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1465A - 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 Google Patents

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1465A
CN114901465A CN202180006779.6A CN202180006779A CN114901465A CN 114901465 A CN114901465 A CN 114901465A CN 202180006779 A CN202180006779 A CN 202180006779A CN 114901465 A CN114901465 A CN 114901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ss
self
polymer
laminat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67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俊祐
佐伯康介
鹿野民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Yup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eon Corp
Yup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on Corp, Yupo Corp filed Critical Ze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01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1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14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 C08J9/0023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containing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3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by mixing gases into liquid compositions or plastisols, e.g. frothing with ai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01Esters; Ether-esters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09J5/08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using foamed adhe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1Paper; Textile fabr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1/00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 C08J2201/02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pre- or post-treatments
    • C08J2201/026Crosslinking before of after foam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08J2333/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J23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nitriles
    • C08J233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onitril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优异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本发明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具有合成纸基材和自吸附性发泡片。而且,自吸附性发泡片使用包含聚合物、交联剂及蜡剂的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形成。

Description

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贴附在窗玻璃等平滑的被粘体上使用的粘贴片,使用具有多个微细孔隙的发泡材料构成的具有自吸附性的片状的构件,即自吸附性发泡片(以下有时简写作“发泡片”)。自吸附性发泡片的粘接方式不是糊粘接,而是利用微细的孔隙吸附在被粘体上。因此,与采用以往的糊粘接的粘贴片相比,自吸附性发泡片容易重新粘贴,可优选用于例如壁纸、海报、贴纸等用途。而且,在用于这些用途时,自吸附性发泡片以例如与由合成纸构成的基材(合成纸基材)层叠而成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以下有时简写作“层叠片”)的形式使用。通过在该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的合成纸基材侧的表面施加印刷等装饰,能够有利地用于上述用途。
而且,一直以来,为了提高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的性能,进行了各种研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进行了用于制备构成层叠片的发泡片的组合物(以下称为“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有时简写作“发泡片用组合物”)的改良。而且,根据专利文献1,根据具有包含具有规定的性状的聚合物以及交联剂的发泡片用组合物形成的发泡片的层叠片,即使在耐候后,也能够抑制树脂残留在作为被粘体的玻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5127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对于层叠片,在将发泡片一侧的面吸附于被粘体时,要求具有容易除去残留在片与被粘体之间的滞留空气的性质(即除气性优异)。特别地,层叠片有时会在运输时等暴露在高温且加压的环境下,因此要求层叠片在加热加压后也能维持优异的除气性(即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优异)。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关于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上述现有的层叠片仍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优异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本发明人发现,如果在合成纸基材上使用包含聚合物、交联剂及蜡剂的发泡片用组合物来形成发泡片,则能够使层叠片即使在加热加压后也可发挥优异的除气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的特征在于,其是具有合成纸基材和自吸附性发泡片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上述自吸附性发泡片使用包含聚合物、交联剂及蜡剂的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形成。如果像这样在由合成纸构成的基材上使用包含聚合物、交联剂及蜡剂的发泡片用组合物来形成发泡片,则能够使层叠片即使在加热加压后也可发挥优异的除气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合成纸”是指将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填料的树脂组合物膜化而得到的合成纸。
在此,在本发明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中,优选上述聚合物包含60质量%以上且99质量%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如果使用含有以上述比例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的发泡片用组合物来形成发泡片,则能够得到保持良好的自粘力(对被粘体的密合力)、且被粘体的树脂残留受到抑制的层叠片。
另外,在本发明中,聚合物“包含单体单元”是指“使用该单体得到的聚合物中包含来自该单体的重复单元”。此外,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中,优选上述聚合物包含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的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如果使用含有以上述的比例包含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的发泡片用组合物来形成发泡片,则能够对发泡片赋予充分的强度。此外,能够得到保持良好的自粘力、且被粘体的树脂残留受到抑制的层叠片。
而且,在本发明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中,优选上述聚合物不具有N-羟甲基。如果使用包含不具有N-羟甲基的聚合物的发泡片用组合物来形成发泡片,则在将该发泡片用组合物进行发泡和固化时能够充分地抑制甲醛的产生。
