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0828A - 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0828A
CN114880828A CN202111094055.XA CN202111094055A CN114880828A CN 114880828 A CN114880828 A CN 114880828A CN 202111094055 A CN202111094055 A CN 202111094055A CN 114880828 A CN114880828 A CN 114880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determining
evaluation index
secondary evaluation
subj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40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超
彭超
熊易
曹晶
龚慧
张世泽
梁正波
张伟
苗付贵
侯俊平
张秋芬
付平
胡颖
邓凯
龚剑
畅爱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21110940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08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0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0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检测数据和预设评价标准,确定决策矩阵;确定所述预设评价标准中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并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确定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根据所述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分数矩阵,并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质量评估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作为电能传输的重要载体,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铁路、通信等众多领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产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民生和财产安全。为了保障用电安全,对电力电缆质量的严格把控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对电力电缆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但抽检工作欠缺对数据的深入分析,无法为项目单位评价和后续的抽检提供理论指导;且针对产品和供应商的评价仅停留在判定其是否合格,缺乏对产品质量变化的感知灵敏度,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深度挖掘检测数据信息,基于检测数据对电缆质量进行精准评价,从而实现项目单位质量排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快速准确地对电缆质量进行评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检测数据和预设评价标准,确定决策矩阵;
确定所述预设评价标准中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并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确定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根据所述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分数矩阵,并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
优选地,其中所述评价标准中的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直流电阻、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绝缘热延伸性能、XLPE绝缘收缩性能和结构尺寸;
所述导体直流电阻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预设温度下的导体直流电阻;
所述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老化前抗张强度和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所述绝缘热延伸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载荷下伸长率和冷却后永久伸长率;
所述XLPE绝缘收缩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XLPE绝缘收缩率;
所述结构尺寸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单线根数、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点厚度、外护套平均厚度和外护套最薄点厚度。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G1赋权法、熵权法和标准离差法,确定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优选地,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组合权重矩阵;
根据所述组合权重矩阵确定约束模型,包括: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21
对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求解,以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31
依据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分别对ai、λ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导数等于0: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32
将上式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33
对上矩阵形式公式进行求解,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A: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34
e=[1,1,…,1]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35
A=[a1,a2,…an]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36
其中,ai为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m为项目单位的数量;n为二级评价指标的数量;rij为第j个项目单位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的检测数据;l为采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的个数;ωik为采用第k种确定权重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λ为拉格朗日系数。
优选地,其中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包括:
S=XW*
其中,S为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X为根据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的分数矩阵,W*为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映射得到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决策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检测数据和预设评价标准,确定决策矩阵;
权重计算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预设评价标准中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并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确定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评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分数矩阵,并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
优选地,其中所述评价标准中的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直流电阻、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绝缘热延伸性能、XLPE绝缘收缩性能和结构尺寸;
所述导体直流电阻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预设温度下的导体直流电阻;
所述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老化前抗张强度和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所述绝缘热延伸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载荷下伸长率和冷却后永久伸长率;
所述XLPE绝缘收缩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XLPE绝缘收缩率;
所述结构尺寸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单线根数、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点厚度、外护套平均厚度和外护套最薄点厚度。
优选地,其中所述权重计算单元,还包括:
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G1赋权法、熵权法和标准离差法,确定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优选地,其中所述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组合权重矩阵;
根据所述组合权重矩阵确定约束模型,包括: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51
对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求解,以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52
依据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分别对ai、λ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导数等于0: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53
将上式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54
对上矩阵形式公式进行求解,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A: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55
e=[1,1,…,1]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56
A=[a1,a2,…an]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57
