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3861A - 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73861A CN114873861A CN202210597996.3A CN202210597996A CN114873861A CN 114873861 A CN114873861 A CN 114873861A CN 202210597996 A CN202210597996 A CN 202210597996A CN 114873861 A CN114873861 A CN 1148738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
- circulating
- sewage
- total nitrogen
- circulating sew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22—Oxidation by peroxi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02F2101/163—Nitr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8—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6—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pH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6—Total nitrogen (tkN-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2—Specific form of oxidant
- C02F2305/026—Fenton's reag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6—Nutrients for stimulating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1—Aerobic and anaerobic treatment in the same react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3—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nitrific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5—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denitrific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7—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direct conversion of nitrite to molecular nitrogen, e.g. by using the Anammox proces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所述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循环水排污水流至储水池;S2、从所述储水池流出的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S3、从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流出的循环水排污水流入芬顿反应池;S4、排放。本发明所述的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步骤S1~S4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先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再流入芬顿反应池,避免芬顿反应池内的H2O2在反应时未及时消耗其强氧化性会影响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的微生物活性,大大提高了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效果,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 COD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系生态平衡与和谐环境的重要基础。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火力发电用水量占全部工业用水量的40%。火力发电厂用水量大,水的问题已成为北方地区建设、发展电力工业的制约因素,因此,做好火力发电厂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十分必要。
采用中水(再生水)作为电厂机组循环水系统的水源,城市中水中含有大量不可生化处理的高分子有机物(COD),有机物构成主要为CHCl2,C5H4O2和C6H6O2,且检测出微量的C2H4Cl2,C5H8Cl2,C6H6O,C6H6O2,C6H5NO, C6H10O5等有机物。在循环水系统中,中水浓缩3.5-4.0倍。为防止循环水系统腐蚀、结垢,又添加了以丙烯酸与马来酸酐为单体的聚合物成分,主要成分分子量在2000-4000之间,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因此,采用中水水源的循环水排污水总氮含量高、COD含量高、pH偏高、可生化性差、盐度较高等特点,总氮和COD不易降解。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2121866929.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总氮以及COD的处理系统,所述的用于去除废水中总氮以及COD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水池、UV/H2O2预处理反应池、G-BAF反应装置(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混凝沉淀池、活性炭过滤池和清水池,所述G-BAF反应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G-BAF反应池。该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解总氮以及 COD,但是循环水排污水流至先在UV/H2O2预处理反应池内进行氧化预处理,再经过G-BAF反应装置,一方面若H2O2在反应时未及时消耗的话,其强氧化性会影响G-BAF反应装置的微生物活性,进而降低除氮效率;另一方面,上一个池的沉淀物会进入G-BAF反应装置堵塞微生物载体,影响微生物效率,进而降低除氮效率;此外,装置的结垢堵塞会降低降解总氮以及COD的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循环水排污水流至先在UV/H2O2预处理反应池内进行氧化预处理,再经过G-BAF反应装置,一方面若H2O2在反应时未及时消耗的话,其强氧化性会影响G-BAF反应装置的微生物活性,进而降低后续除氮效率;另一方面,上一个池的沉淀物会进入G-BAF反应装置堵塞微生物载体,影响微生物效率,进而降低除氮效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所述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 COD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循环水排污水流至储水池;
S2、从所述储水池流出的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
S3、从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流出的循环水排污水流入芬顿反应池;
S4、排放。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步骤S1~S4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先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再流入芬顿反应池,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内的H2O2在反应时未及时消耗其强氧化性会影响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的微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内的沉淀物进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堵塞微生物载体,影响微生物效率,进而大大提高了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效果,使得出水总氮在10mg/ L以下,出水COD在15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DB11/307-2013《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在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之前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初始氮含量b0、初始COD含量d0,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后向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内投加碳源、通入空气。