在此,在本发明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中,优选上述蜡剂包含具有碳原子数为16以上且34以下的脂肪酸部分的脂肪酸酯。如果使用具有碳原子数在上述范围内的脂肪酸部分(脂肪酸酯中来自脂肪酸的结构)的脂肪酸酯作为蜡剂,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
进而,在本发明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中,优选上述脂肪酸酯具有碳原子数为30以上且34以下的醇部分。如果使用具有碳原子数在上述范围内的醇部分(脂肪酸酯中来自醇的结构)的脂肪酸作为蜡剂,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中,优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聚合物,上述脂肪酸酯的配合量为0.5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如果使用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聚合物的蜡剂的配合量在上述范围内的发泡片用组合物,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优异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制造本发明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用于评价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的除气性的评价装置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具有由使用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得到的自吸附性发泡片构成的发泡层、以及作为支承该发泡层的支承体层的合成纸基材。另外,发泡片可以直接形成在合成纸基材上,也可以隔着任意的层形成在合成纸基材上。
(自吸附性发泡片)
形成本发明的层叠片中的发泡层的发泡片可通过将规定的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进行交联和发泡来形成。
<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
发泡片用组合物包含聚合物、交联剂及蜡剂,还任意地含有溶剂及其他添加剂。
而且,通过使用该发泡片用组合物在合成纸基材上形成发泡片,能够得到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优异的本发明的层叠片。
<<聚合物>>
发泡片用组合物中使用的聚合物在将该发泡片用组合物进行发泡和交联而得到的发泡片中形成树脂基体。
在此,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包含例如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氰化乙烯基单体单元及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中的至少1种单体单元。此外,聚合物可以包含除了(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氰化乙烯基单体单元、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以外的单体单元(以下称为“其他单体单元”)。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是来自(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重复单元。聚合物通过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能够对得到的发泡片赋予柔软性,并得到具有良好的自粘力的层叠片。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单体等。
另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此外,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在此,从进一步提高发泡片的柔软性、进一步良好地确保层叠片的自粘力的观点出发,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优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更优选(与非羰基性氧原子键合的)烷基的碳原子数1以上且14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以下有时简写作“C1-14(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
另外,作为C1-14(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可举出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在这些之中,从自粘力和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
而且,以聚合物所包含的全部重复单元(全部单体单元)为100质量%,聚合物中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的比例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5质量%以上,优选为99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2质量%以下。如果聚合物中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的比例为60质量%以上,则能够充分地确保层叠片的自粘力。另一方面,如果聚合物中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的比例为99质量%以下,则层叠片的自粘力不会过度地提高。因此,能够抑制层叠片的树脂残留在被粘体。
[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
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是来自不饱和羧酸单体的重复单元。
作为不饱和羧酸单体的具体例子,能够举出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等α,β-烯属不饱和单羧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等α,β-烯属不饱和多元羧酸;衣康酸单甲酯、马来酸单丁酯、富马酸单丙酯等α,β-烯属不饱和多元羧酸偏酯等。此外,还能够同样地使用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具有能够通过水解等衍生为羧酸基的基团的化合物。在这些之中,从与后述的交联剂的反应性、聚合物胶乳的稳定性及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衣康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更优选丙烯酸。
另外,不饱和羧酸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而且,以聚合物所包含的全部重复单元(全部单体单元)为100质量%,聚合物中的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的比例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上,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以下。通过使聚合物中的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的比例为0.1质量%以上,能够使后述的利用交联剂的交联反应充分地进行。其结果是,能够对得到的发泡片赋予充分的强度,并且抑制层叠片的树脂残留在被粘体。另一方面,通过使聚合物中的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的比例为10质量%以下,容易将聚合时的聚合体系的粘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此外,聚合物的交联也不会过度地进行,不会使层叠片的自粘力受损。
[氰化乙烯基单体单元]
氰化乙烯基单体单元是来自氰化乙烯基单体的重复单元。作为氰化乙烯基单体的具体例子,可举出α,β-烯属不饱和腈单体。而且,作为α,β-烯属不饱和腈单体,只要是具有腈基的α,β-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丙烯腈;α-氯代丙烯腈、α-溴代丙烯腈等α-卤代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乙基丙烯腈等α-烷基丙烯腈等。在这些之中,从提高发泡片用组合物的凝聚力、提高发泡片的断裂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腈。
另外,氰化乙烯基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而且,以聚合物所包含的全部重复单元(全部单体单元)为100质量%,聚合物中的氰化乙烯基单体单元的比例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质量%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下。如果聚合物中的氰化乙烯基单体单元的比例为1质量%以上,则能够对得到的发泡片赋予充分的强度,并且能够抑制层叠片的树脂残留在被粘体。另一方面,如果聚合物中的氰化乙烯基单体单元的比例为30质量%以下,则能够充分地确保得到的发泡片的柔软性,得到具有良好的自粘力的层叠片。
