该两条第一子触控弄电极111的连接端设置在靠近接入区210,可以将走线直接与焊盘相连,从而避免其在边框区其他位置延伸,节省了边框区的面积,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实施例中,由于接入区210设置在上侧,故而对于横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12而言,将其与第二走线22连接的连接端设置在左侧或右侧,对第二走线22的长度影响并不明显,也即对第二走线22的阻抗影响较小。故而在此处实施例中,可选对第二连接端102的位置不做任何限定,其可以是如图8所示将第二连接端102部分设置在左侧,部分设置在右侧,以此保证左右两侧的边框区走线数量相差不大,保证左右两侧边框区的均匀。当然,图8所示的第二连接端102的设置方式仅为示例,其设置方式更为自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实际需求单独设计,此处并非限制。
还想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接入区设置位于触控区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侧,例如左侧,而至少位于触控区在第一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第二子触控电极,即长度最长的相邻两条第二触控电极,其第二连接端可同样设置位于触控区在第二方向的第一侧,即左侧。此时,此部分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连接端距离接入区更近,第二连接线的延伸长度更短,能够保证此部分第二触控电极能够更准确地反馈或接收触控信号,保证触控性能。并且,对于第一触控电极而言,由于其沿纵向延伸,第一连接端设置在上侧或下侧对于与其连接的第一走线的长度并无明显影响,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第一连接端进行自由设计,此处同样不做限制。
继续参考图8,进一步可选地,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上第二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对应的至少部分第一走线21的线宽D1’,大于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上第一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对应的第一走线21的线宽D1”。
其中,基于接入区210设置在第一方向1的第一侧即上侧,且中间的部分第一子触控走线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也设置在上侧,因此,第一连接端101位于上侧边框区200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连接的第一走线21不仅延伸长度较短,其数量也相对较多。而第一连接端101位于下侧的边框区200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数量较少,其连接的第一走线21的延伸长度相对较长。在此实施例中,将连接端在第一方向1上第二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对应的至少部分第一走线21的线宽D1’,设置大于连接端在第一方向1上第一侧的第一连接端101对应的第一走线21的线宽D1”,实质上是将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对应的第一走线21中,由接入区210同侧引出的第一走线21设置相对较窄,而将由接入区210相对一侧引出的第一走线21设置相对较宽,一方面将上侧较多数量的第一走线21设置地更窄,有利于减小上侧边框区的宽度;另一方面,将下侧延伸长度较长的第一走线21设置地更宽,有利于减小由下侧引出的第一走线的阻抗,减少此处第一走线21对触控信号的影响。综合而言,通过减小第一子触控电极对应第一走线中由上侧边框区引出的第一走线的线宽,或增加由下侧边框区引出的第一走线的线宽,能够进一步均衡第一走线之间的阻抗差异,避免第一走线之间的阻抗差过大而导致形成固定的静电释放路径,同时还能对上下侧边框区的宽度进行均衡,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窄边框的设计。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当边框区包括接入区,接入区位于触控区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时,还可选位于触控区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侧的第一连接端对应的至少部分第一走线的线宽,大于位于触控区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的第一连接端对应的第一走线的线宽。
如上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对于已确定接入区位置例如上侧的触控面板,还可在不区分第一走线与何种第一触控电极连接的基础上,选择将由下侧引出的部分或所有第一走线(图中示例包括T0和T1对应的第一走线)的线宽设置相对较宽(以粗实线表示),而将由上侧引出的所有或部分第一走线(图中示例包括T2-T7对应的第一走线)的线宽设置相对较窄(以细实线表示),以此避免由下侧引出的且延伸长度较长的第一走线的阻抗过大,以及避免由上侧引出的且延伸长度较短的第一走线的阻抗过小,从而平衡各第一走线之间的阻抗差,进一步达到防止静电以固定的走线作为释放路径,避免固定的走线被静电击伤的目的,改善触控面板的触控不良问题,提高整机的抗静电能力。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存在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端101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102相邻,边框区200还包括至少一条信号屏蔽线23和/或接地线24(图中以同一条走线代表信号屏蔽线23或接地线24),信号屏蔽线23和/或接地线24位于相邻的第一连接端101和第二连接端102分别对应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之间。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在边框区200中设置信号屏蔽线23以及接地线24,该两种走线可选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之间。其中,信号屏蔽线23的作用是将相邻的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进行分隔,避免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上传输的不同的触控信号之间的干扰。而接地线24是指与地端连接的走线,接地线24可以是与触控区100中的电路连接的走线,负责向触控区100中的电路提供接地信号,当然也可以仅仅是提供静电释放路径的走线,面板内可能存在的静电可由该接地线24释放至地端。
继续参考图9,进一步地,边框区200包括接入区210,接入区210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第一侧;令边框区200中位于第一方向1上第二侧且相邻的第一连接端101和第二连接端102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201,边框区200中其他区域为第二区域202。可选地,位于第一区域201中的至少部分信号屏蔽线23和/或接地线24的线宽D3’和D4’,大于位于第二区域202中的信号屏蔽线23和/或接地线24的线宽D3”和D4”。
