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8519A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8519A
CN114908519A CN202210112206.8A CN202210112206A CN114908519A CN 114908519 A CN114908519 A CN 114908519A CN 202210112206 A CN202210112206 A CN 202210112206A CN 114908519 A CN114908519 A CN 114908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ixed
drum
housing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22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8519B (zh
Inventor
安勇俊
尹圣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173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114154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173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114153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908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8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08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8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D06F58/08Driv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0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 D06F37/206Mounting of mot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1Tubs made by a specially selec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ssembly from el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3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ctric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具备:滚筒,具备提供存储衣物的空间的滚筒主体、形成滚筒主体的前方面的前方盖、形成滚筒主体的后方面的后方盖及贯穿前方盖并连通至滚筒主体的内部的滚筒投入口;烘干部,向滚筒主体供应经加热的空气;固定面板,设置于与后方盖相隔的位置;动力传递部,具备固定于固定面板的机壳、一端位于机壳外部而另一端位于机壳内部的输入轴、一端固定于后方盖而另一端位于机壳内部的输出轴及位于机壳内部并将输入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输出轴的齿轮单元;马达,具备固定于固定面板或机壳并形成旋转磁场的定子和借助旋转磁场旋转的转子,输入轴的一端固定在转子上;隔热部,由导热率低于机壳的材质构成,减少从外部传递到机壳内部的热量。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是用于洗涤衣物(洗涤对象或烘干对象)的洗衣机、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机以及能够洗涤并烘干衣物的装置的统称。
一般来说,洗衣机包括:外桶,其存储水;洗涤滚筒,其设置于所述外桶内部,用于存储衣物;以及驱动部(洗涤驱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洗涤滚筒旋转,烘干机则包括:烘干滚筒,其存储衣物;驱动部(烘干驱动部),其使所述烘干滚筒旋转;以及热交换部,其向所述烘干滚筒供应空气以去除衣物上的水分。
一般来说,洗涤驱动部包括:定子,其固定于外桶,形成旋转磁场;转子,其借助旋转磁场旋转;以及旋转轴,其贯穿外桶并连接洗涤滚筒与转子,烘干驱动部则包括:马达;皮带轮,其固定于马达的旋转轴;以及皮带(动力传递部),其将所述皮带轮的旋转运动连接到所述烘干滚筒。
洗涤驱动部被设置为:使马达的旋转轴连接洗涤滚筒与转子。为了将衣物洗涤或脱水,需要由洗涤驱动部将洗涤滚筒的转数控制在高水平或改变洗涤滚筒的旋转方向,而使马达的旋转轴直接连接洗涤滚筒与转子,则具有能够容易地控制洗涤滚筒的转数和旋转方向的效果。
另一方面,现有的烘干驱动部一般来说是皮带等动力传递部将烘干滚筒与马达的旋转轴连接的结构。这是因为:由于烘干机不大需要将烘干滚筒的转数维持在高水平,也不大需要改变烘干滚筒的旋转方向,因此即便是通过皮带等动力传递部使烘干滚筒旋转亦无妨。即便如此,若能够改变烘干滚筒的转数和旋转方向,则可以控制衣物在烘干滚筒内部的活动,因此,烘干机也可以期待缩短烘干时间和提高烘干性能。
在现有的烘干机中,有一种烘干机具有用减速器连接转子与烘干滚筒的烘干驱动部(韩国专利公开号10-2020-0065931)。所述烘干驱动部被设置为:与转子连接的输入轴和与烘干滚筒连接的输出轴形成同轴。因此,缩短烘干时间和提高烘干性能是可期的,但是存在以下可能性:供应到烘干滚筒的热量传递至烘干驱动部内部,使烘干驱动部的耐久性变差。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具备:动力传递部,其连接与转子连接的输入轴和与滚筒连接的输出轴,且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形成同轴。
此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将传递至所述动力传递部内部的外部热最小化,从而将动力传递部的耐久性变差最小化。
此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通过将所述动力传递部内部的热向外部发散的手段,将所述动力传递部的耐久性变差最小化。
此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将在所述动力传递部运转时作用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的外力所造成的、支撑所述各轴的轴承的耐久性变差最小化。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滚筒,用于容纳烘干对象;烘干部,向所述滚筒供应经加热的空气;固定面板,位于与所述滚筒的一面相隔的位置;动力传递部,具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的机壳、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外部而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内部的输入轴、一端固定于所述滚筒的一面而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输出轴和位于所述机壳内部并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所述输出轴的齿轮单元;马达,具备固定于所述机壳并形成旋转磁场的定子和借助所述旋转磁场旋转的转子,所述输入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子上;以及隔热部,由导热率低于所述机壳的材质构成,减少从外部传递到所述机壳内部的热量。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滚筒,具备提供用于存储衣物的空间的滚筒主体、形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前方面的前方盖、形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后方面的后方盖以及贯穿所述前方盖并连通至所述滚筒主体的内部的滚筒投入口;烘干部,向所述滚筒主体供应经加热的空气;固定面板,设置于与所述后方盖相隔的位置;动力传递部,具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的机壳、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外部而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输入轴、一端固定于所述后方盖而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输出轴以及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并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所述输出轴的齿轮单元;马达,具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或所述机壳并形成旋转磁场的定子和借助所述旋转磁场旋转的转子,所述输入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子上;以及隔热部,由导热率低于所述机壳的导热率的材质构成,减少从外部传递到所述机壳的内部的热量。
