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3890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93890A CN114893890A CN202210490042.2A CN202210490042A CN114893890A CN 114893890 A CN114893890 A CN 114893890A CN 202210490042 A CN202210490042 A CN 202210490042A CN 114893890 A CN114893890 A CN 1148938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return
- temperature
- humidity
- moisture cont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08000030514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 type II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空调器包括换热盘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包括: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获取空调器的第二参数,第二参数包括: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调节空调器的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湿度是分别通过不同的逻辑控制的,进而可以分开对送风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分别控制,进而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的控制精度,同时保证对空调器送风的温度的控制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的控制组件,一种空调器、一种计算机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数据中心冷却能耗很高,约占数据中心总能耗30%,中温水盘管空调通过较高温度的中温水(一般16℃-20℃,高于一般送回风的露点温度)进行制冷,能够实现数据中心高能效冷却。中温水盘管空调是利用较高温度的中温水与混风通过盘管换热,将适宜温湿度的风送入数据机房进行制冷的技术,现有中温水空调通过控制新风与回风混合比例、中温水水阀调节盘管内水流量实现对送风温湿度的控制,但是,控制方式通常是湿度和温度联合控制,并且,主要基于对温度的控制,对于湿度的控制具有较大的偏差或对于湿度的控制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盘管式空调器对出风湿度的控制精度较差,波动较大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组件。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换热盘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包括: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获取空调器的第二参数,第二参数包括: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调节空调器的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包括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目标湿度RHss就是期望的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目标温度Tss就是期望的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并且,还获取空调器的第二参数,第二参数包括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其中,送风温度Ts就是空调器当前送风的温度,回风温度Tr就是空调器当前回风的温度,新风温度To就是空调器当前新风的温度,送风湿度RHs就是空调器当前送风的湿度,回风湿度RHr就是空调器当前回风的湿度,新风湿度RHo就是空调器当前新风的湿度。
之后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对空调器的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具体地,由于户外新风和室内回风的湿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改变空调器的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可以改变空调器的送风湿度RHs,从而使得送风湿度RHs趋近或是等于目标湿度RHss。
还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调节,调节换热盘管的流路可以调节气流和盘管之间的换热效果,从而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从而使得送风温度Ts趋近或是等于目标温度Tss。
其中,对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湿度是分别通过不同的逻辑控制的,进而可以分开对送风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分别控制,进而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的控制精度,同时保证对空调器送风的温度的控制精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调节空调器的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第二参数,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根据第一参数,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对空调器的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再根据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进而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进而可以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湿度。
具体地,由于气流通过换热盘管后,温度会改变,进而送风的相对湿度会发生变化,而绝对湿度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以绝对湿度为基准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控制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湿度控制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的大小关系;基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若ds<dss-Δd,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ds>dss+Δd,则增加回风占比率;若dss-Δd≤ds≤dss+Δd,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其中,Δd表示湿度回差。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进而可以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先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的大小关系,在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下,对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小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新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小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回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还包括:基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小于或等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若ds<dss-Δd,则增加回风占比率;若ds>dss+Δd,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dss-Δd≤ds≤dss+Δd,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进而可以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的步骤具体还包括:先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的大小关系,在新风绝对含湿量do小于等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下,对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大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回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大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新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新风风量是否达到新风上限值,基于新风风量达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回风风量;基于新风风量未达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增加新风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空调器当前的新风风量是否达到新风上限值,若空调器的新风风量达到新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新风风量无法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降低回风风量的方式提升新风的占比率,若空调器的新风风量未达到新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新风风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提升新风风量的方式提升新风占比率,进而通过对新风风量是否到达新风上限值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新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基于新风风量达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为:基于新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减小回风阀的开度;基于新风风量未达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增加新风风量的步骤具体为:基于新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增加新风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新风阀的开度是否到达其开度的上限值,若新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值,就说明新风阀无法继续提升开度,此时可以以降低回风阀的开度的方式提升新风的占比率,若新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值,就说