其中,第一区域201本质上是指第一方向1上远离接入区210一侧且未设置第一连接端101和第二连接端102的区域,也即未设置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的区域,由此,对于此空闲区域可布置信号屏蔽线23或接地线24。需要说明的是,图中信号屏蔽线23或接地线24的设置位置、延伸长度连接关系等均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此处并非限制。并且,由于此区域面积相对较大,故而对于此区域的走线可特殊设计。此实施例中将该第一区域201中的信号屏蔽线23或接地线24的线宽设置较宽,对于此处的信号屏蔽线23或接地线24而言,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小其阻抗,对于替代第一走线或第二走线作为静电释放路径而言,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避免触控功能受静电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中的信号屏蔽线23或接地线24虽然具有线宽差距,但其可以是同一条信号屏蔽线23或接地线24,即同一条走线同时在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中延伸,且在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两个区域中呈现不同的线宽。当然,对于该两个区域中各自独立设置的信号屏蔽线23或接地线24,上述的线宽差距设计同样适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将位于中间区域的相邻两条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同侧,本质是将第一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走线中可能存在最大阻抗差两条第一走线设置在同侧,以避免各第一走线之间存在最大的阻抗差。在此基础上,对于其他可能存在较大阻抗的第一走线,也可选设置在同一侧,以此尽可能减小各第一走线之间的阻抗差。因此,对于其他可能存在较大阻抗且可设置在同侧的第一走线的选择,或者而言,对于阻抗相对较小且可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一走线的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中也提供了相关的方案。
继续参考图2和图4,可选地,令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最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第一方向1的第一侧;第一连接端101位于第一方向1的第二侧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中,对应电连接的电阻值最小的第一走线21的电阻值为R0;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最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对应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1的电阻值为R1;第一连接端101连接位于第一方向1的第二侧的第一触控电极11对应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1的电阻值R2满足:|R2-R1|/|R0-R1|<7.8/5.8,R0≤R2。和/或,令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上最中间位置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第二方向2的第一侧;第二连接端102位于第一方向1的第一侧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中,对应电连接的电阻值最小的第二走线22的电阻值为R0’;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上最中间位置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走线22的电阻值为R1’;第二连接端102连接位于第二方向2的第一侧的第二触控电极12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走线22的电阻值R2’满足:|R2’-R1’|/|R0’-R1’|≤7.8/5.8,R0’≤R2’。
下面继续以纵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为例进行解释。首先,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最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实际情况,取决于第一触控电极11的数量,当第一触控电极11的数量为奇数时,则存在一条第一触控电极11位于正中间位置。而如图2所示,当第一触控电极11为偶数时,该最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则是指T3和T4。
如图2所示,最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即T3和T4的第一连接端101示例位于上侧,作为最中间位置且连接端位于上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T3和T4对应的第一走线21实质是所有第一走线21中最小阻值R1的第一走线21。而第一连接端101处于下侧的第一触控电极11对应的第一走线21中,也存在电阻值最小的第一走线21,示例为T0对应连接的第一走线21,电阻值为R0。可以理解,连接端处于下侧的第一触控电极11对应的第一走线21中,还存在电阻值最大的第一走线21(示例为T2),其实质上也是所有第一走线21中阻值最大的第一走线21。连接端处于下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对应的第一走线21的阻值应存在一定上限,以保证该第一走线21的阻值与T0的阻值的差异在能够接受的抗静电范围内。换言之,上述T2和T0对应的第一走线21的阻值差应在能够接受的抗静电范围内。经实际研究发现,连接端位于下侧的第一触控电极11对应的第一走线21的阻值R2应满足如下关系:|R2-R1|/|R0-R1|<7.8/5.8,R0≤R2,以此保证各第一走线21的阻值处于能接收的抗静电范围内,此处能接受的抗静电范围表示能够改善触控面板整机抗静电能力的阻值差范围。可以理解,以T2为例,当其走线的阻值超出该比例范围时,表示T2的阻值过大,与R1即T3和T4对应走线的阻值差距过大,容易导致静电以固定路径释放,故而造成整机的抗静电能力减弱的问题。同理,对于横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而言,其各第二触控电极对应的第二走线的阻值满足相同的比例条件,即|R2’-R1’|/|R0’-R1’|≤7.8/5.8,R0’≤R2’,此处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附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均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电极块10,且第一触控电极11中的电极块10与第二触控电极12中的电极块10不交叠,第一触控电极11中的电极块10之间的连接结构与第二触控电极12中的电极块10之间的连接结构形成跨桥且相互绝缘。