所述隔热部可以位于所述机壳的朝向所述固定面板的一面。
所述机壳可以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并位于与设置所述滚筒的空间分离的空间。
所述隔热部可以由导热率低于所述固定面板的导热率的材质构成。
所述机壳可以包括:机壳主体,构成为内部为空的圆筒形状,在朝向所述固定面板的一面设置有开放孔;以及机壳盖,固定于所述机壳主体,用于封闭所述开放孔;所述隔热部可以设置于所述机壳盖。
所述机壳主体和所述机壳盖可以为金属材质,所述隔热部则可以为非金属材质。
所述机壳盖可以包括:盖主体,其围绕所述开放孔;输出轴通孔,其贯穿所述盖主体,供所述输出轴插入;以及输出轴支撑部,其从所述盖主体向所述固定面板凸出并围绕所述输出轴通孔;所述隔热部可以包括:盖隔热主体,其固定于所述盖主体;以及支撑部隔热主体,其围绕所述输出轴支撑部的圆周面。
所述机壳盖还可以包括:弯折部,其由所述盖主体中的包括所述输出轴通孔的区域向所述固定面板凸出而形成。
所述机壳盖可以与所述盖隔热主体形成一体。
所述盖隔热主体可以包括:第一隔热主体,其形成于所述盖主体所提供的空间中朝向所述固定面板的一面;以及第二隔热主体,其形成于所述盖主体所提供的空间中朝向所述机壳主体的一面。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盖通孔,其贯穿所述盖主体;以及连接主体,其插入所述盖通孔,连接所述第一隔热主体与所述第二隔热主体。
所述盖隔热主体可以通过嵌件注塑固定于所述机壳盖。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出轴轴承,设置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的内部,将所述输出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的内部;以及封闭件,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阻断外部空气流入所述输出轴轴承。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盖主体,所述定子可拆卸式地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
所述隔热部还可以包括围绕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部隔热主体。
所述定子可以包括:环状的铁芯;复数个支撑杆,其从所述铁芯的外侧圆周面以放射状凸出;环状的铁芯绝缘部,其围绕所述铁芯;复数个支撑杆绝缘部,其设置于所述铁芯绝缘部,分别围绕各个所述支撑杆;线圈,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绝缘部;以及定子托架,其设置于所述铁芯绝缘部的内侧圆周面,与所述安装部结合。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托架凸起,其设置于所述定子托架;以及凸起容纳槽,其设置于所述盖隔热主体,供所述托架凸起插入。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滚筒,具备提供用于存储衣物的空间的滚筒主体、形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前方面的前方盖、形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后方面的后方盖以及贯穿所述前方盖并连通至所述滚筒主体的内部的滚筒投入口;烘干部,向所述滚筒主体供应经加热的空气;固定面板,设置于与所述后方盖相隔的位置;动力传递部,具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的机壳、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外部而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输入轴、一端固定于所述后方盖而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输出轴以及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并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所述输出轴的齿轮单元;马达,具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或所述机壳并形成旋转磁场的定子和借助所述旋转磁场旋转的转子,所述输入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子上;以及隔热部,由导热率低于所述固定面板的导热率和所述机壳的导热率的材质构成,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固定面板之间的部位或所述固定面板与所述后方盖之间的部位。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滚筒,具备提供用于储存烘干对象(衣物等)的空间的滚筒主体、形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前方面的前方盖、形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后方面的后方盖和贯穿所述前方盖并连通至所述滚筒主体内部的滚筒投入口;烘干部,向所述滚筒供应经加热的空气;固定面板,设置于与所述后方盖相隔的位置;机壳,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并具备机壳主体和机壳盖,所述机壳主体具备形成于内部的容纳空间以及使所述容纳空间连通至外部的开放孔,所述机壳盖与所述机壳主体结合并封闭所述开放孔;输入轴,贯穿所述机壳主体,且其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外部,另一端则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输出轴,贯穿所述机壳盖,且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后方盖,另一端则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齿圈,固定于所述机壳主体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主动齿轮,固定于所述输入轴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保持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供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从动齿轮,其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保持架,并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齿圈,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以及马达,具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或所述机壳并形成旋转磁场的定子和借助所述旋转磁场旋转的转子,所述输入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子上。
所述机壳主体可以包括:机壳底座;输入轴通孔,其贯穿所述机壳底座,供所述输入轴插入;以及机壳圆周面,其从所述机壳底座的边缘向所述固定面板延伸,所述容纳空间可以由所述机壳底座和所述机壳圆周面构成。
所述齿圈、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可以设置为不脱离所述容纳空间所提供的空间。
所述机壳主体还可以包括:盖固定板,其设置于所述机壳圆周面,供所述机壳盖固定。
