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1957A - 衣物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1957A
TW202231957A TW111104437A TW111104437A TW202231957A TW 202231957 A TW202231957 A TW 202231957A TW 111104437 A TW111104437 A TW 111104437A TW 111104437 A TW111104437 A TW 111104437A TW 202231957 A TW202231957 A TW 2022319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housing
output shaft
drum
fix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4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0140B (zh
Inventor
安勇俊
尹聖魯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173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114154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173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114153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1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1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0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014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D06F58/08Driv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0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 D06F37/206Mounting of mot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1Tubs made by a specially selec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ssembly from el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3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ctric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滾筒,其包含滾筒主體、前蓋和後蓋;乾燥單元,用於向滾筒主體供應熱空氣;固定面板;動力傳送單元,其包含殼體、輸入軸、輸出軸和齒輪單元,該輸入軸具有位於殼體外部的一端和位於殼體中的相對端,該輸出軸具有固定到後蓋的一端和位於殼體中的相對端,該齒輪單元用於將輸入軸的旋轉運動傳遞到輸出軸;馬達,其包含定子和轉子,該定子固定到固定面板或殼體,輸入軸的一端固定到該轉子;以及熱絕緣部件,由導熱率低於殼體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

Description

衣物處理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衣物處理裝置。
「衣物處理裝置」是指用於洗滌衣物(待洗滌物或待烘乾物)的洗衣機、用於烘乾衣物的烘乾機、以及能夠同時洗滌和烘乾衣物的裝置的總稱。
洗衣機一般包括:槽,在其中儲存水;洗滌滾筒,其設置在槽中,以在其中儲存衣物;以及驅動單元(洗滌驅動單元),其使洗滌滾筒旋轉。烘乾機一般包括:烘乾滾筒,在其中儲存衣物;驅動單元(烘乾驅動單元),其使烘乾滾筒旋轉;以及熱交換單元,其向烘乾滾筒供應空氣以去除衣物中的水分。
洗滌驅動單元一般包括:定子,其固定到槽以形成旋轉磁場;轉子,其由旋轉磁場旋轉;以及旋轉軸,其貫穿槽以將洗滌滾筒連接到轉子。烘乾驅動單元一般包括:馬達;滑輪,其固定到馬達的旋轉軸;以及皮帶(動力傳送單元),其將滑輪的旋轉運動傳遞到烘乾滾筒。
洗滌驅動單元配置為使得馬達的旋轉軸將洗滌滾筒連接到轉子。為了洗滌或旋乾衣物,洗滌驅動單元需要增加洗滌滾筒的旋轉速度或改變洗滌滾筒的旋轉方向。當馬達的旋轉軸將洗滌滾筒直接連接到轉子時,可以容易控制洗滌滾筒的旋轉速度和旋轉方向。
同時,習知的烘乾驅動單元一般構造成使得諸如皮帶的動力傳送單元將烘乾滾筒連接到馬達的旋轉軸。烘乾機採用諸如皮帶的動力傳送單元以使烘乾滾筒旋轉的原因在於,烘乾滾筒的旋轉速度不需要維持特別的高,並且烘乾滾筒的旋轉方向一般不需要改變。然而,如果烘乾機設計成能夠改變烘乾滾筒的旋轉速度和旋轉方向,則可以控制衣物在烘乾滾筒中的運動,從而縮短烘乾時間並改善乾燥性能。
已揭露一種習知的烘乾機,其包括使用減速器將轉子連接到烘乾滾筒的烘乾驅動單元(韓國專利公開第10-2020-0065931號)。烘乾驅動單元構造成使得連接到轉子的輸入軸和連接到烘乾滾筒的輸出軸同軸設置。因此,可以縮短乾燥時間或改善乾燥性能。然而,供應給烘乾滾筒的熱被傳遞到烘乾驅動單元的內部,這可能導致乾燥驅動單元的耐久性劣化。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包括動力傳送單元,配置以將連接到轉子的輸入軸和連接到滾筒的輸出軸彼此連接,使得輸入軸和輸出軸同軸設置。
此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能夠最小化傳遞到動力傳送單元內部的外部熱,從而最小化動力傳送單元耐久性的劣化。
另外,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包括用於將動力傳送單元中的熱散發到外部的裝置,從而最小化動力傳送單元耐久性的劣化。
此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能夠在動力傳送單元的操作期間,使由作用在輸入軸和輸出軸上的外力所引起之支撐輸入軸和輸出軸的軸承的耐久性的劣化最小化。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滾筒,其中容納有待烘乾的物體;烘乾單元,配置以向滾筒供應熱空氣;固定面板,其設置在與滾筒的一個表面間隔開的位置;動力傳送單元,其包含殼體、輸入軸、輸出軸和齒輪單元,殼體固定到固定面板,輸入軸具有位於殼體外部的一端和位於殼體中的相對端,輸出軸具有固定到後蓋的一端和位於殼體中的相對端,齒輪單元位於殼體中以將輸入軸的旋轉運動傳遞到輸出軸;馬達,其包含定子和轉子,定子固定到殼體以形成旋轉磁場,轉子配置為由旋轉磁場旋轉,並允許輸入軸的一端固定到其上;以及熱絕緣部件,由導熱率低於殼體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以減少從殼體外部傳遞到其內部的熱量。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滾筒,其包含滾筒主體、前蓋、後蓋和滾筒引入開口,滾筒主體提供用於在其中儲存衣物的空間,前蓋形成滾筒主體的前表面,後蓋形成滾筒主體的後表面,滾筒引入開口形成為穿過前蓋以與滾筒主體內部連通;烘乾單元,配置以向滾筒主體供應熱空氣;固定面板,設置在與後蓋間隔開的位置;動力傳送單元,其包含殼體、輸入軸、輸出軸和齒輪單元,殼體固定到固定面板,輸入軸具有位於殼體外部的一端和位於殼體中的相對端,輸出軸具有固定到後蓋的一端和位於殼體中的相對端,齒輪單元位於殼體中以將輸入軸的旋轉運動傳遞到輸出軸;馬達,其包含定子和轉子,定子固定到固定面板或殼體以形成旋轉磁場,轉子配置為由旋轉磁場旋轉,並允許輸入軸的一端固定到其上;以及熱絕緣部件,由導熱率低於殼體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以減少從殼體外部傳遞到其內部的熱量。