[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
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是来自烯基芳香族单体的重复单元。作为烯基芳香族单体的具体例子,可举出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氯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二乙烯基苯等。在这些之中,从聚合性、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苯乙烯。
另外,烯基芳香族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而且,以聚合物所包含的全部重复单元(全部单体单元)为100质量%,聚合物中的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比例优选为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2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如果聚合物中的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比例为0.5质量%以上,则基于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疏水性,能够防止水浸入发泡片内,能够提高层叠片的耐水性。另一方面,如果聚合物中的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比例为20质量%以下,则能够充分地确保得到的发泡片的柔软性,得到具有良好的自粘力的层叠片。
[其他单体单元]
其他单体单元是来自能够与上述单体共聚的其他单体的重复单元。
在此,作为其他单体,能够举出例如共轭二烯单体、α,β-烯属不饱和多元羧酸完全酯单体、羧酸不饱和醇酯单体、烯烃系单体、具有其他官能团的单体等。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而且,作为这样的其他单体的具体例子,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国际公开第2018/151274号中记载的单体。
另外,从在将发泡片用组合物进行发泡和固化时充分地抑制甲醛产生的观点出发,聚合物优选不具有N-羟甲基。更具体而言,聚合物优选不包含具有N-羟甲基的单体单元。
在此,作为具有N-羟甲基的单体,可举出例如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
[聚合物的性状]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此,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7℃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26℃以下。如果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则能够充分地确保层叠片的自粘力,并且通过层叠片与被粘体良好地密合,能够防止水分浸入到被粘体和层叠片的层间。因此,能够提高层叠片的耐水性。
此外,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从充分地抑制层叠片的树脂残留在被粘体的观点出发,优选为-40℃以上。
另外,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使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凝胶分率-
在此,聚合物的凝胶分率优选为9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1质量%以下。如果凝胶分率为95质量%以下,则能够制作出具有适当的自粘力且平滑性优异的发泡片和层叠片。此外,聚合物的凝胶分率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为50质量%以上,能够为70质量%以上。
另外,聚合物的凝胶分率能够使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得到聚合物时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本体聚合等任一方法,也可以是除这些以外的方法。用于聚合的聚合引发剂、乳化剂、分散剂等的种类、量也没有特别限制。在聚合时,单体、聚合引发剂、乳化剂、分散剂等的添加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制。此外,聚合温度、压力、搅拌条件等也没有限制。
另外,聚合物也能够以固体状使用,但是,当以乳液聚合得到的胶乳、将聚合物后乳化得到的胶乳等包含聚合物的胶乳(聚合物胶乳)状态使用时,在与交联剂、蜡剂等混合时容易进行操作,此外,也易于使得到的发泡片用组合物发泡。
在此,在如上所述地将聚合物以聚合物胶乳的形式用于制备发泡片用组合物的情况下,从维持得到的发泡片的密度等观点出发,作为聚合物胶乳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52质量%以上,优选为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8质量%以下。
<<交联剂>>
作为发泡片用组合物所包含的交联剂,只要是能够与上述的聚合物(特别是上述的聚合物的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形成交联结构的交联剂,则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这样的交联剂,可举出例如碳二亚胺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
Figure BDA0003663327930000091
唑啉系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等多官能性异氰酸酯系交联剂;金属盐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系交联剂;过氧化物系交联剂等。其中,优选使用环氧系交联剂,更优选使用一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而且,作为环氧系交联剂,优选脂肪酸多缩水甘油醚、丙三醇多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在此,环氧系交联剂可以使用已知的方法进行合成,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环氧系交联剂的市售品,可举出例如日本涂料树脂株式会社制“RIKA BOND(注册商标)”等。
环氧系交联剂通过其具有的环氧基与上述聚合物中的官能团等(例如来自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的羧酸基)反应,由此在聚合物的分子内或分子间形成交联结构。如果使用环氧系交联剂,则能够形成具有适度的自粘力、强度优异的发泡片。因此,如果使用包含环氧系交联剂的发泡片用组合物作为交联剂,则能够抑制层叠片的树脂残留在被粘体。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不使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尿素-甲醛树脂、苯酚甲醛树脂等导致甲醛产生的交联剂。
在此,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聚合物,发泡片用组合物中的交联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5.5质量份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通过交联剂的配合量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得到适度地保持强度、弹性的发泡片。因此,在释放了施加在发泡片上的压力时,被压扁的发泡片中的发泡单元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且,能够确保层叠片的自粘力,并且充分地抑制层叠片的树脂残留在被粘体。
<<蜡剂>>
作为本发明的发泡片用组合物所包含的蜡剂,只要是包含脂肪酸酯(特别是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的酯)的蜡剂,则没有特别限定。而且,以蜡剂整体为100质量%,蜡剂中的脂肪酸酯的含量优选大于50质量%且为100质量%以下(即为主成分),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另外,蜡剂可以包含一种脂肪酸酯,也可以包含两种以上的脂肪酸酯。
在此,在使用发泡片用组合物形成的发泡片中,蜡剂作为轻剥离剂发挥功能。而且,推测是因为通过将上述在聚合物中配合了蜡剂的发泡片用组合物进行发泡和固化而形成发泡片,从而改善了发泡片的连孔结构和弹力性,能够使具有该发泡片的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优异。
而且,作为蜡剂,可举出天然蜡、合成蜡及这些的混合物,优选使用天然蜡。
在此,作为天然蜡的具体例子,只要是包含来自天然的脂肪酸酯,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米糠蜡(Rice bran wax)、甘蔗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荷荷巴油、日本蜡、辣木籽油(辣木油)等来自植物的天然蜡;蜂蜡(Beeswax)、抹香鲸油、羊毛脂等来自动物的天然蜡;褐煤蜡、地蜡、纯地蜡等来自矿物的天然蜡等。在这些之中,从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辣木籽油。这些天然蜡可以使用已知的方法从天然材料中纯化,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天然蜡的市售品,可举出例如日东物产商事公司制的“精制辣木油”等。
