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6000U -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6000U
CN205066000U CN201520688772.9U CN201520688772U CN205066000U CN 205066000 U CN205066000 U CN 205066000U CN 201520688772 U CN201520688772 U CN 201520688772U CN 205066000 U CN205066000 U CN 205066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sensor
air
temperature
contro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887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cheng Energy S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cheng Energy S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cheng Energy S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cheng Energy S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887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6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6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60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并列设置的潜热处理系统及显热处理系统,所述潜热处理系统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第一风道、第一传感器、溶液除湿处理机组及第一风机,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及所述第一风机依次收容于所述第一风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显热处理系统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第二风道、第二传感器、过滤系统、盘管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过滤系统、所述盘管及所述第二风机依次收容于所述第二风道的收容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耗低、空气质量优良及工作效率高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能够在夏冬两季都能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空调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传统空调一般采用温湿度联合控制的方式,通过盘管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再将冷却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实现降温除湿的目的,来改善人们的舒适度。不过这种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存在如下弊端:
首先,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由于使用一套系统同时制冷和除湿,为了满足用冷凝的方法降温除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这就需要约7℃的冷源温度,同时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含湿量虽然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高能耗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
其次,经温湿度联合控制处理后空气的显热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难以适应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容易导致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当湿度过高时,会让人感觉不舒适,通过降低室温设定值,造成能耗的不必要增加;当湿度过低时,也会由于室外焓差增加使处理室外新风的能耗增加。
最后,传统空调的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容易滋生霉菌,影响室内空气品质。
所以,有必要对上述传统的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做进一步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存在的高能耗及空气品质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耗低、空气质量优良及工作效率高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并列设置的潜热处理系统及显热处理系统,所述潜热处理系统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第一风道、第一传感器、溶液除湿处理机组及第一风机,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及所述第一风机依次收容于所述第一风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显热处理系统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第二风道、第二传感器、过滤系统、盘管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过滤系统、所述盘管及所述第二风机依次收容于所述第二风道的收容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包括相接设置的除湿部和再生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除湿部的内部设有溶液,所述溶液为溴化锂、氯化锂及氯化钙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湿度感应探头和二氧化碳浓度感应探头,用于感应室内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温度感应探头,用于感应室内空气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多级过滤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盘管由外部的主机进行供水,供水温度为16-21℃。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将传统的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改为各自独立的潜热处理系统和显热处理系统来同时控制湿度和温度,达到除湿降温的目的。
二、所述潜热处理系统设置溶液除湿处理机组,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包括除湿部和再生部,完成除湿-再生的循环过程,并通过溴化锂、氯化锂等溶液进行除湿,不需要低温冷冻水,适应室内热湿比的变化,可有效提高系统除湿效率,循环利用。
三、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湿度感应探头及二氧化碳浓度感应探头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温度感应探头的结合设计,能够实时感应室内空气状态,包括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可智能调节供水流量和风机转速,更有效控制室内温湿度,优化空气品质,改善室内环境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传统的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传统的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1包括具收容空间的风道11、过滤系统13、盘管15及风机17,所述过滤系统13、所述盘管15及所述风机17依次收容于所述风道11的收容空间内,所述风道11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3,所述过滤系统13位于所述进风口111和所述盘管15之间,所述风机17位于所述盘管15与所述出风口113之间。