该设置一方面使得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内的各种微生物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适宜的大环境中,为降解各种污染物创造了较为优化的条件,可有效提高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尤其提高了氮的降解效果;另一方面,便于计算氮和COD的去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中的碳含量与氮含量的比值a满足:5.5≤a≤6.0。
该设置使得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内的各种微生物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适宜的大环境中,微生物保持较高的活性,为降解各种污染物创造了较为优化的条件,可有效提高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尤其提高了氮的降解效果。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中的反应时间t1满足:3.5h<t1<4.5h。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中的反应t1时间后,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当前的氮含量b1,判断循环水排污水中当前的氮含量b1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B1,若是,则进入步骤S3。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芬顿反应池中的反应时间 t2满足:1.5h<t2<2.5h。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循环水排污水流入芬顿反应池之前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当前的COD含量d1,循环水排污水流入芬顿反应池后向所述芬顿反应池内投加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所述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的摩尔质量比设置为1:1。
该设置一方面使得在芬顿反应池内的有机物大分子被氧化成小分子,小分子又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硫酸亚铁中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具有一定的絮凝作用,三价铁离子水解成氢氧化铁具有一定的网捕作用,从而净化水质;另一方面便于计算氮和COD的去除效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芬顿反应池内投加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之前,先把循环水排污水的pH调至2~3。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芬顿反应池中的反应t2 时间后,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当前的COD的含量d2,判断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当前的COD含量d2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B2,若是,则进入步骤S4。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所述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使用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所述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水池、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和芬顿反应池。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及系统,步骤S1~S4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先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再流入芬顿反应池,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内的H2O2在反应时未及时消耗其强氧化性会影响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的微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内的沉淀物进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堵塞微生物载体,影响微生物效率,大大提高了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效果,使得出水总氮在10mg/L以下,出水COD在15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DB11/307-2013《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的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的芬顿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的芬顿氧化反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的芬顿氧化反应设备的水流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的芬顿氧化反应设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的平衡调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的平衡感应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水池;2、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00、微生物反应池;201、进水槽;202、出水槽;203、载体层;204、曝气管;205、排泥管;206、水位三角块;3、芬顿反应池;31、pH调节池;32、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0、设备本体;321、进水管;322、出水管;323、硫酸亚铁添加装置;324、过氧化氢添加装置;325、混合装置;326、水流分布器;33、沉淀池;4、平衡感应装置;41、中心球;42、平面;43、滑动电阻;431、滑动部;432、静止部;5、可伸缩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循环水排污水流至储水池1;
S2、从所述储水池1流出的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
S3、从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流出的循环水排污水流入芬顿反应池3;
S4、排放。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步骤S1~S4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先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再流入芬顿反应池3,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3内的H2O2在反应时未及时消耗其强氧化性会影响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的微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3内的沉淀物进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装堵塞微生物载体,影响微生物效率,大大提高了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效果,使得出水总氮在10mg/L以下,出水COD在15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DB11/307-2013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与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具体的,在步骤S2中,在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之前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初始氮含量b0、初始COD含量d0,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后向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内投加碳源、通入空气。
该设置一方面使得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内的各种微生物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适宜的大环境中,为降解各种污染物创造了较为优化的条件,可有效提高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尤其提高了氮的降解效果;另一方面,便于计算氮和COD的去除效果。
在所述储水池1与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第一取样管,所述第一取样管用于取样来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初始氮含量b0、初始COD含量d0。