熱絕緣部件可以位於面向固定面板的殼體的表面上。
殼體可以固定到固定面板,以便位於與滾筒所在的空間隔離的空間中。
熱絕緣部件可以由導熱率低於固定面板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
殼體可以包括:殼體主體,其形成為中空圓柱狀,並具有形成在其面向固定面板的表面中的開口;以及殼體蓋,其固定到殼體主體以封閉開口。熱絕緣部件可以設置在殼體蓋。
殼體主體和殼體蓋可以由金屬材料製成,而熱絕緣部件可以由非金屬材料製成。
殼體蓋可以包括:蓋主體,圍繞開口;輸出軸通孔,形成為穿過蓋主體以允許輸出軸插入其中;以及輸出軸支撐部,從蓋主體朝固定面板突出並圍繞輸出軸通孔。熱絕緣部件可以包括:蓋絕緣體,固定到蓋主體;以及支撐部絕緣體,圍繞輸出軸支撐部的圓周表面。
殼體蓋可以進一步包括彎曲部,形成為使得其中形成有輸出軸通孔的蓋主體的區域朝固定面板突出。
殼體蓋和蓋絕緣體彼此可以一體成形。
蓋絕緣體可以包括:第一絕緣體,其形成在由蓋主體提供的空間中面向固定面板的蓋主體的表面上;以及第二絕緣體,其形成在由蓋主體提供的空間中面向殼體的蓋主體的表面上。
衣物處理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蓋通孔,形成為穿過蓋主體;以及連接體,插入蓋通孔中,以將第一絕緣體連接到第二絕緣體。
蓋絕緣體可以經由埋入射出成型固定到殼體蓋。
衣物處理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輸出軸軸承,其設置在輸出軸支撐部的內側,以將輸出軸可旋轉地固定到輸出軸支撐部的內側;以及密封件,其固定到輸出軸支撐部,以防止外部空氣引入輸出軸軸承中。
衣物處理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設置在蓋主體的安裝部,以允許定子可拆卸地固定到其上。
熱絕緣部件可以進一步包括圍繞安裝部的安裝部絕緣體。
定子可以包括:環形的鐵心;複數個支撐桿,從鐵心的外周表面徑向突出;環形的鐵心絕緣部件,圍繞鐵心;複數個支撐桿絕緣部件,設置在鐵心絕緣部件中,以圍繞複數個支撐桿中相應的支撐桿;線圈,設置在複數個支撐桿絕緣部件的每一個中;以及定子支架,設置在鐵心絕緣部件的內周表面上,以耦接至安裝部。
衣物處理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支架突起,形成在定子支架;以及突起容納凹部,形成在蓋絕緣體中,以允許支架突起插入其中。
本發明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滾筒,其包含滾筒主體、前蓋、後蓋和滾筒引入開口,滾筒主體提供用於在其中儲存衣物的空間,前蓋形成滾筒主體的前表面,後蓋形成滾筒主體的後表面,滾筒引入開口形成為穿過前蓋以與滾筒主體內部連通;烘乾單元,配置以向滾筒主體供應熱空氣;固定面板,設置在與後蓋間隔開的位置;動力傳送單元,其包含殼體、輸入軸、輸出軸和齒輪單元,殼體固定到固定面板,輸入軸具有位於殼體外部的一端和位於殼體中的相對端,輸出軸具有固定到後蓋的一端和位於殼體中的相對端,齒輪單元位於殼體中以將輸入軸的旋轉運動傳遞到輸出軸;馬達,其包含定子和轉子,定子固定到固定面板或殼體以形成旋轉磁場,轉子配置為由旋轉磁場旋轉,並允許輸入軸的一端固定到其上;以及熱絕緣部件,由導熱率低於固定面板的導熱率和殼體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並位於殼體與固定面板之間的位置或位於轉子固定面板與後蓋之間的位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滾筒,其包含滾筒主體、前蓋、後蓋和滾筒引入開口,滾筒主體提供用於在其中儲存待烘乾物體(衣物等)的空間,前蓋形成滾筒主體的前表面,後蓋形成滾筒主體的後表面,滾筒引入開口形成為穿過前蓋以與滾筒主體內部連通;烘乾單元,配置以向滾筒供應熱空氣;固定面板,設置在與後蓋間隔開的位置;殼體,其包含殼體主體和殼體蓋,殼體主體固定到固定面板並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容納空間和允許容納空間與外部連通的開口,殼體蓋耦接至殼體主體以封閉開口;輸入軸,貫穿殼體主體,使得其一端位於殼體外部且其相對端位於容納空間中;輸出軸,貫穿殼體蓋,使得其一端固定到後蓋且其相對端位於容納空間中;環形齒輪,固定到殼體主體以位於容納空間中;主動齒輪,固定到輸入軸以位於容納空間中;支撐架,位於容納空間中以允許輸出軸的相對端固定到其上;從動齒輪,其可旋轉地固定到支撐架,以將主動齒輪連接到環形齒輪,並位於容納空間中;以及馬達,其包含定子和轉子,定子固定到固定面板或殼體以形成旋轉磁場,轉子配置為由旋轉磁場旋轉,並允許輸入軸的一端固定到其上。
殼體主體可以包括:殼體基部;輸入軸通孔,形成為穿過殼體基部以允許輸入軸插入其中;以及殼體圓周表面,從殼體基部的邊緣朝固定面板延伸。容納空間可以由殼體基部和殼體圓周表面形成。
可以設置環形齒輪、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以防止脫離由容納空間提供的空間。
殼體主體可以進一步包括蓋固定板,設置在殼體圓周表面上,以允許殼體蓋固定到其上。
定子可以包括:環形的鐵心;複數個支撐桿,從鐵心的外周表面徑向突出;環形的鐵心絕緣部件,圍繞鐵心;複數個支撐桿絕緣部件,設置在鐵心絕緣部件中,以圍繞複數個支撐桿中相應的支撐桿;線圈,設置在複數個支撐桿絕緣部件的每一個中;以及定子支架,設置在鐵心絕緣部件的內周表面上,以耦接至安裝部。殼體蓋可以進一步包括安裝部,定子支架可拆卸地固定到其上。蓋固定板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固定板通孔以允許安裝部貫穿其中。
衣物處理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輸入軸支撐部,從殼體基部朝轉子延伸並圍繞輸入軸通孔;以及輸入軸軸承,設置在輸入軸支撐部中,以將輸入軸可旋轉地固定到輸入軸支撐部。
輸入軸軸承可以包括位於輸入軸支撐部中的第一輸入軸軸承和第二輸入軸軸承。
衣物處理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輸出軸通孔,形成為穿過殼體蓋以允許輸出軸插入其中;輸出軸支撐部,從殼體蓋朝固定面板延伸並圍繞輸出軸通孔;輸出軸軸承,用於將輸出軸固定到輸出軸支撐部;以及密封件,設置在輸出軸支撐部,以防止外部空氣引入輸出軸軸承中。
輸出軸軸承可以包括位於輸出軸支撐部中的第一輸出軸軸承和第二輸出軸軸承。
殼體可以位於與滾筒所在的空間隔離的空間中。
衣物處理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熱絕緣部件,其由導熱率低於殼體蓋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並固定到殼體蓋。