另外,蜡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此外,蜡剂所包含的脂肪酸酯的脂肪酸部分优选碳原子数为16以上,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8以上,优选碳原子数为34以下,更优选碳原子数为30以下。如果脂肪酸酯的脂肪酸部分的碳原子数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而且,作为碳原子数为16以上且34以下的脂肪酸的具体例子,可举出例如硬脂酸(碳原子数为18)、花生酸(碳原子数为20)、山萮酸(碳原子数为22)等饱和脂肪酸;油酸(碳原子数为18)、亚油酸(碳原子数为18)、亚麻酸(碳原子数为18)等不饱和脂肪酸等。
另外,这些脂肪酸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而且,蜡剂所包含的脂肪酸酯的醇部分优选碳原子数为30以上,优选碳原子数为34以下。如果脂肪酸酯的醇部分的碳原子数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而且,作为碳原子数为30以上且34以下的醇的具体例子,可举出例如蜂花醇(myricyl alcohol)(碳原子数30)、三十一烷醇(melissyl alcohol)(碳原子数31)、紫胶蜡醇(碳原子数32)、蜡蜜醇(碳原子数33)、三十四烷醇(碳原子数34)等。
另外,这些醇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在此,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聚合物,发泡片用组合物中的蜡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3.6质量份以上,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7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如果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合物,蜡剂的配合量为0.5质量份以上,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另一方面,如果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合物,蜡剂的配合量为10质量份以下,则能够对得到的层叠片赋予良好的自粘力,此外,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
此外,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聚合物,发泡片用组合物中的具有碳原子数为16以上且34以下的脂肪酸部分的脂肪酸酯的配合量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7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如果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合物,具有碳原子数为16以上且34以下的脂肪酸部分的脂肪酸酯的配合量为0.5质量份以上,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另一方面,如果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合物,具有碳原子数为16以上且34以下的脂肪酸部分的脂肪酸酯的配合量为10质量份以下,则能够对得到的层叠片赋予良好的自粘力,此外,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
<<溶剂>>
作为发泡片用组合物能够任意包含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水。在此,在使用水作为溶剂的情况下,发泡片用组合物所包含的水能够为例如来自聚合物胶乳的水。
<<其他添加剂>>
为了提高发泡片和层叠片的制造工序中的加工性、提高得到的发泡和层叠片的性能,发泡片用组合物能够任意地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能够举出例如高级脂肪酸盐、表面活性剂等整泡剂、发泡助剂、增稠剂、填充材料、防腐剂、防霉剂、胶凝剂、阻燃剂、抗老化剂、抗氧化剂、颜料、染料、增粘剂、导电性化合物、耐水剂、耐油剂等。另外,作为上述的其他添加剂的具体例子,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已知的添加剂,例如国际公开第2016/147679号中记载的添加剂。
<发泡片的性状>
形成本发明的层叠片中的发泡层的自吸附性发泡片可通过将上述的发泡片用组合物进行交联和发泡来形成。
在此,作为自吸附性发泡片的密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g/cm3以上且1.0g/cm3以下,更优选为0.3g/cm3以上且0.8g/c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g/cm3以上且0.7g/cm3以下。如果发泡片的密度为0.1g/cm3以上,则可确保发泡片的强度,如果发泡片的密度为1.0g/cm3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并且充分地抑制树脂残留在被粘体。
另外,发泡片的密度能够使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计算。
此外,发泡片的厚度优选为0.03mm以上,更优选为0.0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mm以上,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mm以下,特别优选为0.2mm以下。如果发泡片的厚度为0.03mm以上,则能够充分地确保发泡片和层叠片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如果发泡片的厚度为3mm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片的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此外,能够得到反复贴附性(再加工性能)优异的层叠片。
(合成纸基材)
作为本发明的层叠片中的基材,使用合成纸基材。合成纸基材只要是如上所述地由合成纸形成的基材,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将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填料、任意地包含其他添加剂的配合物(树脂组合物)进行膜化而得到的基材。另外,配合物的膜化能够使用已知的成型法。
<热塑性树脂>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举出聚乙烯系树脂(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聚丙烯系树脂、聚甲基-1-戊烯、乙烯-环状烯烃共聚物等聚烯烃系树脂;尼龙6、尼龙6,6、尼龙6,10等聚酰胺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共聚物、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脂肪族聚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无规立构聚苯乙烯、间规聚苯乙烯、聚苯硫醚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而且,在这些之中,优选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更优选聚丙烯系树脂。作为聚丙烯系树脂,可优选举出丙烯均聚物,作为主成分的丙烯与乙烯、1-丁烯、1-己烯、1-庚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的共聚物等。另外,立构规整度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显现出等规或间规及各种程度的立构规整度的热塑性树脂。而且,共聚物可以是二元共聚物、也可以是三元共聚物、四元共聚物,此外,可以是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
<填料>
作为填料,能够使用无机填料、有机填料或这些的混合物。
作为无机填料,只要是由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填料,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由碳酸钙、煅烧粘土、二氧化硅、硅藻土、滑石、云母、合成云母、绢云母、高岭土、氧化钛、硫酸钡及氧化铝等无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填料。另外,无机填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而且,这些之中,优选由碳酸钙、氧化钛构成的填料。
作为有机填料,能够使用由与上述作为主成分的热塑性树脂不同种类的树脂构成的填料。
例如,在使用聚烯烃系树脂作为上述的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作为有机填料,可举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尼龙6、尼龙6,6、环状烯烃的均聚物、环状烯烃与乙烯的共聚物等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填料。