在本发明中,检测氮含量、COD含量的设备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COD含量,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氮含量。具体的测试步骤和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在运行过程中,通入空气后,空气上升与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内的载体层203中的载体的孔结构多次反复碰撞、切割,并被好氧微生物快速吸收反应,从而提高了空气的利用率。随着空气的碰撞、切割和吸收反应,进入载体内部的氧气逐渐减少直至氧气消耗完毕,这样使每一个载体内部形成良好的好氧区、兼氧区和缺氧区,使得载体的内部形成无数个微型的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器,因而可在同一个载体中同时发生氨氧化、硝化和反硝化联合作用,有力的保证了氨氮的高效去除和总氮的消减,同时节约反硝化脱氮所需的碱度和有机物。
具体的,所述碳源为含碳的化合物,所述碳源的具体成分不做限定。
更具体的,所述碳源可以为乙酸纳、乙酸、甲醇和葡萄糖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碳源为乙酸纳、乙酸、甲醇和葡萄糖。
具体的,所述碳源中的碳含量与氮含量的比值a满足:5.5≤a≤6.0。
该设置使得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内的各种微生物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适宜的大环境中,微生物保持较高的活性,为降解各种污染物创造了较为优化的条件,可有效提高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尤其提高了氮的降解效果。
具体的,在步骤S2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中的反应时间t1满足:3.5h<t1<4.5h。
该设置可有效提高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尤其提高了氮的降解效果。
更具体的,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中的反应时间t1设置为4h。
该设置能够保证出水总氮在10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DB11/307-2013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后向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就开始通入空气,通入空气的时间为1h。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后向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就开始投加碳,投加碳的时间与所述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中的反应时间t1保持一致。
具体的,在步骤S2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中的反应t1时间后,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当前的氮含量b1,判断循环水排污水中当前的氮含量b1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B1,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继续在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内反应。
更具体的,第一预设阈值B1具体不做限定。
第一预设阈值B1为氮含量的预设值,第一预设阈值B1的单位为mg/L。
B1的取值范围为:(0,10],B1可取(0,10]中的任意一个值。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B1的取值为8mg/L。
该设置能够保证出水总氮在10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DB11/307-2013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具体的,在步骤S3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芬顿反应池3中的反应时间 t2满足:1.5h<t2<2.5h。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芬顿反应池3中的反应时间t2设置为2h。
该设置能够保证出水COD在15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DB11/307-2013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具体的,在步骤S3中,循环水排污水流入芬顿反应池3之前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当前的初始COD含量d1,循环水排污水流入芬顿反应池3后向所述芬顿反应池3内投加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所述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的摩尔质量比设置为1:1。
该设置一方面使得在芬顿反应池3内的有机物大分子被氧化成小分子,小分子又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硫酸亚铁中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具有一定的絮凝作用,三价铁离子水解成氢氧化铁具有一定的网捕作用,从而净化水质;另一方面便于计算氮和COD的去除效果。
具体的,在所述芬顿反应池3内投加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之前,先把循环水排污水的pH调至2~3。
具体的,在步骤S3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芬顿反应池3中的反应t2 时间后,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的COD含量d1,判断循环水排污水中当前的 COD含量d1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B2,若是,则进入步骤S4;若否,则继续在芬顿反应池3内反应。
更具体的,第二预设阈值B2具体不做限定。
第二预设阈值B2为氮含量的预设值,第二预设阈值B2的单位为mg/L。
B2的取值范围为:(0,15],B2可取(0,15]中的任意一个值。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B2的取值为12mg/L。
该设置能够保证出水COD在15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DB11/307-2013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具体的,在所述步骤S3中,向所述芬顿反应池3内投加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芬顿反应池3的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平衡状态,判断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是否失衡,若是,控制平衡感应装置4调整触发可伸缩组件5伸缩的电流大小来调节可伸缩组件5伸出或缩回,打开清洗结垢装置。
该设置使得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反应腔底部发生结垢失衡时,平衡感应装置4感应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平衡状态并调整触发可伸缩组件5伸缩的电流大小来调节可伸缩组件5伸出或缩回,使得反应腔底部结垢松动,避免结垢堵塞水流分布器326的喷孔,清洗结垢装置的设置可以保证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反应腔底部的结垢去除,保障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内反应正常进行。
具体的,通过平衡感应装置4检测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平衡状态。
在所述步骤S3中,打开清洗结垢装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预设时间后判断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是否失衡,若是,发出警报;若否,关闭清洗结垢装置,控制可伸缩组件5缩回。第一预设时间后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仍处于失衡状态,则表明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结垢严重,仅靠清洗结垢装置并不能完全去除,发出警报;便于工作人员去除结垢;第一预设时间后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恢复平衡状态,控制可伸缩组件5缩回,便于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正常运行。
该设置一方面便于提醒工作人员去除结垢;另一方面便于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正常运行。
