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3156A - 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3156A
CN114883156A CN202210812195.4A CN202210812195A CN114883156A CN 114883156 A CN114883156 A CN 114883156A CN 202210812195 A CN202210812195 A CN 202210812195A CN 114883156 A CN114883156 A CN 114883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operating mechanism
trigger
circuit breaker
electromagnetic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121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3156B (zh
Inventor
壇博治
俞骁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121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3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3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3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3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3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24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60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07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66Power reset mechanisms
    • H01H71/68Power reset mechanisms actuated by electromagn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中,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包括壳体、电磁操作机构和动作机构。壳体设有安装腔室;电磁操作机构设于安装腔室,电磁操作机构包括电磁组件、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电磁组件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第一触发件位于第一驱动端的一侧,第二触发件位于第二驱动端的一侧;以及动作机构,用于执行合闸动作和分闸动作,动作机构设有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设于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之间,第一传动件可朝互为反向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本发明技术方案简化断路器内部结构并使得断路器小型化的同时,还提高断路器的抗冲击能力、降低故障率,使得断路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现有的断路器具有通过采用电机的旋转从而使弹簧进行积蓄弹性势能或释放弹性势能从而实现开合动作。但由于弹簧蓄力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反应具有一定的延迟,反应动作慢,且电机和蓄力弹簧的机构并不利于断路器的机构小型化,存在许多的应用限制。
现有的断路器还具有采用电磁操作结构的,而由于采用插入式可动铁芯的结构,通过通电线圈驱动铁芯沿直线方向往返运动,从而触发铁芯连接的动作机构来实现合分闸的动作。然而上述断路器中的铁芯是可活动的,并采用了直线的运动轨迹,而当断路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铁芯的位置一旦偏移,铁芯便有可能使得动作的传递产生误差,从而导致动作机构无法精准执行合闸动作和分闸动作,故障频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旨在简化断路器内部结构并使得断路器小型化的同时,还提高断路器的抗冲击能力、降低故障率,使得断路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包括:
壳体,设有安装腔室;
电磁操作机构,设于所述安装腔室,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包括电磁组件、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所述电磁组件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一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端的一侧,且可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二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端的一侧,且可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二驱动端;以及
动作机构,用于执行合闸动作和分闸动作,所述动作机构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之间,所述第一传动件可朝互为反向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
当所述第一触发件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一驱动端时,所述第一触发件抵推所述第一传动件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动作机构执行所述合闸动作;当所述第二触发件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二驱动端时,所述第二触发件抵推所述第一传动件朝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动作机构执行所述分闸动作。
可选地,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第一磁轭、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磁性件;
所述第一磁轭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有所述第一线圈,且所述第一容置腔所在侧的端部为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有所述第二线圈,且所述第二容置腔所在侧的端部为第二驱动端,所述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磁轭,且穿设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