其中,ai为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m为项目单位的数量;n为二级评价指标的数量;rij为第j个项目单位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的检测数据;l为采用的确定权重的系统的个数;ωik为采用第k种确定权重的系统计算得到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λ为拉格朗日系数。
优选地,其中所述评分单元,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包括:
S=XW*
其中,S为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X为根据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的分数矩阵,W*为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映射得到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从多个维度确定权重,并根据权重和电缆检测数据确定评分,在主观赋权的基础上充分考量了检测数据隐含的客观信息,增加了权重合理性;结合试验项目权重和检测数据,获取可以表征抽检产品质量的加权分数,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合格/不合格检测结果,质量加权分数可以明确表征抽检产品的质量优劣,有助于辨别优质产品,预警劣质产品。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100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的示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缆质量的评分系统3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100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从多个维度确定权重,并根据权重和电缆检测数据确定评分,在主观赋权的基础上充分考量了检测数据隐含的客观信息,增加了权重合理性;结合试验项目权重和检测数据,获取可以表征抽检产品质量的加权分数,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合格/不合格检测结果,质量加权分数可以明确表征抽检产品的质量优劣,有助于辨别优质产品,预警劣质产品。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100,从步骤101处开始,在步骤101根据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检测数据和预设评价标准,确定决策矩阵。
优选地,其中所述评价标准中的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直流电阻、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绝缘热延伸性能、XLPE绝缘收缩性能和结构尺寸;
所述导体直流电阻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预设温度下的导体直流电阻;
所述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老化前抗张强度和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所述绝缘热延伸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载荷下伸长率和冷却后永久伸长率;
所述XLPE绝缘收缩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XLPE绝缘收缩率;
所述结构尺寸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单线根数、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点厚度、外护套平均厚度和外护套最薄点厚度。
在本发明中,根据各项目单位的检测数据和评价标准确定一级评价指标,然后针对不同规格电缆选取不同的二级评价指标,并根据确定好的二级评价指标建立用于电缆生产质量评分的原始决策矩阵。其中,原始决策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81
式中,n为二级评价指标个数,m为参评项目单位数,rij为第j个参评的项目单位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检测数据。
在步骤102,确定所述预设评价标准中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G1赋权法、熵权法和标准离差法,确定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在本发明中,根据专家给出的各二级评价指标对电缆生产质量影响的相对性大小排序,利用层次分析法与G1赋权法计算第一主观权重和第二主观权重,利用原始决策矩阵,通过熵权法与标准离差法计算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在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并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确定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优选地,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组合权重矩阵;
根据所述组合权重矩阵确定约束模型,包括: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82
对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求解,以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91
依据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分别对ai、λ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导数等于0: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92
将上式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93
对上矩阵形式公式进行求解,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A: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94
e=[1,1,…,1]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95
A=[a1,a2,…an]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96
其中,ai为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m为项目单位的数量;n为二级评价指标的数量;rij为第j个项目单位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的检测数据;l为采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的个数;ωik为采用第k种确定权重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λ为拉格朗日系数。
在本发明中,根据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建立如式所示的权重矩阵W: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097
式中,n为二级评价指标的数量;l为采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的个数;ωik为采用第k种确定权重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
然后,根据权重矩阵W建立如下模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01
式中ai为第i个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值;rij为原始决策矩阵中的元素。
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首先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02
然后依据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分别对ai、λ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其等于0: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03
将上式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04
式中e=[1,1,…,1]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05
A=[a1,a2,…an]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06
对上式进行求解,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A: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07
在步骤104,根据所述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分数矩阵,并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
优选地,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包括:
S=XW*
其中,S为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X为根据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的分数矩阵,W*为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映射得到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在本发明中,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A射得到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W*,根据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分数矩阵X,最后,对于任一个项目单位,确定电缆质量评分S:S=XW*
结合图2所示,基于8个供应商的抽检数据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具体过程包括:
获取近几年来8个供应商的抽检数据,根据标准确定一级评价指标包括五个方面:导体直流电阻、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绝缘和弹性体护套的热延伸、XLPE绝缘的收缩性能以及结构尺寸。
将(1)中确定的一级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针对某一规格电缆选取20℃导体直流电阻、导体单线根数、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点厚度、外护套平均厚度、外护套最薄点厚度、老化前抗张强度、老化前断裂伸长率、载荷下伸长率、冷却后永久伸长率、XLPE绝缘收缩率作为二级评价指标,建立用于电缆生产质量评分的原始决策矩阵R: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11
其中,一级评价指标与二级评价指标的映射关系如下表1所示。
表2一级评价指标与二级评价指标的映射关系表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12
(1)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W1,利用G1赋权法计算主观权重W2
W1=[0.257 0.02 0.111 0.111 0.042 0.042 0.042 0.042 0.111 0.1110.111],
W2=[0.185 0.046 0.103 0.103 0.064 0.064 0.064 0.064 0.103 0.1030.103]。
(2)利用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W3,利用标准离差法计算客观权重W4