更具体的,第一预设时间具体不做限定。第一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 (5,25),第一预设时间可取:(5,25)中的任意一个值。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的取值为15min。该设置能够保证结垢被清洗干净。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1)S1~S4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先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再流入芬顿反应池3,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3内的H2O2在反应时未及时消耗其强氧化性会影响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的微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3内的沉淀物进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装堵塞微生物载体,影响微生物效率,大大提高了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效果,使得出水总氮在10 mg/L以下,出水COD在15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DB11/307-2013《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2)步骤S3的设置使得水流分布器326、可伸缩组件5、平衡感应装置4和清洗结垢装置相互关联,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反应腔底部发生结垢失衡时,平衡感应装置4感应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平衡状态并调整触发可伸缩组件5伸缩的电流大小来调节可伸缩组件5伸出或缩回,使得反应腔底部结垢松动,避免结垢堵塞水流分布器326的喷孔,清洗结垢装置的设置可以保证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反应腔底部的结垢去除,保障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内反应正常进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如图2~9所示,所述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使用实施例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 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水池1、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和芬顿反应池3。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储水池1、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和芬顿反应池3依次连通,使得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先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再流入芬顿反应池3,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 3内的H2O2在反应时未及时消耗其强氧化性会影响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 的微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3内的沉淀物进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堵塞微生物载体,影响微生物效率,大大提高了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效果,使得出水总氮在10mg/L以下,出水COD在15mg/L 以下,出水水质满足DB11/307-2013《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池1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的微生物反应池 200上设置曝气管204,所述曝气管204用于向所述微生物反应池200内通入空气。
更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载体层203的底部设置曝气管204,通过所述曝气管204向所述微生物反应池200内通入空气。空气上升与上方载体中的孔结构多次反复碰撞、切割,并被好氧微生物快速吸收反应,从而提高了空气的利用率。
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曝气管204的下方设置排泥管205。
排泥管205的设置便于微生物反应池200排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 特点是产生泥量较少。
在微生物反应池200上设置高效微生物添加装置,所述高效微生物添加装置用于向所述微生物反应池200内添加高效微生物。所述高效微生物的投加量可以为自动添加和/或手动添加。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微生物反应池200上设置载体层203,在所述载体层203上设置孔结构。载体层203的设置用于固定高效微生物。
通过接种不同高效微生物菌种,根据废水水质特点和污染物中有机物的具体组分,使各种特异性微生物依据污染物的降解次序顺序排列。微生物在微生物反应池200中呈现分级和分群现象,各种微生物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适宜的大环境中,为降解各种污染物创造了较为优化的条件,可有效提高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具体的,所述载体层203的填装量占微生物反应池200的池体有效容积的50~60%。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层203的填装量微生物反应池200的池体有效容积的55%。
具体的,所述孔结构的孔径不做限定。优选的,所述孔结构的孔径范围为:0.5mm≤孔结构的孔径≤5.0m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孔结构的孔径为4.5mm。
该设置提高了传质速度和微生物负载量,可大大提高污染物降解速度,并自然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的微环境,同时适用于低浓度和高浓度难降解废水。
更具体的,所述载体层203的材质可以为聚氨酯,所述载体层203的材质可以为聚氨酯改性聚氨酯。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层203的材质为聚氨酯。
具体的,所述载体层203的孔隙率≥99%。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层203的孔隙率为99.2%。
该设置提高了传质速度和微生物负载量,可大大提高污染物降解速度,并自然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的微环境,同时适用于低浓度和高浓度难降解废水。
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所述微生物反应池200上设置进水槽201和出水槽202,所述进水槽201、出水槽202对称设置在所述微生物反应池200 的两侧。图中的箭头表示污水的流向,污水从进水槽201流入微生物反应池 200,从出水槽202流出微生物反应池200。
在微生物反应池200上设置碳源添加装置,所述碳源添加装置用于向所述微生物反应池200内通入碳源。具体的,所述碳源添加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槽上。该设置使得循环水排污水与碳源充分接触混合在一起,进而有利于循环水排污水中氮含量的去除。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所述微生物反应池200上设置水位警戒结构。水位警戒结构具体不做限制。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位警戒结构设置为水位三角块206。
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在运行过程中,空气通过曝气管204进入微生物反应池200,然后空气上升与上方载体层203中的载体的孔结构多次反复碰撞、切割,并被好氧微生物快速吸收反应,从而提高了空气的利用率。随着空气的碰撞、切割和吸收反应,进入载体内部的氧气逐渐减少直至氧气消耗完毕,这样使每一个载体内部形成良好的好氧区、兼氧区和缺氧区,使得载体的内部形成无数个微型的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器,因而可在同一个载体中同时发生氨氧化、硝化和反硝化联合作用,有力的保证了氨氮的高效去除和总氮的消减,同时节约反硝化脱氮所需的碱度和有机物。