可选地,所述电磁组件的一侧设有固定部,所述第一触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朝所述电磁组件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触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朝所述电磁组件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延伸。
可选地,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触发件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为第一复位端,所述第一复位件抵接所述第一复位端;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触发件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为第二复位端,所述第二复位件抵接所述第二复位端;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还设有第三复位件。
可选地,所述动作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组件和合分闸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件、转盘和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还与所述合分闸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盘和所述第三传动件处于所述壳体的同一宽度位置;当所述动作机构执行合闸动作后,所述转盘转动至第一位置;当所述动作机构执行分闸动作后,所述转盘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转盘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范围为80度至100度。
可选地,所述合分闸组件包括跳扣、锁扣、支架、动触头以及静触头;所述跳扣、锁扣、支架和所述动触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室,所述静触头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动触头可活动抵接于所述静触头;所述合分闸组件还包括触头弹簧、第一复位扭簧和第二复位扭簧,所述触头弹簧一端抵接所述支架,另一端抵接所述动触头;所述第一复位扭簧一端抵接所述支架,另一端抵接所述跳扣;所述第二复位扭簧一端抵接所述支架,另一端抵接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还包括过载保护装置和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和所述过载保护装置处于所述壳体的同一宽度位置;所述过载保护装置设有双金属片和脱扣件,所述双金属片沿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锁扣的一侧,所述锁扣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脱扣件一端抵接所述双金属片朝向所述锁扣的一侧面,另一端设于所述限位槽;所述双金属片受热朝所述锁扣方向弯曲,并抵推所述脱扣件,所述脱扣件带动所述锁扣朝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转动,以实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分离。
可选地,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还包括短路保护装置,所述短路保护装置包括短路保护磁轭、短路保护衔铁和第四复位件;所述静触头具有折弯部,所述短路保护磁轭固设于所述折弯部的内侧,所述短路保护衔铁固设于所述折弯部的外侧,所述短路保护衔铁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短路保护磁轭活动连接,当所述短路保护衔铁朝向所述短路保护磁轭转动时,所述短路保护衔铁可抵推所述锁扣朝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转动;所述短路保护衔铁的转动轴上设有所述第四复位件。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主盖体、侧盖和底盖,所述主盖体、所述侧盖和所述底盖共同围合有所述安装腔室;所述主盖体的一侧具有敞口,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和所述动作机构均设于所述主盖体,所述侧盖从所述敞口盖合于所述主盖体,所述主盖体和所述侧盖的底部均设有安装卡凸,所述底盖从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卡凸。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电磁操作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安装腔室内部,以使得该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具有更好的整体性,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的设计也使得电磁操作机构具有更加安全的一个工作环境,以提高该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包括电磁组件、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电磁组件的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均可产生磁场,并分别用于吸附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进而以实现驱动第一传动件,从而驱动所述动作机构执行合闸动作和分闸动作。具体地,所述第一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端,而第一驱动端可吸附所述第一触发件朝第一驱动端运动,同理的,第二驱动端可以吸附所述第二触发件朝第二驱动端运动,如此一来,本机构中,两个驱动端与两个触发件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能够分别对于触发动作机构分别执行不同的状态。另外一方面,所述第一传动件是设置在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之间的,通过吸附触发件以抵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方式能够使得动作的传递更加可靠,相对于直线传动的方式来说,具有更高的抗冲击能力,即使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在外力的冲击条件下,位置发生了一定的偏置,而在电磁组件的吸附作用下仍然能够朝向对应的驱动端进行运动,进而实现传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合闸状态);
图2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分闸状态);