明新风阀可以继续提升开度,此时可以以提升新风阀的开度的方式提升新风的占比率,进而通过对新风阀的开度是否到达开度上限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新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增加回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回风风量是否达到回风上限值,基于回风风量达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新风风量;基于回风风量未达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增加回风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增加回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空调器当前的回风风量是否达到回风上限值,若空调器的回风风量达到回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回风风量无法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降低新风风量的方式提升回风的占比率,若空调器的回风风量未达到回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回风风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提升回风风量的方式提升回风占比率,进而通过对回风风量是否到达回风上限值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回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基于回风风量达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新风风量的步骤具体为:基于回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减小新风阀的开度;基于回风风量未达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增加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为:基于回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增加回风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回风阀的开度是否到达其开度的上限值,若回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值,就说明回风阀无法继续提升开度,此时可以以降低新风阀的开度的方式提升回风的占比率,若回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值,就说明回风阀可以继续提升开度,此时可以以提升回风阀的开度的方式提升回风的占比率,进而通过对回风阀的开度是否到达开度上限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回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若Ts<Tss-ΔT,则减少换热盘管的流量;若Ts>Tss+ΔT,则增加换热盘管的流量;若Tss-ΔT≤Ts≤Tss+ΔT,则维持加换热盘管的流量不变,其中,ΔT表示温度回差。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若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降低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降低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降低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降低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若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提升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提升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提升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若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目标温度T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调节阀,用于控制换热盘管的流量,若Ts<Tss-ΔT,则减少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为:若Ts<Tss-ΔT,则减少调节阀的开度;若Ts>Tss+ΔT,则增加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为:若Ts>Tss+ΔT,则增加调节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调节阀,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若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降低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降低换热盘管的流量,也就是,减小调节阀的开度,从而降低换热盘管的流量,降低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降低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若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提升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换热盘管的流量,也就是,增加调节阀的开度,从而增加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提升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提升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若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目标温度T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调节,无需改变调节阀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包括: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器的第二参数,第二参数包括: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第一调节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调节空调器的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第二调节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包括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目标湿度RHss就是期望的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目标温度Tss就是期望的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并且,还获取空调器的第二参数,第二参数包括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其中,送风温度Ts就是空调器当前送风的温度,回风温度Tr就是空调器当前回风的温度,新风温度To就是空调器当前新风的温度,送风湿度RHs就是空调器当前送风的湿度,回风湿度RHr就是空调器当前回风的湿度,新风湿度RHo就是空调器当前新风的湿度。
之后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对空调器的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具体地,由于户外新风和室内回风的湿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改变空调器的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可以改变空调器的送风湿度RHs,从而使得送风湿度RHs趋近或是等于目标湿度RHss。
还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调节,调节换热盘管的流路可以调节气流和盘管之间的换热效果,从而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从而使得送风温度Ts趋近或是等于目标温度Tss。
其中,对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湿度是分别通过不同的逻辑控制的,进而可以分开对送风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分别控制,进而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的控制精度,同时保证对空调器送风的温度的控制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模块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参数,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参数,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第三调节模块,用于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对空调器的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再根据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进而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进而可以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湿度。