此外,在使用聚酯系树脂作为上述的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作为有机填料,可举出由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尼龙6、尼龙6,6、聚甲基-1-戊烯、环状烯烃的均聚物、环状烯烃与乙烯的共聚物等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填料。
另外,有机填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此外,构成有机填料的树脂的熔点优选为120℃以上且300℃以下。而且,构成有机填料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20℃以上且280℃以下。
而且,在合成纸基材中,上述的填料的含量优选为8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通过使填料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取得合成纸基材的白色度与不透明度的平衡。
<其他添加剂>
作为其他添加剂,可举出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分散剂、滑剂等。
作为抗氧化剂,可举出位阻酚系、磷系、胺系等抗氧化剂。而且,在合成纸基材中,抗氧化剂的含量为例如0.001质量%以上且1质量%以下。
作为光稳定剂,可举出位阻胺、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等光稳定剂。而且,在合成纸基材中,光稳定剂的含量例如为0.001质量%以上且1质量%以下。
作为分散剂(特别是上述的无机填料用的分散剂),可举出硅烷偶联剂、油酸、硬脂酸等高级脂肪酸、金属皂、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或这些的盐等。而且,在合成纸基材中,分散剂的含量例如为0.01质量%以上且4质量%以下。
<合成纸基材的性状>
在此,合成纸基材优选多孔合成纸基材。具体而言,合成纸基材的整体孔隙率优选为5%以上且5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上且45%以下。如果整体孔隙率为5%以上,则能够提高合成纸基材的不透明度、柔软性,如果整体孔隙率为50%以下,则容易使合成纸基材的拉伸弹性模量等机械强度为适当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中,“整体孔隙率”能够通过切出合成纸基材的截面,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测定出孔隙在其全部区域(100%)中所占的面积比例(%)来求出。
此外,合成纸基材可以是单层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在单层结构的情况下,合成纸基材(膜)可以是未拉伸、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中的任一种。在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合成纸基材可以是双层结构、三层以上结构中的任一种。在双层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是未拉伸/单轴拉伸、未拉伸/双轴拉伸、单轴拉伸/单轴拉伸、单轴拉伸/双轴拉伸、双轴拉伸/双轴拉伸中的任一结构。在三层以上结构的情况下,组合上述单层结构与双层结构即可,可以是任一组合。
而且,合成纸基材的白色度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通过使白色度为80%以上,能够使印刷记录在合成纸基材上的内容更加容易识别。
另外,在本发明中,“白色度”能够根据JIS-L1015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此,合成纸基材能够根据用途设定为适当的不透明度。具体而言,合成纸基材的不透明度优选为40%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上且1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且100%以下。如果不透明度为40%以上,则可得到作为印刷用纸的充分的覆盖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不透明度”能够根据JIS-P8138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此外,合成纸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上且90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上且800μm以下。如果合成纸基材的厚度为20μm以上,则能够使具有合成纸基材的层叠片整体的机械强度提高,进而能够形成大面积的海报等。另一方面,如果合成纸基材的厚度为900μm以下,则能够防止具有合成纸基材的层叠片整体刚性变得过强,并且能够减轻其自重,防止在粘贴使用时脱落。
(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本发明的层叠片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示出说明制造层叠片的方法S10(以下有时简写作“制造方法S10”)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制造方法S10依次包括组合物制作工序S1、发泡工序S2以及片化工序S3。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组合物制作工序S1>
组合物制作工序S1是制作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的工序。
具体而言,在组合物制作工序S1中,能够通过任意的方法混合作为必需成分的聚合物、交联剂及蜡剂、根据期望使用的溶剂和其他添加剂,制作发泡片用组合物。
例如在使用聚合物胶乳来制备发泡片用组合物的情况下,在该聚合物胶乳中加入交联剂、蜡剂、以及任意使用的其他添加剂,并通过使用已知的方法进行混合即可。
另外,在使用固体状的聚合物而不使用溶剂来制备发泡片用组合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例如使用已知的辊、亨舍尔混合机、捏合机等)混合固体状的聚合物、交联剂、蜡剂、以及任意使用的其他添加剂。
在此,包含溶剂的发泡片用组合物(例如采取乳液或分散液的形式)的粘度优选为1000mPa·s以上且10000mPa·s以下,更优选为2000mPa·s以上且10000m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00mPa·s以上且5500mPa·s以下。如果发泡片用组合物的粘度为1000mPa·s以上,则在将由发泡片用组合物形成的发泡体涂敷在基材上形成发泡片时,能够防止发生液体滴落而难以控制厚度。另一方面,如果发泡片用组合物的粘度为10000mPa·s以下,则在形成发泡片时,不会因机械发泡而导致发泡倍率难以控制。
另外,发泡片用组合物的粘度能够以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发泡工序S2>
发泡工序S2是使发泡片用组合物发泡,得到发泡片用组合物的发泡体的工序。
具体而言,在发泡工序S2中,通过使上述组合物制作工序S1中制作的发泡片用组合物发泡,能够得到未固化(未交联)状态的发泡体。在此,在发泡片用组合物为乳液或分散液的形式的情况下,可得到发泡乳液或发泡分散液。
作为发泡的方法,通常采用机械发泡。发泡倍率适当调节即可,通常为1.2倍以上且5倍以下,优选为1.5倍以上且4倍以下。机械发泡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通过在发泡片用组合物的乳液或分散液中混入一定量的空气,并使用奥克斯混合器(Oakes mixer)、打蛋器等进行连续或间歇式搅拌来进行。这样得到的发泡乳液或发泡分散液成为膏状。
通过利用上述机械发泡形成细孔,进而经过后述的片化工序S3,可得到除气性优异的发泡片。另外,当发泡倍率为1.2倍以上时,能够防止除气性降低,当发泡倍率为5倍以下时,能够防止发泡片的强度降低。
<片化工序S3>
片化工序S3是在发泡体成型为片状之后,通过进行发泡体的交联反应来制作发泡片的工序。
在片化工序S3中,将在上述发泡工序S2中制作的发泡体成型为片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方法,可举出例如在期望的合成纸基材上涂敷发泡体并成型为片状的方法。如果像这样在期望的合成纸基材上进行发泡体的涂敷,进行交联反应,则能够得到在合成纸基材上直接设有发泡片的层叠片。
另外,也能够代替上述合成纸基材,在离型性片(具有离型性的工程纸等)上进行发泡体的涂敷。如果将发泡体涂敷在离型性片上,并进行交联反应,则能够得到在离型性片上直接设有发泡片的层叠体。而且,通过将离型性片从该层叠体的发泡片上剥离,能够单独(作为独立膜)得到发泡片。
作为在合成纸基材或离型性片(以下有时将这些统称作“基材等”)上涂敷发泡体的方法,能够使用涂布器、棒涂机、辊涂机、逆向辊涂机、丝网涂布机、刮刀涂布机、缺角轮涂布机等通常已知的涂敷装置。
作为在合成纸基材等上使涂敷成片状的发泡体交联的方法,优选将发泡体加热干燥的方法。作为加热干燥的方法,只要是能够使涂敷在合成纸基材等上的发泡体干燥、交联的方法,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已知的干燥炉(例如热风循环型烘箱、热油循环热风箱、远红外加热箱)。干燥温度能够为例如60℃以上且180℃以下。此外,优选不以恒定温度实施干燥,而以在干燥前期以低温从内部干燥,在干燥后期以通过更高的温度使其充分干燥的方式进行多阶段干燥。
另外,发泡片的性状(密度、厚度、硬度等)能够通过变更例如气泡的混入比率、发泡片用组合物的组成、固体成分浓度、干燥和交联的条件等进行调节。
经上述的工序S1~S3而得到的层叠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在具有自吸附性的面(即发泡片侧的面)贴附间隔膜后,通过卷绕机卷绕,通过加压裁断、纵断器等进行裁断,加工成易于使用的尺寸。