W3=[0.077 0.136 0.1 0.087 0.081 0.081 0.079 0.084 0.085 0.0990.091],
W4=[0.093 0 0.1 0.092 0.097 0.086 0.092 0.106 0.115 0.099 0.119]。
(3)取主观权重W1、W2和客观权重值W3、W4,建立二级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矩阵W: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21
(4)根据权重矩阵W建立如下模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22
式中ai为第i个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值;rij为原始决策矩阵中的元素。
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首先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23
然后依据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分别对ai、λ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其等于0: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24
将上式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25
式中,e=[1,1,…,1]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26
A=[a1,a2,…an]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27
对上式进行求解,得到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A: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31
映射到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如下:
W*=[0.153,0.143,0.207,0.106,0.391]T
(5)最后,根据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各项目单位电缆生产质量评分S:
S=XW*
其中,原始决策矩阵根据分级标准转化为的分数记录如表2所示,将二级评价指标分数映射到一级评价指标上,得到的分数记录如图3所示,根据项目单位分组,并求得分数平均值如表4所示。
表2原始决策矩阵根据分级标准转化后的分数记录表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32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41
表3二级评价指标分数映射到一级评价指标上后的分数记录表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42
表4根据项目单位分组获取的分数平均值表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51
将样本写成矩阵形式,为: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52
根据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各项目单位电缆生产质量评分S: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61
最后,依据组合权重法对项目单位评分排名得到的结果如表5所示。
表5项目单位评分排名表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62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缆质量的评分系统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缆质量的评分系统300,包括:决策矩阵确定单元301、权重计算单元302、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单元303和评分单元304。
优选地,所述决策矩阵确定单元301,用于根据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检测数据和预设评价标准,确定决策矩阵。
优选地,其中所述评价标准中的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直流电阻、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绝缘热延伸性能、XLPE绝缘收缩性能和结构尺寸;
所述导体直流电阻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预设温度下的导体直流电阻;
所述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老化前抗张强度和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所述绝缘热延伸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载荷下伸长率和冷却后永久伸长率;
所述XLPE绝缘收缩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XLPE绝缘收缩率;
所述结构尺寸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单线根数、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点厚度、外护套平均厚度和外护套最薄点厚度。
优选地,所述权重计算单元302,用于确定所述预设评价标准中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优选地,其中所述权重计算单元302,还包括:
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G1赋权法、熵权法和标准离差法,确定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优选地,所述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并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确定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优选地,其中所述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单元303,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组合权重矩阵;
根据所述组合权重矩阵确定约束模型,包括: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71
对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求解,以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81
依据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分别对ai、λ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导数等于0: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82
将上式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83
对上矩阵形式公式进行求解,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A: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84
e=[1,1,…,1]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85
A=[a1,a2,…an]T,
Figure BDA0003268629320000186
其中,ai为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m为项目单位的数量;n为二级评价指标的数量;rij为第j个项目单位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的检测数据;l为采用的确定权重的系统的个数;ωik为采用第k种确定权重的系统计算得到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λ为拉格朗日系数。
优选地,所述评分单元304,用于根据所述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分数矩阵,并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
优选地,其中所述评分单元304,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包括:
S=XW*
其中,S为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X为根据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的分数矩阵,W*为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映射得到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缆质量的评分系统300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100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检测数据和预设评价标准,确定决策矩阵;
确定所述预设评价标准中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并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确定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根据所述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分数矩阵,并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标准中的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直流电阻、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绝缘热延伸性能、XLPE绝缘收缩性能和结构尺寸;
所述导体直流电阻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预设温度下的导体直流电阻;
所述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老化前抗张强度和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所述绝缘热延伸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载荷下伸长率和冷却后永久伸长率;
所述XLPE绝缘收缩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XLPE绝缘收缩率;
所述结构尺寸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单线根数、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点厚度、外护套平均厚度和外护套最薄点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G1赋权法、熵权法和标准离差法,确定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组合权重矩阵;
根据所述组合权重矩阵确定约束模型,包括: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21
对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求解,以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22
依据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分别对ai、λ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导数等于0: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23