殼體主體和殼體蓋可以由金屬材料製成,而熱絕緣部件可以由非金屬材料製成。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本發明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包括動力傳送單元,配置以將連接到轉子的輸入軸和連接到滾筒的輸出軸彼此連接,使得輸入軸和輸出軸同軸設置。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能夠最小化傳遞到動力傳送單元內部的外部熱,從而最小化動力傳送單元耐久性的劣化。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包括用於將動力傳送單元中的熱散發到外部的裝置,從而最小化動力傳送單元耐久性的劣化。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其能夠在動力傳送單元的操作期間,使由於作用在輸入軸和輸出軸上的外力所引起之支撐輸入軸和輸出軸的軸承的耐久性的劣化最小化。
[本發明最佳實施模式 ]
在下文中,將參照所附圖式詳細說明衣物處理裝置的實施方式。
圖1是示出衣物處理裝置100的示例的視圖。衣物處理裝置100可以包括:機殼1;以及滾筒2,其可旋轉地設置在機殼1的內部,並提供用於儲存衣物(待洗滌的物體或烘乾的物體)的空間。如圖2所示,乾燥單元3可以設置在機殼1的內部,以便藉由向滾筒2供應高溫乾燥空氣(具有溫度高於室溫的空氣或具有乾燥度高於室內空氣乾燥度的空氣)來去除衣物中的水分。
如圖3所示,機殼1可以包括前面板11,其形成衣物處理裝置100的前表面;以及基板17,其形成衣物處理裝置100的底面。前面板11中形成有與滾筒2連通的引入開口111。引入開口111可以由門113關閉。
控制面板115可以設置在前面板11上。控制面板115可以包括:輸入單元,用於接收來自使用者的控制指令;以及顯示器,用於輸出諸如可由使用者選擇的控制指令的資訊。輸入單元可以包括:供電請求單元,用於請求向衣物處理裝置100供電;進程輸入單元,用於允許使用者從複數個進程中選擇期望的進程;以及執行請求單元,用於請求執行由使用者選擇的進程。
滾筒2可以形成為中空圓柱形。圖2是示出下列情況的視圖,其中:滾筒2,包含滾筒主體21,其為具有開放前表面和開放後表面的圓柱形;前蓋22,其形成滾筒主體21的前表面;以及後蓋23,其形成滾筒主體21的後表面。前蓋22可以在其中形成滾筒引入開口221,滾筒主體21的內部通過滾筒引入開口221與外部連通,並且後蓋23可以在其中形成進氣口233,外部空氣通過進氣口233流入滾筒主體21中。
如圖3所示,滾筒主體21可以進一步包括升降件24。升降件24可以形成為使得從前蓋22朝後蓋23延伸的板從滾筒主體21朝滾筒2的旋轉中心突出(從滾筒的圓周表面朝滾筒的旋轉中心突出)。
在衣物處理裝置100中,滾筒2可以具有滾筒通孔,其形成為穿過滾筒主體21,使得滾筒內部與滾筒外部連通。然而,當衣物處理裝置100配置為衣物乾燥裝置時,滾筒2中可以不具有滾筒通孔。
滾筒2可以可旋轉地固定到第一主體支撐部件12或第二主體支撐部件15中的至少一個。所附圖式示出下列情況:其中,後蓋23經由馬達5(驅動單元)可旋轉地固定到第二主體支撐部件15,以及其中,前蓋22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一主體支撐部件12。
第一主體支撐部件12可以形成為支撐面板121,其固定到機殼1並位於前面板11與前蓋22之間。支撐面板121可以固定到基板17,並可以位於前面板11與前蓋22之間。在此情況下,前面板11的後表面(面向支撐面板的表面)可以固定到支撐面板121,並且其下端可以固定到基板17。
支撐面板121可以包括:支撐面板通孔122;滾筒連接體123(參見圖2),將支撐面板通孔122連接到滾筒引入開口221;以及面板連接體125,將支撐面板通孔122連接到引入開口111。支撐面板通孔122可以形成為穿過支撐面板121,使得引入開口111與滾筒引入開口221連通。
如圖2所示,滾筒連接體123可以形成為固定到支撐面板121的後表面(在由支撐面板提供的空間中面向滾筒引入開口的表面)的管。滾筒連接體123的一端可以形成以圍繞支撐面板通孔122,而滾筒連接體123的自由端可以形成以支撐前蓋22。亦即,滾筒連接體123的自由端可以插入滾筒引入開口221中,或者可以與形成滾筒引入開口221的前蓋22的自由端接觸。
圖2示出滾筒連接體123的自由端與前蓋22的自由端接觸的情況。在此情況中,滾筒連接體123可以設置有環形的連接阻尼器124。當滾筒2旋轉或振動時,連接阻尼器124用於使滾筒引入開口221與滾筒連接體123分離的風險(滾筒中的空氣洩漏到機殼中的風險)最小化。
面板連接體125可以形成為固定到支撐面板121的前表面(在由支撐面板提供的空間中面向前面板的表面)的管。面板連接體125的一端可以形成以圍繞支撐面板通孔122,而面板連接體125的另一端可以形成以連接到引入開口111。因此,供應給引入開口111的衣物可以通過面板連接體125、支撐面板通孔122、滾筒連接體123和滾筒引入開口221移動到滾筒主體21。
支撐面板121可以具有排氣口126,其形成為穿過面板連接體125,而且過濾器127可以可拆卸地固定到排氣口126。過濾器127可以形成為各種結構中的任何一種,只要其能夠從由滾筒2移動到排氣口126的空氣中去除異物。
支撐面板121可以進一步設置有滾筒支撐部件128和129,用於防止滾筒2下垂。該些滾筒支撐部件可以包括固定到支撐面板121並可旋轉地支撐滾筒2的第一滾輪128和第二滾輪129。儘管在圖3中示出第一滾輪128和第二滾輪129支撐滾筒主體21,但第一滾輪128和第二滾輪129也可以支撐前蓋22。
第二主體支撐部件15可以形成為固定面板151,其固定到機殼1以位於與後蓋23間隔開的點。圖4示出將固定面板151固定到基板17以形成衣物處理裝置100的後表面(機殼的後表面)的情況。
固定面板151可以在其中形成驅動單元安裝凹部152,其提供安裝馬達5的空間。驅動單元安裝凹部152可以形成為使得固定面板151的一部分朝滾筒2的後蓋23凹陷。固定面板151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固定面板通孔153,以允許用於旋轉滾筒2的軸(輸出軸)貫穿其中。固定面板通孔153可以位於驅動單元安裝凹部152內。
如上所述,當滾筒2包括滾筒主體21、固定到滾筒主體21的前蓋22、以及固定到滾筒主體21的後蓋23時,滾筒2的剛性比其中滾筒主體21的開放前表面和開放後表面分別可旋轉地連接到支撐面板121和固定面板151的結構的剛性高。滾筒2的剛性的增加可以在滾筒2的旋轉期間使滾筒主體21的變形最小化,從而最小化由於滾筒主體21的變形而使衣物卡在滾筒主體21與支撐面板121之間的空間中或卡在滾筒主體21與固定面板151之間的空間中的問題(從而最小化馬達上的負載)。
如圖2所示,乾燥單元3可以包括:排氣通道31,其連接到排氣口126;供應通道32,其將排氣通道31中的空氣引導到滾筒主體21;以及熱交換單元34,其設置在排氣通道31內部,以依序對空氣進行除濕和加熱。
排氣通道31可以包括:第一管道311,其連接到排氣口126;第二管道312,其連接到供應通道32;以及第三管道313,其將第一管道311連接到第二管道312。第三管道313可以固定到基板17。
熱交換單元34可以實施為各種裝置中的任何一種,只要其能夠依序對引入排氣通道31的空氣進行除濕和加熱。圖2示出熱交換單元34實施為熱幫浦的情況。亦即,熱交換單元34包括:第一熱交換器341(吸熱部件),其從引入排氣通道31中的空氣去除水分;第二熱交換器343(產熱部件),其設置在排氣通道31內部以加熱已穿過吸熱部件341的空氣;以及風扇349,其使從滾筒2排出的空氣依序穿過吸熱部件和產熱部件,然後移動到供應通道32。
吸熱部件341和產熱部件343沿空氣流動方向依序設置,並經由形成冷媒循環路徑的冷媒管348彼此連接。冷媒透過位於排氣通道31外部的壓縮機345沿冷媒管348移動,並且冷媒管348設置有用於控制冷媒壓力的壓力調節器347。