进一步可选地,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位于触控区100内,位于触控区100中间区域的电极块10为中间电极块,位于触控区100边缘区域的电极块10为边缘电极块,边缘电极块由与中间电极块相同形状的电极块经边缘线切割形成;位于触控区100边缘区域的电极块10的面积大于或等于位于触控区100中间区域的电极块10面积的2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生产制备过程中,触控面板的形状通常是经切割形成,而对于触控区的整体形状而言,则需要按照触控面板的形状进行设计。因此,对于触控区的电极块而言,需要在阵列排布的电极块基础上以特定的形状切割进行设计形成,保证触控区具有和整个触控面板类似的形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整个电极块阵列而言,按照特定形状例如圆形进行切割设计时,虽然整体上最终均能形成该特定形状的触控区,但是,可以想见,将该特殊形状相对整个电极块阵列横向或纵向移动时,其切割出的边缘区域的电极块的形状和大小是明显在变化的。换言之,边缘区域的电极块的形状和大小,实际上是由该特殊形状相对整个电极块阵列的位置决定的。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限定位于触控区100边缘区域的电极块10的面积大于或等于位于触控区100中间区域的电极块10面积的20%,以此间接地限定切割过程中该特殊形状相对整个电极块阵列的位置,保证边缘区域的电极块10具有较大的面积。而因为边缘区域的电极块需要设置连接端实现与走线的连接,故而此方案可以为需要设置连接端的该边缘区域的电极块提供连接面,保证触控电极与走线具有较好的电性连接,避免导电不良。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可选地,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边缘位置的至少一条第一触控电极11延伸至边框区200,且延伸至边框区200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为第五子触控电极115;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上边缘位置的至少一条第二触控电极12延伸至边框区200,且延伸至边框区200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为第六子触控电极126。
至少部分第五子触控电极115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且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的第五子触控电极115的第一连接端101,与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最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第一连接端101,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的同一侧。至少部分第六子触控电极126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且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的第六子触控电极126的第二连接端102,与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一方向1上最中间位置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的同一侧。
该实施例中本质是将部分触控电极延伸至边框区200,也即对触控电极进行外扩设计。以纵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为例,在左右侧边缘位置附近设置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1延伸至边框区200中,也即在边框区200中仍设置有电极块与触控区100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连接,其所形成第五子触控电极115的长度增加。同理,对于横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12而言,其也可设置部分触控电极延伸至边框区200,即上下侧边缘位置附近的部分第二触控电极12延伸至边框区200,所形成第六子触控电极126的长度也会增加。可以理解,通过在边框区200也设置电极块,实质上是对第一触控电极11在纵向上的长度,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2在横向上的长度的延长,利用该延长的部分可以使此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1实现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使此部分第二触控电极12实现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对于该第五子触控电极115而言,其连接端则可以考虑设置在上侧或下侧,对于第六子触控电极126而言,其连接端可考虑设置在左侧或右侧。基于此,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第五子触控电极115的连接端设置在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连接端所在的一侧(上侧),能够避免该第五子触控电极115与中间位置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对应的第一走线21之间存在明显的长度差,进而减小阻抗差。同理,将第六子触控电极126的连接端设置在中间位置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连接端所在的一侧(左侧),也能避免两者对应连接的第二走线22之间存在明显的长度差,进而减小阻抗差,有助改善触控面板的整机抗静电能力。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至少在边框区中,第五子触控电极115和第六子触控电极126中的电极块10,与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在垂直触控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位于不同膜层。
此处第五子触控电极115和第六子触控电极126作为延长至边框区的触控电极,一定程度上会占据边框区的面积,而将该两个延长的触控电极位于边框区的电极块10与边框区的走线即第一走线21和第二走线22设置在不同膜层,可以分别对电极块和走线在其膜层中自由设计,不必相互受限,对于减少其所在的边框区的面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有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五子触控电极115中位于首尾位置的电极块10延伸至边框区200,和/或,第六子触控电极126中位于首尾位置的电极块10延伸至边框区200。
该实施例中同样是考虑了触控面板的窄边框设计问题,对比图10和图12可知,对于延长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优选仅在两端位置各增加或补充完整一个电极块,也即延长后的触控电极仅首尾电极块会延伸至边框区200。此时,基于如图10相同的原理,该延长的触控电极不仅可减少对应走线间的阻抗差,还能避免触控面板的边框区因增加电极块而额外过多地增加面积,兼顾了触控面板的抗静电设计和窄边框设计。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3,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还可设置第五子触控电极115和第六子触控电极126中,位于边框区200的电极块10的面积小于位于触控区100中的电极块10的面积。
在此实施例中,由于延伸至边框区200的电极块10更多起到使触控电极相交的作用,以此方便设计连接端的位置,而非在边框区200利用该电极块10实现触控功能。因此,对于此边框区200的电极块10,可以考虑将其面积缩小,以此通过相对直接的方式减小此处电极块10在边框区200中的占据面积,对实现窄边框设计提供助益。图13中对于边框区200的电极块10的形状和大小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进行设计,此处不做过多限制。
如上实施例中通过延长触控电极至边框区的方式,目的主要是使该部分触控电极与全部的另一种触控电极相交,以此方便将连接端设置在中间触控电极的连接端所设置的一侧,使得更多的触控电极的连接端设置在同侧,减少各触控电极对应的走线之间的阻抗差异。除上述方案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其他的方式来增加同侧的连接端的数量。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4,可选地,在第二方向2上位于最边缘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中位于首尾位置的电极块10,由与触控区100中间区域的电极块形状相同的电极块10经边缘线切割形成,且位于首尾位置的电极块10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第二方向2平行;和/或,在第一方向1上位于最边缘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中位于首尾位置的电极块10,由与触控区100中间区域的电极块10形状相同的电极块经边缘线切割形成,且位于首尾位置的电极块10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第一方向1平行。