(层叠片的用途)
本发明的层叠片能够在其合成纸基材面实施例如使用胶版印刷、密封印刷、柔版印刷、丝网印刷、凹版印刷、激光打印、热转印打印、喷墨打印等的印刷。
在合成纸基材面实施了印刷的层叠片能够有利地用于例如促销卡、所谓的POP卡(海报、贴纸、展示广告等)、园艺用POP(插地标签等)、道路标志(葬礼、样板房等)、指示牌(禁止入内、森林道路施工等)等室外用途。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表示量的“%”和“份”为质量基准。
此外,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在将多种单体聚合而制造的聚合物中,将某单体聚合而形成的单体单元在上述聚合物中的比例通常与该某单体在用于该聚合物的聚合的全部单体中所占的比率(进料比)一致。而且,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凝胶分率、发泡片用组合物的粘度、发泡片的密度以及层叠片的除气性(初始和加热加压后)和甲醛释放量按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按以下的方法测定用作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的材料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使用250μm的涂布器在厚度为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涂敷包含聚合物的聚合物胶乳,在常温下干燥24小时,得到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形成的膜。将该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形成的膜(不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作为样品,根据JISK 7121,在测定温度-50℃以上且160℃以下、升温速度10℃/分钟的条件下,使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日立高新技术株式会社制DSC7000X)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
<聚合物的凝胶分率>
按以下的方法测定用于层叠片的聚合物的凝胶分率。使用250μm的涂布器在厚度为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上涂敷聚合物,在常温下干燥24小时,得到树脂膜。将该膜作为样品,精确称量规定量(X)(约500mg),在常温下将其在100ml的乙酸乙酯中浸渍3天后,用200目的金属网过滤不溶成分,并在常温下风干15小时,然后在100℃干燥2小时,并在常温下进行冷却后,测定试样的重量(Y)。将X和Y代入下述式中,由此算出凝胶分率。
凝胶分率(%)=(Y)/(X)×100
<发泡片用组合物的粘度>
使用B型粘度计(理音株式会社制、“VISCOTESTER VT-06”),在23℃测定发泡片用组合物的粘度。
<发泡片的密度>
在制作层叠片后,准备切成20cm×20cm尺寸的试验片。精确称量切出的试验片的质量:Vg,此外,精确称量切成20cm×20cm的基材的质量:Wg。然后,使用厚度计分别测量制作的层叠片和基材的厚度,用层叠片的厚度减去基材的厚度,得到发泡片的厚度:T cm。此时,厚度的值通过测定6个点时的平均值算出。通过将测定的V、W、以及T的值代入到下述式中,算出发泡片的密度。
密度(g/cm3)=(V-W)/(T×20×20)
<除气性>
<<评价装置>>
除气性的评价使用图2所示的评价装置100进行。图2所示的评价装置100是评价由发泡片51和基材52层叠而成的层叠片50的除气性的装置,其具有:试样固定板10,其具有贯通孔11;气体压送机构40,其经由贯通孔11,以一定的压力将作为气体的空气从试样固定板10的另一个表面侧(图2中为上侧)向一个表面侧(图2中为下侧)进行压送。
在此,气体压送机构40具有注射器20,其前端在试样固定板10的另一个表面侧与试样固定板10的贯通孔11连接;以及砝码30。而且,注射器20具有:针21,其前端朝向铅直方向下侧(图2中为下侧),与试样固定板10连接,插入并固定在试样固定板10的贯通孔11中;外筒22,其为圆筒状,前端(图2中为下侧端)经由针21与贯通孔11连接;以及活塞23,从外筒22的后端侧贯穿外筒22内。
另外,砝码30安装在设置于活塞23的后端(图2中为上侧端)的凸缘上。
此外,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气体压送机构40中,通过活塞23和砝码30的自重,活塞23被压入到外筒22内,外筒22内的空气经由针21和贯通孔11以一定的压力被压送到试样固定板10的一个表面侧(发泡片51)。
而且,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评价装置100中,例如在固定了针21的试样固定板10的一侧(与针21侧为相反侧)的表面以覆盖贯通孔11的方式贴附层叠片50后(工序(A)),将安装了砝码30的活塞23插入到距外筒22前端为L的位置,将该外筒22与针21连接,通过测定活塞23因活塞23和砝码30的自重前进距离L所需的时间(工序(B)),由此能够评价层叠片50的除气性。即,在外筒22内的空气因受到活塞23和砝码30的自重而以一定的压力从贯通孔11挤出时,如果使距离L为一定、从外筒22内挤出的空气的量为一定,则层叠片50的除气性越低,前进距离L所需的时间越长,层叠片50的除气性越高,前进距离L的时间越短。因此,能够根据活塞23前进距离L所需的时间来定量评价层叠片50的除气性。此外,由于能够在被压送的空气的量和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评价,因此能够以高重复精度来评价除气性。进而,由于能够以层叠片50贴附在试样固定板10上的状态来评价,因此能够准确地评价贴附在被粘体上的状态下的层叠片50的除气性。
另外,作为试样固定板10,使用厚度为1mm的透明的聚碳酸酯板(50mm×50mm),作为注射器20,使用具有直径为2mm的金属制注射器针的、容量为2mL的玻璃制注射器,作为砝码30,使用通过双面胶带安装于活塞23的、重量为30g的砝码。
<<除气性(初始)的评价>>
在制作层叠片后,切成40mm×40mm的尺寸,将其作为评价对象试样。
然后,将准备的试样的发泡片侧的面以覆盖贯通孔11且不进入空气的方式贴附在固定有针21的试样固定板10的一侧(与针21侧相反的一侧)表面后(工序(A)),将安装有砝码30的活塞23插入至外筒22的刻度为2mL的位置,将该外筒22与针21连接。然后,将手从砝码30和活塞23拿开,测定因活塞23和砝码30的自重而完全落下为止(即,压送2mL的空气为止)所需的时间(工序(B))。将该测定操作重复3次,算出测定的时间的平均值,按以下的基准评价。该平均值越小,表示层叠片的除气性(初始)越优异。
A:测定的时间的平均值为10秒以下
B:测定的时间的平均值大于10秒且为20秒以下
C:测定的时间的平均值大于20秒且为30秒以下
D:测定的时间的平均值大于30秒
<<除气性(加热加压后)的评价>>
将层叠片切成80mm×120mm的尺寸后,在60℃、80%RH的条件下,施加110g/cm2的压力,放置24小时。然后,在23℃、50%RH的条件解除压力,静置24小时后,将该层叠片进一步切成40mm×40mm的尺寸,将其作为评价对象试样。除此以外,通过与“除气性(初始)的评价”同样的步骤进行测定和评价。该平均值越小,表示层叠片的除气性(加热加压后)越优异。
<甲醛释放量>
制作自吸附性发泡片,进而在发泡层(吸附层)表面贴附间隔膜后,切成200mm×200mm的尺寸,准备试验片。将试验片放入容积5L的泰德拉采样袋中密封。在其中封入2L的空气,在设定为23℃、50%RH的恒温槽内放置6小时后,使用检测管(株式会社气体技术制、No.91L)测定采样袋内的甲醛浓度。将甲醛浓度为0.1ppm以下的情况记为“A”,将甲醛浓度大于0.1ppm的情况记为“B”。
(实施例1)
<聚合物的制备>
在27.0份的去离子水中,混合由64份的丙烯酸乙酯、12份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12份的丙烯酸正丁酯、9份的丙烯腈、2份的苯乙烯及1份的丙烯酸构成的单体混合物、以及0.4份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花王公司制:LATEMUL E-118B),进行搅拌,得到单体乳化物。
接着,与上述分开,准备一个具有回流冷却器、滴液漏斗、温度计、氮吹入口、以及搅拌机的玻璃制反应容器,在该玻璃制反应容器中放入43.0份的去离子水和0.2份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一边搅拌,一边将温度升温至80℃。然后以维持80℃的状态,加入溶解在5.7份的去离子水中的0.3份的过硫酸铵,接着,历时4小时缓慢加入上述得到的单体乳化物。添加结束后,进一步继续搅拌4小时后,冷却、结束反应,得到反应混合物。此时的聚合转化率几乎为100%(98%以上),用5%的氨水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调节至pH5.0,添加2.5份的聚氧乙烯月桂醚(花王公司制:EMULGEN 120)后,进行浓缩,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55%的聚合物胶乳。然后,测定得到的聚合物胶乳所包含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凝胶分率。结果示于表1。
<发泡片用组合物的制备>
在混合容器中依次加入100份的上述聚合物胶乳(即,聚合物胶乳所包含的聚合物为55份)、3份(相对于100份的聚合物为5.5份)的环氧系交联剂(日本涂料树脂株式会社制,RIKA BOND EX-8、脂肪酸聚缩水甘油醚)、2份(相对于100份的聚合物为3.6份)的蜡剂(含有具有碳原子数16以上且34以下的脂肪酸部分的脂肪酸酯)、以及4份的整泡剂[硬脂酸铵(圣诺普科有限公司制、NOPCO DC-100A)]。最后通过加入增稠剂[聚丙烯酸钠(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 A-20L)],将粘度调节至4250mPa·s来得到发泡片用组合物。
<合成纸基材的准备>