如圖4所示,設置在滾筒2的後蓋23中的進氣口233可以由複數個孔組成,該些孔設置圍繞後蓋23的中心(滾筒2的旋轉中心)。在此情況下,供應通道32可以包括:供應管道321,其設置在固定面板151中,以形成一通道,從第二管道312排出的空氣沿該通道移動;以及第一通道形成部件323和第二通道形成部件324,其等將供應管道321中的空氣引導到進氣口233。
供應管道321可以形成為使得固定面板151的一部分在遠離後蓋23的方向上彎曲以形成一通道(空氣移動通道)。此外,供應管道321可以形成為圍繞驅動單元安裝凹部152的環形,並且第二管道312可以形成以連接到供應管道321的圓周表面。
第一通道形成部件323可以設置以圍繞由進氣口233的孔形成的環的外周表面,而第二通道形成部件324可以設置以圍繞由進氣口233的孔形成的環的內周表面。
第一通道形成部件323和第二通道形成部件324可以固定到後蓋23,或可以固定到供應管道321。圖4示出第一通道形成部件323和第二通道形成部件324固定到後蓋23的情況。在圖4所示的情況下,第一通道形成部件323的自由端圍繞由供應管道321形成的通道(環形通道)的外周表面,而第二通道形成部件324的自由端圍繞由供應管道321形成的通道的內周表面。第一通道形成部件323和第二通道形成部件324可以由橡膠或毛氈等製成。
用於使滾筒2旋轉的馬達5包括:定子51,其位於驅動單元安裝凹部152中以形成旋轉磁場;以及轉子52,其由該旋轉磁場旋轉。轉子52的旋轉運動經由固定到固定面板151的動力傳送單元6傳遞到滾筒2,並且定子51固定到固定面板151或動力傳送單元6中的至少一個。其中定子51固定到動力傳送單元6的結構在維持動力傳送單元6所包含的輸入軸64與輸出軸65之間同軸度的方面是有利的(因此最小化在滾筒旋轉期間衣物處理裝置的振動及最小化動力傳送單元耐久性的劣化)。
為了防止設置在驅動單元安裝凹部152中的馬達5暴露於外部(以提高馬達的耐久性並藉由防止馬達暴露於外部來避免事故),固定面板151可以進一步設置有蓋面板19,用於防止馬達5暴露於外部。此外,蓋面板19也可以形成為能夠防止供應管道321暴露於外部的形狀(圍繞供應管道321的形狀)。其原因不僅是為了最小化散發到供應管道321外部的熱,而且也是為了防止可能由使用者身體與供應管道321接觸而引起的事故。
如圖5所示,定子51可以包括:鐵心511(環形的鐵心),具有形成在其中心的通孔511b(鐵心通孔);複數個支撐桿511a,從鐵心511的外周表面徑向突出;鐵心絕緣部件512,其使鐵心絕緣並具有環形形狀;複數個支撐桿絕緣部件514,設置在鐵心絕緣部件512中以圍繞支撐桿511a ;以及線圈(圖未示出),設置在支撐桿絕緣部件514中。
鐵心絕緣部件512形成為環形形狀,具有形成在其中心的絕緣部件通孔513,以形成將鐵心511容納於其中的空間。為了便於組裝,鐵心絕緣部件512可以包括:第一絕緣體512a;以及第二絕緣體512b。在此情況下,支撐桿絕緣部件514可以包括:第一支撐桿絕緣部件,其設置在第一絕緣體512a中;以及第二支撐桿絕緣部件,其設置在第二絕緣體512b中。
鐵心絕緣部件512可以設置有定子支架515。定子支架515可以包括複數個支架,其等從鐵心絕緣部件512的內周表面朝絕緣部件通孔513的中心突出。當鐵心絕緣部件512包括第一絕緣體512a和第二絕緣體512b時,定子支架515可以包括:第一支架515a,設置在第一絕緣體512a中;以及第二支架515b,設置在第二絕緣體512b中並耦接至第一支架515a。
定子支架515可以使用諸如螺栓的定子耦接部件固定到動力傳送單元6。為此,定子支架515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耦接部件通孔516。
如圖6所示,轉子52可以包括:轉子主體521;轉子圓周表面522,其從轉子主體521的邊緣朝固定面板151延伸,以形成容納定子51的空間;以及複數個永久磁鐵523,其等固定到轉子圓周表面522,使得它們的N極和S極交替露出。
馬達5可以進一步包括馬達散熱部件53,其將從定子51產生的熱散發到轉子52外部。馬達散熱部件53可以包括:複數個轉子通孔531,其等形成為穿過轉子主體521;以及複數個轉子葉片533,其等設置在轉子主體521,以形成氣流,用於引導轉子52中的空氣移動到轉子通孔531。
每一個轉子通孔531可以形成為從轉子主體521的中心朝轉子圓周表面522延伸的狹縫,並且每一個轉子葉片533可以形成為從轉子主體521朝固定面板151突出的板。在此情況下,每一個轉子葉片533較佳為從轉子主體521的中心朝轉子圓周表面522延伸。形成為狹縫的轉子通孔531中的每一個可以繞著轉子主體521(輸入軸)的中心徑向設置,並且轉子葉片533中的每一個可以固定到轉子通孔531中相應的一個的邊緣。
圖7是示出動力傳送單元6的示例的視圖。動力傳送單元6包括:殼體H,其固定到固定面板151;輸入軸64,其可旋轉地固定到殼體H的底面(朝轉子的方向定位的表面);輸出軸65,其可旋轉地固定到殼體H的上表面(朝固定面板的方向定位的表面);以及齒輪單元,其設置在殼體H內部以將輸入軸64的旋轉運動傳遞給輸出軸65。輸入軸64可以形成為一端固定到轉子52而另一端位於殼體H內部的軸,而輸出軸65可以形成為一端固定到後蓋23而另一端位於殼體H內部的軸。
較佳的是,殼體H固定到固定面板151,並設置在與滾筒2所在的空間(機殼的內部空間)隔離的空間(機殼的外部空間)中。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最小化將機殼內的熱量(從滾筒或乾燥單元散發的熱)傳遞到殼體H的內部,從而提高動力傳送單元6的耐久性。
輸入軸64可以使用圖6中所示的軸耦接部件54耦接到轉子主體521。軸耦接部件54可以包括:盤形的耦接主體541;以及軸耦接孔543,其形成為穿過耦接主體541以允許輸入軸64的一端與其耦接。
為了便於耦接主體541和轉子主體521的組裝,耦接主體541可以設置有主體突起544,而轉子主體521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主體突起通孔524,以允許主體突起544插入其中。
此外,為了增加耦接主體541的強度,耦接主體541可以進一步設置有耦接主體彎曲部542。耦接主體彎曲部542可以形成為使得耦接主體541面向殼體H的表面朝轉子主體521凹陷彎曲。在此情況下,轉子主體521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彎曲部通孔525,以允許耦接主體彎曲部542貫穿其中。
輸出軸65可以插入固定面板通孔153中以連接到滾筒2,並且後蓋23可以設置有軸支架231(參見圖4),輸出軸65固定到軸支架231。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分散在輸出軸65旋轉期間施加到後蓋23中心的應力。
為了防止殼體H下垂並最小化驅動單元安裝凹部152的變形,殼體H可以使用傳動單元支架61和殼體耦接部件612固定到固定面板151。
如圖4所示,傳動單元支架61可以具有支架通孔611,以允許輸出軸65貫穿其中,並且殼體耦接部件612可以形成為將殼體H連接到傳動單元支架61的螺栓。傳動單元支架61可以由與固定面板151相同的材料製成,或者可以由強度高於固定面板151的強度的材料製成。
圖4示出傳動單元支架61固定到固定面板151面向後蓋23的表面的情況。然而,傳動單元支架61可以在由固定面板151提供的空間中固定到面向蓋面板19的表面。
如圖8所示,殼體H可以包括:殼體主體62,其形成為中空圓柱形並具有形成在其面向固定面板151的表面中的開口;以及殼體蓋63,其固定到殼體主體62以封閉該開口。
殼體主體62可以包括:容納空間622,齒輪單元G安裝在其中。容納空間622可以通過開口與外部連通。容納空間622可以由殼體基部621a及殼體圓周表面621b界定,其中輸入軸64固定到殼體基部621a,殼體圓周表面621b從殼體基部621a的邊緣朝殼體蓋63延伸。
