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9394U - 漏电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漏电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9394U
CN218849394U CN202223330630.4U CN202223330630U CN218849394U CN 218849394 U CN218849394 U CN 218849394U CN 202223330630 U CN202223330630 U CN 202223330630U CN 218849394 U CN218849394 U CN 218849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spring
circuit breaker
support
mounting column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06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定华
艾鹏锋
王友
曹力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rci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rci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rci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rci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06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9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9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9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形成有第一扭簧安装柱,所述第一扭簧安装柱的一侧形成有第一扭簧限位凸台,所述支架向后凸出有第二扭簧限位凸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簧,其套设在第一扭簧安装柱上,其一端与第一扭簧限位凸台相抵,另一端与第二扭簧限位凸台相抵,能为支架提供一个复位弹性力。采用以上方案,第一弹性件安装在隔板上,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弹性件安装在隔板的第一扭簧安装柱上,然后再将支架装到隔板上,相对于常规将扭簧安装在支架背面的结构,组装操作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漏电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CN101989518B)公开了一种相线加中线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包括绝缘外壳,绝缘外壳由一块隔板分隔成两个相邻的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是断路器相极,具有一个相电路连接到设置在外壳的两个相对的窄面上的一对相端子;一对相极动、静触头与灭弧室相结合;还有一个操作机构,手动操作是用手柄,自动操作是用双金属片热脱扣器和励磁线圈式电磁脱扣器的协同动作;
第二部分是漏电保护极,包括由一只环状零序电流互感器、电磁继电器、漏电操作机构和试验电路组成的漏电脱扣装置;以及由一对中性极动、静触头,与相极操作机构的驱动轴机械耦合的动触头驱动杆及动触头支架,触头压力弹簧和一个连接到设置在外壳的两个相对的窄面上的一对中线端子构成的中线电路,中性极动、静触头设置在环状零序电流互感器和其中一个中线端子之间;环状零序电流互感器有一只相极初级绕组、一只中性极初级绕组和一只测量用次级绕组,次级绕组连接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通过漏电操作机构与相极操作机构机械地协同动作。
但是现有漏电断路器结构较为复杂,整体组装操作非常不便。比如常规漏电断路器的漏电操作机构通常包括手柄、连杆、支架、跳扣、锁扣等,其中支架上安装有用于漏电脱扣时能驱使支架快速脱扣复位的扭簧,扭簧安装在支架背面,安装时需要先将扭簧安装在支架上,然后再整体装入壳体,在此过程中,扭簧容易掉出,安装不方便。
又比如动触头组件,由触头臂及动触头,支架及定位轴,触头压力弹簧及其固定轴,以及一驱动杆构成。驱动杆一端以孔的形式与相极操作机构的绞轴形成机械耦合,另一端以绞轴的形式与支架及触头臂的孔形成机械耦合,隔板的止挡用于对驱动杆限位,以确保驱动杆在对触头臂力的传递过程中绞轴与绞轴和定位轴的连线始终保持偏移状态,避免形成死点,触头臂与相极操作机构之间通过驱动杆形成联动,需要形成较多的限位结构以保证动作传递,不仅零件多,而且结构复杂,不利于整体组装。
试验电路同样结构复杂,而且其采用弹簧,占用空间大,不利于空间布局。
当然,除了上述不足外,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整体性能以及使用安全性,也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隔板、前盖、后盖,所述隔板将外壳分隔成两个相邻的腔室,其中一个腔室内安装断路器部分,另一个腔室内安装漏电保护部分;所述断路器部分包括触头机构、操作机构、脱扣机构以及灭弧机构;所述漏电保护部分包括由漏电脱扣机构、漏电操作机构以及试验机构组成的漏电脱扣装置,所述漏电保护部分还包括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与断路器部分的操作机构联动配合;所述漏电操作机构包括手柄、连杆、支架、跳扣、锁扣、第一弹性件,所述支架可旋转地安装在隔板上,所述跳扣与锁扣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架上,且锁扣与跳扣能够相互锁合,所述手柄可旋转的安装在壳体上,并通过连杆与跳扣连接;所述隔板上形成有第一扭簧安装柱,所述第一扭簧安装柱的一侧形成有第一扭簧限位凸台,所述支架向后凸出有第二扭簧限位凸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簧,其套设在第一扭簧安装柱上,其一端与第一扭簧限位凸台相抵,另一端与第二扭簧限位凸台相抵,能为支架提供一个复位弹性力。