图3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电磁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动作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短路保护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短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动作机构从合闸状态到脱扣状态再到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内部回路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过载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壳体 11 安装腔室
12 主盖体 13 侧盖
14 底盖 2 电磁操作机构
21 电磁组件 211 第一驱动端
212 第二驱动端 213 第一磁轭
214 第一线圈 215 第二线圈
216 磁性件 217 固定部
25 第一复位件 26 第二复位件
24 第三复位件 22 第一触发件
23 第二触发件 3 动作机构
31 第一传动件 32 传动组件
321 第二传动件 322 转盘
323 第三传动件 33 合分闸组件
331 跳扣 332 锁扣
333 支架 334 动触头
34 静触头 336 第一复位扭簧
337 第二复位扭簧 338 触头弹簧
339 锁扣弹簧 4 过载保护装置
41 双金属片 42 脱扣件
43 限位槽 44 双金连接板
45 第五复位件 46 调节螺钉
5 灭弧装置 51 引弧片
6 短路保护装置 61 短路保护磁轭
62 短路保护衔铁 63 第四复位件
341 折弯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
参照图1至1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包括:
壳体1,设有安装腔室11;
电磁操作机构2,设于所述安装腔室11,所述电磁操作机构2包括电磁组件21、第一触发件22和第二触发件23,所述电磁组件21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驱动端211和第二驱动端212,所述第一触发件22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端211的一侧,且可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一驱动端211,所述第二触发件23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端212的一侧,且可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二驱动端212;以及
动作机构3,用于执行合闸动作和分闸动作,所述动作机构3设有第一传动件31,所述第一传动件31设于所述第一触发件22和所述第二触发件23之间,所述第一传动件31可朝互为反向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
当所述第一触发件22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一驱动端211时,所述第一触发件22抵推所述第一传动件31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动作机构3执行所述合闸动作;当所述第二触发件23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二驱动端212时,所述第二触发件23抵推所述第一传动件31朝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动作机构3执行所述分闸动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电磁操作机构2设置于所述壳体1中的安装腔室11内部,以使得该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具有更好的整体性,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的设计也使得电磁操作机构2具有更加安全的一个工作环境,以提高该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操作机构2包括电磁组件21、第一触发件22和第二触发件23,电磁组件21的第一驱动端211和第二驱动端212均可产生磁场,并分别用于吸附第一触发件22和第二触发件23,进而以实现驱动第一传动件31,从而驱动所述动作机构3执行合闸动作和分闸动作。具体地,所述第一触发件22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端211,而第一驱动端211可吸附所述第一触发件22朝第一驱动端211运动,同理的,第二驱动端212可以吸附所述第二触发件23朝第二驱动端212运动,如此一来,本机构中,两个驱动端与两个触发件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能够分别对于触发动作机构3分别执行不同的状态。另外一方面,所述第一传动件31是设置在第一触发件22和第二触发件23之间的,通过吸附触发件以抵接所述第一传动件31的方式能够使得动作的传递更加可靠,相对于直线传动的方式来说,具有更高的抗冲击能力,即使第一触发件22和第二触发件23在外力的冲击条件下,位置发生了一定的偏置,而在电磁组件21的吸附作用下仍然能够朝向对应的驱动端进行运动,进而实现传动。
具体地,于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述电磁组件21包括第一磁轭213、第一线圈214、第二线圈215和磁性件216。所述第一磁轭213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有所述第一线圈214,且所述第一容置腔所在侧的端部为第一驱动端211,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有所述第二线圈215,且所述第二容置腔所在侧的端部为第二驱动端212,所述磁性件216固定于所述第一磁轭213,且穿设于所述第一线圈214和所述第二线圈21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线圈214通电使得所述第一驱动端211产生磁场以吸引所述第一触发件22朝所述第一驱动端211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线圈215通电使得所述第二驱动端212产生磁场以吸引所述第二触发件23朝所述第二驱动端212运动,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件22和所述第二触发件23均为衔铁。
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组件21的一侧设有固定部217,所述第一触发件2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部217,另一端朝所述电磁组件21的远离所述固定部217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触发件23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部217,另一端朝所述电磁组件21的远离所述固定部217的一侧延伸。也即,第一触发件22和第二触发件23是通过转动拍合从而实现触发第一传动件31移动,从而触发所述动作机构3执行合闸动作和分闸动作。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件22吸附于所述第一驱动端211时,所述动作机构3执行合闸动作,所述第二触发件23吸附于所述第二驱动端212时,所述动作机构3执行分闸动作。