所述定子可以包括:环状的铁芯;复数个支撑杆,其从所述铁芯的外侧圆周面以放射状凸出;环状的铁芯绝缘部,其围绕所述铁芯;复数个支撑杆绝缘部,其设置于所述铁芯绝缘部,分别围绕各个所述支撑杆;线圈,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绝缘部;以及定子托架,其设置于所述铁芯绝缘部的内侧圆周面,与所述安装部结合;所述机壳盖还可以包括用于可拆卸地固定所述定子托架的安装部,所述盖固定板还可以包括供所述安装部贯穿的固定板通孔。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轴支撑部,其自所述机壳底座向所述转子延伸,并围绕所述输入轴通孔;以及输入轴轴承,其设置于所述输入轴支撑部内部,并将所述输入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输入轴支撑部。
所述输入轴轴承可以包括:位于所述输入轴支撑部内部的输入轴第一轴承和输入轴第二轴承。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出轴通孔,其设置于所述机壳盖,供所述输出轴插入;输出轴支撑部,其自所述机壳盖向所述固定面板延伸,并围绕所述输出轴通孔;输出轴轴承,其用于将所述输出轴结合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以及封闭件,其设置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阻断外部空气流入所述输出轴轴承。
所述输出轴轴承可以包括位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内部的输出轴第一轴承和输出轴第二轴承。
所述机壳可以位于与设置所述滚筒的空间分离的空间。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由导热率低于所述机壳盖的导热率的材质构成且固定于所述机壳盖的隔热部。
所述机壳主体和所述机壳盖可以为金属材质,所述隔热部则可以为非金属材质。
发明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具备:动力传递部,其连接与转子连接的输入轴和与滚筒连接的输出轴,且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形成同轴。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将传递至所述动力传递部内部的外部热最小化,从而将动力传递部的耐久性变差最小化。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通过将所述动力传递部内部的热向外部发散的手段,将所述动力传递部的耐久性变差最小化。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将在所述动力传递部运转时作用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的外力所造成的、支撑所述各轴的轴承的耐久性变差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图示了衣物处理装置的一示例。
图3和图4图示了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示例。
图5图示了定子的一示例。
图6图示了转子的一示例。
图7至图10图示了动力传递部的一示例。
图11图示了隔热部的一示例。
图12和图13图示了动力传递部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衣物处理装置的实施例。
图1图示了衣物处理装置100的一示例,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包括:箱体1;以及滚筒2,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提供用于储存衣物(洗涤对象或烘干对象)的空间。如图2所示,在所述箱体1内部可以设置:烘干部3,其向所述滚筒2供应高温的干燥空气(温度高于常温的空气、干燥度高于室内空气的空气)以去除衣物上的水分。
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1包括:前方面板11,其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前方面;以及底座面板17,其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底面。在所述前方面板11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滚筒2的投入口111,所述投入口111可以由门113来封闭。
在所述前方面板1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15,所述控制面板115可以具备:用于接收用户所输入的控制命令的输入部,和用于输出可供用户选择的控制命令等信息的显示部。所述输入部可以包括:用于向衣物处理装置请求电力供应的电力供应请求部、可供用户在复数个过程中选择期望的过程的过程输入部,和用于请求开始用户所选过程的执行请求部。
所述滚筒2可以是内部为空的圆筒形状。图2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滚筒2具备了前方面和后方面开放的圆筒形状的滚筒主体21、形成所述滚筒主体21的前方面的前方盖22和形成所述滚筒主体21的后方面的后方盖23的情形。所述前方盖22可以具备使所述滚筒主体21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滚筒投入口221,所述后方盖23可以具备使外部空气流入所述滚筒主体21的空气流入口233。
如图3所示,所述滚筒主体21还可以具备提升筋24。所述提升筋24可以是,由从所述前方盖22向后方盖23延伸的板(board)从所述滚筒主体21向所述滚筒2的旋转中心凸出(从滚筒的圆周面朝向滚筒的旋转中心凸出)而成的。
当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是仅用于烘干衣物的装置时,所述滚筒2也可以不具备贯穿所述滚筒主体21以使所述滚筒内部与滚筒的外部连通的滚筒通孔。
所述滚筒2可以可旋转地固定于:主体第一支撑部12和主体第二支撑部15中的至少一个。附图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后方盖23通过马达5(驱动部)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主体第二支撑部15,所述前方盖22则可旋转地与所述主体第一支撑部12连接的情形。
所述主体第一支撑部12可以具备:支撑面板121,其固定于所述箱体1并位于所述前方面板11与前方盖22之间。所述支撑面板121可以固定于所述底座面板17以位于所述前方面板11与前方盖22之间。此时,所述前方面板11的后方面(朝向支撑面板的表面)可以固定于所述支撑面板121,下端则可以固定于所述底座面板17。
所述支撑面板121可以包括:支撑面板通孔122、连接所述支撑面板通孔122与所述滚筒投入口221的滚筒连接主体123(参照图2)和连接所述支撑面板通孔122与所述投入口111的面板连接主体125。所述支撑面板通孔122是一种贯穿所述支撑面板121以使所述投入口111与所述滚筒投入口221连通的手段。
如图2所示,所述滚筒连接主体123可以由固定于所述支撑面板121的后方面(支撑面板所提供的空间的、朝向滚筒投入口的表面)的管(pipe)构成。所述滚筒连接主体123的一端可以围绕所述支撑面板通孔122,所述滚筒连接主体123的游离端则可以支撑所述前方盖22。即,所述滚筒连接主体123的游离端可以插入所述滚筒投入口221,亦可以与形成所述滚筒投入口221的前方盖22的游离端接触。
图2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滚筒连接主体123的游离端与所述前方盖22的游离端接触的情形。此时,所述滚筒连接主体123可以具备环状的连接阻尼器124。所述连接阻尼器124是一种将在所述滚筒2旋转或振动时所述滚筒投入口221与所述滚筒连接主体123分离的风险(滚筒内部的空气泄露到箱体的风险)最小化的手段。
所述面板连接主体125可以由固定于所述支撑面板121的前方面(支撑面板所提供的空间的、朝向前方面板的表面)的管构成。所述面板连接主体125的一端可以围绕所述支撑面板通孔122,所述面板连接主体125的另一端则可以与所述投入口111连接。因此,供应到所述投入口111的衣物可以通过所述面板连接主体125、支撑面板通孔122、滚筒连接主体123和滚筒投入口221移动至所述滚筒主体21。
所述支撑面板121可以具备贯穿所述面板连接主体125的排气口126,在所述排气口126上,可以可拆卸地固定过滤器127。只要能够过滤从所述滚筒2移动至所述排气口126的空气中的杂质,所述过滤器127可以是任何结构。
所述支撑面板121还可以具备:滚筒支撑部128、129,其用于防止所述滚筒2下垂。所述滚筒支撑部可以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面板121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滚筒2的第一辊轮128和第二辊轮129。图3所图示的是所述第一辊轮128和第二辊轮129支撑滚筒主体21的情形,然而所述辊轮128、129也可以支撑所述前方盖22。