所述锁扣包括与跳扣对应并能与跳扣锁合的第一臂、与漏电脱扣机构相对应的第二臂,第二臂向右侧延伸出有弹性臂,所述前盖向后伸出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对应设置在弹性臂上方,并与弹性臂限位配合。
所述弹性臂端部呈圆柱形结构。
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支架、动触头、第二弹性件;所述动触头支架与动触头同轴枢接在隔板上,所述动触头支架通过铰轴与操作机构联动配合;所述动触头支架形成有扭簧限位槽,所述第二弹性件采用扭簧,并与动触头同轴安装,其一端与卡在扭簧限位槽内,另一端弯折后与动触头侧壁相抵,能为动触头提供一个弹性力。
所述隔板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柱,所述动触头支架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柱上,所述动触头支架上形成有与第一安装柱同轴心的第二安装柱,所述动触头与第二弹性件均套设在第二安装柱上;所述第一安装柱上还安装有穿出第二安装柱的安装轴,所述支架套设在安装轴上。
所述铰轴采用钢轴,所述铰轴一体注塑在操作机构的杠杆上。
所述漏电保护部分还包括灭弧室,所述灭弧室设置在动触头组件的下方。
所述灭弧室的右侧还设有引弧板,所述引弧板向前延伸出有试验接触凸台;
所述灭弧室的前侧设有罩板,所述罩板上形成有第二扭簧安装柱,所述第二扭簧安装柱的左侧设有第三扭簧接触凸台;
所述试验机构包括试验按钮、试验扭簧;所述试验按钮活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试验扭簧套设在第二扭簧安装柱上,其一端与第三扭簧接触凸台对应接触,另一端延伸至试验接触凸台的上方,并与试验按钮连接。
所述罩板与前盖之间留有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安装空间。
所述漏电脱扣机构与支架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片,所述复位弹片可旋转地安装在隔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第一弹性件安装在隔板上,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弹性件安装在隔板的第一扭簧安装柱上,然后再将支架装到隔板上,相对于常规将扭簧安装在支架背面的结构,组装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漏电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漏电断路器断路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漏电断路器漏电保护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漏电保护部分去除部分漏电操作机构与试验机构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漏电操作机构、试验机构、动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漏电操作机构、动触头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漏电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隔板11、前盖12、后盖,所述隔板11将外壳分隔成两个相邻的腔室,隔板11后侧与后盖之间的腔室内安装断路器部分,隔板11前侧与前盖12之间的腔室内安装漏电保护部分。当然,上述漏电断路器仅为1P+N的组合模式,为满足更多的组合要求,在隔板与后盖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并列设置的中壳14,每个中壳内均安装一组断路器部分,从而可形成多个断路器的组合,如图10所示的漏电断路器,为3P+N。
所述断路器部分如图2所示,包括触头机构21、操作机构22、脱扣机构23以及灭弧机构24等,所述漏电保护部分如图3-4所示,包括漏电脱扣机构3、漏电操作机构4以及试验机构5组成的漏电脱扣装置以及静触头组件6、动触头组件7等。其中,所述漏电脱扣机构3包括脱扣器,脱扣器可以采用电磁式脱扣器也可以采用电子式脱扣器。上述漏电断路器的断路器部分与漏电保护部分,在整体布局以及工作原理上,与现有技术基本类似,因此,对常规结构的各个机构,这里便不做具体展开说明。
如图3-9所示,所述动触头组件7包括动触头支架71、动触头72、第二弹性件73;所述动触头支架71与动触头72同轴枢接在隔板11上,所述动触头支架71通过铰轴74与断路器部分的操作机构联动配合;所述动触头支架71形成有扭簧限位槽711,所述第二弹性件73采用扭簧,并与动触头72同轴安装,其一端与卡在扭簧限位槽711内,另一端弯折后与动触头72侧壁相抵,能为动触头72提供一个弹性力。
分合闸动作时,断路器部分的操作机构能够通过铰轴74带动动触头支架71旋转动作,动触头支架71则带动动触头72同步,从而能够实现分合闸动作,相对于常规技术中采用驱动杆的联动方式,不仅省略了驱动杆,减少零件与连接关系,降低成本,更方便组装,而且上述结构使得动触头支架71的位置上移,远离静触头组件,相对应的动触头72的长度增加,分闸时,动触头72与静触头之间的开距也更大,保证电弧分离,提高分断性能。
其中,所述隔板11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柱113,所述动触头支架71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柱113上,所述动触头支架71上形成有与第一安装柱113同轴心的第二安装柱712,所述动触头72与第二弹性件73均套设在第二安装柱712上,安装时,先将动触头支架71、动触头72以及第二弹性件73组装呈一体,再整体安装到隔板11上,安装非常方便。
另外,所述铰轴74采用钢轴,所述铰轴74一体注塑在操作机构22的杠杆上,常规技术多采用塑料材料,与操作机构的杠杆一体成型,但是由于铰轴较长较长,塑料材料容易产生弯曲变形,结构不稳定,因此改成钢轴后,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所述漏电操作机构4包括手柄41、连杆42、支架43、跳扣44、锁扣45、第一弹性件46,所述支架43可旋转地安装在隔板11上,所述跳扣44与锁扣45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架43上,且锁扣45与跳扣44能够相互锁合,所述手柄41可旋转的安装在壳体上,并通过连杆42与跳扣44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柱113上安装有穿出第二安装柱712的安装轴13,所述支架43套设在安装轴13上。