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件22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端211,且第一触发件22设置有弹性件,当第一线圈214通电,第一驱动端211吸附所述第一触发件22后,第一触发件22直接贴合于所述第一驱动端211;当第一线圈214断电,第一驱动端211不产生磁场,所述第一触发件22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同理,第二触发件23也可以直接设置有弹性件。
于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述壳体1设有第一复位件25,所述第一触发件22靠近所述固定部217的一端为第一复位端,所述第一复位件25抵接所述第一复位端;所述壳体1还设有第二复位件26,所述第二触发件23靠近所述固定部217的一端为第二复位端,所述第二复位件26抵接所述第二复位端。具体地,所述第一触发件22在受到第一驱动端211的磁性吸附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件22会朝向所述第一驱动端211的方向运动,此时,由于第一复位件25抵接于所述第一复位端,所述在第一触发件22转动的同时,所述第一复位件25会积蓄弹性势能,使得第一触发件22具有朝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端211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一旦第一驱动端211的第一线圈214断电,所述第一复位件25释放积蓄的弹性势能,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触发件22复位。同理地,所述第二触发件23在受到第二驱动端212的磁性吸附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件23会朝向所述第二驱动端212的方向运动,此时,由于第二复位件26抵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端212,所述在第二触发件23转动的同时,所述第二复位件26会积蓄弹性势能,使得第二触发件23具有朝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端212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一旦第二驱动端212的第二线圈215断电,所述第二复位件26释放积蓄的弹性势能,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触发件23复位。
进一步地,参考图5,所述第一传动件31和所述壳体1之间还设有第三复位件24。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复位件24为压力弹簧,所述第三复位件24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件31靠近所述第二触发件23的一侧,当所述第一触发件22抵推所述第一传动件31后,所述第一传动件31朝第一方向运动,而此时,所述第三复位件24受到压力发生弹性形变并积蓄弹性势能,一旦第一触发件22失去动力,所述第三复位件24释放积蓄的弹性势能,以使得所述第一传动件31复位。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复位件24为拉力弹簧,所述第三复位件24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件31朝向所述第一触发件22的一侧,当所述第一触发件22抵推所述第一传动件31后,所述第一传动件31朝第一方向运动,而此时,所述第三复位件24受到拉力发生弹性形变并积蓄弹性势能,一旦第一触发件22失去动力,所述第三复位件24释放积蓄的弹性势能,以使得所述第一传动件31复位。
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动作机构3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组件32和合分闸组件33;所述传动组件32包括第二传动件321、转盘322和第三传动件323,所述第一传动件31与所述第二传动件321转动连接,所述转盘32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32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323,所述第三传动件323还与所述合分闸组件33连接。也即,从第一触发件22所形成的抵推力驱动第一传动件31运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件321运动,而转盘322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的,如此一来,所述转盘322受到第二传动件321的抵推而发生转动,转动方向为逆时针转动,与此同时,设置于所述转盘322另一端的第三传动件323移动,进而带动合分闸组件33执行合闸动作,以使得动触头334和静触头34抵接。
进一步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转盘322和所述第三传动件323处于所述壳体1的同一宽度位置。于本实施例中,由于转盘322和第三传动件323是处于壳体1的同一宽度位置,如此一来,转盘322在发生转动的同时,第三传动件323是沿着壳体1的宽度方向运动的。这样设置能够极大的降低传动组件32所占用壳体1长度方向的空间,进而达到使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小型化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传动组件中的第二传动件、转盘和第三传动件323近乎都是在直线方向上进行传动的,直线方向的传动虽然设计简单,但存在的缺陷也比较明显,一旦断路器受到外部冲击,导致传动路线发生偏移,则有可能导致结构失效。
于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当所述动作机构3执行合闸动作后,所述转盘322转动至第一位置;当所述动作机构3执行分闸动作后,所述转盘322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转盘322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范围为80度至100度。其中,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的范围的优选方案可以是80度至90度。然超出本实施例所设置的优选方案也是可行的,但需要考虑到转动的幅度不会影响到合分闸组件33的正常合闸动作。需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321和第三传动件323是近乎垂直的,且通过转盘322实现连接,在该结构下的传动能够具有更多容错率,也即,当外部冲击力而使得第一传动件31或第二传动件321发生了偏移,转盘322仍旧能够保持转动幅度在80度至90度之间,也就保证了第三传动件323能够满足激活合分闸组件33执行合闸动作的条件,从而使得断路器合闸,本实施例中的断路器也就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抗冲击能力。