具体地,由于气流通过换热盘管后,温度会改变,进而送风的相对湿度会发生变化,而绝对湿度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以绝对湿度为基准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控制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湿度控制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的大小关系;第四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若ds<dss-Δd,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ds>dss+Δd,则增加回风占比率;若dss-Δd≤ds≤dss+Δd,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其中,Δd表示湿度回差。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进而可以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先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的大小关系,在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下,对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小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新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小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回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模块还包括:第五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小于或等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若ds<dss-Δd,则增加回风占比率;若ds>dss+Δd,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dss-Δd≤ds≤dss+Δd,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进而可以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的步骤具体还包括:先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的大小关系,在新风绝对含湿量do小于等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下,对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大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回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大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新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模块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新风风量是否达到新风上限值,第六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新风风量达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回风风量;基于新风风量未达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增加新风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空调器当前的新风风量是否达到新风上限值,若空调器的新风风量达到新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新风风量无法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降低回风风量的方式提升新风的占比率,若空调器的新风风量未达到新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新风风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提升新风风量的方式提升新风占比率,进而通过对新风风量是否到达新风上限值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新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新风风量达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为:第六调节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新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减小回风阀的开度;基于新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增加新风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新风阀的开度是否到达其开度的上限值,若新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值,就说明新风阀无法继续提升开度,此时可以以降低回风阀的开度的方式提升新风的占比率,若新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值,就说明新风阀可以继续提升开度,此时可以以提升新风阀的开度的方式提升新风的占比率,进而通过对新风阀的开度是否到达开度上限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新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模块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回风风量是否达到回风上限值,第七调节模块,用于基于回风风量达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新风风量;基于回风风量未达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增加回风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增加回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空调器当前的回风风量是否达到回风上限值,若空调器的回风风量达到回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回风风量无法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降低新风风量的方式提升回风的占比率,若空调器的回风风量未达到回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回风风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提升回风风量的方式提升回风占比率,进而通过对回风风量是否到达回风上限值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回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回风风量达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第七调节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回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减小新风阀的开度;基于回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增加回风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回风阀的开度是否到达其开度的上限值,若回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值,就说明回风阀无法继续提升开度,此时可以以降低新风阀的开度的方式提升回风的占比率,若回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值,就说明回风阀可以继续提升开度,此时可以以提升回风阀的开度的方式提升回风的占比率,进而通过对回风阀的开度是否到达开度上限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回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调节模块包括:第八调节模块,用于若Ts<Tss-ΔT,则减少换热盘管的流量;若Ts>Tss+ΔT,则增加换热盘管的流量;若Tss-ΔT≤Ts≤Tss+ΔT,则维持加换热盘管的流量不变,其中,ΔT表示温度回差。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若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降低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降低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降低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降低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若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提升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提升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提升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若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目标温度T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调节阀,用于控制换热盘管的流量,第八调节模块,具体用于若Ts<Tss-ΔT,则减少调节阀的开度;若Ts>Tss+ΔT,则增加调节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调节阀,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若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降低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降低换热盘管的流量,也就是,减小调节阀的开度,从而降低换热盘管的流量,降低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降低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若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提升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换热盘管的流量,也就是,增加调节阀的开度,从而增加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提升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提升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若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目标温度T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调节,无需改变调节阀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组件,包括:新风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空调器的新风温度To;回风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空调器的回风温度Tr;送风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空调器的送风温度Ts;新风湿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空调器的新风湿度RHo;回风湿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空调器的回风湿度RHr;送风湿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空调器的送风湿度RHs;控制器,和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电连接,用于执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因包括用于执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新风温度检测件和新风湿度检测件相集成;回风温度检测件和回风湿度检测件相集成;送风温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相集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新风温度检测件和新风湿度检测件相集成,回风温度检测件和回风湿度检测件相集成,送风温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相集成,从而减少部件的投入,降低部件的占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4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5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6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7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五;