此处以横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为例,处于上下侧最边缘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中,设置其首尾位置的电极块10呈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与第一方向1平行,表示该第二触控电极12两端的电极块10相对纵向中心轴呈轴对称。此种设置方式本质上是在不改变触控区形状和大小的基础上,将上下侧最边缘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中设置更多的电极块10。
如上实施例中提及,将切割形状相对整个电极块阵列横向或纵向移动时,其切割出的边缘区域的电极块的形状和大小是明显在变化的,边缘区域的电极块的形状和大小,实际上是由该触控面板的形状相对整个电极块阵列的位置决定的。进一步地,经研究发现,切割形状相对整个电极块阵列的位置,还会决定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也即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数量,以及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相交的第二触控电极也即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数量。具体地,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对比图14和图15,当将图15所示触控区100的圆形边缘线相对触控电极阵列进行横向由左向右移动时,最上侧的第二触控电极12(图中示意为第二触控电极1220)中,左端的电极块10(图中示意为1002)会减小,右端会新增一个电极块10(图中示意为1002)且逐渐增大,直至如图14中所示,左端的电极块10和右端的电极块10均属于由边缘线切割形成且对称。此时,图14中上侧最边缘的第二触控电极1220的电极块10的数量会多一个,图14中最上侧的第二触控电极1220中电极块数量为6,图15中最上侧的第二触控电极1220中电极块数量为5。考虑到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的第一触控电极11,也即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实际上是跨越上下侧最边缘的第二触控电极1220的第一触控电极11,该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会由最边缘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中相邻的两个电极块之间跨越该第二触控电极1220。基于此可知,如图14所示实施例中上侧边缘的第二触控电极1220中电极块较多,从电极块之间跨越该第二触控电极12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也就较多,图14中所示包括5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图15中所示包括4条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因而通过该电极块的设计,也即通过左右移动调节切割形状相对整个电极块阵列的位置,可以增加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数量,从而有助于将更多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第一连接端101设置在同一侧,减少第一走线21之间的长度差,进而减小各第一走线21的阻抗差。同理,对于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数量,则需要在设计切割形状相对整个电极块阵列位置时,通过上下移动来调整相对位置,以此保证形成最多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从而有助于将更多的第二触控电极12的第二连接端102设置在同侧,减少第二走线22之间的阻抗差。
可选地,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最边缘位置的第一触控电极的总长度L1,与中间区域的电极块的长度P1满足如下条件:L1=n1*P1+C1,其中,n1为正整数,0<C1<P1,且0<C1/P1<20%或80%<C1/P1<100%,位于首尾位置的至少一个电极块的面积小于触控区100中间区域的电极块10的面积的70%;和/或,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最边缘位置的第二触控电极的总长度L2,与中间区域的电极块的长度P2满足如下条件:L2=n2*P2+C2,其中,n2为正整数,0<C2<P2,且0<C2/P2<20%或80%<C2/P2<100%,位于首尾位置的至少一个电极块的面积小于触控区中间区域的电极块的面积的70%。
继续参考图14,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将触控区100的圆形边缘线相对触控电极阵列进行横向由左向右移动时,相比于图15的设计,图14中上侧最边缘的第二触控电极1220的电极块10的数量会多一个,其前提需要该触控区与电极块的大小尺寸满足一定的条件,参考图14,当该第二触控电极1220的总长度约为完整电极块即中间区域的电极块10长度的整数倍时,可知在由左向右移动该触控区的边缘线时,左端的电极块1002面积会减小,而右端则会增加一个电极块1002,从而导致该第二触控电极1220的数量增加一个。基于此原理,本实施例中可选设置在第一方向1上位于最边缘位置的第二触控电极1220的总长度L2,与中间区域的电极块10的长度P2满足如下条件:L2=n2*P2+C2,n2为正整数,0<C2<P2,且0<C2/P2<20%或80%<C2/P2<100%,也即保证在最边缘的第二触控电极12的总长度约等于电极块长度的整数倍。此外,该实施例中设置第二触控电极12中,位于首尾位置的至少一个电极块10的面积小于触控区100中间区域的电极块10的面积的70%,实质上是限制了位于两端的电极块10呈非完整电极块的状态,由此可使得该第二触控电极12中的电极块的数量增多一个,进而增加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数量,使更多的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连接端可设置在同一侧,减少各第二走线22之间的阻抗差。
对于沿第二方向2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而言,其也可设置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最边缘位置的第一触控电极的总长度L1,与中间区域的电极块的长度P1满足如下条件:L1=n1*P1+C1,n1为正整数,0<C1<P1,且0<C1/P1<20%或80%<C1/P1<100%,以此保证最边缘的第一触控电极的总长度越等于电极块长度的整数倍。而进一步设置位于首尾位置的至少一个电极块的面积小于触控区100中间区域的电极块10的面积的70%,则是限制位于两端的电极块10呈非完整电极块的状态,由于使该第一触控电极11中的电极块数量增多一个,进而增加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数量,使更多的第二子触控电极122的连接端设置在同一侧,从而减少各第一走线21之间的阻抗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最边缘的第一触控电极的设置原理与上述最边缘的第二触控电极的设置原理相同,区别仅在于排列方向不同,此处不再画图示意。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除上述示例的触控区呈圆形外,还可选触控区呈带圆角图形和跑道型中的任意一种。另外,还可选该触控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与单纯的触控面板相比,触控显示面板具有相同的触控电极设计,其均具有触控区和边框区,并且需要在边框区设置走线与触控区的触控电极相连,以此向触控电极中提供或接收触控电极的触控信号。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6,该触控面板的触控区100呈带圆角图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可选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均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第一连接端101均设置在同一侧(图中示例位于下侧)。