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盘322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321,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323。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形成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90至180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合分闸组件33包括跳扣331、锁扣332、支架333、动触头334以及静触头34;所述跳扣331、锁扣332、支架333和所述动触头334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室11,所述静触头34设于所述壳体1,所述动触头334可活动抵接于所述静触头34。
进一步地,所述合分闸组件33还包括触头弹簧338、第一复位扭簧336和第二复位扭簧337,所述触头弹簧338一端抵接所述支架333,另一端抵接所述动触头334;所述第一复位扭簧336一端抵接所述支架333,另一端抵接所述跳扣331;所述第二复位扭簧337一端抵接所述支架333,另一端抵接所述壳体1。需要说明的是,触头弹簧338的作用是保证动作机构3执行合闸动作时,所述动触头334能够具有足够的压力抵接所述静触头34,从而保证合闸动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于本实施例中,动作机构3能够执行两个动作,结合图1和图2,对于该两种动作的具体描述如下:
合闸动作,所述第一传动件31朝第二方向运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31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件321在移动的同时发生转动,而转动设于所述壳体1且与所述第二传动件321转动连接的转盘322发生旋转,转盘322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转盘322的转动带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盘322上的第三传动件323,所述第三传动件323带动跳扣331运动,由于跳扣331与锁扣332通过锁扣332弹簧339进行抵接,跳扣331只有一个自由度可以运动,其旋转运动带动支架333克服第一复位扭簧336的力进行旋转,如此一来,支架333上设置的动触头334也随着进行朝靠近所述静触头34的方向进转动,当断路器四连杆机构通过机构死点后,转盘322逆时针转动后抵接于外壳上停止运动,而此次动触头334已经抵接于静触头34上,使得整个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保持合闸。
分闸动作,所述第一传动件31朝第一方向运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31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件321在移动的同时发生转动,而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的转盘322发生旋转,转盘322朝顺时针方向转动,转盘322的转动带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盘322上的第三传动件323,所述第三传动件323带动跳扣331运动,同理,由于跳扣331与锁扣332通过锁扣332弹簧339进行抵接,跳扣331只有一个自由度可以运动,在第三复位件24和第二复位扭簧337的作用下,跳扣331带动支架333旋转,支架333再带动的动触头334朝远离所述静触头34的方向进行旋转,当断路器四连杆机构通过机构死点后,动触头334运动至灭弧装置5的引弧片51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还包括过载保护装置4和灭弧装置5,所述灭弧装置5和所述过载保护装置4处于所述壳体1的同一宽度位置。通过将灭弧装置5和过载保护装置4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同一宽度位置,能够进一步充分地利用安装腔室11内部的空间,使得该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结构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同时更加紧凑,有利于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小型化。
于一实施例中,具体地,参考图10至图12,所述过载保护装置4设有双金属片41和脱扣件42,所述双金属片41沿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锁扣332的一侧,所述锁扣332开设有限位槽43,所述脱扣件42一端抵接所述双金属片41朝向所述锁扣332的一侧面,另一端设于所述限位槽43;所述双金属片41受热朝所述锁扣332方向弯曲,并抵推所述脱扣件42,所述脱扣件42带动所述锁扣332朝远离所述静触头34的方向转动,以实现所述动触头334和所述静触头34的分离。进一步地,所述过载保护装置4还包括有双金连接板44、第五复位弹簧和调节螺钉46,所述双金连接板44与断路器的内部回路电连接,双金连接板44远离合分闸组件33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双金属片41,且抵接有所述调节螺钉46,所述调节螺钉46抵接于所述双金连接板44的一侧,且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壳体1,所述双金连接板4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五复位弹簧。通过旋转调节螺钉46,使得双金属片41的一端向下压,而双金属片41于所述壳体1之间具有类似于杠杆的结构,当双金属片41的一端向下压的时候,双金属片41的另一端则向上翘起,如次一来,便能够调节双金属片41抵推所述脱扣件42的位置。当调节螺钉46反向旋转退出时,第五复位件45则能够将下压的双金属片41和双金连接板44进行复位。
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还包括短路保护装置6,参考图7至图9,所述短路保护装置6包括短路保护磁轭61、短路保护衔铁62和第四复位件63;所述静触头34具有折弯部341,所述短路保护磁轭61固设于所述折弯部341的内侧,所述短路保护衔铁62固设于所述折弯部341的外侧,所述短路保护衔铁6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并与所述短路保护磁轭61活动连接,所述短路保护衔铁62的转动轴上设有所述第四复位件63。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中的内部回路发生短路时,所述内部回路会有短路电流,该短路电流能够将设置在静触头34的折弯部341的短路保护磁轭61磁化,磁化后的短路保护磁轭61会产生磁场,并吸引所述短路保护衔铁62朝所述短路保护磁轭61的方向转动,而短路保护衔铁62在转动的过程中会抵推所述锁扣332,以使得所述锁扣332带动所述动触头334朝远离所述静触头34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在断路器内部回路发生短路的情况下,还能够利用短路电流以使得短路保护衔铁62执行动作,进最终使得动触头334和静触头34发生分离,从而保护了用电的安全,提高了本实施例中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13,所述壳体1包括主盖体12、侧盖13和底盖14,所述主盖体12、所述侧盖13和所述底盖14共同围合有所述安装腔室11;所述主盖体12的一侧具有敞口,所述电磁操作机构2和所述动作机构3均设于所述主盖体12,所述侧盖13从所述敞口盖合于所述主盖体12,所述主盖体12和所述侧盖13的底部均设有安装卡凸,所述底盖14从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卡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安装腔室;