所述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1使用时,所述风机17不断将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循环,从所述进风口111吸入,从所述出风口113抽出,使之不断通过所述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1。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通过所述进风口111进入所述过滤系统13,所述过滤系统13初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后,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通过所述盘管15,由于要同时控制温度和湿度,所以所述盘管15一般由外部的主机(图未示)供入7℃的冷水,才对新风和回风进行降温和除湿,然后低温干燥的新风和回风通过所述风机17从所述出风口113循环至室内。
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2包括并列设置的潜热处理系统21及显热处理系统23。
所述潜热处理系统21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第一风道211、第一传感器213、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及第一风机217,所述第一传感器213、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及所述第一风机217依次收容于所述第一风道211的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风道211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新风进风口2111和新风出风口2113,所述第一传感器213位于所述新风进风口2111和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之间,所述第一风机217位于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和所述新风出风口2113之间。
所述第一传感器213包括湿度感应探头和二氧化碳浓度感应探头,用于感应室内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包括除湿部2151和再生部2153。所述除湿部2151的内部设有溶液,所述溶液为溴化锂、氯化锂及氯化钙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一风机217不断将室外新风从所述新风进风口2111吸入,从所述新风出风口2113抽出,即将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潜热处理系统21循环至室内。
所述显热处理系统23采用水作为能量输送媒介,其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第二风道231、第二传感器233、过滤系统235、盘管237及第二风机239,所述第二传感器233、所述过滤系统235、所述盘管237及所述第二风机239依次收容于所述第二风道231的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风道231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回风进风口2311和回风出风口2313,所述第二传感器233位于所述回风进风口2311和所述过滤系统235之间,所述盘管237位于所述过滤系统235和所述第二风机239之间,所述第二风机239位于所述盘管237和所述回风出风口2313之间。
所述第二传感器233包括温度感应探头,用于感应室内空气温度。
所述过滤系统235包括多级过滤装置,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保证所述盘管237清洁,不被堵塞,确保风量和换热效果。所述盘管237由外部的主机(图未示)进行供水,供水为温度16-21℃的冷水,由于供水的温度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因而不存在结露的危险。
所述第二风机239不断将室内回风从所述回风进风口2311吸入,从所述回风出风口2313抽出,即将室内回风通过所述显热处理系统23循环至室内。
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2的潜热处理系统21使用时,所述第一风机217将室外新风从所述新风进风口2111吸入,从所述新风出风口2113抽出,使之不断通过所述潜热处理系统21循环至室内。当室外新风从所述新风进风口2111吸入,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213时,所述第一传感器213通过湿度感应探头和二氧化碳浓度感应探头感应室内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根据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智能调节,通过所述第一风机217的风机转速控制新风风量,实现室内湿度调节。新风通过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进行除湿,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包括除湿部2151和再生部2153,所述除湿部2151的内部设有溶液,当溶液表面饱和空气分压力小于新风中水蒸气分压力时,新风中的水蒸气分子将向除湿溶液转移,或者说被除湿溶液吸收,达到除湿的目的,进而通过所述再生部2153完成除湿-再生的循环过程,使得除湿溶液可以循环利用。除湿后干燥的新风通过所述第一风机217从所述新风出风口2113抽出,循环至室内,进而改善室内湿度。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的溶液一般为溴化锂、氯化锂及氯化钙中的任意一种。这种盐溶液可以吸收水分,同时还能够消灭细菌、过滤粉尘,去除二氧化碳和室内空气的异味,保证高温潮湿的新风经过除湿后洁净干爽,让人感觉舒适,而且采用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一般除湿效率高,所述潜热处理系统21也不会存在凝水现象。
所述显热处理系统23使用时,所述第二风机239将室内回风从所述回风进风口2311吸入,从所述回风出风口2313抽出,不断循环,使之不断通过所述显热处理系统23。
当室内回风从所述回风进风口2311吸入,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233时,所述第二传感器233通过温度感应探头感应室内空气温度,根据室内空气温度智能调节,通过所述盘管237控制供水水量和/或通过所述第二风机239的风机转速控制回风风量,实现室内温度调节。然后回风通过所述过滤系统235进行过滤,所述过滤系统235包括多级过滤装置,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保证所述盘管237清洁,不被堵塞,确保风量和换热效果。然后过滤后的回风通过所述盘管237,所述盘管237由外部的主机(图未示)进行供水,供水为温度16-21℃的冷水,通过水循环对回风进行降温,低温的回风再通过所述第二风机239从所述回风出风口2313抽出,循环至室内,进而改善室内温度。
所述传统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1一般需要外部主机提供冷水,供水温度为7℃,相较而言,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2的供水温度提高,制冷效率提高,供水的主机输入功率可以降低,降低了能耗,能效比更高,节能优势显著。
通过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2,即所述潜热处理系统21承担空调系统全部湿负荷,负责室内的湿度控制;所述显热处理系统23只承担室内显热负荷,负责室内温度控制,可同时并独立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可以最大限度保障环境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将所述传统的温湿度联合控制空调系统1改为各自独立的所述潜热处理系统21和所述显热处理系统23来同时控制湿度和温度,达到除湿降温的目的。