此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1的第一连接端101均设置在下侧,则对应的各第一走线21的长度差相对较小,因此能够减低各第一走线21之间的阻抗差,从而能够避免静电以固定第一走线释放,改善整机的抗静电能力。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16,可选地,在第一方向1上位于触控区100中心轴第一侧的第二触控电极12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的第一侧;在第一方向1上位于触控区100中心轴第二侧的第二触控电极12的第二连接端102位于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的第二侧。
第一方向1上位于触控区100中心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是指横向中心轴上下两侧,此处是将第二触控电极12按照横向的中心轴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一部分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与下一部分的第二触控电极12的连接端,可分别设置在行方向相对的两侧。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7,该触控面板的触控区100同样呈带圆角图形。与图16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方向1上依次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12的第二连接端102交替分布在触控区100在第二方向2上的两侧。
此处对于第二触控电极12的连接端进行了不同设计,该实施例本质是对横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12,按照纵向上交替排布的规则,设计其连接端分别位于横向上的不同侧,换言之,将纵向上奇数位的第二触控电极12设置在同一侧,偶数位的第二触控电极12设置在另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有关第二触控电极的连接端的设计仅为本发明的两种简单设计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此处不做过多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带圆角图形的触控面板,其第一触控电极11与所有的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第二触控电极12与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取决于圆角具有较小的弧度。可以理解,当将圆角的弧度逐渐增大至极限时,则会形成圆形的触控面板,也即,在圆角弧度较大的带圆角图形中,其中存在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1未与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存在部分第二触控电极未与第一触控电极11相交,也即,其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相交的情况更符合圆形触控面板的规律,故而可按照上述有关圆形触控面板的实施例方案进行设计。同理,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的跑道型的触控面板而言,其局部区域触控电极相交情况也会符合上述的圆角弧度较小的带圆角方向或圆形触控面板的规律,故而可按照上述圆角弧度较小的带圆角方向或圆形触控面板的实施例方案进行设计,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任一种触控面板1000。该触控显示装置除包括触控面板1000,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支持触控显示装置正常工作的电路及器件。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电视机、车载显示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面板,因此,该触控显示装置也具有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触控面板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文对触控面板的解释说明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29)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区和围绕所述触控区的边框区,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绝缘;
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多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边框区包括多条第一走线和多条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走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二走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至少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侧;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第二子触控电极,至少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存在N1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存在M1条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侧,N1为正偶数,且N1和M1满足:M1>N1/2;
和/或,存在N2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存在M2条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同一侧,N2为正偶数,且N2和M2满足:M2>N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存在N1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存在M1条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侧,N1为正奇数,且N1和M1满足:M1≥(N1+1)/2;