电磁操作机构,设于所述安装腔室,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包括电磁组件、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所述电磁组件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一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端的一侧,且可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二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端的一侧,且可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二驱动端;以及
动作机构,用于执行合闸动作和分闸动作,所述动作机构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之间,所述第一传动件可朝互为反向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
当所述第一触发件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一驱动端时,所述第一触发件抵推所述第一传动件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动作机构执行所述合闸动作;当所述第二触发件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二驱动端时,所述第二触发件抵推所述第一传动件朝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动作机构执行所述分闸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第一磁轭、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磁性件;
所述第一磁轭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有所述第一线圈,且所述第一容置腔所在侧的端部为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有所述第二线圈,且所述第二容置腔所在侧的端部为第二驱动端,所述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磁轭,且穿设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的一侧设有固定部,所述第一触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朝所述电磁组件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触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朝所述电磁组件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触发件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为第一复位端,所述第一复位件抵接所述第一复位端;
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触发件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为第二复位端,所述第二复位件抵接所述第二复位端;
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还设有第三复位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组件和合分闸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件、转盘和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还与所述合分闸组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和所述第三传动件处于所述壳体的同一宽度位置;
当所述动作机构执行合闸动作后,所述转盘转动至第一位置;当所述动作机构执行分闸动作后,所述转盘转动至第二位置;
所述转盘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范围为80度至100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分闸组件包括跳扣、锁扣、支架、动触头以及静触头;
所述跳扣、所述锁扣、所述支架和所述动触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室,所述静触头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动触头可活动抵接于所述静触头;
所述合分闸组件还包括触头弹簧、第一复位扭簧和第二复位扭簧,所述触头弹簧一端抵接所述支架,另一端抵接所述动触头;所述第一复位扭簧一端抵接所述支架,另一端抵接所述跳扣;所述第二复位扭簧一端抵接所述支架,另一端抵接所述壳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还包括过载保护装置和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和所述过载保护装置处于所述壳体的同一宽度位置;
所述过载保护装置设有双金属片和脱扣件,所述双金属片沿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锁扣的一侧,所述锁扣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脱扣件一端抵接所述双金属片朝向所述锁扣的一侧面,另一端设于所述限位槽;
所述双金属片受热朝所述锁扣方向弯曲,并抵推所述脱扣件,所述脱扣件带动所述锁扣朝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转动,以实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分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还包括短路保护装置,所述短路保护装置包括短路保护磁轭、短路保护衔铁和第四复位件;
所述静触头具有折弯部,所述短路保护磁轭固设于所述折弯部的内侧,所述短路保护衔铁固设于所述折弯部的外侧,所述短路保护衔铁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短路保护磁轭活动连接,当所述短路保护衔铁朝向所述短路保护磁轭转动时,所述短路保护衔铁可抵推所述锁扣朝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转动;
所述短路保护衔铁的转动轴上设有所述第四复位件。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盖体、侧盖和底盖,所述主盖体、所述侧盖和所述底盖共同围合有所述安装腔室;