所述隔板11上形成有第一扭簧安装柱111,所述第一扭簧安装柱11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扭簧限位凸台112,所述支架43向后凸出有第二扭簧限位凸台431;所述第一弹性件46为扭簧,其套设在第一扭簧安装柱111上,其一端与第一扭簧限位凸台112相抵,另一端与第二扭簧限位凸台431相抵,能为支架43提供一个复位弹性力。安装时,可以先将扭簧安装在隔板11的第一扭簧安装柱111上,然后再将支架43装到隔板11上,组装操作更加方便。
所述锁扣45包括与跳扣44对应并能与跳扣44锁合的第一臂451、与漏电脱扣机构3相对应的第二臂452,第二臂452向右侧延伸出有弹性臂453,所述弹性臂453端部呈圆柱形结构或球形,所述前盖12向后伸出有限位条121,所述限位条12对应设置在弹性臂453端部的上方,并与弹性臂453的端部限位配合。其利用弹性臂453与限位条121之间的限位配合,以及弹性臂453本身的弹性变形性能,实现锁扣45脱扣后的自动复位,相对于常规技术,省去了锁扣复位扭簧,节省了零部件,简化装配,组装操作更加方便。
另外,所述漏电脱扣机构3与支架43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片10,所述复位弹片10可旋转地安装在隔板11上。
当发生漏电故障或漏电试验时,漏电脱扣机构3的脱扣器顶杆会推出,驱使锁扣45动作解锁脱扣,支架43在第一弹性件46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并带动手柄动作,手柄则联动断路器部分动作,实现分闸动作,此时锁扣45的弹性臂453会与限位条121接触,从而拨动锁扣45复位,同时支架43拨动复位弹片10动作,将漏电脱扣机构3的脱扣器顶杆推回复位。当重新合闸时,手柄动作带动支架43顺时针旋转,锁扣45随支架43动作,其弹性臂453会与限位条121分离,同时支架43与复位弹片10分离,确保出现漏电故障时,脱扣顶杆能够顺利顶出,实现跳闸。
所述漏电保护部分还包括灭弧室8,所述灭弧室8设置在动触头组件7的下方,由于动触头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增加,使得两者间的空间位置变大,因此,可以进一步设置一个灭弧室8,保证灭弧,进一步保证断路器使用安全性能。
所述灭弧室8的右侧还设有引弧板81,所述引弧板81向前延伸出有试验接触凸台82;所述灭弧室8的前侧设有罩板9,所述罩板9上形成有第二扭簧安装柱91,所述第二扭簧安装柱91的左侧设有第三扭簧接触凸台92。所述试验机构5包括试验按钮51、试验扭簧52;所述试验按钮51活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试验扭簧52套设在第二扭簧安装柱91上,其一端与第三扭簧接触凸台92对应接触,另一端延伸至试验接触凸台82的上方,并与试验按钮51连接。引弧板81与右接线端子接触,试验动作时,将试验按钮51按下,其便会带动试验扭簧52与引弧板81的接触凸台82接触,实现漏电试验。
由于将试验扭簧52安装在灭弧室8前侧的罩板9上,相对现有技术,部件安装装配非常方便,而且试验机构5的安装位置整体前移,罩板9后侧、灭弧室上方的位置具有足够的空间,能够放置连接动触头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导体,减少动触头受连接导体的阻碍,使其动作更加灵活。
另外,所述罩板9与前盖12之间亦留有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安装空间,当漏电脱扣机构3采用电磁式脱扣器时,零序互感器仍安装在电磁式脱扣器的下方位置,当采用电子式脱扣器时,线路板可放置在罩板9与前盖12之间的空间内,利用罩板9与前盖12对线路板进行限位,更为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隔板(11)、前盖(12)、后盖,所述隔板(11)将外壳分隔成两个相邻的腔室,其中一个腔室内安装断路器部分,另一个腔室内安装漏电保护部分;
所述断路器部分包括触头机构(21)、操作机构(22)、脱扣机构(23)以及灭弧机构(24);所述漏电保护部分包括由漏电脱扣机构(3)、漏电操作机构(4)以及试验机构(5)组成的漏电脱扣装置,所述漏电保护部分还包括静触头组件(6)、动触头组件(7),所述动触头组件(7)与断路器部分的操作机构(22)联动配合;
所述漏电操作机构(4)包括手柄(41)、连杆(42)、支架(43)、跳扣(44)、锁扣(45)、第一弹性件(46),所述支架(43)可旋转地安装在隔板(11)上,所述跳扣(44)与锁扣(45)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架(43)上,且锁扣(45)与跳扣(44)能够相互锁合,所述手柄(41)可旋转的安装在壳体上,并通过连杆(42)与跳扣(44)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上形成有第一扭簧安装柱(111),所述第一扭簧安装柱(11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扭簧限位凸台(112),所述支架(43)向后凸出有第二扭簧限位凸台(431);
所述第一弹性件(46)为扭簧,其套设在第一扭簧安装柱(111)上,其一端与第一扭簧限位凸台(112)相抵,另一端与第二扭簧限位凸台(431)相抵,能为支架(43)提供一个复位弹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45)包括与跳扣(44)对应并能与跳扣(44)锁合的第一臂(451)、与漏电脱扣机构(3)相对应的第二臂(452),第二臂(452)向右侧延伸出有弹性臂(453),所述前盖(12)向后伸出有限位条(121),所述限位条(121)对应设置在弹性臂(453)上方,并与弹性臂(453)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453)端部呈圆柱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7)包括动触头支架(71)、动触头(72)、第二弹性件(73);所述动触头支架(71)与动触头(72)同轴枢接在隔板(11)上,所述动触头支架(71)通过铰轴(74)与操作机构(22)联动配合;