所述主体第二支撑部15可以被设置为以位于与所述后方盖23相隔的地点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固定面板151。图4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固定面板151固定于所述底座面板17并形成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后方面(箱体的后方面)的情形。
所述固定面板151可以具备:提供用于安装所述马达5的空间的驱动部安装槽152。所述驱动部安装槽152可以是所述固定面板151向滚筒的后方盖23以凹入状弯折的槽。所述固定面板151可以具备:供用于使所述滚筒2旋转的轴(输出轴)贯穿的固定面板通孔153,所述固定面板通孔153可以位于所述驱动部安装槽152内部。
如上所述,当所述滚筒2由滚筒主体21、固定于所述滚筒主体的前方盖22和固定于所述滚筒主体的后方盖23构成时,与所述滚筒主体21的开放的前方面以及后方面分别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撑面板121以及固定面板151的结构相比,滚筒的刚性得以提升。滚筒的刚性提升,则能够将滚筒旋转时滚筒主体21的变形最小化,这能够将以下问题最少化:当滚筒主体21变形时,衣物夹入滚筒主体与支撑面板之间的空间、滚筒主体与固定面板之间的空间(能够将马达的负载最小化)。
如图2所示,所述烘干部3可以包括:与所述排气口126连接的排气流路31、用于将所述排气流路31内部的空气引向所述滚筒主体21的供应流路32和设置于所述排气流路31内部并依次执行空气的除湿与加热的热交换部34。
所述排气流路31可以包括:与所述排气口126连接的第一管道311、与所述供应流路32连接的第二管道312和连接所述第一管道311与第二管道312的第三管道313。所述第三管道313可以固定于所述底座面板17。
所述热交换部34可以是能够对流入到所述排气流路31的空气依次进行除湿与加热的各种装置,图2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热交换部34为热泵(heat pump)的情形。即,所述热交换部34包括:在流入到所述排气流路31的空气中去除水分的第一热交换机(吸热部)341、设置于所述排气流路31内部并加热通过了所述吸热部341的空气的第二热交换机(发热部)343和使所述滚筒2所排出的空气在依次经过所述吸热部和发热部后移动至所述供应管道32的风扇349。
所述吸热部341和所述发热部343沿空气的移动方向依次布置,并通过用于形成制冷剂的循环流路的制冷剂管348相互连接。制冷剂通过位于所述排气流路31外部的压缩器345沿所述制冷剂管348移动,所述制冷剂管348设置有用于调节制冷剂压力的压力调节器347。
如图4所示,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后方盖23的空气流入口233可以设置为,复数个孔围绕所述后方盖23的中心(滚筒的旋转中心)。此时,所述供应流路32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面板151并形成从所述第二管道312排出的空气的移动路径的供应管道321、将所述供应管道321内部的空气引向所述空气流入口233的第一流路形成部323和第二流路形成部324。
所述供应管道321可以朝所述固定面板151远离所述后方盖23的方向弯折而形成流路(空气的移动路径)。此外,所述供应管道321可以是围绕所述驱动部安装槽152的环状,所述第二管道312可以与所述供应管道321的圆周面连接。
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323可以围绕复数个所述空气流入口233所形成的环(ring)的外侧圆周面,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324可以围绕复数个所述空气流入口233所形成的环的内侧圆周面。
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323和第二流路形成部324可以固定于所述后方盖23,也可以固定于所述供应管道321,图4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流路形成部323、324固定于所述后方盖23的情形。在图4中,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323的游离端围绕所述供应管道321所形成的流路(环状的流路)的外侧圆周面,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324的游离端围绕所述供应管道321所形成的流路的内侧圆周面。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323和第二流路形成部324可以由橡胶或毛毡(felt)等构成。
用于使所述滚筒2旋转的马达5包括:定子51,其位于所述驱动部安装槽152并形成旋转磁场(rotating field);以及转子52,其借助所述旋转磁场旋转。所述转子52的旋转运动可以通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的动力传递部6传递至所述滚筒2,所述定子51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和所述动力传递部6中的至少一个。若所述定子51固定于所述动力传递部6,则对于维持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部6的输入轴64与输出轴65的同轴度(coaxiality)具有有利效果(能够将滚筒旋转时衣物处理装置的振动最小化,并将动力传递部的耐久性变差最小化)。
为了防止设置于所述驱动部安装槽512的马达5暴露于外部(为了通过防止马达暴露于外部环境,提高马达的耐久性并防止安全事故),所述固定面板151还可以具备:用于防止所述马达5暴露于外部的盖面板19。进一步地,所述盖面板19可以是亦能够防止所述供应管道321暴露于外部的形状(围绕供应管道的形状)。这是旨在:不仅要将向供应管道321外部的热逸散最小化,还要防止在身体与所述供应管道321接触时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如图5所示,所述定子51可以包括:在中心设置有通孔(铁芯通孔)511b的铁芯511(环状的铁芯)、以放射状从所述铁芯511的外侧圆周面凸出的复数个支撑杆511a、用于绝缘所述铁芯的环状的铁芯绝缘部512、设置于所述铁芯绝缘部并围绕各个所述支撑杆的复数个支撑杆绝缘部514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绝缘部514的线圈(未图示)。
所述铁芯绝缘部512由于需要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铁芯511的空间,因此被设置为中心具备绝缘部通孔513的环状。为了易于组装,所述铁芯绝缘部512可以具备第一绝缘主体512a和第二绝缘主体512b。此时,所述支撑杆绝缘部514可以具备: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主体512a的支撑杆第一绝缘部和设置于第二绝缘主体的支撑杆第二绝缘部。
所述铁芯绝缘部512可以具备定子托架515,所述定子托架515可以被设置为,从所述铁芯绝缘部512的内侧圆周面朝向所述绝缘部通孔513的中心凸出的复数个托架。当所述铁芯绝缘部512具备第一绝缘主体512a和第二绝缘主体512b时,所述定子托架515可以具备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主体的第一托架515a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主体并与所述第一托架515a结合的第二托架515b。
所述定子托架515可以通过如同螺栓的定子紧固部固定于所述动力传递部6,为此,所述定子托架515可以具备紧固部通孔516。
如图6所示,所述转子52可以包括:转子主体521;转子圆周面522,其从所述转子主体521的边缘向所述固定面板515延伸,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定子51的空间;以及复数个永磁铁523,其以N极与S极交替露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转子圆周面522。
所述马达5还可以具备:马达散热部53,其将所述定子51所产生的热释放至所述转子52的外部。所述马达散热部53可以包括:复数个转子通孔531,其贯穿所述转子主体521,以及转子叶片533,其设置于所述转子主体521,形成使所述转子内部的空气移动至所述转子通孔531的气流。
所述转子通孔531可以由自所述转子主体521的中心向所述转子圆周面522延伸的缝隙构成,所述转子叶片533可以由自所述转子主体521向所述固定面板151凸出的板(plate)构成。此时,所述转子叶片533优选地自所述转子主体521的中心向所述转子圆周面522延伸。所述转子通孔531可以被设置为,复数个缝隙以所述转子主体521的中心(输入轴)为基准以放射状布置,所述转子叶片533可以固定于所述转子通孔531的边缘。