和/或,存在N2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存在M2条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同一侧,N2为正奇数,且N2和M2满足:M2≥(N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未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且未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第三子触控电极;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未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未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第四子触控电极;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触控区中心轴第一侧的所述第三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触控区中心轴第二侧的所述第三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侧;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触控区中心轴第一侧的所述第四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触控区中心轴第二侧的所述第四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未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且未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第三子触控电极;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未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且未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第四子触控电极;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触控区中心轴两侧的所述第三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均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侧;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触控区中心轴两侧的所述第四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均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相邻,且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并行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还包括至少一条信号屏蔽线,所述信号屏蔽线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屏蔽线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的线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令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最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对应电连接的电阻值最小的所述第一走线的电阻值为R0;位于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最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走线的电阻值为R1;
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走线的电阻值R2满足:|R2-R1|/|R0-R1|<7.8/5.8,R0≤R2;
和/或,令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最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的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对应电连接的电阻值最小的所述第二走线的电阻值为R0’;位于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最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第二走线的电阻值为R1’;
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第二走线的电阻值R2’满足:|R2’-R1’|/|R0’-R1’|≤7.8/5.8,R0’≤R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在垂直所述触控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位于不同膜层,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所在膜层之间设置有信号屏蔽层,所述信号屏蔽层分别与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绝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电极块,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电极块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电极块不交叠,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电极块之间的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电极块之间的连接结构形成跨桥且相互绝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边缘位置的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延伸至所述边框区,且延伸至所述边框区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第五子触控电极;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边缘位置的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延伸至所述边框区,且延伸至所述边框区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第六子触控电极;
至少部分所述第五子触控电极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且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所述第五子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端,与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最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侧;