如圖9中所示,殼體主體62可以設置有輸入軸支撐部625,其從殼體基部621a朝轉子52延伸。輸入軸支撐部625可以形成為圍繞輸入軸通孔626的管,輸入軸通孔626形成為穿過殼體主體62。亦即,輸入軸通孔626可以形成為穿過輸入軸支撐部625以與容納空間622連通。
插入輸入軸通孔626中的輸入軸64使用輸入軸軸承628和629可旋轉地固定到輸入軸支撐部625。該些輸入軸軸承可以包括:第一輸入軸軸承628;以及第二輸入軸軸承629,其固定在輸入軸通孔626中,以位於第一輸入軸軸承628與轉子52之間。
輸入軸支撐部625的自由端可以插入設置在軸耦接部件54的耦接主體彎曲部542中。為了固定兩個輸入軸軸承628和629,可能需要增加輸入軸支撐部625的長度。然而,由於輸入軸支撐部625的自由端插入耦接主體彎曲部542中,因此可以將安裝馬達5和動力傳送單元6所需的空間量最小化(從而最小化衣物處理裝置的體積)。
殼體蓋63可以形成為各種形狀中的任何一種,只要其能夠開啟或封閉形成在殼體主體62中的開口。圖8示出殼體蓋63實施為圓盤形的蓋主體631的情況。殼體蓋63可以使用設置在殼體圓周表面621b上的蓋固定板623固定到殼體主體62。
殼體蓋63可以包括:輸出軸支撐部635,其從蓋主體631朝固定面板151延伸;輸出軸通孔632,其形成為穿過輸出軸支撐部635,以允許輸出軸65插入其中;以及輸出軸軸承638和639,其等設置在輸出軸支撐部635中,以將輸出軸65可旋轉地固定到輸出軸通孔632。
殼體蓋63包括安裝部637,其設置在蓋主體631,並且定子51固定到安裝部637。安裝部637可以形成為允許將定子耦接部件(螺栓等)耦接至其上的各種形狀中的任何一種。所附圖式示出安裝部637形成為中空圓柱形的情況。
安裝部637可以設置複數個,並且複數個安裝部637可以設置在蓋主體631的圓周表面上。設置定子支架515的數量較佳為與安裝部637的數量相同。
當安裝部637形成為從蓋主體631朝轉子52突出的圓柱體時,蓋固定板623較佳為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固定板通孔624,以允許安裝部637插入其中。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使蓋固定板623的外徑最小化(從而最小化安裝殼體所需的空間量)。
為了增加殼體蓋63的強度,蓋主體631可以設置有彎曲部634,其形成為使得包含輸出軸通孔632的區域朝固定面板151突出。
所述輸出軸軸承可以包括:第一輸出軸軸承638;以及第二輸出軸軸承639,其等固定到輸出軸支撐部635並位於輸出軸通孔632中。此外,為了防止外部空氣供應到輸出軸軸承638和639,殼體蓋63可以進一步包括密封件633,其固定到輸出軸支撐部635以封閉輸出軸通孔632。
殼體H經由殼體耦接部件612固定到固定面板151。定子51藉由將插入耦接部件通孔516中的定子耦接部件固定到安裝部637來固定到殼體H。轉子52使用輸入軸64固定到殼體H。亦即,由於定子51和轉子52固定到殼體H(由於定子和轉子與殼體一起振動),因此能夠最小化輸入軸64與輸出軸65之間同軸度的誤差。
齒輪單元G可以包括:環形齒輪66,其固定到殼體圓周表面621b並位於容納空間622中;主動齒輪69,其固定到輸入軸64並位於容納空間622中;支撐架67,其位於容納空間622中且輸出軸65的相對端固定到支撐架67;以及從動齒輪68,其可旋轉地固定到支撐架67以將主動齒輪69連接到環形齒輪66。
如圖9所示,環形齒輪66可以包括:齒輪主體661,其固定到殼體圓周表面621b;以及輪齒662,其形成在齒輪主體661的內周表面上。
支撐架67可以包括:第一基部671,其位於形成穿過齒輪主體661的齒輪主體通孔663(由輪齒界定的通孔)中,並且輸出軸65的一端固定到該第一基部671;第二基部672,其位於齒輪主體通孔663中,並且具有形成在其中心的基部通孔673;以及連接軸675,其將第一基部671連接到第二基部672,並用作從動齒輪68的旋轉軸。由於輸出軸65固定到第一基部671,因此輸出軸65是否旋轉取決於支撐架67是否旋轉。
從動齒輪68可以由複數個齒輪組成。所附圖式示出從動齒輪由第一從動齒輪681、第二從動齒輪682和第三從動齒輪683組成的情況。輸入軸64插入基部通孔673中,並與輸出軸65同軸設置。主動齒輪69的輪齒位於形成在從動齒輪681、682和683之間的空間中,以便與從動齒輪681、682和683的輪齒嚙合。
如圖10所示,為了利於環形齒輪66和殼體主體62的耦接或組裝,齒輪主體661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耦接突起容納凹部664,並且殼體基部621a可以設置有環形齒輪耦接突起621c,其插入耦接突起容納凹部664中。
為了增加齒輪單元G的耐久性,殼體H可以進一步包括熱絕緣部件7。熱絕緣部件7用於最小化外部熱傳遞到殼體中的容納空間622,並且較佳地由導熱率低於殼體H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亦即,當殼體主體62和殼體蓋63由金屬材料製成時,熱絕緣部件7較佳為由諸如塑膠的非金屬材料製成。
當殼體H固定到固定面板151且位於機殼1的外部空間時,熱絕緣部件7較佳為由導熱率低於固定面板151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
熱絕緣部件7可以設置成圍繞殼體H的整個區域,或者可以僅設置在殼體H面向固定面板151的區域中。圖10示出熱絕緣部件7僅設置在殼體蓋63上(面向固定面板的區域)的情況。
如圖11所示,熱絕緣部件7可以與殼體蓋63一體成形。在一個示例中,熱絕緣部件7和殼體蓋63可以透過埋入射出成型形成,其中將熔化的材料(塑膠等)注射到將殼體蓋63容納在其中的模具中。
熱絕緣部件7可以包括:蓋絕緣體71,其固定到蓋主體631;以及支撐部絕緣體72,其圍繞輸出軸支撐部635的圓周表面。如圖10中所示,蓋絕緣體71可以包括第一絕緣體711或第二絕緣體712中的至少一個,第一絕緣體711形成在由蓋主體631提供的空間中面向固定面板151的蓋主體631的表面上,第二絕緣體712形成在由蓋主體631提供的空間中面向殼體62的蓋主體631的表面上。
當蓋絕緣體71包括第一絕緣體711和第二絕緣體712兩者時,蓋絕緣體71較佳為進一步包括連接體713,其貫穿蓋主體631以將第一絕緣體711連接到第二絕緣體712。在此情況下,蓋主體631需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蓋通孔636(參見圖11),以允許連接體713位於其中。
如圖11中所示,熱絕緣部件7可以進一步包括安裝部絕緣體73,其圍繞安裝部637。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使熱量從馬達5透過安裝部637傳遞到蓋主體631最小化。安裝部絕緣體73較佳為圍繞安裝部637的圓周表面的整個區域。
為了利於定子51和安裝部637的耦接,衣物處理裝置100可以進一步包括定子位置設定單元74。定子位置設定單元74可以包括:支架突起741(參見圖5),其形成在定子支架515;以及突起容納凹部742(參見圖9),其形成在第二絕緣體712中,以允許支架突起741插入其中。
與上述不同,熱絕緣部件7可以固定到固定面板151以位於殼體蓋63與固定面板151之間,或者可以固定到固定面板151以位於固定面板151與後蓋23之間。在此情況下,熱絕緣部件7可以圍繞固定面板通孔153,並可以形成為直徑大於蓋主體631的直徑的板。
在具有上述結構的動力傳送單元6中,齒輪單元G位於由殼體主體62形成的容納空間622中。亦即,設置環形齒輪66、主動齒輪69和從動齒輪68以防止脫離容納空間622。容納空間622僅形成在殼體主體62中的原因是為了盡可能地遠離固定面板151(散發機殼中的熱量的傳熱介質到機殼的外部)來安裝齒輪單元G。因此,衣物處理裝置100能夠最小化齒輪單元G耐久性的劣化。