图8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六;
图9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空调器的控制组件,110新风温度检测件,120回风温度检测件,130送风温度检测件,140新风湿度检测件,150回风湿度检测件,160送风湿度检测件,170控制器,200空调器,210新风阀,220回风阀,230调节阀,240换热盘管,250送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空调器的控制组件、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1:
图3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302:控制器获取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
步骤304:控制器获取送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湿度RHr,新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湿度RHo;
步骤306:控制器根据目标湿度RHss、目标温度Tss、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调节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以调节送风的湿度;
步骤308: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如图1所示,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回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新风风道设置有新风阀,回风风道设置有回风阀,送风风道设置有送风组件和换热盘管,换热盘管通过调节阀控制流量,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控制器与新风阀、回风阀、调节阀、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电连接。
进而在空调器执行调温和调湿的过程中,控制器获取用户设定或出厂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反映对送风的温度和湿度的需求。
之后控制器通过送风温度检测件获取的送风温度Ts,通过回风温度检测件获取的回风温度Tr,通过新风温度检测件获取的新风温度To,通过送风湿度检测件获取的送风湿度RHs,通过回风湿度检测件获取的回风湿度RHr,通过新风湿度检测件获取的新风湿度RHo。
之后控制器根据目标湿度RHss、目标温度Tss、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控制,以调节送风的湿度;
并且,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控制,以调节送风的温度。
进而控制器对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湿度是分别通过不同的逻辑控制的,进而可以分开对送风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分别控制,进而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的控制精度,同时保证对空调器送风的温度的控制精度,对数据机房的信息设备运行可靠性更为有利,并且,送风的温度和湿度较温度,受新风温湿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以及对湿度的控制和对温度控制相互解耦,两者的控制不再相互影响,控制过程更平稳,控制效果更好。
其中,目标温度Tss、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都为相对湿度。新风温度To为新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
实施例2:
图4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402:控制器获取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
步骤404:控制器获取送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湿度RHr,新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湿度RHo;
步骤406:控制器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
步骤408: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步骤410:控制器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以调节送风的湿度;
步骤412: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如图1所示,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回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新风风道设置有新风阀,回风风道设置有回风阀,送风风道设置有送风组件和换热盘管,换热盘管通过调节阀控制流量,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控制器与新风阀、回风阀、调节阀、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电连接。
进而在空调器执行调温和调湿的过程中,控制器获取用户设定或出厂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反映对送风的温度和湿度的需求。
之后控制器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再根据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进而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进而可以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湿度。
之后控制器根据目标湿度RHss、目标温度Tss、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控制,以调节送风的湿度;
并且,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控制,以调节送风的温度。
其中,目标温度Tss、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都为相对湿度。新风温度To为新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
具体地,由于气流通过换热盘管后,温度会改变,进而送风的相对湿度会发生变化,而绝对湿度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以绝对湿度为基准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控制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湿度控制的准确性。
实施例3:
图5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502:控制器获取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
步骤504:控制器获取送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湿度RHr,新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湿度RHo;
步骤506:控制器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
步骤508: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步骤510:控制器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之间的大小关系;当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时,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增加回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其中,Δd表示湿度回差;
步骤512: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如图1所示,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回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新风风道设置有新风阀,回风风道设置有回风阀,送风风道设置有送风组件和换热盘管,换热盘管通过调节阀控制流量,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控制器与新风阀、回风阀、调节阀、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电连接。
进而在空调器执行调温和调湿的过程中,控制器获取用户设定或出厂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反映对送风的温度和湿度的需求。
之后控制器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再根据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进而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进而可以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湿度。
之后控制器先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的大小关系,在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下,对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小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新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小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回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
并且,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控制,以调节送风的温度。
其中,目标温度Tss、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都为相对湿度。新风温度To为新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
实施例4:
图6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如图6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602:控制器获取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
步骤604:控制器获取送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湿度RHr,新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湿度RHo;
步骤606:控制器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