图7图示了所述动力传递部6的一示例,所述动力传递部6包括:机壳H,其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输入轴64,其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机壳H的底面(朝向转子所处方向的面);输出轴65,其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机壳H的上部面(朝向固定面板所处方向的面);以及齿轮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将所述输入轴64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所述输出轴65。所述输入轴64可以由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子52而另一端则位于所述机壳H内部的轴构成,所述输出轴65可以由一端固定于所述后方盖23而另一端则位于所述机壳H内部的轴构成。
所述机壳H优选地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并位于与设置所述滚筒2的空间(箱体内部空间)分离的空间(箱体外部空间)。这是为了将传递到所述机壳H内部的、所述箱体内部的热(滚筒或烘干部所释放的热)最小化以提高所述动力传递部6的耐久性。
所述输入轴64可以通过图6所示的轴紧固部54与所述转子主体521结合。所述轴紧固部54可以包括:盘形状的紧固主体541;以及轴结合孔543,其贯穿所述紧固主体并与所述输入轴64的一端结合。
为了易于组装所述紧固主体541与所述转子主体521,所述紧固主体541可以具备主体凸起544,所述转子主体521可以具备供所述主体凸起544插入的主体凸起通孔524。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所述紧固主体541的强度,所述紧固主体541还可以具备紧固主体弯折部542。所述紧固主体弯折部542可以是,所述紧固主体541的、朝向所述机壳H的表面向所述转子主体521以凹入状弯折而成的。此时,所述转子主体521可以具备供所述紧固主体弯折部542贯穿的弯折部通孔525。
所述输出轴65可以插入所述固定面板通孔153与所述滚筒2连接,所述后方盖23可以具备供所述输出轴65固定的轴托架231(参照图4)。这是为了分散所述输出轴65旋转时作用于所述后方盖23的中心的应力。
为了防止所述机壳H下垂并将所述固定部安装槽152的变形最小化,所述机壳H可以通过传递部托架61和机壳紧固部612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
如图4所示,所述传递部托架61可以具备供所述输出轴65贯穿的托架通孔611,所述机壳紧固部612可以被设置为连接所述机壳H与所述传递部托架61的螺栓。所述传递部托架61可以是与所述固定面板151相同的材质,也可以是强度高于所述固定面板151的材质。
虽然图4所图示的是所述传递部托架61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的、朝向所述后方盖23的表面的情形,但是所述传递部托架61还可以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所提供的空间的、朝向所述盖面板19的表面。
如图8所示,所述机壳H可以包括:机壳主体62,构成为内部为空的圆筒形状,在朝向所述固定主体151的表面具备开放孔;以及机壳盖63,其固定于所述机壳主体62,封闭所述开放孔。
所述机壳主体62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齿轮单元G的容纳空间622,所述容纳空间622可以通过所述开放孔连通至外部。所述容纳空间622由固定所述输入轴64的机壳底座621a和自所述机壳底座621a的边缘向所述机壳盖63延伸的机壳圆周面621b形成。
如图9所示,所述机壳主体62具备自所述机壳底座621a向所述转子52延伸的输入轴支撑部625,所述输入轴支撑部625可以由围绕用于贯穿所述机壳主体62的输入轴通孔626的管构成。即,所述输入轴通孔626贯穿所述输入轴支撑部625,与所述容纳空间622连接。
插入所述输入轴通孔626的所述输入轴64通过输入轴轴承628、629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输入轴支撑部625。所述输入轴轴承可以包括:输入轴第一轴承628;以及输入轴第二轴承629,其固定于所述输入轴通孔626内部以位于所述输入轴第一轴承628与所述转子52之间。
所述输入轴支撑部625的游离端可以插入到设置于所述轴紧固部54的紧固主体弯折部542。想要固定两个输入轴轴承628、629,则不得不延长所述输入轴支撑部625的长度,但如果所述输入轴支撑部625的游离端插入所述紧固主体弯折部542,则具有以下效果:能够将设置所述马达5和动力传递部6所需的空间最小化(将衣物处理装置的体积最小化)。
所述机壳盖63可以是任何形状,只要能够开闭所述机壳主体62上的开放孔即可,图8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机壳盖63由盘状的盖主体631构成的情形。所述机壳盖63可以通过设置于所述机壳圆周面621b的盖固定板623固定于所述机壳主体62。
所述机壳盖63可以包括:输出轴支撑部635,其从所述盖主体631向所述固定面板151延伸;输出轴通孔632,其贯穿所述输出轴支撑部635,供所述输出轴65插入;以及输出轴轴承638、639,其设置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635,将所述输出轴65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输出轴通孔632。
所述机壳盖63具备:安装部637,其设置于所述盖主体631,固定所述定子51。所述安装部637可以是可供定子紧固部(螺栓等)结合的各种不同形状,附图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安装部637是内部为空的圆筒形状的情形。
所述安装部637可以沿所述盖主体631的圆周面设置复数个,所述定子托架515的数量优选与所述安装部637相同。
当所述安装部637被设置为自所述盖主体631向所述转子52凸出的圆筒时,所述盖固定板623优选地具备供所述安装部637插入的固定板通孔624。这是为了将所述盖固定板623的外径最小化(将设置机壳所需的空间最小化)。
为了提高所述机壳盖63的强度,所述盖主体631可以具备:弯折部634,其由包括所述输出轴通孔632的区域向所述固定面板151凸出形成。
所述输出轴轴承可以包括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635并位于所述输出轴通孔631内部的输出轴第一轴承638以及输出轴第二轴承639。此外,为了防止外部空气供应到所述输出轴轴承638、639,所述机壳盖63还可以包括:封闭件633,其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635,封闭所述输出轴通孔632。
所述机壳H通过机壳紧固部612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所述定子51通过将插入所述紧固部通孔516的定子紧固部固定于所述安装部637来固定于所述机壳H,所述转子52通过输入轴64固定于所述机壳H。即,由于所述定子51和转子52固定于所述机壳H(由于定子和转子随机壳一同振动),因此能够将所述输入轴64与输出轴65的同轴度(coaxiality)变差最小化。
所述齿轮单元G可以包括:齿圈66,其固定于所述机壳圆周面621b位于所述容纳空间622;主动齿轮69,其固定于所述输入轴64位于所述容纳空间622内部;保持架67,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622内部,所述输出轴65的另一端固定在其上;以及从动齿轮68,其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保持架67,连接所述主动齿轮69与所述齿圈66。
如图9所示,所述齿圈66可以包括:齿轮主体661,其固定于所述机壳圆周面621b;以及齿轮齿662(gear teeth),其沿所述齿轮主体的内侧圆周面设置。
所述保持架67可以包括:第一底座671,其位于贯穿齿轮主体的齿轮主体通孔663(复数个齿轮齿所形成的通孔)内部,固定所述输出轴65的一端;第二底座672,其位于所述齿轮主体通孔663内部,在中央具备底座通孔673;以及连接轴675,其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形成所述从动齿轮68的旋转轴。由于所述输出轴65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因此所述输出轴65是否旋转取决于所述保持架67是否旋转。
所述从动齿轮68可以由复数个齿轮构成,附图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从动齿轮具备第一从动齿轮681、第一从动齿轮682和第三从动齿轮683的情形。所述输入轴64插入所述底座通孔673,与所述输出轴65形成同轴,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69的齿轮齿位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与所述从动齿轮682、682、683的齿轮齿啮合。