同時,在具有上述結構的動力傳送單元6中,當主動齒輪69和從動齒輪68旋轉時,作用在齒輪之間的斥力會傳遞到輸入軸64和輸出軸65。亦即,當主動齒輪69和從動齒輪68旋轉時,將遠離殼體H方向或朝殼體H內部方向作用的外力輸入到輸入軸64和輸出軸65。當主動齒輪69、從動齒輪68和環形齒輪66實施為螺旋齒輪時,會更有效地實現上述操作。
如圖12中所示,衣物處理裝置100可以包括阻尼器9,以使輸入軸64由於作用在輸入軸64上的外力而從輸入軸軸承628和629或輸入軸支撐部625分離的風險最小化。
阻尼器9設置在輸入軸通孔626中以位於第一輸入軸軸承628與第二輸入軸軸承629之間,並作用以減少第一輸入軸軸承628的振動傳遞給第二輸入軸軸承629。
阻尼器9可以實施為彈性體(橡膠等),其固定到輸入軸64的圓周表面並位於第一輸入軸軸承628與第二輸入軸軸承629之間。如圖8中所示,阻尼器9可以包括:阻尼體91,其直徑大於輸入軸64的直徑但小於輸入軸通孔626的直徑(一個直徑小於輸入軸軸承的外徑的阻尼體);以及阻尼體通孔92,其形成為穿過阻尼體91且輸入軸64插入其中。
如圖12中所示,為了使殼體H的振動最小化,較佳的是阻尼體91的一個表面與第一輸入軸軸承628接觸,而阻尼體91的另一表面與第二輸入軸軸承629接觸。
此外,輸入軸支撐部625可以進一步設置有止擋件627(第一止擋件),其朝輸入軸通孔626的中心突出並位於第一輸入軸軸承628與第二輸入軸軸承629之間。第一止擋件627作用以限制第一輸入軸軸承628朝第二輸入軸軸承629移動的範圍,或作用以限制第二輸入軸軸承629朝第一輸入軸軸承628移動的範圍。
由於阻尼體91耦接到輸入軸64的圓周表面(由於設置阻尼體91以與輸入軸一起旋轉),因此較佳為將阻尼體91的半徑(阻尼器的外徑)設定為小於從輸入軸通孔626中心至第一止擋件627的距離。
為了最小化由於作用在輸出軸65上的外力所導致第一輸出軸軸承638和第二輸出軸軸承639從殼體H分離的問題,輸出軸支撐部635可以設置有止擋件635c(第二止擋件), 其限制第一輸出軸軸承638的移動範圍和第二輸出軸軸承639的移動範圍。如圖11中所示,輸出軸支撐部635可以包括:第一安裝部635a,其中第一輸出軸軸承638位於其中;以及第二安裝部635b,第二輸出軸軸承639位於其中。第二止擋件635c可以形成為位於第一安裝部635a與第二安裝部635b之間的突起。
為了使熱量傳遞到殼體H內部最小化並將熱量從殼體H散發到外部,衣物處理裝置100可以進一步包括散熱部件8。如圖8所示,散熱部件8可以包括第一散熱部件81或第二散熱部件82中的至少一個,第一散熱部件81設置在耦接主體541,以將殼體主體62與轉子52之間的空氣排放到轉子52外部,第二散熱部件82設置在殼體主體的圓周表面621b上,以將容納空間622中的熱量散發到容納空間622外部。
第一散熱部件81可以形成為從耦接主體541朝殼體基部621a突出的葉片。當轉子52旋轉時,耦接主體541和第一散熱部件81旋轉,因此存在於轉子52與殼體主體62之間的空氣通過轉子通孔531排放到轉子52外部,伴隨的結果是殼體H的溫度下降。
圖8示出第一散熱部件81形成為複數個葉片且葉片繞著軸耦接孔543徑向佈置的情況。然而,可以在耦接主體541僅設置單個葉片。
同時,當耦接主體541設置有耦接主體彎曲部542時,第一散熱部件81較佳形成為從耦接主體彎曲部542延伸到耦接主體541邊緣的葉片。由此,能夠增加葉片的高度(葉片沿從耦接體朝殼體主體的方向的長度),從而達到增加排氣量的效果。
第二散熱部件82可以形成為殼體突出部(散熱片等)或殼體彎曲部(彎曲凹部等)中的至少一個,殼體突出部從殼體圓周表面621b突出,殼體彎曲部從殼體圓周表面621b朝容納空間622彎曲。第二散熱部件82作用以增加殼體圓周表面621b的表面積,從而有利於殼體本體62與外部空氣之間的熱交換。
在下文中,將參照圖13描述上述動力傳送單元6的操作過程。
圖13顯示殼體主體62的內部。當轉子52旋轉時,輸入軸64也會旋轉。當主動齒輪69由輸入軸64旋轉時,與主動齒輪69嚙合的從動齒輪681、682和683也會旋轉。由於從動齒輪681、682和683與固定到殼體主體62的環形齒輪66嚙合,因此當從動齒輪68旋轉時,支撐架67和輸出軸65會旋轉,且固定到輸出軸65的滾筒2也會旋轉。
由乾燥單元3供應到滾筒2的熱量的一部分可以散發到滾筒2的外部(機殼的內部),並且機殼1中的熱量可以散發到機殼1的外部。若從機殼1散發的熱傳遞到動力傳送單元6的殼體H的內部,則齒輪單元G的耐久性可能劣化。然而,在衣物處理裝置100中,熱絕緣部件7能夠使熱量傳遞到殼體H內部最小化,從而降低齒輪單元G的耐久性劣化的風險。
此外,由於衣物處理裝置100設置有第一散熱部件81、第二散熱部件82、以及馬達散熱部件53,可以最小化在轉子52的旋轉期間(滾筒的旋轉期間)定子51過熱的狀態和容納空間622過熱的狀態的發生,其中第一散熱部件81設置在將輸入軸64連接到轉子52的耦接主體541,第二散熱部件82設置在殼體圓周表面621b上,馬達散熱部件53設置在轉子。
上述衣物處理裝置可以以各種形式進行修改和實施,並且本發明的範圍不限於本文中所闡述的實施方式。
1:機殼 2:滾筒 3:乾燥單元 5:馬達 6:動力傳送單元 7:熱絕緣部件 8:散熱部件 9:阻尼器 11:前面板 12:第一主體支撐部件 15:第二主體支撐部件 17:基板 19:蓋面板 21:滾筒主體 22:前蓋 23:後蓋 24:升降件 31:排氣通道 32:供應通道 34:熱交換單元 51:定子 52:轉子 53:馬達散熱部件 54:軸耦接部件 61:傳動單元支架 62:殼體主體 63:殼體蓋 64:輸入軸 65:輸出軸 66:環形齒輪 67:支撐架 68:從動齒輪 69:主動齒輪 71:蓋絕緣體 72:支撐部絕緣體 73:安裝部絕緣體 74:定子位置設定單元 81:第一散熱部件 82:第二散熱部件 91:阻尼體 92:阻尼體通孔 100:衣物處理裝置 111:引入開口 113:門 115:控制面板 121:支撐面板 122:支撐面板通孔 123:滾筒連接體 124:連接阻尼器 125:面板連接體 126:排氣口 127:過濾器 128:滾筒支撐部件、第一滾輪 129:滾筒支撐部件、第二滾輪 151:固定面板 152:驅動單元安裝凹部 153:固定面板通孔 221:滾筒引入開口 231:軸支架 233:進氣口 311:第一管道 312:第二管道 313:第三管道 321:供應管道 323:第一通道形成部件 324:第二通道形成部件 341:第一熱交換器、吸熱部件 343:第二熱交換器、產熱部件 345:壓縮機 347:壓力調節器 348:冷媒管 349:風扇 511:鐵心 511a:支撐桿 511b:通孔、鐵心通孔 512:鐵心絕緣部件 512a:第一絕緣體 512b:第二絕緣體 513:絕緣部件通孔 514:支撐桿絕緣部件 515:定子支架 515a:第一支架 515b:第二支架 516:耦接部件通孔 521:轉子主體 522:轉子圓周表面 523:永久磁鐵 524:主體突起通孔 525:彎曲部通孔 531:轉子通孔 533:轉子葉片 541:耦接主體 542:耦接主體彎曲部 543:軸耦接孔 544:主體突起 611:支架通孔 612:殼體耦接部件 621a:殼體基部 621b:殼體圓周表面 621c:環形齒輪耦接突起 622:容納空間 623:蓋固定板 624:固定板通孔 625:輸入軸支撐部 626:輸入軸通孔 627:止擋件、第一止擋件 628:輸入軸軸承、第一輸入軸軸承 629:輸入軸軸承、第二輸入軸軸承 631:蓋主體 632:輸出軸通孔 633:密封件 634:彎曲部 635:輸出軸支撐部 635a:第一安裝部 635b:第二安裝部 635c:止擋件、第二止擋件 636:蓋通孔 637:安裝部 638:輸出軸軸承、第一輸出軸軸承 639:輸出軸軸承、第二輸出軸軸承 661:齒輪主體 662:輪齒 663:齒輪主體通孔 664:耦接突起容納凹部 671:第一基部 672:第二基部 673:基部通孔 675:連接軸 681:從動齒輪、第一從動齒輪 682:從動齒輪、第二從動齒輪 683:從動齒輪、第三從動齒輪 711:第一絕緣體 712:第二絕緣體 713:連接體 741:支架突起 742:突起容納凹部 G:齒輪單元 H:殼體