步骤608: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步骤610:控制器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之间的大小关系;当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时,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增加回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当新风绝对含湿量do小于或等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增加回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
步骤612: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如图1所示,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回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新风风道设置有新风阀,回风风道设置有回风阀,送风风道设置有送风组件和换热盘管,换热盘管通过调节阀控制流量,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控制器与新风阀、回风阀、调节阀、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电连接。
进而在空调器执行调温和调湿的过程中,控制器获取用户设定或出厂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反映对送风的温度和湿度的需求。
之后控制器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再根据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进而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进而可以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湿度。
之后控制器先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的大小关系,在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下,对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小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新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小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回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
在新风绝对含湿量do小于等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下,对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大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回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大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新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
并且,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控制,以调节送风的温度。
其中,目标温度Tss、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都为相对湿度。新风温度To为新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
实施例5:
图7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五。
如图7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702:控制器获取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
步骤704:控制器获取送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湿度RHr,新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湿度RHo;
步骤706:控制器根据目标湿度RHss、目标温度Tss、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调节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以调节送风的湿度;
步骤708:控制器对比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的关系,当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减少换热盘管的流量;当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增加换热盘管的流量;当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维持加换热盘管的流量不变,其中,ΔT表示温度回差。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如图1所示,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回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新风风道设置有新风阀,回风风道设置有回风阀,送风风道设置有送风组件和换热盘管,换热盘管通过调节阀控制流量,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控制器与新风阀、回风阀、调节阀、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电连接。
进而在空调器执行调温和调湿的过程中,控制器获取用户设定或出厂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反映对送风的温度和湿度的需求。
之后控制器通过送风温度检测件获取的送风温度Ts,通过回风温度检测件获取的回风温度Tr,通过新风温度检测件获取的新风温度To,通过送风湿度检测件获取的送风湿度RHs,通过回风湿度检测件获取的回风湿度RHr,通过新风湿度检测件获取的新风湿度RHo。
之后控制器根据目标湿度RHss、目标温度Tss、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控制,以调节送风的湿度;
并且,控制器确定送风温度Ts和目标温度Tss的关系,具体地,在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降低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降低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降低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降低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在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提升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提升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提升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在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目标温度T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调节。
进而控制器对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湿度是分别通过不同的逻辑控制的,进而可以分开对送风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分别控制,进而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湿度的控制精度,同时保证对空调器送风的温度的控制精度,对数据机房的信息设备运行可靠性更为有利,并且,送风的温度和湿度较温度,受新风温湿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以及对湿度的控制和对温度控制相互解耦,两者的控制不再相互影响,控制过程更平稳,控制效果更好。
其中,目标温度Tss、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都为相对湿度。新风温度To为新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
实施例6:
图8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六。
如图8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802:控制器获取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
步骤804:控制器获取送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湿度RHr,新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湿度RHo;
步骤806:控制器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
步骤808: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步骤810:控制器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之间的大小关系;当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时,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增加回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当新风绝对含湿量do小于或等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增加回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
步骤812:控制器对比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的关系,当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减少换热盘管的流量;当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增加换热盘管的流量;当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维持加换热盘管的流量不变,其中,ΔT表示温度回差。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如图1所示,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回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新风风道设置有新风阀,回风风道设置有回风阀,送风风道设置有送风组件和换热盘管,换热盘管通过调节阀控制流量,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控制器与新风阀、回风阀、调节阀、新风温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新风湿度检测件、回风湿度检测件和送风湿度检测件电连接。
进而在空调器执行调温和调湿的过程中,控制器获取用户设定或出厂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反映对送风的温度和湿度的需求。