在250℃溶融混炼74%的丙烯均聚物(Japan Polychem公司制、Novatec PP:MA4)、10%的高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chem公司制、Novatec HD:HJ360)以及16%的碳酸钙(备北粉化工业公司制,Softon1800)后,供给到设定为250℃的模头,挤出成片状,用冷却辊冷却,得到未拉伸片。将得到的未拉伸片加热至135℃,以4倍的倍率沿纵方向拉伸,制成基材层(b)。
接着,分别使用不同的挤出机在250℃溶融混炼52%的丙烯均聚物(JapanPolychem公司制、Novatec PP:EA8)、3%的高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chem公司制、NovatecHD:HJ360)以及45%的碳酸钙(备北粉化工业公司制、Softon1800)后,供给到设定为250℃的模头,挤出成片状,作为表面层(a)、背面层(c),层叠在上述基材层(b)的两侧,冷却至60℃,得到三层结构的层叠膜(a/b/c)。
然后,将得到的三层结构的层叠膜再次加热至180℃,用拉幅机以9倍的倍率沿横方向拉伸。然后,在160℃进行退火处理后,冷却至60℃,将耳部切开,得到由多层树脂拉伸膜构成的合成纸基材。
<层叠片的制作>
将如上所述地得到的发泡片用组合物用打蛋器搅拌,以发泡倍率成为1.6倍的方式起泡,进一步降低搅拌速度继续搅拌5分钟。
用0.3mm的涂布器将完成发泡的发泡片用组合物(发泡体)涂敷在上述的合成纸基材上。将其放入干燥炉,在80℃保持1.33分钟、在120℃保持1.33分钟、在140℃保持1.33分钟,实施干燥和交联,由此得到在合成纸基材上具有发泡片的层叠片。另外,干燥后的发泡片的厚度为0.133mm。使用得到的层叠片进行各种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使用如下所述地制备的聚合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准备或者制作发泡片用组合物和层叠片。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聚合物的制备>
在27.0份的去离子水份中混合由56份的丙烯酸乙酯、15份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18份的丙烯酸正丁酯、8份的丙烯腈、2份的苯乙烯及1份的丙烯酸构成的单体混合物、以及0.4份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花王公司制:LATEMUL E-118B),进行搅拌,得到单体乳化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聚合物胶乳。
(比较例1)
<聚合物的制备>
在27.0份的去离子水中,混合由46.9份的丙烯酸乙酯、45.8份的丙烯酸正丁酯、5.9份的丙烯腈及1.4份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构成的单体混合物、以及0.4份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花王公司制:LATEMUL E-118B),进行搅拌,得到单体乳化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聚合物胶乳。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发泡片用组合物的制备>
使用如上所述地得到的聚合物胶乳,并且将交联剂的添加量从3份变更至3.6份(即,相对于100份的聚合物为6.5份的交联剂)。此外,未添加蜡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备发泡片用组合物。
<层叠片的制作>
使发泡倍率为2倍来代替1.6倍,此外,使用如上所述地得到的发泡片用组合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制造层叠片。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聚合物的制备>
在27.0份的去离子水中,混合由70份的丙烯酸正丁酯、14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4份的苯乙烯及2份的衣康酸构成的单体混合物、以及0.4份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花王公司制:LATEMUL E-118B),进行搅拌,得到单体乳化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聚合物胶乳。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发泡片用组合物的制备>
使用如上所述地得到的聚合物胶乳,并且将交联剂的添加量从3份变更至3.6份(即,相对于100份的聚合物为6.5份的交联剂)。此外,未添加蜡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备发泡片用组合物。
<层叠片的制作>
使用如上所述地得到的发泡片用组合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造层叠片。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另外,在如下所示的表1中,
“EA”表示丙烯酸乙酯单元,
“MMA”表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
“2EHA”表示丙烯酸-2-乙基己酯单元,
“BA”表示丙烯酸正丁酯单元,
“AA”表示丙烯酸单元,
“IA”表示衣康酸单元,
“AN”表示丙烯腈单元,
“ST”表示苯乙烯单元,
“NMA”表示N-羟甲基丙烯酰胺单元,
“Tg”表示玻璃化转变温度。
[表1]
Figure BDA0003663327930000261
由表1可知,在使用了包含聚合物、交联剂及蜡剂的发泡片用组合物的实施例1和2中,能够形成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优异的层叠片。
另一方面可知,在使用了不包含蜡剂的发泡片用组合物的比较例1和2中,不能够形成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优异的层叠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加热加压后的除气性优异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附图标记说明
S1:组合物制作工序
S2:发泡工序
S3:片化工序
S10:制造层叠片的方法
10:试样固定板
11:贯通孔
20:注射器
21:针
22:外筒
23:活塞
30:砝码
40:气体压送机构
50:层叠片
51:发泡片
52:基材
100:评价装置

Claims (7)

1.一种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其具有合成纸基材和自吸附性发泡片,
所述自吸附性发泡片使用包含聚合物、交联剂及蜡剂的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其中,所述聚合物包含60质量%以上且99质量%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其中,所述聚合物包含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的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其中,所述聚合物不具有N-羟甲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其中,所述蜡剂包含具有碳原子数为16以上且34以下的脂肪酸部分的脂肪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其中,所述脂肪酸酯具有碳原子数为30以上且34以下的醇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合物,所述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中的所述脂肪酸酯的配合量为0.5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CN202180006779.6A 2020-02-19 2021-02-15 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Pending CN1149014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6400A JP2021130240A (ja) 2020-02-19 2020-02-19 自己吸着性発泡積層シート
JP2020-026400 2020-02-19
PCT/JP2021/005573 WO2021166862A1 (ja) 2020-02-19 2021-02-15 自己吸着性発泡積層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1465A true CN114901465A (zh) 2022-08-12

Family

ID=7739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6779.6A Pending CN114901465A (zh) 2020-02-19 2021-02-15 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0231A1 (zh)
EP (1) EP4108448A4 (zh)
JP (1) JP2021130240A (zh)
CN (1) CN114901465A (zh)
AU (1) AU2021223757B2 (zh)