圖1和圖2是示出衣物處理裝置的示例的視圖。 圖3和圖4是示出衣物處理裝置的內部結構的示例的視圖。 圖5是示出定子的示例的視圖。 圖6是示出轉子的示例的視圖。 圖7至圖10是示出動力傳送單元的示例的視圖。 圖11是示出熱絕緣部件的示例的視圖。 圖12和圖13是示出動力傳送單元的剖面圖。
8:散熱部件
9:阻尼器
62:殼體主體
63:殼體蓋
64:輸入軸
65:輸出軸
66:環形齒輪
67:支撐架
68:從動齒輪
69:主動齒輪
71:蓋絕緣體
72:支撐部絕緣體
73:安裝部絕緣體
81:第一散熱部件
82:第二散熱部件
91:阻尼體
92:阻尼體通孔
541:耦接主體
542:耦接主體彎曲部
543:軸耦接孔
621a:殼體基部
621b:殼體圓周表面
621c:環形齒輪耦接突起
622:容納空間
623:蓋固定板
624:固定板通孔
626:輸入軸通孔
628:輸入軸軸承、第一輸入軸軸承
629:輸入軸軸承、第二輸入軸軸承
631:蓋主體
632:輸出軸通孔
633:密封件
634:彎曲部
635:輸出軸支撐部
636:蓋通孔
637:安裝部
638:輸出軸軸承、第一輸出軸軸承
639:輸出軸軸承、第二輸出軸軸承
742:突起容納凹部
G:齒輪單元
H:殼體

Claims (18)

  1. 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 一滾筒,包含一滾筒主體、一前蓋、一後蓋和一滾筒引入開口,該滾筒主體提供用於在其中儲存衣物的空間,該前蓋形成該滾筒主體的一前表面,該後蓋形成該滾筒主體的一後表面,該滾筒引入開口形成為穿過該前蓋以與該滾筒主體的內部連通; 一乾燥單元,配置以向該滾筒主體供應熱空氣; 一固定面板,設置在與該後蓋間隔開的位置; 一動力傳送單元,包含一殼體、一輸入軸、一輸出軸和一齒輪單元,該殼體固定到該固定面板,該輸入軸具有位於該殼體外部的一端和位於該殼體中的一相對端,該輸出軸具有固定到該後蓋的一端和位於該殼體中的一相對端,該齒輪單元位於該殼體中以將該輸入軸的旋轉運動傳遞到該輸出軸; 一馬達,包含一定子和一轉子,該定子固定到該固定面板或該殼體,以形成一旋轉磁場,該轉子配置為由該旋轉磁場旋轉,並允許該輸入軸的該一端固定到其上;以及 一熱絕緣部件,由導熱率低於該殼體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以減少從該殼體外部傳遞到該殼體內部的熱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熱絕緣部件位於面向該固定面板的該殼體的一表面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殼體固定到該固定面板,以便位於與該滾筒所在的空間隔離的空間中。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熱絕緣部件由導熱率低於該固定面板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殼體包含: 一殼體主體,形成為中空圓柱狀,該殼體主體具有形成在其面向該固定面板的一表面中的一開口;以及 一殼體蓋,固定到該殼體主體以封閉該開口,以及 其中,該熱絕緣部件設置在該殼體蓋。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殼體主體和該殼體蓋由金屬材料製成,而該熱絕緣部件由非金屬材料製成。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殼體蓋包含: 一蓋主體,圍繞該開口; 一輸出軸通孔,形成為穿過該蓋主體,以允許該輸出軸插入其中;以及 一輸出軸支撐部,從該蓋主體朝該固定面板突出,並圍繞該輸出軸通孔,以及 其中,該熱絕緣部件包含: 一蓋絕緣體,固定到該蓋主體;以及 一支撐部絕緣體,圍繞該輸出軸支撐部的一圓周表面。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殼體蓋進一步包含一彎曲部,形成為使得其中形成有該輸出軸通孔的該蓋主體的區域朝該固定面板突出。
  9. 如請求項7所述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殼體蓋和該蓋絕緣體彼此一體成形。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蓋絕緣體包含: 一第一絕緣體,形成在由該蓋主體提供的空間中面向該固定面板的該蓋主體的一表面上;以及 一第二絕緣體,形成在由該蓋主體提供的空間中面向該殼體的該蓋主體的一表面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蓋通孔,形成為穿過該蓋主體;以及 一連接體,插入該蓋通孔中,以將該第一絕緣體連接到該第二絕緣體。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蓋絕緣體經由埋入射出成型固定到該殼體蓋。
  13. 如請求項7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輸出軸軸承,設置在該輸出軸支撐部的內側,以將該輸出軸可旋轉地固定到該輸出軸支撐部的內側;以及 一密封件,固定到該輸出軸支撐部,以防止外部空氣引入該輸出軸軸承中。
  14. 如請求項7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殼體蓋進一步包含: 一安裝部,設置在該蓋主體,以允許該定子可拆卸地固定到其上。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熱絕緣部件進一步包含圍繞該安裝部的一安裝部絕緣體。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其中該定子包含: 一環形的鐵心; 複數個支撐桿,從該鐵心的一外周表面徑向突出; 一環形的鐵心絕緣部件,圍繞該鐵心; 複數個支撐桿絕緣部件,設置在該鐵心絕緣部件中,以圍繞該複數個支撐桿中相應的支撐桿; 一線圈,設置在該複數個支撐桿絕緣部件的每一個中;以及 一定子支架,設置在該鐵心絕緣部件的一內周表面上,以便耦接到該安裝部。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衣物處理裝置,進一步包含: 一支架突起,形成在該定子支架;以及 一突起容納凹部,形成在該蓋絕緣體中,以允許該支架突起插入其中。
  18. 一種衣物處理裝置,包括: 一滾筒,包含一滾筒主體、一前蓋、一後蓋和一滾筒引入開口,該滾筒主體提供用於在其中儲存衣物的空間,該前蓋形成該滾筒主體的一前表面,該後蓋形成該滾筒主體的一後表面,該滾筒引入開口形成為穿過該前蓋以與該滾筒主體的內部連通; 一乾燥單元,配置以向該滾筒主體供應熱空氣; 一固定面板,設置在與該後蓋間隔開的位置; 一動力傳送單元,包含一殼體、一輸入軸、一輸出軸和一齒輪單元,該殼體固定到該固定面板,該輸入軸具有位於該殼體外部的一端和位於該殼體中的一相對端,該輸出軸具有固定到該後蓋的一端和位於該殼體中的一相對端,該齒輪單元位於該殼體中,以將該輸入軸的旋轉運動傳遞到該輸出軸; 一馬達,包含一定子和一轉子,該定子固定到該固定面板或該殼體,以形成一旋轉磁場,該轉子配置為由該旋轉磁場旋轉,以允許該輸入軸的該一端固定到其上;以及 一熱絕緣部件,由導熱率低於該固定面板的導熱率和該殼體的導熱率的材料製成,該熱絕緣部件位於該殼體與該固定面板之間的位置或位於該固定面板與該後蓋之間的位置。