所述主盖体的一侧具有敞口,所述电磁操作机构和所述动作机构均设于所述主盖体,所述侧盖从所述敞口盖合于所述主盖体,所述主盖体和所述侧盖的底部均设有安装卡凸,所述底盖从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卡凸。
CN202210812195.4A 2022-07-12 2022-07-12 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 Active CN114883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2195.4A CN114883156B (zh) 2022-07-12 2022-07-12 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2195.4A CN114883156B (zh) 2022-07-12 2022-07-12 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3156A true CN114883156A (zh) 2022-08-09
CN114883156B CN114883156B (zh) 2022-10-04

Family

ID=82682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12195.4A Active CN114883156B (zh) 2022-07-12 2022-07-12 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31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37291A (zh) * 2024-01-26 2024-03-01 深圳市东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双稳态永磁机构、断路器及开关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55910A (ja) * 2004-11-25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式漏電遮断器
US20060272603A1 (en) * 2005-06-01 2006-12-0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valve
CN205195480U (zh) * 2015-11-25 2016-04-27 杨斌堂 内置于螺线管线圈的摆动直驱装置
CN206961773U (zh) * 2017-05-04 2018-02-02 周思雨 短路保护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微型断路器
CN111681928A (zh) * 2020-07-02 2020-09-18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
CN114360977A (zh) * 2022-03-10 2022-04-15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断路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55910A (ja) * 2004-11-25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式漏電遮断器
US20060272603A1 (en) * 2005-06-01 2006-12-0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valve
CN205195480U (zh) * 2015-11-25 2016-04-27 杨斌堂 内置于螺线管线圈的摆动直驱装置
CN206961773U (zh) * 2017-05-04 2018-02-02 周思雨 短路保护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微型断路器
CN111681928A (zh) * 2020-07-02 2020-09-18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
CN114360977A (zh) * 2022-03-10 2022-04-15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断路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37291A (zh) * 2024-01-26 2024-03-01 深圳市东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双稳态永磁机构、断路器及开关柜
CN117637291B (zh) * 2024-01-26 2024-04-02 深圳市东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双稳态永磁机构、断路器及开关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3156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3199B2 (en) Electrical circuit breaker having a protective function
CN114883156B (zh) 电磁操作机构内置式断路器
CN114360977B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断路器
EP2887376B1 (en) Instant trip device of circuit breaker
CN211238135U (zh) 一种油阻尼式小型断路器
CN211238128U (zh) 一种双保护的油阻尼式小型断路器
CN218631867U (zh) 断路器
CN217691009U (zh) 漏电机构和断路器
US7330091B2 (en) Electronic type protective relay
CN111883396B (zh) 一种磁通脱扣器的复位机构
CN217983241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9106027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9106045U (zh) 复位机构
CN216749787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及其脱扣杆和脱扣力放大机构
CN211150475U (zh) 一种电磁脱扣器及断路器
CN212411979U (zh) 一种一体式分闸装置及断路器
CN218849394U (zh) 漏电断路器
CN216213216U (zh) 一种动作组件和断路器
CN220382028U (zh) 塑壳断路器
CN208111384U (zh) 万能式断路器
CN219106038U (zh) 一种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217333982U (zh) 磁通脱扣器复位结构及断路器
CN220753348U (zh) 磁脱扣器及外置脱离器
CN213816030U (zh) 一种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111863556B (zh) 一种断路器的辅助脱扣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