如图10所示,为了易于结合或组装所述齿圈66与所述机壳主体62,所述齿轮主体661可以具备紧固凸起容纳槽664,所述机壳底座621a可以具备插入所述紧固凸起容纳槽664的齿圈紧固凸起621c。
为了提高所述齿轮单元G的耐久性,所述机壳H还可以具备隔热部7。所述隔热部7是一种将传递至所述机壳内部的容纳空间622的外部热最小化的手段,优选地由导热率低于所述机壳H的导热率的材料构成。即,当所述机壳主体62和机壳盖63由金属材质构成时,所述隔热部7优选地由塑料等非金属材质构成。
当所述机壳H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空间时,所述隔热部7优选地由导热率低于所述固定面板151的导热率的材质构成。
所述隔热部7可以围绕所述机壳H整体,亦可以仅设置于所述机壳H的、朝向所述固定面板151的区域。图10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隔热部7仅设置于机壳盖63(朝向固定面板的区域)的情形。
如图11所示,所述隔热部7可以与所述机壳盖63形成一体。作为一示例,可以通过嵌件注塑(insert injection molding)形成所述隔热部7和机壳盖63,在所述嵌件注塑中,将熔解的材料(塑料等)注入到容纳有所述机壳盖63的模具。
所述隔热部7可以包括:盖隔热主体71,其固定于所述盖主体631;以及支撑部隔热主体72,其围绕所述输出轴支撑部635的圆周面。如图10所示,所述盖隔热主体71可以包括形成于所述盖主体631所提供的空间的、朝向所述固定面板151的表面的第一隔热主体711和形成于所述盖主体631所提供的空间的、朝向所述机壳主体62的表面的第二隔热主体712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盖隔热主体71包括第一隔热主体711和第二隔热主体712两者时,所述盖隔热主体71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主体713,其贯穿所述盖主体631,连接所述第一隔热主体711与第二隔热主体712。此时,所述盖主体631应具备设置所述连接主体713的盖通孔636(参照图11)。
如图11所示,所述隔热部7还可以包括围绕所述安装部637的安装部隔热主体73。这是为了将所述马达5的热通过所述安装部637传递到所述盖主体631的情形最小化。所述安装部隔热主体73优选围绕所述安装部637的整个圆周面。
为了使所述定子51与所述安装部637容易结合,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具备定子位置设定部74。所述定子位置设定部74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定子托架515的托架凸起741(参照图5),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热主体712并供所述托架凸起741插入的凸起容纳槽742(参照图9)。
不同于如上所述,所述隔热部可以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并位于所述机壳盖63与固定面板151之间,或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151并位于所述固定面板151与所述后方盖23之间。此时,所述隔热部可以围绕所述固定面板通孔153,并且可以由直径大于所述盖主体的直径的板构成。
在上述结构的动力传递部6中,所述齿轮单元G位于所述机壳主体62所形成的容纳空间622内部。即,所述齿圈66、所述主动齿轮69和所述从动齿轮68不脱离所述容纳空间622。所述容纳空间622仅设置于所述机壳主体62是为了使所述齿轮单元G尽量远离所述固定面板151(将箱体内部的热释放至箱体外部的热源)。由此,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能够将所述齿轮单元G的耐久性变差最小化。
另一方面,在上述结构的动力传递部6中,在所述主动齿轮69和从动齿轮68旋转时,作用于齿轮之间的斥力传递至所述输入轴64和输出轴65。即,当所述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旋转时,以远离所述机壳H的方向或朝向所述机壳H内部的方向作用的外力输入至所述输入轴64和输出轴65。上述情况在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齿圈为斜齿轮时更明显得观察得到。
如图12所示,为了将作用于所述输入轴64的外力所导致的、所述输入轴64脱离所述输入轴轴承628、629或输入轴支撑部625的风险最小化,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具备阻尼器9。
所述阻尼器9设置于所述输入轴通孔626以位于所述输入轴第一轴承628与所述输入轴第二轴承626之间,是一种用于削减所述输入轴第一轴承628的振动传递至所述输入轴第二轴承629的手段。
所述阻尼器9可以由固定于所述输入轴64的圆周面,位于所述输入轴第一轴承628与所述输入轴第二轴承629之间的弹性体(橡胶等)构成。如图8所示,所述阻尼器9可以包括:阻尼主体91,其直径长于所述输入轴64的直径而短于所述输入轴通孔626的直径(直径短于输入轴轴承的外径的阻尼主体);和阻尼主体通孔92,其贯穿所述阻尼主体91,供所述输入轴64插入。
如图12所示,为了将所述机壳H的振动最小化,优选地,所述阻尼主体91的一面与所述输入轴第一轴承628接触,所述阻尼主体91的另一面与所述输入轴第二轴承629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支撑部625还可以具备:向所述输入轴通孔626的中心凸出并位于所述输入轴第一轴承628与输入轴第二轴承629之间的止动件627(第一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627作为一种用于限制所述输入轴第一轴承628向所述输入轴第二轴承629的移动范围的手段,或用于限制所述输入轴第二轴承629向所述输入轴第一轴承628的移动范围的手段。
由于所述输入轴64与所述阻尼主体91的圆周面结合(由于阻尼主体可以与输入轴一同旋转),所以所述阻尼主体91的半径(阻尼器的外侧半径)优选设定为短于从所述输入轴通孔626的中心到所述第一止动件627的距离。
为了将作用于所述输出轴65的外力所导致的、所述输出轴轴承638、639脱离机壳H的问题最小化,所述输出轴支撑部635可以具备用于限制所述输出轴第一轴承638和所述输出轴第二轴承639的范围的止动件635c(第二止动件)。如图11所示,所述输出轴支撑部635可以具备设置有所述输出轴第一轴承638的第一安装部635a和设置有所述输出轴第二轴承639的第二安装部635b,所述第二止动件635c可以由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635a与第二安装部635b之间的凸起构成。
为了将传递到所述机壳H内部的热最小化,并向外部释放所述机壳H的热,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具备散热部8。如图8所示,所述散热部8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紧固主体541并将所述机壳主体62与所述转子52之间的空气排出至所述转子52的外部的第一散热部81,和设置于所述机壳主体的圆周面621a并将所述容纳空间622内部的热释放至所述容纳空间622的外部的第二散热部82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散热部81可以是自所述紧固主体541向所述机壳底座621a凸出的叶片。由于在所述转子52旋转时所述紧固主体541和所述第一散热部81旋转,因此所述转子52与所述机壳主体62之间的空气通过所述转子通孔531等排出至转子52的外部,在此过程中,所述机壳H的温度会降低。
图8作为一示例图示了所述第一散热部81的复数个叶片以所述轴结合孔543为中心以放射状布置的情形,所述紧固主体541亦可仅具备一个所述叶片。
另一方面,当所述紧固主体541具备紧固主体弯折部542时,所述第一散热部81优选由从所述紧固主体弯折部542延伸至所述紧固主体541的边缘的叶片构成。这可以通过提高所述叶片的高度(从紧固主体向机壳主体的方向上的叶片的长度),从而期待增加空气排出量的效果。
所述第二散热部82可以具备:从所述机壳圆周面621b凸出的机壳凸出部(冷却翼片等),和从所述机壳圆周面621b向所述容纳空间622弯折的机壳弯折部(弯折槽等)中的至少一个。由于所述第二散热部82扩大所述机壳圆周面621b的表面积,因此使所述机壳主体62容易与外部空气热交换。
以下,参照图13说明上述动力传递部6的运转过程。
图13图示了所述机壳主体62内部,在所述转子52旋转时,输入轴64旋转。在主动齿轮69被所述输入轴64旋转时,与所述主动齿轮69啮合的从动齿轮681、682、683亦旋转。由于所述从动齿轮681、682、683处于与固定于所述机壳主体62的所述齿圈66啮合的状态,因此当所述从动齿轮68旋转时,所述保持架67和输出轴65旋转,固定于所述输出轴65的所述滚筒2亦旋转。