至少部分所述第六子触控电极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且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交的所述第六子触控电极的第二连接端,与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最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同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边框区中,所述第五子触控电极和所述第六子触控电极中的电极块,与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在垂直所述触控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位于不同膜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子触控电极中位于首尾位置的电极块延伸至所述边框区,和/或,所述第六子触控电极中位于首尾位置的电极块延伸至所述边框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子触控电极和所述第六子触控电极中,位于所述边框区的所述电极块的面积小于位于触控区中的所述电极块的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触控区内,位于所述触控区中间区域的所述电极块为中间电极块,位于所述触控区边缘区域的所述电极块为边缘电极块,所述边缘电极块由与所述中间电极块相同形状的电极块经边缘线切割形成;
位于所述触控区边缘区域的所述电极块的面积大于或等于位于所述触控区中间区域的所述电极块面积的20%。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最边缘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位于首尾位置的所述电极块,由与所述触控区中间区域的电极块形状相同的电极块经边缘线切割形成,且位于首尾位置的所述电极块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和/或,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最边缘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位于首尾位置的所述电极块,由与所述触控区中间区域的电极块形状相同的电极块经边缘线切割形成,且位于首尾位置的所述电极块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最边缘位置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总长度L1,与中间区域的电极块的长度P1满足如下条件:L1=n1*P1+C1,其中,n1为正整数,0<C1<P1,且0<C1/P1<20%或80%<C1/P1<100%,位于首尾位置的至少一个电极块的面积小于所述触控区中间区域的电极块的面积的70%;和/或,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最边缘位置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总长度L2,与中间区域的电极块的长度P2满足如下条件:L2=n2*P2+C2,其中,n2为正整数,0<C2<P2,且0<C2/P2<20%或80%<C2/P2<100%,位于首尾位置的至少一个电极块的面积小于所述触控区中间区域的电极块的面积的70%。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均与所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所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均设置在同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触控区中心轴第一侧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侧;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触控区中心轴第二侧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侧。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交替分布在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包括接入区,所述接入区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至少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中间位置的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第二侧的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对应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走线的线宽,大于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第一侧的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的线宽。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包括接入区,所述接入区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
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对应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走线的线宽,大于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的线宽。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相邻,所述边框区还包括至少一条信号屏蔽线和/或接地线,所述信号屏蔽线和/或所述接地线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包括接入区,所述接入区位于所述触控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
令所述边框区中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第二侧且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边框区中其他区域为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至少部分所述信号屏蔽线和/或所述接地线的线宽,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信号屏蔽线和/或所述接地线的线宽。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区呈圆形、带圆角图形和跑道型中的任意一种。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
29.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2210613245.6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9113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3245.6A CN114911376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8/079,217 US20230115692A1 (en) 2022-05-31 2022-12-12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3245.6A CN114911376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1376A true CN114911376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1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3245.6A Pending CN114911376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15692A1 (zh)