WO (1) WO20211668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78720A1 (en) * 2020-02-19 2023-03-16 Zeon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for self-adhesive foamed sheet and self-adhesive foamed laminate shee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2046A (ja) * 1988-07-09 1990-01-24 Mitsubishi Yuka Badische Co Ltd 成形用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311024A (ja) * 1992-04-30 1993-11-22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アクリル系フォーム用組成物
JPH0616954A (ja) * 1992-06-29 1994-01-25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フォーム用ビニル系重合体エマルジョン組成物
JPH0641499A (ja) * 1992-07-22 1994-02-15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アクリル系フォーム接合材
US5939478A (en) * 1997-07-21 1999-08-17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Silicone polyether stabilized silicone latex solvent thickening
JP2001248079A (ja) * 2000-02-29 2001-09-14 Matsui Shikiso Chem Co Ltd 新規な高品質壁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76693A (ja) * 2004-12-24 2006-07-06 Nippon Zeon Co Ltd 樹脂組成物、自己吸着性発泡シート、並びに保護材料
JP2017179116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ストライプ模様状自己吸着性発泡シート
CN109641433A (zh) * 2016-09-16 2019-04-16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91145A (zh) * 2017-02-20 2019-09-2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和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9479A (en) * 1991-11-22 1999-08-17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emovable and guillotinable emuls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EP2212393A1 (en) * 2007-10-19 2010-08-04 Nitto Europe N.V An adhesive tape
WO2016147679A1 (ja) 2015-03-17 2016-09-22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自己吸着性発泡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2046A (ja) * 1988-07-09 1990-01-24 Mitsubishi Yuka Badische Co Ltd 成形用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311024A (ja) * 1992-04-30 1993-11-22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アクリル系フォーム用組成物
JPH0616954A (ja) * 1992-06-29 1994-01-25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フォーム用ビニル系重合体エマルジョン組成物
JPH0641499A (ja) * 1992-07-22 1994-02-15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アクリル系フォーム接合材
US5939478A (en) * 1997-07-21 1999-08-17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Silicone polyether stabilized silicone latex solvent thickening
JP2001248079A (ja) * 2000-02-29 2001-09-14 Matsui Shikiso Chem Co Ltd 新規な高品質壁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76693A (ja) * 2004-12-24 2006-07-06 Nippon Zeon Co Ltd 樹脂組成物、自己吸着性発泡シート、並びに保護材料
JP2017179116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ストライプ模様状自己吸着性発泡シート
CN109641433A (zh) * 2016-09-16 2019-04-16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91145A (zh) * 2017-02-20 2019-09-2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和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223757B2 (en) 2023-10-05
EP4108448A4 (en) 2024-03-20
WO2021166862A1 (ja) 2021-08-26
US20230090231A1 (en) 2023-03-23
JP2021130240A (ja) 2021-09-09
AU2021223757A1 (en) 2022-08-11
EP4108448A1 (en) 2022-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70129152A (ko) 자기 흡착성 발포 시트
JP4860114B2 (ja) 熱硬化型粘接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641433B (zh) 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KR20190003486A (ko) 자기점착성 층
US20060069200A1 (en) Acrylic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crylic adhesive sheet
CN111867833B (zh) 可折叠背板膜和用于制造可折叠背板膜的方法
CN114901465A (zh) 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KR100945039B1 (ko) 고온 발포시트를 이용한 연성회로기판의 제조방법
KR20190003485A (ko) 자기점착성 층
JP5305068B2 (ja) 電池パック
WO2019131166A1 (ja) 粘着テープ及び物品
JPS63238184A (ja) 感圧接着シ−ト
CN114746493A (zh) 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和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JP2002144506A (ja) 剥離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感圧性接着シート
CN116601235A (zh) 自吸附性发泡片用组合物和自吸附性发泡层叠片
JP6586546B2 (ja) 高分子薄膜、フィルム状積層体、および、高分子薄膜の製造方法
JP5085678B2 (ja) シート材、ならびにそれを有する感圧性接着シート
DE69635799T2 (de) Druckempfindliche klebstoffzusammensetzung und daraus hergestellte druckempfindliche klebefolien und dichtungsmasse, versträrkungsfolien und druckempfindliche klebefolien zum drucken
WO2023190638A1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真空成形フィルム
JP2023149729A (ja) 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及び粘着シートの使用方法
JP2023149732A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真空成形フィルム
JP2022101282A (ja) 自己吸着性発泡シート用組成物、自己吸着性発泡シート、自己吸着性積層体、および自己吸着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23149730A (ja) 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及び粘着シートの使用方法
JP2020185694A (ja) 積層シート
JP2023149731A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真空成形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