通过所述烘干部3供应到所述滚筒2的热有一部分发散至所述滚筒2的外部(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内部的热则被释放至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箱体1所释放的热传递至所述动力传递部6的机壳H内部,则所述齿轮单元G等的耐久性会变差,然而由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中的所述隔热部7能够将热传递到所述机壳H内部的情况最少化,所以能够降低齿轮单元G耐久性变差的风险。
此外,由于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上设置有:设置于连接所述输入轴64与转子52的紧固主体541的第一散热部81、设置于所述机壳圆周面621b的第二散热部82和设置于所述转子的马达散热部53,因此能够将所述转子52旋转时(滚筒旋转时)定子51过热的情况以及所述容纳空间622过热的情况最少化。
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变形实施为各种不同的形态,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8)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滚筒,具备提供用于存储衣物的空间的滚筒主体、形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前方面的前方盖、形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后方面的后方盖以及贯穿所述前方盖并连通至所述滚筒主体的内部的滚筒投入口;
烘干部,向所述滚筒主体供应经加热的空气;
固定面板,设置于与所述后方盖相隔的位置;
动力传递部,具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的机壳、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外部而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输入轴、一端固定于所述后方盖而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输出轴以及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并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所述输出轴的齿轮单元;
马达,具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或所述机壳并形成旋转磁场的定子和借助所述旋转磁场旋转的转子,所述输入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子上;以及
隔热部,由导热率低于所述机壳的导热率的材质构成,减少从外部传递到所述机壳的内部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部位于所述机壳的朝向所述固定面板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并位于与设置所述滚筒的空间分离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部由导热率低于所述固定面板的导热率的材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包括:
机壳主体,构成为内部为空的圆筒形状,在朝向所述固定面板的一面设置有开放孔;以及
机壳盖,固定于所述机壳主体,用于封闭所述开放孔,
所述隔热部设置于所述机壳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主体和所述机壳盖为金属材质,所述隔热部为非金属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盖包括:
盖主体,其围绕所述开放孔;
输出轴通孔,其贯穿所述盖主体,供所述输出轴插入;以及
输出轴支撑部,其从所述盖主体向所述固定面板凸出并围绕所述输出轴通孔,
所述隔热部包括:
盖隔热主体,其固定于所述盖主体;以及
支撑部隔热主体,其围绕所述输出轴支撑部的圆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盖还包括:
弯折部,其由所述盖主体中的包括所述输出轴通孔的区域向所述固定面板凸出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盖与所述盖隔热主体形成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隔热主体包括:
第一隔热主体,其形成于所述盖主体所提供的空间中朝向所述固定面板的一面;以及
第二隔热主体,其形成于所述盖主体所提供的空间中朝向所述机壳主体的一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通孔,其贯穿所述盖主体;以及
连接主体,其插入所述盖通孔,连接所述第一隔热主体与所述第二隔热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隔热主体通过嵌件注塑固定于所述机壳盖。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出轴轴承,设置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的内部,将所述输出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的内部;以及
封闭件,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阻断外部空气流入所述输出轴轴承。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盖还包括:
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盖主体,所述定子可拆卸式地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部还包括围绕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部隔热主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包括:
环状的铁芯;
复数个支撑杆,其从所述铁芯的外侧圆周面以放射状凸出;
环状的铁芯绝缘部,其围绕所述铁芯;
复数个支撑杆绝缘部,其设置于所述铁芯绝缘部,分别围绕各个所述支撑杆;
线圈,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绝缘部;以及
定子托架,其设置于所述铁芯绝缘部的内侧圆周面,与所述安装部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托架凸起,其设置于所述定子托架;以及
凸起容纳槽,其设置于所述盖隔热主体,供所述托架凸起插入。
18.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滚筒,具备提供用于存储衣物的空间的滚筒主体、形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前方面的前方盖、形成所述滚筒主体的后方面的后方盖以及贯穿所述前方盖并连通至所述滚筒主体的内部的滚筒投入口;
烘干部,向所述滚筒主体供应经加热的空气;
固定面板,设置于与所述后方盖相隔的位置;
动力传递部,具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的机壳、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外部而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输入轴、一端固定于所述后方盖而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输出轴以及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并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所述输出轴的齿轮单元;
马达,具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面板或所述机壳并形成旋转磁场的定子和借助所述旋转磁场旋转的转子,所述输入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子上;以及
隔热部,由导热率低于所述固定面板的导热率和所述机壳的导热率的材质构成,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固定面板之间的部位或所述固定面板与所述后方盖之间的部位。
CN202210112206.8A 2021-02-08 2022-01-29 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49085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17319 2021-02-08