二、所述潜热处理系统21设置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215包括除湿部2151和再生部2153,完成除湿-再生的循环过程,并通过溴化锂、氯化锂等溶液进行除湿,不需要低温冷冻水,适应室内热湿比的变化,可有效提高系统除湿效率,循环利用。
三、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213的湿度感应探头及二氧化碳浓度感应探头和所述第二传感器233的温度感应探头的结合设计,能够实时感应室内空气状态,包括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可智能调节供水流量和风机转速,更有效控制室内温湿度,改善室内环境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潜热处理系统及显热处理系统,所述潜热处理系统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第一风道、第一传感器、溶液除湿处理机组及第一风机,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及所述第一风机依次收容于所述第一风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显热处理系统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第二风道、第二传感器、过滤系统、盘管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过滤系统、所述盘管及所述第二风机依次收容于所述第二风道的收容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除湿处理机组包括相接设置的除湿部和再生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部的内部设有溶液,所述溶液为溴化锂、氯化锂及氯化钙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湿度感应探头和二氧化碳浓度感应探头,用于感应室内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温度感应探头,用于感应室内空气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多级过滤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由外部的主机进行供水,供水温度为16-21℃。
CN201520688772.9U 2015-09-07 2015-09-07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66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8772.9U CN205066000U (zh) 2015-09-07 2015-09-07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8772.9U CN205066000U (zh) 2015-09-07 2015-09-07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6000U true CN205066000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2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8877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66000U (zh) 2015-09-07 2015-09-07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60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0123A (zh) * 2016-06-01 2016-08-24 江苏慧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Glv及新风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及其安装室
CN110726238A (zh) * 2019-10-25 2020-01-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制冷设备
CN114893890A (zh) * 2022-05-07 2022-08-12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0123A (zh) * 2016-06-01 2016-08-24 江苏慧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Glv及新风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及其安装室
CN110726238A (zh) * 2019-10-25 2020-01-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制冷设备
CN114893890A (zh) * 2022-05-07 2022-08-12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
CN114893890B (zh) * 2022-05-07 2024-01-30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4040U (zh) 一种医院洁净区域空气处理系统
CN102162692B (zh) 一种组合型家用空调热泵热水机系统
CN205678834U (zh) 一种高效的余热再生空调装置
CN104676782B (zh) 一种多级叉流的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
CN107355917A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二次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
CN107806676A (zh) 一种太阳能溶液除湿辐射空调系统
CN109595704A (zh) 一种高效泳池热泵除湿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6131345U (zh) 一种新型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CN205066000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109595703A (zh) 一种多级冷源泳池热泵除湿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9558569U (zh) 一种高效泳池热泵除湿机
CN102878634A (zh) 一种泳池专用除湿机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06369769A (zh) 一种新型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3075764B (zh) 双冷源除湿空调机组
CN210089057U (zh) 一种节能型全新风空调机组控制系统
CN205372865U (zh) 衡温衡湿衡氧空调系统
CN107631426A (zh) 除湿系统控制方法
CN103982962A (zh) 低温再生转轮除湿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04693891U (zh) 一种自力式除湿加湿空调新风处理系统
CN204513626U (zh) 一种恒温型溶液除湿再生循环系统
CN204084622U (zh) 一种单元式新风处理机
CN206709326U (zh) 基于双冷源热回收除湿新风的户式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CN103528154B (zh) 利用地热温泉资源的溶液调湿空气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4513639U (zh) 一种内冷组合式新风机组
CN205316534U (zh) 一种溶液调湿新风结合高温多联机的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