CN (1) CN11491137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0183B1 (ko) * 2008-04-04 2011-11-07 (주)멜파스 가장자리 위치 인식 특성이 개선된 접촉 감지 장치
JP5730240B2 (ja) * 2011-04-25 2015-06-03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セン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静電容量センサシート
JP5907337B2 (ja) * 2012-02-17 2016-04-26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表示装置
US10712859B2 (en) * 2012-08-03 2020-07-14 Touchplus Information Corp. Touch-sensitive control device
KR102055003B1 (ko) * 2012-10-30 2019-12-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정전용량식 터치 감지 패널
WO2015137643A1 (en) * 2014-03-11 2015-09-17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KR102239861B1 (ko) * 2014-11-26 2021-04-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2544696B1 (ko) * 2015-02-16 2023-06-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원형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820321B (zh) * 2015-05-08 2020-04-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10394401B2 (en) * 2015-06-22 2019-08-27 Fujikura Ltd. Wiring body, wiring board, and touch sensor
WO2017110995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配線体、配線基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CN106775066B (zh) * 2016-11-29 2024-04-0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102376502B1 (ko) * 2017-04-19 2022-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터치 센서의 제조 방법
CN107168574A (zh) * 2017-05-10 2017-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10442274B (zh) * 2018-05-03 2023-04-28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窄边框的触控面板
US11042252B2 (en) * 2019-03-21 2021-06-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7417639B2 (ja) * 2020-01-29 2024-01-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フィルム、タッチセンサー、画像表示装置
CN111477666B (zh) * 2020-04-29 2023-05-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730224A (zh) * 2020-09-07 2022-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制造方法
JP2022092748A (ja) * 2020-12-11 2022-06-23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14690921A (zh) * 2020-12-25 2022-07-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14967958A (zh) * 2021-02-24 2022-08-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触控装置
JP7142755B1 (ja) * 2021-08-27 2022-09-27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センサパネル
KR20230046341A (ko) * 2021-09-29 2023-04-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15692A1 (en)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45875B1 (en) Multiple channel modules and bus systems using same
US20190361546A1 (en) Touch panels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s
US9268449B2 (en) Touch panel
US20220035472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JPH0196953A (ja) 配線構造体
KR101814656B1 (ko) 전기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단일 층 상호 정전용량 터치 스크린
CN11168155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287920B2 (en) Touch control screen
CN105048050A (zh) 定向耦合器
CN112445360A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902092A (zh) 触摸屏
CN114911376A (zh)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031057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40346028A1 (en) Touch panel
CN1130939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158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4115607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4153330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2435985A (zh) 芯片及芯片电源网络
KR102613419B1 (ko) 터치 패널
CN11438503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7982366U (zh) 一种用于实现寄生电容匹配的版图
CN11411559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90412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41840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electrode connecting pads disposed in arc sha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