TW111104437A 2021-02-08 2022-02-07 衣物處理裝置 TWI830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17319A KR20220114154A (ko) 2021-02-08 2021-02-08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021-0017319 2021-02-08
KR10-2021-0017318 2021-02-08
KR1020210017318A KR20220114153A (ko) 2021-02-08 2021-02-08 의류처리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1957A true TW202231957A (zh) 2022-08-16
TWI830140B TWI830140B (zh) 2024-01-21

Family

ID=8021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4437A TWI830140B (zh) 2021-02-08 2022-02-07 衣物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873601B2 (zh)
EP (1) EP4039870A1 (zh)
CN (1) CN114908519B (zh)
AU (1) AU2022216141A1 (zh)
TW (1) TWI830140B (zh)
WO (1) WO202216922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6698A (en) * 1980-06-16 1982-0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riving device for rotating drum type drier
JP3139947B2 (ja) * 1995-10-30 2001-03-05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
JP2000000396A (ja) * 1998-06-12 2000-01-07 Toshiba Corp 衣類乾燥機
KR101169269B1 (ko) * 2004-06-21 2012-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펄세이터를 구비한 경사형 건조겸용 드럼세탁기 및 그제어방법
KR101073502B1 (ko) * 2004-07-06 2011-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
CN1888204A (zh) * 2005-06-29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安装有波轮的倾斜式滚筒洗衣机
KR100777304B1 (ko) * 2006-07-20 2007-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
CN202214640U (zh) * 2011-08-04 2012-05-0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节能型干衣机烘干滚筒
KR102482654B1 (ko) * 2016-01-05 2022-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512205B1 (ko) * 2016-02-18 2023-03-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어 락킹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세탁기
CN109252337B (zh) * 2017-07-14 2021-06-04 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洗衣机
KR20200066169A (ko) *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KR20200065932A (ko) *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KR20200065931A (ko)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KR102676460B1 (ko) * 2019-05-13 2024-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구동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9870A1 (en) 2022-08-10
CN114908519A (zh) 2022-08-16
AU2022216141A1 (en) 2023-08-24
US20240084495A1 (en) 2024-03-14
WO2022169229A1 (en) 2022-08-11
US11873601B2 (en) 2024-01-16
US20220251757A1 (en) 2022-08-11
CN114908519B (zh) 2023-10-31
TWI830140B (zh) 2024-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27909A1 (en) Motor for washing machine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TWI830140B (zh) 衣物處理裝置
US11866872B2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20220114154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20114152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20114153A (ko) 의류처리장치
EP4394113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EP4394114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EP4394112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US11920287B2 (en) Clothes dryer configured for motor cooling
KR20220169740A (ko)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20230063841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8215760A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20114166A (ko) 의류처리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