所述动触头支架(71)形成有扭簧限位槽(711),所述第二弹性件(73)采用扭簧,并与动触头(72)同轴安装,其一端与卡在扭簧限位槽(711)内,另一端弯折后与动触头(72)侧壁相抵,能为动触头(72)提供一个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柱(113),所述动触头支架(71)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柱(113)上,所述动触头支架(71)上形成有与第一安装柱(113)同轴心的第二安装柱(712),所述动触头(72)与第二弹性件(73)均套设在第二安装柱(712)上;所述第一安装柱(113)上还安装有穿出第二安装柱(712)的安装轴(13),所述支架(43)套设在安装轴(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轴(74)采用钢轴,所述铰轴(74)一体注塑在操作机构(22)的杠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部分还包括灭弧室(8),所述灭弧室(8)设置在动触头组件(7)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8)的右侧还设有引弧板(81),所述引弧板(81)向前延伸出有试验接触凸台(82);
所述灭弧室(8)的前侧设有罩板(9),所述罩板(9)上形成有第二扭簧安装柱(91),所述第二扭簧安装柱(91)的左侧设有第三扭簧接触凸台(92);
所述试验机构(5)包括试验按钮(51)、试验扭簧(52);所述试验按钮(51)活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试验扭簧(52)套设在第二扭簧安装柱(91)上,其一端与第三扭簧接触凸台(92)对应接触,另一端延伸至试验接触凸台(82)的上方,并与试验按钮(5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板(9)与前盖(12)之间留有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安装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脱扣机构(3)与支架(43)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片(10),所述复位弹片(10)可旋转地安装在隔板(11)上。
CN202223330630.4U 2022-12-13 2022-12-13 漏电断路器 Active CN218849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0630.4U CN218849394U (zh) 2022-12-13 2022-12-13 漏电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0630.4U CN218849394U (zh) 2022-12-13 2022-12-13 漏电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9394U true CN218849394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4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0630.4U Active CN218849394U (zh) 2022-12-13 2022-12-13 漏电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9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48519B1 (en) Movable contactor assembly for a current limiting type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N109686626B (zh) 小型断路器
CN113035661A (zh) 漏电断路器
CN109786186B (zh) 小型断路器
CN218849394U (zh) 漏电断路器
CN112908791A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
CN219106039U (zh) 一种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109599303B (zh) 小型断路器
CN217009102U (zh) 一种断路器
CN108376631B (zh) 一种小体积1p+n漏电断路器
CN115472471A (zh) 一种断路器以及组合开关电器
CN211238135U (zh) 一种油阻尼式小型断路器
CN108022812B (zh) 一种具有磁脱扣器的断路器
CN208298775U (zh) 漏电保护断路器
CN115424902B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8385055U (zh)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
CN218333658U (zh) 漏电脱扣机构、漏电保护模块以及断路器
CN220895440U (zh) 一种触头结构及断路器
CN219738887U (zh) 一种一体式2p小型漏电断路器
CN217606032U (zh) 断路器的漏电试验电路及断路器
CN218456051U (zh) 漏电脱扣机构、漏电保护模块和断路器
CN217333965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19457504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n极结构及断路器
CN220382028U (zh) 塑壳断路器
CN218069759U (zh)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eakage circuit break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411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Yueqing branch

Pledgor: GARCI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3000141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