之后控制器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再根据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进而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进而可以改变空调器送风的湿度。
之后控制器先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的大小关系,在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下,对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小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新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小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回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
在新风绝对含湿量do小于等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下,对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大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回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提升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此时,由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大于新风绝对含湿量do,因此,增加新风风量的占比率,可以降低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使空调器送风的湿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湿度RHss。
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进行调节。
并且,控制器确定送风温度Ts和目标温度Tss的关系,具体地,在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降低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降低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降低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降低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在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提升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提升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提升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在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目标温度T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调节。
其中,目标温度Tss、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都为相对湿度。新风温度To为新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器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器判断新风风量是否达到新风上限值,在新风风量达到新风上限值时,控制器控制回风风量减小;在新风风量未达到新风上限值时,控制器控制新风风量增加。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器判断空调器当前的新风风量是否达到新风上限值,若空调器的新风风量达到新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新风风量无法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降低回风风量的方式提升新风的占比率,若空调器的新风风量未达到新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新风风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提升新风风量的方式提升新风占比率,进而通过对新风风量是否到达新风上限值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新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的新风风道设置有新风阀,新风阀用于控制新风风量,空调器的回风风道设置有回风阀,回风阀用于控制回风风量。
控制器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器判断新风阀的开度是否达到开度上限,在新风阀的开度到新风上限值时,控制器控制回风阀的开度减小;在新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时,控制器控制新风阀的开度增加。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阀判断新风阀的开度是否到达其开度的上限值,若新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值,就说明新风阀无法继续提升开度,此时可以以降低回风阀的开度的方式提升新风的占比率,若新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值,就说明新风阀可以继续提升开度,此时可以以提升新风阀的开度的方式提升新风的占比率,进而通过对新风阀的开度是否到达开度上限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新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8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器增加回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器判断回风风量是否达到回风上限值,在回风风量达到回风上限值时,控制器控制新风风量减小;在回风风量未达到回风上限值时,控制器控制回风风量增加。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增加回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器判断空调器当前的回风风量是否达到回风上限值,若空调器的回风风量达到回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回风风量无法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降低新风风量的方式提升回风的占比率,若空调器的回风风量未达到回风上限值,就说明空调器的回风风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此时可以以提升回风风量的方式提升回风占比率,进而通过对回风风量是否到达回风上限值进行判断,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调节回风占比率,可以提升对空调器送风的绝对含湿量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5至实施例10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的调节阀,用于控制换热盘管的流量,控制器对比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的关系,当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减少换热盘管的流量;当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增加换热盘管的流量;当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维持加换热盘管的流量不变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器对比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的关系,在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时,降低调节阀的开度,在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时,提升调节阀的开度,在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时,维持调节阀的开度不变。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调节阀,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若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需要降低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降低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降低换热盘管的流量,也就是,减小调节阀的开度,从而降低换热盘管的流量,降低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降低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若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需要提升空调器送风的温度,也就是提升送风和换热盘管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换热盘管的流量,也就是,增加调节阀的开度,从而增加换热盘管的流量,从而提升空调器送风和换热盘管的热交换效果,提升送风温度Ts,使得空调器送风的温度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Tss。
若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空调器送风的温度和目标温度Tss相近,可视为两者基本相同,这种状态可以不对换热盘管的流量进行调节,无需改变调节阀的开度。
实施例12:
如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9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902,用于器获取设定的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第二获取模块904,用于获取送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回风湿度RHr,新风湿度检测件检测的新风湿度RHo;第一调节模块906,用于根据目标湿度RHss、目标温度Tss、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调节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以调节送风的湿度;第二调节模块908,用于根据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调节换热盘管的流量。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模块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送风温度Ts和送风湿度RHs,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根据回风温度Tr和回风湿度RHr,计算回风绝对含湿量dr,根据新风温度To和新风湿度RHo,计算新风绝对含湿量do;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温度Tss和目标湿度RHss,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第三调节模块,用于根据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以调节送风的湿度。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对比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之间的大小关系;第四调节模块,用于当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时,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增加回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其中,Δd表示湿度回差。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13或实施例14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模块还包括:第五调节模块,用于当新风绝对含湿量do小于或等于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则增加所述回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增加新风占比率;若送风绝对含湿量ds大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差值,且送风绝对含湿量ds小于等于目标绝对含湿量dss与湿度回差的和,则维持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不变。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14或实施例15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模块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新风风量是否达到新风上限值,在新风风量达到新风上限值时,控制回风风量减小;在新风风量未达到新风上限值时,控制新风风量增加。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新风阀的开度是否达到开度上限,第六调节模块,具体用于在新风阀的开度到新风上限值时,控制器控制回风阀的开度减小;在新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时,控制器控制新风阀的开度增加。
实施例18:
在实施例14至实施例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模块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回风风量是否达到回风上限值,第七调节模块,用于,在回风风量达到回风上限值时,控制新风风量减小;在回风风量未达到回风上限值时,控制回风风量增加。
实施例19:
在实施例18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回风阀的开度是否达到开度上限,第七调节模块,具体用于在回风阀的开度到回风上限值时,控制新风阀的开度减小;在回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时,控制回风阀的开度增加。
实施例20:
在实施例12至19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调节模块包括:第八调节模块,用于对比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的关系,当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则减少换热盘管的流量;当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增加换热盘管的流量;当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则维持加换热盘管的流量不变,其中,ΔT表示温度回差。
实施例21:
在实施例20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调节阀,用于控制换热盘管的流量,第八调节模块,具体用于对比目标温度Tss和送风温度Ts的关系,在送风温度Ts小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时,降低调节阀的开度,在送风温度Ts大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时,提升调节阀的开度,在送风温度Ts大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差值,且小于等于目标温度Tss和温度回差的和时,维持调节阀的开度不变。
实施例22: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组件100,包括:控制器170、新风温度检测件110、回风温度检测件120、送风温度检测件130、新风湿度检测件140、回风湿度检测件150和送风湿度检测件160,控制器170和新风温度检测件110、回风温度检测件120、送风温度检测件130、新风湿度检测件140、回风湿度检测件150和送风湿度检测件160电连接。其中,新风温度检测件110能够对空调器200的新风温度To进行检测,回风温度检测件120能够对空调器200的回风温度Tr进行检测,送风温度检测件130能够对空调器200的送风温度Ts进行检测,新风湿度检测件140能够对空调器200的新风湿度RHo进行检测,回风湿度检测件150能够对空调器200的回风湿度RHr进行检测,送风湿度检测件160能够对空调器200的送风湿度RHs进行检测。
并且,控制器170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100,因包括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实施例23: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22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新风温度检测件110和新风湿度检测件140相集成,形成新风温湿度检测件;回风温度检测件120和回风湿度检测件150相集成,形成回风温湿度检测件;送风温度检测件130和送风湿度检测件160相集成,形成送风温湿度检测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新风温湿度检测件检测新风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回风温湿度检测件检测回风的温度和湿度,通过送风温湿度检测件检测送风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减少部件的投入,降低部件的占用空间。
实施例24: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20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100。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200,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100,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空调器200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回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新风风道设置有新风阀210,回风风道设置有回风阀220,送风风道设置有送风组件250和换热盘管240,换热盘管240通过调节阀230控制流量,空调器200还包括控制器170、新风温度检测件110、回风温度检测件120、送风温度检测件130、新风湿度检测件140、回风湿度检测件150和送风湿度检测件160,控制器170与新风阀210、回风阀220、调节阀230、新风温度检测件110、回风温度检测件120、送风温度检测件130、新风湿度检测件140、回风湿度检测件150和送风湿度检测件160电连接。
实施例2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实施例2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包括: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调节所述空调器的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
根据所述目标温度Tss和所述送风温度Ts调节所述换热盘管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调节所述空调器的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参数,计算送风绝对含湿量ds、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新风绝对含湿量do;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目标绝对含湿量dss;
根据所述送风绝对含湿量ds、所述回风绝对含湿量dr、所述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所述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所述新风风量以及所述回风风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送风绝对含湿量ds、所述回风绝对含湿量dr、所述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所述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所述新风风量以及所述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回风绝对含湿量dr和所述新风绝对含湿量do的大小关系;
基于所述新风绝对含湿量do大于所述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若ds<dss-Δd,则增加新风占比率;
若ds>dss+Δd,则增加回风占比率;
若dss-Δd≤ds≤dss+Δd,则维持所述新风风量和所述回风风量不变,其中,Δd表示湿度回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送风绝对含湿量ds、所述回风绝对含湿量dr、所述新风绝对含湿量do和所述目标绝对含湿量dss,调节所述新风风量以及所述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基于所述新风绝对含湿量do小于或等于所述回风绝对含湿量dr的情况,若ds<dss-Δd,则增加所述回风占比率;
若ds>dss+Δd,则增加所述新风占比率;
若dss-Δd≤ds≤dss+Δd,则维持所述新风风量和所述回风风量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新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新风风量是否达到新风上限值,基于所述新风风量达到所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所述回风风量;
基于所述新风风量未达到所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增加所述新风风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所述基于所述新风风量达到所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所述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为:所述基于所述新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减小所述回风阀的开度;
所述基于所述新风风量未达到所述新风上限值的情况,增加所述新风风量的步骤具体为:基于所述新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增加所述新风阀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回风占比率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回风风量是否达到回风上限值,基于所述回风风量达到所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所述新风风量;