将上式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24
对上矩阵形式公式进行求解,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A: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25
e=[1,1,…,1]T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26
A=[a1,a2,…an]T,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27
其中,ai为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m为项目单位的数量;n为二级评价指标的数量;rij为第j个项目单位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的检测数据;l为采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的个数;ωik为采用第k种确定权重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λ为拉格朗日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包括:
S=XW*
其中,S为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X为根据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的分数矩阵,W*为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映射得到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6.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决策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检测数据和预设评价标准,确定决策矩阵;
权重计算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预设评价标准中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并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确定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评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分数矩阵,并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标准中的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直流电阻、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绝缘热延伸性能、XLPE绝缘收缩性能和结构尺寸;
所述导体直流电阻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预设温度下的导体直流电阻;
所述老化前绝缘的机械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老化前抗张强度和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所述绝缘热延伸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载荷下伸长率和冷却后永久伸长率;
所述XLPE绝缘收缩性能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XLPE绝缘收缩率;
所述结构尺寸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导体单线根数、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点厚度、外护套平均厚度和外护套最薄点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计算单元,还包括:
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G1赋权法、熵权法和标准离差法,确定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观权重、第二主观权重、第一客观权重和第二客观权重,确定组合权重矩阵;
根据所述组合权重矩阵确定约束模型,包括: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41
对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求解,以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包括: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42
依据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分别对ai、λ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导数等于0: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51
将上式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52
对上矩阵形式公式进行求解,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A: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53
e=[1,1,…,1]T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54
A=[a1,a2,…an]T,
Figure FDA0003268629310000055
其中,ai为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m为项目单位的数量;n为二级评价指标的数量;rij为第j个项目单位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的检测数据;l为采用的确定权重的系统的个数;ωik为采用第k种确定权重的系统计算得到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λ为拉格朗日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分单元,根据所述分数矩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确定所述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包括:
S=XW*
其中,S为目标项目单位的电缆质量评分,X为根据决策矩阵和预设分级标准转化得到的分数矩阵,W*为根据二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映射得到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向量。
CN202111094055.XA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8808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4055.XA CN114880828A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4055.XA CN114880828A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0828A true CN114880828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7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4055.XA Pending CN114880828A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08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9212A (zh) * 2023-04-11 2023-05-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机场运行效率评价指标设计及监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9212A (zh) * 2023-04-11 2023-05-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机场运行效率评价指标设计及监测方法
CN116109212B (zh) * 2023-04-11 2023-06-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机场运行效率评价指标设计及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6715B (zh) 一种高温蠕变变形预测方法
CN107515839A (zh) 经改进赋权算法处理的电能质量模糊评估法
CN106126944B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顶层油温区间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4372682A (zh)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消防服环境适应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7421687A (zh) 一种数字化电力环网柜运行状态监测方法
CN111563682A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测试评价方法
CN114880828A (zh) 一种电缆质量的评分方法及系统
CN112446136A (zh) 一种基于微元化物理模型的电缆寿命预测方法
CN110298012A (zh) 基于试验数据与运维信息的中低压xlpe电缆寿命评估方法
CN106991074B (zh) 基于加速因子不变原则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
CN106952029A (zh) 一种用于对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装置进行评价的方法及系统
CN114910756A (zh) 一种低压母线槽的绝缘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595883A (zh) 基于元学习的油浸式变压器剩余寿命个性化动态预测方法
CN114021915A (zh) 基于改进均衡权重和可变模糊集的电气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CN117056875B (zh) 一种基于测试数据的电缆传输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6312882B (zh) 一种聚丙烯电缆生产工艺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3177343A (zh) 一种输电线路弧垂计算方法、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12085345A (zh) 一种适用于变权重模糊综合评估的电力作业风险评估方法
CN107679017A (zh) 一种自愈合电缆状态评价方法和装置
JP2024015998A (ja) 電圧レベル315kV以下の配電変圧器に対する自動容量校正方法
CN115800433A (zh) 电池组一致性评估与等级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4118587B (zh) 分布式光伏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N115329672A (zh) 一种基于改进topsis灰色关联的换流变压器状态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8760813A (zh) 一种基于温度信号的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4707784A (zh) 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的权重确定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