KR10-2021-0017318 2021-02-08
KR1020210017319A KR20220114154A (ko) 2021-02-08 2021-02-08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0210017318A KR20220114153A (ko) 2021-02-08 2021-02-08 의류처리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8519A true CN114908519A (zh) 2022-08-16
CN114908519B CN114908519B (zh) 2023-10-31

Family

ID=8021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2206.8A Active CN114908519B (zh) 2021-02-08 2022-01-29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873601B2 (zh)
EP (1) EP4039870A1 (zh)
CN (1) CN114908519B (zh)
AU (1) AU2022216141A1 (zh)
TW (1) TWI830140B (zh)
WO (1) WO2022169229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7078A (en) * 1980-06-16 1983-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rive system for rotary drum type dehydrating apparatus
CN1153239A (zh) * 1995-10-30 1997-07-02 东芝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888204A (zh) * 2005-06-29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安装有波轮的倾斜式滚筒洗衣机
CN101109142A (zh) * 2006-07-20 2008-01-23 Lg电子株式会社 滚筒洗衣机
CN108431324A (zh) * 2016-01-05 2018-08-21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09252337A (zh) * 2017-07-14 2019-01-22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洗衣机
KR20200065932A (ko) *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0396A (ja) * 1998-06-12 2000-01-07 Toshiba Corp 衣類乾燥機
KR101169269B1 (ko) * 2004-06-21 2012-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펄세이터를 구비한 경사형 건조겸용 드럼세탁기 및 그제어방법
KR101073502B1 (ko) * 2004-07-06 2011-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
CN202214640U (zh) * 2011-08-04 2012-05-0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节能型干衣机烘干滚筒
KR102512205B1 (ko) * 2016-02-18 2023-03-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어 락킹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세탁기
KR20200066169A (ko) *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KR20200065931A (ko)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EP3739105A1 (en) * 2019-05-13 2020-11-18 LG Electronics Inc. Driving device of wash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7078A (en) * 1980-06-16 1983-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rive system for rotary drum type dehydrating apparatus
CN1153239A (zh) * 1995-10-30 1997-07-02 东芝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888204A (zh) * 2005-06-29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安装有波轮的倾斜式滚筒洗衣机
CN101109142A (zh) * 2006-07-20 2008-01-23 Lg电子株式会社 滚筒洗衣机
CN108431324A (zh) * 2016-01-05 2018-08-21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09252337A (zh) * 2017-07-14 2019-01-22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洗衣机
KR20200065932A (ko) *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8519B (zh) 2023-10-31
EP4039870A1 (en) 2022-08-10
US11873601B2 (en) 2024-01-16
TWI830140B (zh) 2024-01-21
US20240084495A1 (en) 2024-03-14
US20220251757A1 (en) 2022-08-11
WO2022169229A1 (en) 2022-08-11
TW202231957A (zh) 2022-08-16
AU2022216141A1 (en) 2023-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08519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4941234B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20114153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20114154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20114152A (ko) 의류처리장치
EP4361339A1 (en) Clothes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lothes treatment apparatus
KR20220145243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20169740A (ko)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US11920287B2 (en) Clothes dryer configured for motor cooling
AU2022333752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AU2022333934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KR20230063841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8215760A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20169739A (ko)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20220120317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20114165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20114166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20120318A (ko) 의류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