更具体的,所述微生物反应池200设置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芬顿反应池3包括依次连通的pH调节池31、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和沉淀池3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H调节池31、沉淀池33的结构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包括设备本体320,所述设备本体320为中空结构,所述设备本体320的内部的中空结构形成反应腔,在所述设备本体320上设置进水管321、出水管322、硫酸亚铁添加装置 323、过氧化氢添加装置324、混合装置325和水流分布器326。所述硫酸亚铁添加装置323用于为所述反应腔内循环水排污水的反应提供二价铁离子,所述过氧化氢添加装置324用于为所述反应腔内循环水排污水的反应提供过氧化氢。所述混合装置325用于把硫酸亚铁的二价铁离子和过氧化氢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所述水流分布器326喷入反应腔内部。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进水管321、出水管322均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进水管321、出水管322对称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320上。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硫酸亚铁添加装置323、过氧化氢添加装置 324均与所述混合装置325连通,所述硫酸亚铁添加装置323、过氧化氢添加装置324对称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320上。
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结垢堵塞会降低降解总氮以及COD的效果。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所述水流分布器326上设置可伸缩组件5。
所述可伸缩组件5设置在所述水流分布器326上,当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 的反应腔底部发生结垢失衡时,控制平衡感应装置4调整触发可伸缩组件5伸缩的电流大小来调节可伸缩组件5伸出或缩回,使得反应腔底部结垢松动,避免结垢堵塞水流分布器326的喷孔,保障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内反应正常进行,有力的保证了氨氮的高效去除和总氮的消减。
具体的,如图7所示,在所述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上设置平衡感应装置4。
所述平衡感应装置4用于感应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平衡状态并调整触发水流分布器326的可伸缩组件5伸缩的电流大小来调节可伸缩组件5伸出或缩回。
更具体的,如图7所示,在所述设备本体320的底部的中心位置上设置平衡感应装置4。
更具体的,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平衡感应装置4包括位于设备本体 320的底部的中心位置上的中心球41、承托中心球41的平面42和沿所述中心球41与所述可伸缩组件5对应方向连线设置的滑动电阻43;所述滑动电阻 43包括滑动部431和静止部432,在所述静止部432的外侧套设所述滑动部 431,滑动部431的外端与中心球41连接;所述滑动电阻43的数量与所述可伸缩组件5的数量相同,所述滑动电阻43与触发所述可伸缩组件5伸缩的电路串联。平衡感应装置4的设置可快速、准确的控制可伸缩组件5电流的大小。
当检测设备本体320因结垢出现不平衡时,平衡感应装置4控制中心球41 发生倾斜向一侧滑动,推动倾斜一侧的滑动电阻43的滑动部431向静止部432 一侧滑动,使电阻变小;另一侧的滑动电阻43的滑动部431向静止部432外侧滑动,使电阻变大;从而通过对应的可伸缩组件5的电流变大和变小,促使倾斜一侧的可伸缩组件5伸长,另一侧的可伸缩组件5缩短;可知,中心球41滑动后对倾斜方向一侧的多个可伸缩组件5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发伸长作用,而对倾斜方向另一侧的多个可伸缩组件5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发缩短作用;从而保证反应腔底部结垢松动,避免结垢堵塞水流分布器326的喷孔,保障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内反应正常进行,有力的保证了氨氮的高效去除和总氮的消减。
具体的,在所述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顶部设置清洗结垢装置(图中未显示),所述清洗结垢装置用于清洗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底部的结垢。
具体的,清洗结垢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洗结垢装置包括清洗剂容纳体和喷管;所述喷管设置在清洗剂容纳体的底部。
该设置便于将清洗剂容纳体内的清洗剂通过喷管喷向芬顿氧化反应设备 32的底部。
具体的,清洗剂容纳体的清洗剂具体不做限定。
对于所述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而言,除了包括固定床所述曝气微生物滤装置2、芬顿反应池3之外还包括其他相关部件,鉴于其相关部件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的装配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储水池1、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和芬顿反应池3依次连通,使得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先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再流入芬顿反应池3,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3内的H2O2在反应时未及时消耗其强氧化性会影响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的微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可避免芬顿反应池3内的沉淀物会进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堵塞微生物载体,影响微生物效率,大大提高了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效果,使得出水总氮在10mg/L以下,出水COD在15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DB11/307-2013《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水流分布器326、可伸缩组件5、平衡感应装置4和清洗结垢装置相互关联,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反应腔底部发生结垢失衡时,平衡感应装置4 感应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平衡状态并调整触发可伸缩组件5伸缩的电流大小来调节可伸缩组件5伸出或缩回,使得反应腔底部结垢松动,避免结垢堵塞水流分布器326的喷孔,清洗结垢装置的设置可以保证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的反应腔底部的结垢去除,保障芬顿氧化反应设备32内反应正常进行。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循环水排污水流至储水池(1);
S2、从所述储水池(1)流出的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
S3、从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流出的循环水排污水流入芬顿反应池(3);
S4、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之前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初始氮含量b0、初始COD含量d0,循环水排污水流入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后向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内投加碳源、通入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中的碳含量与氮含量的比值a满足:5.5≤a≤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中的反应时间t1满足:3.5h<t1<4.5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中的反应t1时间后,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当前的氮含量b1,判断循环水排污水中当前的氮含量b1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B1,若是,则进入步骤S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芬顿反应池(3)中的反应时间t2满足:1.5h<t2<2.5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循环水排污水流入芬顿反应池(3)之前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当前的COD含量d1,循环水排污水流入芬顿反应池(3)后向所述芬顿反应池(3)内投加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所述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的摩尔质量比设置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芬顿反应池(3)内投加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之前,先把循环水排污水的pH调至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循环水排污水在所述芬顿反应池(3)中的反应t2时间后,检测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当前的COD的含量d2,判断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当前的COD含量d2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B2,若是,则进入步骤S4。