基于所述回风风量未达到所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增加所述回风风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所述基于所述回风风量达到所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减小所述新风风量的步骤具体为:所述基于所述回风阀的开度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减小所述新风阀的开度;
所述基于所述回风风量未达到所述回风上限值的情况,增加所述回风风量的步骤具体为:基于所述回风阀的开度未达到开度上限的情况,增加所述回风阀的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Tss和所述送风温度Ts调节所述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Ts<Tss-ΔT,则减少所述换热盘管的流量;
若Ts>Tss+ΔT,则增加所述换热盘管的流量;
若Tss-ΔT≤Ts≤Tss+ΔT,则维持加所述换热盘管的流量不变,ΔT表示温度回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调节阀,用于控制所述换热盘管的流量,所述若Ts<Tss-ΔT,则减少所述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为:若Ts<Tss-ΔT,则减少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所述若Ts>Tss+ΔT,则增加所述换热盘管的流量的步骤具体为:若Ts>Tss+ΔT,则增加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1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目标湿度RHss和目标温度Tss;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包括:送风温度Ts、回风温度Tr、新风温度To、送风湿度RHs、回风湿度RHr和新风湿度RHo;
第一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调节所述空调器的新风风量以及回风风量;
第二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Tss和所述送风温度Ts调节所述换热盘管的流量。
12.一种空调器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风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空调器的新风温度To;
回风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回风温度Tr;
送风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温度Ts;
新风湿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空调器的新风湿度RHo;
回风湿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回风湿度RHr;
送风湿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湿度RHs;
控制器,和所述新风温度检测件、所述回风温度检测件、所述送风温度检测件、所述新风湿度检测件、所述回风湿度检测件和所述送风湿度检测件电连接,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风温度检测件和所述新风湿度检测件相集成;
所述回风温度检测件和所述回风湿度检测件相集成;
所述送风温度检测件和所述送风湿度检测件相集成。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组件。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90042.2A CN114893890B (zh) | 2022-05-07 | 2022-05-07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90042.2A CN114893890B (zh) | 2022-05-07 | 2022-05-07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93890A true CN114893890A (zh) | 2022-08-12 |
CN114893890B CN114893890B (zh) | 2024-01-30 |
Family
ID=82719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90042.2A Active CN114893890B (zh) | 2022-05-07 | 2022-05-07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93890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99150A (ja) * | 1989-08-30 | 1991-04-24 | Allan Shaw |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方法 |
JP2011021881A (ja) * | 2010-10-29 | 2011-02-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CN205066000U (zh) * | 2015-09-07 | 2016-03-02 | 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
CN107655176A (zh) * | 2017-10-31 | 2018-02-0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系统中风闸开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805996A (zh) * | 2019-11-11 | 2020-02-18 | 南京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新风量温湿度独立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
CN112361530A (zh) * | 2020-10-19 | 2021-02-12 | 南京福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高精度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3899039A (zh) * | 2021-10-22 | 2022-01-0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5-07 CN CN202210490042.2A patent/CN1148938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99150A (ja) * | 1989-08-30 | 1991-04-24 | Allan Shaw |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方法 |
JP2011021881A (ja) * | 2010-10-29 | 2011-02-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CN205066000U (zh) * | 2015-09-07 | 2016-03-02 | 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
CN107655176A (zh) * | 2017-10-31 | 2018-02-0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系统中风闸开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805996A (zh) * | 2019-11-11 | 2020-02-18 | 南京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新风量温湿度独立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
CN112361530A (zh) * | 2020-10-19 | 2021-02-12 | 南京福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高精度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3899039A (zh) * | 2021-10-22 | 2022-01-0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93890B (zh) | 2024-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49007B (zh) |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
JP5185319B2 (ja) | サーバ室管理用の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 |
CN113339946B (zh) |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2747414B (zh) | 空调系统及空调独立回风方法、系统、终端、存储介质 | |
CN110296515A (zh) | 提升空调舒适性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2443950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7664368B (zh) | 空调系统及其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1594984A (zh) | 一种中央空调全链路协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2902393B (zh) | 一种空调热平衡试验室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4893890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 | |
CN114838487B (zh) |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多联机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5013938B (zh)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551447A (zh) | 制热模式下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
CN111561770B (zh) | 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944564B (zh) | 机房空调的控制方法 | |
CN111237982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CN213631048U (zh) | 补气增焓空调 | |
CN113531841A (zh) | 变频空调回油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
JP7445855B1 (ja) | 空調ユニット、空調ユニット向け制御装置および空調設備の制御方法 | |
US20240318853A1 (en) | Control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systems | |
CN115056808B (zh) | 空调、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送风控制方法 | |
CN113108445B (zh) |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212253056U (zh) | 一种中央空调全链路协调控制系统 | |
CN109595840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719343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