10.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使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方法,所述降低循环排污水总氮及COD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水池(1)、固定床曝气微生物滤池(2)和芬顿反应池(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97996.3A CN114873861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中总氮及cod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97996.3A CN114873861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中总氮及cod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73861A true CN114873861A (zh) | 2022-08-09 |
CN114873861B CN114873861B (zh) | 2022-12-16 |
Family
ID=82679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97996.3A Active CN114873861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中总氮及cod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7386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24420A (zh) * | 2005-06-14 | 2006-01-25 | 华南理工大学 | 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合水处理方法 |
CN102690017A (zh) * | 2011-03-24 | 2012-09-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乙烯厂污水的处理回用系统及处理回用方法 |
JP2015131293A (ja) * | 2013-12-13 | 2015-07-23 |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 循環水の処理方法 |
CN107032507A (zh) * | 2016-02-03 | 2017-08-11 | 李新平 | 智能感应全自动除垢器及其除垢方法 |
CN109368911A (zh) * | 2018-10-12 | 2019-02-22 | 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水排污达标处理装置 |
US20190389756A1 (en) * | 2018-06-22 | 2019-12-26 | Nanjing University |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deep denitrification and toxicity reduction of wastewater |
-
2022
- 2022-05-30 CN CN202210597996.3A patent/CN1148738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24420A (zh) * | 2005-06-14 | 2006-01-25 | 华南理工大学 | 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合水处理方法 |
CN102690017A (zh) * | 2011-03-24 | 2012-09-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乙烯厂污水的处理回用系统及处理回用方法 |
JP2015131293A (ja) * | 2013-12-13 | 2015-07-23 |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 循環水の処理方法 |
CN107032507A (zh) * | 2016-02-03 | 2017-08-11 | 李新平 | 智能感应全自动除垢器及其除垢方法 |
US20190389756A1 (en) * | 2018-06-22 | 2019-12-26 | Nanjing University |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deep denitrification and toxicity reduction of wastewater |
CN109368911A (zh) * | 2018-10-12 | 2019-02-22 | 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水排污达标处理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金远等: "曝气生物滤池+芬顿氧化处理印染废水工艺", 《印染助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73861B (zh) | 2022-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38259B (zh) | 工业园区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及系统 | |
Dan et al. | High organic removal of landfill leachate using a continuous flow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 (CF-SBBR) with different biocarriers | |
CN110759580A (zh) | 一种基于强化脱氮除磷的新型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 |
CN109205954A (zh) | 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 | |
CN111747600A (zh) | 一种臭氧氧化-生化耦合的水处理方法 | |
Wu et al. | Refractory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s carbon source for advanced nitrogen removal from mature landfill leachate: A review and prospective application | |
CN109650543B (zh) | 一种在连续流条件下处理低基质废水的spna一体式脱氮方法 | |
Li et al. | Advanced treatment of low-pollution and poor biodegradability sewage by combined process | |
CN111825216A (zh) | 处理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系统及工艺 | |
CN114873861B (zh) | 一种降低循环排污水中总氮及cod的方法 | |
CN217297610U (zh) |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5984991B (zh) |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 |
Zhu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by modified MBBR sludge and bio-membrane coupling integrated process | |
JP4142138B2 (ja) | 微生物反応槽および排水処理方法 | |
CN213803367U (zh) | 一种食用菌生产线湿法堆垛备料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2894108U (zh) | 处理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系统 | |
CN112125475B (zh) | 臭氧氧化-生物膜耦合的污水处理方法 | |
CN21068334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4457521U (zh) | 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总氮以及cod的处理系统 | |
CN220976701U (zh) | 一种集成化无碳源自养脱氮一体化设备 | |
CN111484199B (zh) | 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 | |
CN221810309U (zh) | 一种列车粪污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工艺装置 | |
Randall et al. |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s of BNR plants in the Chesapeake Bay Watershed, USA | |
CN203112654U (zh) |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装置 | |
CN103011514A (zh) |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